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寺院名茶经济与文化
2014/9/8   热度:206
中国寺院名茶经济与文化
龚永新
摘 要:我国历史名茶大多出自名山寺院,名茶产于名山寺院有着深厚的社会经济背景,包括具有相对充裕的土地、劳力以及稳定的消费需求条件。寺院与名茶相辅相成,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并形成了寺院名茶生产与生活的自身特点。由于寺院名茶的发展,从而对于寺院经济及其整个佛教事业都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我国的寺院经济以丛林经济为主,名茶生产更为普遍以至于持续发展到今天的规模与水平,这一切是与寺院名茶生产的经济背景密切相关。
关键词:名山寺院;中国名茶;经济特点;文化现象
Abstract:Most famous historical tea in our country was from famous fanes, of which there exists profound social economic background, such as enough land, labor and steady necessary consumption conditions. Fane and famous tea supplement each other. Famous sane tea has formed its productive and living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long development. Its improvement has brought about positive and profound effect to the sane economy and Buddhism. The temple economy in our country is mainly forest economy. Nowadays the widespread and continuous growth of the famous tea production is connected with the temple economy.
Key words:famous mountain sane; China’s famous tea; economic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phenomeno.
我国有一句俗话,叫“名山名寺出名茶”。“名山名寺出名茶”,既是寺院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所致,更是寺院特殊的社会经济条件使然。
一、寺院名茶生产的经济背景
1.寺院土地丰富。土地资源丰富,是寺院名茶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寺院一般广占良田沃土,他们或由国家赐予,或由贵族官僚“布施”,或由寺院兼并掠夺细民而来。而寺院往往是敕建,由国家供给一切费用。据唐均田令规定,僧受田二十亩、尼二十亩,老年僧尼退田转充常住田。宋代寺田的主要来源,包括皇室的敕赐、信众的施舍、自身开垦、出钱购买、侵占官私土地等多种方式,即土地扩充途径更多,方式方法更灵活。以福州为例,北宋中期寺田约占民田的三分之一,南宋中期约占五分之一(不包括山地园林在内)[1]。正是在获得大量寺田的基础上,宋代寺院普遍建立起自己的庄园,一些寺田的庄园经济相当可观。
2.寺院劳力充足。劳动力丰富,这是寺院名茶经济发展的条件。关于寺院劳力的来源,首先是寺院僧尼,其中主要是下层僧尼。这些人大多为逃避国家课役的民众,他们原可不参与生产,但是受寺院大土地所有者的统治,下层僧尼也便成了寺院庄园的劳动力。其次是寺院依附民,他们中大多为避役而投靠寺院,自愿成为寺院的佃户。再次是寺奴,即由国家赐与重民犯,这些人毫无疑问处于寺院最底层,担负寺内和寺院庄园繁重的生产劳动。
3.寺院僧尼嗜茗。寺院的发展扩大了僧众的规模,如始建于唐朝的余杭径山寺鼎盛时期殿宇楼阁林立,僧众可达三千,就是一个突出的事例[2]。对于寺院僧尼来说,一方面,他们所持淡泊的人生态度,抑欲忌荤,提倡素食,清淡茶汤无疑是其最佳饮品。另一方面,寺院僧尼重视坐禅修行,息心静坐,禅思悟道,通常坐禅长达数日,以追求超尘脱世、得道成功的境界等。
4.寺院茗茶馈赠。我国自古以来寺院香火旺盛,进山香客常会络绎不绝,向香客们施于茶水,也便成了寺院的一项义务。清代《余杭县志》载:“径山寺僧采谷雨茗,用小缶之以馈人……。”[2]在一些大的寺院,还设有专职的施茶僧,为进山的香客布施茶水。不仅如此,寺院僧尼往往也将本寺院的名茶交流到外地寺院或其他地方,加强与外面的联络与联系。
