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石刻造像艺术


2014/9/8    热度:335   

河南石刻造像艺术
  【本章教师提要】
  第一节佛教造像
  第二节 汉画像石
  第三节 隋唐时期的瓷器
  第四节 宋元明清时期的瓷器
  【学习目标】了解河南古代石刻造像的品类、发展脉络及其成就,了解河南重要的石刻造像艺术遗存。
  【学习建议】本章内容要求为从整体上把握河南石刻造像艺术的特点及发展走向。着重认识河南古代瓷器艺术的特征、成就。其次侧重学习、理解河南石刻艺术的类型、造型、风格的发展及技术发展,和社会发展及时代背景的关系。
  【内容正文】
  河南石刻造像艺术
  石刻,根据形式和内容的不同可分为碑刻、墓志、刻帖、刻经、题名题记、画像、造
  像等类。河南是出土石刻较多的省份,以龙门为代表的石窟寺达30余处,各类单体造像遍
  布全省,汉画像石出土达2000余块,陵墓石刻、碑刻墓志、刻经刻帖等更是不胜枚举。这
  些石刻,雕人凿物,刻经记事,不仅留下了古代人生活的轨迹、宗教的意趣,而且塑造精
  神、传承书艺,成为艺术的典范。
  第一节 佛教造像
  两汉之际,印度佛教开始传人中国。伴随着佛教的普遍传播,宣传佛教的各种艺术形
  式也为之兴盛起来。中国最早出现佛教造像是在东汉时期,这时期的佛像采用汉代的雕刻技法,形象古拙。南北朝早期的佛教造像是在中国传统雕刻的基础上糅进外来的“犍陀罗艺术”手法,成为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佛教艺术品。除少数佛像是深目高鼻的异域人的脸型外,其余的菩萨、飞天、各种护 法神等,多为圆润的脸型,已具汉人特征。魏孝文帝太和改制以后,推行汉化,佛教造像也向中国化过渡,造像趋向于秀骨清相,面相清俊秀美,褒衣博带,仪态超然,俨然一副南朝士大夫的典型形象。唐代,特别是盛唐佛教造 像,制作相当精纯,技法娴熟,外来的佛像范本已不再是艺匠们亦步亦趋的模式,而形成一套中国式的造像规范。人物的个性化和高度的写实性相结合,是唐代佛教造像的总体特征,艺匠们以佛经为依据,雕塑的完全是现实中国的背景和人物。宋代以后的佛教造像呈世俗化现象,信民们集资修庙造佛,祈福禳灾,故佛像也带有浓厚的人间烟火气息,特别是罗汉,个性极强,完全是生活中修行僧侣的真实写照。
  河南是佛教在中国传播较早的地区,佛教寺院数不胜数,佛教造像特别是石刻造像密布全省。石窟寺和摩崖造像30余处,多为北魏、东魏、北齐、北周和隋唐时期雕造,宋以后较少。
  主要分布在黄河两岸的伊洛河、淇河和卫河流域。其中最著名的是洛阳龙门石窟和巩县石窟寺,还有义马鸿庆寺石窟、安阳灵泉寺石窟和小南海石窟,以及浚县的千佛寺石窟等。单体造像和造像碑不胜枚举,多为北朝后期和隋唐时雕造,它们大都是寺院和石窟寺内供奉的偶像或还愿的纪念物。河南尊物院收藏的来自全省各地的百余件造像和,是河南佛教小型石刻造像中的精品。著名的有北魏刘根造像、弥勒造像龛、田延和造像、赵安香造像;东魏道俗九十人造像碑、长永洛造像碑;北齐高海亮造像碑、周荣祖造像碑;北周的千佛造像碑;隋代的陃法敬四面造像碑、荀国丑造像;唐代的大海寺出土的天王菩萨像、观音菩萨像和十一面观音像等。中原的先民以高超的技艺将佛教中的佛、菩萨、弟子、天王以及供养人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令人感叹,显示了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魅力和雕刻艺术家的伟大创举。
  佛教在东汉明帝时传人中国,而真正的发展和成为一种信仰却是在南北朝。信仰需要对象,膜拜需要形体,因而开窟凿龛,雕佛塑像蔚然成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东魏和北齐建都邺城,使中原沃土成了北朝后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龙门石窟、巩义石窟、灵泉寺石窟以及安阳小南海的北齐洞窟,都是此时雕造的不朽作品。佛教的发展使寺院增多,北魏时洛阳有寺院500所,北齐文宣帝高洋时,邺下号称佛寺四千,僧众八万,名僧会聚,寺院林立。寺院无论大小,佛像的供奉必不可少,因此,在嵩山、太行山一带的洛阳、郑州、新乡、安阳等地保留了许多造像和造像碑。
