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英文导游方法初探
2014/9/8   热度:1133
中国佛教英文导游方法初探
重庆市中国国际旅行社刘家敏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舞台上,曾经演出过极富戏剧性的一幕:公元前6至5世纪左右,中国和印度几乎同时诞生了三位伟大的思想家:中国的老子、孔子,印度的释迦牟尼。他们各自所创建的思想学说又都在古代中国得到交流、融合与发展,并形成了世界性的东亚文化。佛教自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从古印度传人中国以来,兼收并蓄中国本土哲学、宗教思想,与儒家、老庄、玄学相结合,逐步演化成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化佛教,终至于衍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儒、释、道三教鼎立的局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旅游成为满足人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需要的社会活动。旅游具有很强的文化性,它增进国家之间、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区域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是民间外交的一种形式。中国佛教的导游翻译不仅仅是在语言鸿沟上铺路搭桥,而更是执行民间文化交流的使命。中国的旅游资源,涉及佛教的人文景观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导游员如何引导游客正确地认识和理解乃至欣赏中国的佛教文化现象,这已成为当前旅·游服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技术课题。本文试图根据笔者十多年从事大足佛教石刻造像英文导游工作的实践经验,将中国佛教英文导游工作中的技术方法进行理论性的阐述,以期抛砖引玉,旨在促进导游方法专业化和科学化的探索。
要做好中国佛教的英文导游工作,导游员必须根据西方游客审美习惯的特点,运用恰当的讲解手法和翻译技巧,把参观对象与中国佛教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现象相联系,对其文化内涵进行解释。由此可见,中国佛教英文导游的方法包含了知识和技法两个方面的内容,如果用既简单且明了的数学语言来表示,则:中国佛教英文导游方法:佛教理论知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翻译技巧+讲解手法。
一、知识结构
导游员虽不是佛学专家,掌握的佛学知识在广度和深度上与佛学专家有着很大的差别,但是,要达到正确引导游客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完成文化交流和沟通的民间外交使命,导游员的知识结构应当既广且博,他的佛学知识虽说是常识性的,但这些常识至少应该是系统的、全面的而不是零碎的、片面的。学习佛教理论知识,不只是孤立地学习单独的理论概念和这些概念的翻译,而是要把单独的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正确翻译。导游员应当记住,导游讲解的主要和直接目的就是要正确引导游客理解和欣赏参观对象以及参观对象的文化内涵。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导游员决不应该只局限于参观对象讲“这个是……”而应该在尽可能的范围内以最恰当的方式介绍参观对象的具体内容和引申内容。例如,介绍大雄宝殿中的释迦牟尼塑像,导游员不应仅仅介绍“这是释迦牟尼佛”,或“这是佛教创始人、娑婆世界教主、应身佛释迦牟尼”。因为这种导游方法是无法帮助游客跨越文化鸿沟而理解参观内容。导游佛教景点,导游员必须考虑中外文化的鸿沟。虽然:佛”、“佛教”这样的字眼对于西方游客并不陌生,但是了解其真正含义的恐怕寥寥无几,更何况涉及所谓‘‘三世”、‘‘三身’’;深佛教内容的“娑婆世界”、“报身佛’’等理论概念了。要做好佛教景点的导游工作,导游在知识学习积累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知识的结构,强调佛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文化现象。所LK导游的知识不应只局限于宗教意义上的佛教,除此之》L,
还应该学习与中国佛教密切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如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等。
(一)佛教常识
1.佛教发展简史
佛教是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东北部迦毗罗卫国(Kapilavas-~)净饭王(KingofPureRice)的儿子悉达多·乔达摩.(Sid-dharthaGautama)所创立的一种宗教。悉达多·乔达摩是释迦族(Sakya)人,人们又称他释迦牟尼(sageoftheSakyas),意即释迦族的圣人。他创教后,人们还称他乔达摩佛陀(GuatamaBud-dhda):此称号是“觉悟者乔达摩”的意思。据传说,释迦牟尼年轻竺在王宫里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但他有感于人世间生、老,病、死的万般痛苦,二十九岁时偷偷离开王宫,出家寻求解竺苎苎苦难的方法。他修炼瑜伽(Yoga),过着苦行生活,企图16得解脱之道,可六年苦修毫无结果。最后他来到尼连禅(Lila-ian”)河边的一棵毕钵罗树(pippalaorbotree)下静思解脱之道。经过七天(一说四十九天)打坐静思,终于彻底觉悟进入有余涅磐(initialnirvana)而成为佛陀。自此以后,释迦牟尼广收弟?,把弟子们组织成僧团,四处说法,普济众生,直至八十岁在恒河之滨娑罗(sala)双树之间进入无余涅架(flnalnirvana)。;苎,释迦牟尼同中国的孔子一样“述而不作”,只重言教,没有日7任何著作。他的训导在他去世后由弟子门通过“集结’’即;会的方式编纂为经书。释迦牟尼去世一百年后,佛教徒对戒律的理解发生分歧,原始佛教便分裂成“上座部”Theravada(theWayOftheElders)和“大众部”Mahasanghika(theWayOftheGreatAssembly)两大派;随后两派
