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陇南地区名胜、古迹


2014/9/8    热度:430   

口“修茅茨容身”。草堂重建于北宋,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重修,现存为清代建筑。坐西朝东,南北宽约10米,东西长约30米。现存大门内左右厢房,二门内大殿3间。古柏森森,碑石罗列。堂前山石陡峭,有二石对立,其形如阙,传说有凤凰栖息其上,故名凤凰台。背靠仙人崖,双峰对峙,形似两儒士,俗称秀才峰。山上多松柏、古槐、海棠、斑竹。杜甫诗《凤凰台》、《发同谷县》、《石龛》、《泥功山》、《积草岭》诸篇,均作于此。
  飞龙峡 在成县县城东南4公里。东有凤凰山挺拔屹立,西为南山巍峨壮观。山势险峻,峭壁悬空,山谷中青泥河水顺流直下,时而如飞龙击水,浪花四溅,时而似龙潜深潭,蓄势徒发。此处古为成县通往略阳汉沔之要道,至今仍见前人用栈道架梁补路之迹,现存栈道孔32个,口呈方形、圆形两种,横向曲线排列镶嵌于峭壁之上,栈道两端,一条小路时隐时现。小路东南端,现存两座石碑。现栈道虽已废弃,但其云栈挂壁,危径如线,似天造地设之险要景观犹存。
  西峡颂摩崖 在成县县城西10公里鱼窍峡中天井山下。又称黄龙碑。刻于东汉建宁四年(171年)。周围山势陡峭,两山对峙,一泓中流,两峡旁有潭,渊深莫测。俗传有黄龙自潭飞出,因名黄龙潭。潭左侧摩崖成碑,高2.2米,宽3.4米。“惠安西表”篆额,正文阴刻20行385字,后有小字题名12行142字,汉隶真迹,笔触遒劲,刀刻有力。记载武都太守李翕率众开天井道政迹。碑文右侧刻《五瑞图》,绘黄龙腾空飞舞,白鹿绅颈长鸣,嘉禾簇簇,甘露欲滴,寓意“龙凤呈祥,五谷丰登”,构图精美,刻画精致,历代视为瑰宝,拓片流传甚广。左下10米有汉隶摩崖,俗称桃花碑。东1公里有耿勋摩崖碑,刻于东汉熹平三年(174年),记述汉武都太守耿勋的政绩。
  鸡头山 在成县县城西南约5公里。主峰曰嵋峪,意为“与峨眉山地脉相近”。远望葱茏挺拔,直插云际,周围群山环绕,逶迤起伏。自山底登临,到灵官峡,此处建筑密集,庙宇鳞次栉比。一条林间小径通往龙洞,洞深达数公里,内塑神像甚多,中间一股清泉,传为“神水”,洞口刻有“桃源仙境”四个楷书大字,上为普贤殿。山腰悬崖间一块巨石,状如雄鸡起舞,人称“石鸡”。往上数尺,一“石猴”凌空而立。山上佛阁道观“创自唐,踵于宋,及明为最盛”,历代屡圮屡兴,于今仍飞栋凌虚,檐牙高啄。鸡山东南5公里外一山名凤凰山,传说秦皇当年登鸡山命宫娥吹箫,引得山上凤凰起舞,延至汉代,乃有凤凰栖于其上。诗人杜甫曾作《凤凰台》诗,吟诵其事。
  礼县
  赵世延家庙碑 在礼县城南0.5公里。碑刻建于元延佑三年(1316年),翰林学士承旨程钜夫撰文,赵孟頫奉敕书丹并篆额。碑首呈拱形,高1.3米,上覆六龙盘踞左右,前额篆书“敕赐赵世延家庙碑”,阴面楷书“大元敕赐之碑”。碑身高2米,宽1.3米,厚0.42米。碑文楷书33行,行64字,记述蒙古征行大元帅按竺迩世功及其孙鲁公赵世延奉诏立意之事,用笔圆润,骨力内藏。龟趺长2米,宽1.3米。赵世延家庙碑系著名书法家赵孟頫晚年作品。
  王仁裕神道碑 在礼县城西南15公里的斩龙村。刻建于北宋雍熙三年(986年),宋李昉撰文。通高3.05米,宽1.14米,厚0.4米。碑额篆书“周故少师王公神道碑”,碑身中间阴刻楷书碑文,竖列36行,行71字,主要介绍了王仁裕的生平及作品。王仁裕(880-956),天水人。谥太子少师,以文辞名,著述甚多。碑外观高大雄浑,碑文书法苍劲秀丽,刻工精细娴熟。
