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晋豫及其以东地区隋代石窟的分布与现状
2014/9/8   热度:271
陕晋豫及其以东地区隋代石窟的分布与现状
摘液晋豫及以东区是我国隋代石窟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区在我国隋代石窟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着重介绍了隋代石窟在该区(含陕西)的分布与现状,同时作者还对该区以人文、地理环境为背景、而自然形成的山东和晋冀豫两个地方类型的隋窟艺术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附论部分,作者就甘宁黄河以东区隋代石窟存在着“隋代造像的造型艺术形象特征定位模糊”这样一种现象,进行了详细论证。
目前就全国来说,隋代石窟的研究尚处于一种相对滞后的状况,这方面的研究文章偏少。我国隋代石窟的整体规模到底有多大?分布在何处?现状如何?尚未见到专文介绍。部分美术史家仅在个人或集体编著的著作中列出了隋代石窟的目录①,目录的正确与否却很少有人去作进一步地斟别工作。其实该目录中有相当数量的石窟根本不存在隋代造像,甚至对个别石窟仍停留在半个世纪以前的认识水平上②。隋代石窟寺研究,是本人近年确定的研究方向和主攻目标。本人认维及早地搞清隋代石窟的整体规模,对进一步推动隋代石窟的深层次宏观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自94年以来,本人就带着这个题目,先后涉足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甘肃、宁夏等6省区的有关石窟,进行实地考察。有的地方去了不止一次,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可以说基本摸清了隋代石窟的分布状况。因时间或条件所限,也还有个别遗漏,如有的未能详尽记录,有的未能看到实物,极个别的地方未能亲自走到(山西平定、陕西)等,留下了诸多遗憾!遗漏的幸有的材料已经公布,可以参考,不足的只能留待以后加以补充了。
依佛教石窟的考古学分区,我国的石窟分为新疆地区、中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和西藏地区共四个大区,隋代石窟均分布于中原北方地区。中原北方地区又可细分为河西区、甘宁黄河以东区、陕西区、晋豫及其以东区等四个小区③。本文的范围原东部的二小,即陕西区、晋豫及其以东区的隋窟。陕西区的隋为人民服务材料太少,本文的论述的重点是晋豫及其以东区隋窟造像的分布、现状及其艺术特点等。西部甘宁省区的隋窟考察材料作为本文的附论部分刊出,错误和不当之处还请专家学者指正。
一、陕西区的隋代石窟
