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云法师的佛教教育志业—理论与实践


2014/9/8    热度:364   

晓云法师的佛教教育志业—理论与实践
  陈秀慧
  华梵大学中国文学系
  壹、前言
  一、 背景说明
  被尊崇为当代比丘尼佛教家的晓云法师1,系民国元年(1912)生于广州花地的佛教家庭2,自幼就对教育之神圣性充满憧憬,于二十二岁即站上讲坛为人师表3。未出家前,便留心于佛教教育之研究4;中年(1958,47岁)依止天台祖师倓虚老法师(1875─1963)出家后,更矢志献身佛教教育5,愿为佛教教育园地作一拓荒之耕牛6。先是于香港透过办学、举办佛教艺术画展与佛教文艺讲座,于电台播讲佛教文化讲座,及主办佛教青年夏令园等活动7,实践其“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之宗教悲愿。民国五十五年来台任教文化大学后,更苦心孤诣研思推广佛教教育以净化社会人心、维系世道安宁之计,在其勤学勤行、实务与理论交参验证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以重视心灵善导与慧命开拓之“觉之教育”的理论,落实其培养僧材的宗教教育与纳入国家教育体制的社会教育8之“二部并进”教育理想的愿景9,并因此成为中国佛教史上第一所由佛教人士创办之高等学府─华梵工学院(民国七十九年创校;民国八十二年改制为华梵人文科技学院;民国八十六年正名为华梵大学)的创办人,为当代佛教史页添一新猷!
  二、 本文宗旨
  本文旨在究明集艺术家、文学家、哲学家、宗教家、教育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晓云法师,为何情有独钟地抉择以教育作为她宗教实践与社会关怀的路径?其“觉之教育”理论形塑之过程、特色与内涵各为何?她是如何践履其“二部并进”的教育理想?期望透过上述问题的厘清,显彰其济世度人的宗教情怀与对当代佛教教育的贡献。
  三、 本研究的重要性
  从佛教史的角度而言,晓云法师是华人史上第一所佛教人士创办之高等学府的创办人,其办学的理念与过程本身就具有历史研究的价值。其次,从传记文学的角度而言,晓云法师献身佛教教育的心路历程,亦是未来作传时不可或缺的重要生命资料。复次,无论从当代佛教教育或当代教育学的角度来看,晓云法师标举的“觉之教育”,诚有其独到的慧解,具对治当前“离心教育”的疗效,值得有心人一探究竟!
  贰、晓云法师抉择献身佛教教育以为弘道淑世、净化社会人心之因
  在论述晓云法师之所以抉择献身佛教教育,以为弘道淑世、净化社会人心之因前,宜先鸟瞰晓云法师“教育与生命”结合的一生,以为进阶认识其教育志业之基础。
  晓云法师于民国八年(西元1919)入广州有名之私塾就读10,熟背四书五经与唐宋诗词、古文等。十八岁那年,考进香港丽精美术学院;四年后毕业,旋入研究所并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二十二岁任教于香港铜锣湾圣保禄中学,不久拜岭南画祖高剑父为师11,三十岁之前就获得“岭南女画杰”的雅号12。中日战争期间流离逃难至西南半壁的大后方,于四川成都因接获父亡妹丧之噩耗,间接促成其皈依四川佛教会会长昌圆老和尚之因缘,并因追随老和尚小住灵严山之机缘而兴发出家之志,萌生将来献身佛教教育文化事业之愿心13。民国三十四年(1945)中日战争结束,年底回广东穗县省视祖母与母亲,结束烽火连天之“西南行”。翌年(1946)秋,应国立华侨三中之聘,任教广西龙州14,遂展开前后六年之“东南行”:于造访过越南河内、西贡、高棉吴哥窟、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后;在民国三十七年(1948)夏,由马来西亚槟城轮渡至印度(途经缅甸停留二天),进先地尼克坦(Santiniketan)的泰戈尔大学艺术学院研究印度艺术,并担任客座教授,传授中国绘画理论与示范15。旅印四年中,除教学研究外,每利用假期参礼佛教圣迹、写生作画,曾自云:
  置身于这所国际知名的大学,实在是无限的感受与增益,无论佛学、艺术乃至人生的境界与内涵,都是一生受惠无穷,对后来办教育与思想内在涵养的深度增多了力量;还有巡礼佛迹的心情,对一生在佛法领域增强了力量,艺术境界获得了提升,巡礼阿姜塔月余,描写壁画,奠定佛教艺术的更深向往!16
  民国四十年(1951)冬,自印度返抵侨居地香港,任教东莲觉院(佛学院)讲授教育原理,并担任该学院附设中学的国文与美术老师;期间成立“云门讲座”(后改为“云门学园”)17。不久,即亲教天台四十四代祖师倓虚老法师,从而回小向大,于修行法门及个性心境上有进阶之改变18,而仰止倓虚老法为佛教教育兴学育才,续佛慧命之风范,更坚定其献身佛教文教事业之心志19。约民国四十三(1954)年左右,创办以“儒佛思想为渊源,以艺术文学为主”的《原泉》杂志与原泉出版社20,并应慈航净院住持之请,担任该院主办的幼校校长21。民国四十五年22(1956)农历四月初十23,为咨询参考世界著名学府、文教机构,以为日后出家献身佛教教育之参考,开始为期三十二个月,参方行旅三十二国的环宇周行24。民国四十七年(1958)秋,环宇周行后回港25,旋依止倓虚老法师座下,成为倓老为一出家女弟子,许愿终身不建庙、不当住持,唯一心参究佛陀遗教觉性教育,献身佛教文教工作26。在〈宿缘深厚的笔墨生涯〉27一文中,法师曾言及:“出家后,推动佛教教育即成为我毕生努力的目标。”28民国四十八年(1959)年,在香港创办慧泉、慧仁等徙置区天台贫民学校29,成立佛教文化艺术协会30;其后,复于大屿山东涌为女众筹办莲华夜校31。民国五十五年(1966),于沙田创办慧海中学32,亦于该年应文化大学(当时为文化学院)创办人张其昀先生之邀,来台任教该校哲学、艺术两研究所33,开比丘尼于社会高等学府授课之首例。民国五十九年(1970),仿古丛林之制于阳明山腰永明寺创办莲华学佛园,培养佛教女众僧材。民国六十九年(1980)创办全国第一所由教育部核准立案之华梵佛学研究所,以培养学行并重之佛教研究人才。民国七十九年(1990),以近八十岁之高龄创办华梵工学院,标举“觉之教育”为办学之理论依据,以期为国家社会造就“人文与科技融汇,慈悲与智慧相生”的栋梁之材。民国八十六年(1997),荣获行政院颁发“国家文化奖”34,以表彰其在文化、教育、艺术等方面对国家社会的贡献与影响。
  民国七十九年,晓云法师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教育工作与我的生命是一体的,它将陪我到生命的最后一天……”35其一生奉献教育的热情与贞恒的努力,令人动容不已!而其所以抉择以佛教教育为毕生志业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下列几点:
  一、 佛教教育为人类之所需