又进一部分裂,形成小乘十八部。1世纪左右形成的一个佛教派别自称“大乘”Mahayana(theGreatVehicle),而把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贬称为“小乘”Hinavana(theLesserVehicle)。不过,小乘佛教从不接受这个称号,而自称“上座部”。7世纪时,印度出现了许多封建割据小国,它们崇尚武力,淡漠佛教非暴力主张空洞的说教,对佛教采取了压制的态度,这样,大乘佛教的一些派别开始与婆罗门教和印度北部的民间方术信仰相结合,演变为“密教”(TantrieBud-dhism),也称“金刚乘”(theDiamondVehicle)。密教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礼仪、民俗信仰为特征,宣扬口密一口颂真盲(chantingmantrasOrsacredsyllables)、身密一手结契印(makingmudrasOrritualgestures)、心密一心观佛尊(thinkingOfBuddhaMahavairocana),三密同时相应,就能即身成佛。密教的出现是佛教在印度走向衰落的象征。到了13世纪,在印度教的复兴,伊斯兰教的入侵的双重夹击之下,加之佛教自己的非暴力主张与时代脱节,佛教竟然在印度完全消逝了。19世纪末,佛教又从斯里兰卡传回到印度,20世纪佛教在印度又有了复兴的苗头o
2.佛教基本教义
释迦牟尼摒弃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婆罗门教(Brahmanism)的主要哲学观点,否认婆罗门教经典(吠陀)(Veda)的权威.反对祭祀和种姓特权,创立了以“四谛”(FourTruths)、“十二因缘”(TwelveLinksintheChainOfCausation)、因果报应(kaf·ma)、、生死轮回(cycleofrebirths)为理论核心的佛教。
…·
苦、集、灭、道四圣谛(FourNobleTruths)又是佛教众多教义中的核心。苦谛是对社会人生以及自然环境所作的价值判断,以为世界的一切本性皆苦;集谛是指世间人生及其苦痛的原因,即佛教通常所谓的“惑”(ignorance)与‘‘业’’(karm。);灭谛指断灭世俗诸苦得以产生的一切原因,是佛教一切修行所要达到的目的,亦即断灭集谛所包括的一切“业’’与“惑’\道谛是指超脱世间因果关系而达到“涅架”(nirvana)境地的修习方法。
佛教认为:由于众生不理解世间万物“无常”(imDerma;Hence)、“无我”(nO-soulOrnO—serf)的道理,因而产生“贪”(greed)、“嗔”(hatred)、“痴”(stupidity)所谓的“三毒’(ThreeCardinalSins)和“慢”(pride)、“疑”(hesitation)、“恶见’(wrongview)共六种根本的烦恼。这些烦恼所造成的各种行为“业”导致未来在“六道轮回”中(SixSpheresofTransmi-gration)或为天人(deva),或为人(human),或为阿修罗(a-sura),或为畜生(animal),或为“饿鬼”(hungryghost),或为‘地狱”(denizenofhell)。所有这些“有情”众生(sentientbe-ings)即有感情的生物都有种种烦恼。“惑”引起烦恼,烦恼造成“业”,“业”又决定六道中的去向,六道中的生物仍然有“
惑”。有情众生就这样永陷生死轮回无法解脱痛苦。如果断灭导致种种烦恼的根本原因“惑”和“业”,就能脱离生死轮回进入涅磐,境界,从而彻底摆脱痛苦。“道”是通往涅架境地的途径,以生死根本烦恼为消灭对象,以到达涅架为目的。其具体方法是修“戒”(morality)、“定”(concentration)、“慧’’(wisdom)三学。戒是防止身(action)、口(speech)、意(consciousness)三业的过失,针对修佛者分为居士(1ayBuddhists)、沙弥(novicemonks)、比丘(monks)三种类型而分为五戒(FivePrecepts)、十戒(TenPrecepts)、具足戒(FullPrecepts)三个级别;定是精神上既不昏沉又不纷驰的安和状态,能使身心远离爱欲乐触,最终能把思想集中于任一境地,宁静安稳不受扰乱,进而引发出一种无烦恼的智慧;慧是能分别一切事物的共性和特性的智慧,使人理解四谛的道理而能断除迷惑、证悟真理。戒、定、慧三学的内容包括“八正道”(Eightfoldpath)在内的三十七种修行方法,这些方法被称为“三十七道品”(Thirty—SevenPathsToNirvana)。
3.佛教主要神祗
小乘佛教中没有神祗,“佛”或“佛陀”(Buddha)都是对导师释迦牟尼的尊称,是“觉悟者”的意思。但是,大乘佛教是多神的主神教,宣称三世十方处处有佛,数量多如恒河里的沙子。佛是“自觉”(personalenlightenment)、“遍觉”(universalen,lightenment)、“圆觉”(fullenlightenment)三觉圆满、级别最高、神通最大的神。从时间上看,过去、现在、将来三世都有佛;过去有燃灯佛(BuddhaofBurningLight)等七佛,现在有释迦牟尼佛(BuddhaSakyamuni),将来有弥勒佛(BuddhaMaitreya);从空间上看,东方净琉璃世界有药师佛(BuddhaofMedicine),南方欢喜世界有宝相佛,西方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BuddhaAmitabha),北方莲花世界有微妙声佛,现实娑婆世界有
释迦牟尼佛。大乘还认为佛有三身(,riplebody),即法身(bodyOfessence)、报身(bodyOfcommunalbliss)、应身(bodyOftransformation),于是又有法身佛毗卢遮那(Vairocana),又称大日如来,报身佛卢舍那佛(Losana)和应身佛释迦牟尼佛。
菩萨(Bodhisattva)是大乘佛教中地位仅次于佛的神灵,已取得自觉、遍觉,尚缺圆觉,菩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以救度众生为己任。中国的佛教寺庙中,菩萨常作为佛的左右胁侍而出现在佛的身旁。如释迦牟尼佛左有文殊菩萨Manjusri,右有普贤菩萨Samantahbadra,此三尊又称华严三圣;阿弥陀佛左有观音菩萨Guanvin或Avalokitesvara,右有大势至菩萨Ma·hasthamaprapta,此三尊又称西方三圣;药师佛左有日光菩萨BodhisattvaOfSunlight,右有月光菩萨BodhisattvaOfMoonlight,此三尊又称东方三圣。
罗汉(Arhat)又称尊者,严格地讲不是神灵,是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罗汉已摆脱了任何烦恼,受天人的供养,进人了涅磐,不再人生死轮回。但罗汉大多是释迦牟尼生前的弟子,其塑像也常供奉在大乘寺庙之中。
佛教的鬼神大多来源于古印度神话和婆罗门教,如四大天王(FourHeavenlyKings)、天帝释(Sakra)、韦驮(Skanda)、天(Deva)等。佛教并不否定神的存在,但是贬低了神的地位,把神当做一种同人一样的有情众生看待,认为他们也不免生死轮回之苦,如对于梵天,认为只是天界中的天人。神的地位仅仅高于人,将来也会堕入地狱,甚至个别恶神的地位比人还低,如天龙八部中的阿修罗。
4.佛教的世界观
在佛教中,形形色色的众生被划分为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共十个大类(十界thetenstatesofexistance),即所谓的“六凡四圣”;前六界称“凡夫”,居“迷界”(theworldOfthesentientbeings),皆处生死轮回中。后四界是已解脱生死轮回的“圣者”,处涅磐状态的“梵界’(theworldOfthedevinebeings)。六凡就是三界中的六道;而梵界中的“声闻”是指听闻佛陀言教的觉悟者;“缘觉”又称“辟支迦佛陀”Pratyekabuddha,简称“辟支佛”。声闻与缘觉只取得自觉,但缺觉他和觉行圆满,称为
