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心理学的另一渊源
2014/9/8   热度:189
宗教,心理学的另一渊源——郑军
心理学来源于哲学,这是学院派心理学史中的结论。这样说也并无不妥。因为从研究领域来讲,学院派心理学确实继承了西方近代认识论哲学。从师承上来说,学院派心理学更是一批哲学系教师搞出来的。
然而,这是将“医院派”心理学排除在观察视野之外得出的结论。早在弗洛伊德提出精神分析之初,便有人指出,作为技术的精神分析,与天主教中的“告解”仪式非常类似。这种技术后来逐渐演变,一直到“非指导性治疗“,它的基本内核都没多少变化,而”告解”色彩也一直保留着。
在技术手段之外,弗洛伊德更是直接用精神分析理论去解释一神论,在心理学和宗教之间挂起了理论上的钩,这是当时学院派心理学完全不涉及的问题。后来,被弗洛伊德称为“王储”的荣格,进一步从东方宗教学到了禅之类的观点,发展出自己的理论体系。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中,对宗教,尤其是东方宗教的借鉴更是越来越多。
把宗教作为心理学的另一个源头,虽然可能还不是主流观点,但也并非是新观点。只不过,在借鉴古代宗教成果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心理学能够借鉴的是宗教中的个别结论,或者个别仪式、规范,并不是它的整体,并且,要在非宗教意义上借鉴这些成果,要还原到它们的原始状态中去理解。这句话前半部分容易理解。但是,“非宗教意义”是指什么呢?要知道,宗教体系中每个具体结论,具体教规的意义都要放在整个宗教教义的语境里去表述。而心理学在借鉴这些成果时,应该回避这些宗教含义,这是需要和宗教界人士形成谅解的地方。比如,假设心理学家说,“告解”的价值在于渲泄由罪恶感带来的心理压力,或者“默想”具有调节情绪的作用,这是不行的。在天主教中,“告解”和“默想”作为仪式,其意义都有宗教上的明确规定。心理学只能说,信徒们从事这两种仪式时,客观上会有怎样的效果。
其次,将宗教作为心理学的另一个源头,绝不等于将心理学搞成一门新宗教。这种观点在国内外都大有市场,并且绝不乏实施者。精神分析便是被许多人宗教化的思想体系。罗恩·哈伯德更是直接用心理学知识构造宗教的典型。此君最初曾经是美国科幻史上“黄金时代”的一个作家,后来把一些科幻题材和从精神分析理论中拿到的只言片语结合起来,居然搞出了西方现代史上最大的邪教——科学教派。在这里,笔者得以他为例子,反对任何试图把心理学搞成所谓新宗教的努力。
罗恩·哈伯德曾经明确地对亲信说过,自己搞教派就是因为它来钱比写书快。但更多的人把心理学,尤其是把某种心理咨询技术当成新宗教,是从善良意愿出发的。他们认为,心理咨询成功的关键是形成权威性,进而通过咨询师的权威性构成暗示,让咨询者心理发生变化。笔者认识的一些年轻心理咨询师,他们每每辅导、救援不成功,就认为失败的原因是自己名气不大,还不够“权威”。实际上,心理咨询难以推广的关键,是一线咨询师和心理学学术界沟通太少,没有掌握大量基础心理学成果。此外,学院派心理学缺乏“问题中心主义”的自觉意识,找不到理论建设和公众关注问题之间的公约数。所以说,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成败与咨询师的权威性、暗示性没有关系。
再次,就心理学实践中最重要的一个分支——心理咨询而言,要借鉴宗教关注基本人生问题的整体意识。现实中的心理咨询往往被搞成“补救术”,以各种心理疾病为对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种指导思想从眼界上讲便逊于宗教许多。在宗教界看来,人生中的大灾大难与其说是痛苦,不如说是一个人大彻大悟,从此投身灵性世界的渠道。心理问题也是一样,没有心理疾病,一个人或者无从发现自己人格上的缺陷,更谈不上进步。从实际效果上讲,没有一个人整体人格的发展和进步,便没有更高水平的心理健康。人既然还是以前那个人,当然就还是要和环境发生冲突,要产生下一轮心理疾病(如果上一轮心理疾病能治愈的话)。所以,不着眼于人格整体改造,甚至以此为准则的心理咨询,最终只能陷于和种种心理疾病死缠烂打的境地。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