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石窟巡礼


2014/9/8    热度:166   

内容提要:本文介绍了丝绸之路上的石窟历史及其造像艺术。
  丝绸之路与石窟寺院
  古代中国和中亚、西亚的贸易交流是通过丝绸之路进行的,佛教也是随着丝绸之路从印度传来新缰地区,而后又传播到中原地区。中国的早期石窟,比如库车石窟、凉州石窟、敦煌石窟等,都是沿丝绸之路建造的。
  库车的克孜尔石窟是中国现存石窟中最早建造的石窟,始凿于三世纪末至四世纪初。早期的石窟形制受印度石窟的影响很大,石窟中的壁画也继承了印度佛教艺术的风格。
  敦煌,古时曾受大月氏和匈奴等民族的统治,东汉时期,归属汉民族,是东汉的前沿,也是古代丝绸之路最为重要的场所。由于敦煌位处西域和中原相结合的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又是丝绸之路南北两路的合流地,所以,它在中国古代贸易和文化交流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在莫高窟开凿前,佛教已随着商人传入敦煌。直到明代海上交通发达之前,敦煌一直是东西交流的要地,莫高窟经过千余年的发展,成为中国石窟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为丰富的石窟。
  在公元一世纪时,印度已经开始建造佛像。佛像是人们对人类的理想化,是佛教徒膜拜的对象。这种佛像很早由商人和僧侣经中亚带来中国,佛像成为他们长途跋涉的保护神。敦煌是沙漠之旅的出发地,也是到达地。旅行者在出发之际祈愿旅途安全,或者在安全抵达之际供养、感谢神佛,他们选择了莫高窟这个佛教场所。敦煌莫高窟,由此与丝绸之路共同繁荣起来。
  中国的石窟寺院是从西域北路的龟兹国、高昌国、敦煌沿河西走廊乃至沿黄河由西到东营造起来的。这些石窟有克孜尔、柏孜克里克、敦煌、炳灵寺、麦积山、龙门、巩县等石窟。
  戈壁明珠--克孜尔千佛洞
  新疆地区最大的石窟是克孜尔千佛洞。石窟所在的库车,曾是古代佛教王国龟兹国的王都,位于丝绸之路西域北路的中部。四世纪开始,随着与北印度佛教交流的加深,库车成为与西域南路的于阗并列的佛教中心。
  克孜尔千佛洞位于新疆库车郊外拜城县东60公里的戈壁悬崖上。现已编号的洞窟有236个,长达2公里之多。开凿的年代大约在三世纪末到四世纪初,是新疆地区最早的石窟寺院,从三世纪到八世纪吐蕃侵入,是这个石窟群的繁荣时期。
  保存比较完好的石窟大约占全部的三分之一,有70余窟,窟内的佛像几乎全部被毁坏,但有5000多平方米的壁画。壁画的题材有释迦佛从诞生到涅的佛传故事,有歌颂释迦功德的因缘说话,还有描写释迦佛前世的苦行和善行故事的本生故事,共有五、六十个种类。早期窟内的壁画,大多是小乘佛教的释迦礼赞。这与当时龟兹地区盛行小乘佛教史实相吻合。晚期的壁画大多是千佛形象或是描述佛经内容的变相图。这种题材的出现,说明大乘佛教对龟兹佛教艺术的影响逐渐加深。除上述内容外,壁画中还有吹奏龟兹乐器的飞天以及耕作、制陶等内容,由此可以了解当时新疆地区的历史和文化。石窟的形状有印度式的塔院式的礼拜窟,也有僧侣坐禅和居住的僧房窟。壁画中有龟兹文字的题记。
  克孜尔石窟展示了龟兹国固有的文化与中亚、西亚、印度文化以及中原汉民族文化的交流。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一个非常宝贵的石窟。
