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芗城区风景名胜古迹


2014/9/8    热度:4816   

  福建芗城区风景名胜古迹

  南山寺

  南山寺位于漳州南郊的丹霞山麓、九龙江畔。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为闽南著名的千年古刹。“南山寺”三字题额为明末著名书法家黄道周手迹。

  据《漳州府志》记载,该寺原是唐代太子太傅忠顺王陈邕建的私宅。因建筑规模过于宏大,受到弹劾,朝廷派钦差前来查办,祸将及身。其女金花为避灭门之祸,遂劝父亲改宅为寺,自己也削发为尼。陈邕题寺名为“延福禅寺”,请来云岭常公和尚住持寺院。钦差见寺释疑,陈氏一门得免于难。寺僧为纪念陈氏献宅为寺之功,建“陈太傅祠”附于寺内,让其子孙后代主持祭祀。北宋乾德六年(968年),陈邕的裔孙陈元颢任漳州刺史时,奏请改寺额为“崇福报劬禅寺”,并重修寺院。南宋绍兴八年莆田陈俊卿主持重建禅寺,将其改名崇福禅寺。明代,郡守章大任为其题匾“南山法窟”,遂称“南山寺”。清光绪元年(1875年),该寺住持僧佛乘再次募捐修缮。现存建筑系清末重修,保留一些唐代风格。上世纪90年代,当地政府又为之拨款整修。

  南山寺背倚丹霞山,面临九龙江,山清水秀,风景绮丽。寺的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寺内外有众多建筑物和丰富的藏品,其建筑、雕塑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作为有1200余年历史的古寺,其景观称为“五宝八胜”。“五宝”即大铜钟、血书《华严经》、《三藏经》、《贝叶经》、百年红茶花树;“八胜”即大雄宝殿、玉佛殿、石佛阁、陈太傅祠、梅花、栗园、金花小姐的修真净室和埋葬金花骨灰的姑娘墓。

  进入南山寺,迎面便是天王殿,正中端坐慈眉善目、笑口常开的弥勒佛像。弥勒背后,靠背而立的是手持“降魔杵”的护法韦驮,殿两旁为四大天王的大型塑像。

  大雄宝殿始建于唐代,殿中间供奉着三尊宋代雕塑的高达5米余的金身坐佛,释迦牟尼佛居中,西方阿弥陀佛在左,东方药师佛在右。两旁分列阿难尊者、迦叶尊者的金身塑像。三尊大佛背面尚有清代增塑的观世音、文殊、普贤三尊菩萨的立像。殿内还有唐人雕刻石佛时凿下的六根高大石柱,柱上镌着明代天启年间(1621---1627)柯兴帮的题联:“石骨金身何处去来,无始无终自在;慈云法雨从空下,亘天亘地迥然。”大殿右角挂着寺内五宝之一的大铜钟,钟铸造于1319年,直径1.15米,高1.84米重650余公斤。钟上有元代南山寺住持古愚和尚的题铭。钟声洪亮,更深夜静,可传数里。相传铸钟前,僧侣四出化缘。一老妪身无分文,捐出一支铜钗,一乞丐衣衫褴褛,献上两枚铜钱。寺僧鄙其物微,弃之一旁,没有放进炉中冶炼,几经铸造,铜钟始终留有两个空洞、一处缝隙。寺僧百思不得其解,一日忽然想起尚有这三件铜器未用,虔祷之后,把铜钱和金钗投入炉中冶炼,空洞和缝隙合无间,钟遂铸成。

  藏经殿,又称玉佛殿,在殿右侧山坡上,殿内供奉着一尊玉佛,玉佛高2米,重2000公斤,由整块纯白大理石雕琢而成,净纯如玉,晶莹光润,两耳垂肩,神态恬静安祥,庄严优雅。这是本寺住持妙莲法师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向缅甸华侨募化来三尊玉佛中最大的一尊,另外两尊分别供在北京团城和上海玉佛寺中。殿中有六大经橱,中有《三藏经论》、《贝叶经》和《大方广佛华严经》等。《三藏经论》在我省仅有两部,另一部存在鼓山涌泉寺。《贝叶经》来自印度,后被陈炯明部队盗去,在香港卖给一个英国人。《大方广佛华严经》是明代天启年间(1621—1627年),由寺内和尚僧雄、莲山以及尼姑连氏三人刺血写成,为使血色鲜红、不致太快凝固,刺血前绝盐数日,三人间歇刺血写成,历时3年,写成经书81卷。这部经书笔法秀丽,字迹金黄。1954年曾于龙溪地区文物展览会展出。“文化大革命”中,《华严经》散失,现仅存1页。

  石佛阁,现称净业堂,在大雄宝殿左廊,阁中有一尊用整块巨石雕成的阿弥陀佛像,佛像连同莲花宝座高达5.3米,脸廓丰满,形如满月。双眼圆睁,两耳垂肩,双手过膝、法相庄严,线条粗犷古朴。可惜这位石匠却把手指雕得过粗。传说,石匠在竣工时夸口说:“谁能指出一点瑕疵,工钱分文不取”。不料一个小孩却说:“佛像的手指头这么粗,鼻孔那么小,他怎么挖鼻孔呢?”石匠愧赧而走。当然,做为艺术品来说,这尊唐代大型造像,其价值不在云冈石像之下。

  同藏经殿并列的是陈太傅祠。由陈氏子孙掌管祭祀。祠后有修真净室,原是陈金花梳妆阁。陈金花削发为尼后,仍住此阁奉佛修真。墙外有姑娘墓,墓碑上刻有“唐诰封金花郡主玄妙之墓”,墓已毁,仅存骨灰。1985年春,当地政府拨款重修姑娘墓,以花岗石砌成塔状,留此古迹。

  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年)进士张一栋告老归田后居于寺中,在西墙外种植梅树千株,号为梅庄。每年冬梅盛开时节,邀请寺僧及名人饮酒赋诗,一时称为盛会。后梅庄毁于兵燹。“栗园”系漳州府学岁贡生吴性学所创,其故址已无法查考。寺中方丈后院右角曾有一株树龄已300余年的红茶花树,昔时每年早春,百蕾齐放,花色深红,大如牡丹,极为艳丽,人称寺宝,惜已枯死。

  在石佛阁之左尚有“德星堂”,俗称“官房”,原是专供来客住宿的,民国19—20年(1930—1931年)间,陶铸担任中共漳属特委书记时曾住此领导革命斗争,许多僧侣受其影响而同情和支持革命,民国26年,肖加达等7名寺僧脱下袈裟,投身革命。1956年,陶铸重游南山寺,曾赋计怀旧:“南山古寺规模在,含笑依然花满枝。鬓白重来千百感,江山妩媚故人稀。”

  芝 山

  芝山在漳州市区西北隅,原名登高山。漳州城附近,从北首天宝峰数起,昂霄十二峰逶迤南来,山势雄伟。尤其此山,为城内诸山之主峰,宜于登高临眺,故称登高山。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因山上生长紫色灵芝草,知府徐恭认为是祥瑞,上表称贺,因而赐名紫芝山,简称芝山。

  山上林木繁茂,浓荫蔽日,景致清幽,自唐代以来,梵宇甚盛。其中较为有名的古刹是开元寺,寺是唐宝历二年(826年)由高僧义中禅师(781—872年)(又称广济禅师,三平祖师公)创建的。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进军漳州,与清军对垒,寺毁于战火之中。后在寺址改建试院。寺内原有咸通经幢,又称咸通塔,唐咸通四年(863年)建,塔高183厘米。塔上镌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系建州司户参军刘镛书写,书法遒劲,有晋人风韵。明代顾炎武认为咸通经幢可称天下经幢第一。在同治四年的战火中,经幢受损。解放后,经修补后移立于中山公园,后又毁成碎片,今存于市图书馆。寺后有宋代兴建的“龙江书院”,后改为“芝山书院”。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知县陈嘉言又将其改为“漳州府中学堂”。开元寺之左有净众寺,亦年久失修废圮,现为漳州一中校舍。开元寺右有法济寺,亦已废圮。诸多寺院均已无存,唯余断碣残碑。芝山南麓的红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原为浔源中学校长住宅。民国21年4月,毛泽东率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后,就住在这二层红楼里。楼为砖石结构,楼上有毛泽东的卧室和工作室。楼下曾为中共福建省委机亲驻地。红楼现辟为“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馆内陈列着毛泽东用过的桌椅、煤油灯、雨伞、行军米袋、公文包、一对马口铁箱子和红军游击队使用的武器、袖章、文告等革命文物。楼外墙上还保留着当年红军书写的标语口号。1992年,在红楼右前方建起一座高19.32米的赭红色花岗岩纪念碑,纪念红军入漳。

  而今在芝山,尚能看到日华亭、甘露亭、威镇亭。日华亭建于明代崇祯年间(1628—1644年),高踞于山巅,清晨登亭,见一轮朝旭喷薄而出,满亭丹曦,光华耀眼,故称日化亭。甘露亭建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传说当时天降甘露,御史李元阳上表称颂,知府孙裕建此亭以纪祥瑞。威镇亭始建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由于此亭和城东南隅的威镇阁(俗称八卦楼)遥遥相对,乃以“威镇”名亭。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郡守魏荔彤重建此亭,改名“万寿纪恩亭”,以祝贺康熙皇帝八十寿。登临芝山,漳州全城及九龙江一带的景色尽收眼底。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知府陈洪谟有《威镇亭》诗云:“城上孤亭面面空,蒲城风景入眼中。溪流东下潮声壮,山势西赤地脉雄。边徼无虞钲鼓静,黎民有喜岁时丰。公余到此情无限,北极迢迢望未穷。”

  天宝山

  天宝山在漳州西北郊15公里处,五峰并峙,方圆百余里。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三月,龙溪县渔民邱善页(合并)于华封溪中打鱼,得到一颗特大宝珠,被官府征去献给真宗皇帝,说是宝珠自此山飞入溪中。皇帝爱不释手,遂赐名此山为“天宝山”。《漳州府志》载:“天宝屹然为群山之镇,五峰峭列,去城三十里,周回百余里”,“上有宝岩洞,芙蓉城、百丈泉……又有雷层、鳄鱼二寨及四角林”胜景。又云:天宝山南行至郡,一路有庵仔山、望高山、紫芝山、日华峰、万松峰、保福山、隆寿山、净安峰、腾龙山、起凤山、金峰山等12座山接淅而来。从天宝山往西,又有金沙山、杨梅岭、仙山、三尖、二尖、大尖、角岭、五凤山、十二岭、风霜岭(又称凤凰岭)、岐虎岭、大帽山等12座峰逶迤而去。故而宋代朱熹为紫芝山开元寺后讲学精舍撰的对联中有“十二峰送青排闼,自天宝以飞来”之句。