陕西省的石窟主要集中于陕西北部,雕刻以砂岩为主体,极易风化,部分石窟特别是早期的雕刻保存状况欠佳。陕西区少数石窟开凿于公元6世纪,主要石窟开凿于6世纪以后。现已查明陕西省目前共发现北魏至明清各代石窟350余处,中北朝至唐代的约占三分之一,宋代及其以后的约占三分之二。陕西隋代石窟极为罕见,现已发现并有确切纪年的仅有玉皇寺石窟一处。玉皇寺石窟位于陕北北部最东端、与山西省隔黄河相邻的佳县刘国具乡闫家寺村。隋代造像现存一窟一龛。石窟坐东面西,平面呈纵长方形,平顶,宽4.75米,高2.45米、进深6米。北壁凿一宽1.8米、高2.3米、深1.5米的耳室。窟内正壁主像已不存,两侧壁现存二菩萨二金刚⑤,窟门两侧雕二力士,窟口并雕蹲狮一对。窟内前壁门额上浮雕释迦涅NFDA1故事,窟外门额刻有隋大业四年题记一方。造像头部较大,身躯稍短。像龛为圆拱形,龛口宽0.9米,高0.94米,深0.72米。造像组合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一铺五尊,头皆毁⑥。
二、晋豫及其以东区的隋代石窟
本区隋代石窟全部分布在晋冀鲁豫四省,雕刻以坚硬的石灰岩为主,造像精雕细刻,艺术特点鲜明,且绝大部分造像均有可靠的纪年造像题记为依据,该区是我国隋代石分布的重点区域。本区从地理、人文环境等方面考察,又自然形成山东省和晋冀豫三省两大块,本文即按这两个块系来介绍。
(一)山东省
山东是我国隋代石窟纪年造像分布最为密集的省份,主要集中在青州市、济南市和泰安市的东平县三个地区。同时,济南、东平也是山东北朝、唐、宋造像较为集中的地区,例济南附近的黄石崖造像(北魏、东魏)、龙洞造像(东魏)、神通寺千佛崖造像(初唐);东平境内则有司里山摩崖造像(北齐、唐、宋)、理明窝造像(唐)等。
1.青州市有云门山石窟和驼山石窟二处云门山石窟位于青州市南郊距市区约4公里的云门山。该处计有编号窟龛5个,其中1、2号大龛为隋代,3、4、5号系唐代小洞,窟龛编号顺序自西向东。另在1、2号大龛之间及周围的崖面上分布有隋至唐代的小龛十余个。1号大龛方形,宽3.4米、高2.6米、龛内造主像一坐佛二菩萨二力士一铺五尊,主像周侧分布隋代小龛23个,其中现存含开皇十年至十九年纪年题记的隋龛5例以上,1号大龛当雕造于开皇初至十年以前。2号大龛尖拱形,宽3.3米、高4米余,龛内主像组合为一佛二菩萨,惜中央主佛已整躯被盗不存。大龛内及龛口部位共分布小龛24个,俱无题记。现存主像二胁侍菩萨及小龛风格、特点与1号大龛相似,应系开皇年间所雕造。驼山石窟位于市西南郊距市区约6公里的驼山。编号洞窟共5个,另有瘗窟1个。编号顺序自南而北,其中1、3、4为隋窟(本文采用阎文儒先生的编号顺序),2、5窟为唐窟。3号窟最大,4号窟次之,1号窟规模较小,进深仅1米左右。3号窟为尖拱式龛窟,进深约2.5米,造像布局为正壁坛上造像一坐佛胁侍二菩萨一铺二尊,周壁雕造千佛等,主佛高约5米。佛座刻供养人题记云:“大像主青州总管柱国平桑公、橡主乐安郡沙门都僧盖”,主佛身躯左侧题记云:“仪同三司青州总管府长史赵良供养”、“仪同妻郡君张供养佛”等。平桑公乃韦操,《韦操传》附于《隋书》卷四十七《韦世康传》后。据李裕群先生考证⑦,韦操出任青州总管约在隋开皇元年至三年之间,3号窟即应雕凿于此一时期。4号窟方形平顶,长、高约2米,造像布局为正壁一坐佛、两侧壁二胁侍菩萨、窟口两侧二浮雕力士,周壁雕刻千佛像等。1号窟形制同4号窟,造像组合为一佛二菩萨。1、4窟造像风格与3号窟相同,时间或略晚于3号窟。
