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佛教中的人性


2014/9/8    热度:802   

浅谈佛教中的人性
  人性分本性和个性,本性是共有的,他包括善良、诚实、慈悲、同情、傲慢、嗔恨、懊悔等等.个性是有个人的生活环境和业力不同,而不同的人性.本来是无善,无恶的,但是人有了贪心,才使人的性格有了变化。
  人性本身有一种分别智,分别智就能是善于分别一切事物好坏。其实事物本身没有好坏之别,只是与自己的习气有关.凡顺我的变生欢喜就以为是好的,不顺我的变生嗔狠就以为是坏的。这样就是人们有了对喜欢的事物就要得到之心,其实也叫追求心。最初的追求心很简单的,就是为了满足身体的需要,(初生的婴儿就知道吃)随着对事物的不断认识和对自然界的逐步了解,追求之对相也在变化,这种要得到之心是不容易满足的,所以人们就把这种心叫做贪心。
  人贫志短,马素毛长,所以贪的对象在不断的变化,什么权利、名利、地位等等,人们只会去贪那些自己认为是好的那些东西,而不会去贪烦恼。其实他们不知道,贪的本身就是烦恼的根源,因为追求本身就是缺乏的意思,如果求不到烦恼就自然而来。能做到拥有而不贪人,只有是明白和体悟世界上的一切法的真理的人,才能够做到的。对物质世界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人人都明白,但是必须自己体悟到才可以。听到和学到的只是知识 ,只有体悟到才是自己的。人都是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去看待这个世界的,只有圣人才不是的,拥有而不贪,是要有方法修行自己的心。我们常说的小人,什么是小人啊?其实就是他们的观点,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或者说他们只是看到自己的利益,考虑的范围没有那么全面,没有那么大,所以才叫他们小人的,并不是真的人小。
  。其实不是的,那是因为如果承认了他们.就似乎贬低了自己,所以无论怎么说.也不想承认他们比自己强的,既是心里承认,嘴上也是不会说的,好像也只有承认了死人,才能抬高自己. ,这就是人性.

 

五明学佛网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 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