佛教的生态学启示


2014/9/8    热度:214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佛教无论是其基本教义,还是其宗教实践,都蕴涵了丰富的生态学启示。
  佛教的缘起观是其整个教义的基础,为正确理解环境生态问题提供了基本的方向。佛教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所生,一切存在都处于相互联系的复杂网络之中,任何事物都没有独立的、内在的存在。因此,人类的福祉和其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只有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人类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
  佛教的自然观充分肯定了自然的价值。佛教认为,自然本身并非是机械的、死寂的存在,而是佛性的生动体现。佛经中明确表示:佛菩萨为了化度众生,常常化现为动物、植物、山川、河流等。天台宗提出“无情有性”的思想,即没有情感意识的山川、草木、大地、瓦石等,都具有佛性。禅宗更主张: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法身。因此,自然本身具有独特的价值,值得人们保护和关爱。
  佛教的轮回观超越了偏狭的人类中心主义。佛教认为,众生平等,一切有情皆有佛性,人类并非是唯一的价值主体。六道众生在轮回的过程中是相互转化的,因此,各种动物都可能是我们在无始的轮回过程中某一世的父母兄弟姐妹眷属,我们人类同样也可能在后世会转变成动物,所以必须爱护动物,禁止杀害生命。不杀生被列为基本的戒律,杀害生命被认为是最严重的罪恶。另一方面,佛教在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同时,将人类的福祉置于优先考虑的地位,避免了偏激的“生态法西斯主义”。佛教认为,“人身难得”,只有人才能修学佛法,获得人身是过去世努力修行的结果。所以在各种杀生的罪恶中,杀人的业报最重。在人与动物的生命和利益不可得兼的情况下,优先考虑人类。所以,佛教的生态观,既非常深刻,又稳健平实,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佛教的净土观体现了其对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佛教所认为的理想世界——净土,是没有痛苦只有快乐的世界,实际上也是理想的生态环境。其中,有各种各样的树木花鸟,有适宜饮用的“八功德水”,环境非常优美,对居住者身心裨益很大。值得注意的是,净土宗认为,其修行方法之所以特别殊胜,在佛教各宗中最简易、最稳当、最有可操作性、适应面最广,就是因为阿弥陀佛的净土——西方极乐世界的环境最好,所以任何人到了那里,都不可能再产生任何烦恼,都不可能再退转,可以一生成佛。这是对环境重要性的最高评价。
  佛教的生育观与基督教等宗教截然不同,并不反对采用事前避孕的方法来控制人口的增长,这为计划生育提供了足够的宗教空间。而且佛教的出家僧尼,自愿脱离家庭,禁绝男女之大欲,专心修法,在客观上为减轻人口压力作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
  佛教的心境关系观加深了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佛教认为,“万法唯心”,“境由心造”、“心净则国土净”,强调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类的无知、贪婪和缺乏对他人与自然的爱心。因此,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要从转变人的观念、精神状态、生活方式入手,即生态环境的改善当从个人的修行开始。按照这种理论,我们所面对的生态环境实际上也是我们个人业报的一部分——依报。而生态环境的公共性,正是众生共业的体现,因此生态环境问题的真正解决必须依赖全人类的共同努力。
  佛教对于生态保护最有价值的思想资源是其最独特的“无我”观。西方近代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哲学思想是“实现自我”。主体哲学,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发展和弘扬,最后人变成了他自己生存的谛造者,人的解放,除了个人的意志外没有任何其他标准,独立自主被视为最高尚的品格。这在佛教看来恰恰是最为严重的“我执”,它是环境问题的总根源。因为,“自我实现”的逻辑前提恰恰是自我与非我的对立和分离,而自我的膨胀必然导致对他人和环境的损害,最后以自我的痛苦而告终。深层生态学为纠正这一弊端,将自我与其它物种之间的生态关系理解为大我,将自我实现解释为完美生态关系的实现,将小我扩展为大我,其实质也是善巧方便地减轻“我执”,用心颇为良苦。但这种新诠释终究不及佛教直截了当地提倡“无我”来得彻底。
  生态环境保护和净化是大乘佛教的必然要求。大乘佛教的基本精神是“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因为大乘菩萨精神是以“忘己利人”为前提“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然而众生的苦痛,不外来自身心、社会和自然环境,所以,大乘行者在成佛之前, 必须净化自己和他人的身心(正报)及其所生活的环境(依报),使正报和依报都“严净圆满”,才能解脱成佛。 因此,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成了解脱成佛的必要条件;而庄严国土又是利乐有情的先决条件。在净化的环境里,大乘菩萨教育众生,使其净化身心烦恼,能有事半功倍之效。所以生态环境保护,可以说是大乘菩萨的必修课。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佛教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有利生态环境保护的修行实践和生活方式,如惜福节约、素食、放生、绿化环境等。当代佛教徒根据时代的特点也有新的创造。
  按照佛教的观点,一个人的财富是以前修行的结果,应当珍惜,不应浪费。并且修行者应当少欲知足,爱惜物力,淡泊的生活更有利于精神的升华,有利于修行。所以典型的佛教徒的生活应当是资源节约型的。这对于今天物欲泛滥的现代生活方式是一个良好的示范。
  素食是汉传大乘佛教的优良传统,它是不杀生戒的自然发展。从资源节约的角度看,素食可以减少食物链传递过程中的损失;从健康的角度看,素食可以减少现代“文明病”发生的可能性。素食不仅仅可以挽救许多动物的生命,其真正的目的在于培养慈悲心,使人们更加爱护动物,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更加合理的关系。
  放生是不杀生的进一步发展,即赎买被捕的鱼、鸟等动物,将其放归自然,使其重获生命和自由。在佛经中对放生的功德有明确的称赞,放生是中国佛教徒普遍进行的修行实践,并得到一般社会民众的尊敬。从生态保护和生态教育的角度上看,其意义都是不可忽视的。
  佛教历来有山林办道的传统,历代高僧多在远离繁华都市的自然环境中刻苦修行。因此,佛教徒对自然常有非常亲切的情感。中国最早歌咏自然的山水田园诗,就是起源于佛教最为发达的六朝;而且田园诗的主要代表人物,如谢灵运等都是非常虔诚的佛教徒。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古代佛教亲近自然,和现代社会的旅游产业有本质的区别。后者其实是对自然资源的一种严重的消耗和损害。常言道“天下名山僧占多”,其实更应该说“天下名山僧建多”,寺庙周围优良的生态环境是佛教徒长期生态建设的结果。
  当代佛教徒将佛教的基本教义与严峻的环境问题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了具有佛教特色的环保运动。如台湾以佛教人士为主于1993年1月成立的“关怀生命协会”,一方面通过不同方式推展社会教育,培养大众尊重生命、爱护动物的意识,另一方面全力敦促政府部门改善动物处境,并要求立法委员制订出对动物处境较为有力的相关法案。例如,该协会结合其它环保及生态保育社团共同制订的“野生动物保育法”修正案的民间版本,竟然取代官方版而在立法院于1994年10月获得通过,这在环境问题饱受外界批评的台湾历史上是罕见的先例。又如慈济功德会和台湾法鼓山在“心净则国土净”思想指导下的心灵环保运动,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又如泰国僧侣Phrakhru Pitak所倡导的保护森林运动,利用为树木祝圣(ordination)的佛教仪式,宣传环保理念。
  佛教的教义和宗教实践中潜藏着丰富的生态保护的思想资源,如颇具影响的深层生态学思想就受到了佛教思想的直接启发。但迄今为止,国内外学术界挖掘和阐释的工作还远远不够,需要各方面的研究者进一步深入探索。

 

五明学佛网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