“二乘”。菩萨则已取得自觉和觉他而缺觉行圆满,与声闻、缘觉一起称为“三乘”。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觉俱全,达到了佛教的最高果位。
迷界又分为“欲界”、一色界”、“五色界”三界,是有情众生存在的三种境界。欲界是具有食欲、YIN欲的众生所依存的场所;色界是已脱离食、YIN欲的众生所居的场所;无色界是无形色(形体)众生所居的场所。
欲界由地狱、四大部洲、六欲天三大部分构成。地狱分八层,六欲天分六重。色界由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四部分构成,共分十七层。无色界由空无边处等四处构成。
在由铁围山环绕的一片汪洋大海的中央,有一座大山名为“须弥山”(Sumeru),又称“妙高山”,山腰东西南北的四座山峰分别由住在那里的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北方多闻天王、西方广目天王管辖;山的最高峰的“善见城”住着帝释,他统辖着四天王天之上的忉利天(意为三十三天)。四天王天和忉利天是欲界六欲天中的最低两重天。
须弥山四周的咸海上有四大部洲(theFourContinents),即东胜身洲、西牛货洲、南赡部洲和北俱卢洲。
(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门具有极其丰富内涵的人文学科,它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思想观念、风俗习惯、艺术创造等等。中国佛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同传统文化的其他组成部分有着血肉相联的密切关系,所以导游讲解中国佛教必然要讲到中国历史、儒家思想、道家思想。限于篇幅,以下仅就最常涉及的传统文化知识作一梗概性的介绍。
1.佛教的中国化过程
《魏略·西戎传》记载了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佛屠经》一事,“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支王使伊存口授《佛屠经》”,这标志着佛教正式传人中国。汉明帝时佛教在中国上层社会中开始流行,但这时的佛教还只是宫廷贵族的一个精神玩物,普通百姓不许信奉。
东汉末桓、灵之世,西域僧人来华弘扬佛教并翻译佛经,主要代表有安清(安世高)和支谶二人。安清译佛经三十余部,内容以禅学为主(屑小乘佛教禅法),首先把印度佛教的禅法传人中国。支谶与安清同时来华,所译佛经主要是大乘空宗般若系的《般若道行经),亦称《小品经》,首先把大乘空宗经典传人中国,对中国佛教产生了重大影响。
汉代是中国佛教初传时期,也是中国佛教方术化时期。汉代,人们对印度佛经缺乏认识,用中国传统鬼神说解释佛教三世因果报应说,以当时中国流行的黄老方术思想来理解佛教,把佛教当做黄老方术的一种,称佛教为“佛道”,佛亦被视同为黄老方术中的神,佛教的涅檠寂静学说也被理解为老子所说的清净无为的思想,涅架常被翻译为“无为”。
魏晋是中国佛教玄学化时期。魏晋时期,中国佛教思想尚未形成自己独立的哲学体系,只能依附玄学得以发展。·魏晋流行崇尚老庄思想的玄学思潮。玄学是指一种深奥莫测的学问,魏晋玄学是对先秦老庄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又称魏晋老庄学。当时的佛教徒沿用老庄玄学思想来解释佛学义理,这种解释方法人们称为“格义之学”。用老庄思想解释佛教思想成为了这一时代的风尚,使佛学中的般若学、三论学、涅粲学与老庄玄学结合在一起。··;
南北朝时期中国佛教徒抛弃了魏,晋时期“格义”的做法,对印度佛教有了较深的理解,注重印度佛教某一种经典或学说的研究,出现了学说上的师承关系,从而形成了南北朝各家师说风行的局面,成为中国佛教发展中的师说时期。
隋唐时期,中国佛教进入了全盛阶段。这时的僧人融会贯通印度佛教各派学说,建立起了自己的佛教宗派理论体系,如天台宗、三论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等,其中尤以天台、华严;禅宗最具中国佛教特点,特别是禅宗融会了中印文化,把印度拂学与中国老庄道家主静思想、乃至儒家伦理思想结合起来,成为中国化佛教的典型代表。
·’·
掸宗反对佛教其他宗派的烦琐哲学,认为人人都有佛性,所以觉悟成佛不必读经礼佛,只需静坐沉思,以直觉代替理性思维,通过禅定惨b从而感悟到自身固有的佛性。禅宗用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对佛教作出了全新的解释,使掸宗佛教成了为全新的中国佛教。
2.老子与道家思想
·
老子(Laozi):据《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即现河南鹿邑东部,接近安徽毫县。老子曾担任东周“守藏室之吏”,即执掌收集保管文献资料的官吏。老子生死年月没有明确的记载,据传说活了一百六十多岁。据书记载孔子曾向老子求教有关“礼”(rites)的学问,可以断定老子生年早于孔子。
道家(Taoism)是中国历史上东周王朝春秋末期由老子所创立的一个思想意识学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思想意识学派,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地提出宇宙生成论和宇宙本体论的哲学,并整整影响了两千多年来中国哲学宇宙论的发展过程。先秦时期,老子哲学直接影响了稷下黄老哲学、庄子哲学,同时也影响了孔子、孟子、苟子的“天人学说”,以及(易传》和《吕氏春秋》的哲学思想;两汉时期,道家思想直接影响到扬雄与王充的哲学,同时也深深地影响了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正统儒学;魏晋时期以老庄玄学(Chuangzi’sMysticStudies)为主流的道家思想成了当时的主流思潮;南北朝、隋唐时期,道家哲学为佛教在中国的兴盛,即中国化佛教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因为佛教思想与道家思想有许多相近和相似的地方,尤其是大乘空宗与老庄道家思想有不少契合之处;最后,道家哲学通过佛、道两教又深深地影响了宋明理学(Neo—ConfuCianismOftheSongandMingDynasties)的哲学思想。因此,道家哲学在中华民族的哲学理论思想上占有主导地位,这与在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学说方面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相对应而形成儒道互补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道家在中国民族文化发展史上为道教的形成、佛教的兴盛、儒家的发展(尤其是宋明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与儒家一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两家思想代表。
