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上的佛寺古刹巡礼(2)
2014/9/8   热度:674
法门寺 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北10公里法门镇。始建年代有二种说法:一说建于东汉桓帝和灵帝时期;一说建于北魏。初称阿育王寺,或无忧寺。大魏(元魏)二年,拓跋育首次对寺院进行扩建。隋朝,改天下佛寺为道场。《无忧王寺真身宝塔铭并序》记载:“隋朝置之,名成实寺。大业五年,僧不满五十人废之。此寺从废入京师宝昌寺,其塔故地仍为寺庄。”唐朝,是法门寺的全盛时期。唐初,高祖李渊改寺名为法门寺。武德二年(A.D.619),秦王李世民在这里度僧八十名入住。贞观五年(A.D.631),唐太宗第一次开示佛骨,岳伯张德亮奉敕修葺佛寺。显庆五年(A.D.660),唐高宗第二次敕迎佛骨,先供奉于京城皇宫道场内,再遍送诸寺祭飨,然后送回法门寺珍藏,并大规模扩建寺院,肃宗时僧人法筠等修缮,宪宗时迎来释迦佛指骨一节,在寺内修护国真身塔以供奉,自此法门寺名噪海内。开成三年(A.D.838),因寺前出现五色云彩,改名为法云寺。唐僖宗时诏凤翔节度使令狐绹充修塔寺。五代时李茂贞对法门寺全面修建。宋代称重真寺。明代叫崇真寺。清顺治九年(A.D.1652),又重建寺院部分,光绪十年(A.D.1884)修葺。1979年又经修缮,使古刹焕然一新。 现存主要建筑有山门、铜佛殿、真身宝塔、钟鼓楼、大雄宝殿、睡佛殿、禅佛殿等。 铜佛殿,始建年代不详,清代重修。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歇山灰瓦顶。前、后檐明间均辟四槅扇门,前檐次间为直棂窗。殿内供弥勒佛、文殊和普贤二菩萨及十八罗汉,塑像均为1986年新塑。大雄宝殿,供奉释迦主尊,两侧侍立迦叶、阿难二弟子,为1984年所塑贴金佛像。 法门寺素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整个寺院为典型的四合院式,1986年在塔基下发现了四枚佛指舍利和大量唐代稀世珍品。在中外佛教界引起震惊。 [参考文献] 1.《大唐圣朝无忧王寺大圣真身宝塔碑铭并序》,原碑已失,碑文各典籍有载。 2.西北大学历史系、扶风县博物馆《法门寺调查简报》,《文博》,1985年第6 期。 3.扶风县文化局、扶风县博物馆《法门寺第二次清理简报》,《文博》,1987年第3 期 页20~26。 4.[日]气贺泽保规撰,王维坤译《法门寺的起源与拓跋育》,《文博》,1997年第2期, 页43~46、95。 5.段启明等编著《中国佛寺道观.》,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8月 法门寺塔 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北10公里法门寺内,为古印度阿育王建造四万八千座寺塔之一。寺塔曾有“九启七迎”佛骨之辉煌。自北魏登国二年(A.D.387)第一次开启地宫,迎奉佛指舍利供人瞻拜之后,隋仁寿末年曾第二次开启地宫迎奉佛骨。唐代,曾有七次开地宫迎佛骨的记载,贞观五年(A.D.631)、显庆五年(A.D.660)、长安四年(A.D.704)、上元元年(A.D.760)、贞元六年(A.D.790)、元和十四年(A.D.819)、咸通十四年(A.D.873)先后七次开地宫,迎奉佛骨。唐贞观五年(A.D.631)至显庆五年(A.D.660),改建阿育王塔为四级木塔。《闻见后录》有“原系四层木塔”的记载。大历三年(A.D.768)称护国真身塔。明隆庆三年(A.D.1569),关中大地震,法门寺四级木塔崩塌。万历七年(A.D.1579),士绅杨禹臣倡导重修,建八角形砖塔,至万历三十七年(A.D.1609)建成,仍名真身宝塔。1939年,华北慈善会会长朱子桥筹集,历时三年加固宝塔。1981年塔因阴雨倒塌。1987年重修。 塔为砖结构,平面八角形,十三层,高47米,楼阁式。塔身第一层辟门,南面门额石匾上题“真身宝塔”四字。东为“浮图耀日”,北为“美阳重镇”,西为“舍利飞霞”。其余四面为八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字,以记方位。第二层至第十二层,每层八面各置一佛龛,共八十八个,内置铜佛或菩萨1~3尊。塔刹为铜覆钵、宝殊。 1981年8月,塔因阴雨倒塌。1987年1月开始重修,清理塔基,发现地宫。地宫长21.2米,面积为31. 84平方米,由漫道、平台、隧道、前室、中室、后室及小龛组成,宫内珍宝盈室,特别是发现藏于八重宝函内的四枚佛指舍利,经勘验确为释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另外还出土有121件金银器,17件琉璃器,16件已失传的“秘色瓷”器,以及700多件绵、绫、罗、纱、绢、绣等各类纺织品。法门寺塔和塔下地宫出土文物种类繁多,等级高、质精物优,保存完好,在国内外均属罕见,其中,许多制品在我国尚属首次发现。 [参考文献] 1.朱子桥、康寄遥等编《重修扶风县法门寺真身宝塔纪略》,华北慈善联合会、佛化社佛 经流通处,1939年西安出版。 2.韩金科、王均显《新发现唐法门寺住持〈惠恭禅师大德之碑〉》,《文博》,1991年第4 期,页73~78。 水陆庵 位于陕西省蓝田县东南15公里玉山脚下。始建于隋代。原为悟真寺的下院水陆殿,因三面环水,形似孤岛,故称水陆庵。明代,秦王朱怀埢常游历于此,因喜爱这里的山水,奉庵为王府佛堂,遂大肆修建。 现存建筑主要有山门、前殿、中殿、后殿等。 后殿,面阔五间,殿内正中塑应身、药师、报身三佛,佛侧均有胁侍,三佛背光繁丽精美。南北山墙、东西檐墙上满塑层层叠叠的人物、楼台、山水、舟桥。殿内壁塑相传出自明代匠人乔仲超之手。壁塑计有:二十四诸天、五百罗汉、佛传故事等。 水陆庵坐西向东,占地面积约6800平方米。庵内大殿壁塑人物数以千计,大则与人等高,小则细若手掌,莫不衣饰清晰,神态各异,构成一幅包罗万象,浩瀚无垠的大千世界,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宝库。 慧照寺塔 俗称下邽塔。位于陕西省渭南市下邽镇。塔重建于明万历九年(A.D.1581)。 塔为砖结构,平面正方形,九层,高36米,楼阁式。塔身第一层南面辟门,门上浮雕二龙戏珠图案。第二层以上每层四面各辟一券门,塔顶置铜刹。 甘肃 南廓寺 又名南山寺、妙胜院。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城南约3公里慧音山坳。始建年代不详。唐代诗人杜甫流寓秦州时曾游此寺,并在《秦州杂诗》里写下《南廓寺》诗。在唐代,南廊寺已具规模。寺宇历代各有修建。现存建筑均为清代修葺和增建。1920年因地震,寺内五级浮屠、涅槃殿坍毁。 现存主要建筑有东、西、中三座牌坊门,寺院以三座牌坊门为中轴线组成三大院落。西牌坊门前有两株千年古槐。中牌坊门内前院有东、西看楼、钟鼓楼、西禅林院、杜少陵祠、天王殿等,两侧为二配殿。东牌坊为三间悬山顶,院内有关圣殿、湫池殿、观音殿、圣母宫等。 寺内现存三段前蜀乾德三年(A.D.921)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宋熙宁六年(A.D.1073)僧惠宝有秦州南妙胜院新修砖塔第二级石碣记和清代石碑三通。这些碑碣详细记载了南廓寺历代修葺情况。 [参考文献] 1.吴英才、郭隽杰主编《中国的佛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3月 兴国寺 又名兴谷寺,俗称官寺。位于甘肃省秦安县城北街。据《秦安县志》记载,寺创建于元至顺三年(A.D.1332)。伽兰殿藏明万历四十三年(A.D.1615)木刻题记称:“秦邑城北有兴国寺。寺上有般若殿一座,雄镇如盘。左有伽兰殿,右有菩萨殿,环铺如楔。中左有钟楼,中右有鼓楼,对峙如柱。门前有金刚殿,门侧有天王殿,护卫如队。诚秦城一古迹,一奇观也。”现殿宇大多毁圮。 现存建筑主要有天王殿、钟楼、哼哈殿、般若殿等。 般若殿,面阔三间,副阶用六根檐柱分成五间,进深二间,前出副椽共四椽,单檐歇山顶,上布灰筒板瓦。正脊两端各安一条龙吻,正中部饰琉璃兽面,上置火球,两侧按等距设走兽,垂脊和戗脊上饰天王、狮、虎、豹、狗、马等。殿内原辟有神龛,今已无存。大殿欄额上方,悬挂明嘉靖中丞、邑人胡缵书“般若”匾额,字体雄浑古朴,是一件珍贵的书法艺术佳作。 兴国寺般若殿建筑承袭宋金,其梁架结构、斗拱特征基本保持了元代风格,采用了元代首创的“斜梁”构件。明、清两代又分别在其身上留下了各自的印记,其本身就是一部立体的中国古代建筑史书。 [参考文献] 1.[明]胡缵编撰《秦安县志》。 石门寺 位于甘肃省天祝县城西11公里石门峡口内。始建于明代,由国师罗桑丹巴曲吉尼玛创建,藏语称“嘉格让牙尔隆图尔钦噶丹贤巴林”。清顺治九年(A.D.1652),达赖五世进京途经该寺。据传,达赖六世曾在寺内居住达一年之久。清雍正二年(A.D.1724)寺毁于兵燹,雍正五年(A.D.1727)重建,乾隆八年(A.D.1743)竣工,称达布寺,御赐“格丹勒措哇”匾额。清同治五年(A.D.1866)反清起事的河州回民领袖马占鳌进入河西攻占天祝,寺宇部分遭到破坏。1960年后佛寺陆续被拆毁。 本寺清乾隆以后为内蒙古阿拉善巴让克寺属寺。寺内现存七世达赖格桑嘉措所赠象牙观音佛像一尊,明洪武年间光明女神石浮雕像以及精巧的唐卡、小铜佛等文物。 [参考文献] 1.钟长发《甘肃省天祝县石门寺发现两件石刻佛像》,《文物》,1983年12期,页87。 大云寺 位于甘肃省武威市东南隅。始建于前凉。唐景云二年(A.D.711)《凉州大云寺古刹功德碑》记载:“大云寺者,晋凉州牧张天锡升平之年(A.D.363)所置也。本名宏藏寺,后改为大云,因则天大圣皇妃临朝之日,创诸州各置大云,随改号为天赐庵。花楼院有七层木浮图,即张氏建寺之日造,高一百八十尺。”寺院历经战乱,明洪武十六年(A.D.1383),日本沙门志满募缘重修。 现仅遗存钟楼一座。 海藏寺 位于甘肃武威市城西北2公里。寺始创于晋代,原建在水中小岛灵均台上。《晋书·张轨传》中有张茂筑台的记载,灵均台就是其中之一。唐三藏玄奘大师西行取经,滞留凉州月余,曾在海藏寺念经拜佛,并接受本地僧俗要求,讲经说法。寺于明成化二十三年(A.D.1487)重修。明宪宗曾赐名“清应禅寺”。元代藏传佛教萨迦派第四代祖师萨班借到凉州之机,在凉州捐资扩建、修缮了海藏寺,使其成为喇嘛教寺院。明、清又扩建翻修,殿宇宏阔,成为丝绸之路上一处重要的佛寺。1927年武威大地震,寺内建筑大部被毁。 现存主要建筑有牌楼、山门、大殿、灵均台、天王殿、无量殿、藏经阁等。 寺内灵均台下曾发现清光绪三十四年(A.D.1908)刻《晋筑灵均台》石碑一方,上书“东晋明帝太宁中凉王张茂立古台”碑记。无量殿内存有清乾隆元年(A.D.1736)郭朝祚撰文《海藏寺藏经阁记》石碑。寺内原有明正统十年(A.D.1445)颁赐大藏经,现保存于武威文庙藏经阁中。 [参考文献] 1.吴英才、郭隽杰主编《中国的佛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3月 罗什塔 位于甘肃武威市城内北大街。传为葬高僧鸠摩罗什舍利而建。原有罗什寺,1927年毁于地震,塔也仅存半座。1934年重修时,在塔下掘得石碣一块,上刻阴文“罗什地址,四面临街,敬德书”。塔拟为唐代修建或重建。 塔为砖结构,平面八角形,十二层,高32米,楼阁式。塔门向东开,第一、三、五、八层均设门,最上层设小龛,内置佛像一尊。塔身层层施平砖迭涩式腰檐,檐角翘首,悬挂风铎。塔刹覆钵、宝盖,顶为铜质宝瓶。 松涛寺 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城北3.5公里金羊镇。始建年代不详。明正统己未(A.D.1439)、清雍正九年(A.D.1731)均曾重建。原有建筑亭台、楼阁及配殿于1949年以后陆续被毁。 现存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等。 大雄宝殿,面阔三间,进深五间,后面当心间又出一抱厦,单檐歇山顶。大殿门板、梁柱彩绘图案,殿内正中悬挂两块匾额,一书“精微机要”,一书“德成现在”,梁架存有“大明正统己未年九月重建”、“大清雍正九年岁次辛亥年三月重建”题记。 松涛寺与海藏寺南北对应,被石羊河水串连在一起,融为一体。本寺是密宗喇嘛教萨迦派诵经理佛的一座佛寺,至今寺院仍由密宗喇嘛主持。 [参考文献] 1.胡宗秘《凉州松涛寺》,《丝绸之路》,1999年4期,页45。 金塔寺 藏语称“洛昂代”,即南灌顶寺。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南10公里金塔村。始建于元代。明宣德二年(A.D.1427)重修。寺院依山而建,与普提寺相连,有南普提北金塔之誉。 现存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罗台、牌楼、天王殿、南北廊房、大雄宝殿、三宝殿、金塔等。 天罗台,高十二层,两面砖砌花栏,台上三间木构牌楼。南北廊房,各七间,南塑十八罗汉,北塑护法神三十六尊。大雄宝殿,殿内供释迦牟尼,两侧侍立迦叶、阿难二弟子,四壁绘有壁画。 普提寺位于金塔寺南面塔后,大雄宝殿南侧,相传建于唐代,号西凉境内普提寺。有大殿三间,内塑文殊、观音、普贤三大菩萨。 凉州百塔寺 也称幻化寺。位于甘肃省武威市东南20公里武南镇百塔村。始建于元代。据明宣德五年(A.D.1430)《重修凉州百塔寺记》载,是元太宗窝阔台之子西凉王阔端为西藏宗教界领袖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重建。公元1244年,西凉王阔端奉父皇之命,邀请萨班来凉州共商西藏归顺元朝大汗,萨班即派他的两个侄儿先期来到凉州,自己在与西藏各教派和地方政治势力广泛协商后,于公元1246年到达凉州。时正逢阔端回蒙古选立大汗,他便在凉州广设经场,弘扬佛法,并施药治病,神奇地治愈了西凉王子的绝症,名声大振,为以后与阔端会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公元1247年,阔端返回凉州,热烈欢迎萨班来凉会商,并达成了西藏归顺中原的协议,发表了《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致蕃人书》,从而结束了西藏长达四百年的混乱局面,实现了祖国统一。凉州会谈后,萨班与两个侄子八思巴、哈那多均未回西藏,萨班在寺内居住了五年多。萨班与阔端的凉州会谈成为不朽的历史丰碑被载入史册。公元1251年,西凉王阔端动用大量财力重修百塔寺,寺院规模宏大,盛况空前,成为丝绸之路上又一宗教文化中心。元末,寺遭兵燹被毁。明宣德五年(A.D.1430),凉州广善寺高僧、国师锁南坚赞募缘重修寺塔,宣德六年完工,宣宗钦赐“庄严寺”名。清康熙二十一年(A.D.1682),又经一次重修。1927年凉州发生大地震,塔倒寺毁。 现寺内仅存塔基、清康熙二十一年《重修百塔寺碑记》石碑、萨班铜头铁身像、明宣德铜炉、铜龟,以及大量陶像、泥塔、泥佛等。 百塔寺与金塔寺、莲花寺、海藏寺为藏传佛教凉州四部寺。百塔寺是西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象征。 圣容寺塔 位于甘肃省永昌县城北10公里处。寺始建于北周保定元年(A.D.561),初名瑞像寺。隋大业五年(A.D.609)改名感通寺,又名感通道场。唐贞观十年(A.D.636),三藏法师玄奘从印度取经回来路经此地,曾小住于寺内,言僧众逾千,香火鼎盛。安史之乱,吐蕃占据河西五州时,改名圣容寺。此后又改名为后大寺,至今仍沿用。塔建于唐代。塔因寺名,寺因塔兴。寺毁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现唯塔尚存。 塔为砖木结构,平面方形,七层,高16.2米,密檐式。塔身第一层西南辟门,塔内原有木梯可通塔顶,今已废。塔壁现残存壁画及题记。第一层北墙设一佛龛。塔檐层层迭涩挑出十三层,从下往上第四层和第八层砖挑出菱角牙子。圣容寺塔造型简洁稳重,形制颇具唐代风格。 此塔形制与西安小雁塔相似,为甘肃境内现存年代最早的古塔。圣容寺是古丝绸之路上著名的佛教寺院,其周围分布着汉、明长城、西夏石刻、元代墓葬等大量历史遗迹,构成了以圣容寺塔为中心的文化遗存群体,是研究古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建筑的重要资料。在敦煌莫高窟231、237窟西龛盝顶东披绘有圣容瑞像壁画,榜题书“盤和都督府御山番禾县北圣容像”。“番禾县”即今永昌县,这幅壁画与历史上的河西圣容寺有关。 [参考文献] 1.[唐]天宝元年(A.D.724)《凉州御谷山石佛瑞像因缘记》碑。甘肃武威出土。 2.[清]乾隆五十年(A.D.1785)《永昌县志》。 3.孙修身、党寿山《《凉州御山石佛瑞像因缘记》考释》,《敦煌研究》(创刊号·总第3 期),1983年12月,页102~107。 4.张得智《圣容寺与圣容寺塔》,《丝绸之路》,1998年4期,页47。 毛不拉唐塔 位于甘肃省永昌县万里长城边山尖上。建于唐代。 塔为砖结构,平面方形,七层,高21米,楼阁式。第一层塔身较高,以上遂层缩减。塔身无任何纹饰,各层塔檐相同,做菱角牙子两层,迭涩出檐,塔檐形象古朴,雄伟有力。