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中佛像的真实含义造像的意义(2)


2014/9/8    热度:589   

文殊菩萨
  世间人歌颂母爱是伟大而无私的爱,是付出不求回报的爱,但这种爱心只限于自己的儿女,是以深厚感情为基础的爱。正是如此,世间常有因爱成害的非爱之爱--溺爱,所以爱需要理智。菩萨的慈悲,是真诚理性的爱心,没有任何的附加条件,没有丝毫的企图,等视一切众生如自己的儿女,以爱心呵护之,以智慧调教之。所以观世音菩萨的慈悲,要以文殊菩萨的智慧为先导,以免蹈溺爱之覆辙。
  佛法常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又说“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慈悲方便若不是以理智为基础,慈悲就变成祸害,方便就变成下流了。为什么会因为同样的慈悲与方便而有不同的结果呢?关键就在于有没有智慧。有智慧为先导的慈悲与方便,能长养菩提,接引众生;没有智慧的慈悲与方便,是非仁之仁,只能滋生烦恼,让自己愈趋下流。经里说菩萨的六波罗蜜,是“般若为眼,五度为盲”,所以布施等五度以般若为导,便是波罗蜜--圆满功德,否则便很难不沦为出下流的方便。
  世间人的感情是不稳定的,比如小青年谈恋爱时候说“我爱你”,变化很大,今天爱,明天不爱,靠不住。世间人用的是妄心不是真心,所用的是“三心二意”。佛教我们要培养慈悲心,从智慧、理性生出对父母、对兄弟姐妹的爱心,扩大到对家族,再扩大到爱护一切众生。这是以清净平等心爱护尽虚空遍法界的一切众生,从此地扩大拓开心量,这是真实智慧。
  “文殊菩萨”,也称“文殊师利法王子”。“文殊师利”是梵语,翻成中文的意思是“妙德”、“妙首”、“妙吉祥”。也就是自性的智德。文殊菩萨是般若智慧的代表,与普贤菩萨同为华藏世界的上首。经典中常说文殊菩萨是七佛之师,是诸佛之母。这是说般若智慧是诸佛的老师与母亲。众生非般若不能成就佛果,佛陀非智慧不能出现世间。但是般若智慧无形无像,不可触摸,很难用言语表达,真可谓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所以,用文殊菩萨做代表,给大众一个形像的比喻,希望藉此而理解般若是佛道之必须。如果因此而执定有一位菩萨文殊是佛师佛母,不解经典言外之义,只让诸佛徒叹奈何,正中孟子所讥:尽信书不如无书矣。
  在经典中有说东方清凉山是文殊菩萨行道度化众生的道场,中国的信众便以山西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久而久之,这里便成为信众们朝拜文殊菩萨的圣地。我们常见的文殊菩萨造像,是座跨青狮,手持宝剑,头戴天冠,身披璎珞,衣着飘逸雍容华贵柔和雅静的天人像。狮子是兽中之王,有“狮子一吼,百兽胆裂”的说法。因此经中常常把佛陀讲经说法比喻为狮子吼,形容佛的法音对众生有振聋发聩的作用。把它作为文殊菩萨的座骑,则是表菩萨智慧猛利,能伏一切烦恼。更进一步,则是形容(诸佛的)般若胜智,胜过一切菩萨之分证、声闻缘觉之偏证、一切凡夫之不证。
  普贤菩萨
  地藏菩萨的孝敬,观世音菩萨的慈悲,都要有文殊菩萨的智慧作为指导,否则沦为愚孝与溺爱,难免祸害及身!有普度一切的愿心与悲心,可以说是有了心理上的调适与准备,又有智慧的抉择,是有了理论上的指导,就更要进一步的提升到普贤菩萨的大行---实践上,成佛之道就圆满了。
  佛法不但重视理论,更重视实行。理明白之后,如果做不到,则是空的。所以,佛法重在行门,“行门”就是生活。普贤菩萨代表实践、代表力行,把理论、方法落实在生活上,点点滴滴做得圆圆满满,将“孝顺、慈悲、理智”完全落实在生活上,衣食住行统统具足孝亲、慈悲、理智。把地藏菩萨、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的法门统统做到,这就是普贤行愿呀!
  普贤翻成中文的意思是“遍吉”,也就是普遍吉祥的意思。代表诸佛的理德、定德、性德,代表我们理德里面的真如之理。普就是平等,没有高下的意思。而我们起心动念总觉得自己好,别人不如我,自己赞叹自己,毁谤别人,妒嫉别人,障碍别人。不知道遍法界、虚空界和我是平等的,决定没有高下。我们尊重别人是尊重自己的性德,礼敬他人也是尊重自己的性德,孝亲和尊师通通都是尊重自己的性德啊!换句话说,就是对一切众生的恭敬跟对诸佛如来的恭敬完全没有两样。哪怕是蚊虫蚂蚁,亦是如此。
  普贤菩萨是华严会上的上首菩萨,是菩萨最高行门的代表。经中说菩萨的身相及功德遍一切处,而且纯一妙善,所以称作普贤。在《华严经·入法界品》中,善财童子参访的第五十三位善知识,就是普贤菩萨。菩萨给他说十种广大的行愿,善财童子因此而圆满成佛,所以称为大行普贤菩萨。十大行愿是普遍而广大的修学原则,是佛法中一切行门的高度概括,是一切菩萨成佛的必修课程,因此,有说道“菩萨不修普贤行,不能圆成佛道”。一切众生依此行愿而圆成佛道,一切诸佛依此行愿而教化众生。在因地的菩萨称为位前普贤,位后普贤则是倒驾慈航诸佛的称呼。由此可知,普贤菩萨是代表普遍而广大的修行方法,人人依此而行都是普贤菩萨。因此,千万不能执着他是一尊菩萨!