‘‘道”(TaoortheWay)原指道路,可引申为法则、原理、规律等,老子用它来指宇宙的本源、万物的根本,把“道”看做是存在于万物之先的宇宙万物的总法则。老子把道分为两类,一是指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的道,属于一定事物的法则,叫着“非常道”(VaryingWay),即不是永恒存在的道;一是指存在于万物之先的宇宙万物的总根源、总法则,这样的“道”叫做“常道”(UnvaryingWay),是永恒不变的道。老子认为宇宙有一个开端,一个起源,这个开端决不可能是有形有象的具体存在物“有”(Being),只能是“有”的对立面无形无象的“无”(Not—Be-ing),即“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四十章)。而这个“无”本没有名字,可以称它为“道”,或勉强叫它“大”(theGreat),于是便有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老子认为“道”没有动作,也没有作为,永远保持着虚静的状态。“道”体现在人生之中就是“德”(Power),“德”是一整套社会规范秩序。于是,对待社会及人生,人应当顺其自然、效法自然,要有自然那种虚(empty)、静(still)、柔(soft)、弱(weak)的德性,不强作妄为。有了这些德性,人就得了“道”,就可以像大自然中的“道”一样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君王有了这些德性,就成了“圣人”(sage),就可以实行“无为而治”(rulingakinSdombydoingnothing),做到“无为
而无不为”(accomplishingeverythingbydoingnothing)。
老子所开创的道家思想在战国中期以后形成了楚国的庄子学派和齐国的稷下学派。在境界哲学方面,庄子把老子道家思想发展到空前绝后的顶峰,在政治哲学方面,稷下道家则成了战国中期至汉代初期的主流思潮。战国末期,庄学和稷下黄老学交相汇合,对《吕氏春秋》产生了巨大影响。
东汉时期,在老子道家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道教(Tao·ism)奉老子为始祖,以(道德经》(ClassicoftheWavandltsPower)为基本宗教经典,对《道德经》做出了宗教性的解释。
3.孔子与儒家思想
孔子(Confucius)姓孔,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11年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一个没落的小贵族家庭,早年丧父。孔子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东周王朝的春秋时期,社会正处于大变革之中,社会的旧秩序已被打破,新秩序尚未建立,人民处于社会动荡的水深火热之中。孔子认为,社会的动荡是由于西周礼制的崩溃所造成臣民不知尊卑,君王丧失仁德所致。于是,一生都致力于社会完善和自我完善酌孔子创立了一套以“仁”(humanity)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体系——儒家思想(Confucianism)。儒家学说的主要内容是继承尧舜,效法文武,崇尚“礼乐”(ritesandmusic)、“仁义”(humanityandrighteousness),主张“德治”(therulebyvirtue)、“仁政”(benevolentleadership),重视“
忠”(faithfulness)、“孝”(filialpiety)伦理道德教育。“仁”是符合礼制”(rulesofdecorum),即等级制度的言行规范,是维护家长制的精神支柱,也是品德素养“恭”(courtesy)、“宽”(1e-niency)、“信”(sincerity)、“敏”(diligence)、“惠”(kindness)的总称。
“仁”以“慈爱”(10ve)为基调,以“安民”(peaceandhappinesstOthewholepopulace)为最高境界。要安民,创造出一个和谐的社会,就必须以“礼”来作为维系社会的行为规范。孔子一生孜孜以求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克己复礼”重建西周那样的礼制社会。克己复礼是仁者的个人道德修养的具体方法,其内容它包括“忠”(faithfulness)、“孝”(filialpiety)、“悌”(brotherlyduty)、“信”(sincerity)、“智”(knowledge)、“勇”(valour)、“廉”(modesty)、“恕”(altruism)几个方面。
孔子之后,儒家出现了孟子(Mencius)、荀子(Hsun—tzu)两派。孟子一派认为人“性本善”(manisgoodbynature),提倡恢复先天就有的“是非之心”,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政治上提出“仁政”思想,提倡“以德服人”(thegovernancebYvirtue)的“王道”(thewayoffight),反对“以力服人”(thegovernancebyforce)的“霸道”(thewayOfmight)。苟子一派认为人“性本恶”(manisevilbynature),从儒家的立场吸取道家的自然观点和法家的法术思想,形成以儒家为主兼容各家的思想体系,政治上主张王、霸并用,礼、法双行。
汉武帝独尊儒术后,不同时期的儒家学者都适应时代的需要,从孔子学说中演绎出各种儒家学说,如宋、明的理学。(三)历史知识
佛教自从西汉由印度传到中国,几经兴衰,其间有深得帝王宠爱的阶段也有遭受统治者限制、迫害与打击的时期。南朝宋文帝亲自研究佛经;宋孝武帝让僧人慧琳参政成为“黑衣宰相”;梁武帝弃道皈佛、四次舍肉身与同泰寺为奴。北朝,北魏文成帝奉高僧为师、助太子凿云冈石窟佛像;北魏孝文帝热衷于遍立寺庙、广做佛事;北魏宣武帝营造龙门石窟佛像;北齐文宜帝人洛阳甘露寺习掸定,聘高僧人内庭讲“涅架”。
隋朝,隋文帝在位二十余年三次下诏建塔度僧,造寺近四千,度僧尼五十余万;隋炀帝自称菩萨戒弟子。唐朝,唐太宗自称“皇帝菩萨戒弟子”,鼓励大臣出家;武则天自封“女菩萨”,大肆兴建寺庙。
佛教势力的过度扩张造成大量土地和人口流人寺院,影响了国家财政收入,触犯了统治阶级的利益,甚至对封建皇帝的统治造成了直接的威胁,于是引起中国历史上反佛、毁佛、灭佛事件屡屡发生。446年北朝北魏太武帝拓跋焘、574年北周武帝宇文邕反佛,955年五代周世宗柴荣排佛,而最著名要算是845年唐武宗李炎灭佛,这次宗教迫害竟毁寺院4600座,毁神龛、庙宇40000处,逼迫26万僧尼还俗。
唐朝以后的封建统治者在限制佛教方面对佛教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1.不准私建寺院;2.不准私自剃度僧尼;3.实行度牒考试制度(大足宝顶石刻《柳本尊十炼图)、《辟支佛)都有间接表现);4.限制寺院经济发展。
二、翻译技巧
中国佛教的导游翻译与其他旅游景点的导游翻译有很大的区别,相对而言,佛教导游翻译客观上存在较大的技术难度,因为佛教景点的导游翻译涉及大量的佛教术语和佛教知识,而中文佛教术语使用的都是古汉语,加之一些字词在佛教中的特殊用法,对准确理解佛教术语的含义构成了一定的障碍,使这些术语显得格外玄奥、晦涩。如果在系统掌握佛教知识和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能恰当运用佛教术语和佛教教义的特别的翻译技巧,这将对提高佛教导游翻译的水平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佛教术语翻译