  龟兹国是一个号称"佛塔庙千所"的佛教王国。除克孜尔石窟外,库车周围还有库木吐喇石窟、森木塞姆石窟、克孜尔朵哈石窟等从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建造的石窟以及龟兹国时期的几个大寺院。现在这些石窟已经荒废,地上的寺院也只留有残迹。在寺院遗址中时有塑像、壁画和残片、龟兹文、汉文、维吾尔文文字的文物出土。十世纪时,龟兹国遭受到伊斯兰教的侵入,龟兹地区的佛教也随之受到毁灭性的打击而急速地衰退了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五世纪到七世纪,塔里木盆地东北的吐鲁番地区,兴起一个高昌国。从西方传播来的佛教在这个地区与中原的汉文化交融,盛开了佛教文化之花。当时的高昌国内,建造了柏孜克里克石窟等许多石窟寺和地上寺院。残留在王都高昌故城的佛教寺院遗址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还有几座佛塔也保存下来。从这些遗迹可以了解到七世纪玄奘拜访高昌城时佛教兴隆的情景。汉代役所的交河故城也有大寺院的遗迹和带佛龛的佛塔。
  柏孜克里克石窟,维吾尔语的意思是"用美装饰的地方",位于吐鲁番县城东北50公里的胜金乡木头沟西岸断崖上,长达500余米,现存的石窟有83个。石窟大约是在五至六世纪高昌王国时期开凿的,到十三世纪伊斯兰教进入,兴隆了700余年。九世纪以后的高昌维吾尔时代,它是维吾尔王家的石窟寺院,大多石窟是在这一时期建造的。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外国的探险队相继把这些石窟内的塑像、壁画凿下掠到国外,石窟荒废。但剩下的壁画内容仍然相当丰富,有早期窟传统的佛涅图的佛传和本生故事,有《观无量寿经》、《华严经》、《观音经》等的变相图,还有以立佛为中心的誓愿图,这些壁画描绘了菩萨、诸天、僧侣、西域各国服饰的供养人像。有的石窟把唐代的壁画涂掉,在这上面描绘了马尼教的壁画,有的石窟是景教的内容以及密教的图像。这些壁画有大量汉字和回鹘文双行并写的题记。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佛教信仰情况以及回鹘民族和汉民族的亲密关系。
  佛教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窟
  关于莫高窟的创建年代,学术界有若干种说法,有一种说法是公元366年在鸣沙山的断崖上开凿了第一窟。前秦建元二年(366),有一位从西方来的沙门叫乐,他看到岩石中放射出光芒,金光万道,遂在此开凿了第一个洞窟。这以后,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各个时期的九百余年,不断地开凿和修补,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莫高窟在敦煌东南25公里处,石窟前面是大泉河,沿大泉河的断崖上,延绵1600米,建造了高达五层的石窟群,这是中国最大的石窟。早先大泉河曾水量丰满,从河面可以看到石窟前的楼阁。
  莫高窟有492个石窟,壁画达45000平方米,供养人题记7千余件、佛像2415尊。最大的佛象是北大佛殿内的大佛,最小的仅有10厘米。
  敦煌莫高窟内保存着中国佛教文化精粹的大量佛像和壁画。第17窟的藏经洞内曾发现数万件佛教经典、佛画和各种文书。莫高窟由此举世闻名。藏经洞是在1900年由道士王圆篆发现的。1907年,英国的斯坦因从这里骗取走藏经洞的典藉1万余件,现保存于大英博物馆,法国人伯希和紧接斯因坦之后,于1908年来到这里,攫走了大量的文献和佛画,现保存于巴黎国立图书馆。这就是敦煌学的起源。
  目前,收集的文献目录已经完成,可供研究学者利用。藏经洞是11世纪初,西夏王国征服敦煌时,僧人将窟口封闭保存起来的。这些文物在洞窟里沉睡了900余年。称为莫高窟精华的壁画,总面积达45000平方米。如果将这些壁画按2米的宽度排列,长度可达22.25公里。壁画的内容丰富,华丽至极。北魏早期石窟内的壁画,大多是描写有关佛的故事内容。北魏晚期石窟出现了以西王母、白虎、朱雀等四神、传说中的怪兽、雷公、羽人等为题材的中国古代神话世界。从这些内容,我门可以看到,传来中国的佛教与传统的神仙思想以及道教的结合。
