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法海寺壁画之研究


2014/9/8    热度:446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研究所,2002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文章标题】北京法海寺壁画之研究
  【文章作者】留启群
  【指导教师】曾肃良
  --------------------------------------------------------------------------------
  【中文摘要】明代太监李童所出资兴建的法海寺,经过了五百六十年之后,其所遗留的壁画,至今仍能深深的震撼人心,不但为中国文化留下一分宝贵的遗产,更提供了美术史另一个可讨论的空间。由法海寺壁画所触发的区域、文化、宗教等多层面的讨论,让我们可以藉由法海寺壁画更进一步探讨明初职业宗教绘画在地方与中央的发展情形。
  以法海寺壁画为中心点,突破时间与空间障碍,本文组织了一个相互连结的网络,许多原本看似不相干的事物在相互碰触之后,竟也撞出了不少有趣且深具美术史意义的火花。
  首先,从职业绘画的风格来看,元代以作坊为基本制作模式的宁波与晋南地区,其职业宗教绘画发展甚为蓬勃,彼此均有相当传统且稳固的区域风格。然而此二地区的职业传统进入到明代之后,其发展的情况就不若元代明朗。经由分析法海寺壁画的风格来源,发现了法海寺壁画承袭了相当多宁波佛画的传统,其人物的造型母题及对华丽繁复的装饰性手法均十分一致。再者,明初皇室品味具有浓厚的民间特色,其风格亦来自于南方的民间绘画传统,这种地方性的画风于是入主中央,主导了宫廷绘画的风格取向。此时,原本十分具有传统特色山西壁画,也接着发生了风格上的转变,从现存的壁画看来,天顺、成化以后,山西地区的壁画风格与法海寺壁画趋于一致,山西地区的画师们舍弃了百年来的优良传统,自是与宫廷来的强势风格有关。
  如此,透过法海寺壁画,串起了宁波、山西及宫廷这三处绘画的风格发展。我们发现,在十五世纪,职业宗教绘画区域之间的藩篱似乎已经打破,地方的色彩不再鲜明,统合在宫廷取向下的职业宗教绘画,呈现的是一种相当一致的时代风格。
  另一方面,透过法海寺壁画,还可以从制度上来检讨明代宫廷绘画组织的相关问题。明代不像宋代有一个组织健全、阶级分明的画院机构,因此,要全面了解关于明代的画院组织并不容易。虽然已有若干学者针对明代的宫廷画院组织以及个别的宫廷画家作出研究,解决了许多美术史上的难题,但是,法海寺壁画也提供了另一种思考模式,可以从其它的角度来了解明代的宫廷绘画组织。特别是在政治上能呼风唤雨的明代宦官,绝不能忽视其在宫廷绘画组织之中与其对法海寺壁画风格所扮演的关键角色。事实上,明代庞大的工匠群有很大一部分是归属于内府各监局所管辖,宦官们又掌握了推荐升迁之权,根据《明实录》的记载,有许宫廷画家都是由太监传奉得官,且宫廷画家工作的场所亦是属太监的管辖权责,在此,就出现了宦官与宫廷画家之间相互酬佣的机制。因此,明代宦官实与宫廷的绘画组织有相当密切的关系。景泰五年的水陆画上出现了「御用监太监尚义、王勤等人奉命监造」的字样,更说明了太监与宫廷绘画的密切关系。
  再从法海寺所组织的网络来串起新的连结,新的发现可以进一步解释法海寺壁画的意涵。明正统九年(1444)所立的楞严经石童,上面详细载明了法海寺最初建造者的名字,包括各式工匠,并且出现了「画士」与「画士官」这两个极有可能是壁画作者的职称。而法海寺的兴建者李童则身为御用监太监。因此,从「工匠」切入,我们可以串起明代的匠役制度、宦官组织及官僚体系,使明代的画院组织、画家来源及升迁管道更加清晰。「匠户仕官」是明代一个普遍且特殊的现象,由此我们可以推想到从「画匠」到「画士」及「画士官」,或许是成为宫廷画家另一种晋身之道。而由于明初所征召至宫廷服役的工匠主要来自江浙地区,因此,当有些技艺精湛的画匠受到重视而晋身宫廷画家之列时,他们自南方所带来的职业传统,即流传于宫廷之中,由于这种风格正好与皇室的品味相合,自然成为宫廷绘画的主导风格,并且很快的向外扩散,影响到当时全国其它地区的职业绘画传统。
  法海寺是一座佛寺,一般而言,宗教绘画的研究较重视图像内容的探讨与风格的说明,然而,由于法海寺在时间与空间的特殊地位,使得法海寺壁画的研究,能够更多元,更有趣的拓展。因此,本文跳脱了单纯就图像风格与内容的探讨,除了聚焦在法海寺壁画的风格分析之外,更以诠释学的方式,专注于法海寺壁画之后,所蕴藏的历史与社会意义的探讨,透过明代宦官与佛寺的关系的剖析,阐释推动佛寺兴建与绘制壁画的动机与意义,希望藉由法海寺壁画所组织起来的网络,全面性的讨论十五世纪职业绘画的问题,在一向以个别艺术家为主角的美术史研究上,带领出这些名不见经传的职业画师们的成就,并探索其背后推动的动力与其隐而不显的社会意义,或许这能让明初美术史的舞台,显得更加丰富、有趣。
  --------------------------------------------------------------------------------
  【 论文目次】
  第一章 绪论 2
  第二章 宦官与佛寺 8
  第一节 明代宦官与佛教信仰之关系 9
  第二节 宦官兴寺之探讨 17
  第三节 李童与法海寺 23
  第三章 明代匠役制度与法海寺 29
  第一节 法海寺修建工匠的来源 29
  第二节 匠户仕官与宫廷画家之关系41
  第四章 法海寺壁画的风格来源与十五世纪职业宗教绘画之发展54
  第一节 明代以前民间佛道绘画的概况 54
  第二节 法海寺壁画与明帝国的宫廷品味 59
  第三节 宫廷品味的扩展 69
  第五章 法海寺壁画的图像探讨 78
  第一节 法海寺壁画的主题与风格 78
  第二节 手样与衣纹的表现风格 89
  第三节 法海寺壁画图像意旨 93
  第六章 结论 98
  --------------------------------------------------------------------------------
  【 参考文献】
  中、日文部分
  1. 《中国壁画全集》,天津市: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
  2. 《元代画塑记》,收入《中国美术论著丛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页13-16。
  4. 《北京法海寺明代壁画》,北京: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8。
  5. 《永乐宫壁画选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58。