1.明确佛教术语、避开语言陷阱——舍同取异法
佛教术语的中英文翻译并不是简单地寻找两种语言对等的词语,假如只在汉英、英汉字典一类的工具书中寻求两种语言的对应词汇,这无异于刻舟求剑、缘木求鱼。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之间还经常出现有对等的思想概念而无对等的词汇。佛教术语翻译的途中导游翻译会面临许许多多貌似相同实则相异的语言陷阱,在翻译的技术处理时须采用词汇意义上的舍同取异的方法,追求思想概念的忠实而不是追求词汇意义的忠实。
例如佛教术语“业”(梵语karma)这个概念是指行动、语言、思想等一切身心活动和这些或善或恶的活动对六道轮回中或好或坏的去向所起的决定性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汉语和英语都没有与之完全对应的词汇。虽然英语karma一词正好来源于梵语karma,但英语的karma的语义轻“活动”重“因果”,与梵文的karma一词并不等意,如著名的英语大词典TheAmeri-canHeritageDictionaryOftheEnglishLanguage对karma一词的释义:ThetotaleffectOfsperson’sactionsandconductduringthesue·cessivephasesOftheperson’sexistence,
regardedasdeterminingtheperson’sdestiny。而现代汉语“业”的含义却恰恰相反,是重“活动”轻“因果”(如作业、事业、业绩中的“业”),所以在汉英翻译中,当强调“活动”意义时把“业”译为deed(s),或action(s),在强调“因果报应”时则把“业”译为karma,这就是为什么把“集谛”中造成人生痛苦的根源之一的“业”翻译成karma而不译成deeds的原因。
又如佛教术语“戒、定、慧”中“戒”的含义是提防身、口、意三业的过失,但在翻译时若将“戒”译为prevention则过于笼统而意义模糊,若译为preventionOfmisdeedsfromaction,speechandconsciousness则有失佛教术语用词非常简洁的语言特点,于是转换一下着眼点而译为morality(如美国电子多媒体《微软95英卡塔百科全书》)。虽然单独从词语的角度看,戒与morality(道德)差之千里,但在佛教教义“戒、定、慧”这个特定的语境里,“戒”就是品性修养,的确成了道德的同义词。
再如佛教中的“天”来源于印度神话,是一种半人半神的生灵,又称“天人”,是从属于至高无上的佛的一种神,此类神地位较低,同人一样处于生死轮回之中,他们所居住的场所叫做“天”或“天界”;中国本土宗教中主宰宇宙造化、管辖人类、决定氏族昌盛的最高权威也叫做“天”(或称上帝、天帝,即俗话所说的“老天爷”);基督教中上帝和得救之人所居住的场所叫做“天堂”。这些都与神有所联系的表面意义非常近似的词语在文化内容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此类词语往往也是造成错译的语言陷阱,值得格外关注。为了跨越文化鸿沟,避免误解,在翻译佛教的“天”应回避使用西方文化中heaven(天堂;天主)一词,把佛教六道中的“天”直译为deva(印度神话中该神的名称),“天界”译为worldofdeva。中国本土宗教的“天”可以直译为Tian(旧译T’kn),也可意译为heaven。当然,直译有时候是令人费解的,不过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增加注释性的同位语来圆满解决,如佛教的“天”可翻译为deva,aBuddh~tlessergod,中国的“天”可翻译为theChinesegreatestdeity,sky—godTian。
2.神祗名称翻译,直译意译并取——直意双行法
一般来说,名称的翻译以直译为主,如基督教上帝的儿子JesusChrist翻译为耶稣·基督,希腊神话的主神Zeus翻译为宙斯,罗马神话主神Jupiter翻译为朱庇特,佛教的Sakyamuni翻译为释迦牟尼。不过佛教神祗名称大多是梵语,普遍音节较多,如果只采用直译,恐怕很难记住也很难上口。例如大日如来的梵文是Mahavmrocana,中文译音是摩诃毗卢遮那;观音菩萨的梵文名字是Avalokitesvara中文译为阿婆卢吉低舍婆罗;普贤菩萨的梵文名字是Samantabhadra中文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但是又有几人能说出他们的梵文名字呢?显然,像大日如来、观音、文殊、普贤这样的名字很容易记住,实际上中国人所称的大日如来、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都是梵文名称的意译。像大日、观音、文殊、普贤这样的名字都有文字意义,而且简短易记朗朗上口。许多佛教神祗的名称都有特定的意义,譬如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阿弥陀意为无限量的光明,毗卢遮那意为大日、光明遍照;而且,按照佛教的说法,每一尊菩萨都代表了佛的某一种德性,如观音体现了佛的大悲,文殊体现了佛的大智,弥勒体现了佛的大慈等等。把佛教神祗的中国名称译为英语,除了译音之外如果能采用意译方式,无疑是有助于游客的理解和记忆的。不过,单纯采用意译手法也不足取,如有的导游一讲观音菩萨就只会说:GoddessofMercy(慈悲女神),结果抹杀了佛教神灵与西方希腊、罗马神话中的神灵的差别,使西方游客始终弄不明白东方佛教的菩萨与西方神话的女神的区别。在西方文化里,goO是个非常笼统的词,除了表示造物主上帝外,还泛指一切具有超凡能力的生灵,在这种意义上,佛教的佛、菩萨、诸天、鬼众都可以称作goO,事实上佛教的各种神灵可以笼统地翻译成BuddhistgoOs,但是一定不要忘记冠1))~Buddhist(佛教的)这个定语以示不同文化的区别。由于佛教的佛和菩萨有特别的含义,在翻译名称时最好不要省略,当然在游客已经热悉的情况下则又另当别论,如释迦牟尼是佛几乎人人皆知。根据个人的翻译经验,佛教神灵名称的翻译采用直译加意译,直译意译不可偏废的方法,先将梵文名字译音,再按梵文的意思译义,按照佛教神阶+名字+意译或注释性说明的顺序加以翻译,这样可以大大加深游客对佛教神祗的理解和记忆,·如:
阿弥陀佛(意为无量光佛,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BuddhaAmitaba,BuddhaoflnfiniteLight(LordofWesternParadise)
阿弥陀庾斯佛(阿弥陀佛异名,意为无量寿佛)BuddhaAmitayus,BuddhaoflnfiniteLife
·
(法身佛)毗卢遮那佛BuddhaVairocana,BuddhaofSun·hght,(bodyofessence)
(大日如来)摩诃毗卢遮那佛BuddhaMahavairocana,Bud-dhaofGreatSunlight
.
(应身佛)卢舍那佛BuddhaLosana,boorofcommunalbliss
(报身佛)释迦牟尼BuddhaSakyamuni,(bodyoftransfor·mation)
(大悲)观世音菩萨BodhisattvaGuan-yin,BoOhisattvaofCompassion
.