塔刹残损。 甘肃境内唐代砖塔甚少,此塔尤为可贵。 大佛寺 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区西南隅。清顺治十四年《甘镇志》、乾隆四十四年《甘州府志》载:寺“西夏永安元年(A.D.1098)建。”历时五年,至西夏贞观三年(A.D.1103)竣工,初名迦叶如来寺,因寺内供释迦牟尼涅槃像,故俗称卧佛寺。原寺规模宏大,有牌楼、山门、大佛殿、天王殿、万圣殿、藏经殿、配殿、僧舍、佛塔等建筑,殿宇巍峨壮观。寺北侧旧有万寿金塔寺,南侧后建感应寺,两小寺相对于卧佛寺建筑轴线相交呈“十”字状,峙为一体,故宋元明之际统称三寺为十字寺。元、明时期,大佛寺的影响远及欧亚。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游记》里对居留甘州时游览大佛寺规模宏大的建筑、精美的卧佛塑像赞赏不已,推崇备至。古哈烈国沙哈鲁王使臣亦曾游览大佛寺。明永乐九年(A.D.1411)重建,敕赐“宝觉寺”,永乐十七年(A.D.1418)成祖赐额“弘仁寺”。明后期,万寿金塔寺作金塔殿,感应寺作水陆道场,合三寺为一,称大寺。明末清初,寺遭兵火毁坏。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多有修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寺院建筑大部损毁。1979年至1986年按原布局又有增建。 现存主要建筑有牌楼、山门、大佛殿、藏经殿、土塔等。 大佛殿,面阔九间,进深七间,为两层楼结构,重檐歇山顶,高20.2米,宽48.3米,进深24.5米,总面积1370平方米。四周木构廊庑。殿檐下额枋上雕龙、虎、狮、象等飞禽走兽,形象生动逼真。殿门两侧嵌各用50块方砖拼成的浅浮雕两幅。左为“祗园演法”,右为“西方圣境”,刻工精细,是砖雕艺术的优秀作品。殿内现存彩塑31尊,正中佛坛上塑释迦牟尼涅槃像,俗称大佛或卧佛。像为木胎泥塑,中空。身长35米,卧佛金妆彩绘,面部贴金,头枕莲台,右手枕于头下,左臂舒展直伸,双足相叠,两眼半闭,嘴唇微启,胸前画一个斗大的“卐”字符号。此造像是国内现存最大的泥塑卧佛。大佛殿后左侧是藏经殿,木构建筑。内藏明正统十年(A.D.1445)英宗朱祁镇敕书颁赐给大佛寺的一部佛经,此经是明正统五年(A.D.1440)官版印制,经籍种类繁多,集佛教经典之大成,共计350种,685函,3584卷。其中有明正统初年镇守陕甘御马监兼尚宝监太监鲁安公王贵集士用泥金、银粉书写的《大般若波罗密多经》、《华严经》、《胜王经》、《报恩经》和《大唐西域记》等珍贵文献,是全省最完整的经藏。 大佛寺是河西走廊历史悠久、规模最大并与西夏、元、明诸代王室有关的佛寺之一,现存建筑、彩塑、壁画、砖雕及各种遗存,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1997年7月,笔者曾有幸亲临大佛寺参观学习,深受佛国艺术感染,收益非浅。 [参考文献] 1.[清]顺治十四年《甘镇志》。 2.[清]乾隆四十四年(A.D.1779)《甘州府志》。 3.吴正科《张掖大佛寺历史沿革缀述》,《丝绸之路》,1996年3期,页49~51。 大佛寺土塔 原名弥陀千佛塔。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大佛寺大佛殿后中轴线上。塔建于西夏永安元年(A.D.1098)。为喇嘛式塔,明、清两代多次修缮。1927年,张掖地震,塔顶毁坏,1986年修复。 土塔通高33.37米,建于方形台基上,由塔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四周有两层木构塔廊。塔座之上有两层须弥座。第一层须弥座上有八座小塔,塔身之上又有一层须弥座,座四面各开五个小龛,内供佛像。塔顶置相轮。 相传此塔是埋藏和尚尸骨和头发之用的。 木塔寺 位于甘肃张掖市。据《甘镇志》、《重修万寿寺碑记》记载,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A.D.582)。为安置释迦牟尼舍利子创建。原名万寿寺,因寺内有木塔,故名木塔寺。唐贞观十三年(A.D.639),太宗李世民令尉迟敬德重新监修。明永乐元年(A.D.1403)、清康熙二十六(A.D.1687)又两次重修。曾为丝绸之路上著名的建筑群。 [参考文献] 1.田尚主编《中国的寺庙》,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8月 张掖木塔 位于甘肃张掖市。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A.D.582)。据塔前《重修万寿寺碑记》记载:“释迦佛圆寂时,火化三昧,得舍利子8.4万粒。阿育王建塔置瓶,每粒各建一塔。中华震旦有塔一十六座,张掖木塔其一也。”塔原高十五层,木构外表全敷金粉。塔下有地窨,窨中心直立一根铁柱下接铁座,上承塔顶,人站在地窨铁座之上用力板动铁柱,即可将全塔旋转。清末木塔毁于大风,现存木塔为1926年重建。 塔为砖木结构,平面八角形,九层,高32.8米,楼阁式。塔基为20米正方形土台,高1米有余。塔底由20根粗大而又结实的木柱支撑,每层八角有一个木雕龙头,口含宝珠。最低一层墙上书写工整的文字,东门额书“登极乐天“,西门上书“入三摩地”。并雕刻各种飞禽走兽图案。塔身第一至七层为砖砌塔壁,外檐是一个完整的木架,有仿木结构砖雕斗拱。塔身自下而上逐层缩小,从第三层开始,每周有八根木柱均匀地支撑着,东西设假门。塔顶呈伞形。塔内空心,不能登临。此塔玲珑剔透,造型优美。 [参考文献] 1.《重修万寿寺碑记》。现存木塔前方。 新疆 台藏塔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阿斯塔那村。塔至迟建造于公元六、七世纪。在原高昌时代佛教建筑遗址上。 塔用黄土夯筑,平面四方形,高约20米,宝箧印经式。塔下是一个方台,四角以土筑成方形台柱,正中为方塔。塔身四面均辟洞龛,龛内尚残存壁画和塑像。塔顶为一圆刹,现已残。 台藏塔建造年代较早,是非常重要的实物。塔的形式与云冈石窟雕刻、敦煌莫高窟壁画上的早期塔刹以及山东历城区神通寺四门塔塔刹很相似。在塔的实物中,此塔是相当早的例子。所谓阿育王八万四千塔的形式在印度也很难找到,而在中国尚可搜寻到一些线索。 花园小南湖佛塔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花园乡小南湖村东约1公里处的沙丘顶部。塔大约建于唐代。 塔为土筑,平面呈正方形,三层,残高12米。塔基用土夯筑,边长3.8米,高近2米。塔身用土坯垒砌,向上逐渐收缩,每层设檐。塔内置塔心室,平面亦呈方形,穹窿顶,顶上绘两排千佛像。第二、三层与第一层基本相同。塔顶倒塌,且有火烧痕迹。 哈密,古称伊吾,是中原通向新疆的门户。《后汉书·西域传》记载:“自敦煌西出玉门、阳关,涉鄯善,北通伊吾千余里,自伊吾北通车师前部高昌壁千二百里。”佛教在哈密地区传播较早,且发展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宗教艺术。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称,唐代初期,玄奘赴印度路经伊吾,曾见该地区佛教盛行,“止一寺,寺有汉僧三人,中有一老者,衣不及带,跣足出迎”,其“王悉来参谒,王请届所居,备陈供养。” 艾勒克吐尔佛塔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花园乡艾勒克吐尔村东平坦的台地上。 塔为土筑,平面呈正方形,残高约8米。塔基用土夯筑,边长5米,高2.2米。塔身用土坯垒砌,向上逐渐收缩。塔南向设门,前面有进入塔室的踏步。塔内筑有殿堂,平面也近似方形,南北进深2.85米,东西宽2.7米,穹窿顶。室内原有塑像和壁画,现仅存窟顶所绘蔓藤卷草图案,内有结跏趺坐的禅定千佛像。 哈密是佛教传播盛行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和宗教信仰的变迁,现今,佛教建筑虽然保存较少,而且规模并不大,但佛塔、寺院遗迹和石窟却样样俱全。 中央大塔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西10公里雅尔乃孜沟河床中央交河故城的佛教建筑遗址上。塔大约建于公元五~六世纪,麴氏高昌时期。 塔从原生土高台中挖出,现已坍塌,仅存部分塔基、塔身和月台。塔高20米。塔前月台高出大道路面2米,今踏垛已不存在,仅塔基南侧下方有一些土块堆积。