  中国的信众根据《华严经·菩萨住处品》中所说:西南有山名曰光明,普贤菩萨游处其中,便认定座落在中国西南四川省境内的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我们常见的普贤菩萨像,大多是头戴宝冠,身披彩衣,手持如意,华上置经,面如满月,乘坐六牙白象的天人像。大象的特征是力大而稳重,所以常用来形容菩萨的修行勇猛而稳健,不急不躁,循序渐进。大象是白色,表心地清净,表菩萨以六度含摄万行。象牙尖表破障,不畏一切障。他和文殊菩萨,同为华藏世界的上首菩萨,与毗卢遮那佛一起同称为华严三圣。
  在华严会上,特别强调行门的重要性,尤其是到了“入法界品”,以很长的篇幅记载善财童子与五十三位善知识的表演。四十《华严》就是八十《华严》的“入法界品”,而且是它的完整版本,名为《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入”是契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是所入,“普贤行愿”是能入。由此可见普贤行愿的重要性,也可以看出普贤菩萨的地位之崇高,所以有所谓“普贤是长子,文殊为庶男。”。“行”就是落实,把佛陀的教诲落实到日用平常中。普贤行愿是行门的总纲领,总结起来就是我们常常读诵的“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幢、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等十大愿王。教导我们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要心存恭敬,称扬赞叹世间一切善人善事,没有分别地以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供养众生。时时处处深刻反省、修正自己的心念与行为,对于好人好事以满心的欢喜乐观其成。礼请有德行、有学问的人长时间地传播有益于社会大众的教学,并且把所做的点滴功德都回向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愿同一切众生同成无上菩提、圆满究竟觉道。而且要求如是存心、如是行持,要尽未来际无有疲厌。
  佛法修学分成信、解、行、证四个层次。行是把所信、所解落实在自己的心行上,而后才能证实所信所解。否则正如清凉国师所说“有解无行,增长邪见;有行无解,增长无明。”中国古人说“先行其言”,没说之前先做到,而后说了人才相信。又说“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由此可知,行(落实)对于我们多么重要,这正是普贤菩萨所代表的,这也是他在佛法当中地位崇高的原因。
  地藏菩萨的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观世音菩萨的仁慈博爱、关怀一切,文殊菩萨的甚深般若、广大智慧,要得到普贤菩萨的大行--踏踏实实的做到,才算是真实的孝慈与智慧。所以四大菩萨即是中国佛教的特质,也是佛陀教育的全体。
  药师琉璃光如来
  药师琉璃光如来,又译作药师如来、大医王佛、医王善逝、十二愿王,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他在过去世行菩萨道时,曾发十二大愿,愿为众生解除疾苦,具足诸根,庄严身相,终而导入解脱,依此愿力而成佛,成就净琉璃世界,庄严犹如极乐世界。药师佛在因地时的大愿大行与东方净琉璃世界之庄严清净,在《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中有详细的说明。
  药师佛的形像,左手执持药器(又作无价珠),右手结三界印,身着袈裟,结跏趺坐于莲花台,台下有十二神将。此十二神将誓愿护持药师法门,各率七千药叉眷属,护佑受持药师佛名号的众生。又一般流传之像为螺发形,左手持药壶,右手结施无畏印(或与愿印),日光、月光二菩萨胁侍左右,并称为药师三尊。日光、月光二位菩萨在药师佛的净土中,是无量大众的上首,是一生补处之菩萨。
  现在很多人称念药师佛为“消灾延寿药师佛”,由此也可看出众生念佛的基本心态,是希望消灾免难、益寿延年。这种想法不能说错误,但是所做所为似乎不能相应。所以我们看见很多人念佛,不但没有消灾,反而是福不双至、祸不单行;非但没寿命绵延,而且英年早逝。这又作何解释呢?总的说来,这是有念佛之名,没有念佛之心、行佛之行所得的果报。以凡夫心念佛,虽然有种种的企望,并没依据佛陀的教诲而改变以往的种种作为,依旧我行我素,这样就依然还是随业流转,不会因为念几声佛号而改变本来的命运。所以礼拜、称念药师佛,是效法佛的大愿与悲心,做大医王,为一切众生疗治心病。心是正报,身体与环境是依报,依报随着正报转,心病好了,其它一切都会跟着转变的。我们现在虽然还不能作大医生,但可以先作护士,以爱心守护与我们有缘的众生,用佛法为他们消除恐怖与不安,带来身心的安宁与详和。能为别人消除恐慌,自己一定心安理得,纵然遭遇一些波折,心里依然感到欣慰,这不正是佛菩萨的心怀吗?以这种心态念药师佛不会没有感应的。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经中介绍,在过去久远劫前,世自在王佛住世的时候,当时有一位国王名叫世饶王“闻佛说法,欢喜开解,寻发无上真正道意”,把王位禅让与别人,做了妥善的安排,而跟随佛出家,名为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佛座下修行。由于他先天的禀赋与后天的精进“悉皆第一、无能逾者”,所以发了殊胜圆满的四十八大愿。又经过五劫之长时的至心精进,在世自在王佛的大威德神通协助之下,对十方诸佛刹土进行了详尽而严密的考察,于其“功德庄严之事,明了通达,如一佛刹。”此后又不断积功累德,而在距今十劫之前,圆满成就无上佛道,号阿弥陀。成就清净庄严的西方极乐世界,欢迎十方世界众生移民到他的国土,继续进修,当生成就无上佛道。阿弥陀佛的因地愿行与果地上极乐世界依正环境的庄严,在《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里有详尽的介绍。
  我们最常见的阿弥陀佛造像,是左手持莲华,右手垂下作接引状的立像,很有耐心的痴痴等待着每一个迷途知返的游子!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是他的二位得力助手。“此二菩萨,于娑婆界,修菩萨行,往生彼国,常在阿弥陀佛左右”,所以一般造像也是以二位菩萨为其胁侍,并称西方三圣。
  在佛门里,自从东晋庐山慧远大师倡导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以来,念佛之风历久而弥盛,以致于形成中国民间“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的风气,不管信不信佛,都知道阿弥陀佛名号。佛门里各宗派修学的经典与方法固然各不相同,也不必求同,但是很长时间以来,各宗派早晚课诵的内容却不约而同的一致。早课以楞严咒、十小咒,称念阿弥陀佛或观世音菩萨圣号为主,晚课则以《阿弥陀经》、阿弥陀佛圣号为主,最后都是回向西方极乐世界。由此可知阿弥陀佛的影响可以说是无远弗届,有佛法的地方没有不知道阿弥陀佛的。而现在纵然没有佛法的地方,通过种种有意无意的管道,也有许多人都知道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是梵音翻过来的,“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阿弥陀是无量的意思啊!什么无量呢?一切都无量,没有一样不是无量:智慧无量、神通无量、道力无量、寿命无量……。无量的无量当中,寿命是第一,没有寿命,一切的无量都落空了。要有寿命,所有一切无量才能真正得到受用。那么这个无量的无量,要怎样才能够真正获得呢?无量就是自己的自性呀!