  晓云法师基于“佛陀出世的本怀在于为人解惑开慧,解决人的问题,进而参究宇宙人生的真理,藉以发挥人之所以为人的大义”的认识,肯定“佛教一切经论皆为教人自觉觉他”36,佛教教义绝非迷信的产物,而是堂堂正正针对“人”的问题,为“人”心底解剖与治疗之良药(佛陀被尊称为大医王)。因此“不管是原子时代,太空时代,未来时代,佛教仍是佛教,而不是一般之宗教,因为佛教把一切问题都还归到本位,只要人类存在,佛教亦必存在。”37在〈觉之教育慧命开拓论〉38中,晓云法师更明确指陈:
  佛教教育本身,当然从根(本)的教育涉及到发展,不外生活教育与慧命开拓。三藏十二部经典,经、律、论盈盈七千余卷,无非解惑开慧,发挥净化思想,悲智精神,此“觉之教育”简而言之,可分二途:一、妙慧觉性底施教,二、觉明悲情底发挥。以此二途统摄法界(十法界尽一切有情众生的世界),不分中外古今,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智慧与悲情之培养与善导,乃人类教化自我教育之主旨,质诸古今中外何莫不言,悲智与化导。39
  正由于切身感受到佛法教育能指导人们“从心起修”,从而趋吉避凶,自创人生幸福前途,有助对治时下偏重知识、忽略善行德育培养的教育,发挥善导人群社会安顿和谐的义务,晓云法师不只将推广佛教教育视为她身为比丘尼承继如来家务的本职、志职,更大声疾呼关怀世道人心与下一代前途发展的佛教同仁及热心教育者,共同发心致力于佛教教育的研究与实践。40
  二、继志倓虚老法师为佛教培养人材
  晓云法师未出家前即关心佛教教育人才培养,缘起于旅印期间客居先地尼克坦的泰戈尔大学,在那充满艺术气氛的文化园地中,不禁反思:“为什么中国没有像这样的一所大学?”而为了寻解,除了个人深思熟虑外,并与前来参访的中国学者商讨,最后得到的结论是:由于五四运动提倡打倒孔家店,主张全盘西化,让中国固有的优秀文化受到严重的冲击!因此她认为:“如果将来要想我国的教育文化更开展,尤其是与佛教文化有关的,便需要更加努力地培养佛教教育人才。”41此为晓云法师关心佛教人才培养之始。而后续因仰止倓虚法师为佛教教育兴学育才、续佛慧命的风范42,出家后便矢志献身佛教文教事业,并发愿“终身不建寺、不当住持,专心探寻佛陀觉性施教之主旨,期将佛法净化人心之终身教育、行为教育,愿对时下浮嚣躁动之社会下妙药灵丹。”43而后续在佛教教育的施教方针与实际施设上,晓云法师亦受到倓虚法师极大的影响。44
  民国四十八年(1959)于香港发表〈重光佛教先要办好佛教教育〉45,鼓励中国的佛教徒竖脊挺胸,兴办佛教各级学校与教育,因为人类极需要佛教的善导,以迈向光明磊落的人生46。民国五十四年(1965),晓云法师为“第一届世界华僧代表大会”献议,提出〈佛教教育刍议〉47一文,呼吁佛教当前极须注意两件大事:(一)提倡与重整佛教教诫律仪,培养僧尼人才,提高僧尼的素质,以重光僧伽之地位。(二)佛教教育有系统之发展(采佛学院与佛教人士所办之社会教育之“二部并进”方式进行),尤需兴建专科以上之学府,以培养佛教四众弟子之基本学识。她认为佛教界果能循此两种途径发展,则整个佛教之活动必收到良好的效果,因为“佛教人才是决定佛教前途之先决条件,不论何种弘法工作都取决于人的努力。”48可见,当时晓云法师已思及如何为佛教开展社会学校。
  三、佛教应世弘道、净化社会人心之根本下手处
  晓云法师认为“宗教,是以导人于善良为起码之条件。佛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也是宗教教人的起码条件。教化与救助他人,便是宗教精神价值之所在。”49教化与救助他人的方式很多,惟晓云法师认定处此道德不振,人心陷落之今日社会,若思报佛恩、行佛事,无过于发展佛化教育,而最能普及佛化教育的管道,即是兴学育才,善用传统佛教丛林教化之施教方针,顺应时代社会之演变,展开推广社会教育,务使感格人心,培养净化思想与悲智精神,以作为安定社会人心,减少贪欲、残杀暴戾等恶行之清净助缘。法师曾言:
  关于推广佛教教育,不只限于兴学育才(举凡宣讲佛法,及佛教文化动等),不过若不从推广社会教育、兴办教育机构(学校)作育人材,不是基层工作的理想计画,又如何谈到普及推广的事实。……为中华文化复兴,佛教思想重振,若思50从推广佛教真理对社会人生福祉,则必须培养人才,提高佛教社会地位,所谓德学兼修,自我调摄,不只为佛教复兴,而且对社会人心善良和慈悲智慧的影响,是今日对佛教教育重视培养觉性教育,才是贡献佛教于社会人群的根本计画。否则若不从推广佛化社会教育打好基础,不是根本的计画。51
  很清楚地说明了,她之所以选择佛教教育作为宗教实践与社会关怀的原因。
  四、对治时代“心物相离”之弊病
  早在民国六十年(1971)晓云法师于澳洲坎培拉大学举办之“第二十八届国际东方学者会议”发表〈佛教文化发展基本要素〉52论文时,即剀切指陈,虽然现世物质繁荣,生活享受奢侈,然而另一方面,却是精神空虚、心灵饥渴,究其缘由,在于缺乏自觉,以致心物发展失调。文中强调:
  没有自觉,简直是人生之一大悲剧。唯有不断自觉之人,便如羸弱之人获得治疗而致康复,现世需要这些治疗与启示。人能充实自己才能充实他人,故这时代极需要促醒自觉之治疗,以康复人性中之般若心,则可由自觉而获得充实,进而发挥般若思想─菩萨精神,是现代之救治妙药。53
  民国六十七年(1978)九月,晓云法师代表文化大学出席假美东哥伦比亚大学举办的“国际佛教研究会议”,发表论文〈般若思想与中国禅〉54。返校后,应邀于校内十一月份之宗教讲论会讲话,席间晓云法师以〈今日佛教〉为题,讲述当代佛教对时代之适应及其重视人间佛教之弘法主旨,与现前国际佛教发展概况。晓云法师于演讲中指出,二十世纪为“离心教育”之时代,人心泯于物而为物役,以致世人失却“心境”之自由,身心不得自在。是以:
  “今日佛教”是提醒人们寻求解脱自在,反观内在,亦即人所应反省之事。故“今日佛教”在世界已为有识者之参求研究者,日益增加。科学万能之时代、无视人之尊严的世界,有心人便关怀人类毁灭之危机。真正懂得人性尊严者,必自尊贵而为人所尊贵,则“人”必须回到“心”的安顿。佛法称为治心之学,人心安顿,才能发挥人的才能慧解。而不只是现代操纵之知识之强权、不顾正义之丧心病狂,而制作人间痛苦之罪薮。55
  晓云法师慨叹现世教育为欠缺心灵善导之“离心教育”,而“从心起教”的佛教教育,透过“心”的训练成就戒定慧之殊胜心境,应是现前对治时弊的应时良药。56
  参、理论依据─“觉之教育”的形塑、特色与内涵
  民国七十六年(1987),晓云法师发表〈觉之教育理想研究之三大原则〉57,明示“觉之教育”之理论根源如下:
  主要为秉承佛陀教化之基本精神,融摄我国历代圣哲之教育思想,并参考世界教育学家之著论,取舍融贯,研议其可行性及适合我国民情社会者,俾使下一代之主人对国家、民族、东方文化及人类社会之根本教育有一理想之指标,使其于生命历程中,得以摄取充分之养分,以涵养丰富美善之人生。58
  个中“佛陀教化之基本精神”指的是佛陀自觉觉他、悲智双运的救世情怀59;“我国历代圣哲之教育思想”,主要是指孔孟“仁义道德”之学与老子“自然无为”之学60;至于“世界教育学家之著论”则包括古今西方著名教育家之作品,例如:德国教育学者克理克(E. Krieck)有关“自然启发”的论著61、卢梭(1712-1778)的《爱弥儿》62与一九八三年兴起于美国的“派代亚”(Paideia)人文主义思想的著作63等,散见于晓云法师有关佛教教育之论作中,不胜枚举!