  天宝山是漳州市的屏障,它北控华安县,西北与南靖相接,素称军事要冲。据说元末的陈友定就曾屯兵于此对抗朱元璋的军队。此山景色秀丽,十二峰一片葱青,逶迤绵延,就像一条青龙自天外飞至,因而向来列于漳州八景之一,人称“宝峰飞翠”。古代天宝山中也曾人丁兴旺,烟火颇盛,设有四圩,十八社半。传就清康熙年间名臣唐朝彝就出生在杨梅岭打铁坑,唐朝彝秉性刚直,为官清正,不畏权贵,因秉公执法诛杀了无恶不作的皇叔之子而被罢职还乡。人民尊敬他,故有“九十九坑不如打铁坑”之说。后因社会混乱,这里交通不便,盗匪骚扰,屡遭山火,乡民被迫弃此而走他乡。这里逐渐人烟凋零,成为野兽出没,土匪啸聚之所。至清末,只剩下杨之江和林乌莲两户,以猎取山羊、狼、虎、禽鸟、毒蛇为生。山中有两条石阶山径,一自风霜岭通往南靖,一自杨梅岭通往华安汰口,据说这二条山径都是陈友定屯兵天宝山时开辟的。

  民国21年4月1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在毛泽东、陈毅等的领导下,从龙岩挥师南下,摧毁国民党军四十九师张贞部队的天宝防线。当时由红军第三十一团和三十二团主攻天宝山。三十一团迂回敌后,出其不意击溃守敌,攻占大尖山。三十一团从正面突然袭击,从板溪和盘桓岭间撕开缺口,直插天宝圩,截断守敌退路,与三十一团前后夹击,活捉敌旅参谋长1名,俘虏敌军官兵数千,缴获大量枪支弹药。张贞仓皇逃走,红军扫清挺进漳州的障碍。

  天宝山上杉松挺拨,毛竹青翠,景色绮丽,清初龙溪人袁庭曾赋诗云:“五峰如掌望依稀,翠壁苍屏入紫微。呼吸一声通帝座,登临千仞振秋衣。溪流回绕源头远,岩岫幽深云气归。争似西来灵鹫岭,送青排闼向东飞。”这里物产丰富,天宝香蕉、坪山文旦、漳州芦柑名闻省内外。素有“五里芭蕉城”、“百里绿林桔红乡”之称。

  圆山

  圆山座落在漳州平原西南方、九龙江南岸,距漳州市6公里,此山形似覆釜,前后望之十二面,面面浑圆,故名。此山原名岱山岩。传说,古代有个心地善良的年轻人名叫陈成,在仙祖诞辰,随众入墟场看热闹。见到山上来了个卖汤圆的老汉,须发斑白,双目有神,边摆汤圆摊边唱:“清清泉水蓝蓝表,青松树下卖汤圆,一文只能买两粒,饱吃一顿两文钱。”人们争先恐后,掏出两文钱,吃得一肚饱。陈成担心老汉吃亏折本,掏出十文钱只要两粒汤圆品尝。老汉问其故,陈成如实说出。老汉爱其心地善良,借故离开,将汤圆摊托给陈成经营。陈成不停地舀,尽情地卖,锅里汤圆总是不会减少。直卖到金乌西坠,玉兔东升,散墟收摊,还不见老汉踪影,但又隐隐约约听到前面有老汉声音。陈成循声紧随,来到一个地方,这里景致清幽,一股清泉淙淙流注,泉旁长满美丽的水仙花。这时老汉的声音消失了。陈成便用老汉卖汤圆的钱在山下安家落户,种起水仙花来。人们说,那老汉是康仙变化的,汤圆是康仙用岱山岩泥土做成的,因此人们又称岱山岩为“圆山”,即“汤圆山”之简称。

  圆山海拨501米,方圆15公里。半山上有地,形似琵琶,人称“琵琶阪”。琵琶阪上有座庙,叫康仙庙(又称仙祖庙、宋昭仁庙),庙里供奉康仙神像。传说唐代乾符年间(874---879年),京城疫病流行。御史中丞黄碣每天退朝回府,都会在长安街头遇到一个卖药老人。老人童颜鹤发,神采焕发,举止不凡。黄碣叩问老人籍贯姓氏,老人自称康长史,家住漳州圆山琵琶阪。黄碣原籍福建闽县(今福州),后回闽中为官,路过漳州,派人查询康长史,却杳无踪迹。一次,黄碣登临琵琶阪,惊奇地发现祠中供奉的神像,就是他在长安街头见到的卖药老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康仙是到长安卖药救人的。黄碣调到漳州任职时,曾想把康仙祠迁到山顶,重新庙貌。是夜风清月朗,梦见康仙身披羽衣,手执简笺,授诗云:“卖药因循未得还,却因耽酒到人间。有心只恋琵琶阪,无意更登山上山。”黄碣才取消了移址建祠的计划。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神宗皇帝封康仙为道应侯;宣和四年(1122年),宋徽宗敕改祠为昭仁庙。宋以后,康仙祠中屡有名人题咏。宋代宝玄和尚有诗云:“南望青山十里赊,五云深处问琵琶。从知天子封侯庙,原是神仙卖药家。”明代邑孝廉郭爵魁有《咏琵琶阪》诗云:“圆峤何来碧海涯,翠微深处问琵琶。虚凝洞府飞丹鼎,旧是神仙卖药家。董奉灵峰遒地脉,紫阳山郭满云霞。西来拄颊凝神望,秋气晴分面面嘉。”山上还有啸台、石池、仙坛诸胜景。

  圆山山下一马平川,土地肥沃,泉水甘冽。如蔡坂、大梅溪、小梅溪(现属龙海市),都是种植水仙花的理想地方。这里上午阳光灿烂,下午山影遮蔽,滨临九龙江边,地势较高,都是松软的沙质土壤,又有温泉流经地下,适于水仙花在冬天繁殖生长。圆山水仙花鳞茎肥硕,可以雕刻成各种优美造型,如蟹爪水仙之类。其中的金盏、百叶尤负盛名。漳州圆山水仙花品种,向为台湾、日本水仙花所望尘莫及。她有晶莹洁白,黄如金、白如玉的花朵,有翡翠般的长叶,银丝似的根须,又有沁人心脾、令人陶醉的芬芳;还有亭亭玉产的丽姿,更有幽雅高洁的品格,因而深为人们所喜爱。

  龙文区风景名胜古迹

  云洞岩

  云洞岩在龙文区蓝田镇蔡坂村,距漳州市芗城区10公里,海拔280米。因为山中有一个深广各丈余的石洞,每当天将降雨之时,云雾即从洞中飞出,雨过天晴后,云雾又会飘回洞中,故而得名。民间又称为洞岩。相传隋开皇年间(581—600年),有一老者自号潜翁,隐居山中修道。潜翁喜养鹤,山下时闻鹤鸣之声。据《漳州府志》载:“云洞岩顶有仙亭岩。山岩石壁,高出云霄。宋僧人往,见二士对弈,就之,化为白鹤,冲天而去。”故又名“鹤鸣山”,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这里山岩突兀,名胜集中,方圆仅10华里,却具有千山万壑之气概,人称如放大的山石盆景。明代翰林学士牛熙说是“山尽石,石尽美且巨,他山莫侪。”尚书陆定则以“突兀万石攒,逶迤两溪抱。风狭云进凉,泉留月亭皓”概括此山全貌。主要景点有月峡、仙人迹、瑶台、千人洞、风动石、鹤室、先天洞等30余处。

  月峡是个石洞,由几块欹侧巨石累迭而成。洞的左右相互贯通,洞顶豁开数尺,洞内有一泓寒泉,清莹秀澈,终年不涸。中秋子夜月悬中天,月光从洞顶裂罅照入,射到洞内寒泉上,泉水又把月形返照到洞内石壁,形成三个月亮,故称月峡。穿过月峡,左侧巨石上有一个深深的足迹,这便是“仙人迹”。其东侧便是“一川风月”景点。当月白风清之夜,于此烹茶煮酒,啸卧江山,玩赏天上婵娟,足使游客襟抱顿豁。

  瑶台是云洞岩胜迹之一。瑶台附近有晒衣台、云根洞、留仙榻诸景点。还有一个洞,人称“千人洞”,洞口狭小,人须匍伏始得进入,而洞室宽广,可容纳千人。古代兵荒马乱之时,百姓常入此避难。山顶岩盘上有一桃形巨石,人称风动石,以手推之,兀然而动,堪称奇石。因而被宋代的祝穆收入《方舆胜览》一书。

  云洞岩还被誉为“闽南第一碑林”,上有历代摩崖石刻150余处。从五代至清道光年间,名人如宋代的朱熹、明代的丰熙、林达等,都在山上留下题刻,而且行、楷、草诸体皆备,可谓满目琳琅。其中天柱峰百丈峭壁上的“搔首”二字,每字2米见方,是云洞岩最大石刻。丰熙的《鹤峰云洞游记》石刻,全文1100余字,概述云洞岩之奇观,文章高古,书法遒劲。这些石刻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奇石、怪洞、缥渺烟云,是为云洞岩三绝,再加上摩崖石刻,可谓锦上添花,游览者络绎不绝。

  江东桥

  江东桥在漳州长城东郊约16公里处,龙文区北溪下游,厦漳高速公路建成前,它是通往厦门、泉州、福州必经的公路桥梁。这里两岸高山夹峙,江面宽广、水深流急、地形复杂,立墩十分艰难。可是,此桥毕竟横跨江面。这使它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占了一个光荣的席位。

  南宋绍熙年间(1190—1194年),郡守赵伯逖以木舟相连,架设浮桥。至南宋嘉定七年(1214年),郡守庄夏垒石为墩,欲架设木桥,因水流湍急,桥基屡砌屡毁。一日工匠得到“神虎负子渡江”的启示,乃告成功,故又名“虎渡桥”。据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江南石桥,虎渡第一。昔欲修桥,有虎渡江息于中流,控之有石阜,循其脉沉石绝之,隐然若梁,乃因垒址为桥,故名虎渡。”石匠就是在老虎休息的石阜抛厂垒砌,形成石基,再在石基上砌桥墩,架成木桥。南宋嘉熙元年(1237年),木桥被火焚毁。礼部侍郎李韶改铺石梁。宋代郡守黄朴的《虎渡桥记》云:“计其长三千尺,址高百尺,酾水一十五道,梁之跨于址者五十有八,长八十尺,广博皆六尺有奇。”每道架设三条石梁,两旁置栏杆,桥两端均有路亭,供往来者憩息。桥的东西两端各设一个关卡。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郑成功部下骁将刘国轩为拦阻清兵,毁桥据守。战后,福建总督姚启圣又建成木桥。随之,靖海侯施琅改铺为石桥,左都督蓝理、将军郭元龙重加修葺,古桥得以保存。民国初修建漳嵩公路时,加高桥墩、桥面,以钢筋混凝土加固,旧石桥照样保留在下层。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毁桥以阻拦日军。今日的钢筋混凝土桥,系1972年建成的,显得雄伟、宽敞,仅在西岸保存两孔旧桥,让游客得以观赏虎渡桥遗址及其巨大石梁。

