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乡勋环沟良侯店石窟调查简报


2014/9/8    热度:344   

武乡勋环沟良侯店石窟调查简报
  《文物世界》 刘永生
  山西省武乡县分水岭勋环沟的208国道896~897公里间的路东山坡上(属武乡县分水岭镇良侯店村地界),离公路高约15米处可见到零散石窟,大多漫漶风化(图一)。1993年在《山西考古四十年》中,笔者曾谈到调查发现勋环沟中的石窟造像,现明确应称为良侯店石窟。笔者认为是晋东南石窟造像中最早的作品。
  石窟位于公路近旁,涅水源于分水岭,由北向南,顺流而下,原本公路在水沟的西边,1989年公路取直移至沟东,紧靠石窟下通过。顺羊肠小路爬上去,就到了石窟前。在约65米长的石壁上分布着零散的十几个石窟洞龛。以主窟(编为1号窟)为中心向南北两侧不规则排列,大多风化漫漶,无法辨认,仅残留有洞窟形状,可看出曾经有雕像存在。在主窟北边紧挨有三个壁龛,再北约40米处有一窟龛(编为2号窟),宽1.33米,高1.8米,进深1.5米。窟内残存5尊造像。再北约8米有一小壁龛。上下可见到残存造像和洞龛。在主窟南边2米处有两个小壁龛,再往南16米处有一窟龛(编为3号窟),高1.2米,宽0.9米,深0.9米。窟上下已开裂,窟内已全风化。与石窟相对应的沟西山崖有摩崖千佛造像,在修路时被损坏。
  从主窟和北部残留石窟可看出建造时代和延续时间。主窟保存较好,一直有香火供奉。最惨痛和遗憾的是近年来不法之徒将窟内石佛头大部盗走,凿痕累累,创痍满目,惨不忍睹,让人心痛。
  1号窟为主窟,洞口朝西,呈“n”字型,宽2.57米,高3.60米,当地人将洞口堵起半截,留门道(图二)。洞内宽3.70米,深3.60米,顶高4米,覆斗顶,顶部石缝开裂。东、南、北三壁造像,无龛,直接錾石雕造佛像,各为两佛并坐(图三),佛像台基座高0.7米,在东壁主座像两边各为一尊胁侍菩萨立像角。
  六尊佛像造型雄健,坐姿,磨光高肉髻,头身比例适度,造像脸型长圆,面相丰满,鼻梁高直,神情宁静安详,薄薄的嘴唇流露出一丝笑意,一派凡人情态。略有残损。长颈、双肩宽厚,身体雄健壮实,五尊双手作禅定印、结跏趺坐于方台之上。
  正座为东壁,并列两尊主佛(图四)。主尊佛造像基座进深1.20米,造像为坐姿,高2.1米,宽1.77米。左佛像为袒右臂服饰,佛像背光雕刻精细,有宝装莲瓣、飞天、化佛、火焰纹。右佛像为圆领通肩服。佛像背光雕刻颇为精细,头光部位分两层雕饰飞天16尊,外围9尊,内圈7尊(图五),分别执有琵琶、细腰长鼓、横笛、热瓦普等乐器。飞天,天衣飞扬,满壁风动,伎乐天凌空飞舞,自由翱翔。背光部位在左右两肩上部有神怪兽,瞠目鼓腮朝外喷出火焰(图六)。
  南、北两壁佛像相向而立,佛造像基座进深0.8米。分别是两尊造像并列(图七)。南壁左尊佛像身高1.80米,宽1.40米;右尊佛像身高1.80米,宽1.45米。左尊佛像为圆领通肩服,僧服的下摆遮搭在盘起的脚上。佛像背光雕刻精细,为火焰纹,化佛。头光为莲瓣、飞天、坐佛(图八)。右尊佛像为袒右臂服饰,佛的右臂半袒,右手自然握于衣饰边,似刚才将袈裟一角披在左肩,手还没放下的情景。左手残缺,盘起的腿部粗糙简洁。背光雕刻精细,敷以色彩,为化佛和火焰纹。头光为宝装莲花、坐佛。主要色彩有绿、赭、浅红,还可看到残留的金色(图九)。在头部位置两旁还凿出约15厘米的两个小佛龛,各有立像在内。
  北壁佛造像左尊身高1.2米,宽1.25米;右尊身高1.70米,宽1.43米。左尊佛像(图一○)制作未完工,尚未精雕细作。自领口以上头部部位全缺。右尊佛像(图一一)身体部位制作精细,头部残缺,从头部残留的石孔可以看出,头缺损多年,曾加固,身着袒右臂服饰,衣纹饰呈水波纹羽状,在肩头出现如羽毛状的纹饰。下半身结跏趺坐。
  二座佛像身着贴体通肩服;三座佛像身着贴体袒右臂服饰。袒右肩和通肩式大衣的衣纹处理,线条简练,衣纹质感强,有明显的犍陀罗风格。袒右肩大衣的装饰性强,随身贴体,衣纹成水波纹羽状。圆领通肩式大衣呈“U”字型纹饰。头光、背光由宝装莲花、化佛和火焰纹组成。这种细密的浮雕和疏空的容相,应是受秣菟罗艺术的影响。有着云冈石窟的昙曜五窟中二十窟作法特点。
  台座低平,头光华丽,舟形火焰背光威严高大;头光三层造就,近头部为莲瓣,其次为双层化佛环卫,着色涂染;亦有在莲瓣之外,双层飞天环绕。火焰背光,飞天均分别着色,精巧华丽。
