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唐三藏法师——义净
2014/9/8   热度:1196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唐三藏法师——义净
义净,俗姓张,字文明,法号义净,齐郡山茌(张夏)人,公元635年生,公元713年病逝于长安。
义净,八岁出家山茌县土窟寺,后更名为四禅寺。他天资聪慧,经书倒背如流,并董梵语经书。李治与武则天于公元665年12月9日,驻跸齐州(今济南市)10天,于19日进发泰山封禅,路经四禅寺,寺主义净迎驾圣君圣母,对李治、武则天的提问,义净是对答如流。武后非常满意,对义净提及去印度学习经律论,也同意支持,并建造大航渡义净去取经。并封义净为灵岩寺教主(主持)。
咸亨二年,义净已三十六岁,整个齐州寺院僧侣为他践行。因而史书称“发自全齐,达于广府(今广州市),从广州到香港出海,经苏门达腊入印度,巡礼鹫峰、鸡足山、鹿野苑和祗林精全等佛教圣迹后,又在那烂陀寺修行十余年,又游历三十余国,于证圣元年(公元695年)返回洛阳,受到武后的亲驾迎接。
义净,去印度历时25年,取回经律论四百余部,为弘扬佛法,他在西安建“灾义难陀“译场,亲自译出经律论107部,并为武后执政做出一定贡献,深受武后称述。唐中宗李显为他撰写了《在唐中兴圣教序》碑文,唐奉一八分楷书,于神龙三年五月立于四禅寺。同时册封义净为”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取经回途中还撰写了《大唐西域求法立僧传》二卷,《南海宾归内法传》等著作,他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义净归真于长安“荐福寺”。家乡门人弟子为了纪念他,在他的启蒙寺院“四禅寺”建真身一座,明朝期间已更它名。在他经营过的灵岩寺也建真身塔一座,已更名为法定祖师塔。为了让义净大师的事迹传于后世,灵岩寺僧徒把他的取经经历做成浮雕镶嵌在辟直塔底座周围。
唐朝卢粲为义净撰写了《大唐隆兴翻经三藏义净法师塔铭》,立于西安“荐福寺”、灵岩寺、四禅寺等处真身塔旁。塔铭记载:“以咸亨二年发自全齐达于广府,又经苏门达腊入印度……”。
北宋时期,赵明诚来到山茌镇四禅寺看到了《大唐中兴六圣教序》碑,并收录他的“全石录”。他这样评述了此碑:“则天尝得玉册,上有铭文十二字,朝野不能识,义净能读其文,曰:天州神皇万岁,忠辅圣母长安。证圣元年五月上之,诏书褒答。《宋莒公纪年通谱》曰:武后以让圣元年九年受天册金轮圣神之号,故大赦,改元。先是,司气局人于水际得石函,有玉册,云:神皇万岁,忠辅圣母长安。故改元协瑞。其文与义净所载小异。云余尝谓:义净方外之人而区区,为武后称述符合,可笑也。……从以上文字可以看出,在宋朝末期,朝野对义净其人事迹已来迹亦尽了。……
四禅寺于天宝年间为它的鼎盛时期,创建宏大的“万菩萨宫殿”,天宝十一年立《四禅寺万菩萨像记》碑一通。这块碑是赵子余撰文,林混元八分楷书。
《大唐中兴圣教序》这块碑为双面碑,其背面有段文字赞扬义净:“云昔义净师,万里穷西域,《华岩》俱多纸,归来手亲译,蜕骨俨未移,至今存石室”。
宋朝苏辙在济南任书记时,来四禅寺考察,极度赞颂义净其人,曾留诗一首:“山蹊客车箱,深入遂有得。古寺依岩根,连峰转相楫。”此诗表明此寺兴盛是依义净大师的根基,他的功绩无法用文字进行表述,就连山峰都向义净作礼恭敬。
四禅寺遗址,现今已被小学及车箱办事处占据,现存有宋佛幢一通,钟亭一座,义净真身塔一座,墓塔尚存散件及残碑碣断柱等文物。万菩萨谷内有浮雕雷公一座,五十三参知识群雕一组,还有散雕佛像很多。均属唐作品,都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考古价值和观赏价值和独具特色的旅游价值。
义净在佛界功迹最出名,为什么被来迹无闻呢?究其原因不外三点:
第一,其功绩太大。其实义净在佛界功绩远远超过玄奘三藏法师和日照三藏法师,对武则天有再生父母之情,报恩思想过重,对武后执政曾作出一定贡献。
第二,被儒家视为“大逆不道”。武则天死后,被儒家视为大逆不道,义净又是其助手,更是“大逆不道”。唐中兴之后称:“武后革 ,毒流海内,唐宗室被祸尤甚。”
第三,北宋肃反。武氏于嵩山少林寺之巅峰立“升中述志碑”一通,字画皆二妙,宋政和中(公元1111年—1118年)河南尹上言请碎其碑,诏从之。可见儒家对武氏之举印记,肃清之决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