  隋唐时期,题材愈加丰富,色彩更为华丽。壁画中出了夺目的画面,其代表作有以《阿弥陀经》、《维摩经》、《华严经》等各种经典内容为画的变相图。变相图中描述了幻想中的佛国即极乐净土世界。还有以佛、菩萨为中心的说法图。这些图中可为看到庄严的宫殿、庭院和聚集在这里的人群。由皮可以看出唐代宫殿的华丽情形。唐代后期的壁画多描述有各种观音菩萨,它们反映了当时不安定的社会情况。
  有的窟中,一窟内竟有三十余幅画面。它们是《张骞出使西域》、《佛图澄灵异》等以史实为基础的佛教史迹图和阿育王像的瑞象画。供养人像也极为盛行。一个窟内有数百人之多,作为窟主的供养象有西夏王、于阗王、吐蕃王等。其中于阗王的画像达2.8米。最为著名的是张议潮夫妻出行图和五台山图。前者是统治敦煌郡的节度使张议潮正装行列,从中可以看到唐末时期的风俗、服饰、军备等,它是研究唐代文化史的重要资料。后者描绘了唐末、五代初期佛教圣地五台山寺院的情形。对了解当时的五台山佛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五台山图画面很大,宽13.5米,高4.6米,面积达60平方米,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大的立体地图。莫高窟的壁画可称为是"沙漠大画廊"。
  敦煌莫高窟内有许多佛像。其年代从北魏至元代。第275窟的北凉交脚弥勒佛像,作为代表着敦煌最早期的交脚菩萨像闻名于世。第257窟内有代表北魏时期的思惟菩萨像。第259窟的北魏窟的佛像,充分地反映了北魏时期佛像的特征。北魏佛像容姿古朴端庄,衣纹线条流畅大方。第419窟是隋代的菩萨像。从北周到隋代的佛像,与北魏佛像相比,面部、身体较为厚实、圆润,写实性强。它反映了到唐代佛像的过渡期的风格。
  莫高窟最盛期的唐代塑像,一般是以佛为中心,两胁有阿难、迦叶二弟子、二菩萨,五体为一组,另有二力士、四天王。佛像端正、庄严,菩萨充满慈爱,力士像多有力量感,写实性地表现了各自的精神面貌。第322窟、第328窟、第45窟、第194窟等是盛唐期的代表。窟内的墙壁和天井都描绘着壁画和佛像群,绚烂华丽,让人感觉到佛和净土的美妙。
  唐代还建造了巨大的佛像,北大佛高达33米,南大佛26米,第48窟的涅像达15米。在敦煌莫高窟,我们可以直接看到从北魏时期到元代的约一千余年各个时代的塑像和壁画。莫高窟不只是佛教艺术的一大宝库,它还是了解中原地区、敦煌地区及西域各国历史、文化及其交流的资料宝库。
  1900年藏经洞被发现以来,许多外国人来到这座宝库,攫走大量的文书、典籍、画像等文物。继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之后,日本人橘瑞超、吉川小郎、俄国人奥登堡、美国人华年纳等人相继来到这里,参与了掠夺文物的竞争。华内纳甚至使用药品将石窟中的壁画剥离后劫走,洞窟里伤痕累累,至今都历历在目。1920-1921年俄国革命时期,有900余名失败的白俄士兵逃到敦煌,被强制收容到莫高窟。这些士兵在窟内生火做饭,毁坏塑像,剥取金箔,许多洞窟的壁画被油烟污染,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但是,虽然历经苦难沧桑,莫高窟文化遗产的价值并未因此失去。应该说,正因为这些磨难,莫高窟更加显示了它的价值。
  敦煌艺术的姐妹窟有西千佛洞和安西县的榆林窟等。西千佛洞,它开凿在党河北岸的岩壁上。这处断崖在河床面20多米高的地方。现存19窟,它们是从北朝末期到隋、唐、五代这一期间开凿的。
  榆林石窟,现有41个洞窟,窟内有莫高窟看不到的西夏、元代的壁画。敦煌之所以能留下如此多的佛教遗址,如前所述,是因为敦煌曾经是西域和中国中原地区相结的通商必经之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曾经有许多优秀的佛教徒来敦煌造访。例如竺法护被称为敦煌菩萨。于公元422年从龟兹国来到敦煌的昙摩密多,在这里建立精舍。这些在史籍上昀有记载。
  敦煌是政治、军事、通商的要冲,同时,它又是佛教的一大圣地。
