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与唐朝之二法门领袖西域归来


2014/9/8    热度:251   

玄奘与唐朝之二法门领袖西域归来
  《中华遗产》杂志
  法门领袖归来
  佛教在线讯 唐僧的回归在唐初历史上是一件大事。因为玄奘的威名已经从西域传回了祖国,这让唐太宗也充满好奇,他觉得有必要对这个僧人刮目相看:一个偷渡出国游学天竺的僧人,一个人能走那么远的路途,而且他的魅力还征服了那么多的异国君王。西域各国以“唐僧”称呼玄奘,这本身就是唐帝国莫大的荣光。
  贞观十九年春正月,玄奘给唐太宗上书,说自己取得佛经回来了。当时唐太宗正在洛阳统领兵马准备征伐高丽。接到上书,得知玄奘即将携带佛经、佛像回国,唐太宗便命令留守在长安的左仆射房玄龄迎接。房玄龄派遣右武侯大将军侯莫陈实、雍州司马李叔、长安令李乾佑奉迎。
  “是日有司颁诸寺,具帐舆、华幡等,拟送经、像于弘福寺,人皆欣踊,各竞庄严。翌日,大会于朱雀街之南,凡数百件,部伍陈列。即以安置法师于西域所得如来肉舍利一百五十粒;……又安置法师于西域所得大乘经二百二十四部,大乘论一百九十二部,上座部经、律、论一十五部,三弥底部经、律、论一十五部,弥沙塞部经、律、论二十二部,迦叶臂耶部经、律、论一十七部,法密部经、律、论四十二部,说一切有部经、律、论六十七部,因明论三十六部,声论一十三部,凡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以二十匹马负而至。”“始至朱雀街内,终届弘福寺门,数十里间,都人士子,内外官僚列道两傍,瞻仰而立,人物阗阖。”玄奘的弟子释彦感叹道:“遗法东流,未有若兹之盛也。”
  二月,玄奘法师在洛阳拜谒了唐太宗。在仪鸾殿,唐太宗就问:“天竺与我国阻隔着遥远的山川,人们的风俗、语言、心理各不相同,我真的很奇怪法师竟然能抵达那里,并能取回真经。”接着又详细询问了雪岭以西及印度的物产风俗,听完他叹道:“你所说的是当年张骞都没听说的东西,司马迁和班固的史书中也从没记载过呀。” 他赞叹说:“昔日苻坚称赞僧人释道安是神器,举国尊敬。今日我看法师话语典雅,人格风骨贞洁而高尚,不仅不愧对古人,而且还要超越他们很多。”他册封玄奘为三藏法师。何谓三藏?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玄奘法师三藏皆通,乃能遍觉(大彻大悟),因此赢得僧人登峰造极的称号。
  唐太宗叮嘱玄奘详细记录十七年来的所见所闻,于是十二卷的名著《大唐西域记》由此诞生了。
  在洛阳时,玄奘对唐太宗说,他想在少林寺里翻译佛经。太宗听后说,可在长安弘福寺里翻译经文。玄奘说在弘福寺打扰太多,愿闭寺译经。太宗允诺。
  专为玄奘成立的第一个国立译经院从此成立。当年,全国各地寺庙里的高僧齐聚长安弘福寺,在玄奘的带领下,开始翻译佛经。
  从高丽归来,唐太宗经常召玄奘入宫长谈,期间还多次劝说玄奘还俗入仕,但玄奘坚持说要“阐扬遗法”。唐太宗见他决心坚定,也就不为难他。在玄奘翻译的经书刊印时,唐太宗亲自写下《大唐三藏圣教序》,敕贯众经之首。序中更称玄奘为“法门之领袖也。”“翘心净土,往游西域,乘危远迈,杖策孤征。”弘福寺寺主圆定及京城僧等,请求将序文镌刻于金石,珍藏在寺庙中,得到了太宗的认可。后来僧人怀仁收集晋代书家王羲之的书帖,一幅王羲之精品书法版的《大唐三藏圣教序》从此留存了下来。如今,它成为碑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受到后代书家的顶礼膜拜。
  贞观二十二年七月,唐太宗又赐玄奘价值百金的衲袈裟一领,剃刀一口。两月后又下旨说:“京城及天下诸州寺宜各度五人,弘福寺宜度五十人。”此旨一下,全国三千七百一十六所寺庙,就多了一万八千五百余僧尼。唐代佛教从此走向了振兴之路。(信息来源:《中华遗产》杂志)

 

五明学佛网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