(大智)文殊菩萨BoohisattvaManjusri,BoohisattvaofUI-timateKnowledge
(大行)普贤菩萨BodhisattvaSamantabadra,BodhisattvaofUniversalBenevolence
(大慈)弥勒菩萨BodhisattvaMaitreya,BoohisattvaofLovingKindness
(大安)地藏菩萨(地狱教主)BoohisattvaKsitigarbha,BodhisattvaofSerenity,(LordofHell)
·(大力)大势至菩萨BodhisattvaMahasthamaprapta,BOO-hisattvaofGreatPower
应当注意,在翻译神祗的名字时先要把中文读法还原成梵文读法,也就是名字的英文读音要以梵文读音为准而不是以中文读音为准(惟一的例外是观音菩萨可以用中文读音Guan-yin代替梵文读音Avalokitesvara),如果把普贤菩萨译为BodhisattvaPuxi-an,恐怕不会有任何西方人懂你说的是哪位菩萨,犹如把日本名字按中文读音翻译给外国人听一样,谁也不知道PresidentTianzhongiiaorong就是田中角荣首相,因为田中角荣首相的英文应该按日语读音翻译成PrimeMinisterTanakaKakuei。
3.细心揣摩,化难为易——深入浅出法
佛教术语中有一部分非常特别的词语,如像波罗蜜多、般若、菩提等等,看上去似乎玄奥无比,其实只要仔细揣摩,就会发现它们并非玄奥,只不过是在把梵文翻译成中文时采用了译音而没有译意,如果把这类词语的意思弄明白了,翻译起来自然会得心应手。现把佛教景点导游中比较常见这一类词语的词意以及它们的梵文、中文和英文列表如下,以供同行们参考。
梵文
中文
词义
英文bhiksu
比丘
持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
monkbhiksuniH51q:/~
持具足戒的女性出家人
nun
bodhi
菩提
对佛教真理的觉悟
enlightenment
梵文
中文
词义
英文
dhyana
禅那,禅心绪宁静专注,深入思虑佛meditation
nirvana
涅磐
脱离生死轮回的最高精神境界nirvana
paramita波罗蜜(多)到达涅粲幸福彼岸的途径
pathtonirvana
orajaa
般若
最完美的智慧
perfectwisdom
sangha
僧伽
出家人所组成的群体
monasticcommunity
saha
娑婆
忍受挫折和疾苦(堪忍)
enduring
,
sramanera沙弥
尚未持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novicemonk
sramanerika沙弥尼
尚未持具足戒的女性出家人novicenun
upasaka优婆塞
男居士:在家修行的男性佛教malebyBhuddist
徒(善男)
upasika
优婆夷
女居士:在家修行的女性佛教femalehyBhnddist
徒(信女)
然而,中文佛教术语更多的是由梵文意译而来,由于翻译的年代久远,译文采用古汉语,用词自然与现代汉语有相当的差别,加之佛教教义所赋予的特殊含义,·这给许多术语笼罩上了一层扑朔迷离的色彩,在翻译这—类术语时切忌望文生义,必须事先弄清术语的准确意义,再翻译成通俗易懂的英语。例如“三藏”是梵文tripitaka(三只匣子)的意译,“藏”在这里是“收藏”的意思,根据佛教的内容用今天的语言讲’,就是指包括佛的言教、佛教戒律及佛教哲学、心理学、教义等理论研究论文在内的“三种文集”,英语可把三藏译成threecollectionsofwriting(经:collectionofdiscourses,律:thecodeofmonasticdiscipline,论:andcollectionofphilosophical,psychological,anddoctrinaldiscussionsandclassifications)。
又如释迦牟尼当初在菩提树下悟道时进入了涅磐境界,但是释迦牟尼的肉身作为前世的因所造成的果依然残留在世间,这种余留有肉体的初级涅架称为“有余涅架”,所以英语可以通俗地译成initialnirvana(初级涅磐),并把释迦牟尼去世时的“无余涅磐”译成finalnirvana(终级涅磐)。
再如,“密教”翻译成英语译为TantricBuddhism(坦陀罗佛教),而不译成EsotericBuddhism(隐密佛教),也不译为Myste·riousBuddhism(神秘佛教),这是因为坦陀罗tantra是一种论述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某些派别中的神秘修炼的经文,是佛教密宗的基本经典,所以英语中的“坦陀罗佛教”就成了中文“密教”的同义词。
佛教术语中此类例子可谓比比皆是,不胜枚举,下面仅就较常用的术语列出。
中文
英文
梵文大乘
GreaterVehicle;Mahayana
Mahayana定
concentration
samadhi佛法
Dharma;theBuddha’steachintis;dharma戒律
monasticdiseline
vinaya金刚乘
DiamondVehicle
Vajrayana具足戒
fullprecepts
upasampanna轮
cycleofrebirth
samsara贪、嗔、痴)
threecardinalsins贪
greed;lust;passion
raga,嗔
hatred
pratigha痴
stuP:dity;ignorance
moha;mudha三皈依
threefoldrefuge
trisaranagamana三藏(经、律、论)threecollectionsofwritingtripitaka
collectionofdiscourses
sutrapitaka律
codeofmonssticdiscipUne
vinayapitaka
中文
英文
梵文
collectionofphilosophical,
abhidharma
oitaka
p~yehological,anddoctrinal
·
discussionsandclassifications上座部
WayoftheElders;Theravada
Theravada四谛
.
