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商人的佛学情结:“我经商,我信佛”


2014/9/8    热度:3613   

当代中国商人的佛学情结:“我经商,我信佛”

资料来源:《商界》2005年3期

场景一:某豪华宾馆。A端坐谈判桌前,目如鹰隼,言辞犀利,点利必争,寸土不让。

场景二:某寺庙大雄宝殿。A一脸虔诚,点烛烧香,跪地叩拜,随后进入禅房,听法师讲经……

一个是红尘万丈的生意场,一个是清心寡欲的化外之地,历来相隔遥远,风马牛不相及。一个是叱咤商场的商人,一个是崇信三宝的佛徒,原本是毫不相融的两种人。然而,这一切却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

毋庸讳言,中国商人的精神世界正趋于多元化,其中“皈依我佛”或“对佛门心向往之”的人也越来越多。事实上,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佛教一直以不同面目不同程度地渗透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近几年来我们甚至发现,越来越多的商人行则有度言必颂经,已经将佛门教义当作其经商与做人的精神准则。

商业精神与佛门教义之间,是和谐,还是冲突?是能够交融,还是根本背离?这是中国当代商业生活中一个“水面下”的热点活题。为此,本刊特地邀请了几位“商、佛中人”,就此话题进行现场对话。

嘉 宾:

王元晖,元晖装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红玲,中美合资芬妮化妆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袁正,广州海邻塔吊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玉刚,沈阳柏年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常山,某投资咨询公司总经理

空门之门

主持人:在大数人的心目中,出家或者向佛都是因为人生遇到挫折,或者基于某些无法把握的原因,“遁入空门,看破红尘”,从此以后连父母妻儿之情都尽数舍弃,更不要说钱财之类的“身外之物”了。而商人可以说是最现实的人群。他们有坚强的神经,屡败屡战,很少有放弃的时候。佛家讲因缘,马克思主义也讲因果联系,那么,各位今天潜心向佛的“果”,是由什么“因”造成的呢?
常由:很简单,最开始就是为了求财,跟求菩萨保佑长命百岁儿孙幸福的文盲老婆婆没有区别。那时我还在做期货,我的老板每次做行情前,都要夜里开车到庙里烧头香、吃素斋。烧到了头香之后,大家的心情都格外的好,好像佛、菩萨真的会保佑这次行情一定能赚钱一样。你说心里是不是真相信有神,有菩萨,会保佑谁发财?好像也不是真的信。要真有,你也拜,我也拜,大家都发财,就没人亏了。期货这个东西,没人亏就没人赚了。但要说不信呢,心里头还是隐隐约约有个畏惧的东西,拜了菩萨之后,心里就坦然了。

杨红玲:生意人拜佛原因都差不多,无非是求财、求平安。我二十几岁就开始做生意,做生意就开始信佛。开始不虔诚,和司机在车上挂个东西避邪一样,就是求个心理安稳。我是离婚后开始真正信佛的。是在八九年前了,当时我在莫斯科做服装生意,遇到金融危机,一下子亏了近千万,好不容易回到家,兜里只剩20块钱。生意亏了,家庭又破裂了,对一个女人来说打击真是没法说。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要么崩溃,疯掉;要么自己开解,走出来。我自己想啊想啊,怎么也想不通,便到庙里烧香。一到庙里,我就清静了,不烦了,不痛苦了。你说也怪啊,好多人找我,让我信这个教,信那个教,我都不信,我就信佛。2000年,我正式拜了个五台山的师父,成了居士。我现在还做生意,还经常碰到不顺心的事,还是单身一个人,可我心态挺好的,可以非常平静地对待这一切。

李玉刚:我是学科技哲学的在读博士研究生,也是软件公司的老板。听说我信佛,很多人都会惊奇:哟,博士还信这个?这有什么好奇怪的,爱因斯坦还信基督呢,信仰跟学什么、多高的义化水平没有关系。但我说的信跟求神拜佛的迷信不是一回事,我是把佛学当作一种精神、一种思维方法在研习。我不反对别人烧香拜佛,宗教仪式对一个人的心性还是有益处的。