  祁山堡褚葛亮庙 在礼县城东20公里汉水源头。祁山是东西百余里平川上突起的一孤峰,拔地而起,南临汉水,自古为陇蜀往来要冲。《水经注》载:“祁山在嶓冢山西七十里许,山上有城,极为严固,昔诸葛亮攻祁山即斯城也。”祁山堡建于西汉,周围里许,四面如削,高峻奇拔,惟一羊肠小道,依山就势,蜿蜒而上。顶平坦如席,约2000平方米。现存诸葛亮庙,前后三院,歇山式建筑。正殿塑诸葛亮像,后殿祀关公。门外有照壁、戏台,为建国前后重建或改建。尚存历代名人书写匾额多面,楹联5副,碑石20余通,对诸葛亮毕生事迹和功业概述甚详,字迹劲秀。
  康县
  平洛镇:明月山
  团庄村:汉墓群
  云台村:“云台晚照”为康县十景之一。
  武都县
  万象洞 在武都县城南15公里白龙江畔杨虎村半山腰间。洞窟深邃,钟乳石绚丽多姿,美妙神奇。群峦竞秀,道路崎岖,纵横50-100米间。洞内保存宋、元、明、清名人石刻和墨书诗文题记数十处。
  广严院 在武都县城东30公里的柏林村。现名柏林寺。据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立《敕赐广严之院》碑记载,建于乾德元年(963年),嘉佑八年(1063年)敕赐额,以后曾多次修缮。现存前殿、僧房、山门一院23间,占地2000平方米。前殿坐北向南,面阔5间,进深3间。单檐挑角歇山顶,上覆筒瓦。据碑文及建造风格看,前殿为南宋建筑。左右僧房及前山门为清康熙年间(1662-1722)复修。院内外古柏林立,院内三柏胸围3米,高30米,寺后一柏胸围7米,高70米。殿宇居中,古朴雄伟。
  文县
  文昌楼 在文县县城东南所城城墙遗址上。所城筑于明代,现存城墙长约40米,高6.5米,基宽约9米,顶宽约6米,重建的文昌楼屹立于其上。建于明成化六年(1470年),原在东南城关,因南城冲塌,移置旧城上。重修时利用了旧楼的大部分木骨,保留了原来的建筑物特征。楼分3层,底下两层平面为四方形,面宽3间。第三层为八角形,攒尖顶,覆琉璃瓦,黄瓷脊。三层均挑出单檐。北边建有长廊,登楼远眺,青山白水尽入眼底。
  文县天池 在文县县城北100公里的天魏山上。海拔2400米,为洋汤河被阻断后形成的葫芦样碧池,方圆20公里,水深480米,由9道大湾103曲汇成。清澈如镜,蓝天、白云、青山、绿树倒影满池,山光水色,浑然一体,如诗如画。遇雨雾弥漫,天、山、树、水缥缈朦胧,宛如空灵境界。
  两当县
  香泉寺 在两当县城北郊。寺原为古庙一楹,奉观音一像,清雍正三年(1725年)扩为三楹,增文殊、普贤二像,乾隆十年(1745年)砌泉为池,建印月轩、僧舍、山门。泉水自佛座下涌出,煮茗有清心明目之功,灌园600余亩。寺内古柏森森,池内鱼翔浅底,池旁梅桂沁香,以“香泉印月”倍受赞誉。
  宕昌县
  邓邓桥栈道 在宕昌县城东南约30公里邓邓桥村。三国末,邓艾父子率军来到花石关,此地深山峡谷,两边山高入云,中间仅有一道石缝,终年不见日光,峡中岷江水湍流急。邓氏父子凿石为洞,开辟栈道,合兵建桥,渡岷江而入川,所以叫邓邓桥。此桥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曾重修。现栈道孔分布在长200米的山岩之上,最高距地面约7米,最低约0.4米。间距在0.6-2.5米之间。存留栈道孔为78个。