  虎渡桥对研究我国古代的桥梁建筑,具有较大价值。当代中国桥梁专家茅以升曾考察过江东桥。1962年,他在《中国的石拱桥》一文中说:“中国石拱桥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800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200来吨重,究竟是如何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知道。”我国桥梁界先辈罗英推测,很可能先将石梁各面琢平,后用杂泥麻筋等糊成圆柱形,晒干后可以滚动的办法运送,先运到大木造成的车上,再运置特制的大木船上,待洪水暴涨时,运到墩旁,利用潮汐涨落,架到石墩上。江东桥共十九孔,每孔跨度不一,最大跨径21米左右,每块石梁又在百吨以上,自重在跨径中产生的弯曲拉力刚好接近桥的石料的抗强极限,因而才能经久不断裂。在800年前,古代的劳动人民就已解决弯曲理论的尖端问题,如此精密的计算,不能不使现代的科学家折服。

  龙海市风景名胜古迹

  白礁慈济宫

  白礁慈济宫在龙海市角美镇白礁村,简称白礁宫,距漳州市40公里,是一座宫殿式建筑,民间称为闽南故宫,祀保生大帝吴本(音滔)。该宫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吴本(979—1036年),白礁人,自幼颖敏好学,心性纯厚,立志学医,济世救人。他双亲早亡,只身游历天下,遍访名师,后来在四川得遇一位老医师,经其指点,医术造诣甚高。学成后,回到闽南故乡,他能妙手回春,手到病除,当时即被誉为“华佗再世”、“扁鹊复生”。

  北宋仁宗之母刘太后患乳疾,太医束手。朝廷悬榜,征召良医。吴本适游医于汴梁,揭榜应召,用针炙加以草药内服外敷之法治愈太后乳疾。仁宗要他留在朝中为“御用太医”。吴本志在济世救民,婉辞拒绝。仁宗乃封他为“妙道真人”。

  景佑元年(1034年),闽南瘟疫流行,疫区人亡田荒,一片凄凉。吴本率徒众奔走于崇山峻岭和田野乡间,边采药,边治病,活人无数。景佑三年(1036年)农历五月初二午时,年事已高的吴本在家乡龙岩池攀崖采药,不幸跌落岩坑,伤重逝世,享年58年。吴本一生茹素,没有娶妻,对病人不分贫富贵贱,一概悉心救治,深得闽南人民爱戴。他逝世后,闽南父老自发在他的故乡白礁村建“龙湫庵”祀奉他,称为“医灵真人”。绍兴二十年(1150年),宋高宗把龙湫庵改建成金碧辉煌的三进殿宇,赐名“慈济庙”。乾道元年(1165年),孝宗皇帝又将“慈济庙”改为“慈济灵宫”,简称“慈济宫”。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传说明成祖的皇后得乳疾,梦见吴本为其治愈病症,醒来后差人到闽南查询,果有此庙。永乐皇帝乃敕封吴本为“吴天医灵妙惠真君万寿无极保生大帝”,皇后还赐给石狮一对。此外吴本还有“吴真人”、“吴真君”、“英惠侯”、“花桥公”等名号,成为闽台最有影响的民间神祗之一。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慈济宫增建前殿,道光四年和民国10年两度由地方善信和海外侨胞捐资修建,宫宇规模不断扩大。

  现存慈济宫为宫殿式建筑,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双层五六三进,面积1300平方米,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布局奇特。宫内宽敞明亮,配有多个戏台,可以同时演出五台戏,容纳观众4000多人。宫内建筑可谓集宋、元、明、清各代建筑艺术之大成,分前、中、后三殿。前殿为重檐歇山顶,立柱抬梁,两层五六宫楼。大门两侧踞立一对紫金色镇殿石狮,是始建时文物。前殿骑楼成一长廊,10根自台湾运来的盘龙彩绘石柱一字摆开。长廊门悬“真人所居”巨匾。前殿两侧延伸为文武朝房,突出主体,成辅佐之势,整体结构雄伟壮观。左右宫门前立着方形石柱,上镌竹枝图案,以竹叶巧妙地组成:“慈心施妙法,济世益良行”和“保我德无量,生民利泽长”两副对联,东西两厢壁上镶嵌“二十四孝”故事人物浮雕。殿内檩椽斗拱,绘彩描金,十分华丽。

  在中殿前有一花岗石砌成的天井。天井中有一深仅丈余的“龙泉古井”,井水清澈如镜,此井相传是吴本生前为患者洗涤伤口的泉水,水质甘淳,建宫时垒石为井,终年不涸。数百年来,无数信徒到此恭请“圣水”,祈求消灾灭病。来寻根谒祖的台湾同胞则称之为思源井、团圆进、平安井。井台上立着一尊石狮,这尊石狮,人称“国母狮”,是明代永乐皇帝的皇后赐的。石狮右掌还握着一个“本”字印鉴。狮后的石壁上浮雕着五幅图案,正中为鲜花盛开,两旁是飞天乐伎,外侧各雕双狮戏球。中殿祀吴真人塑像,冕旒端坐,神态慈蔼。殿中联匾,琳琅满目。宫内原供奉有保生大帝开基祖神像3尊,俗称“一大帝”、“二大帝”、“三大帝”。二大帝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随郑成功军队赴台,现在供奉在台南县学甲慈济宫内;三大帝供奉于厦门同安青礁慈济宫内;一大帝仍供奉在白礁慈济宫正殿。

  后殿的楹、梁、藻井、四壁,尽是前代名流的丹青佳作,山水城廓,花木禽鸟,文臣武士,仕女才人,列不栩栩如生。

  300多年前,许多白礁人随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即定居台湾。他们思念故土,在当地也建起类似的慈济宫,祀奉保生大帝。他们都把白礁慈济宫奉为“开基祖庙”。每年农历三月十一日,在台南南学甲镇慈济宫前,都要举行规模盛大的“上白礁”“谒祖祭典”活动,情怀大陆故土,遥拜开基祖庙。

  百花村

  百花村在漳州城南的龙海市九湖乡,距漳州城2.5公里。该村原名塘北长福村,是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种花专业村。村民皆姓朱,男女老少都有一套种花技术,家家户户辟园种花。

  据长福村《朱氏族谱》载:宋代大学者朱熹的第七代孙朱填任漳州府长泰县县吏,因失库银,无法赔偿,带着幼子朱镛逃到莆田避祸。经过两代,逢兵乱,全家又回到漳州,分散定居于漳属各地。长孙朱以仁跟随其父朱镛于明永乐元年(1403年)农历八月十三日流浪到九湖的山野之中。他们发现这里气候温和湿润,花草繁茂,就留居下来种花为生。从此代代相承,种花卖花,朱姓家族随之蕃衍成一个村落。因有“养花长福”的谚语,故取名长福村。《漳州府志》载:郭南五里有乡曰塘北,居人不种五谷,种花为业。1954年,长福村花农组织起来,创办长福花果苗场,种花200余亩,1000余种。花农在精心种花的同时,还以奇形怪状的石头、绚丽的贝壳和奇妙的小树,制成精美的盆景,出口创汇,年产值18万元。196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到此视察,看到村里村外繁花似锦,非常兴奋,当他知道这里以种花为业时,高兴地说:“你们每家每户都种花卖花,那不就是百花村吗?”百花村之名由此而起。朱德还赠送5本《兰花谱》给花农。村口门额上“百花村”三字,是1980年陆定一到此题写的。

  目前,村内有花圃120多亩,名花异卉近千种,盆景数万个。主要品种分为草、木、竹三大类。草本鲜花有100多种,以兰花、水仙花、茉莉花为主,仅兰花就有报岁兰、素心兰、大青兰、四季兰、君子兰等40多个品种;木本以梅花、茶花为主;竹类以观音竹、绿蒂竹、水竹、文竹等为主。此外,还有果木、黄杨、仙人球、古榕、罗汉松等盆栽盆景。

  百花村村民的收入靠种花、结婚办喜事也离不开花。村里风俗:结婚的人家,要制两条花龙,放在客厅桌上;两只花篮,挂在客厅梁上;还要在大漆盘上堆菊花、万寿花、青竹等,放在洞房桌上,祝福新婚夫妇富贵长寿、白头偕老。新娘过门也以花遮面。婚后的第四天,舅子控房也要以桂花、石榴花相送。这些爱花习俗,至今在村民的生活中还有不少保留。

  现在,百花村日益兴旺。村民除了不断提高种花技术外,还不断培育、引进新的品种,他们将高山古刹中的名贵花种文殊兰等移到花圃中培育,还从国外引进稀有名花品种加以驯化培植。百花村的花卉和盆景盆栽销往国内18个省市和港澳地区,还远销到亚洲、欧洲、非洲的10多个国家

  云霄县风景名胜古迹

  陈政墓

  陈政墓在云霄县城西的将军山麓,离城约3公里。墓的规划恢宏,气魄雄伟,人称“陈王墓”。

  陈政字一民,河南光州固始人。其父陈克耕,追随李渊、李世民父子起兵太原。陈政跟着父亲攻克临汾等郡,以功拜玉铃卫翼府左郎将归德将军。唐总章二年(686年)因福建广东边界的泉(州)潮(州)之间少数民族苗自成、雷万兴等聚众攻城略地,时称“蛮獠啸乱”。唐高宗命陈政以朝议大夫兼岭南行军总管,率将校123员,府兵3600名入闽“平乱”,镇守故绥安县(今云霄)地界。唐高宗下诏给陈政:“莫辞病,病则朕医;莫辞死,死则朕埋。”要求他“靖寇患于炎方,奠皇恩于绝城。”