  河西走廊的佛寺
  从东西两路的要地敦煌进入中原,河西走廊是必经之地,同时,它也是佛教传来的通道。
  河西走廊的南侧耸立着祁连山脉,全长达1000多公里。祁连山最高峰达5547米,平均海拔4000米,山顶终年积雪。沿着祁连山脉的北侧象走廊一样形成一个几公里至一千余公里的细长地带,这就是河西走廊。祁连山脉的山中和山谷的断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它们有马蹄寺石窟、天梯山石窟、拉捎寺石窟等,其中最为有名的是马蹄寺石窟。
  马蹄寺石窟在甘肃省裕固族自治县的马蹄河西岸,周围是祁连山峰。整个石窟群由北寺、南寺、金塔寺、上、中、下观音寺以及千佛洞的七个石窟群组成。石窟之间的距离近的2公里、远的5公里。窟龛有的在石壁高处,有的在水际近处的岩壁上。石窟前有寺院的建筑物,是后来建造的。马蹄寺石窟大多数洞窟是北魏造的,但现存的壁画、造像都是唐以后的遗物。北寺和金塔寺保存比较好。
  金塔寺石窟,在马蹄寺西北15公里的大都马河西岸,分东西两窟。石窟开凿在剌沟山谷的峭壁上,离地面有60多米,是马蹄寺石窟群中保存最好的石窟。东窟内有通顶中心方柱,窟高6.05米、宽9.7米、残深7.65米,中心柱四面分为三层,开龛造像,高处彩塑飞天、千佛、菩萨和莲花童子等,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窟内现存壁画为明代所绘。西窟形制与东窟相同,但规模较小,塑像多为后代补作。
  北寺和南寺石窟在马蹄山腰相对的石崖上。北寺有九窟,其中有宽达26.3米,深达33.5米的大型洞窟。窟内有从西夏至元代的四十多个大佛龛。上中下观音洞的窟内,佛像已不存在。
  天梯山石窟是北凉太祖沮渠蒙逊开凿的北凉石窟,在武威市南60公里处的祁连山断崖上,有18个洞窟。1927年的大地震,使这些洞窟遭到很大损害。窟内塑像倒毁,壁画损坏。结果,表面的西夏、元、明时期的壁画剥落后,露出里层的北凉、北魏、西魏、隋、唐时期的绘画。现存的塑像、壁画都已移至甘肃省博物馆保存。
  陇东地区的石窟
  从河西走廊越过陇山往东,沿泾河从北进入长安,有一条鲜为人知的丝绸之路。泾河流域有许多石窟,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庆阳北石窟和泾川南石窟。
  庆阳北石窟寺,在甘肃省庆阳县西铎镇西南25公里寺沟川蒲、茹两河交汇处东岸。这个石窟是北魏永平二年(509)泾川刺史奚康生开始建造的。窟龛开凿在红砂岩的断崖上,南北长120米,最高处距地面十余米。
  石窟群中最大的石窟是第165窟,欲称佛洞,窟高13.2米、宽21.7米、深17.9米。
  窟内建造七佛大立像,身高8.1米。另有4米高的胁侍菩萨10尊、5.4米高的交脚弥勒菩萨2尊,还有乘象普贤菩萨、三头四臂天王。场面极为宏壮。窟门外是6米高的金刚力士。
  石窟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各代建造。现存窟龛295个,塑像2100余尊。此外还有不少记述石窟历史的碑石、石刻、墨书等题记。其中,唐代造窟中的一些佛像保存较为完好。这个地区交通不便,游客稀少,但石窟在佛教文化史上的价值却是很大的。
  泾川南石窟寺在甘肃省泾川县城东、泾河东岸,距县城约20公里。与北石窟相对而言,同是北魏泾川刺史奚康生所建,开凿于北魏永平三年(510)。现存一窟,石窟规模和佛像略比北石窟寺第165窟小些,内有7佛和14尊胁侍菩萨、交脚弥勒菩萨,它们在壁面上的排立与北石窟寺165窟完全相同。
  南石窟寺附近有北魏时期建造的王母宫石窟,此外还有保存着大小二十余窟的陇东石窟群,它们零零散散地分布在河西走廊至长安的丝绸之路上。
  浮出水面的大佛--炳灵寺石窟