  一、理论形塑之历史回顾
  征诸相关资料,晓云法师对“觉之教育”之探索起源于旅印期间,从儒佛教育思想下手,终至于融贯中、西教育理论之精华,而自成一家之言。随著实务与理论之交参验证,于民国七十七年(1988)汇集有关佛教教育研究之论文十二篇,出版《觉之教育》专书;而于民国七十九(1990)年秋天,因创办华梵工学院而实现其“二部并进”的教育理想,了却其“人生三件大事”64之一!兹引证说明于后:
  (一) 滥觞期
  晓云法师旅印期间,由于受到泰戈尔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难陀婆薮“人生三部曲”(以蚕饱食后吐丝,吐丝后被丝所困,最后破茧而出,意味人生三部曲)之启发,领悟到:
  其实人的生命能否升华就在一个“觉”字,因此本人今后将会专注“觉之教育”的研究与提倡。计画东南行之后回到侨居地香港,仍然从事教育工作,更想从儒佛思想中吸取有关“觉之教育”的养份65
  (二)儒佛文教思想与西方教育参研融贯期
  晓云法师自印返港后,在民国四十三年(1954)担任香港东莲觉院佛学院教育原理讲席,“除发挥儒、佛之教育理论而外66,亦曾留意近代西方教育思想,如卢梭之主张自然培植之教育”67,因有感于西方近代教育理论虽然丰富,但乏于德育培养问题的探究,遂发愿尝试动笔编撰一篇佛学教育论,以作为研究对教育之自我反省,前后逾十载始满愿。68
  (三)佛教教育理念宣扬期
  民国四十七年(1958)晓云法师结束环宇周行出家后,即陆续发表有关佛教文教发展之文章,民国五十四年(1965)在“第一届世界华僧代表大会”提出〈佛教教育刍议〉69,公开呼吁佛教界人士积极发展“二部并进”的施教理想。
  而首次在学术会议上倡言施行“二部制”之佛教教育,是在民国七十年(1981)十二月的“第一届佛教教育研讨会”上。70同年八月,则是第一次在国际学术会议宣扬“觉之教育”─该会议系假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举办之“第四届国际佛学会议”,晓云法师发表〈般若禅转识教育论〉,强调:
  须知“觉之教化”自有一套理性体验与统一和谐,……今日时代亟需求有责任感之青年。故今日世界之教育亟需有一种以调心“转识”的“觉之教育”而后可望肩任重责,以“大法为己任”之人材,尤其能以“总摄纲维”71之气概,不是小器小用的人物,否则对人类不会有大的贡献。72
  华梵工学院的创办(1990)是“觉之教育”理想的初步实现;创校前后,晓云法师则透过“国际佛教教育研讨会”73的举办,咨诹善道、集思广益,以期发挥“觉之教育”与时俱进的功效。
  二、“觉之教育”的特色
  相对于现世一般的教育,晓云法师标举的“觉之教育”有如下之特色:
  (一)净心与安身为本
  晓云法师认为“理想之教育,不只灌输知识,实需具有教人能如何洗心涤虑的方法,又如何开拓智慧的指引”74,因为“心为万法之根源”,故教育之宗旨宜旨于“心”学的善导75。在〈佛学之基本原理与施教方便〉一文中,晓云法师论及:
  世界万有,人为中心,而“心”主宰人的行为、思想。故无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自我教育皆以调服心境,治心为主。故佛学谓心生世界生。佛教以治心之学,而使静觉的思想,善导一切行操思惟,故原始佛教八正道76,亦称基本原理的渊源,由基本原理所发展至种种方便施教的教化,也不外为人,人的问题解决,社会国家安宁,世界和平,人类福祉。故最基本的方法,要从“治心”为首要。77
  在〈关于佛学教育〉78中,晓云法师指出佛法为心教、身教并重之教育,三藏十二部经教与天台教观并重之学,解行相应,净心与安身为本,盖心净则心正,心正则身修,身修则安乐,此通于儒教“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之理。79而在〈般若空慧之妙智教育论〉中,更进一步指出:
  觉性教育是超知识和重视心行实践之心理教育,行为教育,乃至终身教育。若论因果则涉及到后生教育(佛法以三世因果说明学佛修摄觉性智慧,可延续下生之福慧)。因觉与不觉,可以决定生活之目标和行为之轨则;如善恶不分,毫无宗旨的神昏散乱,易于形成罪恶之行为,盲目的追求,如失缰之马,这当然是不觉之迷惘之徒。80
  简言之,“觉之教育”期望透过心灵之净化,产生智力善断与悲情济众之贡献。81
  (二)、慈悲与仁德为体
  晓云法师认为“现世不乏聪明人士,但慈悲心的缺乏,正是现世人类社会之大大隐忧,亦当为教育之反省与振作,从而补充之要务。”82缘于人们欠缺同情体物之慈悲,天灾人难频仍,“社会失相生之道,人类有自毁之虞”!83而觉性教育透过缘起性空之般若智照,体悟人我相生、物我一体之真谛,从而兴发“众生有病我有病”84之“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法师推崇佛家“彼生我生,彼灭我灭”的觉性内明与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推人及物”的仁心,为人间暖流之源。85
  晓云法师尊崇传统文化以仁义道德为本位之人文思想,肯定人应有仁德之含分(释迦牟尼佛的中文译名即“能仁”之义)。她认为:
  教育本该是教书传知识和技术科学等,但教人“仁德之含分”有仁义人格道德伦理,更是基本的重要的教育,如此才能维持人与人之和谐,保持文化生活的习惯,社会文明之气氛。……没有仁不知“守分”,失却秩序混乱,人与人无法亲切,所谓离心的教育,就是没有仁学的教育,没有充分觉性的培养,师生不亲,父子兄弟不亲,夫妇不亲,即使教育成功,也不过是装饰人生(装饰这世界,不幸的甚至弄脏这世界),只是人头上的花冠。86
  晓云法师融摄儒佛文教思想于其“觉之教育”中,呼吁正视“教人的教育”,让教育回归到以慈悲与仁德为体的根性教化上,以发挥“人能弘道”的大用。87
  (三)、知识与智慧为用
  相对于现世教育偏重于“教书”,注重技能知识的传授,而未思及“教人”之道,晓云法师希望“不只教书传授科技,更希望教人善导行为,以正常的心理行为去承受科技知识,期能用明觉智慧而具悲情的人去发展更高的科技知识,以求宇宙自然人世间的相安共处,而不是征服对方。”88智慧乃“净心自觉之所证”89;关于智慧之大用,晓云法师有如下之说明,其一:
  智者善能内明反照。所谓“觉之教育”,就是如何教导青年对心意之善导,对环境之选择,唯有培养定慧工夫,观察正确,不浪费心思,务使精力充沛。……智力之增长具无畏之大体大用,对自身之幸福国家社会之贡献,都靠这智力不断增长之积健为雄,无畏精神的自我模造。90
  其二:
  许多人以为名利最值得关怀,其实智慧的培养,才是值得我们关怀探取的。慧解现前,所谓一切问题,皆不成问题了。……教育不只创造理想世界,并指导青年走向理想的前途,更依止理想幸福的生命前途。慧命开拓,这一切一切都要谛视“正观”,绝无不正常心理所产生不正常的观念(《大智度论》言八正道为正观念之所依)。……正念、正思惟的心态中,当然能摄引纯净心理的发展,养成正确观念的人生,甚至发展悲天愍人的淑世观念,也属“觉之教育”的成果。91
  智慧的有无,为个人与社会人群祸福之所系;晓云法师:“世界人群的祸乱苦痛,由于智力不够觉悟,故对事理不明所致。社会上许多问题都交织在我们智力的感觉上,就我们的反应与判断而决定,故人生一切几乎决定在觉性的发展与否表现于人事社会而论得失。换言之即‘觉与不觉’的形成。”92智慧善导知识,才能发挥济物利群的功用。
  三、“觉之教育”的内涵
  (一)教育宗旨:善导人心,开拓慧命,悲智双运,自觉觉他。
  晓云法师:“佛教重身心的修养,似近于人文主义的教育,然究其中肯,实则佛化教育,是为觉性教育。由觉兴悲,是悲智双运,淑世主义,形成关怀世道,尊重人性,人格的升华的智慧善导的教化。”93
  (二) 教育施设:
  1.禅行摄养的熏修─定慧等持
  晓云法师依天台教观并重之施教方针,重视止观定慧之禅行摄养,期清莹心思、净化心境,内明开显、智慧明达。在〈般若禅转识教育论〉94中,她言及:“佛陀度众‘觉之教育’在施教过程中,要从根底改造观念,而不只是知识上的灌输,这当然要训练修习禅观,使之感觉‘亲切’的经验,如饥得食,如渴得水。故禅师云‘禅悦为食’”95。“禅”之一字,原文是禅那(Dhyana),新译是“静虑”,旧译是“去恶”;由于静虑而臻净化之心境,由于去恶而达至善之品格,从而一切自在平安之福报都继之而来。96禅行摄养有助定力慧悟的开发,可对治当代世人动静失调、散心杂思的毛病。97
  佛教肯定众生皆有佛性,但以妄想执著而不得证。晓云法师:
  吾人之净心智照,本自具足,但以缘虑黏粘想过多,尘劳所隔,是以当面错过。……禅法多门,若只行持一简要“调息”,谓安般法门;或将心专注一境,“心在缘中”,则心不散乱。不散不乱,是安住不失,全神净意,是时眉目清爽,身心自在。……禅法之慧学,与一般世学之智慧不同;世间智慧,是由思考而获得,般若禅慧,乃由寂静而自显,自然性,乃自性分中来。98
  是以佛化教育中,重视修习禅定,以培养自性根本之定力;如根壮有力,自向土地钻深,故能根深蒂固,自创花果繁荣之福慧人生。99
  2.施教的原则─契理契机
  晓云法师观察佛陀四十九年说法,有其一定的原则与方法。最基本的两个原则:一是要契理,二是要契机;方法则是随时观机逗教。所谓“契理”,是指所说的教理不违背真理;“契机”则是指所施的言教,切合听众的心理与程度。正因为佛法的般若妙慧,和菩萨的悲智精神,在世间的学问中不曾闻说分析(唯佛法是生命与慧命相生资长的学问);施教者如何掌握契理与契机的原则,让受学者得享法益和法乐的欣悦,这在施教的权巧方便上,是极为重要的100。至于“观机逗教”是指因应不同时机、不同身份,不同环境,不同心理的众生,运用综合佛陀施教方针的“四悉檀”101,发挥最佳的教化功能。102
  基于上述的原则,晓云法师提醒“用适合大众的语词介绍佛学,那是今日佛学者应注意研究的事。”103而从对佛教大学课程的构思,即可看出她对施教原则的实际运用:
  如何使学生对佛学有原则性的观念和信念与研究,将三藏佛经与各宗派思想,及历代祖师高僧大德行藏风范,作一系统性研究与策划,然后分类安排。佛经中有许多可采用为各项课程中的资料,当然要从普遍的概念上获得知识,和佛教底历史的创造过程有所注意。课程与施教方针的原则,必须具足此二者。而更需注意的,就是世界文化思潮以配合时代大环境之大体为原则。……务使采用的教材,能使学生易于明了,对佛法中的启示是如何亲切,与对人生历程上具有重要的提升。104
  3.理想师资的条件─悲智具足
  晓云法师心目中,当代发展佛教教育最理想的师资,需具备如下的条件:
  (1) 具足对佛法的诚信,与对佛陀精神的感格,藉此以感化学生。
  (2) 深解佛陀教化之基本原则,解惑开慧、当机施教,慧力充沛、智力内
  凝,能为学生带动研究佛学,方便引人信解,以激发学生的研习兴趣。为此需具有禅净摄养的修持。
  (3) 除对佛法一门深入外,更需具备对教育艺术、教育心理等一般教育学的认识与研究深度。
  (4) 学习佛陀运悲智教化弟子的亲切师生互动。晓云法师:“知识丰富的教师当然很好,但悲情充满的教师更能感动学生。因此,佛教的师资除佛学深度、知识深厚之外,还需有佛陀的悲愿是极为重要的。”105
  (5) 教师要终身学习,勤于通晓无量法门,以期调顺与教化学生之如尘似沙之见惑与思惑之问题。106
  教师为“社会工程师”,创造社会现在和未来的希望。晓云法师渴望一所学校要多几位真正关怀学生的老师,曾谓:“老师带著学生不只讲课而已,老师的行为、学问,学生感受的影响,这样的学校—净化的社会,才能展开心理环保的人文精神教育。”107
  4.景观境教的设计─潜移默化
  晓云法师传承佛陀园林生活自然教化之道,善用山林自然与环境景观,以收潜移默化境教之功。曾云:
  最懂得自然观察的佛陀,处处以宇宙自然为施教之旁助,亦以自然景物为说教的教材。佛经所描写的自然境界,星云雨露山河日月,一根草,一粒沙,就是宇宙的缩影。人是小宇宙,小宇宙与大宇宙混合无间,自然生活至理运行,当然一切如法,身心无所束缚,是天地间自由人。最好的教育,无过于教人自得乎中,是性情的教育,生命拓展。不过,真是需要教师本身的经过一番提炼,始见一番工夫。……我们虽然相信教育能借重自然环境,但要施教者与受教者都获得良好影响与资助。而首要的准备是心境的纯净与意愿,诚挚的净化心理,否则自然界虽有春夏秋冬各有其运行的美景,也视若无睹。108
  至于实行自然教育应注意之环境施设,晓云法师有如下具体之建议:
  (1)稍远市尘,山林静境,树木青苍。
  (2)注意师友质素,互为影响。
  (3)起居住处之设备,简朴不华,色素淡雅。
  (4)学习之环境,宜多设具影响性之文艺点缀(如古人佳言,书画与一般艺术品)。
  (5)具宗教情绪影响力之灵修静境之房舍设备。
  (6)学术沉思,应注意提起想像力的影响。