  陈政到闽南后,见到局势严重,兵力不足,难以应付,便退保到今漳州以北的九龙山一带。上表向朝廷陈述情况,请求增兵。唐高宗让陈政之兄陈敏、陈敷,继率五十八姓兵将来援,陈政的母亲魏夫人也随军南下。兵至浙江江山,陈敏、陈敷染上瘴气,相继病故。魏夫人把援军带到闽南。陈政有了援军,随即越过九龙江,直达云霄屯兵于此,并置宅于火田村。过九龙江时,陈政见到滚滚东流的澄江碧水,对随行将校说:“此水极似山西上党的清漳河。”从此,这条江就被称为漳江。后来他的儿子陈元光安定局势后请建州县,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称州为“漳州”,称县为“漳浦”。

  陈政进驻云霄后,率副将许天正、军咨祭酒丁儒、先锋李伯瑶、营将马仁等,在组织平乱,安定社会的同时,安排军士屯垦,置村建堡,以耕养战,逐渐平定混乱局面,也为以后设置漳州,开发闽南奠定基础。仪凤二年(677年),陈政在云霄病逝,由其子陈元光奉旨袭职。元无便把父亲陈政和母亲司空氏安葬在将军山。此山一峰独耸,有直上云霄之势,故原称云霄山,因为葬了陈政才改称将军山。陈元光累封王爵,后来也死于战事,古代有把儿子职位移给父亲的习惯,后人因而也称陈政墓为陈王墓。墓前便是当年陈政操练士兵的演武亭,现在离墓不远有一小村,仍称演武亭村。传说陈元光葬父不久,有个风水先生过此,对陈元光说这块墓地“有王气”,陈元光怕得“大逆不道”罪名,命人迁墓改葬到人迹罕至的平和大峰山顶。400多年后,到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忽然有个叫林机的人告诉县令,说有陈政将军托梦要求还葬云霄,还说有砖一坎在普贤寺后旧墓的墓侧,请即派五百人去取出修墓。大家望去,果然挖出许多砖块,这林机便承担修墓工程。不到一个月,云霄的人忽见有盛大的仪仗队,黄旗前导,鼓吹喧传,从大峰山而来,趋将军山前消失。众人赶到山前,才知道新墓已修好了。

  陈政墓之前原有享堂,堂分前后两进。墓前平台拜坛面积300多平方米。拜坛以下,甬道两侧,排列着一对对的石雕文武翁仲,石马也是着马衣,戴面具,鞍辔上纹饰华美。石马的基座,刻有翻滚的尘烟。还有石虎、石羊等唐代大型石雕,雕刻风格古朴,显得雄伟肃穆。墓附近有一溪涧,名马坑,相传为陈氏饮马处,山麓有磨剑石、试剑石等一批是与“开漳”有关的古迹。

  陈政历来被尊为闽、台、粤和海外侨胞中陈姓的祖先,陈元光又被尊为“开漳圣王”,加以海拨426米的将军山高标秀异每逢元霄、中秋睛夜,自漳州城内望去,皓月当空,恰似挂于山巅,素有“将军挂月”之称,为云霄一大胜景。因而前来瞻仰游览的人不绝于路。

  漳浦县风景名胜古迹

  赵家堡

  赵家堡在漳浦县城东南湖西乡硕高山西北麓,距县城35公里。

  据《宋皇室玉牒》记载:南宋末年,宋太祖赵匡胤的三弟赵匡美之十世孙赵若和受封不闽冲郡王,就藩于福州。元军南下,少帝道经福建时,赵若和扈从,浮海入广东,驻跸崖山。祥兴二年(1279年)二月,崖山陷落,陆秀夫负少帝蹈海自尽。赵若和与黄侍臣、许达甫等率海船十六艘突围,到浯屿岛遇飓风,便在漳浦登陆。初居银坑村。为避元军追捕,迁居积美村。黄侍臣以女嫁他,他就冒姓黄,隐居避害。明洪武十八年(1386年),其裔孙黄明官娶黄姓女子为妻,人告其同姓通婚,引起诉讼,始说明本姓赵。经御史朱鉴查验族谱,特为奏请朝廷,准其恢复赵姓。至明隆庆五年(1571年),赵若和的十世孙赵范中进士,官至浙江按察使司,兵备道副使。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致仕后,为了防御倭冠,就有了建筑城堡的想法。他认为硕高山地区是聚族而居、后世永昌的好地方,就在此修缮楼舍,构筑城堡。因赵范字鸿台,故赵家堡旧称鸿台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赵范之子赵公瑞官至文华殿中书舍人等职。他苦于“堡外村民居住星散,诚恐变生叵测”。而堡内设施又已局部颓坏,于是向地方政府申请“修堡卫民”。获准之后,他考察开封、杭州宋代两京建筑布局,拓宽旧城,重砌石基,增设马道、女墙。增加不少仿宋建筑和怀宋题刻,至明崇祯六年(1633年)扩建工程竣工,前后费时一十四年。

  赵家堡至今仍屹立在硕高同的滨海处。此城南傍丹山(今称灶山),东南依观音山,近处接崇信山,峰峦起伏,一面朝向盆湖,山环水绕,景色宜人,素有“五里三城”之称,而且处处仿照两宋故都,城墙以条石砌基,高6米,顶部厚达2米,周长1082注,外有垛口,内有女墙,中间是宽为1米的走马道。墙外掘有护城壕。城设四门,东、西、南三个城门都嵌有题名石匾,东为“东方钜障”,西为“硕高居胜”,南为“丹鼎钟祥”,北门则仅立标志,赵家堡今尚完整保存的城墙周长达1500米,面积在0.5平立公里左右。

  步入东门,高耸着赵家堡的主建筑“完壁楼”,这是一座四方形的三层楼房,在花岗岩条石的基础上,以三合土为墙,高达20料,周长88米,占地400余平方米。第一层楼有10间房,第二层有9间房,第三层为四合大通廊。楼下天井里有古井一口。天井右角凿有通往城外的暗道,以防不测。二层楼窗口全为八字形,内大外小,便于防御。楼前还有一座二层楼与之相对,楼外围以石基土堡,俗称内城,完壁楼今已辟为宋史陈列馆,馆内陈列着宋朝18代皇帝的肖像以及有关宋史的文物资料。

  出内城往西南行约30米,就到外城中部。这里并列有5座府第,俗称“官厅”,为仿南宋临安凤凰山下的皇宫建筑。每座5落,纵深67.4米、宽19米,后落为双层楼阁,共30间房,5座计有150间房。迎门墙上挂着一块“福耀贺兰”的金字匾额。府第前是石板铺成的广场,场上有“修竹”、“父子大夫”石坊。广场前有内外鱼池,两鱼池之间有一石桥横跨,石桥称“汴派桥”,含宋故都汴梁衍派意。此桥是按“清明上河图”仿制的,桥上建有六角凉亭。过汴派桥,东南行约40米,有“禹碑”,又称“峋嵝碑”,全文77字,原为四块,高2米、宽1.5米的青石板刻成,今仅存2块,碑文记载大禹治水功绩,其篆书笔法高古,难以辩识,全国同类碑记仅存3处。过此有“咫尺玄门”石刻。再循小径至南门,有“聚佛宝塔”,塔为青石砌成六角7级实心墙,共有6米高,六面浮雕有20尊佛像,形似开封的宋代铁塔。从南门顺山坡小路东行约50米,有一“墨池”碑,碑上摹刻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的米芾手迹“墨池”二字,碑高1.56米,宽0.68米,字高0.5米,宽0.45米。沿内外鱼池之间的堰岸可至西门,这里有2块建城碑记,西门东北角旧有“武庙”,今已圮。自武庙往东北行约60米,至“缉卿小院”,这是赵氏族人读书之所,小院已废,仅存一块门额和石桌,八角井,石上留有“读书处”题刻,堡内还有“悟石”,“云巢”以及明代书法家张瑞图所书的“松竹村”等石刻。

  赵家保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古堡遗址,其建筑构思处处模仿北宋风格,表达赵氏子孙对乃祖功业的追怀,对国破家亡的悲哀,对抗倭御侮的决心。1985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已将赵家保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关部门曾多次拨款修缮,它正以自己独有的风貌欢迎中外游客的光临。

  海月岩

  海月岩,旧称海月庵,在漳浦县沙西乡埔里村梁山南麓,下临漳江口,北离漳浦县城51公里,西距云霄县城20公里,南与东山岛隔海相望,为闽南著名古刹。《漳州府志》载:“海月岩,宋时建,辟石洞为佛台,俯瞰大海,海月初上,必照佛顶,故名。”明代四川按察副使陈锦在文章中记述:“不知岩创何代,有石刻宋咸淳时重兴……。”民间传说:“唐代有一京官告老还乡,途经闽海,舟行遇风,停泊岩下,夜间忽见岩上异彩辉耀。因而舍舟登山,携家归隐于此。凿山开道,开创岩寺。可见海月岩至迟在宋代即已开拓。至明初,寺庙废圮,嘉靖年间(1522~1566年),漳浦县兴教寺性德长老曾重修海月岩。近年又修葺一新。

  海月岩景区方圆5平方公里,背倚古貌苍然的老人峰,前挹茫茫无际的沧海,山上又有岩洞古刹,融壮阔与清雅幽静于一体,是以古往今来,游客络绎于道,题刻遍于崖壁。

  游人沿漳浦到支霄的公路驱车约1小时就可到达岩下的“羊角潭”。然后攀登于360级的石磴上,石径尽处的巨石上刻有“楞伽深处”四个大字。这里草木葱茏,鸟语花香,过桥便是“不二门”,这是由两块互拱的巨石构成的天然“山门”。入门稍一转弯,便见一块磬石,上镌“海月岩”三大字,下有篆书“鹫岭云门”四字。

  海月岩寺凭借天然石洞修成。岩顶一块宽约15米、长达30余米的巨石,成为寺庙的天然屋顶,洞中大殿前区祀弥勒佛和十八罗汉塑像。殿正中祀一石刻如来佛像,系就洞后石壁精雕而成。人称:中秋之夜,碧空无云,月光经岩下羊角潭水折射上来,恰好照在如来佛像胸前,谓之“月照禅心”。在大寒前后,表朗气清,旭日初升,朝晖映射海面,光入佛堂,岩殿之内水光荡漾,谓之“日出窥禅”。寺前有旷埕,凭栏远眺,北望则重峦迭嶂,蔽日遮天,东望则涛惊浪涌,帆樯出没,海阔天空,岛屿星罗,回首则漳水如练,郊原如绣。再玩味大雄宝殿上的对联:“海气凝云,云气结成罗汉相;月光映水,水光返照菩萨心”。寺前对联:“天地生成,石布兰场真佛境;江山毓秀,波呈海月照禅心”,禅机实境,可谓水乳交融。明嘉靖进士、南京工部尚书朱天球有《游海月岩题咏》诗云“”千年宝刹自天工,此日登临兴不穷。新月浮潮寒欲曙,古松卧壑午生风。数村烟树微茫际,几叶渔舟荡漾中……“

