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王的不朽功德——无佛像时代的艺术
2014/9/8   热度:1965
阿育王的不朽功德——无佛像时代的艺术
据《阿育王经》记载:佛祖释迦牟尼有一天与弟子阿难来到了王舍城的一条巷中行走乞食,看到有两个小男孩正在巷中用土作着城宅与仓储的游戏。当这两个小男孩正玩到兴奋的时候,忽然抬头看见佛祖向他们走来,不禁欢喜地跳跃起来。其中的一位男孩立即想到应该用食物供养佛祖,就从他们的土城仓中捧了一大把土向着释迦奉献上去。原来,这把土正是他们模拟的仓储中的粮食,在两个孩子的眼里,这就是他们最为珍贵的东西了。释迦牟尼看到了这个情形,随即向弟子阿难预言道:“在我涅槃百年之后,这个小孩会转世成为一代转轮圣王,号为阿育王,大盛我们的教法。”
公元前271年,阿育王(Ashoka)作为古代印度孔雀(Mauryan)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即位了,经过他的南征北战,不断地向其他国家用兵,终于占领了印度次大陆的广大地区,建立了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阿育王不愧为印度的第一位转轮圣王,在他用血腥的军事手段征服了东南方的羯陵迦(Kalinga)国以后,就完全被佛祖的慈悯心所左右了。于是他皈依了佛教,成了一名在家的佛教信徒。阿育王是在公元前235年去世的,在他统治印度的这几十年间,曾经巡行各地区,推广佛教的大法,还设置了专职为弘扬佛教的行政官员,把自己推行佛教的敕令分别雕刻在全国许多地区的石头上,希望它们能代代相传下去。不仅如此,阿育王还派遣了许多著名的传教师到遥远的边境地区和邻国去传播佛教,使佛教初步走向了世界。
在印度历史上,阿育王最为著名的功德壮举,是开启了佛祖八个舍利塔中的七塔地宫,取出舍利子,在他推行佛教的地区广建了“八万四千塔”,周遍供养,意图用佛塔的威德来庄严整个人间世界。这里所谓的“八万四千”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确定的数目,它是佛教中惯用的表示数目很大的意思。阿育王当年究竟建了多少佛塔,我们今天已无法考证了,但所建的数量一定不少,而且大部分应该位于印度本土。在孔雀王朝传教所及的周边国家可能也建造了一些,这点大概是没有疑问的。遗憾的是,阿育王时代距离我们毕竟太遥远了,如今能够确定为当时遗迹的,只有位于中印度比尔萨附近的桑志(Sanchi)第一塔内核和塔南门旁边立着的石柱,柱头是由四只背部相合的狮子组成的;另外还有塔克西拉的达摩拉吉卡大塔和士瓦特的布卡拉塔。所幸的是,阿育王的作法对后世的佛教信徒们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且,有的古塔在当年建造之时,就是借用的阿育王广建佛塔的名义。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唐塔地宫中的佛指舍利,相传就是阿育王派遣使者建塔安置的。
阿育王去世以后,强大统一的孔雀王朝就逐渐衰败了。公元前180年,印度恒河流域出现了巽加王朝,到了公元前72年又被坎婆王朝所代替。公元前30年前后,在德干高原的西部又兴起了沙多婆诃那王朝,它灭亡于公元三世纪初期。在这段历史时期内,印度的佛教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北印度各地不断地仿照阿育王曾经建造的佛塔样式而大造佛塔,就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在这些大型的佛塔之中,以巴尔胡特和桑志的佛塔最为著名。
巴尔胡特位于中印度的科沙姆西南190公里处,这里有一座高大的覆钵式佛塔,圆形的覆钵丘直径大约有22米,是用砖砌筑而成的,在它的周围建有宽约2.5米的环道,环道的外侧都立有栏盾,总长度在85米,现存的栏盾柱就有80多个,众生可以绕着环道作礼拜。栏盾的东西南北四方各开有一个出口,分别安着双柱式的高大石门。在这座大塔的顶部,原来还安有塔刹和相轮等。在栏盾和塔门上保存着200多条铭文题记,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这座塔的塔门和栏盾是巽加王朝的一个名叫达纳胡提的王侯施资修建的,还有许多比丘、比丘尼、在家居士和普通居民也参与了这项功德活动。它表明了巴尔胡特大塔大约是在公元前150年至公元前100年间建造成的。
桑志地区保存的覆钵形大塔主要有三个,其中以第一塔的规模最大,是在阿育王时代建造的。到了巽加王朝时期,在原来砖筑的覆钵丘外面又包砌了石块,终于使塔的台基直径达到了现有的36.6米,总高度为16.5米。在覆钵丘的顶部也有平头和轮竿、相轮等;环道外侧的栏盾高度为3.1米。四个塔门的形体很高大,是在沙多婆诃那王朝修建成的,当时的施主计有900多人。