  哈达铺纪念馆 在宕昌县城西31公里。中央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后,翻越岷山,于1935年9月18日到达甘肃后的第一大镇—哈达铺。当时部队1.4万余人,毛泽东派人在镇上邮电所找来很多报纸,了解了当时全国特别是陕北形势,决定向陕北革命根据地进发。20日在哈达铺关帝庙召开团以上干部大会,毛泽东作重要讲话,号召全军将士继续英勇奋战,以实现北上抗日的伟大目标。哈达铺是红军北上抗日决策的重要纪念地。现毛泽东的住所已辟为纪念馆,周恩来、贺龙的住所及红军司令部“同善社”辟为革命文物陈列保管室。
  西和县
  法镜寺石窟 在西和县城北12公里的石堡村。开凿在飞来山南北两侧的山岩上。据窟形及造像特点似为北魏中期建造。现存31窟,有造像13尊。塑造方法采用石雕、石胎泥塑、彩塑等方式。造像凝练简括,大劈大开,形成写意传神的风格。
  八峰崖石窟 在西和县城南约35公里的石峡乡。群山间八峰峻起刺天,飞崖凌空劈雾。其中一峰相对高度约200米,山腰中有高约15米、长约60米的天然岩穴,内原建造殿宇14间,两层14龛中有造像200余尊。后因失火,建筑全毁,现仅存泥塑造像90余尊及部分壁画。造像中有宋代的菩萨、元代的三佛及明代的弥勒佛等。其中第10龛的弥勒佛,高4米,塑造精细,神态生动。
  仇池国故址 在西和县城南60公里仇池山上。因池得名。东临养马河,西濒西汉水,拔地而起,直刺蓝天,顶有平田百顷,煮土成盐,又名百顷城。自成城廓。相传,东汉末年白马氐部落杨驹居此建仇池国,传18世,立33主,传衍380多年,统辖甘、川、陕三省边境六郡十八县。山上风景秀美,物产丰饶,气候温和,泉水多,胜迹遍山。建筑早毁。仇池石色赭红,吸水性能强,适宜养育小树花卉。苏轼《双石》诗中有“一点空明是何处,老夫真欲往仇池。”他收藏有仇池石,著《仇池笔记》。
  徽县
  吴玠墓 在徽县城东北的吴山。山原名钟楼山,因有吴玠墓而得名,山上古柏成林,芳草丛生,青苔满地。墓呈半球形,高1.4米,底周9.3米。墓前碑高2.96米、宽1.5米、厚0.31米。碑文为宋四川宣抚使胡世将所撰,字多漫漶。吴玠(1093-1139),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南宋抗金名将。为南宋初第一个以军功晋爵的将帅。
  白水路记摩崖石刻 在徽县城南28公里的王家河村。刻建于北宋嘉佑二年(1057年),为宣德郎守殿中丞、骑都尉潜绯雷简夫撰文并书篆额。刻于悬崖面上,通高2.8米,宽1.83米。额篆《新修白水路记》六字,正文楷书竖列26行,行37字,笔力遒劲,字迹工整。原蜀道西线故道,须越青泥岭,此道山崎路萦,天多云雨,行走艰难,李白曾有“青泥河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之叹。新修白水路后,废青泥驿一驿,缩短路程33里,使交通大为便利,故摩崖刻石以记功德。碑文详述了白水路的修建及变迁情况,为研究古代交通史的珍贵资料。右下方还有一块长方形刻石,系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陕西布政司陇右道按察司副使张应登的题诗。

 

五明学佛网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