  从甘肃省永靖县刘家峡水库的入口乘船,西行50公里。这两岸奇峰峭壁,两山相夹的山谷叫大寺沟,炳灵寺石窟就面临大寺沟而建。炳灵为藏语"千佛"或"十万佛"之意。石窟分布在黄河北岸的小积山岩壁即大寺沟的山谷内,长达2公里,上下四层,高低错落,濒临黄河,气势庄严。最为集中的石窟在下寺沟的西岸,南北长达350米,高达30米的岩壁面上。现存的窟龛有184个,为西秦、北魏、北周、隋、唐各代所建。窟内大小石雕佛像679尊,泥塑像82尊,壁画约900平方米。佛像最大的有27米,最小的仅有20厘米。
  编号第169窟是炳灵寺石窟中最早的石窟,它建在离地面有45米之高的天然洞窟中,内有许多佛龛。窟内的佛像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佛像。立佛一侧有西秦建弘元年(420)的题记,这是中国石窟中最早的年号。由此可知,炳灵寺石窟是西秦时期开始营造的。
  第169窟内的如来立像,与印度马土腊式的佛像极为相似,好象能透过薄衣看到人体内在的美,衣褶是用间隔均等的细线描绘而成的。造型刚健挺拔,栩栩如生。正面壁面上共有12尊佛像,这是中国石窟佛像中最早期的作品。169窟内的北侧,还留存有佛说法图、无量寿佛、弥勒菩萨、飞天等壁画。壁画中人物衣袂飘逸,色泽绚丽,构图古雅,显示出神奇美丽的天国风光。据传说,法显前往印度途中,曾在此窟停留长达三月之久,至今窟内还有"法显供养"的题字和其他古代高僧的题记。
  第135窟,有释迦佛和多宝佛的二佛并坐像。这种式样是依据《法华经》建造的。五世纪初鸠摩罗什译出《法华经》的当时,《法华经》极为盛行。
  第171窟在169窟的正下方,是唐代的摩崖大佛龛,内有高达27米的弥勒佛坐像。窟前曾有七层楼阁。乘船接迈大寺沟时,从船上能看到的就是这尊大佛。
  炳灵寺石窟,自从刘家峡水库建成以后,游客乘船经水路便可抵达。这以前必须通过险峻漫长的山路才能来到这里。古时,这里曾是进入丝绸之路有名的黄河渡口,随着丝绸之路的衰退,行人也几乎绝迹,直到近些年来它才又成为观光胜地。
  塑像的殿堂--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30公里的麦积山。天水市在秦岭山脉的西端,古时叫秦州,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从远处望去,麦积山婉如农家庭院里堆积的麦束,山名由此而来。这是一座高达150米的独立小山,周围被秦岭山脉群山环抱。
  麦积山石窟是后秦姚兴年间(394-416)建造的,西魏文帝时修整,还修建了寺院。现在,石前仍有瑞应寺。开凿以来到清代,曾有十二个王朝持续营造和修复,其中尤以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宋六个王朝最盛。现存的重要造像多为唐代以前建造。麦积山石窟的窟龛建造在离地面70-80米的断崖面上,最著名的是北周时期建造的七佛阁,前面是楼阁式的窟廊,左右31米,高15米,它是麦积山最大的石窟。麦积山石窟现存的窟龛共有194个,塑像、石像7000余尊。此外还有许多壁画。塑像精美,故有"塑像馆"之美称。
  麦积山石窟是埋葬西魏文帝皇后乙弗氏的墓窟。乙弗皇后失宠后,在麦积山出家为尼,死后凿麦积崖为窟而葬。第44窟的坐佛就是模仿乙弗皇后做成的供养佛,优美的姿态和面容,充分显示了西魏佛像的清雅。
  第133窟是北魏时期建造的石窟,俗称万佛洞,内有18通古碑。窟内的塑像是北魏佛像中最为完美的造像,犹如童颜少年的比丘像,给人一种清爽宁静的感觉。
  须弥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和炳灵寺石窟是沿着古代商人从长安出发通过的丝绸之路建造的。实际上丝绸之路不只这一条通路,还有另外一条从长安往北通过甘肃省东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地区进入凉州(今武威市)的通路。须弥山石窟就建在这条通路上。隋唐时期,这里叫石门关,它是连接丝绸之路和长安的七个关口之一。
