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佛国谈普陀山


2014/9/8    热度:407   

南海佛国谈普陀山
  陈长春
  (一)普陀史话
  佛经中所载的我国四大道场,是地、水、火、风。安徽九华山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火也。山西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风也。
  四大道场中,只有普陀山孤悬海外,在浙江舟山群岛莲花洋中。清人许琰曾形容云:“三洪波豆浸、荡浴日星,吐烟霞,岩洞之灵现辨,莲竹之花喷香、贡舸买舶、万里络绎不绝、信宇宙之间绝大奇观也。”
  由三百四十余个岛屿所组成的舟山群岛,散布在杭州湾外广大的海洋上,像一朵朵莲花,浮现在青天碧海之间。海涛汹涌,变幻莫测的痉花洋,构成了海天佛国种种传说史话的天然背景。普陀山孤峙海上,山光浮翠,岚烟横黛,景色壮丽,梵昔普渡。普陀山本来是印度语“普陀洛伽山”的简称,原来的意义是“美丽的小白花”。到了以后,渐渐把普陀和洛伽变成了两个山的名子了。浴伽山是普陀旁边的另一个小岛,和普陀的“观昔跳”相对,传说观昔曾由洛伽跳跃到普陀来说法,尚留有遗迹。
  普陀山不愧是佛教的胜地,全山有大寺三,小寺七十二,茅蓬一百三十六。朝山进香的善男信女,每届香期。由上海、宁波、温州、海门各地,均有轮船往返。香火盛时,各寺均派小船到定海岛的沈家门埠迎接香客。到达普陀以后,则改乘藤轿赴各寺宇。码头上有一座“道头牌坊”,雄壮伟丽,有不少的名家题字。沿山有石板铺成的大路,可以通到全岛的每一处寺院和名胜圣迹。
  观世音菩萨以普陀山为道场,华严经云:“三善男子,于此南方有山,名普叵浴加,彼有菩萨名观自在。”这是正式见之于佛经的记载。另外传说在五代时,日本意谬和尚在五台山获得一座观音像,他私自护持南下,准备由宁波渡海返国,不料在舟山群岛的达花洋山触礁,三日三夜未能脱险,慧谔只好向观音像祝祷:“要是我国众生无缘见佛,当从所向,弟子即就该处建立精舍,供奉圣像。”祷罢不久,船即脱险。于是迳航至普陀山下的潮昔洞边,安然靠岸。当时只是一座荒岛,远在东漠光武时,严子陵先生的岳父梅子真氏,曾隐居此山。修真养性,其住处为今日之梅福庵,内有梅福炼丹井古迹,故普陀山昔名为梅岑山。
  慧夸到达此岛后,只见人烟稀少,仅有渔人搭建的茅舍,他在潮晋洞不远的山边,找到了一个茅舍,主人姓张,慧谔提出了请求,他慷慨地答应捐出茅舍,筑庵供养菩萨,并请慧谔留下住持。于是,慧夸也就不回日本,在普陀留下来了。这个茅庵名为“不肯去观音院”,慧谔遂成为普陀第一代的开山祖师,这就是普陀山开山的由来。
  普陀山每年有三次最为热闹:二月十九日是观晋诞辰,香火最盛;六月十九日是观昔入山之期,朝山进香的人也兼到山中避暑消夏;九月十九日是观音得道之期,称为小香会,香客较少,但秋高气爽,最适于朝山览胜。、岛上的太小寺庙,都竭诚欢迎朝山的信众和游览旅客,使他们有宾至如归之感。
  (二)普陀三大寺
  普陀山的寺庙,以三大寺最为有名,那就是普济寺(前寺),法雨寺(后寺),和白华绝顶的慧济寺。
  普济寺的前身,传说即是前面提到的“不肯去观音院”,为全山第一大寺院,乃宋神宗敕建,当时命名为“宝陀寺”。清代几度修茸,最后才改今名,昔时山中一切大小事务以及料纷争执,均由寺中高僧处理,排解。后来全山分为前、后山,前山所属各庵堂通由普济寺管辖;后山所有的寺院则由后寺。客堂管辖。因此,大家在习惯上都称为前寺和后寺,很少称普济,法雨了。