人们不禁会问 :佛家的弟子们为什么要修建这么多的大佛塔呢?其实,塔在古代的印度就是坟冢的意思,从印度的梵文译成中文之后,曾经出现了佛图、浮屠等音译名称,和方坟、圆冢、高显等意译名称。而塔则是古代的中国人给予这种印度传来的建筑的一种很形象化的名称,最早见于晋代葛洪写的《字苑》一书。释迦牟尼涅槃以后,弟子们把他的遗骨(舍利)也按照印度古老的传统埋葬在了塔下,由于佛教信徒们将释迦佛祖的舍利子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神圣物品,所以,佛塔就不仅成为了释迦涅槃的象征,更是佛家弟子们顶礼膜拜的对象了。佛教认为:信徒们如果能经常性地环绕着佛塔作礼拜,就可以在来世获取无上的功德和福报。所以,环绕着佛塔作右旋礼拜,也就成为当时的僧侣们每日必作的功课了,上述大塔覆钵丘周围环道的作用也正在于此。不仅如此,就是建造佛塔本身也是一项功德行为。这些佛塔的下面都有地宫,里面都珍藏着释迦佛祖的舍利。1815年,在桑志第二塔的覆钵丘下面就曾经发现了一个舍利石函,里面装着四个小型的舍利盒,上面还刻着阿育王时期十个高僧的姓名;桑志第三塔的地宫中则存放着两个石质的舍利罐,上面刻着舍利弗和摩诃目犍连的名字,这两人都是释迦的大弟子之一。但也有一种佛塔只是被用来作为释迦牟尼象征的,塔下并不埋藏舍利子,如在石窟洞里用石头雕刻出来的佛塔就是这样的,这种塔在佛教的文献中被称作“支提(Chaitya)”。
明确了佛塔的概念和它们的建造意义之后,让我们再回到巴尔胡特和桑志大塔去看一看,因为那里保存着令人目不暇接的精美的石刻艺术作品,而且个个年代久远,有着很高的研究与观赏价值。
印度早期覆钵形大塔的雕刻主要集中在四个石质塔门和环绕覆钵丘的栏盾表面。以桑志第一塔的塔门为例,它的高度在10米左右,是由两根粗大的方形立柱和上面的三根横梁所构成的,在门柱和横梁的前后表面都布满了浮雕,表现出了当时印度雕刻的高超技艺。塔门上的浮雕题材可以归纳为四类:1、装饰纹样,主要是佛教中所常用的表示洁净的莲花纹。2、守护神,都刻在门柱内侧面的下端,它们的形象是来源于印度民间所信仰的夜叉神,同时又往往和祈祷庄稼丰收联系在一起。它们有的袒裸着上身,表现出一种贵人相;有的则是左手叉腰站立,而右手却向上握住树上的花或者果实,神态生动、逼真。还有一种与守护神作用相似的天女雕像,在第一塔的东门第三横梁一端的下方就雕刻了一尊,被艺术界称为“树下夜叉女像”。这位天女的右肘挽着树干,左手向上握着树冠,将左腿弯曲到右腿的后面,呈现着一种娴雅的姿态,是印度早期佛塔雕刻中的杰作。3、佛传故事,大部分雕刻在门柱横梁的正面与背面,主要表现的是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涅的故事情节。
关于栏盾柱的雕刻,巴尔胡特大塔是最为著名的。栏盾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栏盾柱的下端是直接埋在地下的,在一个个栏盾柱之间是横放着的贯石,它的横断面是梭形的,而柱的顶端再架着笠石,这样就构成了一个环绕覆钵丘的栏盾。在栏盾各部分的外露面上几乎都布满了浮雕,一般在紧靠塔门的栏盾角柱面上以高浮雕的形式雕刻出夜叉、天王和其他人物等;在立柱和贯石的表面刻出动物和植物的纹饰,也有佛传和本生故事等;在笠石的表面则刻有莲花和蔓草图案。所谓本生故事,就是指释迦牟尼的前生故事,佛教认为:人世间的一切生灵都是处于往复循环的轮回之中的,轮回的道路有六种,即天、人、阿修罗(魔鬼)、地狱、饿鬼、畜生。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也不例外,当他涅槃以后,才真正达到了不生不灭的境界,永远摆脱了人世间的轮回苦难。所以,涅也是佛家弟子们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所不同的是,佛祖在前生不论曾经是国王、太子、平民百姓,或者是猴、鹿、马、象等动物,他在人世间的行为无不是大智大勇、慈悲施舍、以救度众生为己任的,他的事迹就是佛教信徒们修行和行为准则的光辉典范。这里的本生故事就是表现这样的想思主题的。
现代的众生们对释迦牟尼的故事多少还有一些了解,但对于佛传的艺术表现形式就所知甚少了。巴尔胡特大塔中的佛传故事内容,都是在栏盾柱上的圆幅面和方幅面中出现的,有释迦的母亲摩耶夫人梦见白象托胎、释迦成道、释迦在帝释窟说法、给孤独长者布施祗园、佛自忉利天降下等故事情节。有的是一幅雕刻表现一个情节,有的则是几幅雕刻反映同一个故事场面。有趣的是,所有这些表现释迦事迹的故事雕刻,却又都不出现佛的形象,只是用一些象征物来表现佛的存在,与我们概念中佛教偶像崇拜是大不相同的。比如,用菩提树表示释迦成道,用法轮表现释迦在说法,用佛座或足迹表示释迦就在眼前,用佛塔表示佛祖已经入涅槃了,等等。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这是与当时流行的所谓小乘佛教的思想密切相关的。小乘佛教认为佛只有释迦牟尼一人,他是超人间的特殊存在,是不能用普通凡人的形象来表现的。小乘佛教严格地奉行着释迦牟尼最为原始的教义,而释迦本人也是不提倡偶像崇拜的。佛祖形像的最早出现是在大乘佛教形成以后,是大乘佛教的众生皆能成佛的思想与中亚犍陀罗地区传统的制作神象思想相结合的产物。所以,透过印度早期佛塔雕刻的面纱,我们可以从形象上了解一些佛教最原始的理论。
佛传与本生故事都是佛教信众奉行的道德与行为典范,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佛传与本生故事艺术形式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还会看到阿育王独创的广建佛塔的思想与精神,是如何一步步扩散到东亚与南亚、东南亚各地区的。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