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北朝佛教造像服饰特征浅析


2014/9/8    热度:274   

诸城北朝佛教造像服饰特征浅析
  作者:王 玮
  王 玮  李 娜
  数十年来,诸城市境内陆续出土了很多北朝时期的佛教文化遗物,其中,佛教造像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些北朝佛教造像的出土,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充分关注和广泛赞赏,特别是对佛教造像的服饰更是赞不绝口。因此,研究佛教造像的服饰特征对于了解北魏时期佛教文化在诸城的传播与发展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诸城出土的北朝佛造像中,无论是铜佛造像还是石佛造像服饰,主要有褒衣博带式和圆领通肩大衣两种。褒衣博带的变化,体现着不同时代的鲜明特征。
  北魏佛造像 诸城北朝佛造像中,见有纪年最早的是1978年在林家村镇青云寺出土的北魏太和十四年(490)铜佛造像。而在市体育中心出土的石造像中,有的应还早于太和十四年。这一时期佛造像的服饰主要有以下特征:石造像少数着圆领通肩大衣,衣纹自两肩向腹部下垂,折转处呈圆钝角形,两袖作四褶对称状,披覆膝下与下摆两侧呈锐角形,作“八”字形外撇,撇幅较大,中央下裾垂作尖状,服饰厚重而较宽博,纹褶稀疏,线条劲健、流畅。衣纹多用平直刀法,上身衣纹为凸三角棱形,两袖作浅平阶梯式刻法。
  在北魏佛造像中,偏晚期的佛造像主要是内着僧祗支,外穿方领下垂的褒衣博带式佛衣,右领襟横向甩搭左肘,领口两侧引出衣带于胸前作结,有的带端掩领内,有的带端下垂,长裙曳地。服饰宽松,下身衣纹作扁平状。衣纹由两肩下垂,至腹下呈偏右侧垂鳞形。衣裙下摆作密褶,层层折叠向外撇展,下裙之褶纹呈作羊肠形。服饰仍显厚重,衣纹有凸棱形刻法和阶梯式刻法。此时期造像的衣纹已呈现向东魏时期过渡的特征。
  东魏佛造像 前期仍存在少数穿褒衣博带式佛衣,但主要流行圆领下垂,右领襟敷搭左肩的佛衣,领两侧引出衣带打结,有的带端下垂,有的掩入领内。衣纹绉褶由肩部向下垂展,两道褶纹间相距较宽,断面形成宽平的阶梯状,服饰贴体,佛造像有的上身无衣纹,腹下衣纹为偏右侧垂鳞纹,长裙曳地,衣裙下摆外撇较北魏时期明显收敛。整体衣纹稀疏,服饰仍显厚重,有的衣纹为阶梯式刻法。
  北齐佛造像 北齐时期佛教造像数量较多,资料丰富,可分为早晚两期。
  早期佛造像,一般内着僧祗支,外穿圆领下垂,右领襟敷搭左肩的佛衣,领口有的不露衣带,有的从领两侧各引出一带,在胸前作结下垂,腹下衣纹皆为居中垂下,衣纹更趋稀疏。衣纹多用阴线、双阴线和阶梯式刻法。
  晚期佛造像,多数着两层以上的佛衣,外露不同形制的衣纹和下垂各式绦带,有的佛衣未刻衣纹,多施彩绘,有的还佩挂璎珞。部分佛造像残留彩绘,以线条分割成一格格的佛衣,少数隐约可见格子内绘飞天、佛、须弥山等描写。佛像内着僧祗支,外穿圆领下垂、右领襟敷搭左肩的佛衣,佛衣此时出现了舌形领,领口两侧各引出一带,有的于胸前作宽松交绕,两带端掩入领内,下部呈蝶形下垂;有的用于胸前作结,带端有内掩下垂或带端分垂近足部,佛衣下摆作对称状形边,有小褶纹。其中,在市体育中心出土的一件石雕佛像,里外共四层服饰,里层左衽衣领,其外着僧祗支,最外层穿圆领下垂,右领襟敷搭左肩的佛衣,领口两侧各引出一带,于胸前拉紧打结,右带内掩领内,左带端掩入领内,其余作褶下垂。僧祗支和外层佛衣之间,于两领口处露出第三层服饰的弧形领,并由两领各引出一长带缓垂腹作宽松交绕后直垂底部。佛衣未刻衣纹,左右上下和两侧皆绘长方形图案,边框黑白勾边,内涂赭色,长方图案内涂朱色。还有一件佛造像,躯体修长,比例适度,佛衣下摆呈弧形边,下露贴体裙,佛衣正背面皆刻等距离的双阴线垂纹,此件作品雕刻衣服很薄,如湿水之后贴在身体之上,有薄衣透体之感,真正体现出了“曹衣出水“的特点。纵观北齐时期,多数佛像刻纹稀少,有的不刻花纹,而用彩绘表示。施用彩绘表现衣纹,是这一时期的最大特点。
  比起佛造像来说,菩萨造像的服饰明显地华丽多彩,不仅服饰样式丰富,而且佩饰也繁多,各时期的变化亦非常明显。
