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苑寺记


2014/9/8    热度:438   

鹿苑寺记
  鹿苑寺,又名六景寺,座落于岳阳县的东南隅步仙乡龙门山之巅,北望洞庭,西接汩罗,南邻平江,东眺巴陵沃野,群峰簇拥,高入云天,茂林修竹,清泉啼鸟,景色宜人。古寺始建于五代后唐同光元年〈李克用长子李存勖的年号,即公元923年〉,系一位祖籍华容、法名乙尊的和尚所修,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更朝换代,几经改建修葺。明朝年间,曾进行了一次重建。清朝同治年间,由一位名叫卢列的法师进行了修理,一块《助修功碑》上镌刻着“同治三年九月吉旦立”。古寺最初叫有缘寺,同治功碑碑文首句便是“斗山〈北斗山〉之西,寺曰有缘”,还有“彩云下降,祥凝鹿苑”的话。从寺场出发,有三条古老的石径分别通往巴陵、平江和汩罗。源远流长的佛寺文化,演生出“双龙破壁”、“破钟复鸣”、“青竹扫殿”、“枯槐发荪”、“酬杉喷雾”、“野鹿衔花”六个景致,流传着美妙神奇的故事。多少年来,鹿苑古寺衣钵相承,鸣钟击罄,香烟缭绕,木鱼有声,成为遐尔闻名的佛教圣地,吸引了众多的信士和游客。抗战时期,爱国志士程潜先生曾攀登鹿苑寺,并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湘北名山接洞庭,巴丘鹿苑自成茵,亲游圣地观仙寺,目睹湖天降雾云。深恨登临风不息,预知归去日将昏。当头国难民皆愤,还我山河慰我心。”
  “文化大革命”时期,鹿苑古寺毁于一旦,六个景致破坏殆尽。寺场断壁残垣,杂草丛生,野兽出没,冷落萧条。
  伴着新时代的步伐,鹿苑古寺从沉睡中醒来,振作了精神,沐浴着党的佛教政策的阳光雨露。1993年,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下,以平江籍来悟大师为首领、长沙籍寂慧信士为股肱,启动了鹿苑古寺的重建工程。他们在当地群众的积极帮助下,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克勤克俭,甚至派人下山种田,一点一点积累着建寺基金,一步一步改变着寺场面貌。他们对佛教信仰的虔诚、对古寺建设的毅力、对个人品德的修养,达到了一般人难以达到的水平,感动了好几个省的佛寺大师,赢来了精神上的鼓励和经济上的支援,寺场建设也越来越快,越来越好。近几年来,开辟了一条五华里长的盘山公路,架起了照明用电和电话,新建了寺院门头和宿舍,安装了自来水,打好了停车场。寺舍建筑面积达一万多平米,总投资达800多万元,寺场建设初具规模。今年重建的大雄宝殿焕然一新。
  而今,这千年古寺焕发了青春,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古老的山巅,正象那慈眉佛祖,以慈祥的微笑迎接着四方信众和游客,以期盼的目光注视着美好的未来。鹿苑古寺必将成为我巴陵山川上一颗璀璨的佛教明珠,一方别具特色的旅游胜地。

 

五明学佛网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