2.济南市已发现隋代造像的计有玉函山、千佛山、东佛峪及佛慧山等四处,全部为摩崖造像。玉函山造像位于市南郊历城区十六里河镇玉函山山阴半崖处。造像呈不规则的五层排列大多为方形龛,龛与龛之间的界线有的并不十分分明。计有大小造像92躯,全部系隋开皇年间所造。其中含开皇四年至二十年纪年题记10例,是山东隋代现存纪年题记最多的一处。惜现造像伤残严重,头像基本上已无有完整者。该处造像被毁于文革时期。造像题材较为单纯,以坐佛、菩萨、千佛为主。千佛山造像位于市区城南约2.5公里的千佛山园内。千佛山一名历山,相传古时舜曾耕于此,故又名“舜耕山”,隋代造像即分布于山阴半腰处,现属宗教部门兴国寺的管辖之下。据清《续修历城县志》载,千佛山的造像题记有14种,其中含开皇元年至二十年的纪年题记即有12种。现千佛山隋代造像存大小像龛10余个,题材有坐佛、菩萨、立佛等,造像已不足30躯,部分头像后修补,纪年像龛亦仅存开皇十年李景崇造阿弥陀像龛1例。东佛峪造像位于市东郊龙洞东侧西南向的一处山崖下。该处计有隋、唐造像数龛,规模不大。隋代纪年像龛仅有开皇七年比丘尼静观等造“释迦像四躯、弥勒佛一躯”。另有二龛共3躯坐佛像风格、特点与静观造像相同,应系隋开皇年间所造。该处隋龛造像位置较高,故坐佛像完整无损。坐佛头顶雕饰磨光高肉髻,面相圆方,头部较大。佛慧山造像位于市东南郊的佛慧山山阴半腰、□面西北一弯弓状的崖面下。该处为唐开元寺故址,崖面分布许多风化严重的残像和一躯唐代大佛。考察时发现具有明显隋代开皇造像特征的像龛2个,造像组合均为一坐佛二弟子二菩萨的五尊式,北龛右壁发现一则字迹模糊、难以辩识的残造像记,不知是否系荆三林先生所指的一则隋开皇残记⑧?此外,据《山左访碑录》和《历城县志》卷二十三《金石考》所记,龙洞有大业三年的造像,笔者在考察时未发现。3泰安市东平县仅有白佛山摩崖大像一处白佛山摩崖大像白佛山一名山,位于东平县城须城乡焦村北1公里,隋代弥陀大像即雕造于高约200米面南的山崖上。大佛为结跏趺坐式,通高约6.7米,未有胁侍,完工于开皇十年,功德主为沙门昙献、信徒刘子贵等⑨。大像左右两侧壁面雕凿小龛数十个,每尊造像均有像主、供养人题名,小龛题材以单尊的坐佛、菩萨或比丘为主,铺像组合较少,左壁下部方形龛内还雕刻佛涅变相一幅。
(二)晋冀豫省
晋冀豫三省分布着我国5—8世纪的主流石窟,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巩县石窟等,中国三大石窟,该区独占其二。北魏分裂,东魏政治中心移至邺都,北齐继之,此一时期又先后创建了太原天龙山石窟、南、北响堂石窟等。隋代,邺城附近仍为佛教比较活跃的中心区域之一,石窟造像也以该地区为中心。此外,它还主要沿两条线发展和延伸:一为豫北太行—洛阳线;一为晋中太原—晋西南线。除个别外,一般规模都不大。河北省除邯郸地区外,仅见到曲阳八会寺隋代刻经龛的一些材料⑩,虽以刻经为主,但仍涉及到造像,该处的材料可以参考。
1.冀南豫北中心区计有隋代造像的石窟四处,其中南、北响堂石窟及水浴寺石窟皆在河北邯郸市峰峰矿区,另一处灵泉寺石窟属河南省安阳市管辖。南响堂石窟位于彭城镇东约1.5公里的鼓山南麓。其主体建筑七个洞窟全部雕凿于北齐,窟内外壁面现存隋代开皇年间补凿的小龛约有15个以上,主要分布于1、4、5、6窟内外,其中有开皇四年、□八年、□十二年等纪年造像题记5例(含2例残记)。北响堂石窟位于和村镇东约2.5公里的鼓山西麓北端。共计七个洞窟,以北齐建造的三个洞窟规模最为壮观、宏伟,余四个洞窟为唐至明代雕凿。隋代补凿的小龛全部分布于现编号为7号窟(唐邕刻经洞)前廊左侧室、中室及窟外右崖壁等处。前左侧室共有小龛24个,具有隋代特征的小龛有18个,其中含大业七年纪年像龛1例。窟外右崖壁尚存一与南响堂石窟开皇初期风格相似的帏幕大龛。前廊中室正壁窟门两侧及左右壁刻经顶层与窟顶连接处一狭长的空白带,现分布千佛造像16躯及宽、高不足30厘米的小龛30余个,这些小龛和千佛像未有纪年题记,风格接近大业小龛,应为隋代所造。水浴寺石窟俗称"小响堂",位于寺后坡村西北约200米处的鼓山东坡,与北响堂石窟隔山相峙。现存石窟2个,均为北齐所凿,其中西窟现存具有隋开皇年间造像特征的小龛4个B11。