  普济寺的房屋之乡,僧众之乡,范围之大,莫不为全山之冠。大殿上供奉释迦圣像,全身金装,法相庄严。大殿可容僧众千人以上,香火之盛,不下于西湖的灵隐寺。寺中有七千斤重的大钟,两部藏经,一部南藏、一部北藏。另外后寺也有两部经藏,佛顶山一部。这五部经藏,可说是普陀山的镇山之宝。
  普济寺中的神迹传说甚多,寺门外有荷花石桥,有钟鼓楼,御碑亭、盘陀石诸胜。
  法雨寺在后山光熙峰之麓,依山建筑,升数百石始达山门。传说其屋顶用瓦为明代南京明政宫的黄琉璃瓦,迄今数百年,仍然完好如故。该寺采宫殿式建筑,雄伟庄严。观昔大殿,宽大绝伦,殿内供奉大理石的观昔法像,妙相庄严,慈祥温柔,令人肃然生敬且有亲切之感。大殿的正中顶上,雕刻了九条金龙,栩栩如生,似欲破梁飞去,俗称为龙殿。
  后寺的最后进,乃全寺最高处,有一座珠宝观音殿,精致庄严,巧妙美观,可谓全山之冠。小佛龛中的大士像,高约五六寸,有一颗巨大的奇珍异宝嵌在胸部,凡供桌上陈列的物品以及墙壁上的山水字画等,都极珍贵,且多名家题咏。传说在清代时,此佛像供奉在前寺,有一日本人窃取东航,发船只绕到后山时,即无法前进,最后只好再偷偷地送到后寺,造殴供奉,这又是一座“不肯去观音”了。
  普陀山的最高处名曰白华山,俗称佛顶山,登临远眺,海阔天空,心胸开朗,俯瞰光熙,妙应话峰,如杯瓢覆地。山腰有云拂石,刻有“海天佛国”四大字。白华顶供有石佛,附近并有灯塔一座。
  慧济寺在白华顶下,建于明代。乾隆时建圆通宝殿,光绪时再增建殿宇,始成亘刹,与前、后寺并为普陀三大丛林。其藏经楼之整洁,设备之完善,为全山之冠。因此,静心潜修,研读经典的高僧,经常不断。
  (三)普陀的潮梵吾
  普陀四面环海,山中严峰洞壑,天然形成,玲珑峭峻,险奋诡幻,洞府的神话传说,不一而是。现在介绍几处有名的洞府姗下:
  梵音洞—在岛的极东部,洞口峭壁危岩,高数十丈,两峰陡壁加门立,洞口广达百余丈,海潮入洞,激荡作声,如雷霆怒吼,猛虎狂啸。洞之尽头,传为观音大士得道处。半山建有石台,距洞百丈,供香客休息、参拜,相传游客至此,对洞中凝神注视,可睹自己前身。前清康熙帝南巡时,曾御赐区额。
  洛伽洞—在梵昔洞之西,岩峭壑深,洞脚插海,入不可到,附近有善财洞。
  古佛洞—洛伽洞再西行有古佛洞,洞在庙前,深数丈,阴寒彻骨。据传曾有高僧仁光在洞中潜修五十余年,后于洞中坐化,时为光绪三十五年,享年九十六岁。坐化后肉身不朽,寺僧以肉骨装金,供奉于洞中,远近仕女来此膜拜极多,香火甚盛。
  狮子洞—在狮子岩下,洞中产有丹砂,据传可以治病滪昔洞与梵昔洞—为岛上两大胜迹,在千步沙尽头,岩石突起,高二十余丈,上虚下深,有若漏屋。海潮来时,奔腾入洞,如雷霆乍轰,眩目震耳,洞顶有穴孔,名曰天窗,玲珑嵌挂,险怪万状。潮大时,冲向孔中,飞沬溅花,蔚为奇观。相传倘能诚心向洞拜叩,即可目睹大士现身,故有石刻“现身处”三大字。洞中有亘石尊立海滨,名“观昔跳”,相传大士从洛伽山跳来普陀,现身说法,石上留有巨大足印。紫竹林在岛之极南端,一说“不肯去观音院”旧址在此。附近并无竹林,但石上均现紫竹形,传说为观音神迹之一。观音洞面临大海,风景极佳。寺僧在附近建有西式洋楼十余栋,以接待游客。