  第二节 汉画像石
  汉画像石是汉代建筑构件和棺椁上的浮雕或线刻画。汉代上自皇亲国戚、达官显贵,
  下至官僚豪强、富商大贾,生前奢靡夸富,死则竞相厚葬。他们除在墓冢前设置石人石兽
  外,墓室多用石条建造,并在壁面上雕饰画及历史人物故事等。河南汉画像石始于西汉
  中期,兴于东汉早期,衰落于东汉晚期。
  汉画像石分布地域主要是豫南的南阳市和周围诸县市;豫东商丘市的永城、夏邑;豫北的浚县、内黄、林州;豫中的襄城、叶县、郏县、舞阳、登封、新密、禹州I和许昌等。这些地方多属汉代的南阳郡、颍川郡和梁国等故地,当年繁华富庶,王公将相聚族而居,因此,多营造画像石墓。
  河南汉代的画像石以南阳出土最多,其次是东部的永城,中部的登封、禹州和北部的浚县。南阳画像石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丰富,无论是天上的星象神灵,山林的珍禽瑞兽,人间的众生百态,邈远的神话传说,史籍的先贤圣哲,全都兼容并蓄,融会贯通,展现了一
  个五彩缤纷、琳琅满目的大干世界。
  奇异美妙的天文星象图,是南阳画像石独具特色的作品,诸如日月星辰以及和天象有关的虹霓、日月合璧、风伯、雷神、雨师等画面多达数十幅。这些画像除刻出星宿外,多配以物化形态的鸟兽,画面新颖,形象生动,给人以醒目而深刻的印象。天文星象图多雕刻在
  墓室的顶部,是墓主人“地下世界”的天空。因此,可能受阴阳五行和占星谶纬的影响,侧重的是祥和的意蕴,并不完全是汉代的天文图谱。如此众多天象图的发现,说明农业社会人们对天象观测所取得的非凡成就,以至于普通的石匠刻工大都具有一定的天文常识。正是这种历史氛围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南阳的西鄂城才诞生了闻名世界的杰出科学家张衡。
  汉代人注重实际,强烈的进取精神还表现在对生活的不懈追求。长达数米的宏幅巨制,雕刻着声势显赫的隆隆车队和飞奔疾驰的彪悍骑乘。巍峨的阙楼映衬着宽敞的深宅大院,厅堂之内,宾朋满座,布筹投壶,置樽侑酒;廊庑之下,羽葆建鼓,丝竹箫埙,轻歌曼舞,百戏杂陈。高官显宦的豪华奢侈生活,从一个侧面折射了汉代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
  “汉承秦制”,但在现实生活尤其是文学和艺术中,却大都沿袭的是楚地的文化传统。画像石中,既有远古传说鳞身的伏羲、蛇躯的女娲、乘虎车的雷公、驾鱼车的河伯,又有开明九首、虎吃旱魃,还有那游离于人神之间的西王母、东王公以及乘龙驱虎肩生双翼的羽人、
  神兽,天上地下,人与鬼神杂处,诡异的幻想,奇巧的组合,充满了楚文化的浪漫情调。画像石的雕刻技法,概括地说就是“凿”和“刻”,但在表现形式上多采用厚重和质感强的浮雕法,而形体的轮廓和细部则多用道劲婉转的阴线来雕刻。画面疏朗谐调,一幅画面一个主题。除神兽羽人常用庆云瑞气烘托外,一般不多作雕饰。对于形象的塑造,不注重细部的刻画,而着眼于整体的效果,善于运用粗放流畅的线条,寥寥数笔,便简练准确地勾画出物像的轮廓。捕捉瞬间的“动态”美张扬磅礴宏伟的气势,是南阳汉画像石的又一艺术特色。无论是低首狂牴的牛,风驰电掣的马,暴怒人立的熊,甚至背负日轮翱翔宇宙的阳乌和为神灵驾车的虎、鹿等,胸腹之间都积聚着一股阳刚之气,随时要进发出来,那无畏直前的强劲动态,似乎没有什么力量能将它阻挡。南阳、洛阳、许昌的大型圆雕天禄、辟邪,原都竖立在陵墓前,是墓主人升仙时骑乘的神兽。它们昂首望天,肩生双翼,挺胸收腹,或行或蹲,似鸟又似兽,准备驮载主人,怒吼一声腾跃而起,飞向那云霞缭绕的长空。“运动”,和“速度”,配以质朴而简洁的造型,正是汉代能工巧匠所追求的“深沉雄大”的艺术风格。
