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浮图 北京妙应寺


2014/9/8    热度:226   

帝都浮图 北京妙应寺
  妙应寺位于北京市阜成门内大街路北,寺内有一座高大、雄伟的藏式喇嘛塔,因塔身通体皆白,所以人们都习惯地称它为“白塔”,而将塔下的寺庙称为“妙应寺”或“白塔寺”。
  白塔寺有塔已史传很久,并曾几经变迁。远在一千多年前的辽代,这一带曾是辽南京城的北郊。辽道宗寿昌二年(1096年),这里就曾建过一座供奉佛舍利的塔,塔身内藏有释迦牟尼佛舍利、戒珠、香泥小塔、离垢净光陀罗尼经。到了元代,这一带成为当时新建的元大都内城。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八年(1217年)敕令在辽塔的遗址上动工建造“大圣寿万安寺”及这座喇嘛塔,并迎释迦佛舍利藏于塔中。塔于至元十六年(1279年)建成,寺于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年建成。白塔经八年精心修建而竣工后,忽必烈十分满意,命以塔为中心,向四方各射一箭,以箭落处划出界址并修建一座面积约16万平方米的大寺院,因祝祷皇帝生辰而取名为“大圣寿万安寺”(又名“白塔寺”)。
  元朝是一个统一的,领土空前辽阔的多民族封建帝国。元世祖忽必烈最推崇的是喇嘛教(藏传佛教)。13世纪20年代末,成吉思汗的第一代继承者就开始与西藏地方首领接触,60年代及70年代初,随着元朝江山大一统的完成,忽必烈与八思巴一代的结合更趋紧密。在政治上,西藏正式成为隶属元朝的一个行省,并开始确立其“政教合一”的新政体;在宗教上,定喇嘛教为元朝国教,向蒙汉地区传播,封该教首领为“国师”,委以统管全国释教及西藏政事的权力;在文化上,特命第一代“国师”八思巴创制元朝官方统一使用的蒙古新字(即八思巴文字)。白塔寺这座巨型藏式佛塔的创建,就是上述种种关系在建筑上的集中表现。
  佛塔是随着佛教的传人而出现的。在近2000年的沿革和发展中,各个佛塔的建造都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元朝皇室特别尊崇藏传佛教,因此,元代佛塔较多的采取了藏式喇嘛教形制,这个时期建造的佛塔,一般都简称为喇嘛塔。喇嘛塔与古印度的“堵坡”(即印度塔)较接近。为达到弘扬喇嘛教的目的,佛塔常建于坡峰高台、关口要隘、渡口要津或都市大道上。喇嘛塔塔身只有单层,所以往往抬高塔基,增高塔刹来增加塔的高度。塔身呈几何状覆钵体,显得雄伟丰硕。塔刹长颈,也不同于汉传佛教塔刹宝瓶状。喇嘛塔所用材料多数为石块,且表面涂灰刷浆,通体皆白,人称为白塔。而塔刹圆盘多用铜铸,因此在红日蓝天下,光彩耀目。
  大圣寿万安寺香火鼎盛近百年,它是元皇室在京城进行佛事活动的中心。朝廷规定每年各重大节日所举行的盛大朝仪,“前期三日,在大圣寿万安寺习仪”。当忽必烈于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去世后,皇室为他在白塔西侧修建了神御殿(又称影堂),里面安放他的遗像画帧,每月派大臣前往祭奠,直至元朝灭亡。元贞元年(1295年),铁木耳皇帝到大圣寿万安寺参加“国忌日”佛事,饭僧达七万之众。元末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一场特大雷火焚毁了大圣寿万安寺的所有殿堂,唯一幸免的白塔是元大都城兴衰的历史见证。
  妙应寺白塔总高51米,砖石结构,白色体躯,塔基是用大城砖垒起,呈T形的高台,高出地面二米,面积为1422平方米。在塔基的中心,筑成多折角方形塔座,面积为810平方米,叠高9米,共三层,下层为护墙,二、三层为须弥座,每层四面各左右对称内收两个折角,因此拥叠出许多角石和立面。
  须弥座束腰部分,每块立面都被两边角柱及上下枭枋所衬托,整个塔座造型优美,富于层叠变化。座上的塔身是硕大的白垩色的覆钵体,形状如同葫芦;上半部为圆锥形的长脖子,有13节,称“十三天”,顶上花纹铜盘的周围悬挂36个小铜钟。风吹铃铎,声响清脆悦耳。铜盘上竖八层铜质塔刹,高五米,重四吨,分为刹座、相轮、宝盖和刹顶几个部分。
  妙应寺白塔和北海白塔遥相对峙,比北海白塔高约15米,是北京最大的白塔,也是现存最大的一座喇嘛塔。《长安客话》一书中记载云:“角垂玉杆,阶布石栏。檐挂华,身络珠网。珍铎迎风而韵响,金盘向日而光辉。亭亭岌岌,遥映紫客。”其规制之巧,建筑技术之奇,古所罕见。