  法华洞—在山之高处,洞在重崖削壁中,孔穴宛转,状若西湖的飞来峰。洞口有数十处之多,宛转幽深,藤萝敝覆,阴森可怖。洞中顶石宛转承接,欲堕不堕,仰视令八战傈。
  朝阳洞—在几宝岭尽处,复洞回环,面临东海,海涛怂号,激荡其下。洞面向东,日出必先照临,金缕一线,浮现。海面,俄而金球跃然而上,霞光万道,灿烂天际。游客每多专诚来此观日出,莫不赞叹、不已。
  另尚有摩尼洞、白云洞、金刚洞、金刚窟、宝塔洞、莲台洞及平天洞等,各有其胜景及传说。
  (四)普陀八景
  普陀风光绮丽”前人游记甚多,旧志载有十二景,但如今只有八景见于山中,谨就手头资料简介如左:
  一、盘陀夕照—盘陀石在山之西境,状如重台,石下周广百丈。高而顶锐,盘陀在其顶上。藉梯而登,石下中有空隙,倪之通明,昔传大士在此说法。旁有灵石庵,下有二龟听法石:一龟蹲石头;一龟缘石直上,昂道延头,栩栩如生,睹者莫不称奇。
  二、光熙云霁—光熙峰峙立于白华顶之左,状如石莲花,法雨寺即在其麓。
  三、朝阳涌日—即前所介绍的朝阳洞观看海上日出。
  四、宝塔闻钟—山中名塔有太子塔、多宝塔、舍利塔等。太子塔在天福庵侧,为元代所建,高九丈六尺,原为五层,现在上层已毁,只剩四层'四面墙壁均有佛像,系太湖石雕刻而成,工巧绝伦,眉目顾盼如生。在此塔中,可以听到普济寺钟声。
  五、华顶云涛—即指前所介绍的白华顶。登临山顶石亭,上接天表,下临无地,群岛环伏其前。洛伽山峙立于东南;溺洲诸岛绵亘于西北;月出拱其南;霍山映其东北,称之为山之四望。天风琅琅,海山苍苍,合人有飘然出尘之感。
  六、梅岑仙井—即是梅子真先生隐居处。梅岑峰为南山最高处,林石幽秀,丹井在其下,井沙中有孔如斗,注泉不端,味甘而洌,芳沁心脾。
  七、千步全沙—在岛南为一海湾,海波拍岸,滩平沙净,是天然的海水浴场,夏季来此游泳者;甚多。上海外侨经常来普陀避暑,每届夏季,热闹异常。
  八、莲池夜月—为山中风景最胜处,在千步金沙之上,象王峰之麓—长生禅院在焉。寺甚古老—内有白玉佛像一尊,传来自缅甸,上饰金花,光明灿烂。玉佛石有铜佛塔,内嵌小佛像甚乡,极为精致。寺外有藏经楼,规模亦甚宏大。出寺不远,为海会桥,下为海印地,即莲花池。花开时,叠萼千办,五色竞开,寺僧云据此可占休咎。游此可俯看碧蓝临风,幽香绝俗,心神皆爽。凭栏远眺,千步金沙平沙无垠,沙水激荡,或银涛一线,终月不绝。风雨时,海天翻浪,海涛怒吼,又是一番景象。
  (五)洛伽山一瞥
  从普陀渡海到洛伽山,虽仅十余里,相距匪遥,但须经过莲花洋,据说有二十四个莲花浪,翻腾汹涌,船只颠簸,惊心动魄。水分五彩色,亦奋观也。这一段航程,如风平浪静,顶多一两小时可到,但途中风浪冲击,往往距山咫尺,忽又远离,有竟日不得到者。
  洛伽山的面积不过周十余里,无瑰伟幽邃之奇观,远望颇类一大龟背露海面,据传为大土故居,故凡进香普陀者,均欲前往一游;。山径极为平整,皆以石板砌路,两旁围以栏杆。山上有水品宫胜景,有茅蓬四,曰:妙湛、圆通、观觉、自在。下为洛删门,舟楫之往来闽广者必经此。岛上东北角上设有灯塔。岛上所需之粮食给养,按月由普陀运来。
  据闻,山目民国三十九年随舟山群岛沦陷后,整个舟山群岛已辟为海军基地,普陀山各寺庙僧众,均被迫还俗或流放边陲地区劳改。山中寺院,悉改为军事机构,游入踪迹已绝。钟声梵咀已杏,诚佛国之劫难也。
  摘自《中国佛教》第28卷第11期

 

五明学佛网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