.(苦、集、灭、道)
fourtruths
catursatya苦
suffering
duhkha集
causesofsuffering
samudya
suppressionofsuffering
nirodha.道
pathtosuppressionofsuffering
marga无常
impermanence
anitya无我
nO—8e~tNo—soul
anatman五蕴(色、受、想、行、识)fiveaggregates
pancaskandha色
aggregateofmaterialbody
rupaskandha受
aggregateoffeelings
vedanaskandha想
aggregateofperceptions
samjnaskandha~
aggregateofpredispositions
samskaraskandhaiRj~[
aggregateofconsciousness
vijnanaskandha小乘
LesserVehicle;Hinayana
Hinavana因果报l~
karma
karma缘起
dependentoriination
pratityasamutpada
(二)佛教教义翻译
其实,只懂得佛教术语的翻译还是不够胜任佛教景点的导游讲解翻译的,原因很简单:语言翻译不是以单词为单位也不是以句子为单位在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语言翻译是要把语言所承载的思想内容以思想概念为最小单位进行语言转换,所以说佛教教义的翻译不是简单地堆砌佛教术语所能胜任的。
翻译好佛教教义的内容是做好佛教景点导游的最基本要求之一,不正确的翻译势必导致游客的错误理解,不明确的翻译必然给游客造成理解的困难。如果不掌握恰当的佛教教义的翻译技巧,以蜻蜓点水似的办法,不分轻重、不分主次地翻译讲解,简是则嫌内容不明,详尽则嫌结构不清,导游翻译始终处于两难境地。恰当处理内容和结构是佛教教义翻译讲解的关键。
辨清纲目,条理分明一树形结构法:翻译教义翻译要宏观着眼,辨清纲目,要有纵观全局的整体观念,弄清楚一个单独的教义与佛教整体思想、一个单独的教义与其他教义的相互关系。佛教教义复杂,要想游客听得明白,首先要导游讲得清楚;只懂得单独的教义而对佛教教义之间的相互关系不甚了了,导游的翻译讲解就会缺乏条理性、层次感,游客就不能清晰地理解佛教的主体思想。
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说:“东西两大(文化)体系,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相异者更为突出。据我个人的看法,关键在于思维方式:东方综合,西方分析。所谓分析,比较科学一点的说法是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许多部分,越分越细。”(《中印文化交流史)第3页)。为讲英语的西方游客翻译导游中国佛教景点,采用最符合西方思维方式的分析式方法——树形结构法,即由树根朝树叶方向逐级细化的分析法,无疑为西方游客加深对东方文化的理解和欣赏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翻译讲解佛教教义的过程中,如果能借用电脑文件管理方法——目录树结构法,即树形结构法,对辨清佛教主体思想的纲目、分清教义内容的主次都有极大的帮助。
佛教根据“缘起”学说的理论,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产生,人无永恒不灭的自我(无我),事无永恒存在的实体(无常);这种对宇宙本质的认识形成了佛教万物皆空的宇宙观。在缘起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o四谛”学说用缘起的观点去审视人生(十二因缘),形成了众生皆苦的人生观;可以说缘起是佛教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四谛是佛教教义的思想核心。
佛教分析了造成生死轮回之苦的两个根本原因:“惑”(不能按佛教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去认识事物的痴愚)和“业”(由于惑而使人产生的错误行为),通过这个分析得出了人生无常、无我、苦的结论,进而指出一条依据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学的道路,以彻底改变世俗欲望和认识,最终达到超越生死轮回之苦的涅粲境界。
如果借用电脑文件管理的目录树结构法,我们可以把佛教整个教义看做是根目录,缘起、四谛、苦、涅磐等则相当于第一级子目录、第二级子目录、第三级子目录、第四级子目录,这样,我们便能清晰地把握住各个教义之间的脉络层次关系和每个具体教义内容的来龙去脉。
导游翻译讲解对于一般的西方游客所涉及的佛教教义知识应该是梗概性、常识性的,以讲到第三级子目录为宜,但是导游员的知识准备应留有余地,须再深入一至两个层次。下面让我们看西方人用分析式思维方法讲解“无我”的一个实例:
Anatman
Buddh~manalyzeshumanexistenceasmadeupOffiveaggre·gatesOr“bundles’(skandhas):thematerialbody,feehngs,per·ceptions,
predispositionsOrkarmictendencies,andconsciousness.ApersonisonlyatemporarycombinationOftheseaggregates,
whicharesubjecttOcontinualchange.Nooneremainsthesameforanytwoconsecutivemoments.Buddhistsdenythattheaggregatesindi..
ViduallyOrincombinationmaybeconsideredapermanent,indepen—dentlyexistingselfOrsoul(atman).Indeed,theyregard“
sssmistakeIOconceiveOfanylastingunitybehindtheelementsthatcon·stituteanindividual.TheBuddhaheldthatbeliefinsuchaselfre—
suitsinegoism,craving,andhenceinsuffering·ThushetaughtthedoctrineOfanatman,Orthedeni~Ofapermanentsoul.Hefelt
thatdlexistenceischaracterizedbythethreemarksOfanatman(nOsoul),anitya(impermanence),anddukkha(suffering).Thedoc·
trineOfanatmanmade“necessaryfortheBuddhatOreinterpretthelndianideaOfrepeatedrebirthinthecycleOfphenomen~existence
knownsssamsara.TOthisendhetaughtthedoctrineOforatityasamutpada,Ordependentorigination.This12—linked
chainOfcausationshowshowignoranceinaprevioushfecreatesthetendencyforacombinationOfaggregatestOdevelop·Theseinturn
causethemindandsensestOoperate.Sensationsresult,whichleadtOcravingandachngingtOexistence.Thisconditiontriggers.The
processOfbecomingonceagain,producingsrenewedcycleO{birth,oldage,anddeath.ThroughthiscausaJchainaconnectionismade
betweenonelifeandthenext.WhatispositedisastreamOfre·newedexistences,ratherthanapermanentbeingthatmovesfromhfetOhfe—
ineffectabeliefinrebirthwithouttransmigration.
中文译文如下:
“无我
‘‘对于人的存在,佛教的分析认为是由五种因素‘五蕴’所构成:肉体、感觉、认识、意向、意识。人只是这些不断变化着的因素的临时的聚合,没有任何人在两个连续的瞬间是完全相同的。佛教徒否定各种单独的或聚合的因素可以被看做是一种永恒的、独立存在的自我或灵魂。相反,佛教徒把构个人的成分之后还存在着任何持续的独立体的认识看着是一种错误。佛认为信仰.这种自我会造成私欲、贪爱从而招致苦难,于是佛传授了‘无我’即否定永恒的灵魂的教义。佛觉得一切存在物都有三个特征:1.无我(没有灵魂)2.无常(没有永恒)3.苦(痛苦)o无我的教义使佛有必要对印度的生死轮回观重新作出解释,为了到达这个目的,佛又传授了‘缘起’(有依赖性的起源)的教义。由十二个因果环节所构成的循环链条示出前世的无知怎样使分散的因素趋于聚集并继续发展,这些因素反过来又使思维和感官产生活动而导致爱欲和贪生的感知,这种境况便引发了生命又一次生、老、死的循环。通过这种因果链条,往世、今生、来世被连接在一起,但这种生命的循环是生命不断的更新,是一种没有转世的再生而不是一个永恒的生命从一世转入到另一世。,’(《微软英卡塔95百科全书》佛教·无我)