  东魏菩萨造像 诸城造像中,发现时代最早的菩萨造像是东魏时期。菩萨造像头戴宝冠或花蔓冠,颈饰项圈,部分菩萨两肩各饰一圆饼饰,上着僧抵支,下束密褶长裙,有的裙口处外翻宽带,下悬钺形饰;有的裙口外翻,腰下垂绦带。帔帛沿胸侧垂至腹穿璧形饰,垂膝下,分搭两肘。衣纹雕造技法有阶梯式刻法,还新出现了仿泥塑的泥条状雕刻法。
  北齐菩萨造像 前期的菩萨造像,头戴高宝冠或花蔓冠,长裙样式繁多,有贴体长裙、筒形裙,还有密褶长裙,裙口外翻,下裾由参差不齐逐渐变为弧形边或齐边,帔帛变窄,沿体侧下垂,有的饰穗状璎珞,于腹部交于一圆形饰;有的腹部束以绦带;有的佩复杂的项饰,衣纹更趋简化。衣纹普遍采用漫圆刀法和仿泥塑贴泥条状雕造技法。市体育中心出土的菩萨
  造像的服饰,较有代表性。(1)菩萨造像颈饰项圈,两肩原有圆饼形饰已残,仅余飘带,束密褶长裙,裙带分垂两侧,宽帔帛由两膊沿体侧先掩肘内侧,然后搭肘外下垂曳地,饰穗状长璎珞于腹前交于圆形饰;(2)菩萨造像原肩部二圆饼形饰残缺,余下垂忍冬纹饰,中嵌宝珠的颈饰,束双层裙,裙口外翻,裙带分垂膝下,外裙垂膝,内裙作褶,有宽松感,帔帛沿体侧下垂,自右肩挂佩细璎珞至右侧胯下,璎珞作串珠状,每三珠间嵌一宝珠,内裙褶纹作阶梯式刻法,外裙用泥塑贴泥条状技法雕造垂鳞纹。
  晚期的菩萨造像,头戴较矮的花蔓冠,形式丰富多彩、富丽华贵的璎珞装饰尤为出色,主要表现于项圈串珠和璎珞结合的复杂项饰,披桂周身的网状璎珞,有的斜挂细长的璎珞,腰间外束装饰绦带,两股间佩饰绅带,帔帛均变窄呈条形,沿体外侧下垂或于腹下横垂一至二道等。衣纹圆刀技法成熟,雕工细腻,以市体育申心出土的两件菩萨造像为例:(1)菩萨肩部原二圆饼饰已残,仅余飘带,以项圈和串珠组成项饰,项饰申问一圆饼形饰,两侧挂对称的短飘带,各短璎珞末端皆挂悬铃,帔帛变窄,沿体侧下垂,下着贴体裙,竖直裙口。从腰两侧各引出一绦带,于腹部作弯穿环形饰,分垂两腿间。裙带分垂至膝下,复上卷于腹部绕搭两边穿环之绦带,分垂膝部,带端皆挂三串小璎珞,下垂悬铃。又于腰间两边各挂一串璎珞,附贴于两边裙带上,有的自两肩挂饰两串长璎珞,至腰间穿环形饰,贴于两侧绦带上,璎珞夹饰宝珠。自腰间正中还佩桂一璎珞,垂于两腿间。从背面见项饰正中也有一与胸前对应的圆饼形饰,下接四条绦带,其中两条从腋下绕前,即正面穿环之二绦带,另二条下垂。以上各璎珞分为串三角形和串珠式两类,整个佩饰之富丽华贵较少见,工艺多用漫圆刀法,雕琢精细。(2)菩萨头戴花蔓冠,颈下项饰复杂,中层串珠夹饰宝珠,下为忍冬纹饰物,以下挂短璎珞,中端夹璜形饰,末端悬铃。上着僧祗支,下束贴体裙,裙口微外翻,裙下摆两侧作密褶,裙带作缓弧形垂至腹下相交绕后垂于膝下,条形帔帛掩两肩头沿体侧下垂,于腹下横垂两道。自两肩内侧沿胸各垂二绦带,在胸前各作对称的蝴蝶结垂于膝部。单挂串珠式细璎珞自左肩斜垂近膝部,挂于右侧,又于璎珞在两膝间垂弯处另挂一短璎珞,与项饰下佩挂之璎珞相似。背面较平整,帔帛弯垂,颈后二绦带于颈下作大型蝴蝶结直垂至臀下。整个造型准确地把握了人体各部的合理比例,塑造出柔婉的女性身姿与华丽的服饰,无疑是一件北齐时期造像中的佳作。
  诸城出土北朝佛教造像的服饰中,早期即北魏中晚期佛像,同北方其它地区基木相同,少数着通肩褒衣博带式大衣,但在服饰的特征和衣纹的处理方面,在东魏以后与北方其它地区,逐渐有了较明显的变化。北魏中晚期至东魏的那种褒衣博带式佛衣和右领襟由原敷搭左肘,变为敷搭至左肩,佛衣趋子单薄贴体。至北齐时期又流行敷搭双肩的下垂式佛衣。北齐晚期,佛造像的服饰又有了新的变化,佛像多见着几层佛衣,外露舌形领及下垂各式各样衣带的服饰。佛像衣纹刻划较少,主要用彩绘表示,佛衣从正面看与印度笈多王朝通肩大衣没有太大的区别,但佛造像的背面却反映出自身的服饰特征。菩萨服饰中,头戴的宝冠形状不一,各具特色,长裙样式繁多,佩饰出现了复杂的服饰,帔挂缠绕全身的璎珞,各种花样的绦条,帔帛镶有各种花纹宝珠的绅带,外加于胸前的半圆形带饰,悬铃宝珠,异常华丽宝贵。这种绚丽堂皇、富贵华丽的璎珞装饰,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体现出了诸城北齐时期菩萨造像服饰独有的特征。□
  (作者王玮系山东省诸城市博物馆副馆长,李娜系山东省城市博物馆讲解员)

 

五明学佛网 工巧明 地理 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