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建筑


2014/9/8    热度:367   

佛教建筑
  陈志华
  (摘自《外国建筑史——十九世纪末叶以前》)
  1979年12月
  大力提倡佛教的孔雀王朝在公元前3世纪中叶几乎统一了整个印度,国力强大,经济繁荣,城市和宫殿建设都比较发达。但遗留下来的却只有一些佛教建筑。
  佛教原来不拜偶像,不信灵魂,主张以寂灭无为达到自我否定,从而“摆脱苦海”。所以,这时期的佛教建筑物主要是瘗埋佛陀或圣徒骨骸的窣堵波(Stupa)和供信徒们苦修的僧院。
  窣堵波。窣堵波是半球形的建筑物,和世界各地许多早期的坟墓型制一样,脱胎于住宅。印度北方的住宅是竹编而抹泥的,近于半球形。
  最大的一个窣堵波在桑契(Sanchi),大约建于公元前250年。它的半球体直径32米。高12.8米。立在4.3米高的圆形台基上。台基的直径是36.6米。顶上有正方的一圈石栏杆,围着一座托名佛邸的亭子,冠戴着三层华盖。半球体是用砖砌成的,表面贴一层红色砂石。
  桑契大窣堵波四周有一圈石栏杆(建于公元前2世纪),每面正中设一个门(公元前1世纪),朝向正方位。栏杆仿木结构。在立柱之间用插榫的方法横排着三根石料,断面呈橄榄形。立柱顶上用条石连成一个环。这样的栏杆是印度建筑中特有的。
  门高10米,覆满了深浮雕,轮廓上装饰着圆雕,题材大多是佛祖的本生故事。门也仿木结构,比例匀称,形式轻快。
  窣堵波的半球体象征天宇,构思比较原始,但它概括了人们可能观察到的最宏伟的形象的基本特征,单纯浑朴,完整统一,尺度很大,加上砖石砌体的稳定感和重量感,所以窣堵波具有壮穆的纪念性。四周栏杆和它的门,分划细密,轮廓复杂而玲珑纤巧,同半球体对比,把它地庄严隆重更烘托得突出。
  石窟。佛教提倡遁世隐修。增徒们依山凿窟,建造了许多僧院,名为毗诃罗(Vihara)。它们大抵以一间方厅为核心,周围一圈柱子,三面凿几间方方的小禅室,显然模仿民居的三合院布局。
  毗诃罗的旁边通常有举行宗教仪式的石窟,名为支提(Chaitya)。支提多为瘦长的马蹄形,也有一圈柱子。在里端,半圆部分的中央是一个就地凿出来的窣堵波。为了增加采光量,在大门口的上面再凿开一个火焰形的券洞。
  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9世纪,印度北部开凿石窟大约在1200个以上,其中最著名的是卡尔里的支提(Karli,公元前1世纪)。它深37.8米,宽14.2米,高13.7米。   石窟内外都模仿竹、木结构的建筑物,维妙维肖地雕凿出各种竹、木构件和立柱。大约当时也造过不少竹、木结构的毗诃罗和支提。
  在远离山岳的地方,有用石块砌筑的支提,它们更象用竹竿编造、抹泥而成的民居。石块叠涩而成的屋顶,外形浑圆光滑,称为“象背式”屋顶。
  石窟用很大的功夫雕成竹、木结构样式,再一次说明一种习见习闻的建筑形式的惰性。因为窣堵波和石窟并不是有强大生命力的建筑物,它们不过是善男信女们的“功德”。所以不可能成为新结构和新形式的荷载物,因而旧形式就能相当长期地存在下去。
  石窟富有雕刻和壁画。
  佛祖塔。在相传佛祖悟道的地方,菩提迦耶(Budh- Gaya),造了一个庙和一座塔(公元前2世纪造,14世纪重建)。
  塔是金刚宝座式的,在高高的台基上立五座修高的方锥体、中央一座独高55米,四角的四座小得多。它们布置得比较密集。
  塔表面虽然覆满了雕刻,但仍旧保持着轮廓的几何明确性,有水平分划而不很显著。塔的形象单纯挺拔,庄重有力。四个小塔同中央主塔对比。不仅反衬了主塔的高大,而且加强了它的动势,使它仿佛从小塔中冲突而出,腾空而去。这种金刚宝座式塔以后传到东南亚,也传到中国。

 

五明学佛网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 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