我说说我怎么结佛缘的。我的成长轨迹跟大多数年轻人差不多,根正苗红,从小接受正规教育,毕业后卷入经商的洪流。我们这一代人,对物质的追求比上一代人多,我也不例外,开公司做生意,就是为了赚钱,争取50岁退休,享受生活。但有时我很迷惑,做生意为赚钱,赚钱为享受,享受是为什么呢?这样推想下去,不知道人生还有什么意义,赚钱还有什么意义了。可能是因为喜欢研究哲学范畴的问题,更容易想到终极问题,我开始研究宗教哲学,看了一些讲佛经的书后,我觉得茅塞顿开,就这么与佛结缘了。

门里门外

主持人:不好意思,我还得提到“空门”,或者说,是“佛门清静之地”,它讲的是“四大皆空”、“苦集灭谛”,认为人生就是受苦,人世就是秽土,追求的是死后前往西天极乐世界。因此,它要求教徒厌离尘世,戒贫、嗔、痴,要忍,寡欲修炼,勘破生死,大彻大悟。在历史上,佛教根本就与商业不沾边。这且不说,从商业本身的特点来说,它是社会生活中最具活力的因素,充满了冒险、野心、不合常理。它追求现世的物质财富,某种意义上说,利益最大化的本能就是要贪,要争,经营管理就是要疑,要痴(执着),这和佛教的教义格格不入。佛教讲六道轮回,因果报应,一切都是注定。而商场如战场,一切靠争取,甚至是掠夺,带着破坏性的力量。

如今,商人、居士,两个完全不同的身份集于一身,往来于红尘俗世与佛门净土之间,槛里槛外,各位如何协调把握?

袁正:我认为你对佛教有偏见,有误解。信佛并不就是消极避世。佛教分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两个流派。小乘佛教讲究的是个人的修行,不主张积聚财富,主张苦修、斋戒和虔诚默祷。佛教传人中国,又跟儒、道思想相互融合,以大乘为主,主张以积极的态度济世,并不反对积聚财富,相反认为只有财富越多,救世的力量才会越强大。它只是要求出家人守清规戒律,因为他们是“法布施”,而不必占有财富进行“财布施”。佛教主张众生皆佛,佛其实就是一种钭慧的境界,成佛并不一定要出家当和尚尼姑。相反,佛教认为在家众生更有能力行善,修成菩萨道。你看大多数菩萨都是俗家装束,也要享受物质生活,连观音菩萨也要穿绫罗戴耳环戒指。

你说佛教弟子修来世,这也是误解。这个要看怎么理解。国学大师南怀谨先生认为,如果把人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青年时期相当于前生,中年时期是今世,晚年是后生,修来生,就是修因果。你年轻时候种下的因,中年种下的因,都要一一显出结果,所以要修这个因。任何行业,任何人,都离不开这一规律:有因,必有果。商人也不例外。任何个业的成功(果),都离不开勤奋的耕耘(因),正所谓“天道酬勤”,这也是我们许多企业老总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王元晖:还有就是说佛教戒贪、嗔、痴,跟商业精神相悖,这个我也不同意。谁说做生意一定要削尖脑袋去钻营,去争,去斗,碰得头破血流?我们古人都说,和气生财,这个和,就是不贪,不嗔。至于痴呢,生意场上痴迷于钱财的人太多了,按佛家的说法,他们着了相,一旦钱财散去,他们就会迷失自我。不痴,就是不过分迷恋财富,有一个正确的财富观。

