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游沩山


2014/9/8    热度:385   

  毛泽东游沩山

  毛泽东曾在自传中说:“在长沙读书的次年夏,我开始以步行游湘省,走了五个县城,有一个同学叫萧瑜陪伴着我。我们一文不名地走了这五县,乡下人给我们吃饭和睡觉的地方,不论我们到达什么地方,总是受到欢迎和善遇。”毛泽东说的次年夏,就是1917年夏,他与同学萧瑜(子升)(1894—1976),结伴成行,到宁乡游览了沩山密印寺。

  毛泽东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神论者。但他在少年时代,也是一个佛教的崇拜者,他在自传中说:“我的父亲是一个不信神佛的人,但母亲则笃信菩萨,她对自己的孩子们施以宗教教育,所以我们都因父亲是一个没有信仰的人,而感觉难过。”虽然毛泽东以后接触进步文化,对神产生了怀疑,但对我国的佛教文化,一直是重视的,把佛教文化视为历史文化遗产,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次的沩行之行,为他以后对佛教文化的认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沩山自古以来是禅门圣地,是沩仰宗的发源地之一,沩仰宗即是沩山灵佑、仰山慧寂二人命名。据《祖堂集》,《佛祖历代通载》等典籍载,灵佑大约在唐宪宗元和(806—820)末年到达潭洲西北的大沩山。灵佑去沩山还有这样的传说,灵佑23岁便到了江西,为百丈怀海上首弟子,一天,有个叫刘司马头陀昙的人对怀海说,他在湖南得一山,名大沩,是一个千五百人道场的善知识所居之处,当时灵佑正在怀海旁边,头陀昙即指灵佑说:“此为大沩山主人也。”当晚,怀海对灵佑说:“沩山是学佛修性之地,你应到那里去继承和发扬我的禅宗传统,广度后学,这样灵佑便遵师命去了沩山。当时沩山是一片深山老林,人烟稀少,兽类杂聚,出没无常,灵佑生活无依,每日依靠采集野果度日。后民众得知,前来归依,日久人众,并修建屋宇,遂建寺院。到唐武宗会昌初年,沩山已是佛事圣地,灵佑名气大震。后在潭洲刺史裴休(791—864)的支持下,沩山教团连续发展。灵佑门下,最多达1600多人。灵佑归寂佛国于大中七年(853)。其大弟子慧寂(807—883)后传道仰山,与灵佑同创沩仰宗。

  相传慧寂初上沩山时,灵佑问他:“汝来乐乎?”对曰:“何乐,未饱矣!”灵佑于是给他一斗米、十斤豆腐,让他饱餐之后,灵佑对他说,要想吃饱,就得自己动手,山上有荒地一顷,你一日可开垦否?慧寂说,可以。可是白天不见慧寂开垦,晚上灵佑便暗中观察,发现数百个罗汉拿着禅杖在指指画画,第二天早晨一看,那片荒地已变成良田。所以后来沩山密印寺和同庆寺的寺田统称为“罗汉田”。直到清代,湖南有些地方,还有仰山庙,祭祀慧寂,这是在许多人的心中,有这个美丽的传说,慧寂善垦农田,会保佑大家的田地五谷丰登。

  毛泽东游沩山,不但了解沩山的地理环境,沩山的历史,还对曾在沩山居住过的名人也进行一番调查,如唐代诗僧齐己和清朝诗僧寄禅,毛泽东对他们的身世一一进行了解,对他们的诗作找来阅读。特别是对寄禅的诗,并有所赞赏。寄禅(1851—1912),号八指头陀,俗姓黄,湖南湘潭人,为毛泽东同乡。曾任沩山方丈,在清朝末年,诗名颇大,被称为近代爱国诗僧,著有《嚼梅呤》一卷,文集二卷,语录四卷,殁后杨度为其刻《八指头陀诗文集》。

  毛泽东与萧瑜告别宁乡何叔衡家,便向沩山走去,他们此行的目的主要是了解佛教文化,结识有名高僧,其次就是观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因此他们缓缓而行。当他进入沩山,才知沩山被清洋湖所环,云蒸雾腾,漫山漂浮,山峦青峰,隐于簿云之中,攀山小径,现于山腰之间。大有仙境之幻妙,圣地之奇特。毛泽东顿时就有一种登山远眺,心旷神怡之感,不觉对萧瑜说:“真佛教圣地,无怪乎头陀昙谓此处为千五百人道场处。”

