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小故宫”:汉藏交融的历史见证


2014/9/8    热度:304   

青藏高原“小故宫”:汉藏交融的历史见证
  作者:吕雪莉 王宏伟
  先有瞿昙寺,后有瞿昙镇。青海省乐都县的瞿昙镇不仅因寺而得名,而且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瞿昙寺还有着青藏高原“小故宫”的美誉。
  瞿昙寺建寺600多年,见证了汉藏交融的悠久历史。当地汉藏人民和睦相处,民间往来十分频繁。至今,每年农闲的农历五月,瞿昙镇村村比赛射箭,藏汉群众共同参加,热闹的场面就像过年一样。
  青藏高原上的“小故宫”
  在青海省东部乐都县的群山环绕间,矗立着一座红墙绿瓦、雄浑古朴的寺院。它就是青海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瞿昙寺,人称“小故宫”。
  瞿昙寺始建于1392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虽然地处偏远,藏于深山,但它的总体结构布局和建筑风格却与相距2000多公里的北京故宫一脉相承、十分雷同。
  “瞿昙”是梵语,意为“佛祖”。寺院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约为故宫的十五分之一。寺内由金刚殿、瞿昙寺殿、宏光殿、隆国殿等组成。和一般藏传佛教寺院不同的是,瞿昙寺的建筑完全是汉式宫廷建筑的风格,处处彰显着皇家殿宇的风范。
  联结西藏和内地王朝的纽带
  “建造于明朝的瞿昙寺,与明代中央王朝密切相关。”青海省政府参事、知名藏学研究家谢佐介绍说,明朝初年,朱元璋平定西北战乱,当时正在青海湖海心山修行的三罗喇嘛审时度势,率领他的梅氏家族及环青海湖的藏族部落一起归顺了明王朝。此举得到朱元璋的赞赏。
  之后,三罗喇嘛率众迁徙来到瞿昙寺现址定居,并修起一座小佛堂。明太祖朱元璋为这座小佛堂命名“瞿昙”,并敕赐金书横匾“瞿昙寺殿”。
  朱元璋又封三罗喇嘛为西宁卫僧纲司都纲,相当于“青海省佛教协会会长”,主管这个地区的宗教事务。明永乐16年修建故宫时,朝廷同时派人按照故宫图纸修建瞿昙寺。
  谢佐说,明王朝有七个皇帝先后为瞿昙寺赐匾额、修佛堂、派太监、立碑记、封国师、赐印诰,瞿昙寺前后共受封有“七禅师、八都纲”。“在明代200年中,瞿昙寺地位相当显赫。”谢佐说,“从历史上讲,瞿昙寺是联结西藏和内地王朝的纽带和桥梁,客观上起到了巩固边地、密切汉藏民族关系的作用,在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方面做出了贡献”。
  见证汉藏交融悠久历史
  瞿昙寺地区青山环绕,森林茂密,自然风光十分优美。
  据谢佐介绍,三罗喇嘛年岁比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稍大一些,由于他的家乡在西藏山南卓俄朗地区,现在的瞿昙寺一带被后世称为“卓仓”地区,意思是“盛放麦子的地方”。而“麦”与“梅”发音相近,这也就是梅氏家族姓氏的由来。
  自三罗喇嘛率众在此定居后,到明永乐、宣德年间扩建寺院时,明王朝又从内地迁来许多汉族工匠和移民,汉、藏两族人民长期杂居在一起,数百年来,形成了独特的卓仓文化和风情。
  据当地文人谢培介绍,600多年来,瞿昙寺地区汉藏人民之间和睦相处,从来没有发生过纠纷,民间往来十分频繁。每逢过年过节,相互拜年、贺节;每到农忙时节,又互相帮助。汉族人民从藏族人民那里学会了放牧、捻毛线、制毡等生产技术,藏族人民从汉族人民那里学会了农耕技术。
  汉藏人民彼此在语言文字、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交流十分深广。“现在,这里的汉族懂藏文化,就是因为受瞿昙寺的影响。汉族会说藏话、懂藏文;藏族也多会讲汉语、懂汉语。”谢培说。
  谢佐、谢培都是汉族,但对藏文化颇有研究。谢佐是西北知名的藏学家,谢培是电视纪录片《卓仓风情》文字脚本的作者。卓仓诗人乔·索南才旦,是个纯粹的藏族人,但他写诗却完全用汉语。他用汉语写作的新诗集《同行三江源》即将出版。
  瞿昙镇新联村党支书王建胜说:“这里的群众都习惯喝‘熬茶’,把肉肠、血肠叫做‘齐麻’,敬酒时都会用无名指蘸酒弹三下(意为敬佛、敬法、敬僧),实际上这些都是藏族的习惯。”
  王建胜自称是“瞿昙寺最后一代银匠”。这个汉族男子娶了一位藏族姑娘为妻,而他们17岁的儿子在去年被送到同仁县学习藏族热贡艺术,准备以绘制唐卡为生。
  “人民群众总是以一种朴素的感情来看待民族宗教问题的,语言、风俗习惯的差异并不妨碍民族间的交往。”谢佐说,“瞿昙寺地区汉藏人民群众关系史上的这种发展演变过程,是我国民族关系史的缩影,更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在源泉。卓仓地区各民族和睦相处的历史,正是汉藏人民和谐相处、共建家园的见证。”

 

五明学佛网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 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