  (7)文学艺术气氛之陶冶环境,不可缺少。
  (8)多重视启发悲情之善导影响等。109
  肆、实践之道
  晓云法师以任教阳明山文化大学(当时为文化学院,1966)之因缘,遂以阳明山作为日后发展佛教教育文化工作的基础。民国五十九(1970)年就近在阳明山腰永明寺创办莲华学佛园,培养女众僧才;民国七十年(1981),于光明山建设发展华梵佛学研究所(民国六十九年创办,1980)潜修之所址;民国七十六年(1987),教育部核准筹设华梵工学院于石碇大仑山,从此即一身奔走于三山之间。民国七十九年(1990)华梵工学院正式开学后,因三山距离互遥,乃将莲华学佛园、华梵佛学研究所合迁于大仑山。晓云法师在台湾的这三山行迹,也正是她贡献佛教文化教育工作的发展过程与成就110。兹分述如下:
  一、 莲华学佛园
  (一) 创办缘起
  晓云法师自述莲园创设之缘由:“莲园学风,上溯恩师倓公老人,以学佛为矢志;学佛心,学佛行,学佛内外方便智,学佛他布施,学佛自布施,学佛初厌离,而又学佛不舍众生,为自学佛亦教人学佛,故有莲园之创设。”111
  (二) 创办宗旨
  般若净化思想,菩萨悲智精神。培养出家人风范,教观并重,解行兼修,重视环境教育,自然景色,艺术薰陶,期能落实佛教青年生活本质,庄严清贵,化度群生。112
  (三) 办学特色
  1.晓云法师沿袭倓虚大师先前在青岛创办学佛院之遗风,以“学佛园”命名113,强调该园地为学佛之园地,而非只为研究佛学者;标举“学佛当以学行兼顾为施教方针,期培育佛教弘法人才,净化思想,菩萨精神,发扬华梵文化,自度度人为宗旨”。114
  2.课程安排方面,遵循内外学行兼修、教观二门并重之施教方针,教材之主要者佛学,次要者世学、语文,而般若禅苑(禅堂)中的禅行摄养,则为早晚不可或缺的功课115。此外,每周有两小时的“般若禅”共修时段,每周有一日止语摄养,以反观自省;每年固定于农历十二月十五日起,举办为期一周的冬季禅七116,以为内明慧力之滋养。
  3.施教方式,则是“配合时代之推进,等观次第而施化法,因材适应、体谅众机而运化仪”117,遵循契理、契机之原则118,而以“学以致用”为教育方针,不论园务及文化事业119,学生均参与工作,以培养学生学习菩萨慈悲情怀与办事能力120,期望动静调柔、身心安和,修行与服务体用互为增益。121
  4.师资来源:可概分为两方面:一为晓云法师与她的云门弟子,二为外聘的法师、教授,都是道义奉献地义务任教,师生之间因此更和谐合作122。
  5.注重景观境教与艺术陶冶:莲华学佛园从阳明山迁移到大仑山,皆藏身在“天为锦帐、树为屏”的青山绿树中,园内园外花木扶疏,令人赏心悦目;建筑造型、室内摆设朴素清雅,令人尘劳顿息,身心舒畅不已!复又藉助以佛教艺术为主之绘画、书法、音乐等课程,以及插花、园艺等科目123,陶冶学生真、善、美、圣之情怀。
  二、 华梵佛学研究所
  (一) 创办缘起
  于兹末世,祈求中华文化文化复兴,佛教思想重振,唯有一面潜修内学,禅定摄养,一面从事佛教学术研究,推展文化艺术融摄佛教思想,介绍佛教与人生之增益利乐,善导人生,正知正见,影响社会安宁,人群福祉。复兴隋唐佛教之光辉史页,使社会人士重新认识现代佛教之精神,悲智双运之重光。124
  (二) 创办宗旨
  为发扬华梵文化、儒佛思想、教观并重、禅戒合一,以“觉之教育”为自律,自度度人,造就优秀之佛教师资人才。125
  (三) 办学之特色
  1.施教方针:佛法修持与佛学研究之心灵与知识并重126,不但重视学理的研索,更重视禅戒摄养之训练,以期重振隋唐佛教精神,发挥复兴中华文化之助力。127
  2.多数研究生亦担任莲华学佛园老师及教务职掌,实行教学相长,知识与经验之实践128;配合所长晓云法师推广现代佛教教育之志业,自民国七十年(1981)十二月举办“第一届佛教教育研讨会”(1983年九月第三届扩大为“国际佛教教育研讨会”)129,并被鼓励于会议中发表论文。
  3.师资来源:多为任教佛学院的教师及社会大学之教授,并以佛学研究为己任者;此外,另礼聘中、外佛学学者多位,担任研究员,从事研究工作并撰写研究论文。130
  三、华梵大学
  (一)创办缘起
  晓云法师基于“佛陀遗教乃现世人文思想科技整合的宝藏资源”与“人文领域内最具前驱性与文教影响潜力”之前提131,期望透过重视人文思想、宗教伦理道德教化的“觉之教育”,培养德学相彰的高等教育青年人,以“淑世造人才为国培良栋”132。因为今日的青年是明日社会活动之人物,高等教育的施教与培养,无异为来日社会之安危与成败之关键。是以华梵大学的创办,具有“匡扶济世之潜因与潜力。”133
  (二)办学宗旨
  “人文与科技融汇,慈悲与智慧相生”为华梵大学的办学宗旨。晓云法师认为这是“二十世纪末叶,乃至无量世纪末叶,都为人类安宁之康庄大道,亦为人燃亮了心灯。”134
  (三)办学特色
  1.重视景观境教的陶冶:校园位于海拔五百五十尺高的大仑山135,内设“威德”、“禅智”、“友道”、“院道”、“书香”等五大境教区域,分别包含下列十景:阿育王柱、心镜湖、牧牛地、百丈寮、藏六池、三友路、法雨人华、大仑揽胜、饮水思源、大学之道。另有文物馆、院觉室与禅堂等独一无二之设置。期藉助大自然与艺术之薰陶并静坐澄心之培养,孕育学生心灵养分,冀“园中无枯木,校内无废人”!136
  2.人师经师善导群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因此被称为是“校器”,为学校办学理想能否实现的关键人物。尤其华梵大学的理念,是要传授“觉之教育”,觉悟人生之意义是相生共存,引导年轻人培养智慧、慈悲心肠,从因果的层面,养成观察事相的深度、远度和识度,是以不能止于知识方面的教授传达,而应有智慧明达,具足传道解惑能力之人师的指引。137华梵大学慎选师资,除考核老师之专业学养外,更看重是否认同创校理念,有无“教人”之教育热忱。
  3.依仁游艺之通识教育:通识教育乃人文与科技之沟通管道,人文为体、科技为用138。晓云法师极为重视通识教育中有关人文的课程;她认为,除了课堂的传授与相关图书的购置外,宜发挥动态的通识活动,例如:举办演讲比赛、戏剧演出等。她期望:“我们的教学、课程或课外活动方面,对心理环境的精神教育,均著眼于如何令学生好德乐善,也乐于听受。”139现阶段,华梵大学通识课程,计分:校核心通识、人文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等四大领域,学生必修二十学分,其中十学分必需修读校核心通识课程中之“中华文化”(4学分)、“觉智与人生”(2学分)、“专业伦理”(2学分)与“传统艺术”(2学分)等科目。华梵大学通识教育所标举的目标是:开阔学生的视野与养成崇高人格。140
