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刹古寺话灵岩
2014/9/8   热度:305
名刹古寺话灵岩
作者:吴熙惠
黄昏骑马入山来,
侵晓登临景色开。
岛屿回环楼阁耸,
只疑人世有蓬莱。
——明·徐源《灵岩寺纪游》
灵岩寺位于灵岩山的崇山峻岭之中,灵岩山是东岳泰山12支脉之一,在泰山主峰西北麓20公里处,海拔683.7米,距长清县城31.5公里。明代文学家王世贞说:“灵岩是泰山背最幽绝处,我辈登泰山而不至灵岩者,不成游也。”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来游览海内名刹灵岩寺吧。
由山东省会济南去灵岩,可乘京沪路火车南下,至万德站下车,换乘通往灵岩寺的汽车,十分钟车程即可到达;也可由济南或长清县城直接乘汽车前往,一路坦途大道,阳春烟景,愈近灵岩,风光愈加秀丽。正如明代学者薛瑄写的一首《灵岩道上》诗说:
路入山门景便幽,
高风不断石林秋。
照人霜叶红于染,
拂袖岚光翠欲流。
几过野桥横绝涧,
遥从古刹见高楼。
北峰真与天相接,
更拟攀萝到上头。
进了灵岩峪,顿感山势回环,重峦叠嶂,幽壑深谷,四面苍岩如堵,峭壁悬崖,峰岭挺拔,怪石嶙峋,奇岩峥嵘。峪内飞泉激越,溪水淙淙,漫山古树葱郁,可谓“山泉石洞峰,造化钟神秀。万壑千崖里,林开一径深。”碧峰下,翠丛中,殿塔耸起。巍峨千佛殿,肃穆罗汉堂,真是“遥从古刹见高楼”,这就是规模宏大的灵岩寺古建筑群。整个寺院依山就势,殿塔楼阁枋,巧妙夺天工。布局精当,错落有致。主要文物古迹有:千佛殿、宋塑罗汉像、辟支塔、御书阁、墓塔林、慧崇塔、积翠证盟殿以及历代的石刻、碑碣。由于灵岩寺瑰宝荟萃,殿宇轩昂,风光旖旎,自古以来就是游览胜地。历史上到这里来的名人很多,有唐代书法家李邕、北宋文学家曾巩、散文家苏辙、金代文学家赵秉文、元代名人郝经、文学家王恽、明代学者薛瑄、文学家徐中行、明清之际思想家顾炎武、清初诗人施闫章、散文家姚鼐、近代学者梁启超等,他们留下了许多诗文墨迹,成为山水佳话,也为灵岩增加了光彩。
灵岩山最早的名字叫方山,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称玉符山。方山峰顶雄伟高大,四面如削,方方正正,很像古代帝王的方印。方山、玉符皆因山形而得名。《长清县志·灵岩志略》(清道光版)载:玉符山“苻秦时改名昆仑山、金舆谷,盖重其人,而神其地也。”至于灵岩名字的由来则是和朗公和尚的故事有关。《神僧传》云:“朗公和尚说法泰山北岩下,听者千人,石为之点头,众以告,公曰:此山灵也”,遂名灵岩。金舆谷东天门南侧的峰岭上,有一数丈高的怪石,被称为朗公石,远远望去,酷似一驼背老僧,执杖伫立。这些都是对朗公的神化,但他是灵岩寺的第一个奠基人,确是历史事实。据说,在朗公之前,西晋末后赵高僧佛图澄曾到此,但未久留。后来,东晋时代的高僧朗公来到这里,成为山东地区的佛教领袖。《高僧传》这样写道:“竺僧朗,京兆人,苻秦皇始元年(公元351年)移卜泰山中”。《灵岩志》载:“前秦符坚永兴中(公元357年)有竺僧朗卜居于此。”他率众开山,“别立精舍数十余区”,“闻风而造者百有余人。”可见,灵岩寺因山而得名。朗公创建的寺院,兴盛不到100年,北魏太武帝(拓拔焘)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遭灭法之劫,寺院全部被毁,至北魏孝明帝正光年间(公元520~525年),法定禅师来此,重新修建寺院。