  无量包含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一法不是无量。如果要法法都讲,那就讲不尽,也太麻烦、罗嗦。所以,用两桩事情代表:一个寿,一个光。寿代表的是时间,竖穷三际是时间。光代表空间,光明照耀十方。一个时间,一个空间,所有一切法统统都包括了。所以,阿弥陀佛这个名号是自性圆满的德号,也是法界圆满的名称。念这个名号,所有一切诸佛如来无量的法门统统在里面,一个也没有漏掉。
  我们用什么方法得到这个无量呢?就照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这两尊菩萨的方法去修行。站在阿弥陀佛左手边的就是观世音菩萨,站在阿弥陀佛右手边的是大势至菩萨。观世音菩萨教我们大慈大悲,大势至菩萨教我们一心念佛。念哪一尊佛呢?念阿弥陀佛。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那么一句佛号就能成就。但是单是一句佛号,那就是小乘,加上观音行就变成大乘。观音行就是大慈大悲之行!对别人大慈大悲,对自己一句佛号专念,就一定得到“无量寿”,一定开发性德,无量无边的功德便能统统现前。
  我们遇到很多学佛人为什么张口闭口阿弥陀佛,见人打招呼阿弥陀佛,拿起电话阿弥陀佛,再见阿弥陀佛,感谢阿弥陀佛,道歉也阿弥陀佛,连不小心被吓一大跳也是阿弥陀佛,许多人疑惑不解,被念的发愣犯傻。其实道理很简单,这是真实的念佛人,要求自己时时处处心不离佛、佛不离心,而且还能提醒同修莫忘念佛,为初学人创造听闻佛声的机会,所谓“一历耳根,永为道种”。
  如果再浅一点解释,逢人念阿弥陀佛,就是祝福对方健康长寿,清净快乐。因为阿弥陀佛是“无量光、无量寿”的意思,无量光才能光彩照人,无量寿才是真正的长寿。所以用“阿弥陀佛”代替Hello与人打招呼,如果对方明白这个意思,他会非常感激。纵然不明白也没关系,“阿弥陀佛”也一样起到了打招呼的作用。
  祖师殿
  祖师殿与伽蓝殿一般是分列在大雄宝殿两侧稍前的位置,是为东西配殿。祖师殿供养各宗派自己的初代祖师,或历代于本宗有发扬之功的先德。如禅宗道场供初祖达摩、六祖慧能,净土宗道场供慧远大师像,意义都是一样的。这是中国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思想的继承,也是为了勉励后人而立的典范。告诉我们不可以狂妄自大而辱没先人,纵然有所成就,也是前人为我们打好了良好的基础,否则有何成就可言?所以不忘先人,继承祖宗的成法,所谓继往开来。没有昔日的辛勤,怎有今天的成功?没有今天的默默,何来明日的光明。
  伽蓝殿
  “伽蓝”,是梵语僧伽蓝摩的简称,意译为众园。原意是指僧众所居住的园林,后来出家人所住的寺院一般也称作伽蓝。隋唐之后,佛寺中多于东配殿中立护法(神)像,通常是以给孤独长者、祗陀太子、波斯匿王为主,辅以伽蓝十八神或关羽等像,名之为“伽蓝殿”。后世又大多只供关圣帝为护法神。
  关帝,原名羽,字云长,三国时蜀汉的大将,勇猛过人,义薄云天。因为他素重情义,秉性忠直,所以名垂青史。据《佛祖统记·智者传》所载:隋代天台宗智者大师曾经在湖北玉泉山入定,定中见到关帝显灵,把山上一处风水绝佳而崎岖不平之地整治平坦,用来供养大师建寺弘法。后来又向大师求受五戒,而成为正式的佛弟子。从此以后,很多道场就把他列为伽蓝(寺院)中的护法神。明神宗时,曾被敕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因此,后代民间多尊称为“关圣帝君”或略称为“关帝”。
  其实,供养护法之像,并不是祈求他的保护,而是心存厚道,念念不忘帮助过自己的人。所以智者大师供奉关帝很合理,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知道,凡是对我们学问、道业、修养乃至生活上有所帮助的人,都应当心存感激,知恩报恩,所谓“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俗话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滴水之恩尚且如此,何况人家的悉心照顾与帮助呢?否则便是忘恩负义,纵然在关公面前把头磕破,他也只会抚髯哂笑而已,说不定还会怒目圆睁,斥责座下这不知恩义之人。
  现在很多地方把关羽作为财神供养,这是为什么呢?关羽一生虽然功绩显赫,但毕竟一生东征西战,驰骋沙场,杀人无数,最后自己的头也被他人砍下。明了自己种下砍他人头的因,得到的是自己的头也被他人砍下的果。佛门有句话“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于是,幡然醒悟,皈依三宝,做佛门的护法。
  什么是皈依三宝呢?皈是回头,回头是岸。古人讲“回首如意”。 “如意”的头是弯过来的。从前做大官、大富长者们手上常拿个如意,为的是提醒自己,要知道回头。依是依靠,从哪里回来呢?从一切错误的地方回过头来,我们对于宇宙人生想错了、看错了、讲错了、做错了。从一切错误的地方回过头来依靠三宝,改正我们的一切错误,那叫皈依。
  三宝有住持三宝和自性三宝。我们首先认识住持三宝,住持三宝也叫做形象三宝。第一宝:佛宝,“佛宝”就是佛像,代表觉,佛是大觉之人。佛不在世了,佛像不论是塑造或是彩画的,或者现代照相影印的都好。供养佛像有两重意思:第一是不忘本。我们见到佛像,常想到老师的教诲,纪念老师的恩德。如中国人不忘祖先,祖先去我们再远,面貌也不知道,我们还供历代祖宗牌位,常想到祖先,这是不忘本,心地厚道。第二是提醒我们见贤思齐。老师
  成佛了,我也要成佛,提醒自己。
  第二宝:法宝,“法宝”就是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留下来的经典,代表“正”、代表佛知佛见。正知正见是如来的智慧德能,也就是诸佛如来对于宇宙人生的想法、看法。所以,佛灭度之后,三宝是以法宝为中心,换句话说,以智慧为主。但是,值得我们警惕的是-----现在有假的经。假如我们遇到假的经典,被人骗了,上当就大了。尤其是近代,提倡民主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谁都可以写书。不像从前,经典传到中国来,是经过当时专家学者鉴定,由国家统一颁布,证明这本书是真实的。历代祖师对于经论的注解,也要经过当代高僧大德证明他讲的没错,确实符合佛的意思。这样呈报给皇帝,皇帝批准,这部书才可以印行流通。不像现在没人管制。所以,我们要查经、读经,一定要读真正的经典。真正的经典与假经如何辨别?辨别不难,可查《大藏经》。至少是清朝乾隆时代所编的,称为“龙藏”,这是中国历代编《大藏经》的最后一部。民国年间也编了很多,但是怕有人掺假在其中。乾隆以前绝对没有掺假的,因为须经过皇帝批准,皇帝批准是根据当时高僧大德的审查,所以非常严格。这样,我们才能辨别哪部经是真的,哪部是假的;哪部注解值得看,哪部注解可以不必看。深信不疑,要能相信,深信不疑,要能舍弃自己的知见,接受佛菩萨的教诲。