  从殿前埕地穿过梁山神祠,左边有一石洞,称“别有天“。洞顶巨石覆盖,洞口有名人题刻,洞外林森蓊郁,入洞则轩敞清爽,居然别有天地。素称洞天胜景。自岩寺西南沿山径行数百步,一巨石兀立于前,其南有一尊浮雕赤足观音佛像,高可盈丈,刻工精致,栩栩如生,神态肃穆慈祥,下临江海,石上镌“落伽境”三字。由此东行百余步,复有一洞,四围岩石嶙峋,洞前浮雕四面佛一尊,洞里石壁镌有“知止洞”三字。其下镌有寺僧题刻的“凌云石室自天然,江月峰僧印洞前”等诗句。

  寺西有一股清泉自石壁中渗出,潺潺流入三口连通的石井中,虽说是涓涓细流,却也能久旱不涸,泉水清冽甘甜。井畔石上镌有“功德泉”三字,下署明万历进士、云南参议刘廷惠题刻,中有“何来圆觉隐西天,布地先开玉井泉。错落瑶华诸念净,空明石乳一方禅”之句。书法遒劲,游人每驻足观赏。泉前有一奇石,上镌“韫玉”二字,击之则发出“咚咚”鼓声。从“功德泉”北面的“福地洞天”下去,就是“了然洞”,洞中有淙淙水声,凉气袭人。由洞口可攀登至洞顶,自洞顶前行,就到“卓石桥”,只见一长石横跨深涧之上,石上刻有“云根迭迭渡深坑,架作桥梁济客行……”等诗句。

  寺南百米处有一石突起,上镌“无住境”三字,此地正当山梁高处,极目遥瞩,北面山峦间一峰耸出,色翠如黛,上削下硕,形似立佛,俗称“海金刚”,又称“金刚拥翠”,为海月岩外景之一。出西院门登山,经石城门到大山岩,岩东南山上有一磐石平卧,石旁有涓涓清泉,樵夫游客常憩息于此,称“樵息石”。在此东望,有石相迭,酷肖老翁踽立,称“老翁石”。其下有一长条石,中有一笔直裂痕,传为神仙试剑石。老翁石在山岩绝顶,从石上俯览,风光无限。南望海天一色,诸岛如在雾中,若是渔汛之夜,则海面渔灯万盏,与天上的星月交辉,蔚为奇观,寺僧仰楼题联称赞“日玩千江水,夜观万盏灯”、“山依人生色,海得月光辉”。

  海月岩下,漳江口外有一石塔,屹立于江心。塔下礁石堆积,古称“石矶”。《漳浦县志》载:此处原有一石笋,被雷击毁。清嘉庆年间,里人以地关形胜,构此石塔以代,称“石矶塔”。塔高约30米,共7层,上镌“斯文永昌”四字,塔身中空,可以攀登。

  海月岩既有山光,又有水色,得天独厚,山中石刻可见者60余处,列为漳浦县文物保护单位。

  东皋书院

  东皋书院,又名明诚堂,在漳浦县东郊石斋村,距漳州市56公里,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黄道周25岁时曾移居于此,称东皋书室,后废不用。明崇祯十七年(1664年),黄在这里修建四合院式二栋间堂屋,名为“明诚堂”。在此向弟子讲述《明诚》二十六章,并研究天文易理。1961年辟为黄道周纪念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县志载:“明诚书院者,石斋先生讲学处也,昔子思子以自明诚……”。

  黄道周,字幼玄,一字螭若,号石斋,明万历十二年(1585年)生于漳浦县铜山岛(今东山县),少时耕读于铜山,25岁时移居漳浦县城东皋书室。于天启2年(1622年)33岁时中进士,崇祯二年(1629年)官右中允。宰相钱龙锡因袁崇焕冤案受株连,举朝文武不敢谏,独黄道周连上三疏,钱得减死,道周降调。遇疾求去,临行上疏,语刺大学士周延儒、温体仁等,被斥为民。复起为少詹事。道周工书善画,以文章风节高天下,严冷方刚,不谐流俗。公卿多畏而忌之。崇祯四年,廷推阁臣,帝用杨嗣昌等,道周劾之,触帝怒,遭丈刑,降三级,戍广西。越年复故官,以病归。崇祯十七年(1644年)清兵大举南下,福王在南京建立弘光小朝廷,道周被召为吏部尚书,但很快为清兵所灭。唐王在福州登基,改元隆武,年已58岁的黄道周被任为太子太师,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掌握兵权的郑芝龙拥兵自重。道周明知大势已去,请命募兵,率学生、义民1150人分三路出至江西,因从寡悬殊,在明堂里兵败被俘,囚禁南京,绝食七天不死。清廷让降将洪承畴以好友的身份劝降,道周大义凛然,严词痛斥。隆武二年(1646年)三月五日,在南京东华门慷慨就义,年62岁。

  黄道周著作繁富,最著名的如《三易洞玑》、《易象正》、《洪范明义》、《春秋揆》、《续离骚》、《石斋集》等,多是在东皋书院完成的。黄道周的座右铭是“严于律己,忘我为人”。他以榕树风格“自为蔽兮,行同日月,弃细从大,实有所学,四季常青,立身坚确”要求自己,歌颂榕树“翠幕高张,便于坐谈,凉荫行人,忘归卸担。”临死时留下的绝命书是“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

  东皋书院坐北朝南,四周围墙长124米,围墙内有100多平方米的庭院。围墙大门外西边竖立“黄道周讲学处”石碑,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馆内保存黄道周手书横匾“东菰书舍”、“明诚堂”。天井中放置黄道周制作的石质天地盘。这是以花岗岩砌成的正方体石板,分两层台式,下层每边长5米、高37厘米,上层每边长3.7米、高42厘米,盘面每边刻有128格,全盘16384格。在方格中间刻8个大小不等的同心圆。以圆表示天,以方表示地。此盘是他研究天象,演绎易理和讲授天文学时用的仪器,是一件珍贵的历史文物,受到当代许多专家的重视。

  离纪念馆不远的北山有黄道周墓,也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印石山

  从漳浦县城关环城路南行转东再顺漳浦至厦门公路行约半里,就到了印石山麓。山下有革命烈士陵园。进门迎面是一座高10余米的革命烈士纪念碑耸立在高坡上。碑上长眠着为闽南和漳浦人民的解放而牺牲的革命烈士王占春、冯翼飞、张长水、吴忠坚、张太西、何兴等人的忠骸。沿着纪念碑东北面的曲径登上峰巅,一块方形犹如大印的巨岩横镇其上。大印石西畔有一个六角形六柱亭子,亭中有桌,此亭因山得名,称印石亭。

  旧《漳浦县志》载:此亭始建于北宋元佑年间(1086~1093年),为漳浦县令傅希龙所建,后废圮。1936年湖西华侨蓝秋金捐资重建。小憩印石亭,时闻风生冈壑,松涛吟啸,这是漳浦十景之一----“印石松风”。在亭上环视,印石山如舒翼之飞凤,而大印石恰如凤凰头上的冠冕。古人有诗云:“碧璋平高玉印横,松风十里响纵铮。有时一枕惊残梦,疑是洪涛半夜生。”

  印石西面的石壁上摩崖镌“吕令峰傅公河”六个大字。吕令指的是宋代任漳浦县令的进士、晋江人吕王__寿。他在任内留心治教,劝课衣桑,关心人民疾苦。传说铁匠陈家苏之子为虎所食,吕大怒,在城外岭上掘一陷井,旁立榜书:“暴吾民者入吾井”。虎果投于其中。后人感念他的爱民之心,称此岭为虎坑岭,称印石山主峰为吕令峰。傅公指的是宋代仙游人进士傅希龙,他在漳浦县令的任期内振兴文教,修缮城郭,兴修水利,在城西南凿河,引鹿溪之水灌溉良田,后人称此河为傅公河。

  在印石山东面石壁的上半部,镌有“忠孝廉节”四个大字,这四字分别指的是漳浦历史上的四个名人:黄道周的忠,高东溪的孝,张若定的廉以及年轻寡居、培养出一门三进士的陈氏的节。石壁下半部镌有“中山林”三个大字,这是民国23年(1934年),漳州专员兼漳浦县长朱熙为纪念辛亥革命23周年和孙中山先生逝世5周年,与各界人士上印石山植树造林后留下的题刻。如今这里绿树成林,花果满山。但是观赏不忘种树人,印石山正象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娓娓地诉说着历代正人直士、流风善政的故事,激励人们发扬历史优良传统,去建设幸福美满的新生活。

  印石亭东侧30余步远有一卧地巨石,石背上印着一个大葫芦和一个1尺多长、5寸多宽的足印,这就是仙葫芦与仙脚印。

  诏安县风景名胜古迹

  九侯山

  九侯山在诏安县东北部,距县城约15公里。此山九峰并耸,尊若公侯。据宋《漳州图经》载:“夏禹庶子封于会稽,其后子孙九人入闽,殁而为神,各主一山。”故名

  此山为乌山支脉,并列的九个山峰中,最高的为天柱峰。全山方圆十余里,峰峦迭翠,奇石嶙峋。山上有天开门、九侯禅寺、五儒书室、棋盘石、香炉石、风动石、云根石、天然桥、牛眠石、鲤鱼石、观音石、三宝石、飞来佛、罗汉洞、松涧泉、瀑布泉、花瓶石、福胜岩等二十四个景点,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游客沿山间小径,向天柱峰方向登攀,山路弯弯,两旁古木参天,烟雾迷茫。行至山腰,就可风到两块巨石架迭而成的天然石门,上镌“天门”二字,俗称“天开门”。天门顶部有一巨石,形如棋盘,石面的棋局痕迹,依稀可辨,人称“棋盘石英钟”,相传仙人曾对奕于此。天开门附近的岩壁上有摩崖石刻,上镌元代大德十一年(1307年)寺僧无碍所书“九侯名山”四个大字,附近还有“万山第一”、“群峰独秀”等石刻。过此而前,清溪从山中蜿蜓而过,一块巨石横卧于溪流之上,天然成桥,故而人称“天然桥”。过桥就是九侯禅寺。此寺又称九侯庵,始建于唐代,宋淳佑五年(1245年)、清乾隆九年(1744年)及光绪年间(1875~1908年)屡有修缮。为诏安主要寺院之一。山门石匾上刻有“大名山”三个大字。殿供如来宝像,正殿上悬挂有“洗心之藏”木匾,为明末大学问家黄道周所题。两边的东斋、西斋存有朱熹手迹。山中还有宋王十朋、明罗汝芳等书法名家的石刻。前殿右边有望海楼。登楼凭眺,烟波云树,历历在目。寺前有“五儒书室”,系巨石天然迭架而成,室内可从数十人,洞口镌“五儒书室”四字。据载,南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大禁所谓“伪学”。被列为“伪学”名单的学者四散避难,金陵赵嘉客、洛阳周直言、临汀伍仲求等五儒因而来到九侯山,在这天然石室时隐居讲学,石洞因此得名。

