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宫的建筑施工及陈设艺术
2014/9/8   热度:331
雍和宫的建筑施工及陈设艺术 雍和宫的建筑与陈设艺术,是清代各族人民的伟大创造,雍和宫的楼台殿阁,以及陈列于其中数以万计的珍贵艺术品,是我国劳动人民的辛勤血汗和聪明才智的结晶。 据大量的汉、藏史料载述,雍和宫改建庙宇工程的规划和施工,是由当时的驻京喇嘛印务处掌印扎萨克达喇嘛三世章嘉·若毕多吉国师督办,清皇家内务府养心殿造办处承建施工。 兴建庙宇工程施工实属“钦工”,故而工程的各项要求极为严格,庙宇内部的造像、挂画、陈设细部纹饰都需要按比例放大图纸,经主管大臣奏明朝廷后方可施工。例如,各殿的外檐、窗棂、门窗的装修式样,楼、台、殿、阁内部的空间划分、利用,及佛龛、石座的位置、造样,桌、案的尺度,供器的安放和选材,挂画的装裱、尺幅,匾额、联对的镌书,碑幢的石质、文体、雕凿、矗立、铜狮、铜鼎、的造型、铸冶,每种图纸均先画草图,逐步修改。 雍和宫兴建工程的砖石用料及内部陈设的各类材质,也系各地精选而来。 以赫赫有名的楠木用料而言,庙宇的施工选料,除所有的楼、阁、殿、堂、厅、轩、坊、亭、群房、堂门等建筑物的大部件中的梁柱、椽、斗拱、飞廊、转轮藏、藻井采用此料;花园行宫太和斋内的厅、室、轩、亭、舍、斋、舫内部的门、窗、屏、棂、隔扇、落地罩、宫灯、炕沿、挂灯、家具、陈设也选楠木下料制作。 如质地细密坚固、不易风化的汉白玉和艾叶青石,来自房山的大石窝;各色金碧辉煌、鎏金溢彩的琉璃瓦件,来自北京琉璃河之皇家琉璃窑;每块长一尺五寸,宽七十五分,厚五寸的工程用尺七长方形条砖,来自临清的皇家砖窑;玉石料来自新疆天山南陆之密尔代山;冬珠出自关外黑龙江省之松花江上;南珠产自南海之合浦;氆氇来自西藏;毡子产自内蒙古;而庙内各殿所使用的各式呢、羽、缎、纱、绸、绫、绢、锦、缂,则产自江南的扬州、苏州、杭州。在改建庙宇的施工期间,对于雍和宫喇嘛们兴办佛事的设施、器具、服饰、经卷等宗教用品,也是如期造办的。比如,久负盛名,“都人观者甚众,有万家空巷之风”美喻的“大愿祈祷法会”上跳布扎(今又称“金刚驱魔神舞”)仪轨,所穿戴使用面具头套、刺绣舞服、法器幡幢的制办,即为其中一项;且所用面料也为丝织物之上品,系选青海西宁府所产明黄缎下料。而这种明黄缎系清宫廷的御用品,每尺面料“值银三钱九分七厘”之高。 自乾隆八年(1743)雍和宫行宫改建庙宇工程施工的筹备策划开始,至乾隆十五年(1750)雍和宫万福阁工程的竣工,前后历时六年雍和宫改庙主体工程施工告以实成。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大批的工匠与夫役夜以继日地进行着艰苦的劳动;论及辛勤所得,一名技艺娴熟的专职工匠,每月的施工酬劳,只不过给“银一两、米八斗八升”,而工程吃紧时,临时外雇之民匠、夫役、仅“日给制钱一百四十文”。 雍和宫,是座以殿宇为主体的古建筑群。从乾隆十五年(1750)官府绘制的《乾隆京师全图》中,可以看到这座历史久远格鲁派寺院鼎盛时期的全貌。 雍和宫建筑群的整体局势为长方形。内有楼阁殿宇、房屋、僧舍、亭台轩榭千余间。从布局和形式上看,可分为殿宇、禅房佛仓、园林庭院三种类别。殿宇部,是礼佛弘法的道场,又是清代皇家岁时展礼、进香祭祀之处,可谓“金碧辉煌、规模宏丽”;园林部,绿树成荫,花团锦簇,如同皇家御苑一般,可谓“清都之境,不老之庭”;禅房佛仓部,为格鲁派领袖及大德高僧的修持精舍,厅、堂、舍、屋,供藏有各类古佛舍利、商鼎珍玩,庭中舍前植栽翠柏、修竹、佛域菩提、藏地灵霄。 雍和宫中还陈设有大量的匾额、楹联与碑文石刻,是设计者将诗词、书法、镌刻、艺术成就融入建筑工程的杰作。其中大部分匾额,是对佛学般若哲理的宣扬和建筑、佛尊、绘画美的高度概括,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如雍和门殿内的弘历亲书“现妙明心”额,所对应的联语为“法镜交光,大根成慧日;牟尼真净,十地起祥云”。这联语,音调铿锵,节奏优美,佛语叠出,禅意深远,对于殿宇的题额,内供的佛尊与陈设而言,起着烘云托月的作用。当然,有些匾额、联语、碑文,则是言志叙述怀的。如勒石立碑,采满、汉、藏、蒙古四种文体载述,乾隆御笔《喇嘛说》一文,全篇文章大小字体二千一百有余(大字为正文,小字为注解)均为楷体写就,给人以书法美的享受;同时,也反映了一代封建帝王“安藏辑藩,定国家清平之基于永久”的雄才大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