以上三处隋龛造像组合以一佛二菩萨的三尊式、或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的五尊式为常见,题材以阿弥陀佛为最多,其次有释迦佛和观世音菩萨,小龛形制几乎全部为尖楣、两侧支承以方柱或束莲柱。
灵泉寺石窟位于安阳市西南约25公里的宝山,现存东魏(北齐)B12和隋代石窟各1所。隋窟名大住圣窟,系隋代高僧灵裕法师所造,完工于开皇九年。窟门两侧雕刻二护法神王浮雕像,窟平面略呈正方形,覆斗形顶。窟宽3.43米,进深3.□4米,高2.6米。造像布局为三壁三龛式,主尊分别为卢舍那佛、阿弥陀佛、弥勒佛,另造有七佛、三十五佛等千佛像,前壁有线刻二十四传法圣僧像。此外,窟内外刻有石经多部。大住圣窟雕刻精致,内容丰富,是一处非常重要的隋代石窟遗迹B13。
2豫北太行—洛阳线计有博爱石佛滩、沁阳悬谷山和龙门石窟三处
石佛滩摩崖造像位于博爱县城北约9公里、许良乡下伏村丹河东岸的一处崖壁上。该处是太行山南麓,溯河而上即是著名的天井关,为古代晋东南或豫北通往东都洛阳的要冲。石佛滩除有四个唐代小龛外,余龛全部为隋龛。计现存隋代摩崖小龛18个,另造千佛像22躯及七佛胁侍八菩萨像等。隋龛均为大业十一年所造,共有大业十一年纪年题记5例,其中最早的一例伟隋大业十一年四月八日敕赐同义寺记B14”。题材仍以阿弥陀佛为多,其次有观音菩萨、弥勒佛等,龛像组合均为一坐佛胁侍二菩萨的三尊式。
悬谷山千佛洞石窟位于沁阳市西北约30公里的太行山系的玄谷山。此地又称窄涧谷,除1所石窟千佛洞外,尚存唐摩崖造像数龛。千佛洞是近年新发现的一处隋代石窟遗迹,材料未公布,现据本人调查记录简略介绍如下:千佛洞为一中小型石窟,窟口南向,前数米外便是深谷,洞窟上方亦是悬崖。洞窟平面方形,近似于覆斗形顶,窟顶雕刻现已被毁成凹突状,地面阴刻莲花图案。窟高2.27米,宽2.73米,深2.24米。造像布局为三壁式三龛三龛皆圆拱形,位于壁面中央,正壁造像组合为一坐佛二弟子二菩萨一铺五尊,龛下壁雕造香炉及双狮。左右壁像龛造像皆一坐佛胁侍二菩萨一铺三尊,香炉、狮子雕刻同正壁。三龛周侧及前壁雕造贤劫千佛像,每尊千佛旁俱刻有不同的千佛名。四壁最下层环周雕刻二十五身传法弟子立像,每尊传法弟子像侧均题刻有名字。该罗汉群像依据北魏昙曜等所编译之《付法藏因缘传》所造。正壁、东壁(左壁)造像风化、残损较甚,雕刻保存较差,西壁和前壁保存较好。窟口顶部局部崩塌,窟外上方及左侧刻造像题记,但文字风化、剥落严重,现仅能辩识部分文字和个别邑子姓名,造窟的时间已残缺不全。千佛洞的三壁三龛式布局、题材如付法罗汉群像、贤劫千佛等,都与安阳灵泉寺开皇九年完工的大住圣窟内容相同或类似,悬谷山千佛洞三龛主尊也应分别为卢舍那佛、阿弥陀佛、弥勒佛。灵泉寺大住圣窟所造七佛、三十五佛等,均系信行所撰《七阶佛名》中的内容。此外,《七阶佛名》还包括十方佛、贤劫千佛、二十五佛、五十三佛、弥勒佛等。悬谷山千佛洞所造的贤劫千佛和大住圣窟所造的七佛、三十五佛等,其用意是完全一样的,都与隋代三阶教的流行有关。从艺术风格、造像特征方面观察,与南响堂开皇纪年龛更为接近。悬谷山千佛洞时间上可能略晚于大住圣窟,约雕凿于开皇十年以后B15。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距市区约13公里的龙门山。