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宏满文章之舞剧《伟大的佛陀》


2014/9/8    热度:318   

解说词:

佛教自释迦牟尼创立以来,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其间对世界各国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依然对人类历史、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以及服务社会人群、净化人类心灵、追求和平和谐、反对邪恶战争产生着重要的作用。并已成为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这些,都起源于佛大的释迦牟尼佛对无上正等正觉的最终觉悟。从他的大智、大行、大悲、大愿、大力可以看出,堪称为人天师表,三界导师。所以,为了缅怀佛陀的无尽功德、勤苦修行的精神以及慈悲利生的事迹,通过舞剧的形式,来表现佛陀一生修行的过程和创立佛教的丰功伟绩,重现佛陀一生伟大的精神特质和光辉形象。

第一场:太子诞生 示现瑞相

释迦牟尼佛降生于公元前六二三年,他的父亲名叫净饭,是迦毗罗卫国的国王,非常英明仁慈,母亲摩耶夫人,是拘利国的公主,为人十分贤慧。她四十五岁的时候,怀孕太子,有次在归宁途中,距离国都约五英里的蓝毗尼园,诞生了太子。

太子一出生便能周行七步,脚踏之处,现出七朵莲花;且举目四顾,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自言自语:“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传说当时天上飘落香花,还有九龙吐水为太子沐浴。

父母晚年得子,喜出望外。当太子回宫后,全国人民载歌载舞举行欢庆,有阿私陀修士来访,说太子相貌庄严,预言将来可做统一全世界的“转轮圣王”,或博学的“一切智者———佛陀”。父王对他寄予非常殷切的希望,所以特请著名的婆罗门教徒,替他取个名字,叫做“悉达多”,是吉祥及一切功德成就的意思。

【注】

1、阿私陀—为信奉婆罗门教之修士,当悉达多太子未降生前,彼在禅定境界中现出天女预备为太子降生时散花之瑞相。

2、转轮圣王—为世界第一有福之人。有四种福报。一、大富、珍宝、财物、田宅等众多,为天下第一。二、形貌庄严端正,具三十二相。三、身体健康无病,安稳快乐。四、寿命长远,为天下第一。转轮圣王出现时,天下太平,人民安乐,没有天灾人祸。此乃由过去生中,多修福业,而不修出世慧业,仅成统治世界有福报之大王,却不能修行悟道证果。

第二场:少年时代 聪明好学

太子诞生七天,母亲就去世了。后由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抚养。她把太子当作亲生儿子一样疼爱,使太子仍旧在幸福舒适中生活长大。

七岁时,太子开始读书。净饭王聘请名师教他学习梵文,由浅入深的研读五明和四吠陀。聪明的太子,闻一知十,到十二、三岁时便博通了一切学问。后来又勤学骑马、射箭、剑术、精通兵法和武艺超强,也都很快就精练了。在一次王家子弟的比武大会上,夺得冠军,父王非常高兴,周围观众欢呼喝彩,净饭王为太子取胜感到十分骄傲。十六岁时,父亲就令他结婚,娶的是邻国公主耶输陀罗。后来生下一个名叫罗侯罗的儿子。当罗侯罗出生时,太子叹气道:“罗侯罗有般奴。”意思是镣铐锁住了父亲的颈项。净饭王很爱太子,希望他继承王位,所以特别为他筑了“寒”、“暑”、“温”三时宫殿,挑选许多宫人美女服侍他,让他过着快乐的生活,但是悉达多太子对这世间的富贵、快乐,却不感到兴趣。 【注】

1、五明:(1)语言学的声明。(2)工艺学的工巧明。(3)医药学的医方明。(4)论理学的因明。(5)宗教学的内明。

2、四吠陀:(1)梨俱吠陀—宗教的赞歌。(2)沙磨吠陀—祭祀仪式的颂文。(3)夜柔吠陀—祭祀仪式的歌词。(4)阿阇婆吠陀—俗世相传的咒术。

三、游走四门 知苦出家

悉达多太子,虽贵为王子,但他看见当时印度四阶级的不平等现象,而且见到很多被压迫的奴隶,内心倍感无限的悲伤。他常常想不明白:“首陀罗为什么做奴隶?难道他们不是人吗?有什么办法,使他们过着自由平等的生活?” 有一次,他出游东西南北四城门,遇见老人、病人、死人的痛苦情形,还见农夫在耕田,打着赤膊,骨瘦如柴,大汗直流,气喘不息。耕牛颈上勒着绳子,皮破血流,还要受农夫的鞭打。犁过的泥土,翻出许多小虫,鸟雀飞来争着啄食。太子生起慈悲的同情心,觉得为了求生存,贫民是多么痛苦!而生命的互相争斗残杀,更是一幕大悲剧!