  白塔形制即源于古印度的堵婆式,中统元年(1260年),由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首传西藏,后传入元大都。古代尼泊尔国久负“良工之萃”盛名,受派遣来元的年轻工艺家阿尼哥既有胆识,又赋有建筑、绘塑才华,深得八思巴赏识,被推荐到忽必烈御座前,备受重视。他入仕元朝40年,为中尼两国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在中国曾建造过三座塔,一座在西藏,一座在山西五台山,一座在北京。妙应寺白塔是阿尼哥所主持的建塔工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它融合了中尼佛塔的建筑风格,不仅具有内涵丰富的佛教意义,能适应各种活动的要求,而且更以其巍峨、精美的塔式,为元大都建筑增添了光彩和气势。阿尼哥的名字已载入我国史册。1961年,当尼泊尔马享德拉国王首访中国时,两国政府签订协议,修筑西藏通往尼泊尔加德满都的公路,为纪念阿尼哥为中尼文化交流作出的贡献,这条公路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13世纪70年代在北京落成的圣寺万安白塔,与20世纪60年代竣工的喜马拉雅山阿尼哥公路,体现了中尼两国友好交往历史源远流长。
  大圣寿万安寺元末被焚后,荒芜近90年,直到明天顺元年(1457年),才由宛平县民郭福请修寺院,改名“妙应寺”,并沿称至今。妙应寺由寺院和塔两部分组成。中轴线上由南到北依次排列山门、钟鼓楼、天王殿、三世佛殿、七世佛殿和塔院。山门面阔三间,东西两旁有八字影壁,中间券门上有石刻横匾,上书“敕赐妙应寺禅林”。
  进门后,两侧分列楼阁式钟鼓楼。其后为天王殿,面阔三间,内塑四大天王像。再往北是三世佛殿,面阔五间,前有月台,内供三世佛,顶饰三座盘龙藻井。三世佛殿往北为七世佛殿,面阔五间,内塑七尊佛像,两旁为十八罗汉,顶饰三盘龙藻井。大殿两旁都有配殿廊庑。寺庙最北为塔院。塔院地势较高,以红墙围成一个单独的院落,院内四隅各建角亭一座,白塔位于中央偏北。院门在南墙正中,门额上题“敕建释迦舍利灵通宝塔院”。迎门有殿,名“具六神通殿”,内供三世佛。殿后檐外有坐南朝北的佛灯龛三小间,内砌作台阶状,以供燃灯,与佛灯龛所对者即为白塔。
  重修后的白塔也更为壮观,塔身四围又装饰了铁灯笼108个,夜间视之,紫星拱卫。有人写诗赞曰:“梵宇弘开北帝都,碧天突起玉浮图。夜深石鼎香烟尽,万里风清明月孤。”清代以后约半个世纪,僧人出于生计,将配殿及寺内空地出租,白塔寺逐渐演变成北京城著名的庙会胜地之一,逢年过节,人群熙攘,十分热闹,是过去北京市民非常喜爱的既可集市又可游憩的去处。从寺院遗留下来的大小碑刻中了解到,历代对白塔寺的修缮时间是:元至正四年(1344年),明宣德八年(1433年),万历十五年(1587年),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乾隆十八年(1753年),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民国十四年及二十六年(1925年、1937年)。
  乾隆十八年《御制重修白塔碑铭》中有一段记载:“大清乾隆十有八年,岁在癸酉秋七月,重修妙应寺白塔。朕手书《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一卷,及梵文《尊胜咒》并《大藏真经》全部七百廿四函,用以为镇。”这批经书镇于何处,成为一未解之谜。
  1976年,唐山发生大地震,波及北京,白塔也被震损。塔刹歪斜,支撑华盖的相轮上部砌体严重崩塌,塔身肩部严重开裂。1978年9月,北京市古建部门对塔进行加固整修。当打开铜塔顶检查内部时,意外地发现里面贮存着许多经书和箱盒等文物,原来它们就是乾隆皇帝所说的镇塔藏品。
  这批在塔顶里沉睡了二百多年的佛教文物有:七百二十四函龙藏新版《大藏经》,可装载一卡车;乾隆帝手书经咒各一份;三尊各高20公分的铜质三世佛像;装满了八宝、念珠、各朝各代货币的四个银瓶;一尊黄檀木整雕连龛观音像,像下面有一个圆形小钵,内藏33颗舍利子;一尊精雕细刻的小赤金舍利长寿佛,高五公分,全身镶嵌四十多粒红宝石;一套五方佛冠和补花锦缎袈裟,上缀千余粒珍珠、珊瑚珠、檀木珠和蓝、红宝石;有白、蓝、黄、绿各色丝织大“哈达”,长5.3米,宽0.76米,上织“八宝”图形和藏文“利乐歌”等等。大小箱子中的物品都按佛、法、僧三宝的规矩顺序安放,格式十分严谨。整套文物质地优良,工艺精湛,其中完整的佛冠和袈裟,还有大幅素织的“哈达”,是目前北京地区仅存独有的。
  1961年,国家将这座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北京妙应寺白塔,列入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几次拨款进行了修缮。1978—1980年大修白塔,同时还修缮了塔院的四个角亭、三世佛殿和塔前的天王殿、七佛宝殿等,使白塔与寺院内的殿堂焕然一新。政府还设立了保护机构,正式对外开放。1998年,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拆除了“文革”期间乱建的堵在白塔山门处的副食商店,使白塔雄资重新展现在阜内大街北侧。山门及钟鼓楼等均依旧制重建。

 

五明学佛网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