塔基残高3米,东西长14.5米,南北长14.05米。塔身为单层,呈中空状,四周有回廊。塔身四壁现存两层板筑夯土层,每层高约1米,以上均已塌毁。塔室的结构与殿堂相同,前壁中央开门,正壁和左右侧壁前凿一小型台座,原置三尊立佛像。 中央大塔耸立于从南门北向的中心大道北端,接近全台地的中心区。其东西两侧都有道路可通至塔后的大佛寺。 [参考文献] 1.贾应逸《交河故城佛教遗址调查报告》,《交河故城保护与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页241~285。 交河故城大佛寺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西10公里雅尔乃孜沟河床中央交河故城中心区。始创年代无纪年和准确的文字记载,约建于麴氏高昌时期(A.D.500~640)。元代以后废弃。 佛寺南向设门,南北长88米,东西宽59米,总面积达5192平方米。寺院前有两座对峙的方形土台基,似为塔的遗迹。院墙、殿基和部分殿墙都从原生土中挖出,再以泥土加高。主殿位于寺院后部,寺院的东、西、南三侧都有庑廊和建筑遗址。 主殿,殿基平面呈凸字形,前有踏步,接着是月台。主殿中央凿一方形塔柱,塔柱四面及上方均设龛,龛内残存泥塑佛像痕迹。主殿外壁左侧与寺墙之间筑有小室。 交河故城是丝绸之路上著名的古代城址,是车师王国的首府。《汉书·西域传》记载:“车师前国,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去长安八千一百五十里。”清徐松著《汉书西域传补注》称:“交河县有交河水,源出县北天山。今吐鲁番广安城西二十里雅尔湖,有故城周七里,即古交河城。”在这座地势险要、保存较好的故城遗址中,至今仍保存着52处佛教建筑遗迹。在寺庙比较集中的寺院区,除著名中央大塔外,还有大佛寺、东北佛寺、西北小寺以及10处比较小的佛教遗址,建筑总面积近10000平方米。大佛寺位于中央大塔后面稍偏西的地方,是全城最大的寺院,建筑宏伟,主殿高大,房屋较多,是交河故城的佛教中心。 东北佛寺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西10公里雅尔乃孜沟河床中央交河故城区东北面,故名。创建年代史籍无载,约建于公元五~六世纪,麴氏高昌时期。 佛寺南向开门,门前两侧有两座对峙的正方形土台基,似为塔的残迹。沿着两塔间的通道可达主殿。 主殿,位于寺院的前面,面阔16.5米,进深16.7米。中央凿塔柱,塔柱四面设龛。主殿后壁中央开一小门,直通宽敞的后院。在主殿外壁左右两侧与寺墙之间筑有殿堂和僧房。后院两侧均开门与寺外相通,院内挖有水井,靠近后墙处还有一座大厅。 东北佛寺建筑很有特点,建筑总面积约2473平方米,仅次于大佛寺。 西北小寺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西10公里雅尔乃孜沟河床中央交河故城区西北,故名。创建与衰废时间史籍无载,约建于公元五~六世纪,似为麴氏高昌时期。主要有院墙、佛殿及厢房组成。建筑时先用“减地留墙法”挖出墙体下部基础,其上用“夯筑法”将基面修平,然后再用“泥块板筑法”同时四壁修筑起层,每层厚度相同。从墙体遗留痕迹和发掘遗迹看,该寺曾经两次改建。九世纪初,回鹘人占据高昌后,对原两层平顶式僧房进行了全面改建,重建为单层券顶式建筑,中心佛殿及其它建筑风格未变。 西北小寺平面呈正方形,边长21.6米,面积466.56平方米。南墙中部开寺门,进门前部为庭院,院内中部偏后台座上建中心佛殿。殿前有月台,左右两侧是基本对称的厢房。殿堂与左右厢房及北墙之间绕以回廊。 主殿,位于寺院后部,挖凿在长方形的生土台基上,四壁残破。佛殿南壁中部开门,门下有台阶连接长方形月台,殿内平面呈“回”字形,中央筑像台,环绕像台有行道,可供作佛事时右绕。殿堂内壁的局部残存壁画。 西北小寺是一种庭院式佛寺,是交河故城遗址中保存状态最好的寺庙遗迹之一。1993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小寺地面建筑进行了调查发掘,曾出土有大量泥塑残件、壁画残块、回鹘文文书、陶器、石器、木器、铁器以及砖瓦等。 [参考文献] 1.交河故城保护修缮办公室《交河故城 — 1993、1994年度考古发掘报告》,东方出版社,1998年7月 2.[日]伊藤太作等《交河故城西北小寺院の调查》,《交河故城保护与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页293~309。 交河故城塔林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西10公里雅尔乃孜沟河床中央交河故城区东北佛寺后面,由101座塔组成。塔建年代据碳14测定,至迟不会晚于北朝。塔林四周原有围墙,南墙中央开门,东西长84.8米,南北长87.15米,总面积达7390.32平方米。 塔林正中耸立着一座大佛塔,大塔基座呈束腰式,正方形,边长9.7米,高1米,四面有踏步。在基座的四角和中央筑台,四角仅存方形台,中央为方形基座,座上置圆形塔身,现残存两层,其余均已塌毁。塔上部原有塑像,今已无存。此塔是我国现知最早的金刚宝座式塔。在紧靠大塔的四角方向,各有一组较小形的塔。每面5座,有5排,以5×5的形式排列,共有100座。这些小塔仅残存正方形基座,塔身均已倒塌。 塔林是交河故城内现存最为壮观宏伟的建筑群之一。 西崖佛寺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西10公里雅尔乃孜沟河床中央交河故城城西区东西大道西端靠近西崖处。创建时间史籍无载,约建于公元五~六世纪,似为麴氏高昌时期。 寺院面阔20米,进深20米,面积达400平方米。寺门南向,门前残存有两座对峙而立的塔基。院墙、殿基和部分殿墙都从原生土中挖出。 主殿,位于寺院后壁中央,有前殿。前殿面阔8米,进深3.4米。前殿中央有踏步通往主殿。主殿仅存从生土中挖出的墙迹和塔基,殿面阔6.35米,进深6.3米,面积约40平方米。主殿外壁和寺院两侧都有佛教建筑遗址,院内有水井。 城西区现存佛教遗址共有10处。1956年8月,新疆首届考古专业人员训练班曾对这座寺院进行过发掘,出土有残佛头,唐宋钱币等文物。 地下寺院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西10公里雅尔乃孜沟河床中央交河故城北部。始建年代不详。初建时的遗迹经过后期的改变,其原貌已难以辨别。结合寺院建筑及出土文物情况分析,地下寺院约建于八世纪末~九世纪或稍晚一个时期。 现存遗址主要包括佛堂、僧房(西、北二处)、龛室(东、西二处)及阶梯六部分。 佛堂,位于中部,平面呈长方形,北部略宽,南北长6.5米,东西宽4.5~4.9米,布局结构由南、北两部分。南半部分,平面正方形,边长约4.5米,顶部仅残存与生土的南壁相连的小部分弧形顶。与南壁垂直的东、西两壁均为土坯墙体,两墙分别封堵了东、西小龛室及西僧房的门道,墙体已残。在东、西、南三壁下方都有用土坯砌出的通壁长的两层条形像台,互相连接,东西像台彼此对称。从台面残损处能看到绘在像台上的早期壁画痕迹。南像台下层台面呈“凹”形,上层台面破损严重。在南像台中段靠南壁有一长方形土坑,坑内堆放大量脱佛、脱塔。各像台台面和立面抹草泥,并刷白粉。南半部分南壁保存较好,壁顶表面满绘壁画,画面漫漶,中部隐约可辨出有七尊千佛坐像,上、下两排。上排三尊,下排四尊,千佛面目不清,身披袈裟,偏袒右肩,双手合十,皆跏趺坐于单层仰莲座上。身后有圆形项光和背光。北半部分,南北长2米,东西宽4.9米,顶部完全敞开。东、西、北三壁均为平直的生土壁,在各壁顶端未见梁、椽痕迹,坍塌堆积中未见与屋顶有关的遗物。 两僧房分别位于佛堂西侧和北侧。西僧房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4米,南北宽2.3米,顶已不存,门道被佛堂西土坯墙封堵;北僧房平面呈长方形,纵券顶,门道与佛堂连通。两龛室分别挖在佛堂东西两侧。佛堂东部偏北,修供上下出入出阶梯,长4.5米,高差3米,共十级,个别踏步边沿有一排细木棍,用来加固台阶。阶梯东端向北直拐,呈斜坡状,无踏步,末端修出门槛。 1994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地下寺院进行了发掘,出土遗物主要有脱塔、脱佛、泥塑残件、壁画残块、题记残片、木板画、木器、纸文书、钱币、陶器残片等。 [参考文献] 1.交河故城保护修缮办公室《交河故城 — 1993、1994年度考古发掘报告》,东方出版社,1998年7月 锡克沁佛寺遗址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县城西南30公里七个星乡境内。