  早期的画像内容多几何图案、长青树、玉璧和飞鸟、建筑物等,雕刻古拙,写实性强。中期的画像内容较为丰富,诸如历史故事、神话传 说、天象星宿、车骑出行、舞乐百戏、奇禽异 兽、狩猎斗鸡和楼阁建筑等无所不有。晚期画像除在门扉、门楣和门柱雕刻铺首衔环、白虎、朱雀以及生活场面外,其它内容已很少 见。画像的艺术风格因地域不同差异明显:南 阳画像石布局疏朗,线条粗犷,一幅画面一个 主题,无论人物和动物都追求动态感,着重形神的表现,气势磅礴,深沉雄大;商丘一带的 画像石构图严密,用线纤细,奇禽异兽众多,场面宏阔。这些画像是研究汉代历史和中国美 术史的可贵资料。河南博物院收藏的汉画像石 有60余块,代表不同的艺术风格,内容涉及 面较广,且精品汇集,基本代表了河南汉画像石的精髓。
  第三节 碑刻墓志刻经
  碑刻数以万计的碑刻主要分布在洛阳、南阳、登封、偃师、汝,…II、济源、汤阴、安阳等市县。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有改朝换代、人物传记、军事战争、自然灾害、地理疆域、水文天象、物价行情、宗教派系、古文考辨、书法荟萃、文学作品等,对纂志征事、正经补史、考字习书均有重要价值。碑刻始自东汉,河南汉碑尚存10余通,可谓凤毛麟角。张景碑、韩仁铭、尹宙碑以及河南博物院收藏的袁安碑、甘陵相碑等为历代共识的名碑,它们不仅记载了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而且书法卓绝,为汉隶和小篆的楷模。以后的各代刻碑记事相习成俗,保留了许多名家手迹,像,内容多为墓主人生前豪华生活的反映以篆、隶、草、行、楷和魏碑体、瘦金体等各种书体异彩纷呈,汇成浩瀚的书法艺术海洋。
  墓志萌于汉末,兴于两晋,传至明清而不衰。目前河南出土墓志5000余方,以洛阳出土的最多。河南博物院收藏的近百方墓志中,有著名的北魏元怀、元义、司马悦;北齐
  的娄黑女、窦泰;唐代的张庭珪、崔祜甫、泉男生、扶余隆、姚懿;宋代的赵颓等人的墓志。
  墓志中记载了死者的生平事迹,涉及到重要历史事件和风土人情。志文书体多种,名人辈
  出,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刻经是用石刻保存经文的一种形式,刻于东汉熹平年间的《熹平石经》为其肇始。该经
  刻儒家经本7部,刊刻在46通石碑上,由蔡邕人以隶体书写,陈兴等人刻石。立后不久即
  遭破坏,后又几次迁徙,至唐贞观初几乎毁坏殆尽。唐代以来陆续出土石经残石共8800多
  字,这些残石除河南博物院收藏部分外,西安碑林、上海博物馆、洛阳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
  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也有收藏。另外,北宋嘉祜六年(公元1061年)刻成的儒学经本刻石,
  因系篆、楷两种书体写刻,又称“二体石经”,书写者为当时名手赵克继、杨仲南、章友直等人。该石经刻成后立于东京(今开封)太学内,经历代战争变乱,黄河水淹,已经严重散失和破坏。现搜得残石六块:《周易))三块、《尚书》、《礼记》、《孝经》各一块,其中河南博物院收藏《周易》和《礼记》各一石。
  第四节圆雕艺术
  圆雕是石刻艺术中最富有表现力的一种形式,匠师们既可以依据生活原型仿生,惟妙惟肖,又可充分发挥想象力,使其变形夸张,突出神秘的个性。古代圆雕作品,除宗教题材
  外,多为陵墓之仪仗,寺庙、官署门前之“护卫”,威严肃穆,望而生畏,是权势的象征。河南博物院收藏的东汉神兽、北朝狮子、唐代翁仲、宋代天禄、明代石羊等圆雕艺术品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五明学佛网 工巧明 地理 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