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南涅水石刻的造像艺术特色


2014/9/8    热度:203   

浅析南涅水石刻的造像艺术特色
  《文物世界》 李怀平 李春兰
  山西沁县南涅水石刻历经北魏、北齐、隋、唐、五代十国、宋等六个朝代,一直延续至北宋天圣九年,至今已有1500年历史了。石刻内容集中表现了佛教人物、佛传故事、佛教经律、佛教文化艺术及崇佛故事等;形式上可分为塔形造像、个体造像、文字造像碑及刻像石四大类型。品种繁多,可组合移动,造像塔下大上小逐渐收分,五节七节叠垒成方柱形,单体造像多分为佛、菩萨、罗汉,形制不同于云冈和龙门石窟。
  这批不同时期的石刻四种类型中,最具艺术特色者数造像塔,其次个体造像也比较罕见。造像塔以四方柱体石块为料,底层边长约70厘米见方,自下而上逐渐递缩,是上小下大的梯形状态,顶部石块边长约20厘米左右。每层石块四面开龛,均雕刻圆柱体、火焰纹、佛、弟子、菩萨,有单佛独坐莲台,也有二佛并坐,还有诸多刻划佛传故事的画面。这些佛像或赤足站立于莲台上,或结跏趺坐于莲台,或正立正坐,或侧身站立,或讲经说法,或静目深思,尊尊雕像体态端庄,神姿安详。
  北魏后期,随着佛教的弘扬和雕技的发展与变化,出现了新的造像形式即褒衣博带。以图一造像为例,它的特点在于四面均为双层佛龛,两面叠层圆拱龛,佛像作跏趺坐,衣裙垂覆于台座,衣纹叠涩,佛面相丰满,素面高肉髻,神色端庄,气氛安详,眼帘低垂,目视鼻尖,静态深思,莲花瓣似的嘴唇微之翘起,浮现着一丝微笑,衣纹褶折向褒衣博带式过渡。造像还有思维菩萨像、释迦多宝说法、三童子献佛等。此时的石刻,无论是云冈还是龙门石窟,都不同程度地有着丰圆的特点,面庞丰润圆滑,身躯壮实,厚重的褒衣博带式袈裟,庄重肃穆的神情等。到隋代以后,造像形式更加多样化,比前期作品还要广泛,在图二龛内尤为突出。佛像均作磨光高肉髻,面相方圆,细眉大眼,高鼻薄唇,大耳宽肩,显得十分威严而又古朴敦厚,而早期的那种高鼻深耳的雅利安人面型,已被改变为更近乎我国北方民族的面相,袒胸也逐步为褒衣博带所代替。北周的佛像,低平肉髻(也有作高肉髻),面相圆润、丰满、体健,两肩宽厚等特色已为隋、唐以后的新风格出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图三龛内雕像菩提树下静思维的佛画面,则是用写实和浪漫的手法高度结合,龛内神态一展无遗,而左侧的菩提树则运用夸张的装饰图案刻划,树枝干到叶纹端庄秀美,清俊飘逸,使人耳目一新。
  石刻所表现的佛、菩萨、弟子、力士等形象,个个都各具个性,既有佛造型的严谨手法,又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如图四的佛和伎乐人,虽有岁月沧桑的痕迹,但健康身躯清俊洒脱的神情,使人感到文静幽雅,不落俗套。特别是力士的多种样式造型,有的表现为怒目圆睁,青筋外露,令人生畏;而有的则如天真活泼的孩童,显得幼稚可爱。菩萨则别具风格,一般均在发髻束小花瓣冠,面型清秀,长颈窄肩,身材修长。反映在佛与菩萨的造型上有诸多细致变化,同样在飞天伎乐人也有所不同,飞天身材丰硕袒露,下身着裙,两足裸露于外,早期特点与云冈、龙门比较接近,而图五上刻划的两个飞天则十分清秀,一个作舞状手姿,一个手抱琵琶,长裙飘逸,轻盈潇洒。北周以后的造像服饰上比以前多样化,归纳起来主要有:佛内着交领僧祇衣,腰际束带于胸前打结垂下,外着圆领下垂的宽博袈裟(图六),内着斜领僧祇衣,腰束一带于胸前打结,外着敖搭双肩的褒衣博带;或者通肩大衣。不论哪种类型的袈裟,其衣裙均在佛座前自然垂下,衣纹疏稀而匀称,菩萨多作高髻宝冠。
  由于各个时代政治、经济不同及人们对艺术的欣赏习惯和美的观念不同,形成了各代造像艺术的特色风格,因此,北魏南涅水石刻造像艺术,既呈现出时代的共性和地方特色,也显示出继承和发展的脉络。除了佛、菩萨等造像的服饰多样化外,佛龛装饰也繁缛富丽,典型的有建筑造型的柱枋阑额,飞檐翘脊,有寓意吉祥如意的金翅鸟、莲花、牡丹,象征佛法无边的飞天、流云,还有威武雄壮的狮兽,飞龙等图案,设计布局考究,刻制精细,其意境高远。此外还有体现了民间杂技艺术的浮雕百戏图和帝王贵族虔诚敬仰的礼佛图,都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南涅水石刻,无论从题材选择,主从配置,画面布局,衣纹装饰还是雕刻技艺方面,都与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如同一范本、一脉相承。不同时期的石刻造像塔中,从内容到形式都逐渐丰富起来。如天赐降魔、初转法轮、降伏火龙、佛祖涅槃等,为释迦牟尼的生平组成了形象生动的画面。
  (作者工作单位:山西省沁县文物馆)

 

五明学佛网 工巧明 地理 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