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偃师水泉石窟的几点思考
2014/9/8   热度:234
关于偃师水泉石窟的几点思考
偃师商城博物馆 王志远
水泉石窟位于万安山腹地,偃师市寇店镇水泉村石窑(门十外)村东,1963年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石窟座东朝西,窟前有一台地。西距沙河水约100米,处于汉魏古城向南的古道近旁,南距故城南的大谷关遗址约2公里。
水泉石窟开凿于北魏时期,仅有石窟一所。窟门面西,窟内平面不规则,略成“U”形,窟顶大部坍塌,甬道构筑不明显。窟内正壁现存两尊并列立佛像。左侧一尊腹部以上残失,身前衣纹清晰可见,雕刻技法采用直平阶梯式,残高296厘米,立于双层覆莲台上,左半部残,莲瓣为双圆。右侧像通高528厘米,高肉髻,顶部残失,眉间存白毫,鼻头微残,脸部上宽下窄,略成方形,自头顶至右嘴角而下存一道裂缝。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僧祇支,胸结带,带角长垂覆袈裟之上,小腹微鼓,衣角遮过腹前搭左臂后下垂,衣纹雕刻技法采用直平阶梯式,双手均残,立覆莲台上,未完工。南壁中下部刻满了小龛,编号78个。北壁小龛主要集中在下层,编号31个。北甬道通壁刻小龛,编号29个。窟外两侧现存小龛9个。(图)
有关水泉石窟的著述始于1983年出版的《河南省文物志选稿》(第二辑),其中偃师文管会编写的《水泉石窟》条目,对石窟进行了简单的记录。石窟的考察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成果集中主要有宿白先生所著《洛阳地区北朝石窟的初步考察》,刊载于1987版《中国石窟·龙门石窟》中;温玉成先生著《洛阳市偃师县水泉石窟调查》,发表在1990年第3期的《文物》杂志。另外,宫大中先生在《龙门石窟艺术》修订版中增加了洛阳小石窟的内容,对水泉石窟也作了详细的分析;2006年6月,由刘景龙、赵会军编著的《偃师水泉石窟》出版发行。这是一本记录详实,图文并茂的专著。本文在上述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以往没有涉及的若干问题提出一些浅见,以求教于方家。
一、 水泉石窟与大谷关的关系
大谷关是汉魏洛阳故城南部一座军事关口,洛阳著名的八关之一。《水经注》载,大谷关始设于东汉末年。最初的目的只是防备黄巾军,拱卫洛阳不受侵扰,隶属于八关都尉府管辖。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大谷关作为守卫洛阳安全的一个重要关口一直存在着,水泉石窟与大谷关仅有2公里距离的。考察洛阳其他小石窟的位置,尤其是龙门石窟、巩县石窟、万佛山石窟、登封石窟等,可以看出它们所处的位置与守卫洛阳的几个关口伊阙关、小平津、轩辕关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在龙门石窟的1443窟(古阳洞)中,至今还保留了3例阙口关功曹的造像小龛。所以,笔者认为,水泉石窟的开凿可能与大谷关的北魏守军有直接关系。
二、 水泉石窟正壁造像布局的特殊性
水泉石窟系利用山体的溶洞加以扩凿的一个大型洞窟,正壁(东壁)中部存在一纵向石隙,深约10米,最宽处约2米。石窟正壁造二身立佛像,分列裂隙两侧。造像布局如此安排既受洞窟自然条件的限制,也有社会因素的影像。北魏迁都洛阳之前,曾出现过皇后皇帝共同执政,包括了文明皇太后与献文帝,文明太皇太后与孝文帝的两个时期。这一世俗政治现象在云冈石窟佛教造像中是所有反映的,云冈石窟出现了以《法华经》为依据的释迦和多宝佛的组合造像。迁都洛阳后,也出现了胡太后和孝明帝的联合执政。该时期的龙门石窟造像中,释迦多宝佛的题材大量出现。由于水泉石窟正壁正中存在一个岩体的裂隙,不符合通常见到的佛教石窟造像的布局要求,而两侧正好又有适合造像的岩石。为了迎合当时社会流行的释迦多宝这一造像题材,因地制宜,出现了这一造像的题材和布局。
三、 水泉石窟内造像开凿次第
水泉石窟的开凿与一般石窟的开凿次序不一样。它是利用天然溶洞扩凿而成,石窟内龛像的凿造有其特殊性。依据作者多年的现场考察,认为水泉石窟的开凿大致经过了4个阶段。
1、第一期 石窟的北甬道中上部区域。这一区域大量出现了以弥勒菩萨为主尊的造像小龛,龛楣装饰华丽,还出现了稀少的拿羽毛装饰龛楣的小龛。此区域小龛的龛形、造像组合、艺术特点等与距此不远的龙门石窟造像相对比,造像时间可大致确定在北魏宣武帝时期或稍早。
2、第二期 石窟中的正壁二佛造像,所谓石窟的真正开凿此时期开始,即对溶洞进行大规模的扩凿,造出了正壁的释迦多宝佛像。
3、第三期 正壁立佛完成后,在南北两壁及窟外,后来者利用原有的壁面,凿造了大量的小龛,时间的下限大致界定在北魏结束。
4、第四期 水泉石窟的造像活动基本结束后,在唐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在窟外北侧壁,由佛弟子郭僧子出资开凿了一个阿弥陀佛小龛,这也是唯一的一个唐代龛,自此以后,水泉石窟的造像活动宣告结束。
水泉石窟虽然规模较小,无法云冈、龙门石窟媲美,但却是精致异常。作为北魏时期中原地区佛教传播发展的产物,不失是了解当时历史状况的重要证物。其地理位置的选择,以及人为、自然因素的结合,对于研究其他中小石窟有着重要的启示。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