  伍、结论
  晓云法师以“觉之教育”理念实践其“二部并进”的佛教教育志业,兼具理想与对时代、环境之需要,于中国佛教史上是划时代的教育工作,也正是太虚大师“人间佛教”的实践工作;在佛教思想与施为方面,是前所未有的一大考验141,诚如前副总统李元簇先生在华梵工学院第一届开学典礼中所说的:“这是值得佛教史上大书特书,很有意义的一件事。”142
  怀抱为“众生效命,为佛菩萨舍命”的宗教情操143,晓云法师以佛教教育实践其“救世救心”的社会关怀,从教育理论的研究到实践,从筚路蓝缕到建设“梵宇巍峨云端耸”144的华梵大学,个中的艰苦实非常人所能承受!晓云法师却从不望而生畏地打退堂鼓,因为她有艺术宗教(佛教)之养心术,因此随时可以超然其外。145她说:“‘教育’二字的意念恒在我心身脑海,几乎占据了我人生岁月及精神时间百分之九十九,无论在自我教育的教导自己(禅行与反省沉思……)或教化他人,即使在艺术创作于画室中,我也感到是一种教育的境界。”146教育与她的生命,早已紧密地结合在一齐了!
  观诸目前社会乱象,实导源于人心失调,晓云法师“从心起教”的教育理念诚为当代教育亟需加以融摄应用,以力挽人海之狂澜!“宗教界办学校,不仅可以为信徒子女服务,而以宗教神圣气氛所建立起来的校风,更可为教育界注入一股清流。”147这也是晓云法师所衷心期盼的!最后谨述引述郭荣赵先生(曾任华梵工学院第二任院长)在〈晓云法师和她筹创中的华梵工学院〉(1987)的赞词,以总结晓云法师对佛教教育的贡献。文曰:
  从教育入手,救人救世,这是大仁;切中教育时弊,创立新的教育理想,这是大智;终身奉献教育,以七九高龄,尚不辞辛劳困难,创办此一学院,这是大勇。晓云法师真是集大仁大智大勇于一身,在今天的这个社会,我们特别能够感到她所发出的热力和光芒。148
  1 释恒清,《菩提道上的善女人》,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页177—179。
  2 释晓云,《三山行迹.宿缘深厚的笔墨生涯》,台北:原泉出版社,1998年,页109。
  3 释晓云,《佛教教育散论.佛陀乃人类心灵大导师》,台北:原泉出版社,1990年,页42、181、182。又参见释晓云著《东西南行散记.晨间静思》,台北:原泉出版社,1998年,页3。
  4 释晓云,《岛屿岁月.谈佛学教育》,台北:原泉出版社,1998年,页242。
  5 释晓云,《三山行迹.宿缘深厚的笔墨生涯》,页113。
  6 释晓云,《佛教教育散论.佛陀乃人类心灵大导师》,台北:原泉出版社,1990年,页30。
  7 释晓云,《岛屿岁月.香港佛教文艺协会十三年前后》,页469─471。
  8 释晓云,《三山行迹.大仑购地与开发华梵创校的渊源》,页399。
  9 民国七十年(1981)第一届佛教教育研讨会,晓云法师:“佛教教育从传统到现代的两方面:一是寺院制之僧伽教育(是丛林制之教化)。一是社会性之普通教化(如社会性之佛教学校)。此为‘二部制’之佛教教育。……‘二部制’之佛教教育,极宜推行,目前台湾不少寺院之内,设办佛教学院,若同时在环境许可也设社会学校,在寺院佛学教育场所,兼设佛堂,善导青年对宗教信仰之课程,和指导修身立德之并进。于今在台湾而言,只有其它宗教已有之,佛教尚未实现这工作。但在东亚如韩、日与锡兰、泰国、缅甸等国,都早有成立,……我们自由中国的台湾宝岛确是应与东亚佛教各国教育看齐,而能普施教化。佛教教育宗旨、教育意义、教育设施,对训导、教务、乃至环境设置,都含容‘二部制’之原则;简而言之,就是佛教之社会学校之学生,都能吸收佛教教化之基本思想与精神感格。而接受寺院教育之佛教青年,也同时可吸收社会教育之知识。双轨并进,实行两方面的二部受益。”参见释晓云撰《觉之教育.佛陀教育原理》,台北:原泉出版社,1998年,页88─90。
  10 马逊等,《晓云导师九秩嵩寿祝嘏文集》,台北:原泉出版社,2001年,页203。
  11 释晓云,《三山行迹.宿缘深厚的笔墨生涯》,页109—110。
  12 魏思绮等,《慧像》,台北:原泉出版社,1995年,页3。
  13 释晓云,《三山行迹.宿缘深厚的笔墨生涯》,页111—112。
  14 释晓云,《东西南行散记.再序》,台北:原泉出版社,1998年,页6。
  15 释晓云,《东西南行散记.佛国之旅》,页179—180。
  16 释晓云,《东西南行散记.佛国之旅》,页182。
  17 释晓云,《岛屿岁月.岛屿随笔》,页42。
  18 修行法门由原先参公案、话头的祖师禅,改为教观并重的经藏禅。个性心境由原先“喜独行”的自了汉,渐转为“且向有人行处行”的菩萨行者。参见陈秀慧撰〈回小向大─倓虚法师对晓云法师的影响〉,《华梵人文学报》,第三期,2004年,页195—225。
  19 释晓云,《佛学献词.敬跋影尘回忆录之祖德垂光》,台北:原泉出版社,1997年,页493。
  20 释晓云,《岛屿岁月.岛屿随笔》,页31。
  21 释晓云,《岛屿岁月.岛屿随笔》,页36—38。
  22 另一说为民国四十四年(1955),然根据释晓云撰《环宇周行散记.旅菲杂记》,台北:原泉出版社,1998年,页22、25、27、29、32、33、37、39、41、43、45等所注记之年份,首途菲律宾之旅应在民国四十五年。
  23 释晓云,《环宇周行散记.环宇后随笔》,页459。
  24 释晓云,《环宇周行散记.自序》,页3。
  25 释晓云,《环宇周行散记.环宇周行续言一、二》,页439。
  26 释晓云,《佛学献词.不熄灭的禅灯》,页298。
  27 释晓云,《三山行迹》,页109—116。
  28 释晓云,《三山行迹》,页113。
  29 收容大陆逃港难民之子弟就读。详见释晓云,《三山行迹.宿缘深厚的笔墨生涯》,页113。原文“慧泉”误植为“慧众”。
  30 十三年间举办四次佛教艺术之云门师生合作画展、八十余次云门佛教文艺讲座、六十余次电台播讲佛教文化讲座及六届佛教青年云门夏令园等活动。参见释晓云撰《岛屿岁月.香港佛教文艺协会十三年前后》,页469─471。
  31 释晓云,《岛屿岁月.大屿山东涌妇女教育新闻一则》,页497。
  32 释晓云,《岛屿岁月.筹建佛教慧海中学缘起》,页467─468。
