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性的思考
2014/9/8   热度:585
关于人性的思考
作者:济群法师
现在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但人性与二千多年前的没有什么变化。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就,关键在于能否给自己明确定位。世界充满诱惑。每个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趣,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每个人应该找到安身立命之处。感情、财富、家庭均不是生命最本质的东西。无我并不代表没有自己。
对中西方哲学史上人性的几种说法,从佛教的角度加以说明。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关于人性的思想,一是自然人性,一是理性人性。都是建立在反对神本思想的基础上。人本思想一是肯定人的自然性,一是肯定理性。所谓人的自然性就是日常生活中表现最强的饮食、感情等欲望。启蒙主义认为这是合理的,正常的,应该的,不可压抑的。人生幸福的基础就是享受自然情欲,唯有对自然情欲的享受,人才能活得快乐。但理性主义者认为人的自然情欲是一种低级的东西。老子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无私无欲,非常朴素,没有遭到染污。
一、 佛教如何看人的自然性?
首先从佛教的角度来说,什么是自然情欲?欲望是一种需求,这种需求包含着生理上、心理上需求两方面,生命的延续处在不断的需求当中。对财富、男女、名声、饮食等等方面的需求。这需求会形成无尽的冲动。人的自我保存、自私自利的本性是我执的表现。人的自然情欲究竟能不能代表人性?它的确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特征,不可以作为人的特征。一个人如果一味张扬自然性,这个人的生活状态、境界和动物没有什么区别。
人的自然性是怎么来的?启蒙主义哲学家认为人的自然性是与生俱来。佛教认为人的自然性无始以来就具备这样的因,在生活中可能被不断地培养,表现形态不一样,有的人好吃、好财、好睡、好喝酒等等。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每种欲望都是每个人所培养起来的。佛法人的自然性虽然不是罪恶的,但它却可能引发罪恶。欲望实际上也有三性:善、恶、无记。欲望本来无所谓善恶,但如果它过于扩张,伤害到别人的利益,就是善的欲望。性欲对一个家人来说,也不是最罪的。佛教以之作为障道法。今天社会物欲横流,今天社会文明和西方十九世纪人本思想对人的情欲的肯定有关,充满享乐主义、物质主义。修行者应该用戒律来管理我们的欲望。欲望的基础是无明,是生命的愚昧和无知的状态。如果让它随意泛滥,就会给生命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佛法倡导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因为这样欲望会少一些。否则欲望会无穷无尽地膨胀。凡人最大的特点是心随境起。眼耳清净,心理即宁。另外,可以通过禅定来超越欲望。
理性主义哲学家认为只有理性才代表人的本性。理性比其他任何东西都能代表人的本性。人只有在理性的指导下生活才能成为一个幸福的人,高尚的人。
从佛教的角度来看,理性是否可以作为人的本性?印顺认为人与动物相区别的三大特征:一是抽象思维能力。二是惭愧二法。三是人的坚韧性,即为了成就事业的忍耐力。人有苦有乐。动物的特点是愚痴。人生活在苦乐参半的环境中,人的理性确实是作为人的特性之一。佛教肯定人的理性,认为它是通达真理,获得解脱的途径。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知之一字,众祸之根。这与西方一味肯定理性有所区别。在修学佛法中有两个东西最重要,一是正见,一是正思维。它是八正道中的前二个。整个佛法的修行不外乎八正道。修习佛法,就是要树立佛法的正见,人生的正见。唯有以正见为基础,就会把人生导向解脱。信仰需要有理性、正见作为基础。在修习佛法中,尤其是唯识宗的修行,它认为人处在遍计所执的状态中。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要对世界进行重新的思考、重新的认识,树立人生的正见。从佛法角度来说,人的思考是有限度的。
