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尼藏区人文历史述略
2014/9/8   热度:373
卓尼藏区人文历史述略
卓尼历史
卓尼位于甘肃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属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一个县份。因受地理、人文等因素的影响,从古代到近现代,卓尼这片土地上的民族状况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对当地及周边地区乃至于整个安多地区的社会历史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卓尼地区有人类活动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十分遥远的旧石器时代。从洮河流域发现的诸多人类文化遗迹表明,四、五千年前,卓尼境内就有人类生息繁衍。中国西部是历史上古代民族频繁活动的地区,而羌人在这里势力最大,史载:秦汉时为诸戎之地,诸戎当然包括诸羌。晋以后吐谷浑人西迁至此,使这一地区又增加了新的民族成份。尽管这一地区民族成份复杂,但始终没有改变羌人为主体民族的局面,据此,我们可以说卓尼甚至甘青藏族的渊源之一就是古羌人。“古代羌人和现今藏族的渊源人们虽有不同的解释,但从各种古籍、传说、古地名及古部落名称等来分析,古羌人与藏族有相同的语言,青海羌人为藏族族渊之一,也似可定论。”[2]因此,古羌人为甘南藏族渊源之一,也似可以定论,甚至可以肯定。“藏俗,人名之前,常冠以地名或部落之名,以表明其所属。钟为甘南洮河中上游及白龙江上游一带古羌人氏族之一,古称钟羌。”[3]卓尼土司的辖区卓尼、迭部和舟曲及临潭县部分地区,就是洮河中上游及白龙江上游一带。唐时吐蕃势力不断向东发展,大批将士及随军家属迁徙定居到甘、青地区。吐蕃的武力征服和宗教文化影响,加速了对甘青羌人的一体化过程;吐蕃和古羌人在文化及语言、宗教、风俗等方面有同源关系,加速了吐蕃一体化过程。从另一方面讲,吐蕃的向东发展,不但是军事扩张,而且是一次民族大迁徙。甘肃藏族后来的许多部落与吐蕃人向东发展有直接的关系。卓尼一部分藏族至今还称自己为“藏巴哇”,这可断定他们最早来自西藏后藏地区。卓尼境内有一座神山,对此有如下传说:很早以前,赞普从西藏射了一枝神箭,于是部分属下向东寻找,在遥远的一座山上找到此箭,并将此山奉为神山来信仰。从民俗的角度看,这个传说显现了民族迁徙的某些影子。卓尼部分藏族自称“噶玛洛”,这是因为吐蕃时“从军中挑选出九名勇士,率部驻扎在霍尔与藏区之交界处,令其以后未接藏王圣旨不准返回 。因之,他们的后裔就称噶玛洛。”[4]更登群培《白史》云:“卓尼巴等亦有是松赞之军队等传说。”卓尼有些地区藏族也传说他们的祖先是从西藏某个地方迁来。因此,卓尼藏族就是东迁蕃人和羌人融合而成的。
吐蕃王朝衰落后,甘青吐蕃人失去了中心,有些官员和握有兵权的将领,纷纷各自为政,“有的几千户、几万户聚居在一起,互不统属。”[5]一些较大的部落集团,在政治上与中原王朝建立了不同程度的隶属关系。吐蕃人在甘肃南部的洮河流域、白龙江流域和大夏河流域势力强大,占据着临洮、河州、洮州、岷州和迭州等地。宋朝建立后,上述地区的吐蕃人和宋朝处于对峙状态。洮州、迭州和岷州部分地区后来成为卓尼土司的辖区。 厮啰政权兴起后,甘肃南部吐蕃地区由其统治。
厮啰政权存在了百余年,后由于统治者上层争权发生内讧,加之西夏人和宋朝先后攻击,其政权最终衰落。厮啰余部以河州、洮州和岷州为根基,与宋朝处于时战时和的状态。后来厮啰之孙巴珍觉归顺宋朝,被安置在岷州,并赐名赵醇忠。巴珍觉是厮啰后裔中很重要的一支,在金朝时迁到临洮,至元时受封重用,成为雄据一方的土司。至今洮岷地区有许多赵姓的藏族,这无疑是巴珍觉之后裔。同时洮岷地区吐蕃大首领裕罗格勒率十二万余口举族归宋,足见其势力之大。裕罗格勒归宋后,仰慕宋朝名臣包拯(包公)之名,请求赐包氏名顺;其兄辖约稍后归宋,赐名为包顺,其弟赐名为包诚。包氏家族在南宋、金朝时期仍在洮岷一带活动。卓尼、迭部、岷县和临潭等地至今还有很多包姓藏族,仅是卓尼县洮砚乡就有几个包姓藏族村落。该乡四下川村有座称包家寺的寺院(于1949年初毁于火灾)。上述似乎与卓尼历史并无关系,但这些都发生在后来的卓尼土司辖区,换而言之,这也是卓尼地区的藏族人文历史。
元朝建立后,即在河州(今临夏)设置了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甘、青藏族由其管辖,都元帅之下的官员都由吐蕃上层人士担任。卓尼所处的洮岷地区有吐蕃十八族,“十八族为大族,散居洮、岷、叠一线”,元时萨迦派第五代法王八思巴被封为国师,之后又设掌管全国佛事和藏族地区行政事务机构的总制院,八思巴又被任命为总制院院使。萨迦派因得元朝强有力的支持,在藏区占据政教统治地位,其教法也在甘青藏区迅速得以传播。八思巴曾长驻香根城 (临洮),足迹踏遍河州、洮州和岷州等地,并以大元帝师之威,打击洮岷等地苯教势力,令其改宗萨迦派。公元1254年,八思巴赴京途经卓尼时,见此地有吉祥之兆,就令其弟子喜饶益西建寺,公元1295年寺院建成,藏史称为卓尼大寺。这座萨迦派寺院建成后,当地藏族首领协第德抓住机遇,与该寺建立供施关系,从此随着寺院势力的发展,他的势力也得以壮大,终于成就卓尼土司的始祖。卓尼土司与卓尼大寺结成供施关系,推行萨迦派式的政教合一制度,尽管卓尼大寺后来改宗为格鲁派,但土司家族仍就掌握寺院统治权,萨迦派式的政教合一制度始终没有改变。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