始建于两晋。由南、北两座大佛寺遗迹组成。 南大寺,建在山前的台地上,残存寺门遗迹,门内残留佛塔和主大殿。大殿,修建在高大的台基上,用土坯叠砌,平面呈“回”字形,长23米,宽21米。殿中央建有佛台,内殿外侧三面有行道,供佛教信徒礼佛时右旋。墙上彩绘壁画。大殿前面正中有土坯砌筑的佛塔,殿前东南与西北隅均残存台基,西北隅应为塔基。大殿左右两侧还存有许多小殿和僧房。殿后高地上也残存有两座塔基和一些僧房。高地后是一横贯的山沟,沟旁高地上建有与大殿相对的后殿,其西北有许多小殿和僧房。 北大寺,位于南大寺西北,寺院残存山门遗迹,后面似有一排并列着三座大殿堂,形制与南大寺相同。前面是一处五佛堂组合。 锡克沁佛教遗址是古代焉耆佛教及艺术中心。1975年曾出土了用婆罗谜字母拼写的焉耆文《弥勒会见记》剧本抄本残页。焉耆文也称吐火罗语,剧本为纸本,北朝时期,残长21厘米,宽18.5厘米,略呈黄褐色,两面书写。 金顶寺 维语称“孔塔已”。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东北3.6公里处。相传始建于明末清初。传说寺届大殿以黄金饰顶,故名。《新疆图志》建置志二记载:“伊犁旧有佛寺噶尔丹策凌兴建固尔札寺俱为喇嘛坐床之地,后毁于火。乾隆二十七年(A.D.1762)建小堡于其地,曰固尔札,在伊犁郭勒北廿里。乾隆廿七年筑宁远城于东岗上。”按现伊宁市维语仍呼为固尔札,则伊宁市东郊之遗址,必为噶尔丹策凌所建之固勒札寺。与金顶寺对峙的银顶寺,亦为准噶尔所建。徐松《西域水道记》卷四引《西藏总传》称:“初厄鲁特崇黄教,噶尔丹策凌建都纲于伊犁河滨,北曰固勒札,南曰海努克。……都纲者,大寺也。谚称固勒札曰金顶寺;海努克曰银顶寺。固勒札都纲为阿睦尔撒纳所毁。” 现仅存方形土台遗址。 金顶寺为当时新疆著名的藏传佛寺。1958年,黄文弼先生在新疆考察时曾在金顶寺遗址采集到一块残佛像砖,佛坐像头部残缺,细腰袒胸。另一绿色琉璃砖残块上刻一怪兽面。 [参考文献] 1.黄文弼著《新疆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3年10月 楼兰佛塔(之一)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楼兰古城遗址中。塔建于公元三~四世纪。 塔为土筑,残高10.4米。塔基用土夯筑,平面呈方形,南北长19.5米,东西宽18米,高约6.2米。塔基上横压着一些圆木和方木,似为原建筑之遗物,夯土内还混杂有陶片,有地方夹杂土块。外面用土坯包边,南侧用土坯砌筑有供人攀登的阶梯。塔身与塔顶全以土坯垒砌,塔身为圆柱形,高约2.1米,外缘残留木刻雕饰。塔顶呈圆形,原为覆钵式,现已残损。 十九世纪末,瑞典人斯文赫定(Sven Hedin)和斯坦因(A.Stein)在该地考察时,曾在佛塔附近发现木雕佛像、长柄铜香炉和带莲花纹的装饰图案等佛教艺术品。 [参考文献] 1.[英]奥雷尔·斯坦因著,肖小勇、巫新华译《路经楼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 楼兰佛塔(之二) 佛塔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楼兰古城北郊稍东约4公里处。塔建于公元三~四世纪。 塔为土坯砌筑,残高6.28米。塔基呈方形,边长7.1米,高4.6米。塔身为圆柱体,残高1.6米。塔内中心筑台,台上有泥塑造像的草束和木骨架,佛台周长6.8米,形成可右旋礼佛的行道。在塔基下部的西南侧,还残存有壁画痕迹,至今还能辨析以粗犷黑色线条勾勒的轮廊,再平涂红、蓝、黄等色块彩色,因风蚀严重,壁画内容已漫漶,但仍可见带双翼的天人像。 1980年,新疆文物考古工作者考察了该塔,前人曾在佛台行道内发现塑像的一只眼睛和三节手指。佛塔以北尚存有佛教寺院遗迹。 [参考文献] 1.[英]奥雷尔·斯坦因著,肖小勇、巫新华译《路经楼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9月 米兰佛塔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米兰佛寺遗址中。寺院始创与塔建年代无确切纪年,学术界说法各异,大致有以下三种:一说为公元二世纪;二说为公元三至四世纪;三说为公元二世纪末至四世纪初。 塔为土坯砌筑,残高3.5米。塔基呈方形,边长约8米,高2.5米。塔身为圆柱形,残高1米。塔内呈圆形,中央有圆形塔柱,供信徒礼拜作佛事右旋的环绕行道宽1.2米。在塔身底部及围墙内侧均绘有佛教内容的壁画。行道东南侧墙壁上描绘着被称为“佛和他的六个弟子”图,一尊顶有肉髻,头有项光,上唇留八字髭,披棕色袈裟的佛,右手举起,似在施无畏印。后面六身比丘,最前面一人右手持佛尘。这幅佛教故事画已残缺不全。另外,著名的有翼天使壁画即绘在行道壁面下方,斯坦因竟剥走七身,现存于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 1906年12月,斯坦因第二次进入新疆地区考察,察看了米兰古城,偶然在佛塔(斯坦因编号Ⅲ)的迴廊内壁发现了保存相当完好的,具有典型希腊文化风格的一组“有翼天使”画像。1989年秋,新疆文物考古工作者王炳华先生等一行四人在寺院遗址(斯坦因编号Ⅱ)考察时再次发现了两幅“有翼天使”画像,此画像也绘于佛塔迴廊的护壁上,就其风格与斯坦因发现的“有翼天使”略无二致。这些“有翼天使”画像,向人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文化现象,具有罗马艺术风格的“有翼天使”画像,是研究古代新疆中西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邱陵《米兰佛寺“有翼天使”壁画新探》,《新疆文物》,1994年1期,42~47页。 2.邱陵《新疆米兰佛寺壁画:“有翼天使”》,《西域研究》,1995年3期,105~112页。 3.王嵘《关于米兰佛寺“有翼天使”壁画问题的讨论》,《西域研究》,2000年3期,50~58页。 4.[英]奥雷尔·斯坦因著,肖小勇、巫新华译《路经楼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 尼雅佛寺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丰县城北150公里尼雅河床左岸的一处周围低平、中部高敞的岛式台地上,东西长,南北窄。约建于公元二世纪末至三世纪初。斯坦因在遗址中发现的汉文木简(N.xv. 326号),墨书:“泰始五年十月戍午朔廿日丁丑敦煌太守都囗”。“泰始”为西晋年号,泰始五年,即(A.D.269)。 佛寺东面开门,南面为佛殿,西端是僧房和讲经堂,北面有一组带前廊的房址。整个遗址的东部和南部有一道红柳枝围成的篱笆墙,西部和北部均为台地的漫坡。寺院由五组单元建筑构成,布局规整。 佛殿,构筑在高于其他房址的台地上,平面呈“回”字形,门向东南。墙体采用“木骨泥墙法”修建,东西长5.3米,进深5.2米,面积28平方米。佛殿中央用木板围成一个正方形,四隅各有一木础,上面卯口内立木柱,侧面固定木板,内填土,形成一正方体基座。基座边长2米,与四壁之间形成行道,行道东和南侧宽1.1米,北侧宽1.2米,西侧宽1.4米。在行道东北角的地面上,曾发现有佛和菩萨的碎片壁画。 西端遗址,整体布局呈长方形,分北、中、南三个部分。北面有两间居室,其中东面一间为僧房,最南面两间破坏严重。中间讲经堂,面积较大,平面呈长方形,南北宽10.15米,进深7.1米,北、东、南三面筑“木骨泥墙”。房址内曾出土了大量木柱、柱础及木构件等建筑遗物。在西侧木柱础周围出土了四件木雕像,其形状与人物形象基本相同。人物头微侧,顶梳螺髻,身著长天衣,领圆,袖短。长裙下端呈波浪状,腰结带,左臂屈曲,手上举,右手叉腰间,五官、手指用黑色线条勾出。该像无头光、身光等,不披袈娑,其造形与龟兹壁画中的梵天相似,应为天人。 尼雅遗址中的这座大型佛教寺院(斯坦因编号NⅤⅩⅥ),布局符合佛教仪规,也与中亚贵霜时期的寺院有许多近似之处。整个寺院的地势高敞,河水环绕,绿树成荫,环境静而幽雅。1993年中日共同尼雅遗址考察队在寺院北面的大型房址中发掘出土了5件佉卢文木简牍和9件汉文木简。这批木简的内容大都涉及到国家诏书、政令等。斯坦因1901年、1905年、1928年在遗址中发掘得到的250件佉卢文木简牍和50余件汉文木简也与新出土的简牍内容相一致。由此说明,精绝佛教与国家政治生活有相当关系。七世纪,当唐玄奘路经尼壤时,此地已是“难以履步,芦草荒茂,无复途径”,佛寺已早废弃。 [参考文献] 1.