  第三宝:僧宝,“僧宝”就是出家人,代表“清净”,六根清净,一尘不染(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以,看到出家人就是提醒自己心要保持清净无染。另外,出家人身上所披的“袈裟”也包含了很深的含义,“袈裟”每一格代表多元文化,每一格代表一个族类。不同的族类、不同的文化。这格子有长有短,这短的没有尽,代表无尽。横遍十方,竖穷三际。所有一切众生之类,你看一件衣服披在身上,这是什么意思呢?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跟我自己是一个体,一个身体啊!佛在经上说:“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原来这个衣服一披在身上表什么?清净法身。什么是法身?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是一体。所以,无尽的真诚、无尽的慈悲自然就流露出来了。不光是穿在身上的称“袈裟”,寺院里吃的饭也叫“袈裟饭”。一个大碗里面,饭跟菜统统装在一起,这叫“袈裟”。一个菜一个菜个别摆下来,那就不是。所以,“袈裟”的意思是许许多多混合在一起,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表平等、表心地清净。
  学佛的同学在家里设个小佛堂,供养三宝,佛像是佛宝,菩萨像就是僧宝。比如我们供养西方三圣,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是僧宝,他们是佛的学生,是我们的学长。经书是法宝。家里供养三宝具足,时时刻刻使我们不忘自性三宝。自性三宝是觉、正、净,就是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觉、正、净,我们每一个人都有、都具足的。从前把它忘掉了,从今天起要回过头来依靠它。佛告诉我们,要时时刻刻想到觉、正、净,念念之中想到觉、正、净;要用觉、正、净来修正我们的思想、见解、言行,这是真正的皈依。其实,我们要知晓皈依佛就是觉而不迷,为什么呢?自性本来觉嘛!所以,皈依佛,不是外面的佛,是自性佛。净土宗常说:“自性弥陀,唯心净土”。阿弥陀佛是自性变现出来的,释迦牟尼佛也是自性变现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都是自性所现的佛。所以我们皈依的是自性佛,就是自性觉,无论对人、对事、对物,一定要觉悟,绝不能迷惑。“觉而不迷”才是真正的皈依。如果你皈依佛,还是迷惑颠倒,还是颠三倒四,那你并没有回头,也没有依靠,你那个皈依是有名无实呀!所以,一定要认识清楚,我们皈依自性觉。
  “皈依法”就是正而不邪。“法”是对于宇宙人生的看法、想法完全与事实真相符合,就是正确的思想,正确的见解。在佛经里称为“正知正见”,或是“佛知佛见”。这是自性的法宝,不是从外面来的。佛陀教我们从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回过头来,要依靠自性的正知正见,这个叫“皈依法”。所以,“法”是自性的知见,不是跟着别人走。
  皈依僧就是净而不染。我们前面了解过,“僧”是清净的意思,六根清净。六根接触外面的环境有六尘(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我们的根尘相接都会被外境污染。接触到顺自己意思的,就起了贪心,贪就是染污;不顺自己意思的,就起了嗔恚心,被嗔恚染污。所以,我们要知道,七情、五欲都是染污。这是心地的染污。佛告诉我们,自性本来是清净的,没有染污,我们要从一切染污回过头来,依自己的清净心,这才是“皈依僧”。
  因此,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论家里供养佛像还是在任何地方见到佛像,就想到自己要皈依自性觉。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要学佛菩萨,不分别、不执着、不起心、不动念。不是教人天天香花水果供养,向他磕头,那一点用也没有。佛菩萨希望我们觉悟,不希望我们迷惑颠倒。但有不少人错将佛菩萨当作神明看待。所以,须知供养佛像的道理就是提醒自己觉而不迷啊!我们见到经典,就要想到正知正见,正而不邪;见到出家人,就想到净而不染,就会想起自己要修清净心,要六根清净,要与大众和睦相处。如此时时提醒自己,利益就很大。“住持三宝”是三宝的形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要真正明白其实质的内容,才能得到殊胜的利益。也就是说,真正回头依靠自性三宝,此人完全可以改变,一般讲改造命运,甚至可以改造体质。命运、体质皆可改变,怎么改变的呢?----心念回归,就完全改变了。心念回归,我们就有健康的思想、纯正的思想,心清净了,身就清净。身心清净,怎么会生病。一切疾病的来源是染污。最严重的是心理的染污,所以佛称贪嗔痴是“三毒烦恼”。内里有贪嗔痴三毒,外面又有严重污染相感,哪能不生病?若把里面的贪嗔痴拔掉,外面再恶劣的环境也染不上。你的身体怎会不健康,怎会不长寿?怎会衰老?所以,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保持身心清净,这是修身。自己身心清净,一家和睦,这是齐家。每一个家庭都一样,国家就大治了。我们今天所祈求的康和乐利才能真正得到。最终是“天下平”,“平”是平等,天下平等就能达到世界和平,不会有战争。所有一切争论,不平它就鸣,不平它就争啊!因此,我们对住持三宝的认知若没有实质的内容,单是表面形式是得不到丝毫利益,而且与佛法的教义完全相违背。
  关羽明白这个道理之后,知错能改,迷途知返。真正发心皈依自性三宝,这才是拥有真实的财富,拥有无量的财富啊!他坐在这里是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穿衣,吃饭要觉悟,不能迷;要有正知正见,不能有邪知邪见;要保持清净心,心地不能被污染。我们要知道,佛法修的是觉、正、净。觉、正、净就是戒、定、慧,就是清净、平等、觉。觉、正、净圆满,本具的智慧就现前了。
  藏经楼