  6. 《西藏佛教寺院壁画艺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
  7. 《西藏艺术.绘画卷》,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8.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收于日本大藏经刊行会编辑,《大正新修大藏经》15册(台北:新文丰,1973)。
  9. 《明清历科进士题名碑》,台北:华文出版社,1969。
  10. 《明实录》,京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校印,1984。
  11. 《崇祯长编》,台北:台湾银行,1969。
  12. 《道子墨宝》,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
  13. 《宁波府志》,1987,台北:中华民俗学会复印。
  14. 《宝宁寺明代水陆画》,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15. 于敏中等《日下旧闻考》,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
  16. 文化厅监修,《重要文化财》8,东京:每日新闻社,1973。
  17. 文林,《琅琊漫钞》,丛书集成本,册434,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18. 王文景,〈明宦官心态之分析〉,《中兴史学》,1990,6期,页61-79。
  19. 王世贞《觚不觚录》,收入严一萍辑《百部丛书集成之四八─借月山房汇钞》,台北:台湾艺文书馆,1967。
  20. 王光镐编,《明代观音殿彩塑》,台北:艺术图书公司,1994。
  21. 王伯敏,《中国版画史》,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1。
  22. 王志敏,〈法海寺壁画三题〉,《首都博物馆十五周年论文选》,北京:地质,1996,页279-290。
  23. 王直,《抑庵文集》,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
  24. 王惕,《佛教造像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25. 王雷泉释译,《摩诃止观》,台北:佛光出版社,1997。
  26. 北京图书馆金石组编,《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册51,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27. 石守谦,〈明代绘画中的帝王品味〉,《文史哲学报》1993,40期,页227-291。
  28. 石守谦,〈浙派画风与贵族品味〉,《风格与世变》台北:允晨文化,1996。
  29. 石守谦,〈古传日本之南宋人物画的画史意义-兼论元代的一些相关问题〉,《美术史研究集刊》,1998,5期,页153-181。
  30. 石守谦,〈有关地狱十王图与其东传日本的几个问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研究集刊》,1985,56卷3期。页565-618。
  31. 石守谦,〈神幻变化:由福建画家陈子和看明代道教水墨画之发展〉,《美术史研究集刊》,1995,2期,页47-74。
  32. 石守谦,《风格与世变》,台北:允晨文化,1996。
  33. 朱元璋,《钦录集》,收入葛寅亮,《金陵梵剎志》上册,民国25年金山江天寺影印本,台北:广文书局,1976。
  34. 朱谋垔,《画史会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77。
  35. 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编,《西藏文物精粹》,北京: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1992。
  36. 何孝荣,〈明代宦官与佛教〉,《南开学报》,2000,第1期。
  37. 何孝荣,《明代南京寺院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8. 余金辑,《熙朝新语》,收入沈云龙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
  39. 余继登,《典故纪闻》,北京:中华书局,1997。
  40. 宋敏求,《长安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据民国二十年(1931)长安县志局排印本影印,1970。
  41. 李玉珉〈慈航普渡话观音下〉,《故宫文物月刊》,2000,212期,页62-77。
  42. 李东阳等撰,《大明会典》,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6。
  43. 李松〈北京法海寺〉,张曼涛编《中国佛教寺塔史志》,台北:大乘文化,1978。
  44. 沈榜,《宛署杂记》,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
  45.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北京:中华书局,1959。
  46. 山西省博物馆编,《宝宁寺明代水陆画》,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
  47. 林莉娜〈明代宫廷绘画机构制度考〉,《故宫学术季刊》,13卷1期,1995,页75-95。
  48. 林圣智〈明代道教图像学研究:以《玄帝瑞应图》为例〉,《美术史研究集刊》,1996,6期,页131-194。
  49. 祁红编《北京法海寺》,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3。
  50. 金维诺,《中国美术史论集》,台北:南天书局,1995。
  51. 金维诺、罗世平《中国宗教美术史》,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1995。