  33 讲授佛教哲学与佛教艺术两门研究所课程,历年指导硕、博士论文十余篇。参见释晓云撰《三山行迹.代序》,页3─4。
  34 释晓云,《三山行迹.获八十六年行政院文化奖受奖致辞》,页387。
  35 释晓云等,《华梵工学院创校史.创办人的话》,台北:华梵工学院公共关系室编印,1990年,页7。
  36 释晓云,《觉之教育.佛陀教化的基本原理以人为出发点》,页142。
  37 释晓云,《觉之教育.佛教文化发展基本要素》,页20。
  38 发表于第三届国际佛教教育研讨会(1983年7月),收录于释晓云《觉之教育》,页129─139。
  39 释晓云,《觉之教育.觉之教育慧命开拓论》,页137─138。
  40 释晓云,《觉之教育.觉之教育慧命开拓论》,页137─139。
  41 释晓云,《东西南行散记、晨间静思》,页187。
  42 关于倓虚法师兴学育才的事功,可参考释倓虚口述,释大光笔录之《影尘回忆录》,台北:原泉出版社,1990年,页222─225。
  43 释晓云,《佛学献词.敬跋影尘回忆录之祖德垂光》,页493。
  44 同注18。
  45 释晓云,《佛教教育讲话》,台北:原泉出版社,1990年,页153─155。
  46 释晓云,《佛教教育讲话?重光佛教先要办好佛教教育》,页155。
  47 释晓云,《佛教教育散论》,台北:原泉出版社,1990年,页151─158。
  48 释晓云,《佛学献词.敬献于华僧大会》,页43─44。
  49 释晓云,《佛学散论?宗教之精神价值》,台北:原泉出版社,1990年,页40。
  50 原文“不”字疑为“思”字之误植。
  51 释晓云,《觉之教育.觉之教育慧命开拓论》,页129─131。
  52 释晓云,《觉之教育》,页1-42。
  53 释晓云,《觉之教育.佛教文化发展基本要素》,页18。
  54 释晓云,《佛语垂光》上册,台北:原泉出版社,1988年,页133─147。
  55 释晓云,《佛学演讲集、今日佛教》,台北:原泉出版社,1997年,页95-97。
  56 释晓云,《佛学演讲集、人文荟萃一席话》,页132-133。
  57 释晓云,《觉之教育》,页241-247。
  58 释晓云,《觉之教育.觉之教育理想研究之三大原则》,页245。
  59 参见释晓云撰《觉之教育》中〈佛陀教化的基本原理以人为出发点〉与〈佛学之基本原理与施教方便〉,页141─143、192。
  60 释晓云,《觉之教育.般若禅转识教育论》,页74─76。
  61 释晓云,《佛教教育讲话》,页72─73。
  62 释晓云,《觉之教育.觉之教育慧命开拓论》,页137。
  63 释晓云,《觉之教育.佛陀环境教育亲近自然世界观》,页298。
  64 其他两件大事,分别是“好好教母亲念佛,侍奉往生”与“数十年积稿整理出书”。参见释晓云撰《佛学献词.自序》,页4;《三山行迹.佛陀引领著我终到宝所》,页65─66。
  65 释晓云著《东西南行散记.先地尼克坦的深心印象》,页191─192。
  66 目前所见最早之相关著作为民国四十二年之〈自牧论─心的训导〉,参见释晓云著《佛学散论》,页89─96。
  67 释晓云著《佛教教育讲话.谈佛学教育》,页135。
  68 释晓云著《岛屿岁月.谈佛学教育》,页242。
  69 释晓云,《佛学散论》,页151─158。
  70 释晓云,《觉之教育.佛教教育原理》,页88─90。
  71 东晋庐山慧远大师(334─416):“既入乎道,励志不群,常欲总摄纲维,以大法为己任。”
  72 释晓云著《觉之教育.般若禅转识教育论》,页70。
  73 民国七十年(1981)召开“第一届佛教教育研讨会”,民国七十二年(1983)改为“国际佛教教育研讨会”。自民国八十九年(2000)第十一届开始,改为“国际佛教教育文化研讨会”。
  74 释晓云,《觉之教育.般若禅转识教育论》,页71。
  75 释晓云,《觉之教育.般若禅转识教育论》,页57。
  76 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77 释晓云,《觉之教育.佛学之基本原理与施教方便》,页200。
  78 释晓云,《岛屿岁月.关于佛学教育》,页249—254。
  79 释晓云,《岛屿岁月.关于佛学教育》,页249—250。
  80 释晓云,《觉之教育.般若空慧之妙智教育论》,页214。
  81 释晓云,《觉之教育.般若净化之觉性教育》,页108。
  82 释晓云,《觉之教育.觉之教育与人类和谐》,页280。
  83 释晓云,《觉之教育.般若空慧之妙智教育论》,页219。
  84 典出《维摩诘所说经》,原文为:“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典出《大正藏》第14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4年,页544中。
  85 释晓云,《觉之教育.般若空慧之妙智教育论》,页218─220。
  86 释晓云,《觉之教育.觉之教育与人类和谐》,页283─284。
  87 释晓云,《觉之教育.佛陀环境教育亲近自然世界观》,页296。
  88 释晓云,《觉之教育.引言》,页1。
  89 释谛闲,《大乘止观述记》,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5年,页66。
  90 释晓云,《觉之教育.般若净化之觉性教育》,页107。
  91 释晓云,《觉之教育.觉之教育慧命开拓论》,页136─137。
  92 释晓云,《觉之教育.般若禅转识教育论》,页71。
  93 释晓云,《觉之教育.般若禅转识教育论》,页76。
  94 释晓云,《觉之教育.般若禅转识教育论》,页43─82。
  95 释晓云,《觉之教育.般若禅转识教育论》,页45。
  96 释晓云,《觉之教育.佛教文化发展基本要素》,页38。
  97 释晓云,《觉之教育.佛教文化发展基本要素》,页7。
  98 释晓云,《觉之教育.般若禅转识教育论》,页46─48。
  99 释晓云,《觉之教育.般若净化之觉性教育》,页105。
  100 释晓云,《拓土者的话.契理契机的佛学》,页191。
  101 四悉檀:世界悉檀、各各为人悉檀、对治悉檀、第一义悉檀。参见释晓云著《佛学演讲集.