  寺院既是学校,又是博物馆,而且还是图书馆。这在中国历史上,诸位若能稍加留意,就可以看到。因为古代学校不发达,一般读书人都到寺院里念书。寺院里有完备的藏书,称为“藏经楼”。其实就是现在的图书馆,所藏不一定都是佛经,所有的典籍它统统都收集。一般读书人,往往都在寺院里读书。寺里的出家人对于佛法、儒家、道家,对于中国古典的典籍都熟悉。出家人都是老师,有疑问都可以请教,甚至于可以给你讲解,所以佛教确确实实是负担起国家教育的使命。以前的法师是很难当上的,想出家是要经过国家考试的。古时候出家先要参加一般的考试,你的德行,你的学术要能达到进士的水平。然后再考佛法,由皇帝来监考。考及格之后,皇帝颁发给你证书叫“度牒”。你拿到这个度牒到哪里出家皇帝不管你,你到哪个寺院,哪个法师与你有缘,你去出家,你首先要拿度牒给他看。所以,出家人的素质很高,皇帝亲自认可,你可以做我的老师,你可以代表我教化全国人民。这个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顺治皇帝,顺治皇帝在当时认为,出家是好事情,何必要限制这么严呢?于是,就把这个制度给废弃了,废弃之后,出家就自由了,不限制学历了。
  我们现在很多人看见出家人称“和尚”,却不知道其真实意义。“和尚”是很尊贵的称呼,不能随便称的。“和尚”也是印度的梵语的音译,翻过来的意思是“亲教师”。若没有这种关系,则不能称他和尚。亲教师就是亲自指导我的老师,就像现在学校里的指导教授。比如我们这个道场的住持,方丈,我们称他和尚。和尚就像一个学校的校长,虽然校长没有上课,但整个教学理念是他策划主持的,教员只是执行他的教学政策而已。一个僧团里面只有一个和尚。出家人称和尚,在家人也能称和尚。在家人就是像我们一样居家修行的居士。假如这个团队是居士领导的,像现在有很多居士林是居士们主持的,这个主持的人是这个道场的和尚。一般出家人称为“法师”,就是学校里的老师,未必上过他的课。教导我的,才称他为阿阇黎。阿阇黎是梵语,翻成中文的意思是:他的言行可以做我们的榜样,可以做我们的模范,我们称为“轨范师”。也一样,无论是在家还是出家都可以称,只要是讲经说法教化众生的都可以称之为“法师”。在中国习惯上讲,在家居士团体都不称和尚,也不称法师,这都是称出家的僧团的。其实本意不是如此,本意是出家和在家是通用的。因为佛有四众弟子:出家男众、出家女众、清信士、清信女。清信士、清信女就是我们现在称在家男居士、在家女居士。
  什么是出家呢?佛在经典里面告诉我们,家有四种:第一、 田宅之家。第二、 烦恼是家。第三、 生死是家。第四、 三界是家,也称之为六道是家。佛告诉我们,田宅这个家对我们来讲只是拥有短暂的一生,为了这个家我们不辞辛劳,到处奔波,操碎了心,苦啊!我们有烦恼一定就有苦。有生必有死、还是苦。烦恼、生死使得我们无量劫来在六道里面跌打滚爬,受尽了折磨,吃尽了苦头。因为我们没有觉悟,不知道自己一直以来都在苦难中挣扎,生生世世都在苦难中寻求出路。俗话说得好“人的生命就在呼吸之间”,“人生如过往云烟”,“人生如梦”,既然人生如烟、如梦,烟和梦哪一个是你的呢?那么,这个田宅之家又何曾属于你呢?你又何尝真正拥有过呢?但是我们虽住田宅之家,也要明白,生命无常。既然无常,烦恼、生死、三界六道不就是我们的家吗?所以,出家不一定出田宅之家,但一定要出烦恼、出生死、出三界六道呀!出家也有四种:第一,心出身不出。第二,身出心不出。第三,身心都出。第四,身心都不出。我们明白家的真实含义,一心求出离,一心接受佛菩萨对我们的谆谆教导,而且能够真正落实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不管你是居士还是出家人。都是佛的好学生,好弟子,这是真正的出家。而且在不久的将来,你的家在极乐世界、在华藏世界,在一切诸佛菩萨的世界,永永远远过最幸福、最快乐的日子。因为你是佛、你是菩萨,真正离苦得乐啊!如果你是居士,就是心出身不出。如果你是现在称的出家人,就是身心都出。我们对宇宙人生的真相不了解、把佛陀教育当作迷信、我行我素、自私自利,不管你是在家居士还是出家人,该怎么轮回就怎么轮回,因为你是轮回心造轮回业,自作自受。同样,你是居士就是身心都不出,身心都不出不是讲没有学佛的人。你是出家人就是身出心不出。我们要知道,在家居士和出家人都是佛的弟子,他们只是形象上不同,地位都是平等的。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关键在于你有没有真正出家以及做佛、做菩萨的心。
  说到僧,僧是什么意思呢?僧不是指出家人。僧是清净的意思,六根清净,一尘不染。现代人很可怜,不如古人,心理的染污、精神的染污、思想的染污、见解的染污、甚至生理的染污。不但我们身心受到严重的染污,地球上的生态环境已经不平衡了,这是大地的染污。科学发现天上的臭氧层也破了几个洞,天也有染污,不得了!天、地、人都有严重的染污。佛告诉我们“依报随着正报转”,也就是说,假如我们的心里的污染不能净化,环境的染污就无法达到清净的标准。所以,要想改善环境的染污,必须先从净化人心开始。
  僧不但含有清净的意思,还有和合的意思。我们观察这个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不合,宗教与宗教之间不合、族群与族群之间乃至于个人与个人之间不合……,我们生活得当然就很痛苦。所以,佛教导我们“六和敬”,这是佛弟子必须修学的。“僧”是“清净和敬”之义,我们从不敬、不和回头,依六和敬,依清静心。这就是初入佛门传授给我们学佛修行的纲领。这个纲领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都不能改变。所以它是学佛绝对的纲领、真实的纲领。我们知道佛门里面常说“僧团”什么是僧团呢?佛门同学,四个人共住,就称为一众,也就是一个团体。如果四个人都能切实遵守六和敬,这个团体就叫做“僧团”。所以,僧团最少的是四个人,多则没有限制。我们在经论中看到,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他的僧团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这是一个大的僧团。无论团体大小,都必须遵守六条原则---六和敬。
  什么是六和敬呢?“六和敬”,第一是“见和同解”,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建立共识。假如全世界的人,思想见解都很接近,世界就和平了,就不会有争执。所以,佛教学是帮助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众生建立共识。佛陀在世,为许多不同见解的人,开了无量无边的法门,佛教宗派法门之多,就是因为这个缘故而建立的。佛陀为我们说了许许多多的经典,无量的法门,并不是叫我们统统都要修学的,是因为要适合各种不同的根性,也就是要适合各种不同见解和需要的大众们。