关于法定开山辟地,引泉建寺的故事很多,其中之一,是说他来灵岩建寺感动了精灵:有一条青龙为他引路,两只老虎给他驮经,当其近至灵岩,只见前面山连壁挡,插翅难翻,他乃面壁静立,双手合十,不饮不食达27日,终于感召得菩萨动了心,便令太阳神射穿了岩石,透出红光数里,法定循光前进,险尽夷平,抵达灵岩寺故址。这则神话讴歌了法定要干一番事业的决心。真是无独有偶,河南嵩山少林寺也有一个达摩面壁的故事。法定在灵岩寺先建的一个禅寺是在方山的背面,曰神宝寺,它的遗址在今灵岩寺西北2.5公里处的小寺村南。后又建寺于方山之阳,即称灵岩寺,它的旧址在今寺址东北甘露泉旁。现在的灵岩寺是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慧崇高僧建造的。但经宋、元、明几代修葺,已非原建,今天我们看到的,多属宋代建筑。宋真宗景德年间(公元1004~1007年),灵岩寺改称“景德灵岩禅寺”。宋仁宗景祐年间(公元1034~1038年)琼环长老(法号重净)拓广,重建五花殿(今已圯),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重修千佛殿时又扩建,明宪宗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又改敕赐“崇善禅寺”,明世宗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复名灵岩寺,至此灵岩寺已相当可观。
灵岩寺内,地域辽阔,东起棋子岭,西到鸡鸣山,南自明孔山,北至神宝寺遗址;东西长约10公里,南北宽5公里。据清乾隆十四年(公元1775年)的史料记载,从寺院至山颠,依山布置,有殿宇36处,亭阁18座。由于历代帝王利用佛教为其统治服务,对该寺的保护和税收均有敕赐。如宋代“免服差役,止纳税粮。”金、元、明各代均免税、粮米和徭役,并明文规定:“寺户籽粒全为供奉香、烛之用。官定瞻寺地三十五顷。”灵岩寺因为拥有如此多的田产,所以附近的刘李庄、第四峪、小寺,野老庄的农家均属寺院的佃户。
灵岩寺有自然风光十二景,其中,清代皇帝爱新觉罗·弘历题咏八景,清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弘历亲笔题的大字坊额“灵岩胜境”,依然屹立在寺区的西头。沿通向寺院的沥青路前行,有石峡数折,涧崖壁立,沟上石桥长引,曰“崇兴”,或曰“崇福”,为宋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释仁钦修。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重修后更名“通灵桥”、今俗称大石桥。临桥倚望。古树遮天蔽日,沟底深邃,占称石桥峪,建桥的碑文,是北宋末知名学者、画家郭思撰,思子郭升卿书,为寺内名碑之一。过桥南望,石牙参错,山势如楼似阁,巉崖峭壁上有孔,大如磨盘,南北相通?从此南望似明镜高悬,皓月当空,故曰明孔山,明孔洞是怎样形成的呢?并不是如神话(法定感动了菩萨,派太阳神射穿的)所说,而是由于地球的内、外应力共同的杰作——大自然雕塑成的。