  禅是家常茶话》,页143。
  102 释晓云,《觉之教育.佛学之基本原理与施教方便》,页198。
  103 释晓云,《觉之教育.佛学之基本原理与施教方便》,页193。
  104 释晓云,《觉之教育.佛陀教化的基本原理以人为出发点》,页151—152。
  105 释晓云,《觉之教育.佛陀教化的基本原理以人为出发点》,页155。
  106 释晓云,《觉之教育.般若禅转识教育论》,页52。
  107 释晓云,《觉之教育.佛陀施教心理》,页306。
  108 释晓云,《觉之教育.般若禅转识教育论》,页67、68。
  109 释晓云,《觉之教育.佛陀之自然教育论》,页99。
  110 云门园丁,〈代序:随师修学三山迹〉,出自释晓云撰《三山行迹》,页3。
  111 释晓云,《三山行迹.我与莲华园地之缘缘》,页159。
  112 释修慈等,《莲华学佛园三十周年志庆、附录:创办宗旨》,台北:原泉出版社,2000年,
  页291。
  113 晓云法师:“台湾有不少佛学院,但学佛园与华梵佛研所(民国六十九年设立)是教育部第一所核准登记的,在内政部登记的莲华‘学佛园’,也是第一所与其他佛学院名字不同的。这大概不是刻意的创作,而是出于本怀,因为‘学佛园’才符合佛教的丛林—道芽生长;华梵佛学研究所也是儒佛相融的本怀,此是中国文化(华)与印度文化(梵)的研究所。”详见释晓云著《三山行迹.大仑心语》,页377、页378。复次,华梵佛学研究所亦秉持“教观并重”、“禅戒合一”之施教方针;详见释晓云著《觉之教育讲话.华梵佛学研究所成立三周年纪念致辞》,页49。
  114 释晓云,《三山行迹.莲华学佛园缘起》,页156。
  115 释晓云,《三山行迹.莲华学佛园缘起》,页157。
  116 晓云法师:“我们学园平时指导学生静坐的课程就是“小止观”。《小止观》上教我们数息、随息、安般,这是基本的工夫,也是定的工夫。”详见释晓云著《觉之教育讲话.散学礼开示(一)》,页51。
  117 释晓云,《三山行迹.莲华学佛园缘起》,页157。
  118 莲华学佛园之学制分为:一、预科班:限国中毕业,未曾就读佛学院者报考。二、正科班:限国中毕业,曾就读佛学院;或高中毕业,有志学佛者报考。三、专科班:限本园正科班毕业,或其他高级佛学院毕业,有志于更深研究者报考。详见莲华学佛园编印《莲华学佛园简介》,台北:原泉出版社,页8。
  119 莲华学佛园师生在晓云法师领导下,推展佛教教育,以文化、艺术为弘法管道。自民国六十三年起,以书画、艺术庆祝佛诞,首创“清凉艺展”,迄今已三十一届;民国六十二年,原泉出版社在台登记复刊,出版珍本佛书及现代佛教教育、文化艺术之论著,同学亦参与协助编辑工作。民国六十七年,晓云法师座下之云门弟子,为护持法师佛教文化教育志业之推展,成立“慧海佛教文化基金会”,于每年初春举办“慧海佛教园游会”,莲华学佛园师生率皆全力参与。详见释修慈等著《莲华学佛园三十周年志庆、附录:创办宗旨》,页295。
  120 释修慈等,《莲华学佛园三十周年志庆、附录:创办宗旨》,页294。
  121 释晓云,《佛学散论、出家乃丈夫之志》,台北:原泉,1998年,页92。
  122 释晓云,《佛教教育散论?生活教育为人之基本》,页7。
  123 许国宏等,《莲华学佛园三十周年志庆、悲心无尽愿无穷─莲园三十年庆感言》,页23。
  124 释晓云,《觉之教育讲话?华梵佛学研究所成立三周年纪念致辞》,页49。
  125 释晓云,《觉之教育讲话?华梵佛学研究所成立三周年纪念致辞》,页49。
  126 李亚白等,《华梵佛学研究所二十周年纪念专辑?发展经过》,台北:原泉,2000年,页3。
  127 释晓云,《觉之教育讲话?华梵释义与中国佛教文化之发展》,页135。
  128 李亚白等,《华梵佛学研究所二十周年纪念专辑?发展经过》,页4。
  129 释晓云,《觉之教育讲话?华梵释义与中国佛教文化之发展》,页134─135。
  130 李亚白等,《华梵佛学研究所二十周年纪念专辑?发展经过》,页4。
  131 释晓云,《觉之教育.觉之教育理想研究之三大原则》,页245。
  132 华梵大学校歌歌词。参见释晓云撰《拓土者的话?华梵歌词》,台北:原泉出版社,1994年,页首22。
  133 释晓云,《觉之教育.佛教对现世教育之关怀》,页322。
  134 释晓云,《觉之教育讲话.华梵》,页17。
  135 位于远离尘嚣之台北县石碇乡,为晓云法师“经二十余年之探寻,二十七处地段的踏勘”选中之山林。参见释晓云撰《觉之教育讲话.环境教育与华梵兴学理念》,页157。
  136 释晓云,《觉之教育讲话.第四届院庆祝辞》,页95。
  137 释晓云,《觉之教育.佛教社会高等教育之意义与目标》,页250。
  138 释晓云,《觉之教育讲话.我们的华梵园地共同为人文科技而浇沃》,页263。
  139 释晓云,《觉之教育讲话.应重视科学时代的人文教育》,页253。
  140 蔡传晖等,《华梵大学通识课程选课指引.华梵通识教育:视野与人格的养成》,页2—3。
  141 释晓云,《觉之教育.觉之教育理想研究之三大原则》,页243。
  142 参见释晓云撰《拓土者的话?李副总统元簇先生勉词》,页[38]。
  143 释晓云,《觉之教育.佛教社会高等教育之意义与目标》,页251。
  144 华梵大学校歌歌词。参见释晓云撰《拓土者的话?华梵歌词》,页首22。
  145 释晓云,《佛教教育散论?生活教育为人之基本》,页6。
  146 释晓云,《佛教散论?论现代佛教教育之趣向》,页135。
  147 录自徐福全教授撰〈宗教团体如何发挥社会教化功能〉。参见释晓云,《佛学演讲集.宗教团体如何发挥社会教化功能》,页346。
  148 参见释晓云撰《拓土者的话?晓云法师和她筹创中的华梵工学院》,页213。

 

五明学佛网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