建立在名言和概念的基础上,它永远无法到达真理,与真理隔着一层。理性是有限性的,而真理则是无限的。人的认识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在相对的、有限的基础上。人的理性思考带有错乱性,“虚妄分别”。理性思维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而实际上许多知识是属于错误,是伪证的。如果基于这种基础,所得出的结果也是错误的。理性不总是正确的、健康的,修学佛性要认识到理性的双面性,它可能把你导向解脱,也可能把你导向毁灭。亲近善知识,树立正确的理性。佛性的真理是诸佛菩萨以其无限的智慧观察到的宇宙人生的真理。
二、 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
这是中国古代哲学对于人性的思考。孟子性善论。人性中具有仁义礼智四种道德。人性既善,为什么世界上还有如此之多的坏人?不能够守住本心,人遂与动物没有区别。所以孟子提出求放心作为修养之道。孟子也认为人具有自然情欲,耳之于声,鼻之于香,舌之于味,也体现着人的自然本性。鱼与熊掌。道德自觉与自然情欲,在不可兼得的情况下,选取道德性。荀子、韩非子则倾向于人性恶,社会必须通过法律来规范、管理,以建立一个比较有秩序的社会。
从佛家的角度如何来看人性的善恶?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如果是善,这个世界为什么还有恶人?如果人性是善的,恶人产生就没有基础。同理亦然。所以佛法认为人性是非善非恶,是无记的。无记是一种中性。因为作为生命的主体阿赖耶识是非善非恶,如是一座仓库,善恶都可以堆到里面去。如此,善人与恶人从何而来?虽然非善非恶,但在生命中储存着善与恶的力量。有的人在生命过程中不断张扬善性,有的人则反之。每贪一次,贪的力量就强大一次,到最后贪就成为生命中的主人。反之亦然。每不贪一次,生命中不贪的力量就得到张扬,不贪遂成为其人性的特点。当我们在爱别人的时候,就是在张扬我们的爱心,爱心就会成为生命中的主导力量。嫉妒的人、感情丰富的人,都是这样培养起来的。无始以来我们的所作所为就形成了我们现有的性格,善人也可能干坏事,因为可能有一段时间这种善的种子没有被唤发出来。同理亦然。一个人通过修行,把生命中所有的恶的力量全部断绝了,才可能不会干坏事。一阐提不能成佛。生命无始以来积累不同。生命是习惯的积累,是无始以来培养出来的。
三、 如何从宗教的角度来看佛性与魔性?
原始宗教是多神的信仰,有很多善神与恶神。佛教中亦有佛魔之别。佛教也讲到佛性、魔性,它们都是人心中、人性中两种力量----善的力量与不善的力量的外化,它们都没有离开人的本心。如果佛性得到张扬,就可以成佛;如果魔性得到张扬,就会成为魔鬼。
何为佛?何为魔?
在佛经中经常出现魔,说人有四魔:烦恼、死、五阴、天魔。五阴魔代表人的色身和引发烦恼和种种欲望。魔就是阻碍我们接近真理的力量,大智度论说除实相外,一切皆魔。天魔是佛陀的老朋友,修道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就来干扰你,因为你解脱生死,就超出了它的管辖范围。
佛教说人人皆有佛性,它与善性、理性不完全一样。因为后者代表生命中的有限性,而前者则代表生命中的无限性。太空代表无限,云彩、星球则是有限;大海代表无限,则浪花成为有限。真正的开悟,是虚空粉碎,大地平沉,打破有限性,才能见性成佛。
佛与魔有什么关系?佛魔代表生命中的两种不同的力量,两者关系如何?在阿含经中,佛与魔的接触非常频繁,佛陀降魔成道。佛陀快成佛性时,魔用种种力量来干扰、影响佛陀。外在的魔,可能理解为内心的魔,如对权力、女色、财富的执着等等。佛陀降魔成道,不仅是降服外在的三种魔,更是降服内心的三种魔。佛陀一生四十九年说法,魔也不时前来干扰。佛陀对魔的干扰有三种反应:一是正知魔的出现,而不会随之而去。所以在佛法的修行中,正知的力量非常重要。二是智慧。三是禅定。人的内心有两个层面,有贪与不贪等等。每天我们的心念都是在这不同的状态中转换,在很多情况下,一不留神就会跟着它走。如果不跟着它走,就可以达到降魔的效果。人在修行过程中,不断地与魔进行斗争。如果无限张扬魔性,就会成魔而流转生命。魔性代表放逸、贪婪、执着、嗔恨,没有解脱,就会生活在魔的境界。修行就是战胜魔性,开发出佛性。
(本文为听者电脑速记的提纲)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