  须弥山石窟,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城西北60公里的须弥山东麓,六盘山脉的北端。这里峰峦迭嶂,满山被红岩石覆盖。山麓有石门水流过,沿石门水溯河而上的道路是河西走廊的古道。
  北朝以来,须弥山开凿了许多石窟,共计有132窟。其中保存完好的有20窟。须弥山石窟群分为五个部分。它们是大佛楼、子孙宫、圆光寺、相国寺、桃花洞。入口的近处是大佛楼,内有唐代建造的高达20.6米的大佛一尊。大佛是释迦佛坐像。
  子孙宫、圆光寺、相国寺多为北朝期的石窟。北朝时期的佛像保存也比较完好。北朝窟中心有四方塔柱。北魏建造的第33窟内,塔柱分为七层,每一层都有佛龛,中间安置佛像,四周的洞壁上有很大的佛龛,佛龛内按一佛二菩萨配列。代表北周石窟的是第51窟,中心有塔柱,窟中有7米高的佛像七尊和胁侍菩萨。
  据碑文记载,须弥山在唐代时是以大佛为中心是景云寺,寺院规模很大。大佛窟的前面有三层高的大佛楼。明代在石窟前建起圆光寺和相国寺。明末清初,道教徒进入这里,许多石窟被改修为道教石窟,还修建了道教庙,这附迈一带开始称作子孙宫。
  1920年,这个地区发生过大地震,须弥山的寺院全部毁坏,石窟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近年来,又进行了大的修复,重建了圆光寺,损坏的石窟也得到整理。须弥山石窟北部,有一个开凿在黄河西岸的石窟群,称为石空寺石窟,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石窟乡金沙村的双龙山南麓。石窟群含石空寺窟(也称万佛洞)、睡佛洞、百子观音洞、灵光洞四窟。石空寺窟尚能进入,另外三窟均被流沙湮没。
  石空寺石窟是在唐、西夏、元代营造的,开凿大约是在唐代。佛像多被破坏,壁面上多是后世拙劣的绘像。高25米,宽13米的大洞窟前,有无量殿、大雄宝殿、禅堂。现已修复,在沙漠中显露出华丽的姿容。寺前有黄河支流流过,可以说这是一处沙漠绿州中的石窟。石窟寺前是丝绸之路的一条古道。站在这里,仿佛能看到古时这条路上行人往来的身影。
  北魏佛教艺术精粹--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在河南省洛阳市南12公里的伊河两岸。这里两山对峙,伊河从中间流过,远处望去,两侧的山犹似天然的门阙,因此又称"伊阙"。龙门山河秀美,风景绝佳。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这样描述:"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石窟就开凿在伊水两岸的峭壁上,南北长达一公里。它是中国三大石窟之一,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太和十七年(493)前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各个王朝400余年的持续性大规模营造。以后的五代、北宋也有过建造,但数量很少。
  现存佛洞1352个、佛龛750个、佛塔40余座、全山造像约100000余尊。最大的造像17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
  内容丰富多彩的龙门石窟艺术,为中国古代历史和艺术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龙门石窟中保存着历代造像题记和碑刻计3900多品,数量为中国石窟之最。这些资料不仅是研究的重要佐证,还是中国传统书法的艺术作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北魏碑刻中的精华。