由于地壳经过沧海桑田的变迁,大约在四五亿年前,地质史上被称为寒武纪和奥陶纪时代,明孔山一带变成了多种岩石的混合体,其中有石灰岩、页岩和砂岩,因为各种岩石的膨胀系数不同,受热膨胀的程度也不同,经过这样长时期反复作用,使原来致密的整块岩石产生了裂纹。风和水顺着孔隙侵袭进去,由于岩石中的碳酸钙和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产生反应,成为易溶的重碳酸钙,使岩石的裂孔逐渐扩大。这样,经过漫长岁月的风侵水蚀,便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明孔洞奇观。(明孔山的抬起约在1亿年前,形成现在的状貌和孔洞约有3000万年左右。)朗公石、可公床(厚层石灰岩)、龟背石、黄茅岗(花岗片麻岩)等,都是大自然以同样的方式雕塑成的,明孔洞只不过是灵岩的奇景之一罢了。
沿路东行,又有一小横沟,上面的桥叫“明空桥”,也叫“小石桥”,是明代重修,清乾隆间修葺,是僧侣迎客的地方。桥头古柏蓊郁,远望如搭的松门,故有对松桥之称。在此,眺望群峰争秀、俯听溪流低吟,是小憩的好去处?东望山巅,拱揖而立、千载依旧的朗公石,酷似一个精神瞿铄的老翁蹒跚前行。这一景趣,更使你增加了寻幽探胜、奋力攀登的兴头。
从这儿顺小横沟南去,有一东西大溪横隔,南崖嵯峨幽僻,形似抱厦,有水自峭壁间滴沥,银雨如洒,水花四溅,景致奇特,取名“滴水崖”。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弘历皇帝游览至此,挥笔写下“雨花岩”3个大字,御碑卓然矗立在滴水崖旁。
在明空桥东,有一片特殊的地质地貌,属花岗片麻岩,这就是龟背石和黄茅冈,冈边巧立“黄茅亭”,今称“接官亭”。据传,宋代大诗人苏轼诗云:“醉中走上黄茅冈,满冈乱石如群羊。冈头醉倒石作床,仰观白云天茫茫,歌声落谷秋眦长,路人举首东南望,拍手大笑使君狂。”《灵岩志》载:“尚书礼部郎端明殿学士苏轼元丰八年八月二十日因奉命下齐州祀东岳至灵岩”。但经后人详细考证,苏轼曾在齐鲁知登州5天,却一生未来到过灵岩寺。这首诗是诗人在元丰元年知徐州时,登云龙山作的,诗中提到的是云龙山那个黄茅冈,看来,把苏轼的诗放在这儿,显系前人张冠李戴了。不过苏轼的名诗佳句倒也点缀了这里的景致。
过得黄茅冈又见一溪前横,俗称“饮马沟”,相传是宋真宗赵恒的饮马处。寺内诸泉汇流于此,溪上架一桥叫“新石桥”,为明代天启年间(公元1621~1627年)释园桂建造。桥栏望柱上的石狮,雕刻生动,形象逼真。桥头北面崖壁上嵌“十里松”大字石刻,是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户部主事刘亮彩所书。沿路前行,林荫如盖,苍翠欲滴。路边陡崖上有千岁檀,叶茂枝繁。再前行数十步,境界豁然开朗,这里是灵岩寺院门前的广场,立有元代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按察使文书纳书写的“大灵岩寺”碑。
灵岩寺院白唐代迁建今址后,几经修缮和增建,更加宏伟壮观,唐宪宗元和初年(公元806年)官拜同平章事的李吉甫在《十道图》中将其誉为域内四绝之首。这四绝就是:山东长清灵岩寺,江苏南京栖霞寺、浙江天台国兴寺、湖北江陵玉泉寺。宋代诗人蔡安持有一首赞颂“四绝”的诗写道:
四绝之中处最先,
山围宫殿锁云烟。
当年鹤驭归何处?
