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金字《大藏经》确有历史记载 仍是一个谜


2014/9/8    热度:738   

新华网敦煌11月13日专电(记者邓玉山 莫华英)电视剧《大敦煌》正在中央电视台热播之际,敦煌历史文化专家指出,贯穿该剧的金字《大藏经》确有历史记载,但至今仍是一个谜团。

46集电视剧《大敦煌》围绕着一部金字《大藏经》展开,以藏宝、夺宝、护宝为主线,全面展示了瑰丽奇特的敦煌历史和文化。敦煌历史研究专家张仲12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剧中提及的金字《大藏经》在正史中确有记载。

“据记载,公元1014年前后,沙州曹氏政权曾向大宋朝廷进献马匹、玛瑙、美玉等物品,同时请求朝廷赏赐一批茶叶和药品,并颁赐一部金字《大藏经》。”他说,“朝廷答应了曹家的请求,并把金字《大藏经》送到了敦煌。”

张仲说,《大藏经》可以理解为一部收录佛教典籍的全书;所谓金字《大藏经》,就是用金粉书写的《大藏经》,弥足珍贵。1014年前后,敦煌并未受到西夏政权威胁,曹氏请赐金字《大藏经》,可能主要是出于宗教目的,为了团结周边笃信佛教的民族。

在《大敦煌》剧中,曹氏请赐金字《大藏经》,是在李元昊占领瓜州、觊觎敦煌之时,即1036年左右,比历史记载迟20余年,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联合周边民族,共同抵御李元昊。

但张仲说,这部经书虽见于正史,却至今下落不明。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永增也证实,自道士王圆箓1900年发现莫高窟藏经洞始,藏经洞内共发现各类经卷5万余件,但其中并未发现金字《大藏经》,仅找到零星的蓝底金字的经书残片。

“至于这部金字《大藏经》到底存在不存在,或者现在保存在哪里,到现在仍是一个谜。”张仲说。

家考证:莫高窟藏经洞原本并非用于藏经

华网敦煌11月13日专电(记者莫华英 邓玉山)电视剧《大敦煌》正在中央电视台一套热播,剧中有曹氏家族为防止西夏李元昊夺经而凿洞藏经的故事情节。但据专家考证,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原本并非用于藏经,而是用于纪念一位和尚。

藏经洞是莫高窟第17窟的俗称,位于莫高窟第16窟甬道北侧壁内,是附属于第16窟的一个小洞。道士王圆箓1900年偶然发现藏经洞之前,位于甬道壁内的窟门绘有壁画,十分隐蔽。第17窟窟身为正方形,边长3米,四面墙高2.5米,窟顶为覆斗形,最高处离地约3米。洞内西壁南端有一龛,内嵌一座高1.5米、宽0.7米的石碑,俗称“洪(上“巩”下“言”,音“辨”)碑”。迎着洞门紧靠北壁的地上筑有一个低坛,坛上原来端坐一尊彩色僧人塑像,塑像背后的北壁上有壁画。

经考古学家考证,坛上原来那尊被移至别处的彩色僧人塑像就是洪(上“巩”下“言”)和尚的塑像。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永增说:“第17窟内洪(上“巩”下“言”)和尚的塑像非常重要。塑像连眼角鱼尾纹都栩栩如生,这与大家平常看到的佛像是不一样的,因为它就是洪(上“巩”下“言”)死后弟子们依照其生前模样塑造的真人像。”

敦煌学家们根据第17窟内壁画内容和石窟形制判断,认为第17窟内的低坛是洪(上“巩”下“言”)坐禅的禅床,室内塑像即洪(上“巩”下“言”)本人,因此第17窟实际上是洪(上“巩”下“言”)的影窟,相当于世俗的宗庙和祠堂。这就是说,藏经洞造窟之初并非像电视剧《大敦煌》故事中讲述的那样意在藏经,而是为了纪念洪(上“巩”下“言”)和尚。

那么洪(上“巩”下“言”)和尚是什么身份呢?敦煌历史专家张仲说,洪(上“巩”下“言”)俗姓吴,即敦煌人俗称的“吴和尚”。史料记载,唐朝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敦煌富绅张议潮聚结汉、回纥、温未、龙、羌、吐谷浑等各族受尽吐蕃欺凌的民众,乘吐蕃内乱,一举收复瓜、沙二州。后张议潮归顺唐王朝,受封为节度使,而洪(上“巩”下“言”)和尚也因功受到朝廷册封,成为“河西都僧统”。

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永增说,张议潮收复瓜、沙二州后,因周边都有回鹘、吐蕃等少数民族政权,要与唐王朝取得联系非常不易,而这些少数民族当时大都信佛,僧侣出入不受阻拦,于是张议潮命人将瓜、沙等州的人口、地图等重要信息制成蜡表藏于手杖之中,由僧侣们分十几路前往长安。洪(上“巩”下“言”)的弟子悟真历尽艰辛最后终于与唐王朝取得联系,张议潮与洪(上“巩”下“言”)也因此获得册封。(完)

 

五明学佛网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 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