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和光——敦煌壁画艺术》系列之二


2014/9/8    热度:266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第305窟 (唐代)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第428窟 (北周)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第327窟 (唐代)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第407窟 (隋代)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第158窟 (唐代)

  所谓飞天,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羽人”形象与印度文化相融合的人物形象,主要指除佛和菩萨之外的天部诸神。这些神仙均能在天空中自由飞行,其姿态优美,潇洒飘逸,充盈着祥和欢乐的氛围。在敦煌莫高窟现存的492个洞窟中,有270余个洞窟出现飞天共计4500多身。敦煌飞天艺术从公元400年北凉开始,经过西魏、北周、隋、唐直到元代持续发展近千年时间。由于其数量巨大,描绘精美,充分彰显艺术想象力,因此成为敦煌艺术的象征。
  北凉北魏飞天
  稚拙质朴 粗犷奔放
  北凉时期,敦煌开始绘制飞天,此时飞天深受印度画风和西域诸国艺术风格影响,具有粗犷奔放、稚拙质朴的典型特征。飞天形象比较笨重写实,人物身体强壮,体形较短,强调肢体转折,身体呈明显“V”字形反转,有一种沉重之感。当时飞天多画在佛龛内或说法图中,佛的两侧上部往往相对画出两身或四身飞天。一般上身半裸,斜披天衣和长裙,赤裸足部,飞天飘带环绕双臂飘下,飘带末端形成尖角。身体差不多形成90度直角,显得力量有余,柔软不足。北魏时期,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逐步融合,此时飞天的飘带开始增多,动态飘逸,柔美之风逐步显现。
  西魏北周飞天
  刻画细腻 对比强烈
  北魏末年,敦煌飞天艺术深受中原文化影响,在第249窟中南壁说法图中,佛两侧相对画出四身飞天,对比强烈,充分体现出西域与中原艺术风格并存的特色。下部飞天身体强壮,上身半裸下着长裙,身体呈“V”形反转形成强烈张力,充分展现了西域风格飞天的特征。而上部飞天则穿着宽大长袍,身体清瘦,飘带刻画细腻,充分体现出中原风格飞天“秀骨清像”的特征。这截然不同的两种飞天,一强一弱,粗犷与纤细和谐组合在一起,给人以极强视觉震撼。北周时期的飞天,最大特征是采用“天竺遗法”进行绘制,强调凹凸晕染。因年代久远,我们今天看到的飞天面部与肌肤部位通常会呈现“五白”,即白眉棱,白鼻梁,白眼眶,白牙齿,白下巴等,就是当时凸出部位颜色脱落所致,这种“五白”充分体现了当时飞天的鲜明艺术特点。
  隋唐时代飞天
  瑰姿艳逸 雍容大度
  隋唐是敦煌艺术发展的黄金时代,飞天形象飘逸而舒展,描绘更加细腻、成熟而完美。隋代画家通常把飞天组合在窟顶藻井图案中进行描绘,人需要仰目而视,更突出飞天的动感和神秘感。受中原绘画技法影响,飞天多以群体形式出现,一般在洞窟画一道装饰带,一身接着一身向中央佛的方向飞行。这些飞天小巧玲珑,灵活多姿,加上飘带的简练流畅,营造出一种快速飞行的氛围。飞天的面目表情更栩栩如生,有的弹奏箜篌,矜持而娴雅;有的吹着横笛,悠闲逍遥;有的天女散花,安详静穆;有的则好奇地注视人间万象,似乎在探询什么。盛唐飞天在隋代基础上继续发展,飞天体态修长,舒展柔和,身后装饰飘带增长更显潇洒自如,充满飞舞动感。构图和人物神态刻画细腻逼真:群组中的飞天仿佛悬空而游,有手托鲜花,轻拈花蕾飘然而下的;也有双手托盘花蕾,神情虔诚冥思的;往往飞天都是长带蜿蜒飘动,势如游龙,仿佛真要从墙壁龛外飞下来,具有极高的审美意趣。
  唐中叶后,敦煌飞天艺术走向衰落,风采与神韵不复以往。此时飞天缺少创新,步入程式化俗套,已经不再有隋唐鼎盛时期的创新和奋发气象。飞天体型开始趋于肥胖,装饰物繁杂,世俗气息浓郁,飘动舞带变短,飞行速度较慢,动态舒缓而娴雅,飞动之感明显不如以前,但仍具有雍容大度的气质。元明时期,因封关之故,敦煌飞天艺术走向终结,直到今天被世人重新挖掘。  (本文图片均由刘向川提供)

 

五明学佛网 工巧明 地理雕塑 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