  近得山门,密印寺有两位和尚出门迎接,并陪同他们走进寺院,这大概是寺院对香客的礼节。毛泽东为了表明自己的身份,于是告诉和尚说:“我们此次上山本为乞讨”,和尚也不在意说:“向佛乞讨原为一家。”毛泽东此时虽然对佛教文化,佛教经典接触不多,但对佛教主张以逆为顺,以苦为乐,众生平等的宗旨还是知道的,因此一想和尚所说,化缘乞讨为一家,确实很有道理,也感到这密印寺有识之僧大有人在。最后他们来到寺院后面的一间禅房,和尚叫他们去洗浴,他们于是放下包袱、雨伞,去冲冲凉,以消旅途疲劳。

  冼浴之后,他们向和尚提出来要见方丈。和尚见他们谈吐不俗,礼貌有加,但年纪较轻,况打扮土气,便说:“方丈正事繁忙,拒见外客。”和尚说的正事就是佛事,后和尚又道:“万一要见,只待方丈讲经说法时。”毛泽东解释说:我们此行的目的,就是想见方丈,今天晚上不但见他,而且想跟他交谈。最终和尚同意去见方丈,但他们与方丈原无交结,和尚又不敢违犯寺规,打扰方丈。他拿来纸笔,请毛泽东写张便条。毛泽东拿起笔,略一沉思,写道:“沩山风光无心道,清洋湖水有情得”几个字。和尚便拿了进去,向方丈说:“今下午来了两位年轻后生,一再要求见您,并写了张便条在这里。”方丈一见便条,心里不由一惊。多年来未见施主有如此书法、学问,这二句看来随意而写,却道出了沩山禅宗渊源。沩山老祖灵佑主张“无心是道,”“明性见性”和万物有情皆有佛性的“理事如如”精神。今施主以沩山,清洋湖暗喻无心是道,有情成佛。真后生可畏,即要和尚领来相见。

  待得毛泽东,萧瑜随和尚走进方丈室,见方丈是一位五十多岁的慈祥老者。室内摆设简单清爽,四壁书藉为方丈室增添了许多儒释气氛,毛泽东一看,大都是佛教经典和历代古藉,陈旧的桌上摆放着文房四宝;在靠窗的花架上摆着一盆清翠的山茶盆景,茶树苍劲古拙,一看就知有些年头,上面还结有几颗绿绿油油的茶籽,为方丈室内又增添了不少情趣。毛泽东与萧瑜在方丈的招呼声中坐下,这时和尚已为大家汲上茶。

  好在方丈是一个十分随和的人,也知现在的年轻人正真执著于佛教的不多,来此不是好奇探胜,就是开阔眼界,见识社会。因此也不是一千多年以前灵 佑 问慧寂是有主沙弥还是无主沙弥那样,只是随随便便地询问二人情况,知他们是长沙学生伢子,想了解佛教文化,考察社会时,心里便生出了几分喜悦。于是方丈便从禅宗初祖菩提达摩谈到立宗分派,引经据典,侃侃而谈。但毛泽东与萧俞二人对佛教历史知道不多,也插不上嘴,直到方丈谈到沩仰宗的著名人物齐己时,毛泽东才接过话头说:“记得元·辛文房的《唐才子传》中记述了诗僧齐己,说俗姓胡,很小便父母双亡,从小在这里长大,七岁时为寺里放牛,常取竹枝画牛背为小诗而传为佳话。”方丈说:“毛先生好记性,齐己后游四海名山,不滞草木形骸,诗名日隆。”毛泽东说,据说他游至宜春投诗郑都官云:“自封修药院,别下著僧床。”郑谷说:“好是好,但一字未妥。”等了几天齐己再去对郑谷说:“‘别扫’如何?”谷很尝识齐己的这种推敲的态度,于是结为诗友。这种轶事在诗人中不足为怪,但齐己的诗总感禅味十足,倒是我们这里近代诗僧寄禅更接近大众。毛泽东的谈话使得方丈从齐已转到寄禅,他与寄禅大师同一辈人,自然比较了解,于是向他们二人介绍寄禅情况,最后说:“一代诗僧在1912年11月1日到达北京,为保护寺产而与嗣法弟子道阶前往内务部会见礼俗司长杜关,根据约法要求政府下令禁止各地侵夺寺产,但谈话未获结果,且杜关态度恶劣,气得寄禅心口发疼,第二天竟气结发病。至12月2日夜圆寂于北京法源寺。”毛泽东与萧瑜听到这里,当时都为这位先贤表示悲痛,同时为舍身宗教人士表示敬意。毛泽东说:“可敬可佩,一代宗师。但大师的‘我虽学佛未忘世’、‘国仇未报老僧羞’等诗篇一定激励着我们这些后学。”方丈大声地宣号一声“阿弥陀佛”。