世上犹传锡杖泉。
关于灵岩寺的兴衰可以这样概括:它兴于北魏,唐宋是它的鼎盛时期,明代前期仍极兴旺,自清代以后渐颓败。明初的灵岩寺院建筑规模仍有殿、阁、楼、亭30余座。清代以后,有些古建筑因年久失修逐渐荒废,现在仅能辨其遗址了。今存的主要建筑物。由南至北依次可见:一山门(金刚殿)、天王殿(二山门),钟楼、鼓楼、东厢房、西厢房、韦陀院、大雄宝殿、十王殿、千佛殿、御书阁、辟支塔、方丈院、积翠证盟龛和般舟殿、弥勒殿、五花殿、驻跸亭遗址。另有自唐宋以来的历代石刻、石碑、匾额,还有坐落在寺院西侧山南坡的墓塔林。这些文物古迹历经社会变革幸存下来,成为稀世珍宝,有的堪称东方文化的精英。
千佛殿:是灵岩寺中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主体建筑物。关于它的变迁《长清县志》这样写道:“唐高僧慧崇所建者,宋拓修之,乃寺之大殿也。”唐宋时为大雄宅殿,千佛殿一名始见于宋庆历年间(公元1042~1048年)张公亮《齐州景德灵岩禅寺记》:“千佛殿、般舟殿、辟支塔皆为古刹塔。”现存之殿为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重建,梁间有“大明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岁次丁亥九月初八日德府重修”的墨迹为记。
千佛殿巍然屹立于踏步11级的石基之上。殿面阔7间,进深4间、宏伟壮观。千佛殿是单檐庑殿,上盖灰筒瓦和绿色琉璃瓦,前檐8根石柱,雕刻精丽华美,柱周雕深凹入直棂16条,至顶微微收分。它在我国古建筑中实属少见,柱下石础,明间2檐柱柱础刻龙和凤及花叶水波纹样,雕技绝佳。次间、稍间及殿内柱础均刻莲办,这种宝装莲花柱础与佛光寺大殴前檐的宝装莲花柱础极为相似,因此,专家认定这为宋代遗物。千佛殿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彩绘斗拱,檐下出“铺作”斗拱三跳。由于斗拱有逐层挑出支承荷载的作用,使千佛殿出挑疏朗宏大,展翅欲飞。该殿自创建以来,虽经历代重修,有些已非原物,但它仍保存着唐宋的风格。
千佛殿正中,置长方形石座,上有3尊大佛,中为毗卢佛,是藤胎髹漆塑造;东为药师佛,建于明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西为阿弥陀佛,为明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铜铸,周壁有数以千计高30厘米的铜铸和木雕小佛,千佛殿由此而得名。殿四周台座上有40尊泥塑罗汉,每尊罗汉身高101~120厘米,塑造精湛,线条流畅,比例匀称,色彩浓淡适度。泥塑罗汉身上的妆銮用的是朱砂红、黄丹、雄黄、石绿,大青、天蓝、茄皮紫等矿物质颜料涂饰,故永不褪色。每个罗汉不同肤色,袈裟、袍袖、手帕、衣带、缨穗以及花边图案等,设色非常和谐精当,清秀雅致,与每尊罗汉的身份神态也十分协调相称。就是服饰的细微处也卓见工巧,如法衣的白领和花纹白边,衬托得佛像全身神彩焕发,整洁秀美,如同活人的衣着。每尊罗汉的神情状貌各异,生动传神,喜怒哀乐俱形于色:有的喜上眉梢,心花怒放;有的愤恨难消,怒从胸来;有的愁苦悲切,紧锁双眉;有的精神恍惚,茫然若失。一个个口目传情,呼之欲出,完全摆脱了一般佛教塑像的固定形式。
关于这些罗汉的塑造年代,史料记载不详,只有在《山东通志》上写着这么半行字:“宋灵岩寺施五百罗汉记,宣和六年。”为了弄清这个问题,1982年,济南市文管会对其进行维修时,也注意了考证和研究,终于,在泥塑的腔体内、殿壁上,发现了大量文物和题记。有:铜币78枚,其中“五铢”一枚、“开元通宝”16枚,余者皆为宋代前3朝的铜币,共10种61枚。另有宋代亚形缠枝铜镜多面及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六月墨书题记等。根据以上实物资料,罗汉系宋代塑造无疑,距今约有800余年,是中国泥塑遗存的艺术瑰宝之一,千佛殿彩塑罗汉像,对于我们继承、借鉴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传统的塑造技艺,发掘、探讨宋代雕塑艺术的时代风格,研究、学习古代雕塑作品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者梁启超,1922年来此游览,把它誉为“海内第一名塑”,并亲笔写下了这块碑碣,今仍立于千佛殿前。