  围绕着九侯禅寺,还有“牛眠石”、“鲤鱼石”、“云根石”、“云梯”、“飞来佛”、“松涧泉”等景。牛眠石形如耕牛卧地而眠,故名;鲤鱼石在九侯禅寺的左边,下临深溪,水花飞溅,一石昂首向天,高达数丈,酷似鲤鱼跳龙门,故名;云梯系层岩重重堆迭,整齐如梯,游人拾级而上,其下烟云缭绕,梯上之人如在云间,故名;其旁的云根石,是因为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进士胡士鳌等人共游云梯后,大收“云根”二字,并有题跋摩崖刻于其上,故名;飞来佛在九侯禅寺左后方,是利用天然石笋雕刻而成的石佛,并建有八角亭围护,显提小巧玲珑,天工人工,结合无间,自然佳妙。

  九侯禅寺旁尚有福胜岩,系一天然石室,石室前平坦如台,登其上临眺,千山万壑,远林近水,尽入眼底。这里是九侯山揽胜的最佳处所,室内前厅砌墙设龛祀佛,后进辟为居室。花瓶石在花瓶峰之巅,形好巨瓶,高仅数丈,而有凌霄插汉之势。花瓶峰即因此而行名。香炉石亦为凌空巨石,状似香炉,十分秀丽。山麓还有一个大石洞,名“陈吊洞”。传说宋末元初,福建畲、汉两族人民起义领袖陈吊眼曾屯兵此山,陈吊眼本人就居于洞内,洞即因此得名。

  九侯山素有“闽南第一峰”之称,清人张绳武有七律《游九侯岩》云:“松环石刹暮鸦边,欲与名山话旧缘。怒发岩腰旁出笋,高飞屋角引来泉。桥通人踏天然石,地僻僧参杜撰禅。百尺楼倾难望海,短筇扶我上峰巅。”

  梅 岭

  梅岭在诏安湾的西北岸、诏安县东南的半岛上,三面环海。整个半岛就象一条被钉住尾巴而还要奔向南海的大鲨鱼。梅岭山自北部的风山发脉,迤逦南行,纵贯半岛,形似倒枝梅花,故名。梅岭不仅包括山地,而且还有山下的大片平地、村庄、渔港,统称为梅岭。这里既是福建省古文化遗址之一,又是宋元以来著名外贸口岸和海防重地,还是诏安湾内的著名风景区。

  游客自县城乘车南行约10公里,便到梅岭的第一个风景点——岭港山,山下海湾边有一座奉祀天后娘娘的小庙,俗称岭港庙。立于庙前,看湾内万顷波涛,千艘渔船,海天相接,十分壮观。庙旁是连片古榕树,环山而植,一株株高大茂盛,错节盘根,遮天蔽日,联成一条绿色长廊。即使在盛夏,人入榕荫,便觉通体皆凉,暑气全消。

  小憩片刻,从庙前改乘游艇,风劲浪涌,帆逐鸥飞。沿岸金色的沙滩,浓绿的防护林,碧海蓝天和滚雪般的浪花融成一种奇妙的景色,在眼前推移迎送,使人但觉其美而莫可言状。船到湖野山边,游客离船登陆,此山上有古烟墩遗址,又称烟墩山。山不算陡,却多名胜:两片高六七米的大石屏并立如门扇,门前有两块鼓形磐石,击之,便发出咚咚鼓声,人称山门石鼓。又有大石壁,平削如立屏,上有明巡海道蔡潮的《悬钟八景》诗刻。屏畔古树斜立,有如盆景,人称“玉屏耸翠”。从山顶放眼四望,远则海天迷茫,近则内江如带,脚下渔村蟹舍,布列山麓,象一幅幅明丽的油画,“绿野摇波”、“天风相送”、“卧海听涛”、“狮山观日”、“万绿丛中”、“内江留影”等诸景尽在其中。

  再登上快艇,劈波斩浪,驶向诏安湾中的蛇洲岛。此岛以古时蛇类聚生而得名,其面积约0.8平方公里,有高峰、深壑、陡岸、浅湾。而今正建立游览点,重建蛇园,供科研和观赏之用。

  蛇洲岛对岸是悬钟城。此城是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所筑,为千户所城,周围550丈,厚1丈,高2丈,三门阻海,一门通路,环海为壕。至今尚存数百丈的旧城墙和一些断井颓垣。城内有果老山和关帝庙,城外有胜澳天妃宫、虎崆、望洋台和吴二练兵台等古迹。

  悬钟城依山控海,北面重峦迭嶂,气势磅礴。远望无边的大海上,一座高峰岩城雄镇波涛,旧志说它如“菡萏之露睛波”。这一带的岩石,奇形怪状,或如墙、或如镜、或如鸟兽、或如人形。高处有巨岩,似老翁坐禅,人称果老头,果老头所在的山峰即为果老山。它和另处所谓各主一峰的六仙都被围在悬仲城中。只有一座石笋丛集的石峰,人称仙姑山的被围在城外,民间传说有筑城是“围果老走仙姑”的神话。这些山峰都有摩崖石刻,果老山上的刻石多达数十处,多为明代海防将领所作,犹如一座海上碑林。关帝庙就在果老山下,背山面海,建筑宏丽,受到古代防海将士的敬信膜拜。它和天妃宫一样,都是闽粤一带闻名的天涯古庙。

  胜澳位于城外的西南海滨,天妃宫高踞土阜之上,自海上望去,轩昂特立。宫建于明永乐年间,至今乡人和台胞、侨胞还常常到宫内进香祈祷。虎崆在胜澳天妃宫附近,为一天然岩洞。入口处仅可伏身蛇行。洞中轩敞宽广,可容百数十人,洞周溶岩钟乳,千姿百态,其中另有一个狭长曲折的出口,颇为幽险。悬钟城西南有望洋台,岩石累迭,踞临海岸,台高70余丈。明嘉靖间,漳州分守蔡潮镌“望洋台”三字于石壁之上。台畔洪涛拍岸,声震城中,悬钟城在半岛南端,控扼诏安湾与外海的通道,可谓诏安县的海上门户,故旧《诏安县志》称这里为“钟门”、“钟门巨浪”为诏安二十四景之一。附近有宋少帝亡命渡海和明嘉靖间戚继光歼倭的遗址。

  吴二练兵台在城外1.5公里处鼎底湖的山顶,吴二是元末的当地渔民,因受官兵欺压,投奔于朱元璋麾下,升任悬钟所指挥。据说他天天坐镇山头监督练兵,不论是寒冬腊月,还是暑天炎午都要逼官兵下海或在鼎底湖沙滩上操练,使他们不堪其苦,再也不能去欺压百姓。所以“吴二练兵”的故事脍炙人口。如今,鼎底湖沙滩拦起防风林带,这绿色的长城使昔日的荒滩变成了良田。

  梅岭可供游览的地方尚多,都足以使游客徜徉其间而不忍离开。

  长泰县风景名胜古迹

  长泰天柱山

  长泰天柱山在县城东南25公里处,海拨933米,与朝天岭、双髻山相连接,成为长泰县、龙海市的天然分界。

  据旧地方志载,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龙溪道人杨虔诚学道于漳州天宝大山,遥见东南方天空有“天灯云旗”异景。他循天象,辨方位,经龙溪进入长泰县界,一路寻踪,直到天柱山上,后在这里结庐定居。从宋代到清代,山上庵庙屡有兴建。由于山上奇丽的风景,引来了无数的名流雅士;也由于这些名流雅士的登眺吟咏,天柱山包含了深厚的文代意蕴,更加得到世人的瞩目。《长泰县志》中就保存有宋代的曾循、明代长泰知县管桔等人撰写的《天柱山游记》5篇和《游天柱册》的诗赋27篇。他们无不盛赞天柱山为“临漳第一作胜处”。

  游人自城关武安镇沿通往厦门的公路驱车3公里,再转向左侧的盘山公路,就到达亭下林场。然扣就可以徒步沿石径登山。一路绿树葱茏,浓荫蔽日,鸟语花香,景色明丽。再往上,南望可见象鼻岩,朝北有小道通往慈云岩。附近弥望尽是巨岩危石,累迭交支,各具异态,如象、如马、如鹰、如莲花,天然神似,无不毕肖。穿过巨岩架迭而成的石门,一边串的石室、石库、石洞、石梯等景观纷至沓来。山上的东西南北四向共有四座天然石门,分别称作仙门、佛门、人门、鬼门。石门之上有一线泉。泉水来自岩上,蜿蜓一线,流注在臼形的石池之中,汇成清碧的一泓。此水终年如此,大旱不涸;水满则溢出,散流入涧中。泉后有大洞。洞分前后两重,中间有自然光线照入,犹如居家的天井。继续登山,石径愈行愈窄,人称象径,以路旁有一巨石,宛如跪伏地上的大象。象石与另一磬石相连,此石顶上平坦,约三丈见方,可坐10余人。这里视野广阔,凉风习习,游人常坐于石上纳凉纵眺,饮食笑谈,直至日落月上,还不肯离此归家,因而人称“忘归石”。