龙门石窟创建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的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经北魏东西魏、北齐、隋、唐、北宋等朝代的连续营造,现存窟龛2300多个,造像10万余躯,碑刻题记2800余品,造像的盛期为北魏和唐代,其中以北魏为主体的北朝窟龛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唐代的约占三分之二。龙门隋代无大像,仅有30余个小龛B16,主要分布于西山北部的宾阳洞区及其附近,其中纪年像龛3例(开皇十五年1,大业十二年2),造像题材为阿弥陀、释迦、观音等。
3.晋中太原—晋西南线计有平定开河寺石窟、太原天龙门石窟、吉县挂甲山摩崖造像及吉县石窑村石窟四处
开河寺石窟位于晋中东部平定县岩会乡乱柳村西1公里、桃河北岸山坡南麓的一处断崖上。平定为由邺城经河北定州井陉关入山西至太原的途经之地。开河寺石窟现存三个小型石窟和一处摩崖造像,三个石窟雕凿于东魏和北齐,该一处摩崖造像即隋代遗迹。隋代摩崖造像组合为一佛二弟子四菩萨一铺,规模略大。主佛通高4.63米,为左腿下垂、右腿横置左腿之上的半跏坐式。双领下垂式袈裟左肩下垂一吊纽。主佛应系弥勒佛。该铺造像雕造于开皇元年四月八日,功德主为使持节定州诸军事、南陈郡开国公定州刺史豆卢通、世子僧奴等B17。似为由长安经太原赴定州任所途中发愿所造。 期,现洞窟编号21个,其中北朝窟5个,唐窟15个,隋窟1个B18。隋窟编号为第8窟,是天龙山唯一有纪年的洞窟,也是天龙山石窟中规模最大的洞窟。8号窟包括前廊和主室两部分,前廊为三开间仿木构建筑式样,雕有斗拱和廊柱等构件。前廊面宽4.3米,进深1.70米,高3米。主室中央雕凿中心方柱,四面造像;洞窟造像布局为三壁三龛式,面宽4.82米,进深4.32米,高3.80米。8号窟完工于开皇四年,功德主为隋仪同三司真定县开国侯刘瑞等。
吉县挂甲山摩崖造像位于县城南大石桥西的一处山崖下,现属县文管所院内。该处为北周天和元年(公元566)创建的佛阁寺原址。崖面现存北朝、隋、宋金等朝代造像数龛,其中有隋代小龛2个,共四躯造像。二龛皆圆拱形,龛楣雕饰忍冬草叶瓣纹样,较天龙山北齐小龛三叶状忍冬草纹饰图案要复杂一些。雕刻内容右龛内造一结跏坐佛,左龛内造一倚坐菩萨胁侍二菩萨。右侧壁面刻造像题记,部分文字模糊不清,仅可辩部分“大隋开皇二年大像主……”字样。另据《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2期所载《山西省文管会调查吉县挂甲山摩崖造像与乡宁的千佛洞现存情况》一文中,在通报与吉县相邻的乡宁城东千佛洞时说:“洞高约2.8米,阔约3米,深约5米,后壁中部刻有四个佛龛,佛龛前半部雕造小佛像约一千个左右。在距地面三十公分以上,刻有皇帝、车马、仪仗等……洞内没有碑文记载,但在每小幅旁的题字上,有的还可看出隋代年号”。其实原调查结果有误。笔者于97年6月调查时看到的像龛和千佛造像仅有一部分保存尚好,右壁像龛下部所刻车、马、供养人像(均系彩绘浅浮雕)一旁所刻的供养人官职、姓名等,多为县令、将军、功曹等地方官吏,而且以靳姓居多。同时,题记中还刻有供养对像,例’西面当阳大佛主”、“右相开明菩萨主”、“开明佛堂主”、“开明千佛主”等,五十年代调查时,应是将“开明”误伟开皇”所致。