不过,佛并没有让我们在做生意时不坚持原则,不追求利润。佛只是让我们用正当的手段谋取财富,八正道中的“正命”就是正当的谋生手段。对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自己的利益一定要争取,比如搞一个房地产项目,假如我可以修80层楼,因为不贪,因为行善,因为容忍,我让别人去做了,而他只有修60层的能力。那我不是积德,是存作恶。佛教最基本的要求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没做倒先做了恶,这就犯了大戒。

再比如,经常有员工在车间抽烟,怎么说都没用。这个时候是不是还要忍下去?当然不会,冉忍下去又是害人,又作恶了。怎么办?惩罚。你要说你信佛,你菩萨心肠,怎么还罚款呀,怎么还批评人呀。我告诉你,佛有三十二相,佛也有怒相,佛怒不是真怒,是让你觉悟。所以我一方面对员工非常宽容,一方面又有严格的制度来进行管理,这不是“嗔”,是“怒相”。

常山:要说完全没有困惑,那也是假话。不要说有那么多的清规戒律,就是让你遵守朝九晚五的公司纪律,也会跟你的情绪和习惯发生冲突,人性就是懒散自由而且允满欲念的。

开始学佛的时候,我心里经常不能平衡。金融行业高风险,高收益,大起大落,很容易失去平衡。有时赚钱了,就忍不住得意忘形,做亏了,又忍不住情绪低搭。经常看到别人为争夺生意,打得头破血流。有时候,明明是我已经到手的生意,却被人家使个绊子抢了去。印象最深的一次,是运作一个并购项目,在运作过程中,各方尔虞我诈,使尽了手段,我没有办法,也使了偏招,最后总算没有白干一趟。但心里真的很惶惑,我想做一个好人,但商人的职业让我常常做小到,如果做个好人,损失的就是我的财富,我不愿意。我不知道我是不是还没有看透财富,总之经常困惑。学佛是让人快乐,我却越学越烦恼,有时索性什么都不想了,白天照样去争去斗,晚上读读佛经,拜拜菩萨,求个心理安稳就够了。

杨红玲:我也有同感。平常日子还好,白天也还好,忙忙碌碌的,想不太多,一到晚上,特别是年节假日,就不行了,心里难过。看到别人一家团圆,自己孤孤单单一个人,家里有父母兄弟,有女儿,却因为忙生意不能团聚,心里真是苦。有时真想不通,我对别人都是宽宏大量,对自己刻薄,赚了钱也没怎么享受,拼来拼去拼成个孤家寡人。年纪也越来越大了,病痛也来了,做生意也慢慢力不从心了,心里很不平静。每当这时候,我就找师父,或者去见她,或者给她打电话,她无论说什么,有时只是听到她的声音,我这心里就像窗帘拉开了一样,特别明亮。回过头,我又能面对那些事了。

信佛与商道

主持人:商业一向是推动社会最活跃的力量,商业之于中国,更具有一种革命性的力量,它正在缔造一个新世界。当滚滚商流撞开农耕文明的大门,商业成为生活本身,原来单一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便变得丰富而不可捉摸。长期压抑之后爆发的力量和速度都是惊人的,呈现出来的状态和结果也是复杂多元的,各种业态并存,各种思想交汇。尚未完全解决生存问题,一些企业和企业家、商人已经开始关注精神层面。于是,构建新商业精神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西方企业很容易建立起包括管理理念、企业文化、市场伦理在内的商业精神,因为在西方新教伦理的照应下,赚钱是“为上帝的子民积累财富”,是合理的。中国企业在学习西方企业先进经验的同时,却无法全盘移植其商业精神。于是,一些商人试图从传统文化挖掘新商业精神的内核。一些商人开始信佛,也许归根结底是这个原因。

袁正:商业精神不是在孤立的交换博弈中产生的,它一定有它的文化内核。中国其实也有商业文化,比如和气生财、童叟无欺等等,只不过没有形成体系。比如有人追求儒商的境界,其实也是在实践一种商业文明。