二、寺院的名茶生产与生活
据四川地方志记载,西汉时甘露禅师吴理真,曾结庐于四川蒙山,亲植茶树成为佛教僧徒最早的记载[3]。而名茶入诗则始于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五言古诗《答族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堪称最早的咏名茶诗。从此名茶如雨后春笋,于全国各地的寺院竞相产生,寺院名茶的生产与生活也形成了自身的特点。
1.创制名茶充满艰辛。最初的名茶创制总是充满了艰辛。据《庐山志》记载:“东汉时(25—200年),佛教传入我国,当时梵宫寺院多至300余座,僧侣云集,攀危岩,冒飞泉,竞采野茶以充饥渴。名寺亦于白云深处劈岩削谷,栽种茶树焙制茶叶,名云雾茶。”又据《新庐山志》载:“山僧或寻采入林者,所获不过三数两。”[4]这说明江西“庐山云雾”名茶,最初不仅是由寺僧创制的,而且创制艰难,数量不多。应该说,各地名山宝刹创制出的名茶大都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2.一座寺院一只名茶。在我国,绝大多数寺院生产一种名茶,且品质各异、风格独特。如四川甘露寺蒙山茶,湖北玉泉寺仙人掌茶,云南感通寺感通茶,福建武夷寺岩茶,江苏洞庭水月院碧螺春茶,浙江杭州法境寺香林茶、龙井寺龙井茶、余杭径山寺径山茶、天台山国清寺华顶茶、景宁惠明寺惠明茶、临安禅源寺天目青顶茶、普陀寺佛茶等。南方凡名山寺院适宜茶树生长发育的地方,往往是寺必有茶,有茶就有名茶。因而,一座寺院就相当于一个名茶研制、生产以及传播中心。
3.强烈的质量品牌意识。寺院名茶生产的质量意识,一是体现在创制的过程中;一是体现在长期的维护上。吕岩《大云寺茶诗》中,描写大云寺茶的制作是“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3],说明寺院名茶的创制与生产是颇花功夫的,精细加工、质量上乘,如华顶云雾茶素有“佛天雨露,帝苑仙浆”之美誉。不仅如此,维护名茶质量的长期稳定也是寺院一大特点,以浙江余杭的径山茶为例,始载于唐,闻名于宋,宋朝的翰林学士叶清臣在他的《文集》中说:“钱塘、径山产茶质优异”;《续余杭县志》记载:“产茶之地,有径山四壁坞及裹山坞出产者多佳,至凌霄峰尤不可多得。”[2]又如普陀佛茶历史悠久,明代史书就有记载,清代被列为贡品,1915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二等奖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上名茶品牌意识最强的地方应该就是寺院。
4.饮用名茶既是生活又是制度。在寺院,“饭后三碗茶”被视为“和尚家风”,宋代道原《景德传灯灵》卷二十六:“晨起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佛教前礼拜,归下去打睡了,起来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上堂吃饭了盥漱,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饮用名茶是禅寺制度之一,其表现为寺中设有“茶堂”,有“茶头”专管茶水,按时击“茶鼓”如今僧众饮茶。宋林逋《西湖春日》云:“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茶鼓就是设置于佛寺法堂西北角,为如今众僧饮茶用的一种法器[3]。宋时径山寺内盛行“茶宴”,茶宴乃是径山僧侣以茶论道的一种“清规”,也是古刹以茶代酒宴请上宾的一种仪式。茶宴在布置洁净典雅的明月堂举行,室内张挂名人字画,摆设时新鲜花,并有专用茶具。据传其程式为:献茶、闻香、观色、品味、论茶、交谈等六项依次进行[3]。
三、名茶在推动寺院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1.促进了佛教事业。佛教讲究坐禅,坐禅是指修习者端身正坐而入禅定,是佛教僧人的基本修行方法。佛教对坐禅方法有严格规定,要求坐禅者必须息心静虑,节制饮食,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更不能卧床睡眠。于是既能提神醒脑、又能清性修行的茶就成为僧人坐禅时必不可少的饮料,饮茶有助于参禅、面壁省悟的神妙功能,为僧人所认可。所以唐人封演《封氏闻见记》中有记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4]可见,茶为禅用,具有协助修行的功能,有利于发展佛教事业。