韩翔等编《尼雅考古资料》,新疆社会科学院刊印,1988年7月 尼雅佛塔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丰县城北150公里尼雅遗址中部。塔建公元三~四世纪。 塔为土坯砌筑,残高6.3米。塔基分两层,呈正方形,第一层边长5.7米,高1.9米,上面一层边长3.5米,高1.75米。塔身圆柱形,残高1.9米。塔顶为覆钵式,惜已无存。 尼雅是汉代精绝所在地,《汉书·西域传》载:“精绝国,王治精绝城,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户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胜兵五百人。”其地正处在丝绸之路新疆段南线上。东汉时,被鄯善所并,有时又为于阗边防。唐初(A.D.644),玄奘回长安路经尼壤时,这里已在大泽中,芦苇荒芜,难以履涉。1959年、1980年和1988至1997年,我国学者及中日联合考察队对尼雅遗址进行了考察、测绘和发掘。 [参考文献] 1.景爱著《尼雅之迷》,中国书店出版,1999年1月 安迪尔佛塔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丰县城东北安迪尔河的故道旁。 塔为土筑,残高6.9米。塔基分三层,呈正方形,第一层边长8.2米,高0.45米,第二层边长7.5米,高约1.8米,为基座的主体。第三层边长约6.9米,高约0.45米,塔身圆柱形,残高4.2米。塔顶为覆钵式,中间有一根边长为0.3米的方形木柱沿着塔的中轴线下深达2.1米,当为原构筑相轮的设置。 安迪尔佛塔因风蚀严重,塔四周低于地面,塔基以下已被掏空。 乌宗塔提佛塔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策勒县东达玛沟乡北90公里丹丹乌里克遗址以南的沙漠中。似为五代时期建筑。 塔用不规则的淤泥块砌筑,残高2.7米。平面呈菱形状,每边筑出五个角,塔南部残毁,造型别致。 乌宗塔提地表散布着许多古代文化遗物,有陶片、钱币、木器、铜镜等,著名的于阗文木函就出土于此。 [参考文献] 1.贾应逸、祁小山著《印度到中国新疆的佛教艺术》,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 尕孜雅昂佛塔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策勒县东今达玛沟乡以北乌宗塔提佛塔西北约5公里处的沙漠中。塔建年代与乌宗塔提相近,约为五代时期。 塔用淤泥块砌边,内填充碎泥块,残高3.3米。塔基平面呈菱形,每边筑出四个角,高2.6米。塔身为圆柱体,残高0.7米,东侧塌毁,并有缺口。 乌宗塔提和尕孜雅昂是和田地区现存的两座形制特殊的佛塔。这种形制的塔与印度八世纪中叶波罗王朝及其以后的同类建筑类似。 喀勒乎其佛塔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伽师县城西喀勒乎其农场东北4.7公里处的古代遗址附近。塔建于唐代。 塔为土坯砌筑,残高5米。塔基呈正方形,边长7.3米,分为三层,每层高1~1.2米。塔身为圆柱形,塔顶塌毁。佛塔外表抹草泥。 喀勒乎其佛塔是现知伽师县唯一的一处佛教遗址,它地处喀勒乎其比纳木戈壁地带,南部地势较低,东北向有一古河道痕迹,地面散布着陶片、残铁块等。佛塔附近还有一烽燧遗址,用土坯砌筑而成,呈梯形状,残高3米。 莫尔佛塔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附县城东北伯什克木然乡东北13公里处。塔建于公元五~六世纪。 塔为土坯砌筑,残高11.58米。塔基为方形,边长约12.3米,分四层,高约6.7米,塔身为圆柱形,正面和西侧有佛龛痕迹。覆钵顶,中央有设置相轮的洞口,高约4.8米。 莫尔佛塔是中国现存古塔中保存印度窣堵波式塔原始形式最早的一座实物。莫尔佛寺遗址是中国最西部的佛教遗迹之一,是罕诺依古城的一处标志性建筑物。由于疏勒国佛教遗迹残存者很少,所以该遗址对研究佛教初传新疆、疏勒国佛教以及唐时期喀什地区佛教流行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佛塔西北有一座寺院遗址,东西长25.8米,南北宽21.3米,高近10米,用土坯叠砌。 苏巴什佛寺 又名雀离寺、雀梨大寺。位于新疆库车县城东23公里确尔达格山南麓。始建于魏晋时代。大寺实为一处大型佛教建筑遗址群。分东、西二寺,分布于铜厂河东、西两岸的土岗上。两岸塔庙隔河对峙,故名东、西昭怙厘寺。东西二寺各有塔庙三座,为两寺主体建筑。 东寺:依山而筑,寺垣已毁,寺内有房舍和塔庙遗迹,均为土坯建造。寺区三座塔庙,颇宏伟。 西寺:大多分布在山前戈壁坡地上,由塔庙、房舍、残垣组成。寺内塔庙三座。 古代的龟兹,是西域佛教兴盛的国家之一。公元前一世纪,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佛教僧侣随同西方商人来到西域,传经布道,弘扬佛法。随着佛教在龟兹的传播,饱尝匈奴掠夺、兼并战争之苦的龟兹民众,不仅很快接受,并且开始大力提倡佛教,使龟兹成了西域三大佛教中心之一。魏晋时期,龟兹佛教极盛,四大译经家之一的鸠摩罗什就生长在此时的龟兹,并随其母受法于雀离大寺。前秦(A.D.384)吕光破龟兹,太安元年(A.D.385)鸠摩罗什被携至凉州。后秦弘始三年(A.D.401),应秦主姚兴之迎请至长安,以国师之礼待之,住逍遥园。罗什在长安时,与弟子译出《大品般若经》、《法华经》、《金刚经》、《维摩经》、《阿弥陀经》、《中论》、《大智度论》、《成实论》等重要经论凡35部294卷(一说74部384卷),为中印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唐玄奘前往印度取经途经龟兹时,龟兹尚有寺庙百余所,僧侣在国家政治活动中地位甚高。八世纪后期,唐与吐蕃在西域的争夺,使龟兹佛寺遭到极大破坏。十一世纪初,伊斯兰教进入西域后,有着千余年历史的佛教开始逐渐衰落,佛寺在宗教之争中大多毁坏败圮。 [参考文献] 1.吴英才、郭隽杰主编《中国的佛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3月 色尔克普塔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市色尔克普厄格孜沟南口。塔建于唐代。原高约50余米,现大部残毁。 塔为土坯砌筑,平面呈正方形,残高20余米。塔基方形,边长2米,高0.8米。塔身四周留存有佛像遗迹。塔上存朱书“贞元七年(A.D.791)”年号,并题有“僧辩真画”题记。 色尔克普塔虽有残毁,但至今已保存有1000多年的历史,尤为珍贵。 [参考文献] 1.黄文弼《吐鲁番考古记》,科学出版社,1958年 北庭高昌回鹘佛寺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萨尔县城北10余公里北庭古城之西约七百米。约建于公元十世纪。佛寺遗址整个建筑布局呈长方形,南北长70.5米,东西宽43.8米,佛寺台基、墙壁均为土筑。全寺分南、北两部分。 北部正殿和洞龛建筑,外观呈方塔形,南北长45.8米,东西宽43.8米。建筑群由正殿、正殿外四周分层环筑的洞龛和踏道三部分组成。正殿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15米,东西宽11米,残高14.3米。殿门开在南壁正中,殿中北壁有一尊大型泥塑佛像,残高约6米,胸部以上残毁。在正殿外侧东、西、北三面各残存上、下两层洞龛,洞龛前有可供人通行的围廊。下层每面八个毗连洞龛,洞中置一至三个台座,上塑佛像,或坐或立,塑像毁坏严重,洞龛券顶和洞壁彩绘千佛、幔帷、供养菩萨等。上层每面有七个洞龛,龛顶全部塌毁,洞中均置一个台座,上塑坐佛一尊,塑像上身全部残毁,有的洞龛台坐上还绘有彩色壁画。南面下层与配殿、庭院连接,上层残存两个洞龛,分别位于正殿踏道之东、西两侧,内有塑像、壁画残迹。踏道口曾出土壁画残块,壁画以高大建筑为背景,绘回鹘王供养像及诸菩萨像。回鹘王右侧墨书回鹘文:“神圣的亦都护之像”题记。“亦都护”为高昌回鹘国王的称号。 南部建筑群,总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43.8米,南北残宽24.7米。建筑群由庭院、平台、八座配殿、五座僧房、四座库房五部分组成。并以庭院、平台为中轴线,分成东西对称排列的两部分。 庭院东、西两侧各有三座大型配殿,殿中设佛坛,上置坐佛、立佛、菩萨、罗汉、天王等塑像。现各殿残存佛像少则五、六尊,多者二十余尊不等,今均已残毁。