所谓“皇帝、车马、仪仗”实为一幅地方官吏供养人行列礼佛图,该供养人行列中也决不会有皇帝。“开明”一词乃伟开光明”之意,也称“开光”。一般规模较大的佛像雕造完工后都要举行一个开光仪式,以示隆重。从造像特征上看,完全是北朝风格,似为北魏晚期到西魏时期的作品B19。此外,该窟的供养人题记中所出现的地名,亦可作为判定时代之参考。例如“代郡”、“龙门郡”、“平阳本郡”、“乐平县”、“太平县”、“昌宁县”等,这些地名均为北魏建置,隋初废郡,不应再有郡称。
(三)艺术特点
在造型艺术上,陕西区隋代石窟造像的材料太少,不便总结,晋豫及其以东区隋代造像的艺术风格、特征是比较明确的。该区就造型艺术形象的分类,仍可粗略地分为山东地方类型和晋冀豫地方类型两大类。下面我们试从窟龛形制及装饰、造像雕饰、造像组合、造像题材、体形特征等五个方面,分别对以上两个地方类型的艺术特点进行概括和比较。
A山东类型
a窟龛形制及装饰山东隋代窟龛形制比较简单,多方形和圆拱形,云门山隋龛却以尖拱为主,大多窟龛无饰。但个别小龛的装饰却富有特色,例济南玉函山、东平白佛山都可见到一种帏幕龛,两侧以串珠或璎珞纹样来装饰,此式也未见山东以外地区。
b造像雕饰佛像:发式通例为磨光高肉髻;但凡大像均饰螺髻,例东平白佛山、青州驼山、云门山B20主佛。袈裟式样以U形领为主,次为双领下垂式,大像还盛行自左肩下垂一吊纽式装饰,实例如东平大佛、驼山4窟、云门山1窟主佛等。此为山东佛像的主要特征之一。佛座形式也比较简单,主要流行方台式座或低坛座,圆莲座仅见驼山4窟主佛。菩萨:服饰华丽,纹样较为复杂。一般除通常所佩戴的项圈、腕钏以及头上所系的缯饰外,驼山、云门山胁侍菩萨一肩还斜挂一长璎珞,帔帛身前作二次环绕式,双肩饰有下垂拖地的长带,发髻正中还刻一立佛或宝瓶。从佛经上脂发髻中央雕刻化佛或宝瓶,是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特有的标志,主佛当然是阿弥陀佛了,此式极盛于唐代,流传甚广。力士:山东隋代力士像也仅见于驼山4窟和云门山1窟,云门山1窟力士像个性极为明显,一是帔帛也作身前二次环绕式。二是其站立的位置不仅居于菩萨的外侧,而且还比胁侍菩萨低一个台阶,此两个特点也不见于北方中原地区的其它石窟。造像雕饰方面的一些特征似和南朝有某些渊源关系B21。
c造像组合青州驼山、云门山石窟或大龛主像组合无弟子,比较特别。一般多为一佛二菩萨的三尊式,五尊式有一佛二菩萨二力士或一佛四菩萨等组合形式,五尊式前者实例如驼山4窟、云门山1窟,后者如东平小龛,弟子多为单独造出。弟子居于佛的胁侍地位的小龛则比较少见,主要分布于济南附近。云门山小龛则以单躯坐佛为主。d造像题材三处大像主佛均为阿弥陀佛,驼山、云门山即“西方三圣”。小龛则多以释迦、弥勒为主,玉函山有两个像龛造七佛题材,佛涅像仅发现白佛山1例。e体形特征造像一般头较大,下身短,身躯多呈筒形,比例不够匀称;东平大佛却头小,缩颈,身躯庞大,形像欠佳,应与当地匠师的雕造技艺水平有关。
B晋冀豫类型从总体上考察,晋冀豫三省隋代的石窟造像艺术仍以邺城附近的冀南豫北地区为高,它是在北齐邺都政治、文化、尤其是佛教中心地位的基础上形成的。豫北—洛阳、晋中—晋西南两个地带的隋代造像,主要仍受到了冀南豫北中心区域隋代石窟造像艺术的影响,因而晋冀豫三省的造像特点、艺术风格也大体一致。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