大乘佛教倡导的追求财富积累的思想,表面上看是为商人追求利益的行为提供了合理的借口,让商人们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获得心理支持,赚钱也变得心安理得起来。实际上,它更重要的是解决了财富的出路问题。佛家主张积聚财富,其最终目的是用来普渡众生。正好比刀子可以杀人,也可以救人。财富越多,刀子越锋利,杀人或者救人的威力也越大。如果商人不能明白追逐财富的目的是什么,将会陷入极端的困惑之中。他必然要寻找一个出口。西方新教认为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上帝工作,因此拼命赚钱,拼命捐钱,一切都那么合理,西方的企业家就没有这样的困惑。一些中国人向传统靠拢,企图为企业的终极目标寻找一条出路,于是,儒释道文化在商界盛行也在情理之中了。

李玉刚:对这一点我深有感触。东西方在文化、经营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很难把现成的西方理论和经验直接应用,而我们的经历又很短暂,缺乏有竞争力的手段,这样就会给工作带来很多迷惑、盲从。现在流行讲“商道”,商也有道,但这个道,怎么去理解,怎么去把握?东方思维不可能全盘借鉴西方思想,还得从文化根子上去找。佛教的普渡众生,与商人之道所强调的社会责任感是一致的。

王元晖:即使是佛教的戒律,也可以类推到商业道德。佛教的修行法门“六度”,完全可以和商业规则对等起来。第一是布施,这个是解决人生观财富观问题,商人搞慈善捐赠、参加公益活动,都是布施。第二是持戒,这个戒,在商业上就是商业规则、商业道德、社会公德,作为佛子,做生意就要遵守这些规则。第三是忍辱,不是委曲求全,而是宽容。这个实际上是规定你怎么对待竞争对手,怎么对待矛盾的态度,以牙还牙肯定是行不通的。第四是精进,就是不断努力,不要固步自封,也就是我们说的“天道酬勤”。第五是般若,般若就是智慧,经商也需要经营智慧,这就具体到技术层面,包括很多方法、技巧、经验等等。第六是禅定,对商人来说,就是进入一种境界,通过思考,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事物,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用非正当手段,剑走偏锋去赚钱获利,如今是越来越不可能了。所以商人必须改变过去的做法,把经营管理纳入到规范的轨道上来。对于我来说,佛法可以作为经营之道。

至于人们以为消极的方面,比如因果报应,有些人因为觉得是注定就不再努力争取,这个确实看你怎么理解。比如有人找我借钱,我借了。如果他不还,我也不生气,就当我是在因果循环中欠他的,我借的时候就做好他不还的准备。再比如有人坑我,这也是有原因的,我会努力消除,这个过程也是在行功德。佛教发展到今天,当然得以今天的眼光去看待,特别是人为的迷信成分,一定要去除。

佛门有句古话,叫作“佛理通商情,商情达禅要”。自古佛理普蕴于寻常日用之中,对于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经商与学佛没有必然的冲突,学佛者可以经商,经商者也可以学佛,关健是要看你是不是奉着一颗平常心、平等心、公平心,真诚心去从事自己所选择的工作。佛教对于起心动念非常关注,起什么样的心、动什么样的念,与你所得到的结果是息息相关。

翻阅一下佛教史,我们不难看出,商人与佛敦自古有着辣胜的因缘。早在佛陀时期,僧团周围就聚集着一大批商人。给孤独长者、耶舍尊者等都是当时著名的商界人士,他们广行布施。积极支持僧团的发展和进步,得到释迦牟尼佛的充分肯定,他们是成功的佛界与商界两栖人士。近代上晦也有不少这样的杰出人士,象创办上海佛学书局的王一亭、狄楚青、丁福保等人,为上海近代佛教的振兴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用自己的行为为弘扬佛教,扶植正气、稳定社会,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值得今人效仿和学习。