  一个团体,大众的想法、看法是一致的,兴趣、目标相同,这就能和合了,就能组成一个僧团;如果有不相同的,宁可另外再成立一个僧团,不要在一起共修,一起共修,彼此一定有妨碍,彼此都不能成就。所以,佛开无量无边的法门,用意就是要使各种见解、不同思想、不同兴趣的众生,人人都能够成就,这是佛法的伟大、周到,这就是所谓的“殊途同归,法门平等”。佛绝不勉强人,叫他要修某一法门,因为自己的选择才适合自己的兴趣啊!我们往往勉强别人,我学这个法门好,你也来学吧,一定要拉他,而他未必对这个法门有兴趣,进来之后,想法、看法、意见多多,都不一致,团体往往因此受到伤害。所以,统统都好,没有一样不好,不一定统统拉到自己这里来。法门平等,皆是佛陀大慈大悲应机而建立,应该相互尊重礼赞。这才是“见和同解”
  所以,在一个团体里,我们对于修学的理论和方法,一定要有共同的见解,这是大众共修的基础,大众才能真得到共修之大利。因此,我们深深体会到,佛陀教我们建立共识实在太高明了,为什么这么说呢?释迦牟尼佛是教我们建立自性的共识啊!而不是让我们跟着释迦牟尼佛走。释迦牟尼佛高明,令人佩服,他没有牵着我们鼻子走,而完全教我们做一个顶天立地、独立自主的人,教我们发挥自性的智慧德能,不是学他,而是开发自己自性的智慧德能。这就是他最值得我们尊敬、最值得我们敬佩之处。
  在现实生活当中,大众聚在一起,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社会。社会要能够真正得到安定,首先要求人人能够和睦相处,唯有“和”才能够把我们的见解、思想,乃至于生活方式,逐渐拉近,才不会距离太远,这就是所谓的“平等”。“和”之后才有“平”,“平”之后大家心地就“安定”了,“安”之后才有“乐”啊!我们要想得到快乐,心要安、身要安,身心平安,“和”是最初的一个基础。
  我们为什么不能达到见和同解?主要的原因就是专门看别人的过失,把别人的过失记在心上。见和同解最小的范围是用在家庭,家庭的核心是夫妻,夫妻好合家庭和睦。怎样能和睦?专看对方的好处,不要看对方的缺点。能保持一生中永远看对方的好处,不要把对方的过失放在心里,夫妻就能够百年偕老,你的家庭就和合,就会兴旺。因此我们一定要记住,决不把别人的过失放在自己心上,我们的心纯善,心永远是清净、真诚、慈悲,这是自性,这是真心,是佛心,这样我们才会有成就。
  第二是“戒和同修”。在佛教众多的戒条里,最重要的是“五戒”。“五戒”是佛家的根本大戒。出家的比丘要受二百五十条戒,然而真正的戒条只有前面的十七条----四重十三僧残,这是属于戒,其他的全属威仪。威仪是什么?威仪是礼貌、礼节,就是日常生活中,处世、待人、接物,应该遵守的规矩。
  五戒第一条是不杀生,第二条不偷盗,第三条是不邪YIN,第四条是不妄语,第五条是不饮酒。犯前面四条叫“性罪”,无论受戒还是不受戒,犯了都有罪。不是说不受戒的人,犯了就没罪。但是受戒的人犯了又多一重“破戒”罪。只有不饮酒一条,不受戒者不犯罪,受了戒就犯罪,所以这一条叫做“遮戒”。不饮酒是防止酒醉之后乱性,犯前面四种戒,所以它是预防的,本身没有罪。
  持戒是广义的说法,不只是五戒,如果是这样的说法,意思就很狭小,这不是佛的意思。戒的精神是防非止恶,断恶修善。戒是方法,戒和就是守法。守什么法呢?我们身为佛弟子,佛所有的教法我们统统要遵守。我们还需要跟这一个世界的一切众生在一起共同生活,那么,现前这个世间的法律也是戒。法律之外,风俗习惯、道德观念这些统统属于戒律,都要遵守世间生活规范。每一个地区不一样,每一个时代不一样。我们生在什么时代、生在哪一个地区,都要守这一地区现代的法规。我们还要尊重他人,即要尊重他人的生活习惯,还要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彼此尊重而不排斥,就能互敬互爱、互相合作。即使别人不尊敬我们,我们也必须尊敬别人。别人排斥我们,我们要更爱护别人,用耐心与真诚感化他们。这样才能达到和睦相处的目标、才能繁荣昌盛,共存共荣。
  我们要知道,戒律是佛的行持,没有行持,就没有佛法了。礼没有了,儒家就灭了,戒没有了,佛法就断灭了。须知读诵经典而不能依教奉行是得不到真正利益的。所以真实的学问是重在实行,佛法的实行就是戒律。戒律就是正觉的生活规范。世尊当年在世,生活、讲经说法,没有一样不是活活泼泼、快快乐乐,如此,佛教才能够被一切众生欢喜的接受。佛法绝对不是束缚人,佛法是利益一切众生,使众生得到真实的幸福快乐。制定戒条,是引导我们得到幸福、美满人生的规范,这一层我们一定要认识,我们才会乐意的接受佛的戒条。
  总而言之,持戒,最重要的是守住戒律的精神、原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诸恶莫作”是自律的,是自己要遵守的,是中国人讲的独善其身。持戒者,虽然没有人看见,一个人独处也不可违犯,也不能放逸。对待别人要“众善奉行”,善恶的标准就是戒律,遵照戒律去做就对了。
  第三是“身和同住”。简单的讲就是大家住在一起共同修学。道场的建立是为了尽全力帮助而且成就每一个共同修学的佛弟子的---目的在此。绝对不是逃避社会责任,到佛门里讨生活的。如果是这种观念,那就完全错了。接受十方供养如何能消?这个罪过是无量的,且要还债,佛在经中讲得很清楚:“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唐朝时候“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就是提倡道场的佛弟子同住在一起共同修学,这叫依众靠众。什么叫依众靠众?一个人修行,我们的烦恼习气都非常重,不免会懈怠、懒惰、放逸,自己会原谅自己,这样功夫就容易退转。如果大家在一起修行,我们看到别人认真、精进,自己就不好意思懈怠了。而且大家都要遵守道场纪律,自己没有能力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还可以籍着大众的力量。譬如道场里面念佛,有年轻的、有年老的。年轻的看到年老的都在念佛,年轻人不好意思,立志要精进。年老的看见年轻的念佛很精进,看看自己时日无多,更要用功呀!彼此之间会产生一种勉励的心,鼓励自己。所以,大众在一起修行好处很多,利益很多。古圣先贤也极力提倡。
  人,无始劫以来迷惑颠倒,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恶习气太多、太重了。大家相聚时,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一举一动还像个样子,规规矩矩的。如果房门一关,没人看到,又会懈怠、放逸,毛病百出了。白天修行,晚上放逸,功行尽失,这样修行还是很难成就。那么共住要怎么住呢?睡通铺啊!晚上都睡在一起。白天、晚上都不可离开大众,睡觉也得老老实实,也得整整齐齐、规规矩矩,也不可以随便,这是依众靠众的精意。住在道场,过这样的生活,陶冶人的心灵,以戒、定、慧三学改造心行,那才真正称得上修行。所以,参加共修的住一天就得守一天规矩,住两天就要守两天规矩。住在这个地方不守规矩,人可以原谅你,你的业不能原谅你,你这个业是决定堕三途的。