  山腰有天柱庙。庙始建于北宋崇宁年间(1102~1110年)。至明代,庙行将废圮,县令管桔重修。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杨莹钟为撰《管侯兴复天柱山记》刻石记事。庙东则有不少摩崖石刻,年代最早的是南宋绍熙三年(1192年)长泰县令黄淳父的题名,其次是南宋咸淳六年(1270年)长泰知县陈春伯的题名。庙右下方有盘陀石。上方有屏风石。此石又名百丈石,高九丈,阔五丈,上刻“天柱岩”三字,每字径三尺。石中有洞,洞分两层,下下相通,洞中可盘旋到石顶。从屏风石洞的小路出去可登烛峰。此峰峰尖如削,酷似蜡烛,朝晖夕照,犹如跳跃的烛光,故名。再向东可登顶峰,峰巅巍峨,一巨岩突起,兀立如柱,高约30米,阔约17米,人称“天柱”,山亦以此得名。此石色白如玉,有两行水痕苔迹,黝黑如带,自石顶直溜而下。每当火红的旭日从东海升起之时,或是燃烧的晚霞映红天空之际,总是要把天柱峰染成红色,故而人又称此峰为“紫玉峰”。晴日若登岩巅远眺,东可看到60里外厦门港的繁华景象;西可纵览长泰郊原的无尽风光;北望则群山逶迤,如细浪腾涌;南望则漳州平原上,罗纫之腻,饼饵之香,无可名状。宋代龙溪人,状元黄思水《咏天柱岩》诗云:“几载翘瞻玉柱峰,兴来登陟欲翔空。半天风月出尘表,大地山河入望中。昼色暗分岩树绿,春光都入涧花红。夜深依旧天灯见,心事从来造物通。”明代长泵县令管桔撰文,说他曾北游燕赵,南至闽越,所见名山,以奇秀而论,都胜不过闽中。闽中山水,过去都推崇武夷,但是“所云奥与旷兼,而天然奇胜者,其惟天柱哉。”

  天柱山麓溪涧萦纡,林木葱郁,曲径迷离,山花野卉,四季常新。游人出山之后,从漳州平原遥瞻天柱山,每当东方欲晓,群山朦胧,天柱岩霞启曙,山岚冉冉,薄雾淡淡,似轻纱飘拂,天柱岩犹如天灯一盏,高挂碧霄,须臾之间,旭日东升,天柱山巅就象一幅红绡飘飞在白云之中。这样的日子,应是丽日晴天,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天灯云旗”。有时,阴霾笼罩,天柱潜形,自然非阴即雨。尤其是夏秋之间,风云多变,遥望山容,瞬息改观,时而吐雾吞云,时而明灭不定,人们从来就视天柱山为天然气象站,所谓“循云旗之启闭,引为晴雨之变端”。真正是:“一柱凌霄起,万家同仰首。”

  天成寨

  天成寨在长泰县武安镇东南的双髻山上,距武安镇7公里。双髻山是位于长泰县与龙海县交界的一座岩岭,海拨342.3米,树木稀疏,山顶双峰对峙,状如童子发髻,故名。其北峰称为“天成”,南峰为“浠发”。晴日远望,山岚飘浮,霞彩映照,真正是妙趣天成,故而素有“双髻晴支”之称。明人方定有《双髻晴支》诗曰:“双髻东南卫武安,奇峰时锁白支间,白支散尽晴光照,放出青青两翠鬟。”天成峰的四周,岩壁陡峭,古人因势随形,建成保寨,称天成寨。今岩巅有女墙垛口,墙东北隅尚存石炮一尊。登寨的唯一通道就是峰前的巨大岩罅,其间仅容单人通行,中藏三百六十级石阶。扼住寨门,那真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寨内有松鳞轩、清虚阁、万石楼、心远堂、天镜湖诸胜。东有一洞,称天成洞,洞内宽敞,有如厅室相套相连。主洞名“布政厅”,其间还有“梳妆台”、“大石桶”等小洞。居然有似官厅府第。天成洞旁是瑞烟岩,岩院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依崖而建,一堂两厢,岩中供如来佛像。

  传说明代在这双髻山麓的小岐村出了个杨莹钟曾任文西布政使,人称杨布政。他告老还乡后,设馆讲学,并且训练乡兵,武装保卫家乡。有人进谗言于朝廷,诬他“图谋不轨”。朝廷派兵围剿。杨莹钟率家人退避至天成峰上。他带着石匠在岩顶设置工事,凿筑城垛。洞口形势险要,易守难攻。洞中贮积米粮,足于固守。因而得以称久与朝廷抗衡,后来,内奸引导官兵自未设防的“石槽洞”潜入寨内。杨布政正在午睡,被脚步声惊醒,大喝一声,山鸣谷应,仓促之间,抓起碗筷投向敌人,那碗中尚未进食的煮熟红虾,落到水洼里竟然活蹦乱跳,而插进石缝的竹筷竟也长成绿竹。杨布政终于遇害,但是至今天成峰山麓的涧水中还有红色小虾,而寨墙垛间也长着方形的绿竹。

  当然,这些民间传说仅仅反映出人民对明末黑暗政治的强烈不满,实际上在明天启二年,粤西布政使杨莹钟为避魏忠贤迫害,举家迁此,筑天成寨,屏迹不入城。并无杨被杀之事。但是,天成寨确实发生过激烈的战斗。清顺治九年(1652年)三月间,郑成功下令把围攻长泰城的义军主力撤到城东三十余里的江东桥一带,占据天成寨等几个要隘,布阵设伏,全歼清闽浙总督陈锦所部的数万官兵。清康熙十四年(1673年)十月,郑成功长子郑经率师围因漳州,清海澄公黄芳度的标下将官吴淑开城设诚。郑经任吴淑为后军提督。四年后,吴淑率偏师入长泰,驻天成寨,与漳州驻军互为犄角。是年十二月,清军云集,围攻天成寨。此时,活跃于吴田、天柱山等山区的长泰民间秘密抗清组织修斋会与漳浦县抗清组织白头会首领蔡寅等联合,猛攻清军之背,吴淑始得以突围。

  历史风云已经消散,今天的游客则仍可观赏这险峰古堡的特有风光。如今交通发达,一条盘山公路正绕过双髻山直达厦门。

  东山县风景名胜古迹

  铜山风动石

  在东山岛旧城关铜陵镇东门海滨石崖上,有一块著名的风动石。此石在明代已被誉为“天下第一奇石”,人们给它起个雅号:“东壁文星”。

  《铜山志》载:“城砂有石如盘,上峙一石,高二丈许,人卧石上,推以足则动,侧不倾,高不危。”风动石高4。73米,宽4。57米,长4。69米。上小下大,底部浑圆,形如石桃,斜搁在下面的盘形巨石的边缘。上下两石相接处,直径仅几寸,全体摇摇欲坠。海风吹来时,石会微微晃动,前人有句曰“风吹一石万斤动。”这块岩石何止万斤?但是当人选好位置,仰卧于两石之间,以足蹬推,巨石也会轻轻摇晃,无怪乎人称为天下奇石。

  石上留有许多古人题刻,有署款“明永历戊子秋巡抚路振飞”题刻的大字:“铜山三忠臣:黄道周、陈瑸、陈士奇。”有署“明霞山居士”题写的“东壁星晖”大字,还有明万历间水师提督程朝京及李楷、孟宗浩等人的题名。

  风动石何以会动而不坠呢?因为上面岩石的重心落在下面岩石边缘的接触面上,接触面虽有倾斜,却有几个接触点支撑着,而且上面大石的重心偏下,只会微晃而不会滚动。许多海内外游客都慨叹:“不观风动石,枉到东山岛。”

  风动石还有一段传闻。说是抗日战争中,占据东山岛的日寇无恶不作,企图移走这一景点,在石上套上又粗又长的钢丝绳,分系到海上的几艘兵舰上,兵舰开足马力,想把风动石拉堕下海,结果风动石巍然屹立,钢丝绳却全部崩断,把许多日军震落下海。作家霍达在他的《奇石记》中写道:“壮哉此石,吾风可动,吾人可动,而不为寇动。凛凛然大节,中华民族,一山一水,皆有此无尚尊严!”

  传说明万历年间,诗人李楷同水师提督程朝京专程到铜山观赏风动石。漳浦县知县在风动石设宴置酒相待。酒过三巡,李楷诗兴大发,即景赋诗:“鬼斧何年巧弄丸,凿来拳石寄层峦。蹁跹阵阵随风漾,辗转轻轻信手搏,潮撼孤根危欲坠,雨作苍藓秀堪餐。五丁有意留奇迹,特为天地表大观。”程朝京也吟咏“文昌祠旁大石球,神仙蹴戏灵山头。万夫欲举移不动,天风撼之动不休。……”诗还没吟完,只见风动石在海风里上下俯仰、动摇不止,似有欲倾将压之势。宾主大惊失色,纷纷避席而去。从此,民间流传“石下难设宴,吟唱不过三”的警句。其实千百年来,东山曾有过无数次的海啸地震,风动石从无倾覆之患。民国七年元月二十三日,东山发生7。5级大地震,岛上海立山崩,石碎崖颓,风动石却俯仰依旧,安之若素。

  历代诗人咏风动石的名篇,可谓不胜枚举。明万历年间东吴蔡基有《咏风动石》诗云:“峰头簪壁石,大块有神奇。静对风还动,迩看势不欹。文星邂南斗,奎壁辉天地。欲借支梁栋,庙廊甲第宜。”实际上是借以寄托自己的抱负。同为此石,每个人所抒发的感情却可以迥然不同。据统计,全国已发现的风动石有70多处,而最危、最美、周围景致最佳的莫过于东山风动石。科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地理之最》一书,把东山风动石收入其中。

  水寨大山

  水寨大山座落在东山县铜陵镇的北面,以明初在此设铜山水寨钦依把总署,故保。铜山水寨在历史上称为闽海五大水寨之一。明初,此水寨由莆田、仙游籍的士兵把守他们在此祀奉家乡的九鲤湖仙公,故此地别称九仙山、九仙顶。此山是著名的军事要地,戚继光、郑成功都曾在此屯兵设防;此山又是著名风景游览区,现与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山上风光绮丽,山势崔巍,榕荫蔽日,曲径萦纡,清风送爽。半山腰古榕树下有一“燕泉”,长年不涸。半山有几块巨石,峭立如壁,上有三处摩崖石刻。附近的几株古榕,气须垂挂,盘根错节,老态龙钟而又枝繁叶茂。沿着明代开拓的山径“石蹬云梯”可直达山顶。云梯仅数十级石阶,穿行于岩隙之间,窄而陡峻,须援铁栏杆和藤蔓攀缘而上,登者无不气喘吁吁,故名人在半壁镌“必喘”二字。

  山顶的天然石洞“铜山石室”,为东山八景之一。石室由几块岩石围成,清幽明净,内有几处摩崖石刻。立于石室前,纵目远眺,碧海涌浪,千帆竞张,长堤一线,沙滩成片,城郭村落,历历可数。古代的文人墨客在此镌“人世仙境”、“海天一色”、“宝瑶仙峰”等字句。山下耸立着九层楼高的华福酒店,新建的高楼与古老的大山交相辉映,使人感到既有历史的雄浑阔大,又有现实的蓬勃生机。