太子见到这种种痛苦的现象,心里生起无限的悲凉。从此他开始日夜的思考着,如何拯救和改变世间种种不平等现象,因为众生为了自已的私欲做出种种罪恶行为,造成种种悲剧,致使众生生生死死不断的轮回。然而这不合理的悲惨人生如何才能解脱呢?

这些问题,使太子陷入了无尽的烦恼当中而不得其解。突然,他看到一位出家修道者快乐的神情,这时太子萌发起出家的愿望。经过痛苦的心理挣扎,终于在29岁那年,下定了决心,拋弃了王位、财富,和父母妻子,偷偷的离开了王宫,出家去追求痛苦的解脱与人生的真理。

四、菩提树下 修行成道

悉达多太子出家以后,自己剃掉头发,披起袈裟,开始了艰苦的修道生活。 净饭王知道太子出家后悲痛万分,但是太子出家的意志,非常坚决。国王无法,只得选了亲族中的五个青年,去跟随太子修行。

太子在尼连禅河近处修习苦行,过了六年极其刻苦的生活,后来自知过份的刻苦,并不能获得真理,便放弃了苦行,接受牧羊女苏耶妲(SUJATA)乳糜的供养,恢复了身体的健康。于是太子到尼连禅河去洗澡,把六年来的污秽洗掉,并下定决心要追求最圆满的真理。

释迦太子渡过尼连禅河,走到迦耶山附近的菩提迦耶,时有割草童子,先在一棵菩提树下,用草铺了一个座位,太子即在所铺草座上面静坐。他发出坚强的誓愿:“我不成正觉,誓不起此座。”(佛经称此座为金刚座)

太子在禅定中,魔王派遣魔女来诱惑他,发动魔兵魔将来威吓他;太子意志坚定,始终不被他所动摇,结果妖魔被降伏了。

降伏魔军后,屏息一切妄想,端坐菩提树下,终于在35岁那年的一天夜半,忽然目睹明星,豁然开悟。而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能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这是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而不能成佛的原因,是无明烦恼障蔽了佛性。故佛陀的成道,是了悟缘起,断除无明,慧光焕发,佛性显现,内心清净,燃起了真理光芒,照耀人间。

从此世人就尊称他为佛陀,圣号就是释迦牟尼佛。

五、转大法轮 度化众生

佛陀成道后,就开始说法度化众生的工作。最初,到鹿野苑教化憍陈如等五人,他们听佛说四谛法得道后,就成为五比丘。这是教史上最早的僧伽。

从此以后,佛陀以他那慈悲无畏的精神深入社会各阶层,传播觉悟的真理,凡是听佛陀说法的大众无不深受感化,而衷心地信受奉行。信徒从国王、王后、大臣、平民百姓、乃至乞丐、奴隶,应有尽有,遍布社会各阶层,这是他提倡慈悲平等度化众生的伟大表现。

据《五灯会元》记载:有一次佛在灵山说法时,突然停止宣讲,顺手拿起一枝金菠萝花,似乎要给大家看。当时在弟子都不知何意,一个个默不作声,只有十大高足之一的摩诃迦叶,脸上忽然露出会心的微笑。佛于是说道:“我有清净法眼,涅槃妙心,能够明见实相无相,其中妙处难以言说。我当不立文字,以心传心,于教外别传一宗,首先传给摩诃迦叶。”佛陀拈起了花,也非花也非佛,只是虚空中绽开的笑颜;迦叶情不自禁以微笑回应,哪里又是迦叶?一刹那,心心叠印,性性相通。
  如此微妙的境界,其中已包含了几许不可言传的禅意。可这样的默契在人类中间实在太少了!也正是为了寻求这种人与无限、人与人的默契,两千多年前灵山法会上,这么不经意的一拈一笑,后来中国禅宗就在这样微妙的动作和表情中产生了。

所以,佛陀说法妙不可言,契理契机,许多众生在他的指引和教导下,觉悟了人生的真理,解脱了生死的痛苦。

六、了知无常 示现涅盘(圆寂)

佛陀说法四十五年,足迹踏遍了恒河两岸。到了八十岁那年,从摩竭陀国到毗舍离,在毗舍离的大林精舍,作最后一次的教诲。这时,佛陀身体染了疾病,已自知将在三个月内涅盘。又渐渐向前走,经过每一村落,便利用休息时间,向村民说法。在波婆村接受铁匠纯陀的最后供养。病势加重,于是佛陀就选择在娑罗双树间,作他入灭的地方。当时有一位外道名叫须跋陀罗(SUBHADRA)的来求见时,佛陀又抖擞精神向他说法,成为最后度化的弟子。随侍佛陀的阿难陀等见佛病势沉重,十分难过,佛对阿难陀等说:“别难过,信任自己,紧握真理明灯,在真理中求解脱。”阿难陀三次请佛住世,佛陀回答:“万法自性仍归于灭,人人有生必有死,我的肉体怎能永存呢?我这段生命,必须循着自然法性而归于寂灭。”阿难陀和阿那律、罗侯罗等听了,不禁流泪!于是众弟子公推阿难陀请问佛陀四个问题:

1.佛陀住世时,我们依佛陀为师,佛陀涅盘后,我们依谁为师?

