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佛教哲学大辞典》
2014/9/8   热度:477
评《佛教哲学大辞典》
文/蓝吉富
书名:佛教哲学大辞典
篇幅:十六开一册,约二千页。
原编者:创价学会(日本)
编译者:中华创价学会(台湾)
发行所:正因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一九九八年一月
缘起
创价学会是日本诸多弘扬日莲宗思想之宗教团体中,势力最大的一个。也是二十世纪日本新兴宗教之中,信徒人数最多、影响力遍及全球各大洲的一派。该会在台湾的分支机构是台北的中华创价学会。这部《佛教哲学大辞典》的原编者是日本创价学会所召集的“佛教哲学大辞典编纂委员会”。原书是日文版,始编于1964年,在六年后全书六册始告出齐。其后又出版修订版,将六册浓缩为一册。这次的中文版,主要是依日文修订本所编译完成的。另外还增列《日莲大圣人御书讲义》中的若干词汇。全书约三百二十万言,条目共有一万一千余条。
本辞典的特点
这部辞典是站在日莲宗的信仰立场而编辑的。换句话说,编辑者所撰写的条目内容、选材方向、撰写态度等方面,都是依据日莲宗的信仰立场来决定的。所以,严格地说,它并不是针对一般对佛学有兴趣的人而编的。它的读者对象应该是定位在日莲宗的弘法者、信徒,或对日莲宗思想有兴趣了解的人。
在这种前提下,该书所显现的第一项特质就是日莲宗的相关条目收录最多。这里所谓的“相关条目”,内容包含日莲宗的历史与教义、日莲宗的思想来源──《法华经》及天台宗义,以及日莲本人对其他宗派之人、事、教义等方面的看法。这些内容,形成了本书的主体架构。至于对其他方面的描写,则可说是附属的。
其次,就撰写态度来看,本书有明显的“显扬自宗、贬抑他宗”的倾向。所谓“自宗”当然是指日莲宗。此外,在前述《法华经》及天台宗义方面也可归属于显扬范围之内。至于所贬抑的“他宗”,即是与日莲相抗衡的其他宗派,主要是禅、净土、真言、与律之四大宗派。显扬与贬抑的情形表现在条目的收录数量与内文的撰写上。在条目方面,凡是与日莲宗思想及历史有关的条目,则收录较多。至于涉及他宗的,则收录甚少。在内文方面,凡是日莲所批评指斥的宗派,其相关条目的内容,往往也加上日莲对它(他)们的指斥或贬抑。相反的,凡是属于日莲宗体系的条目,则往往多加赞扬。
譬如“破佛”条(P.1225)即引用日莲的《立正安国论》以指斥净土信仰为“破佛”、“破法”与“破僧”。在“净土宗”条(P.1312-P.1313)也指斥日本净土宗祖法然的教义是在诽谤《法华经》,并谓其信仰者不唯不得往生净土,而且将会堕入无间地狱。在“禅宗”条(P.1792-P.1793)也破斥禅宗之“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为“魔之所为”。在“真言宗”条(P.1219-P.1220)也指斥真言宗义为“大谤法”,并认为大日如来“不过是假说的虚构之佛”,并斥真言宗为“邪教”。在“律宗”条(P.1092)指斥日本律宗为日本之“国贼”,并谓日本律宗在东大寺等地所设的戒坛“同是小乘臭粪之戒,贱如瓦石”。
在显扬自宗方面,如:“末法本佛”条(P.582)即对日莲其人大力揄扬。兹摘录数段文字如次,当可由此略见端倪。
(一)“唯有日莲大圣人,才是救济末法一切众生而出现的本佛”、“日莲大圣人……是南无妙法莲华经之佛,为本佛”(P.582中下)
(二)“故知日莲大圣人,是莲祖所自称,亦是佛之别号。”(P.583上)
(三)“日莲大圣人的佛法远胜过释尊佛法”(P.583中)
(四)在“无作三身”条(P.1450)中,也说“日莲大圣人正是无作三身的久远元初自受用身如来”(P.1451上)。
此外,由于创价学会的佛教思想源自日莲系各教团中的日莲正宗,因此,在诠释日莲宗思想时,采用的是日莲正宗的立场。而在介绍日莲宗相关各教团时,对日莲正宗及其创始人日兴所用的篇幅,也远多于显本法华宗、本门法华宗……等其他日莲系各教派。
依据国际创价学会会长池田大作(亦即创价学会的最高指导者)所撰序文指出,本辞典的内容除了上述日莲宗之相关教义及历史之外,也包含人类文明史中之思想与哲学,在这一编辑方针之导引下,条目中乃有不少是与佛学无关的。像“孔子”、“尹吉甫”、“四皓”(商山四皓)、“中庸”、“论语”等词是中国历史的相关条目;像“分析哲学”、“西塞罗”(M.T.Cicero)、“形而上学”、“快乐主义”、“泰戈尔”(R.Tagore)、“象征”(Symbol)、“意识形态”、“信仰自由”、“民主主义”、“宪法”、“尼采”等条目则系西洋文明史中的重要条目,都不是寻常的佛教辞典所可能收录的。
略评
由上面的简略分析,我们大体可以理解这部辞典的性质与一般佛学辞典并不相同。它的编辑动机并不是为了普及历史上所有各系的佛法,而是一部专为信仰日莲正宗的创价学会信徒所设计的专业性辞典。所以,如果一般读者在看到《佛教哲学大辞典》的书名而以为它是一部平等展示各系佛教哲学的辞典时,在使用过全书之后,是会失望、而且对内文的撰写态度也会感到讶异的。