配殿内各壁均有壁画,各类绘画位置大致有定。在东面的一座大殿中,有一大型涅槃像。配殿内壁画,有反映佛教生活的护法擎龙幡图、婆罗门击鼓图、宝藏、宝幢图、马头观音像、千佛像、供养人等。其中东配殿中的一幅大型《八王分舍利图》保存最为完整,壁画色彩绚丽,笔法纯熟,形象生动,为全国所仅见,它充分体现了古代维吾尔族人民高超的绘画艺术。画面北侧部分为王者出行图,王者身着铠甲,交脚横坐于白象背上,前后簇拥着众骑士,整个出行队伍浩浩荡荡,行进在山峦草地间。图下方绘一对供养人,在二供养人头侧,书写有回鹘文: “长史”、“公主”之像题记。 回鹘佛寺是高昌回鹘时期修建的主要寺院之一。回鹘是我国古代北方和西北古老的游牧民族,是现今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的先祖。西汉时称丁零,南北朝时称高车,又称铁勒或敕勒。北魏时称袁纥,隋代称韦纥。公元647年,唐朝在漠北设置六府七州,公元788年,回纥可汗以自己轻捷如鹘,请改汉字纥为“鹘”,得到唐政府认可,遂改称回鹘。吉木萨尔高昌回鹘佛寺遗址,不曾发现始建明确纪年,据史籍记载,回鹘在漠北时期信奉摩尼教。公元840年从漠北西迁至北庭城,约在公元九世纪中叶又以北庭为基地进据高昌建立高昌回鹘王国,遂以摩尼教为国教。至公元十世纪初或此后不久,才改奉佛教。高昌回鹘佛寺遗址中保留下来的大量塑像、壁画、回鹘文题记,对全面研究古代回鹘历史,高昌回鹘王朝时期的佛教艺术和信仰,高昌回鹘文化与外界的关系等方面,都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辽宁美术出版社,1991年12月 圣佑寺 又称圣祐庙、喇嘛庙。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昭苏县城西北约2公里处。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A.D.1898)。是一座蒙古族聚居区的藏传佛教寺院。 现存主要建筑有山门、前殿、大殿、后殿、配殿等。 大殿,平面呈正方形,两层建筑,进深七间,殿内后壁存佛像台座。东西两侧各置阶梯,可登临二层。二层歇山顶。大门沥粉贴金,殿外长廊满绘云龙、八卦、凤凰、麒麟、雄狮、猛虎、金鹿等。殿内墙壁上绘有壁画,笔法精细,具有浓厚的喇嘛教色彩。 [参考文献] 1.成振国《昭苏圣佑庙》,《新疆文物》,1985年1期,页26。 热瓦克佛寺遗迹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市洛浦县西北50公里的沙漠中,四周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绵延无垠的沙丘,人迹罕至。热瓦克佛寺的兴废时期,大多学者认定为四世纪中叶至七世纪中叶。据二十世纪以来出土的文物和塑像、壁画风格,以及以佛塔为主体的建筑格局推测,大致为魏晋南北朝时期遗址。也有学者把佛寺存在的时间扩延成汉到宋代之间。 佛寺建筑以一座高大佛塔为中心,塔用土坯筑成,圆柱形,残高3.6米,覆钵式。佛塔坐落在一个高约5.3米的两层台基上,台基呈十字形,四面有台阶。塔周围是一个方形院落,院墙虽有塌陷,但轮廓仍清析可辨。院墙长度各为50米左右,残高约3米,南墙中部和西角有两个门形缺口。据考证,中部为寺院大门,西角为边门。据斯坦因记载,在院墙内外装饰的全部是成排的巨大泥塑像,从不同的姿态上可分为几类,大体成对称排列,在大佛像之间的每个空隙处,都有侍神和圣人小浮雕。墙上还塑有彩色的灰泥线条,在主要佛像的头顶和周围形成光环,也有一些彩色小壁画。如北墙原有坐佛十八尊,佛像空隙间就绘有彩色壁画、贴壁图案。 “热瓦克”佛寺遗址的名称为后人所加,维吾尔语意为“楼阁”或“亭台”。热瓦克佛寺以拥有众多巨大而精美的彩色塑像著称于世。1901年4月,英国著名考古学家奥里尔·斯坦因被其向导带到称为“高房子”的佛寺遗址进行发掘,后运走许多文物,还拍摄了胶卷,测绘了遗址平面图,在其著作中刊布。 [参考文献] 1.[英]斯坦因著,殷晴等译《沙埋和田废墟记》,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9月 2.王嵘《热瓦克佛寺艺术觅踪》,《丝绸之路》,1999年2期,页12~16。 吉尔吉斯斯坦 阿克别希姆寺院 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阿克别希姆(Ak-beshm)古城外西南约100米处,即通常人们所指的一号佛教遗址。约建于公元七~八世纪。寺院围墙用土夯筑,呈长方形,长80米,宽25米,院内建筑用土坯垒砌。 佛寺由寺门、僧房、庭院、大殿等建筑组成。 寺门东向,门道两侧是僧房,房间较小,还保存有炉台。中间庭院呈长方形,两侧筑带立柱的通廊,现仍保存着两个柱础。 大殿,建在高台上。有前殿、主殿和行道三部分。前殿为横长方形,两排八根立柱支撑着殿顶,顶为平顶式。在前殿后壁,主殿门两侧各置一尊佛像,始侧(右侧)是释迦牟尼佛像,佛结趺坐于高台上;末侧(左侧)为弥勒佛倚坐像,佛像两腿下垂,双脚着地。佛像外侧为行道,左、右、后三行道内侧尚存佛台和壁龛,置佛、菩萨、弟子、护法等塑像。从两尊像间拾级而上,就是主殿。主殿内没有安置大型塑像的遗迹,地面有一个方形凹洞,出土有青铜佛像残片,殿中还置有其他青铜像,墙壁挂佛教形象织物。 1953~1954年,考古工作者在发掘阿克别希姆(Ak-beshm)古城时,发现了两座佛寺遗址,曾出土了一些与佛教相关的青铜牌饰,铜牌多为八边形、十边形和圆形,铜牌中心有坐佛像、禅定佛像和礼佛图像等。寺院约在八世纪后期毁于火灾。1982年,当地农民在古城一带发现了一块红色花冈岩汉文碑石,上镌刻汉文11行,除末行3字外,其余均为6字,字迹多漫漶,可辨识为“安西副都护碎叶镇压十姓使上柱国杜怀宝囗囗上为天……下……妣见……使囗法界囗生普愿平安获其冥福敬造一佛二菩萨”。 [参考文献] 1.晁华山《印度中亚的佛寺和佛像》,文物出版社,1993年 2.晁华山著《佛陀之光—印度与中亚佛教胜迹》,文物出版社,2001年4月 3.于志勇《吉尔吉斯斯发现杜怀宝碑铭》,《新疆文物》,1998年2期。 塔吉克斯坦 阿吉纳·特佩寺院 位于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杜尚别以南瓦赫什河谷地。约建于公元七世纪后半至八世纪初。寺院建筑十分特殊,它是先挖掘土层,形成地穴式土坑,再沿坑壁垒砌土坯,向上逐层修建。佛寺遗址长100米,宽50米,由两个院落组成,由于地形变化关系,寺院建筑走向不是正方形,但仍可以分为南院和北院两部分。 南院是僧房院,正方形,边长19米,四周有僧房和讲经堂等建筑,南壁中央正对着入口处一座佛堂,佛堂内三壁前保存着塑像台基,佛堂前地面铺有砖路,可通塔院。 北院是塔院,塔筑于庭院中央。塔的建筑是先预留出塔芯土层,再挖去周围的土层,形成一个庭院。塔用土坯包砌土芯筑成,基座呈正方形,多层,并有多重叠涩,四面筑阶梯道。塔身似为圆柱形。庭院平面为正方形,四周围绕券顶式回廊,廊房后壁建有佛堂和佛龛,共有二十二座。北回廊残存六座佛堂,佛堂中心有的筑塔,有的三壁前仍留存台基。西回廊廊壁建有几个佛龛,中央还建了一座小佛堂,佛堂内三壁前筑台。南回廊东侧的廊房内佛祖涅槃塑像横卧在后壁长方形的泥台上,涅槃像长达12米。塔院各佛堂和佛龛的台座上,都置有坐佛和立佛塑像,在佛堂和回廊壁上,还彩绘有以佛教内容为题材的壁画,有佛像、说法图、千佛、供养人以及花纹图案等。南回廊中央开门,可通至南院僧房院。 公元七世纪前半,唐王朝开始平定西突厥,公元658年全部平定了西突厥叛乱,公元659~660年,唐政府在阿姆河以北的中西部及东南部设置州、府、县管辖机构,并在当地推行佛教。七世纪末至八世纪初,阿拉伯人入侵这一地区,唐王朝的政府机构名存实亡。佛教在这一地区短暂的复兴随着阿拉伯人在中亚建立了阿拔斯朝而最终衰落。阿吉纳·特佩(Adjina-tepe)佛寺于1960年以后,因发现了中亚最大的佛教涅槃像而闻名于世。遗址出土的塑像残块达500件之多。 [参考文献] 1.克林凯特《丝绸之路》。 2.晁华山著《佛陀之光—印度与中亚佛教胜迹》,文物出版社,2001年4月 卡菲尔·卡拉寺院 寺院位于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杜尚别以南阿吉纳·特佩(Adjina-tepe)南面的卡菲尔·卡拉(Kafir-kala)古城。约建于公元六~七世纪。 佛寺包括一个长方形佛堂和一个圆形佛堂遗址。佛堂主室行道后壁残存壁画,上段的坐佛身披黄色袈裟,两侧有菩萨胁侍。下段绘供养人像一列三人,还跪着一个小孩。第一身为引荐僧,披袒右袈裟,右手持花卉。