2.扩大了佛教影响。在我国,名茶与佛教相联系,上至皇帝下至百姓无不受其影响。隋文帝杨坚(541—604年)常勤于政务,自奉甚俭,茶却也侍于左右。据《隋史》记载,某夜,文帝做了个噩梦,梦见有位神人把他的头骨给换了,梦醒以后便一直头痛。后来遇一僧人,告诉他说:“山中有茗草,煮而饮之当愈。”文帝服之以后果然见效。又据《南史?齐本纪上》记载,齐武帝萧赜在死前的遗诏里说:“我死之后,在我的灵前千万不要用牺牲来祭我,只要供上些糕饼、茶酒和果脯就可以了。”[5]人们大多认为齐武帝以茶作为祭品,是受僧人法瑶的影响和出于其佛教徒的身份,表示一种对简朴的推崇,即使在祭品中也“忌荤”。可见这些皇帝受佛教的影响,其中名茶起了很大作用。
3.推动了佛事交流。寺院生产的名茶,多有作为赠品的。特别是寺院僧人云游四方,常常带上自制的名茶,通过赠送他人,加强了寺院系统内外的交往,这对于增进友谊、交流法事,扩大寺院的影响无疑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湖北当阳玉泉寺的僧人中孚禅师,曾云游南京,遇其族叔李白,将亲手制作的玉泉仙人掌茶赠与李白,李白随即作《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这在当时无疑是对寺院最好的宣传,通过仙人掌茶扩大了当阳玉泉寺的影响。这首诗既为我国第一首以名茶为题的茶诗,也成为以名茶为媒介佛事对外交流的重要历史资料。
4.深化了佛学事理。千百年来,饮茶之所以能与佛禅形成深厚联系,达到彼此相融一体的境界,在于僧侣认为茶有“三德”,一是用以坐禅,可以清心涤虑,彻底不眠;二是能助消化,轻神气;三是“不发”,即能抑制YIN欲[2]。所以,饮茶最符合佛教的道德观念,最宜参禅拜佛。同时,由于寺院普遍推行茶饮,因而形成了“茶禅一味”。唐朝著名诗僧皎然幼年出家,他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有“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的诗句[6],他认为饮茶能达悟,能得到佛的保佑。当代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诗云:“七碗爱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在佛家弟子看来,名茶品饮是参禅的前奏,参禅是名茶品饮的目的,二位一体,水乳交融,共同促进人的精神境界的提纯和升华。
参考文献:
[1]黄敏枝.宋代佛教经济史福建武夷寺岩茶,江苏洞庭水月院碧螺春茶,浙江杭州法境寺香林茶、龙井寺龙井茶、余杭径山寺径山茶、天台山国清寺华顶茶、景宁惠明寺惠明茶、临安禅源寺天目青顶茶、普陀寺佛茶等。南方凡名山寺院适宜茶树生长发育的地方,往往是寺必有茶,有茶就有名茶。因而,一座寺院就相当于一个名茶研制、生产以及传播中心。
3.强烈的质量品牌意识。寺院名茶生产的质量意识,一是体现在创制的过程中;一是体现在长期的维护上。吕岩《大云寺茶诗》中,描写大云寺茶的制作是“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3],说明寺院名茶的创制与生产是颇花功夫的,精细加工、质量上乘,如华顶云雾茶素有“佛天雨露,帝苑仙浆”之美誉。不仅如此,维护名茶质量的长期稳定也是寺院一大特点,以浙江余杭的径山茶为例,始载于唐,闻名于宋,宋朝的翰林学士叶清臣在他的《文集》中说:“钱塘、径山产茶质优异”;《续余杭县志》记载:“产茶之地,有径山四壁坞及裹山坞出产者多佳,至凌霄峰尤不可多得。”[2]又如普陀佛茶历史悠久,明代史书就有记载,清代被列为贡品,1915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二等奖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上名茶品牌意识最强的地方应该就是寺院。
4.饮用名茶既是生活又是制度。在寺院,“饭后三碗茶”被视为“和尚家风”,宋代道原《景德传灯灵》卷二十六:“晨起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佛教前礼拜,归下去打睡了,起来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上堂吃饭了盥漱,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饮用名茶是禅寺制度之一,其表现为寺中设有“茶堂”,有“茶头”专管茶水,按时击“茶鼓”如今僧众饮茶。宋林逋《西湖春日》云:“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茶鼓就是设置于佛寺法堂西北角,为如今众僧饮茶用的一种法器[3]。宋时径山寺内盛行“茶宴”,茶宴乃是径山僧侣以茶论道的一种“清规”,也是古刹以茶代酒宴请上宾的一种仪式。茶宴在布置洁净典雅的明月堂举行,室内张挂名人字画,摆设时新鲜花,并有专用茶具。据传其程式为:献茶、闻香、观色、品味、论茶、交谈等六项依次进行[3]。