不过,如果读者的目标只是为了解创价学会或日莲正宗的宗教主张时,这部辞典确可以提供相当丰富的资料。此外,对日莲正宗的源流──日莲思想、天台宗义、《法华经》思想,以及与日莲宗的历史发展有关的日本历史、人物、典籍思想、事件等条目,本辞典也收录甚多。对于一个想了解日本佛教史(尤其是日莲宗史)的人而言,本辞典所提供的素材自有一定程度的导引作用。
另外,本辞典在纸张、印刷、内文编排、全书的装订等方面,都相当用心。在这些方面,无疑的,它是一部水准颇高的佛学辞典。
其次,有几个地方是值得商榷、改进的。兹分数点,略述如次:
(一)在〈索引〉的编排方面,本书只用唯一的一种──笔画索引。至于其他像注音索引、外文索引等,则完全没有编制。这不能不说是一项明显的缺失。本书内文所附的英文、梵文等辞汇,数量不少。没有附上梵文等外文索引,对读者而言是相当不便的。尤其是本书中某些外文条目的译名,与目前的台湾学术界所用译名并不一致,像“海德格”(M.Heidegger)在本书内译为“海德格尔”(P.1174),“柏克莱”(G.Berkeley)译为“伯克利”(P.791)……。如果没有附上外文,在查索上是会造成若干混淆或不便的。
另外,附见条目的索引对一部篇幅多达三百余万字的辞典而言,也是&127;不可或缺的。但是本书仍然付诸阙如。所谓“附见条目”,是指辞典中各条目之正式标题以外的其他异名。譬如“法相宗”又名“唯识宗”。如果辞典内所用标题是“法相宗”,那么内文中所附见的“唯识宗”一词,就必须编入索引(即附见条目之索引)中供人查索。否则,如果读者只见到“唯识宗”而不知道“法相宗”时,他就无法查到这一“同义异名”的条目了。
这种情形在本辞典中尤其重要。理由是本辞典所用的标题往往是日莲宗文献所著录的习惯用语,而不是采用最为宗教界或学术界所周知的标题。譬如窥基《大乘法苑义林章》一书,在本辞典中以日莲所用的略称“法苑林”为条目标题。但在索引中并未将内文所提到的原名《大乘法苑义林章》列为附见条目。因此,如果读者依原名查索,将会误以为本辞典并未收录该词,这是很可惜的。这种情形在本辞典中并非罕见。像以“瑜伽论”作为《瑜伽师地论》的标题;以“瑜只经”作为《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只经》的标题等等。这些都须在索引栏中编入“附见条目索引”,才不致使读者有查索不得之憾。
(二)在内文方面,有些专有名词的运用也是可以商榷的。像对西藏佛教的介绍,本辞典用的条目标题是“喇嘛教”(P.1393);在介绍宁玛派时所用的标题是“红教”(P.1134);在介绍格鲁派时所用的标题是“黄教”(P.1523),这类标题都是社会上的俗称,并不是宗教上或学术上的正式用语。以它们为标题,是不恰当的。
还有一些小地方也顺便一提,对人名的称呼,本辞典内文也显得并不统一。像“道昭法师”条(P.1579)对道昭其人就特别加上“法师”二字,并以此四字做为标题,但是,对其他人(像“源空”、“源信”、“道安”等人)就未冠上“法师”二字。另外,以“武宗”作为唐武宗其人的标题(P.1036),以“都率天”(P.1414)取代“兜率天”,也都与台湾学术界所通用的不同。
结语
自1988年《佛光大辞典》出版之后,1994年又有《中华佛教百科全书》问世。这两部都是综合性的、大型的佛学工具书。前者篇幅多达七百余万字,为二十五开本,分八册刊行。后者为十六开本,十册,全书约一千万言。这两部辞典的刊行为台湾的佛教文化发展,树立起一座鲜明的里程碑。也为台湾佛教界及文化界之佛学水准的提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力。
相对于前述《佛光》与《中华》这两部综合性的佛学大辞典,这部《佛教哲学大辞典》可以说是与综合性颇异其趣的专科性大辞典。短短十年间(1988-1998),在台湾这一幅员甚小的岛屿里,居然陆续出版了三部大型佛学辞典,这一现象除了可被视为台湾佛教兴盛的象征之外,同时也可以令人觉察到台湾佛教文化的发展,在近一、二十年来确实有令人无法小看的进步。
单就这部《佛教哲学大辞典》而言,它在台湾的出现也具有颇为独特的意义。表面上看,它只是一部创价学会的弘法与信仰的工具书,但是就内容特质,与这一辞典的在台传播而言,它其实也显现出日本佛教文化输入台湾的“文化冲击现象”的新浪潮。这一新浪潮对于一向以汉传佛教为主体的台湾佛教究有何等程度的影响,目前还言之过早。但是在当前多元开放的台湾社会里,日本佛教、藏传佛教,与南传佛教的陆续传入,正在试探著重新建构台湾佛教的主体性。这在台湾佛教发展史上,当然是一件不容忽视的大事。
如果我们的这一观察大体无误,那么这部辞典的出版,也象征著台湾佛教之非主流三系之中,日本佛教在文化脚步上,走得确实比藏传与南传二系要快速得多。佛教各系在台湾的传播竞争,正逐渐在白热化。关于这一点,一向处于主流地位的汉传佛教,似乎不能不稍加关注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