  正座两旁为菩萨相,立像,袒上身着裙裾裸露双足,面目风化漫漶,头戴宝冠。北尊菩萨左手持一尊残损小佛像捧在胸前,右手提香袋(图一二)。南尊菩萨右手持一尊小佛像捧于胸前,手臂雕造精美细腻,有皮肤质感。左手提净水瓶(图一三)。菩萨身材略矮,壮实,披帛飘舞,披巾在肩上飘起,前绕双臂,呈“S”状外扬。菩萨背光为火焰纹,头光为宝装莲瓣、化佛。
  刻工刀法纯熟,背光飞天细部都一丝不苟,人物形象准确,比例合体, 錾凿如意,手臂部繁简得当,在肘处则只凿出大形,未着意雕琢。衣纹饰采用了阳线、阴线结合方式刻画,繁简得当。
  在窟内残存着一些榜题铭记字迹,但目前无法辨识清楚。无法得知开凿准确纪年。
  造像内容样式参照云冈九、十双窟(太和八年建、十三年毕)和二十窟等。造像特征符合云冈二期,开凿时间定在太和年间应当是合适的。
  飞天参照洛阳龙门石窟莲花洞伎乐飞天(魏孝明帝时期,公元516~528年)、古阳洞北壁列龛第二层东起第一龛造像背光火焰纹的右上角。飞天身躯健壮。
  背光参照古阳洞慧成造像龛(公元488~528年)、尉迟造像龛(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王元祥造像龛(太和二十二年,公元498年)、杨大眼造像龛(公元506年)。
  2号窟(图一四),宽1.33米,高1.8米,进深1.5米。窟前有石阶而上,五尊造像分三壁塑立。下部台座高0.52米,三边台座进深0.2米,主尊佛像结跏趺坐于束腰须弥座(图一五),带座总高0.9米,宽0.4米。两侧菩萨立像高0.8米。从造像特征和纹饰图案等判断,此窟造像应当在唐代开元前后。
  其次,根据南边遗存造像特征判断,如3号窟内残存的菩萨,腹部突起的形象(图一六),一些窟开凿应当在隋唐之际。并无很晚的造像。这样可以考虑下限划在唐代中期。
  良侯店石窟的价值。
  魏晋时期佛教在我国广为流传,南北朝成为我国佛教石窟开凿最兴盛的时期,云冈昙曜五窟的开凿拉开了兴建石窟的帷幕。到孝文帝迁洛前,云冈石窟已完成一、二期的建造,形成了汉化了的佛教造像,并由之影响到全国,在晋东南尤为明显。武乡县良侯店村(北魏时应属涅县辖)石窟,窟内的石刻造像为典型的太和年间云冈二期,龙门古阳洞造像风格。
  1. 它的发现弥补了佛教造像从北魏大同平城向洛阳迁建中传承过程的支撑点。
  南涅水石刻出土地点距此窟仅18公里。北魏永安中(公元528年)涅县改阳城县,此地隶属当时涅县管辖,又处于交通要道旁,它的开凿必然会影响当地的造像风格,地处穷乡僻壤的涅县要直接受平城、洛阳京都影响当之不易,有这处直接受太和年间云冈、龙门造像影响的水平较高的石窟造像,对推动影响石造像就顺理成章了。
  2. 它是目前发现的晋东南最早的石窟造像。
  3. 它是北魏太和年间石窟造像。高超的技艺反映出这批造像不是普通民间的匠人所制作,而应该是官家工匠所为。延续时间从北魏太和年间到唐开元年间,对周围的佛教造像艺术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4. 造像中两佛并坐,应该理解是当时现实中的北魏朝廷内起决定作用的冯太后和当朝皇帝魏孝文帝,二圣当朝如佛之在世。造像用二佛以表示。
  5. 背光火焰纹饰旁出现的怪兽喷火,反映的是佛经受磨难还是法力增生。或者是北魏皇室迁洛过程中,有引导亡灵,追荐亡者之作用。这样的表现手法并不多见。
  参考资料:
  1.刘永生《山西考古四十年》第九章第三节《山西出土的铜石造像》,1994年7月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2. 《中国美术全集魏晋南北朝雕塑》图版六九皇舆五年(公元471年)造像,图版七十景明二年(公元501年)造像塔,均为陕西省博物馆藏。背光火焰文饰。图版九三太和八年(公元484年)铜造像,内蒙古博物馆藏。
  3. 《云冈石窟》
  4. 《龙门石窟》
  (作者工作单位: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五明学佛网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 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