  毛泽东和萧瑜与方丈的这次长谈,不但给方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他们自已对佛教文化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第二天上午,毛泽东和萧瑜在一位叫法一的小和尚陪同下,参观了寺院,以及寺院的菜园、厨房,进一步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在参观的过程中,法一知他们在长沙读书,很是羡慕。说自己一岁就来到寺里,现在不要说父母是谁,就连哪里人都不知道,已经15年了,还没下过山。萧瑜猜测他是私生子,由寺里和尚们养大,这种事在过去也是常有的。毛泽东对法一很同情,在交谈中毛泽东知法一爱学习,字也写得不错,就鼓励他现在应该利用条件多读书,掌握知识,到一定时候,再到外面去云游,见世面,了解社会,一定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材。法一也认为毛泽东他们说的有道理,并安心在寺院里修行读书。其他和尚见方丈对他们二位客客气气,便对他们另眼相看,有些和尚还请毛泽东二位题诗留念。

  下午方丈约他们见面。这次相见比上次更融恰,随和,话题也不太集中,随问随答。方丈还是想与他们讨论佛教方面的问题,但这是一厢情愿,所以讨论不起来,到是对孔子和老子的儒道还谈得来。后来毛泽东问寺院有多少僧人,方丈说:“本寺有百二十人,但经常有挂单远方的游僧来住,因此人员不定,若干年前,本寺最多达八百僧。”“数千里之遥,他们为什么要跑到这里来呢?”毛泽东继续问道。方丈解释说:“云游四海是我们修行的一种方法,也如你们,要考察社会,我们也要到社会中去参悟,况全国这么多的寺院,每个寺院都在特长,如我们寺院,就以说法传道著称,不管走到哪里,总会得到一些见识和启示。”“那么全国象本寺这样的寺院有多少?”萧瑜问道。“至少有百多个吧,具体我也说不清楚。”毛泽东又问:“有什么佛教方面的书藉出版吗?”“有的,而且有很多地方都刻印佛教经典和佛教文化书,尤其在上海,杭洲、南京这些讲经中心。”方丈对他们的问题一一做了解释,使得毛泽东对佛教为什么能根植民众心目中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想起他在15岁的那年,为了给母亲治病,到湖南南岳衡山烧香朝拜的情景来。

  那年毛泽东母亲病重,母亲一直吵着要去衡山烧香许愿,但病重不能成行15岁的毛泽东只得担此重任。自韶山到衡山百多里路,毛泽东就背着香、纸,至信至诚地走到衡山。当时上山朝拜的香客不少,有些三步一跪,五步一拜,动作都十分到位,满腔的虔诚。那情那景至今还深深地留在毛泽东的脑海里,他感到了信仰的力量,信仰才是追求的希望。

  当他们告别方丈时,并告诉他说明天清晨下山,方丈要求他们多留几日。但毛泽东和萧瑜说,我们还要往西走,到安化境内去考察。方丈见他们主意已定,便说走时再见一面,但毛泽东又解释说.我们喜欢凌晨就下山,不便打扰方丈,就此告别。第二天,天刚亮,毛泽东就和萧瑜肩上背着包袱,走出禅院。在禅院门口早就有一人等着他们,走近一看,原来是法一小和尚。于是法一小和尚一直把他们送到山下。毛泽东一再鼓励法一好好学习,好好做人。法一感动得热泪盈眶,直到毛泽东与萧瑜走出很远,还呆呆的目送他们远去。

  毛泽东以后为中国的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曾走遍祖国大江南北,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有着深深的眷恋之情,这种感情自他降生就一直牢牢的依附于他,这是因为毛泽东是韶山的儿子,也是祖国大地的儿子。

  这要追溯到毛泽东出生以前,毛泽东母亲已经生过两胎,但都没能保住。当毛泽东母亲生下毛泽东时,高兴中又带有忧虑,他母亲是一位虔诚的神崇拜者,为了寻求神灵的保佑,于是按照当地的乡俗,抱着毛泽东拜韶峰为干娘,毛泽东便成了韶峰的儿子。并取乳名石三伢子。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韶山,他在请父老乡亲吃饭时,当人到齐后,他却左看右望,并一本正经地问大家:“怎么还有一位没有来?”大家一听,也面面相觑,一看,都已经来了,还有谁没来呢?于是大家都看着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才微微一笑说:“石头干娘怎么没来呀。”这“石头”就是毛泽东自己,他的干娘就是韶峰。这次毛泽东请父老乡亲,不能不请自己的干娘。

  虽然毛泽东在这次聚会上以幽默的方式把话挑明,但在他的心里,还是想借这清淡的薄酒祭奠一直伴随着他,赐福于他的干娘—巍巍韶峰。

  就是这次学生时代的沩山之行,毛泽东一直记忆犹新,在39年后的1956年1月,他在长沙的专列上接见地方领导闲谈时,自豪地说,我在学生时代去过沩山,那真是个好地方,寺庙建筑雄伟,藏经很多,方丈也是个很有学问的人。再一次证明毛泽东对沩山之行的深刻印象和对佛教文化的关心。

 

五明学佛网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