辟支塔:耸立在千佛殿西偏北百米处,是一座八角九级十二檐的楼阁式建筑,底围48米,通高54米。基座石砌,有“阴曹地府”,“酷形”场面浮雕(现埋于地下)。塔身为青砖砌筑,东西南北4面设门,底部一至三级为重檐,余皆单檐。塔檐由华拱两跳组成,朵数逐级变化,塔级高度与塔径自下而上逐级递减,收分得体,挺拔秀丽。塔内有塔心柱,一至四级内设有登塔阶梯,五级以上为实砌,登塔时须沿塔檐平座绕行。塔顶是铁制塔刹,由复钵,相轮、圆光、仰月、宝珠组成。另有8根铁链分别由九级塔檐的8尊金刚拽引加固。倘若登上九级塔檐,可以尽览灵岩风光。此塔的建筑历史,据《泰山道里记》称:“唐天宝中(公元742~756年)建,宋嘉祐年间(公元1056~1063年)重修,元、明相继维修之”。另据鲁船洞宋淳化间题记:“石作王万于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岁次甲午仲秋月重回,塔基做八角……”。塔五级所嵌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修四、五级塔碑,嘉祐二年(公元1058年)、三年的十方刻石,元丰壬戌(公元1082年)二月,元祐己巳(公元1089年)十月游人题记云,辟支塔唐天宝始建。宋淳化五年至嘉祐二年重修,历时63年。900年来,这座玲珑宝塔依然挺拔秀丽,高插云霭。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在《题灵岩方丈》七律诗中写出了它非凡的气势:
法定禅房临峭谷,
辟支灵塔冠层峦。
墓塔林:位于千佛殿西南半公里。有唐宋至明代灵岩寺主持僧的墓塔167座,志铭碑81通。这些墓塔和志铭,反映着不同历史时期的雕刻特征、寺宇史实。墓塔的型制多样,造型美观,雕工精细。一般墓塔均由塔座、塔身、塔刹组成。塔座多呈方形或圆形,雕刻成莲办式,金刚、力士顶托,多至数层,有的做成须弥座式。塔身一般较高,有圆形、多棱形、方形、上刻祖师僧名和年号。塔顶呈长方形,雕刻着莲花办的复钵和圆形相轮,上置宅瓶或相轮宅尖、
慧崇塔:是墓塔林中的典型塔利,建于唐天宝年间(公元742~755年),是唐贞观中(公元627~649年)高僧慧崇的墓塔,为一重檐单层方石塔,全部石砌。平面为3.74平方米,通高5.30米。上雕狮头、飞天、武士等图案。塔身的南面辟真门,东西两门雕凿半掩式假门,内侧身迈出一人,做启门状;卷㈠上为火焰状半圈浮雕。塔顶为重檐,以石板叠涩挑出,又逐层内收,以露盘、仰莲、宝珠组成塔刹,这个单层石塔,古朴浑厚,颇有盛唐风格。
在历代墓志铭碑中,有日本和尚邵元于元代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为灵岩寺第三十九代禅师息庵撰写的《息庵禅师道行碑》、邵元和尚33岁来中国留学,历时21年,先后到过天台山、天日山、金山、五台山、少林寺以及元大都。他在《息庵禅师道行碑》碑文中称息庵一生,“皆道丰时盛,而遂得其志,天下禅林无能出其右者”?这表明邵元对息庵的敬佩,两人之间存在着极为深厚的友谊。
《息庵禅师道行碑》是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珍贵实物资料。当代诗人郭沫若也把它看作是中日人民交往的象征,故题诗曰:
息庵碑是邵元文,
求法来唐不让仁;
愿作典型千万代,
相师相学倍相亲。