  52. 金维诺编,《四川新津观音寺壁画》,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1。
  53. 金维诺编,《山西稷山青龙寺壁画》,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1。
  54. 金维诺编,《山西稷山兴化寺壁画》,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1。
  55. 金维诺编,《山西芮城永乐宫壁画》,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1。
  56. 金维诺编,《山西浑源永安寺壁画》,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1。
  57. 金维诺编,《山西繁峙公主寺壁画》,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1。
  58. 金维诺编,《山西新绛稷益庙壁画》,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1。
  59. 金维诺编,《河北石家庄毗卢寺壁画》,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1。
  60. 洪惠镇,〈杭州飞来峰梵式造像初探〉,《文物》,1986,1期,页50-61。
  61. 纪昀,《历代职官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62. 柴俊泽,《山西寺观壁画》,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
  63. 海老根聪郎,〈金处士笔十王图〉,《国华》,1986,1097号,页15-36。
  64. 海老根聪郎,〈宁波佛画故乡〉,《国华》,1985,1085号,页60-72。
  65. 海老根聪郎,《元代道释人物画》,东京:东京博物馆,1977。
  66. 秦岭云,《民间画工史料》,北京: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
  67. 纳兰成德,《渌水亭杂识》,台北:新文丰,1997。
  68. 马书田,《华夏诸神》,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
  69. 宿白〈元代杭州的藏传佛教及其有关遗迹〉,《文物》,1990,10期,页55-71。
  70. 康殿峰编,《毘庐寺壁画》,石家庄市:河北美术出版社,1998。
  71. 张廷玉等,《明史》,台北:鼎文书局,1975。
  72.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
  73. 清水泰次〈明代的寺田〉,《支那佛教史学》2卷4期,1938,页9-29。
  74. 陈玉女〈明代二十四衙门的佛教信仰〉,《成大历史学报》,1999,25期,页174-236。
  75. 陈玉女〈明代中叶以前宦官、僧官与廷臣的连结关系〉,《成大历史学报》,1996,22期,页2-21。
  76. 陈聿东编,《佛教文化百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77. 陆容,《菽园杂记》,收入邓士龙辑,《国朝典故》,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78. 曾肃良,《明代官窑鉴定》,台北:三艺图书公司,2003。
  79. 单国强,〈戴进生平考〉,《朵云》,第4期,1982。
  80. 单国强,〈明代宫廷画中的三国故事题材〉,《故宫博物院院刊》,第1期,1981,页43-53。
  81. 黄士珊,《从永乐宫壁画谈元代晋南职业画坊的壁画制作》,国立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
  82. 黄卓越等,《中国佛教大观》,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4。
  83. 黄淮,《介庵集》,台北:新文丰,1989。
  84. 黄盛璋,〈北京白塔寺的白塔创建年代与中尼文化交流〉,张曼涛编《中国佛教寺塔史志》,台北:大乘文化,1978。
  85. 黄逖编《西藏唐卡》,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86. 黄彭年等《畿府通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87. 楚启恩《中国壁画史》,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0。
  88.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89. 杨博贤编《北京法海寺》,北京:北京华天旅游国际广告公司,1994。
  90. 杨维中等《中国佛教百科全书,仪轨卷》,台北:佛光文化。
  91. 叶联芳纂修《沙县志》,收于《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33册》,江苏金坛:中国书店,1992。
  92. 葛婉章《金铜佛造像图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87。
  94. 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编《崇祯长编》,台北:台湾银行,1969。
  95. 赵翼《二十二史札记》,台北:广文书局,1974。
  96. 刘若愚《明宫史》,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
  97. 刘若愚,《酌中志》,台北:艺文出版社,1967。
  98. 刘昫,《旧唐书》,台北:鼎文书局,2000。
  99. 郑克晟,《明代政争探源》,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100. 穆益勤〈戴进与浙派〉,《故宫博物院院刊》,第4期,1981。
  101. 龙文彬纂,《明会要》,上海:中华书局,1956。
  102. 罗懋登编,《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台北:天一出版社,1985。