  1961年,龙门石窟被指定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古阳洞是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太和十八年(494)前后开凿的石窟,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内容比较丰富的一个洞窟。窟内有太和十九年(495)的弥勒佛造像和题记。窟的正面是一佛二菩萨像,左右两壁雕三层佛龛、主佛像,从壁面到窟顶的雕刻精巧细致,手法熟炼,是一处可以代表北魏式样的石窟。"龙门二十品"中的十九品北魏碑刻就在此窟内。
  宾阳洞共三洞,中洞为北魏景明元年(500)开凿,历经23年才得以完成。正面的主像是释迦佛,两侧是阿难、迦叶二弟子,普贤、文殊二菩萨侍立。左右壁都是一佛二菩萨的立像。佛和菩萨的造像面部清雅,衣纹细微,体现了北魏造像的艺术风格。洞口内两侧的壁画上,雕刻着数层精致的大型浮雕。内容是《维摩变》、《佛本生故事》、《帝后礼佛图》、《十神之象》。可惜《帝后礼佛图》已被外国人掠往国外。宾阳洞北洞和南洞也是北魏时期开凿的,完成却到了唐代初期。
  莲花洞,因窟外左上方有明代书刻"伊阙"二字,又名伊阙洞,主像是5.1米高的释迦牟尼立像,面部和两手已毁。窟顶刻有一大莲花,故称莲花洞。窟壁佛龛较多,构图富于变化,装饰华丽。
  莲花洞和古阳洞、宾阳中洞被称为龙门的北魏三大石窟。佛和菩萨像的造像被称为"秀骨清像"的风格,它们充分体现了古朴典雅的北魏造像特征。
  药方洞开凿于北魏晚期,建成于唐代武则天时,历时约200年。窟内刻有140余种治疗疾病的药方,为唐代作品,是研究中国古代医药学的重要资料。洞内的主佛及其他佛像均为北齐造像。
  除上述洞窟外,到北魏末年开凿的石窟还有火烧洞、石窟寺、魏字洞、赵客师洞、普泰洞等。潜溪洞,唐代初年开凿,是龙门北侧最大的石窟。洞内有泉水流出,洞名由此而得。窟内有一佛、二弟子、一菩萨和二天王,是典型的唐代造型。主佛阿弥陀佛面部丰满,菩萨慈祥温和,体现了唐代造像的特征。天王身着甲胄,足踏邪鬼,表现了武士的风貌。万佛洞,唐永隆元年(680)建造,洞窟南北的壁面刻有15000尊佛像,故名万佛洞。
  正面阿弥陀佛端坐,北后雕刻54枝莲花。莲花上有菩萨或供养人。窟门南壁有观音立像,右手执尾、左手提净瓶。奉先寺,唐代雕塑艺术的代表作。由唐高宗和武则天出资建造。大摩崖像龛宽36米,长41米。内有毗卢遮那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等9尊大型佛像。第一件都是唐代雕刻的杰作。中央的毗卢遮那佛坐像,高达17米之多,它是龙门艺术的代表。窟龛壁面上刻有15000余尊造像。武则天的武周时期是唐代造像的最盛期。除奉先寺以外还完成了万佛洞的建造。另有大万洞、高平郡王洞、对岸西山的极南洞、看经洞等也开始营造。这一时期,阿弥陀佛的建造超过弥勒佛,急速增加。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净土教的流行。此外还有以奉先寺为代表的主像为毗卢遮那佛的华严宗、以地藏菩萨为主像的三阶教。还有一些禅宗的洞窟,如雕有西方二十五祖的大万洞、二十九祖的看经洞等,它们都是当时流行的佛教宗派。
  唐代后期,龙门石窟造像开始衰退。造像的题材也转变为祈愿极乐净土的阿弥陀佛,拯救现世苦难的地藏、观音菩萨。
  龙门石窟中还有反映和外国交流的新罗窟、吐火罗僧的造像龛。沿着丝绸之路由西向东传播而来的佛教,在丝绸之路各地留下了大量的石窟寺院。这些石窟寺院都是将佛教教理的内容和理想以壁画和雕刻的形式反映出来,它们是庄严的佛国世界和极乐净土。
  广阔的中国大地上现在仍然保存着难以计数的石窟寺院。本文只是从丝绸之路之一角度上来考察,摘取了最为早期的、最为重要的部分石窟加以介绍。

 

五明学佛网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 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