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莫高窟齐名的天梯山石窟
2014/9/8   热度:149
天梯山石窟,也叫大佛寺,位于武威市城南约40公里的中乡灯山村。因山道崎岖,峰峦叠嶂,形如悬梯,故名。天梯山巅白雪皑皑,常年不化;山间泉水叮咚,草木丛生,风光绮丽。“天梯积雪”为凉州八景之一。。
东晋十六国时期,社会动乱,干戈不休。然而五凉割据的河西地区相对安宁,因此,佛教得到迅速传播。《魏书·释志志》称:“凉州自张轨后,敬信佛教,……多有塔寺。”。
天梯石窟,是我国开凿较早的石窟。据范文澜著《中国迥史》记载,天梯石窟始创于北凉王沮渠蒙逊时(40I~432)距今已1500多年,早于云岗石窟和龙门石窟。北凉王沮渠蒙逊是临松卢水胡人,先氏为匈奴左沮渠,遂以官为姓氏。沮渠蒙逊信仰佛教,从日常生活到军事政治都表现出对大自然的顶礼膜拜:打仗要看日月星辰的变化,月满则进攻,月亏则迟兵,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东晋义熙八年(412),蒙逊由张掖迁都武成,自称河西王,设置百官,修缮宫殿,大兴佛教,并“取佛书以名其于”称“菩萨”(梵语,意为正道)。不久其母病故,蒙逊散钱赈济百姓,还下沼自责自谴,实行大赦,并在武威南部天梯山上召集工匠,劈山开路,伐木毁林,开凿石窟,大造佛像。“或石或塑,千变万化,有礼敬者,惊眩心目”。其中为母亲车氏塑造丈六石像一尊,形似泣涕之状,意示怅悔。还有一尊土圣僧造像,形状大小如真人一般。远远望去,人走它也走,人停它也停;近前细看,英姿挺俊’栩栩如生。据说屡现灵端,倍受人们崇敬。
天梯山石窟是我国早期石窟的代表,不但为佛教的传播培养了人才,而且为石窟的开凿造就了技术力量。后来,北魏在大同开凿云岗石窟时,所用能工巧匠都是从姑臧迁徙而去的,主持开凿的也是姑臧憎人昊曜。
天梯石窟的开凿,使西域高僧接踵而来,佛教徒剧增。当时,就有西域畿宾国尚憎昙无谶由鄯善远道而来,在天梯山石窟传经说法,自称能驱鬼神疗疾病,使妇女多生儿子。因此,深受蒙逊的器重,神尊为“圣人”。昙无谶(386~433年),中天竺人。6岁丧父,10岁诵经,初学小乘,后习大乘,博览五明诸论,西域尊称其为大咒师。自来凉州后,开始学习3年汉语,后与高僧慧崇、道朗等人翻译了佛教史上很重要的《大般涅磐经》和《大集经》《大云经》、《慧华经》等10多部,共100余卷。正如《大般涅磐经序》中所言:“大般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昊无谶对佛教的传播贡献很大,也使天梯石窟更具盛名。据《武威县志》记载,当时天梯石窟有憎人230多人,影响很大。
此后,天梯石窟在北魏、隋、唐、西夏期间均有扩建,至明、清已成为喇嘛教寺院。据明正统十三年刘永诚《重修凉州广善寺铭》记载:正统十年(1445)天梯山石窟尚存26处。由于地质结构松软,天梯石窟在历次地震中遭有不同程度的损失,仅1927年武威大地震,就震毁洞窟10余处。解放后,实存造像和壁画的只有8窟。1959年9月,因兴修黄羊水库,而窟址地处水库淹没区,部分造像、壁画遂被迁至兰州市甘肃省博物馆。北魏、隋唐时期的藏文经卷、绢画等由敦煌文物研究所保存。
现在,天梯山石窟仅存3层,大小洞窟17处。其中一大型洞窟残高30米,宽19米,深6米。窟内有释迦牟尼坐像1尊,高15米,宽10米,面水而立,右臂前伸,指向前方,巍然端坐。对此,民间有“张义堡,水湖滩,大佛爷手指磨脐山”的歌谣和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释迦两旁还有文殊、普贤菩萨,广目、多闻天王、迦叶、阿难等6处尊造像,造型生动,神态威严。窟内南北两壁绘有大幅壁画。南壁上部为云纹青龙;中部为大象梅花鹿,大象背部驮有烟焰发光的经卷,下部是猛虎和树木花卉。北壁上部绘有青龙双虎,中部绘有白马、墨虎、菩提树,马背上经卷闪光;下部绘有牡丹花卉。整个壁画笔触清新,色泽艳丽,形象逼真.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