三、讲解手法
导游讲解手法是导游讲解服务中为提高讲解服务质量而采取的富于艺术性的技术处理手法。导游讲解手法的目的是尽可能地使讲解内容准确通俗、结构条理清晰、语言生动活泼。运用导游讲解手法的总原则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恰如其分地把握讲解的时机、场合、对象,使导游讲解与参观对象和游客有机地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导游讲解手法是一种口语表达技艺,具体的方法很多,如虚实法、意境法、悬念法等等,本文只介绍与中国佛教景点的英文讲解密切相关的两种方法。
(一)点面结合法
佛教景点是一个很宽广的讲解题目,景点的许多内容具有很强的牵连性,涉及面宽、知识性强,在讲解的时间、场地和游客的耐性都有限的条件下,采用面面俱到的平铺直叙法讲解显然是不可行的;相反,只就目光所及的范围单独采用简短概约的概述法又不可能把内容讲透。如果能灵活运用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讲解手法,选择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作为引发点,带出佛教主体思想这个面,我们不仅可以收到使游客能管中窥豹的功效,而且还能使整个讲解张弛有度而节奏和谐。
创作于唐末宋初的大足宝顶山佛教石刻造像是一项耗时七十多年的浩大的佛教艺术工程,它按照佛教基本教义精选题材,依照佛经内容把佛教的人生观、世界观、认识论、修持方法周密地、系统地融为一体;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它摆脱了枯燥死板的宗教说教口吻,以高度生活化、世俗化的风格表达了中国佛教的独特魅力。讲解像这样大型的佛教景点,我们必须采用点面结合的讲解方法。我讲解宝顶石刻便运用了此法,以《牧牛图》为点引出佛教修行方法;以(缘觉洞}为点引出佛教的世界观;以《六道轮回图》为点引出佛教的认识论四谛;十二因缘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人生观;以(父母恩重经变相)为点引出儒家学说和佛教的中国化过程;以(观无量寿佛经变相)为点引出中国佛教主要教派,从而使整个宝顶石刻的导游讲解形成了一个完整、和谐的整体。
其实点面结合法并非只适宜于大型佛教景点的讲解,实践中讲解比较小型的普通佛教寺庙也常常采用此法搭构讲解佛教思想主题的框架。佛教寺庙建筑构成的一般规律是按纵轴线排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这也基本上是我们导游讲解的顺序。如果我们心中有佛教思想体系的框架,并善于运用点面结合的讲解方法把具体的景点景物同抽象的佛教教理相结合,我们就可以以山门所表示的三种通向涅架解脱之门为点讲出佛教“人法两空”的宇宙观、“众生皆苦”人生观;以天王殿为点讲出梵迷两界、六凡四圣的世界观;以大雄宝殿的释迦佛为点讲出佛教的核心思想四谛;以大雄宝殿的罗汉、菩萨为点讲出佛教的修持方法;这样,我们就不难向游客勾勒出佛教思想体系的全貌。
然而,运用法则贵在灵活,怎样选点和怎样带面不应以上述举例为陈规,每个导游员应根据个人、景点、游客的特点而灵活选点、选面,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讲出自己的风格。
(二)比较法
毋庸质疑,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无论在思维方式还是在文化内容上都有着巨大的鸿沟,在佛教导游讲解方面,我们可以用树形结构的表达方式来跨越这个思维方式的鸿沟,但是我们还可以采用何种语言表达手段来减轻文化内容的差异所带来的理解的困难呢?比较法是导游员通过各种类型的比较讲解使游客理解眼前景物的个性及同类事物共性的有效方法,在思想沟通上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切实可靠的方法。从比较方式上看,比较法可细分为比喻法、对比法。
修辞学是专门研究加强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和手段的语言科学,这里的比较法其实就是修辞学中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段在导游讲解中的实际运用。
·
;
1.比喻法
比喻法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比较方法,在说明事物或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能以常见、浅显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把游客不熟悉的事物比喻成游客比较熟悉的事物,把对游客较深奥的道理比喻成对游客浅显易懂的道理,以熟喻生、以浅喻深、以具体喻抽象,帮助游客深入理解讲解的内容。
例如,向游客讲解佛教思想的基础理论缘起学说,必然要解释缘起的含义,释迦牟尼佛对缘起下的定义是;“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如果导游员照搬这样的解释,无疑对初识佛教的西方游客来说则过于抽象难懂;即使搬用一般的工具书上的解释,如“谓一切事物均处于因果关系之中,依一定条件生起变化,以此解释世界、社会、人生以及各种精神现象产生的根源。”((宗教词典))恐怕游客的理解仍然有雾里看花的感觉。若是导游员能采用比喻法打一个恰当的比方来解释缘起:一切事物的发生和存在都离不开原因和条件,这些原因和条件又是互为因果、相互依存的;这种关系犹如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有老师则有学生,有学生则有老师,无老师则不成其为学生,无学生则不成其为老师。老师和学生都不能独立存在,同时又都是对方存在的原因和结果。这样简单的比喻竟然使难题迎刃而解了。
再如,由于无我的教义,佛教的生死轮回观所讲的因果报应不承认因果之间有来有去,佛教徒只承认由因生果而反对因变果的说法,所以佛教的生死轮回观不承认有个灵魂从这个有情的身体投入到另一个有情的胎里的说法。要讲清楚这个道理,单凭逻辑推理并不容易讲得明了,而一个小小的比喻却很能说明问题:因果报应的关系就像甲乙两盏油灯的关系,用甲灯点亮乙灯,那么甲灯的火焰引起了乙灯的火焰,我们可以说乙灯的火焰是由甲灯引起,但是我们不能说甲灯的火焰跑到乙灯上去了。
2.对比法
对比法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同一种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较的讲解方法,比较的内容相当广泛,相同或相似之处可以对比,相反或相异之处也可以对比。由于文化的隔阂,佛教对大多数西方游客有一种陌生的感觉,其实东方的佛教与西方的基督教除了相异之外也有相似之处。例如,关于耶稣·基督的出生,(圣经)里有童贞马利亚受圣灵感应而孕的说法(<新约全书》马太福音第一章),关于释迦牟尼的出生,佛经里有摩耶夫人梦六齿白象人身而孕的故事;再如,佛教和基督教都有末日审判、地狱、天堂的说法,虽然这些概念在内容上并不相等,但是善、恶、生、死分处两地的概念却是完全相同的。如果在导游讲解中能恰当地将这些异中有同、同中有异的地方加以对比,这对帮助西方游客缩短东西文化的距离感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不过,对比法的使用对导游员的文化素养要求较高,需要导游员做一些细致的中西文化,特别是中西宗教文化的比较研究,运用得好会收到画龙点睛之效,否则会有画蛇添足之嫌。
结束语
佛教景点导游既不是向游客做佛教内容的宗教宣传,也不是单纯向游客展示佛教造像艺术或佛教建筑艺术,佛教景点导游的真正目的是向游客介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佛教文化,即在佛教这种宗教思想影响下在艺术、哲学、民俗等领域里所发生的一系列文化现象。然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并非易事,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系统的佛教理论,而且还需要运用一些特殊的翻译技巧和讲解手法,因为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系统的佛教理论是做好佛教导游的先决条件,灵活运用恰当的讲解手法和翻译技巧是做好佛教导游的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没有知识作基础,无论有多么高超的讲解手法和翻译技巧,从事佛教导游对于导游员来说,只能是无米之炊;虽然知识与技法有先后主次之别,知识的表达和翻译也是离不开技法的,否则生硬的翻译讲解必定会使人难以理解。
也许是我的孤陋寡闻,目前尚未见人对中国佛教英文导游方法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详细的阐述,但愿拙著中个人的观点似击水之石能打破池中的寂静而引出高见,最终为中国佛教英文导游的实践模式找到坚实的理论基础。
1998年4月7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