  什么是“戒、定、慧”三学?其实,佛陀四十九年所说的,不外乎就是讲“戒、定、慧”三学。以“智慧”为目的,“戒、定”为手段。慧从定而生,没有定,哪来的智慧?佛法传到中国之后,中国读书人对这一层更加重视,因为儒家也提倡定慧,没想到佛法讲的更透彻。“定”就是清净心,儒家所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得的即是圆满智慧。
  我们学佛求的是什么呢?求智慧,求才艺(也就是能力),求福报。释迦牟尼佛在经中教导我们:“多才多艺是从智慧里来的,福报也是从智慧里面来的。你有了智慧,你知道如何种福。无量无边的财富,尽虚空、遍法界没有一样不是你的财富,你能圆满享受到”。
  第四是“口和无诤”。人与人在一起,最容易造的就是口业。古人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说话多,言多必失。有些时候,讲者无心,听者有意,就产生误会,在无形当中,结了许许多多的怨怼(dui),招得以后的果报。实在讲,那是非常苦恼的事情!所以古圣先贤常常教训我们,叫我们“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言语愈少愈好,非必要的言语,不说那是最好的。
  第五是“意和同悦”就是学佛人常讲的“法喜充满”。我们学佛,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最粗浅的成就就是欢喜。假如学佛,学的不快乐,这一定有问题,我们不是违背了理论,就是方法用错了。否则,学佛的效果一定很明显。我们会发现自己的痛苦、烦恼一天会比一天减少,生活一天比一天快乐,一天比一天自在。佛法修学是在生活中历事练心。历是经历,就在日常生活上练心。练什么心呢?练清净心、练正知正见、练觉而不迷。所以真正学佛人无论遇到善人或是恶人,顺境或是逆境,统统都是帮助自己消业障、增福慧的助缘,怎么不欢喜呢?这个内心的喜悦油然而生,这叫“法喜充满”。大家在一起共修,人人得法喜,换一句话说,个个都有真正的成就。
  第六是“利和同均”。今天这个社会,财富差距不要太大,愈接近愈好,这就是财富平均分配,人心就平了,就不会有争执。当然财富平均分配是很高的智慧,这是真正修福。人的财富绝对不平等,也就是修的因不一样。有人种树,他就收果实;有人不种树,他就没有果实收。有收成的要分一点给你,就要人家肯慈悲布施才行。这种事实真相,唯独佛法讲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佛一面劝有福报的人要照顾没有福报的人,同时劝没有福报的人要多多修福,到来生来世,你的福报与他一样,甚至还超过他,这是本末都兼顾了。唯独佛法确实殊胜,能治天下太平。
  道场里,阿弥陀佛敬一条都不能少,否则就不是释迦牟尼佛的僧团,也就不是佛的真正弟子。谚语说得好“家和万事兴”,《论语》也讲“礼之用,和为贵”。人生活在世间,不能离开社会,不能离开群众而独自生存。与社会大众相处的就是和睦。国家能和,再强的敌人也不敢轻易地欺侮,为什么呢?上下团结的力量太大了。六和敬,小而家庭、公司、社团,大至国家,只要做到,没有不兴旺的。所以,释迦牟尼佛与弟子们制定僧团的戒律-----“六和敬”。这是人人都必须遵守的。
  财神
  中国尊范蠡为财神。范蠡帮助越王勾践从国家灭亡到把它复兴起来。复兴之后,他知道勾践这个人可共患难,不能共富。所以他就偷偷溜走了。他住在“陶”这个地方,于是,就改名换姓叫陶朱公。他带着西施一起做生意,做了没有多久,就发大财。他把财完全拿去布施掉,历史上记载三聚三散。散掉之后又从小生意做起,过几年又发了,他又马上去散财,他散三次,每次都是千金之产。最后所得到的越来越多。后人尊称他为“财神”。
  财神是告诉我们,财不是越积越多,财是你命里面有的,财运能不能改变呢?回答是肯定的。佛告诉我们“布施供养福无边”。布施有三种:第一种,财布施。财布施也包含两种:外财布施和内财布施。俗话说得好“钱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把钱财用在利益众生的事情上来就是外财布施,像范蠡这样就属于外财布施。我们用智慧、用善巧方便、用身体、用体力、用时间完全不计报酬帮助众生、服务众生,使众生早日离苦得乐就是内财布施。
  第二种:法布施,比如:印经、印佛像、以及像我今天这样把佛陀教育的真实意义告诉诸位,是希望大家都能减少烦恼、痛苦,都能得到佛法的喜乐和智慧,帮助我们进一步充实和提升,使我们的生活更美满,生命更有意义。都属于法布施。另外,我们今天把造像的意义了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就是开光。开光不是请出家人对着佛菩萨像念念经,撒点水,就灵验了,就保护你全家了。要知道我们是薄地凡夫,怎么可能给佛菩萨开光呢?是佛菩萨给我们开光呀!我们明白佛像表法的真实意义,不错解、不迷信,这就是开启我们自性本具的光明,开启我们的智慧之光,这是开光。说到开光,又联想到另外一个佛教词语---灌顶。什么是“灌”呢?“灌”就是慈悲加持;顶是佛法里最殊胜的第一法门。合起来“灌顶”的意思就是把佛法里的精华、最好的东西传授给你,这叫做“灌顶”。“灌顶”不是用一点水在你头上洒一洒,你就开悟了,我们何必要学经教学的这么辛苦?学了几十年还不开悟。释迦牟尼佛又何必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不如每一天拿着水洒就好了。所以,我们要明白,佛教是教育,佛法重实质,比如,我们每天将《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或者《阿弥陀经》从头到尾念一遍,这就是阿弥陀佛给你灌一次顶,你每天念两遍就灌了两次顶。那不是密宗的仁波切活佛,是阿弥陀佛给你灌顶,十方诸佛如来给你灌顶。所以,我们一定要懂得佛法的道理。
  第三种:无畏布施。当别人身心不安、恐惧、害怕的时候我们帮助他,使他离开恐怖,身心得到安稳,这叫无畏布施。像放生、吃素都属于无畏布施。你真正按这三种布施去做,你也一定得三种果报,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其实,布施所包含的内容是无限的宽广,凡是与众生、与社会有利益的,我们能够想到、能够尽心尽力去做,这叫布施。我们一定要明白布施的真实意义,千万不要会错了意思,不是叫我们出点钱出点力,这可不是布施。
  布施是舍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舍假的得真的,舍是因,得是果。把我们的贪心、嗔恚心、愚痴心、傲慢心、嫉妒心……舍掉,把名闻利养、自私自利、五欲六尘、贡高我慢……舍掉,更重要的是要把我们的烦恼、忧虑、牵挂、生死、轮回统统地舍掉啊!那才能够恢复自性的清净光明。佛法是“心法”,心不清净,对佛法就无法了解,对世间法一切问题也认识不清楚。什么人能真正舍己为人,就是佛门常讲的“善根、福德、因缘”统统具足。