  103. 罗丽馨,〈明代匠户之仕官及其意义下〉,《大陆杂志》,1990,80卷,2 期,页32-48。
  104. 罗丽馨,〈明代匠户之仕官及其意义上〉,《大陆杂志》,1990,80卷,1 期,页29-48。
  105. 罗丽馨,〈明代匠户身分变化与地域发展之关系〉,《兴大历史学报》,1992,2期,页71-82。
  106. 罗丽馨,〈明代匠籍人数之考察〉,《食货月刊》,1988,17卷,1期,页1-21。
  107. 谭希思,《明大政纂要》,台南县:庄严文化,1996。
  108. 释幻轮编,《释氏稽古略续集》,收入释觉岸《释氏稽古略》附录(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75)。
  英文部分
  1. Anning Jing,〝The Portrait of Khubilai Khan and Chabi by Anige(1245-1306),a Nepali Artist at the Yuan Court〞,Artibus Asiae vol.56,no.1/2,pp.40-86.
  2. Charles O. Hucker, A Dictionary of Official Titles in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3. Chen Pao-Chen,”A study of Lin Liang and his Paintings”,National Palace Museum Bulletin,no.8 and 10(1992),pp.1-10,1-25.
  4. Chen-hua Wang,”Material Culture and Emperorship:The Shaping of imperial Roles at the Court of Xuanzong” , Ph.D. dissertation,Yale University,1998.
  5. Harrie Vanderstappen,〝Painters at the Early Ming Court(1368-1435)and the Problem of a Ming Painting Academy〞,Monumenta Serica vol.15(1956),pp.259-302.
  6. Harrie Vanderstappen,〝Painters at the Early Ming Court(1368-1435)and the Problem of a Ming Painting Academy〞,Monumenta Serica vol.16(1957),pp.315-46.
  7. Hou-mei Sung,〝 From The Min-Che Tradition to the Che School(Part 2)Precursors of the Che School:Hsieh Huan and Tai Chin〞,《故宫学术季刊》,第七卷,第1期,1989,页1-15。
  8. Hou-mei Sung,〝Bian Wen-Jin and his Flower and Bird Painting〞,Oriental Art,no.3(1990),pp.154-64.
  9. Hou-mei Sung,〝Lin Liang and His Eagle Paingings〞,Archives of Asian Art,no.XLIV(1991).
  10. Hou-mei Sung,〝The Formation of The Ming Painting Academy〞,Ming Studies,no.9(spring,1990),pp.30-55.
  11. Karl Debreczeny, Fahai Temple and Tibetan Influence at the Early Ming Court, Thesis (M.A.), Indiana University, Dept. of Central Eurasian Studies, 1997.
  12. Kathlyn Liscomb, 〝The Role of Leading Court Officials As Patrons of Painting in the Fifteenth Century〞,Ming Studies,no.27(spring,1989),pp.34-62.
  13. Little, Stephen, Eichman, Shawn, Taoism and the arts of China, Chicago, Ill. :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c2000.
  14. Lothar Ledderose,“Kings of Hell”,《中央研究院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艺术史组》,台北:1981,页195-196。
  15. Lothar Ledderose,〝The Bureaucracy of Hell〞,Ten Thousand Things:Module and Mass Production in Chinese Ar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0,pp.163-85.
  16. Marsha Weidner,Latter days of the law:Images of Chinese Buddhism,850-1850,University of Hawaii,1994.
  17. Richard M. Barnhart ,Painters of the great Ming : the Imperial Court and the Zhe School,Dallas:Dallas Museum of Art, 1993.
  18. Richard Vinograd,Boundaries of the Self:Chinese Portraits,1600-190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19. Wen Fong, Beyond Representation, New York: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1992

 

五明学佛网 工巧明 地理雕塑 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