三、名茶在推动寺院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1.促进了佛教事业。佛教讲究坐禅,坐禅是指修习者端身正坐而入禅定,是佛教僧人的基本修行方法。佛教对坐禅方法有严格规定,要求坐禅者必须息心静虑,节制饮食,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更不能卧床睡眠。于是既能提神醒脑、又能清性修行的茶就成为僧人坐禅时必不可少的饮料,饮茶有助于参禅、面壁省悟的神妙功能,为僧人所认可。所以唐人封演《封氏闻见记》中有记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4]可见,茶为禅用,具有协助修行的功能,有利于发展佛教事业。
2.扩大了佛教影响。在我国,名茶与佛教相联系,上至皇帝下至百姓无不受其影响。隋文帝杨坚(541—604年)常勤于政务,自奉甚俭,茶却也侍于左右。据《隋史》记载,某夜,文帝做了个噩梦,梦见有位神人把他的头骨给换了,梦醒以后便一直头痛。后来遇一僧人,告诉他说:“山中有茗草,煮而饮之当愈。”文帝服之以后果然见效。又据《南史?齐本纪上》记载,齐武帝萧赜在死前的遗诏里说:“我死之后,在我的灵前千万不要用牺牲来祭我,只要供上些糕饼、茶酒和果脯就可以了。”[5]人们大多认为齐武帝以茶作为祭品,是受僧人法瑶的影响和出于其佛教徒的身份,表示一种对简朴的推崇,即使在祭品中也“忌荤”。可见这些皇帝受佛教的影响,其中名茶起了很大作用。
3.推动了佛事交流。寺院生产的名茶,多有作为赠品的。特别是寺院僧人云游四方,常常带上自制的名茶,通过赠送他人,加强了寺院系统内外的交往,这对于增进友谊、交流法事,扩大寺院的影响无疑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湖北当阳玉泉寺的僧人中孚禅师,曾云游南京,遇其族叔李白,将亲手制作的玉泉仙人掌茶赠与李白,李白随即作《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这在当时无疑是对寺院最好的宣传,通过仙人掌茶扩大了当阳玉泉寺的影响。这首诗既为我国第一首以名茶为题的茶诗,也成为以名茶为媒介佛事对外交流的重要历史资料。
4.深化了佛学事理。千百年来,饮茶之所以能与佛禅形成深厚联系,达到彼此相融一体的境界,在于僧侣认为茶有“三德”,一是用以坐禅,可以清心涤虑,彻底不眠;二是能助消化,轻神气;三是“不发”,即能抑制YIN欲[2]。所以,饮茶最符合佛教的道德观念,最宜参禅拜佛。同时,由于寺院普遍推行茶饮,因而形成了“茶禅一味”。唐朝著名诗僧皎然幼年出家,他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有“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的诗句[6],他认为饮茶能达悟,能得到佛的保佑。当代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诗云:“七碗爱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在佛家弟子看来,名茶品饮是参禅的前奏,参禅是名茶品饮的目的,二位一体,水乳交融,共同促进人的精神境界的提纯和升华。
参考文献:
[1]黄敏枝.宋代佛教经济史>论集社会[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9:52.
[2]云峰.品茶地图[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2005:14-31.
[3]王镇恒,王广智.中国名茶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33-699.
[4]许云峰,刘向阳.茶韵禅风[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2005:23,6-7.
[5]沈浩耕,沈冬梅,于良子.中国古代茶叶全书[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99:10.
[6]蔡镇楚,施兆鹏.中国名家茶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0.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