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美术的起源


2014/9/8    热度:194   

佛教美术的起源
  花庵
  佛门弟子的生活是朴素的,大抵注重实用,不论居处或衣着也是以实用为本来准备,因此跟美术便关系极疏远。虽然有过十二头陀来规定佛门弟子的生活方式,不过根据当时对各项条文的讨论情形看来,也可以看出佛道修行究竟是如何的朴素。例如修行人所穿的扫粪衣,应拾取遗弃墓地一类地方的织物,剪下可用部份集合做成。有人以为只有佛门弟子才满足这种生活,作为一位领袖的佛本人,无疑是过着华美生活;事实上佛本人的生活跟佛门弟子的生活,并没有什么不同。
  据“大唐西域记”所载的一个传说,说佛门弟子虽不许穿金栏衣,但佛本人却穿上这种衣服。但这条记载只是到了佛身原是尊严的思想成立以后,才出现的一种想法,并不是原始思想。与佛教有关的工艺品中最古的一件是收藏佛遗骨的蜡石壶,这种舍利壶是在尼泊尔南部的古塔里所发现的释迦族遗物,而这座古塔本身也是一件最古的与佛教有关系的建筑物。由于长年累月为人遗弃,上部崩坏了,渐渐使人可以看出它的原形来。那是构造极简单的,不过是用泥堆成一个半圆球形,再在外部用砖包好吧了,遗骨虽然与宝珠一起藏入壶内,但宝石的加工也做得很简单,和宝珠一起收藏的用意只是表示佛的遗骨如宝珠一样来尊重而已。
  在佛灭度后过了三百年,始有阿育王出来建造石柱和佛塔。此时的佛塔既四围筑墙,又在造成四方形的塔门上用无数雕刻来装饰。这类佛塔的代表之作便是桑支大塔;桑支大塔到处都有装饰,雕刻的部份却很少。佛塔只用一种象征来表示,绝不会雕刻出佛身来,至于雕刻作为本尊的佛像更不用说是不会有了。因为佛身是尊严的,当日的技术水平实不可能把像雕刻得出的。在部派佛教时代,即在僧教的最初五年间所用的表现佛的形象的方法,只是用菩提树、金刚宝座、佛脚印等物来替代;直到大乘佛法成立后,才雕刻佛像和绘画佛图,希腊雕刻的受到印度欢迎,以及以犍陀罗雕刻做基础来雕刻佛像,大概是跟这个问题有关的。
  佛像最初创造出来时,无疑被人视为是一件破天荒的大事的。相传憍赏弥国的优填王最初用旃檀木刻成佛像时,曾出现过许多奇迹。又“大唐西域记”卷八摩揭陀国条,也是把最初造成一尊高及一丈一尺五寸的佛像这件事,当成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实记了下来。根据这些传说已可以明白当时雕刻佛像并不是一个简单问题了。在当时的雕刻上有浮雕部份及立体的圆雕两种,浮雕既具有绘画风趣,又是一种装饰物,圆雕则与浮雕不同,是作为礼拜对象的本尊而雕出来的。两者之间当然有轻重的分别,而从年代方面来说,又有先后之分,浮雕式的作品大概是创造最早的。在佛堂内奉的本尊,有不少实例都足以证明是用塔婆来代替,可见并非一定不用佛像便不行了。与大乘教有关的雕刻,除了佛教以外尚有菩萨像及护法神像,并且除雕刻外又有绘画,此时在佛堂内的墙壁和天花板上都画上装饰的绘画,跟部派时代的佛堂比,简直已变成另外一副样相。从这些事情看来,佛教美术可以说是全靠大乘教培育出来的。

 

五明学佛网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