佛门是允许有经济行为存在,禅宗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理念,鼓励人们自食其力,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减轻对社会的负担。我们把佛门里的经济行为称之为自养事业,顾名思义,寺院的经济行为纯粹是为了自己养活自己的需要.也就是寺院经商并不唯利是图,过分追求利益,首先将服务放在第一位,尽心尽力满足广大信徒和佛法爱好者的需要。千百年来的实践证明,寺院的经济自养事业,满足了信徒和游客的需要。虽然也有少量赢利,但是佛门的经济自养事业,其赢利基本用于寺院的日常开支,用于弘法文化和杜会公益慈善事业。社会提出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佛寺是“来自十方,回报十方”,就是你的来路是正当的、赢利后能想到回报社会,那么你的经商行为就是无可厚非的。佛经中说:“一切法若无慈悲,皆为魔法,一切法若有慈悲,则皆佛法。”慈悲是佛法的根本。无限的慈悲、无情的慈悲、无缘的慈悲、无求的慈悲,无相的慈悲,寂寞的慈悲,间接的慈悲,积极的慈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慧悲,是真正的慈悲。唯有平等慈悲,人类共生共荣才有持久和平的可能。以四摄法来施行慈悲、实践慈悲、并用慈悲的眼光平等看待一切众生,让慈悲精神走进人们的内心探处,注入社会和国家的肌体之中.踏踏实实地构筑起人类和谐的坚实基础,是佛教徒的共同愿望。广兴慈悲、厉行六度是佛教徒经商致富后回报社会、利益大众的基本要求,也是唯一正确的行为。

关于人们的日常行为,佛教提供了八个方面的指导,也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八正道”,其中就包括“正命”、“正念”、“正行”、“正业”四个方面,指出一个人的谋生方法与从事这项事业的出发点、他的日常行为、言行举止是不是正确,关乎到他将来可能得到的果报。只有正确地起心动念、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商业行为,选择正当职业,合理合法地运作,以诚实守信的心意去拓展自己的事业,不唯利是图,不欺行霸市;时刻以感恩的心情去处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知恩图报、广行慈善,造福社会,利益大众,这样的思想和行为才是正确正当的。“正命”、“正念”、“正行”、“正业”所确立的标准,对于佛教徒的经商行为固然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虐义,即便对于社会上的商人也同样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借鉴,因为它是发乎人伦,立足于社会和谐的真理。

对于经商者而言,诚实守信是关键的要求,其实诚实守信也是佛教徒修学生活的基本原则,是判别一个佛教徒是否具有虔诚信仰的标尺,佛教五戒明令禁止欺骗和妄浯,因此,佛教徒在经商过程中要以五戒为镜子,厉行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类的事情,诚实做人、谦虚做事。

教徒的真诚和信誉带动社会诚信风气的普及。

在处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时,佛教主张通过“四摄法”来化解。首先必须去除对物质的贪恋,非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便是己所欲亦肯施于人,对物质是日此(财施),对非物质性的东西,如知识(法施),勇气和胆识(无畏施)等也应该慷慨布施(布施摄):第二,在语言交流方面注意到别人的感受,尽可能对所有人都不构成伤害,让大家都能心情愉悦(爱语摄),第三,日常生活中的每—行为都要兼顾他人的利益,甚至为了大众的利益可以舍弃一己私利(利行摄):第四,人与人之司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互相爱扩,亲如一家、共同进步(同事摄)。作为构成社会肌体的细胞,单个家庭的和睦稳定,是整个社会和睦稳定的基础。佛陀在众多经典如《玉耶经》、《地藏经》、《说善生经》中对家庭及社会的伦理作出了细致的规范,这些规范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之,佛教徒的商业行为只要始终贯彻正念正行、诚实守信的商业伦理,以禅的精神对待发展,以禅的气魄和谐经营,以禅的理念深思熟虑,以禅的勇猛致力进步,那么经商也就自然成为了一种修行法门,其功德当然是不言而喻的。

 

五明学佛网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