  布施是放下,把你心里面的一切妄想放下、一切执着放下、一切分别放下……一切万缘都统统放下,这才是真正的布施。你的性德会自然流露出来,你得到的是真心、是佛心。恭喜你,你也要成佛、成菩萨了。
  劝勉
  佛法是教育,道场是学校,其所有一切设施,皆有精深博大的教学旨趣。我们来到道场,应当是来学习的,纵然没有听经闻法,面对这些无言的设施,也应当作正思惟,心领神会而受益良多。如果我们能如是观察,虽然悄无声息,何尝不是诸佛玉音圆唱?正是所谓:此处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
  佛陀教学的目的是求智慧,换句话说,它是智慧的教育、智慧的教学啊!佛法所要求的就是全知全能。佛告诉全知全能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因为那是自性本能,不是由外面得来的。现在我们的本能丧失,怎么失掉的?是迷失掉的,并不是真正失掉的。换句话说,只要你不迷,你的自性本能就能恢复,所以佛法是恢复自性本能的教育。所以佛法的立场、观念是一切平等。佛法是站在绝对平等的基础上,佛承认一切众生都有如来智慧德相,大家本来就是完全平等的。现在变成不平等,就是因为每个人迷失了他的本能,迷的程度有深浅不同。你迷得浅,显得智慧高点;迷得深,显得愚痴一点。这与本能没有关系,是迷悟程度上的不同的表现。所以佛教教学的目的就是恢复我们“究竟圆满的智慧”,有了智慧,才能解决一切问题,才能离苦得乐。为什么苦呢?因为没有智慧!想错了、看错了、做错了、这才带来痛苦。有了智慧,你的想法、看法完全是正确的,做法也是正确的,哪里会有痛苦?当然快乐!所以苦的因是迷,乐的因是悟,是觉悟啊!
  佛法说得“慧”不是教人从读书、研究而得的,那是世智辩聪,不是真智慧。“真智慧”是自性起用,的确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自性本来具足无量智慧德能,这是人人自性本来具足的宝藏,须懂得开发。开发的方法是“孝敬”这是性德,用性德开发自性的宝藏。佛法讲“大圆满”,即是孝道。如何能达到大圆满?孝亲尊师,师道是方法,孝道是目的。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六道之苦,苦不堪言。一切众生已经习惯生活在这个剧苦的环境里,不能觉悟,不知道自己苦,这是经上常讲的“可怜愍者”。真正觉悟的人,知道人生苦、六道苦、轮回苦,积极求出离这个苦境界。不用说前来寺院烧香的那些香客,即使大多数的学佛人,他们到佛门来也是求佛菩萨保佑他升官发财,求佛菩萨保佑他获得五欲六尘的享受。殊不知,这是以轮回心造轮回业啊!这是很可怕的事情呀!
  真正发心学佛的人,在这个世事无常的大时代之中,一定要记得佛家常说的“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我们要深深地体会这一句话,然后就晓得怎样去用功,怎样去修持。凡是带不去的,决定不要挂在心上。能带得去的,一定是分秒必争,决定不能把光阴空过。什么是能带得去的?断恶修善、积功累德可以带得去,这是世间的小善。而诸佛菩萨期望我们的乃是成佛、成菩萨的大善。所以,诸佛菩萨苦口婆心指点我们、教导我们,希望我们永远拥有最幸福、最美满、最快乐的生活。所以他的恩德超越父母。我们要常念佛恩、常念师恩,依教奉行,才不辜负自己,不辜负佛菩萨的教诲。
  真正发心学佛的人,读诵经典一定要从教育的角度去看,不能当作宗教去看,更不能当作神明的指示。一定要放下自己的成见,放下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言语造作时时刻刻要随顺经论的教诲,经论是佛菩萨的教诲,也是我们的生活、工作、处世待人接物的标准。我们要能完全落实变成自己的生活行为,起个念头就想一想,佛允不允许,起个念头一定是利益众生、利益社会。佛不允许的一定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真的从起心动念这是根本修。
  我们还要把自己的心量拓开,不要看别人的过失,要看自己的过失,改正过来那是真修行呀!最根本的就是把内心的矛盾、内心的不平、内心的染污化解。对世出世间的一切人、事、物没有对立,这是一切冲突,世间轮回的大根本,这是轮回心,轮回心无论做什么都是轮回业。
  古大德说得好:“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百花丛中过”就是告诉我们要随缘啊!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法。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法。世间法做得样样都如法,孝养父母、礼敬师长,友爱兄弟,五伦八德(五伦:夫妇、父子、兄弟、朋友、君臣;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样样做得很好,温、良、恭、谦、让做得很圆满,这样才能给社会大众做最好的榜样。
  佛法的内涵无尽的深广,说之不尽,其法味无穷。若能彻悟,则对自己的生活、工作、处世、待人、接物皆有很大的帮助,令人真正获得大圆满。佛教确实超越国界,超越种族,超越宗教,无所不包,是一门非常圆满的教育。
  佛法说:“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大慈”就是诸佛菩萨关心和爱护一切大众没有任何条件。所以,我们尽自己一点绵薄的能力,帮助一切大众认识佛法,修学佛法,得佛法真实的利益。须尽心尽力做,没有任何条件,应该这样做,不这样做就是不孝,就不是佛陀的学生。因此,我也有责任,有义务宣扬,愿将如此良好的教育向各位介绍。因为佛法确实是佛陀对一切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在经论里,佛时时叮咛嘱咐,“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意甚深,其心良苦!我们要认真努力依教奉行,自己立志做一切众生的榜样,家庭是一切家庭的好样子,道场是一切道场的好榜样。这样推展至日常生活中、工作中,点点滴滴都为一切众生起模范带头作用,让别人生起恭敬心、仰慕心,向我们学习、效法,这就是中国人常讲得“光宗耀祖、光耀门楣”。这样才能符合佛陀教化众生的目的。这样的修学才是佛陀的真实弟子,才是佛陀的好学生啊!最后,我衷心祝愿大家早日成佛,共登菩提大道,阿弥陀佛。

 

五明学佛网 工巧明 地理 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