后两身是女性,头束冠,佩带耳珰和项链,身着长外衣,披一件织有大联珠纹的斗蓬,两手分别持花茎和钵等。 1967~1968年,在卡菲尔·卡拉(Kafir-kala)古城中发现了这座小型佛教寺院,出土了早期和晚期贵霜王朝的遗物,有壁画和一件用婆罗谜字母书写在桦树皮上的文书。 乌兹别克斯坦 卡拉·特佩寺院 卡拉·特佩(Kara-tepe)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南端,阿姆河中游北岸,捷尔梅茨旧城内西北角。旧城建于贵霜王朝时期,这座佛寺是贵霜时期的一处大型佛教寺院,约建于公元二~四世纪。 卡拉·特佩有三座山丘,被发掘的是南面的山丘,且只是山丘外侧的山坡,这里发现了11个洞窟。现发掘的遗址可分七组,其中研究比较深入的是第一组。这是一座沿东山坡、南北向一字排开的长方形寺院,编号为1号寺院。 佛寺为三进院落,南北长约50米。北院是塔院。中院是佛龛院,院西侧连有洞窟佛堂。南院的南北墙筑有佛堂,西侧也连着山中的洞窟。洞窟上方山丘的南坡上还建有僧房。 北院,平面呈方形,中央耸立着一座方形佛塔,现存三层基座,塔身已残毁。塔院南墙中间开一小门通向中院。 中院,四周回廊围绕,回廊木柱有石础,其样式与希腊的阿提卡式柱础相似。寺院中心是方形露天天井。中院的西壁是岩壁,两端各开有一洞口通向石窟,西壁正中辟一拱形龛,内有一木制平台,原置有坐佛像。院西北角凿出阶梯,可通到山坡,梯道下方有一洞口,有两进套间僧房窟,外间有石床、桌台和灯龛等,供僧人居住和看管院落。中院的东、西、北三面墙壁的下半部包有红色木板,上有简单的几何纹饰。回廊南墙的壁画保存较好,壁画分上下两栏,上面是佛传和说法图,下面是贵族礼佛图。中院南墙中央与南院之间有一座佛堂,地面中心残存台基,原来上面可能建有塔。堂内四壁原绘壁画,但保存甚少。 南院结构与中院相似,面积略大于中院,院子四周有回廊,西壁有通向洞窟的梯道,洞窟也比中院大些。院子南面建一座佛堂,有供礼佛的行道,墙壁上绘有壁画。西北角也有通向山坡的阶梯,在洞窟上方的山坡上,也有与中院类似的僧房。僧房自成一套房屋,共六间,僧房下半呈地穴式,上部用土块垒砌,有门厅、洗手间、讲堂和卧室。 卡拉·特佩(Kara-tepe)佛教遗址发现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1937年乌兹别克考古工作者对佛寺开始发掘。六十年代以后,又组织了联合考察队,对遗址进行了全面探察、研究。在发掘这座寺院时曾出土有石雕、石膏泥塑像、壁画、陶片、铭文器皿以及用佉卢字母和婆罗米字母拼写的印度语文写本和用贵霜字母书写的巴克特里亚语文佛籍写本等。 [参考文献] 1.晁华山著《佛陀之光—印度与中亚佛教胜迹》,文物出版社,2001年4月 祖尔马拉大塔 大塔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南端,阿姆河中游北岸捷尔梅茨古城东城墙外。塔建于贵霜王朝时期。 塔用大型土坯垒砌,通高14.4米。塔基呈长方形,长22米,宽16米,基座三层,高1.4米。在土坯垒砌的基座上,以白色灰岩板砌面,层层叠涩上雕刻纹样。塔身圆柱形,高13米,用砖块砌面,上筑半球状覆钵顶,规模巨大。在塔身和覆钵顶连接处,筑石质叠涩,上面也有装饰。 祖尔马拉(Zurmala)大塔是中亚地区著名的大塔,塔的表面涂有红色、金色和其他颜色,似曾经过彩绘。 法雅孜·特佩寺院 法雅孜·特佩(Fayaz-tepe)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南端阿姆河中游北岸,捷尔梅茨古城北郊。古城建于贵霜王朝时期,佛教寺院为贵霜时期兴建。公元三世纪,萨珊朝的波斯军队进攻贵霜王朝,三世纪末至四世纪初,寺院遭破坏,五、六世纪时寺址成了墓地,以后逐渐荒废。 寺院平面呈长方形,长115米,宽32米,总体结构分为三部分,每部分都有一个大院落,分别是僧院、佛堂院和食堂院,遗址保存得相当完好。 中院是佛堂院,平面呈长方形,长33米,宽20米,院落四周回廊环绕,回廊后面共建有19间房屋。院落大门开在东北墙的正中央,也是寺院的大门,与其相对的是院落西南墙正中的佛堂。佛堂院正中筑一座佛塔,塔周围原砌有围墙,形成一个院落,并有砖铺通向佛堂的道路。这座塔曾经过改建,最早的塔可能建于公元前一世纪,规模较小,用石块砌筑,有圆形塔基,塔身为圆柱形,覆钵顶,表面有用石膏塑的莲瓣纹饰。约公元一世纪末至二世纪初迦腻色迦王时期,在增建僧院时将塔改造并包起早期佛塔,建起了一座高约10米的大塔。院落西南墙的正中是佛堂,堂内正壁原置主尊佛像早已残失,但壁面仍存主尊塑像光环和其他一些小塑像。佛堂内出土的石膏像、泥塑像和石雕像,原来多有贴金装饰。有一件白石雕佛龛像,总高75厘米,佛结跏趺坐,施禅定印,通肩袈裟上的褶襞凸起,两侧侍立迦叶、阿难二弟子。佛圆形方脸,头发呈波状,肉髻高高隆起,圆形脸庞上,眉与眼距离较近,两眼微睁,目视下方,寂静而慈祥。佛头光圆形素面,外侧有菩提树。佛龛呈尖拱顶,两侧龛柱为希腊科林斯式柱,龛柱头为双层树叶纹饰,龛楣饰几何纹图案。佛堂四壁原有立佛、供养人等大幅壁画,现存的两身供养人像,色彩十分鲜明,头呈圆形,有黑色短发,眉和眼距离接近,直鼻梁。前面一身穿白上衣,镶简单红色边饰,颈部系赭色领带;其后一身著黄绿色对襟上衣,领前系红领带。两身供养人形象和姿态相同。这些壁画是中亚最早的佛教壁画之一。 佛堂院的西北侧是僧房院,院内四周建有僧房居室14间。东北角筑有一露台小院,小院内的方形房屋中有燃火设施,可能是讲堂。 佛堂院的东南侧为食堂院,四周共有15间房,有厨房和手工作坊。其中厨房内有炉灶、锅等炊具设备。在一间陶器作坊中发现有一些尚未完成的陶坯供品,上墨书有施主发愿文,还有写有婆罗谜字母、贵霜字母和佉卢文字母的陶片。在食堂院废弃物堆积中有餐具碎片,还发现了几枚贵霜时期的货币。 法雅孜·特佩(Fayaz-tepe)佛寺于1968年秋被一个牧羊人发现,当年开始发掘,1976年结束。遗址内曾发现了许多石膏像、泥塑像、石雕像和壁画,还有部分古代货币,最早是公元前一世纪的货币,其余的为公元一至四世纪的,其中包括萨珊朝最早的货币。 [参考文献] 1.晁华山著《佛陀之光—印度与中亚佛教胜迹》,文物出版社,2001年4月 阿依尔塔姆寺院 阿依尔塔姆(Ayer-tam)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捷尔梅茨古城东面,阿姆河北岸。从遗址出土的贵霜朝初期货币推断,寺院建于公元初期。 佛寺用土坯垒砌,土质建筑寺门,以石板镶砌壁面,门两侧各装饰四根壁柱。寺院遗址有佛塔、佛堂、僧房等建筑。 佛塔,用土坯垒砌,塔基近正方形,高约1米。塔身为圆柱形,上有半球状的覆钵顶。原塔表面砌有石板。 阿依尔塔姆(Ayer-tam)佛寺遗址出土的石雕乐人像举世闻名。这些石雕像以黄白色石灰岩为原料雕刻而成,它们原来是寺院门前壁柱上的柱头,每个柱头由四块石板拼接而成,上面饰精美的雕刻,并有七个人物半身像,其中有五人是乐师,手持乐器,分别是双管、笛、鼓、诗琴、竖琴和铙钹。1932年,在河流中发现的三位乐师形象石柱头,最能说明阿依尔塔姆浮雕的特点。1964~1966年在遗址发掘时,还出土了一些石膏大佛像、狮子柱头和石制的化妆盒等。 达维尔津·特佩寺院 达维尔津·特佩(Dalverzin-tepe)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南端捷尔梅茨至杜尚别之间的苏尔汉河谷中。大约建于公元一世纪。 遗址中央残存一个土坯垒砌的大平台,似为佛塔。在塔南、北、东三面围绕回廊,每侧回廊连接一座院落。在通向北院的回廊里有一尊佛塑像残块,还有菩萨和佛教人物的泥塑碎片。南院是供僧侣居住的僧房院。在东院发现有沿墙布局的佛教徒全家及亲属和随从的塑像,其中两身主要人物与真人身高相等,一身男性头戴高高的圆锥形帽子,上面缝缀牌饰和宝石。另一身女性塑像略矮,黑色波状发型,头上围华贵的头巾。 达维尔津·特佩(Dalverzin-tepe)是中亚地区现知最早的一座佛教寺院遗址,寺院内出土了许多用白色石膏雕塑的人物像。 土库曼斯坦基 阿乌尔·卡拉佛寺 佛寺位于土库曼斯坦共和国梅尔夫(Merv)附近的基阿乌尔·卡拉(Giaour-Kala)。约建于公元二世纪。 据说,这里原有一座红色大塔和一尊大佛像。佛的头像至今保存的相当完好,高75厘米,用粘土掺麦草雕塑而成。 遗址内出土有一件彩绘双耳陶罐,陶罐表面刷白色,彩绘夫妻宴饮、狩猎和丧葬场面,陶罐内还存放有佛经和佛教造像。与此同时出土的还有贵霜时期的货币。 土库曼斯坦位于中亚的最西部,梅尔夫(Merv)拜火教(祆教)相当流行,基阿乌尔·卡拉(Giaour-Kala)是境内现在仅知的一座佛教寺院。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