2.佛陀住世时,我们依佛陀安住,佛陀涅盘后,我们依什么安住?

3.佛陀住世时,恶性的比丘有佛陀调伏,佛陀涅盘后,恶性的比丘,如何调伏?

4.佛陀住世时,佛陀的言教,大家易生信解,佛陀涅盘后,经典的结集,如何才能叫人起信?佛陀说:“我答复你们的四个问题,你们好好记着:

1·我涅盘后,应依戒律为师;

2·我涅盘后,应依四念处安住;

3·我涅盘后,恶性比丘,应“默摈”(不与之往来谈话)置之;

4·我涅盘后,一切经典首句应安“如是我闻”等证信的句子。

佛陀说完法后,弟子们一个个暗暗的哭泣,佛陀见弟子们伤心悲痛的样子,于是又再告诫弟子们说:“你们不要悲伤了,世间一切法都是无常的,肉体的生命也终有坏灭的一天,有生就有死,有聚就有散,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啊!现在我已为你们说了四圣谛和十二因缘法,而且我要度的众生已度尽,还未度的,皆已作了得度的因缘,你们只要随顺我的教法而行,就是我的法身常在之处啊!”佛陀说完后,就在这年的二月十五月圆时分,从容安静进入了涅盘。

后来,拘尸那拉国国王和佛陀众弟子们,用最隆重的礼节,为佛陀举行了火葬。佛的舍利由八国国王请去建塔供奉。这种舍利塔,一直到现在,还留在人间。

第七:倡导和平 反对纷争

通观佛教历史,我们会发现佛教是真正和平的宗教。释迦牟尼是以反对印度“种姓”制度的不平等,从而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可以说,佛陀是和平的实践者和倡导者,更是是大众的安慰者与救护者,他把一切人,都当作自己的父母儿女一样爱护,替生病的比丘洗涤脓血,替瞎眼比丘穿针缝补。当琉璃王率军攻打释尊的祖国的时候,释尊以大慈无畏的精神三次出现在琉璃王的大军阵前,说法感动了琉璃王,从而化解了一场残酷的杀戮。还有释迦族和拘利族为争夺水源,他不辞劳苦,特地远道去替他们调解。毗舍离疫症流行,佛陀不怕传染,特别进城去安慰病人,教化病人,并且指导他们,国家应用民主的方法来治理。

这些是人类历史上有关佛教维护和平,主张和平的最早记载。此外,以杀戮征服诸多小国的阿育王,受佛陀所教诲的“对整个世界施以无限的仁慈心”的和平主义思想的教化,最终明白战争不能征服民心,从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改以慈政摄化、弘扬佛法。

自佛教传入中国后,就以和平的形象,慈悲救世、利益社会、净化人心,始终为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安宁贡献着自已的力量。佛教徒也一直遵行释尊“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和平思想原则,从没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和痛苦。相反,众多的高僧大德为社会的和平稳定和国际文化交流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唐朝玄奘大师、鉴真和尚,都是以一个和平友好者的身份,西行求法,东渡扶桑,舍身忘已,为传播中华文明,弘扬佛教文化,立下了汗马功劳,千古流芳,彪炳史册。

八、慧灯长明 烛照万世

通观佛陀的一生,自成道以后,到涅盘以前,一直在宣说佛法,教化众生。从鹿野苑对五比丘的最初说法,到拘尸那拉对须跋陀罗的最后说法,从三十五岁到八十岁,整整的说了四十五年的佛法。佛陀说的这些教法,在他涅盘的那年(即佛涅盘后的九十天)由五百大阿罗汉,公推摩诃迦叶为首席,在王舍城外,灵鹫山七叶岩集会编辑起来;先由持戒优波离诵出律藏,次由多闻第一的阿难陀,诵出经藏。经过大众的印可,完成了第一次的结集。后来,又经过几次的集会整理,并且翻译成各种文字,传播到世界各国去。

佛陀觉悟的妙法,是最究竟最圆满的真理。佛陀将他所觉悟的道理,说了出来,指示我们怎样做人,与怎样由做人而成佛的方法,这就叫做“佛法”。佛法的内容,说明了宇宙的真相,人生的意义,和道德的轨则。佛法的目的,在教我们怎样去止恶行善,转迷为悟,离苦得乐,自利利人。佛法实是世界上最极圆满的真理,是人生所最需要的学问。人人能去研修佛法,弘扬佛法,将可转娑婆为极乐。

佛陀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种种妙法,无上智慧,象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光耀千古,烛照万世,将永为众生的皈依和依怙。而佛陀一生慈悲救世的精神,永远为人们仰慕与崇拜。

 

五明学佛网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