积翠证盟殿:亦称证明功德龛、方山证盟殿,是灵岩十二景之一,位于千佛殿北,灵岩山巅,依山凿壁而成,宛如空中城池,巍峨神秘。龛上绝壁如削,状若斩云,与山下塔影殿阁交相辉映。古有:“灵山削出玉芙蓉,岚光秀色自重重。”的诗句。龛中镌唐大中八年(公元854年)《修方山证明功德记》题刻,证明龛为唐初开凿。龛平面呈椭圆形,殿楣上题“积翠证盟殿”5个大字。跨进殿门,正中雕有高约5米的释迦佛座像,面部硕圆风韵,体态丰盈自然,身着袈裟,结跏趺坐。龛东西两壁各有菩萨1尊,雕刻手法与释迦相同,皆为唐代造像。龛内有唐宋题记很多。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99年)龛外增修方形石室,叠涩出檐,一坡水顶,墙垩朱红色,故亦称红门。
大雄宝殿:原为宋代的献殿,在千佛殿南偏东处,宋崇宁。大观年间(公元1102~1110年),住持僧仁钦创造。原为礼拜五花殿的前堂,是寺僧诵经礼佛的地方。明代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鲁藩捐塑三大士像于其内后,更名大雄宝殿。面阔5间,进深6间,前为外廊式卷棚顶,后是硬山顶,建造精巧,勾角玲珑,上施黑瓦。现存的殿是清朝中叶建造。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爱新觉罗·弘历皇帝宋灵岩时,曾为此殿题“卓赐名兰”额及“奇松尔日犹回向,诡石何心忽点头”楹联。殿前生长着躯下高大,铁干虬枝的古银杏树。
在千佛殿东北面有御书阁,是唐代主持僧慧崇和尚专为存放皇帝赐书建造的。现存建筑为明代遗物。原藏有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赵炅、真宗赵恒、仁宗赵祯等御书。金贞祐年间(公元1213~1217年),曾遭兵燹,珍藏御书尽毁,惟阁幸存,御书阁门楣的墙壁缝隙间长出一棵青檀,古枝纵横,盘根错节,状若云朵,称“云檀”或“银檀”,视为一大景胜。这样古怪的青檀,在北方还是很少见的。
青檀树根下面,是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寺僧仁钦重刊篆书的“御书阁”额。阁内外嵌有历代知名书法家的石刻多方,其中有宋代王安石的女婿蔡卞写的草书,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十二月和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冬十一月写的《圆通经》、《楞严经》,笔意高古,潇洒姿媚。
此外,有清代建造的一山门,又名金刚殿。明代建造的二山门,又名天王殿,单檐硬山顶,房梁5架,两边以穿插枋连成整体。柱头上有一斗三升斗拱。其柱础为复莲式,系宋代遗物。殿内有唐、宋、金、元、明、清碑碣17块,正中立宋皇祐经幢1座。另有钟楼,鼓楼等附属建筑。
自一山门至山巅,沿途可见题咏灵岩胜景的碑碣、摩崖刻石等422块,都出自古代名人手笔,如宋代的苏轼、苏辙,以及金代的书法家党怀英等,仅清代高宗乾隆皇帝的手迹就有24块之多。此外,还有寺院内外的汉柏、摩顶松、千岁檀,甘露泉,卓锡泉、白鹤泉、双鹤泉,鲁班洞、白云洞,狮尾峰、悬星岩、一线天、可公床等胜景,可谓步换景移,意趣盎然。
今天,灵岩已成为济南地区著名的游览胜地,我们来到灵岩参观游览,饱览这里的千年古刹,不禁为这儿的山川古迹而赞叹。国家非常重视这里文物古迹的保护以及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978年,灵岩寺被列为对外开放单位。国务院、山东省文化厅、省文管会和济南市政府先后拨款,对灵岩的文物,古建进行了全面的修复整理,使这些古代艺术珍品重放光芒,以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
最后,让我们用宋代大诗人苏辙题咏灵岩的一首《过灵岩诗》诗概括它的幽绝奇妙吧!
青山何重重,行尽土囊底。
岩高日气薄,秀色如新洗。
入门尘虑息,盥漱得清泚。
升堂见真人,不觉首自稽。
祖师古禅伯,荆棘昔亲启。
人迹尚萧条,豺狼夜相抵。
白鹤导清泉,甘芳胜醇醴。
声鸣青龙口,光照白石陛。
尚可满畦塍,岂惟濯蔬米。
居僧三百众,饮食安四体。
一念但清凉,四方尽兄弟。
何言庇华屋,食苦当如荠。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