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济慈善志业的理念与实践


2014/9/8    热度:280   

慈济慈善志业的理念与实践
  前言
  佛教慈济基金会(以下简称慈济)于1966年由证严法师在台湾的东部花莲所创立之本土化慈善团体,43年来,在台湾推动慈善、医疗、教育、人文、国际赈灾、骨髓捐赠、环境保护、及小区志工等志业,并扩展至全世界,亦于2003年加入联合国非政府组织新闻部会员,成为NGO中少数的宗教团体之一。
  本次报告内容将就慈济之慈善救助过程中所具有的民间性与组织性特色,及于慈善救助过程中,重视科学性与先驱性之呈现作说明。
  一、民间性的救助
  1966年证严法师秉承佛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精神,结合四位同修弟子及三十位信众,成立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从每天增产一双婴儿鞋,每日节省五毛钱买菜金(竹筒岁月),以慈悲喜舍之四无量心,起救苦救难之行,开启慈善工作。
  慈济四大志业中以慈善为首,证严法师表示是为了苦难人才创建慈济,亲自带领弟子深入社会暗角、关怀贫病、亲手遍布施。深体透过实际参与访视,进而才能见苦知福,成长慧命。然而慈善救助最重要的是在让受助者能自立,进而助人,真正达到济贫、互助之目的。此即证严法师强调的“善的循环”对“人间佛教”的具体实践。
  “佛法平凡,众生伟大”,慈济的救助工作是以佛教众生平等,人人具有佛性之慈悲观,上至企业家乃至痲疯患者、受刑人、家庭主妇、小学生等,不分宗教、国籍、肤色、地位,广邀天下有心善士,不拘善款多少,涓滴成流,共同来群耕这一方福田。而这些默默耕耘,只问付出,不求回报的大慈心,亦是支撑起慈济精神的抵住。
  综上所述,在慈济慈善救助的工作中,无论是资源汇集,或是给予弱势者直接的协助上,均强调大众的参与,而非仅由专业的介入,因此在运作过程上,可谓深具民间性的特质。
  二、组织性的救助
  慈济由于有绵密的小区组织,因此无论是平日的救助与访视工作,或是急难发生时的立即援助,由于其具有共同理念与精神,因此,在后续的行动上,均能合作无间,足以显现其组织性特质。
  如2008年7月26日至29日在中台凤凰袭台,在海上警报一发布,各地慈济志工立即成立协调指挥中心,架设好远距无线对讲系统、整理急难救助物资:矿泉水、香积面、福慧珍粥、帐棚、睡袋、生活包、热食食材等。并前往独居长者家中关怀,检查门窗,确认居家安全;合力为低洼地区的照顾户筑挡水墙,并送上五谷粉及香积面,使之不致断炊。
  当中台造成中南部多个乡镇受灾,水深及腰,举步维艰,慈济人将热食便当送上橡皮艇,深入受灾区勘察,于水势稍退,送上装满牙刷、牙膏、洗发乳、香皂、毛巾、香积面等物资的生活包,并根据受灾程度提供急难慰问金,及协助清理受灾户家园及校园等,让灾民能早日回复正常生活。
  由上例可知,在灾难发生时,各地慈济人透过连络网搜集信息,当地或邻近分会及联络处马上出动进行义诊、灾情勘灾等,组织性强所展现出的行为动能,实为慈济慈善救助所展现之特色。
  三、科学性的救助
  从1966年救济十三位贫困个案开始,建立济贫追踪辅导制度,持续给予照顾户长期关怀,到1980年代台风赈灾进行数千人的协助,慈济在一次次的赈灾、济贫的经验累绩积中,归纳出“勘灾 (评估)、造册(统整信息)、发放(处遇)”之准则,并进一步确立对受助者长期关怀、定期访视之作法。
  2008年5月12日大陆四川省被地震重创,灾难当天成立赈灾中心,展开赈灾后勤及物资筹措等工作。于5月14日,第一批勘灾人员与救援物资就已抵达灾区。经实地访查、多方评估,择定重灾区,拟定短、中、长期援助方式,为灾区重建。至8月25日止,已完成短,中期已完成紧急援助与安顿关怀。
  此外,在“物资有限,爱心无限”和“取之当地,用于当地”的援助精神下,在灾难发生时,慈济人秉持“直接、重点、尊重、务实、感恩、及时”等原则,迅速正确调查与对象选定,援助计划之企划实施,灾后重建地的安全调查,灾民所需物品调查发放,使灾民受尊重与自立之援助。
  由上可知,慈济慈善的救助行为,并非传统宗教单纯善念之决定,而是经由科学评估下的效益行为,此种方式不仅能贴近服务对象的需求,亦符合当今社会强调的责信观念。
  四、先驱性的救助
  先驱性意指慈善救助行为是透过多元科际整合加以完成。慈济之慈善救助工作特别强调与当地政府、其它团体(例如宗教团体、救援团体或其它NGO)相互支持联系,因此在运作上,颇具先驱性之意涵。此外,慈济在慈善救助之工作上,也特别针对语言、习俗、种族和宗教信仰不同之区域,采取尊重对方之态度。
  在此所谓的先驱性在慈济救援中慈济的救援工作是与他团体联系,与当地政府、救援团体、宗教团体建立信赖关系下所进行。举例如下。
  慈济于1998年与洛杉矶骑士桥国际救援组织合作,运送药品、听诊器与发电机等物资,援助阿富汗震灾,供应一万三千人使用。此次是佛教与基督教组织合作,去援助回教难民,也是跨越国界与宗教的大爱呈现之ㄧ。
  除此外,2008年的缅甸遭水灾重创,慈济心系广大受苦灾民,尽管军政府严格限制外国团体进入,但慈济仍积极透过马来西亚及泰国等多方设法,通过层层关卡,最后终于获得第一个正式请参与援助灾区及重建工程的许可证,进入灾区,进行援助工作。
  这样的理念正是大乘菩萨道思想之具体表现。慈济以宽容而富于活动性及博爱性之特色,在世界各地也是得到很多的认同,而在国内,亦是以此理念运作之。在国内换言之,慈济在海外活动理念与在国内活动之理念相同。
  结论
  人类的希望来自于互助。慈济救助,不仅是帮助贫困急难者纾解物质的匮乏,更重要的,是把爱的种子散播出去。让受苦受难者感到人类平等且真诚的关怀,因而开启心中的爱,有朝一日能从接受帮助者,转变为施予者,这就是证严法师始终教导大家的“善的循环”。慈济慈善救助,在历经四十年的运作与转换,逐渐发展出民间性、组织性、科学性与先驱性之特色,这四个特色以宗教的用语便是“慈悲喜舍”,日后,慈济将更深耕于这四个特色,让此特色引领慈济慈善对世界做更多的付出。

 

五明学佛网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