  山上遗留着许多古人的摩崖石刻。明嘉靖五年(1526年)福建右参政蔡潮巡海至此,题下“宦海恩波”四大字镌于石上,嘉靖十五年(1536年)镇东卫指挥吴文(字朝器,抗倭有功,升为大明钦差总督),与铜山水寨官兵同立“惠政碑”以纪其功绩。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戚继光率师至此备倭御患。明万历九年(1581年)戚继光派遣他所带来的浙江义乌兵450名戌守铜山,设把总一员,时称“浙江营”,负责调征铜山至悬钟、诏安沿海、凤山等地的军队协力抗倭。明万历十年(1582年),戚继光再次来此巡察海防。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水师提督施德政挥师渡海至澎湖征倭,奏凯而回,于此山设宴庆功。席间写下文词瑰丽,气势豪壮的《横海歌》镌于石壁上,歌辞长达300余字,反映平倭的赫赫战绩,充满英雄气慨,读之令人神往。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水师提督程朝京因督师三临此山,留下“铜山石室”四个大字,并镌《视师三度驻铜山》三首律诗于石室壁间。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春,镇宁知州昆明段介偕部属周光甫视师山上,镌和韵律诗二首于壁间。明代崇祯年间,东阁大学士林文穆在壁间题《游九仙岩》诗一首曰:“洞门六六锁烟霞,碧水丹山第一家。深夜寒泉流出月。晓天清露滴松花。”明武英殿大学士黄道周作《铜山石室记》,记述此山“壁立南向,下俯十仞,虽井泉未回,洞壑简鲜,亦灵宰所直,宿真人之游邸也。十仞之下,旧环诸刹,钟磬余铿、浮于森末。左裂石窦,飞泉下滴,夏冬不枯……。”文中之言,此山可与天竺、虎邱媲美。

  山上尚有郑成功水操台。明永历年间,郑成功曾把铜山作为屯兵、募兵、练兵,造船的军事基地。1982年在铜山石室内发现一块《仙峤记言》石碑,高171厘米,宽69厘米,碑文记载明永历六年(1652年)郑成功部将洪旭、张进、甘辉等四十三人捐银修建观音堂之事。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时,铜山有500余名青壮年随师赴台,为收复和开发台湾手出贡献。其后,这个水操台成为海峡两岸船只入港的航标和东山县的标志。山下的大澳湾畔,至今尚存有一口“万军井”,这是当年为供应郑成功水师饮用水而开凿的。山对面的龙潭山上有郑成功营房,其上有“龙潭石洞”,洞口镌“云坞”二字,传说郑成功曾居于洞中。

  关帝庙

  东山岛关帝庙,又称武庙,是一座备受闽南群众、海内外侨胞景仰的古庙,现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每年都有十余万海内外侨胞及国内游客到此进香、观光。

  据庙内大殿〈鼎建铜城关王庙记〉碑文记载:“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建铜山城,以防倭寇,刻像祀之,以护官兵。江夏侯周德兴始建。明正德三年(1387年)扩建,至正德七德(1512年)落成。”庙初名关王祠。明正德三年扩建后改称关王庙,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关羽被敕封为关圣帝君,庙称为武圣庙,香火鼎盛,有“不上关帝庙,枉游东山岛”之说。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庙宇依山临海,气势恢宏。进宇深40米,宽27米,内处石阶,层层迭起,逐级增高。庙的结构精巧,表现出很高的建筑技艺,具有明清古建筑的特色。宫殿式的庙门两侧站立着3对形态威猛的石狮。主体建筑由六根石柱,撑托起数百支纵横交错、受力均匀的梁,梁上高耸着宫殿式的楼亭太子亭,上复金色琉璃瓦屋面,400余年来虽历经台风、地震,仍屹立无恙。其间在明代的嘉靖、万历、清代的康熙、同治、光绪年间,都进行过修葺,近年来又作大规模修葺。

  主殿内端坐着关圣帝君塑像,庙内还有150尊历史人物和戏剧人物塑像,无论是木雕,还是石刻的人物、飞禽、走兽、云龙、翔凤,工艺都极为精湛,造型之生动,可谓巧夺天工。主殿下的水磨青色大陛石上浮雕的盘龙、穿云吐珠、头角峥嵘,直欲破空而去。庙内许多石刻对联,吐属固自不凡。主殿有明武英殿大学士、著名学者黄道周手书的木刻楹联:“数定三分,扶炎汉平吴削魏,辛苦倍常,未了一生事业;志存一统,佐熙明降魔伏虏,威灵丕振,只完当日精忠。”殿中有一匾额,上书“万世人极”,据说是清代咸丰帝的御笔。殿左悬一铜钟,高1。2米,钟口周长2。15米,重400公斤,为清代所铸。主殿前护廊配祀关公白马坐骑。

  庙附近有黄道周出生处、钓鳌台、风动石、石僧拜塔、虎崆滴玉等胜迹,摩崖石刻亦多。庙右走廊有一块碑石,镌“清同治九年岁次庚午秋菊月兴工所有捐款芳名列明”,上载台湾的安平、护尾、郡城、澎湖、鹿港等地40余位军政商渔船各界人士的捐款名单。这证明台湾与东山之间的乡情是由来已久的。民国22年,东山县康美村林进金等3人应聘到台湾澎湖、台北,修建和东山关帝庙结构相同的四座关帝庙,东山关帝庙的影响,随着东山的旅外侨胞,远播到东南亚各国。这些碑文中记载着新加坡、泰国等地华侨踊跃捐资修建东山关帝庙的情况。台湾现有192座关帝庙,都是从东山分灵过去的。庙的建筑风格大同小异,许多庙宇挂的也是黄道周写的对联,较出名的有宜兰协天宫、高雄凤山文衡殿、台北行宫、台中圣寿宫、日月潭文武庙等。其中文衡殿为台湾16处“一级古迹”之一。1990年7月,台湾李炳南教授到东山考察后说:“台湾信仰文化正源在此”,由此台湾各地关帝庙认祖归宗、谒祖进香者接踵而来。

  苏峰山

  苏峰山是东山岛的主峰。《东山县志》载:”昔江夏侯以此山不减西蜀峨嵋山,故名苏峰山。”蔡潮于明嘉靖五年(1526年)到东山,《铜山志》载:“巡海道蔡潮称此山为漳郡第一文峰。”《读史方舆纪要》载:“苏峰山亦名东山。”东山岛即以此山而得名。因苏峰山别称川陵山,故东山岛亦称陵岛。

  该山踞海滩雄峙于东山岛东部,临近铜山旧城,海拨274米,方圆10余公里。山有99峰,18胜景,奇峰异洞,比比皆是。旧志载:苏峰山为东山岛外八景之一,称“苏柱擎天”。铜山是明末大学士黄道周的故乡,他的故居匾额上,就以“苏峰拱秀”为题。1935年,东山县办的第一所中学,就称苏峰中学。

  苏峰山上古迹众多,明代蔡瑞卿的《柳溪集》中有《泳川陵行宫》诗:“南宋帝子宫,结向蜃楼侧。于今海宇清,疑见千官色。”确认南宋少帝曾建“川陵行宫”于此。山下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宋司礼监潘木斋墓”,墓碑长120厘米,宽55厘米。传说南宋末年,少帝偕宰相陆秀夫南奔至此。元兵进逼至苏峰山下,亲营村的潘木斋率村民抗击元兵,保护少帝君臣,被元兵所杀。为表彰他的功绩,少帝封赠潘木斋为司礼太监。苏峰山上尚有“山垅”,传说少帝过此,见这里只有几丘山田,叹道:“小小山田,即使一粒谷能生二粒米也不够吃。”后来山垅长出的谷粒中果然都包孕着两粒米。半山腰有处泉眼,俗称“仙肚脐”,大旱不涸,传说少帝曾在此处饮水解渴。山下海中有20米高的柱形礁石,亭亭玉立,柱顶似方形坐椅,俗称“帝座”,说是少帝在此坐过。《漳州府志》、《东山县志》、《铜山志》都载:“俗称宋少帝南渡时,将都南澳,筑此为东京,地后崩陷为海。”今城堞尚存,自山巅下向海,莫穷其际,海中沿有木尖,潮退风静,郡人驾舟取焉!“山下有一处山坑,俗称”瓮底坑“,是近代东山农民起义的遗址。清咸丰三年(1853年)四月九日,东山梧龙村农民林美圆组织”义兴“农民武装,200余名农民聚集坑中,饮鸡血酒,揭竿而起,攻占铜山城,震动闽南。

  苏峰山峰奇洞异其名虽俗而能穷形尽态,“水仙童澳”,说是有仙童洗浴于此,泉水清澈甘甜,终年不涸。“猪母生猪囝”,大石小石罗列,酷似母猪生仔,“大险小险”,崖壁高达一、二百米,直插海中,浪涛奔涌激荡,俯视则心惊胆战。“美小娘洞”是个神奇的海浊洞,贴近海面,曲折幽奇,传为龙女所居。人在洞中,气氛阴森,海浪冲激洞室,或如金鼓齐鸣,或似万马奔腾,震耳欲聋,使人不敢久留,故少有探险者。崖壁上还有三尊“石观音”,酷似石雕观音大士佛像,天然而逼肖,亦造物者之杰作。海边旧有“猴子窥牛”景点,系一巨石,立于似井的海湾边。60多年前的一次飓风摧毁了这个景点。

  登上峰巅,沧海茫茫。睛日,则浮光耀金,帆影往来。台风至则骇浪惊涛,裂礁喷雪,云奔海黑,天地动摇,苏峰山万窍怒号,使人从它和大海的搏斗中感受到无穷的力量。明代朱煜衢有《川陵霁霭》诗曰:“文峰插海秀,奎壁彻河明。此胜夸千古,堪齐华岳名。”清陈少华的《苏柱擎天》诗曰:“天垂南畔势如倾,赖得苏峰一柱擎,千载长留苍翠色,春来最喜望中明。”

  如今,山上林木丰茂,山麓遍布硅砂厂、玻璃厂、拆船厂,交通方便,车辆穿梭,使古老的山峰生机勃勃,显得更加年青而韶秀。

  宫前湾

  宫前湾在东山岛的最南端。此地古称平海澳,以供奉妈祖娘娘的天后宫就在这里,故称宫前湾。这里曾是著名的古战场,又是美妙的南国海滨风景区。

  旧《东山县志》载:“明代崇祯七年(1634年),荷兰侵略者的舰队再次入侵铜山,烧杀掳掠。总兵徐一鸣率东山军民与之血战。巡海道高登龙亦率军配合。痛歼来犯之敌。荷夷从铜山败退至五都。五都人民配合官兵,奋起歼敌。在宫前湾打得荷夷弃甲丢盔,军民纵火烧掉停泊在湾里的荷军船舰,斩下荷酋之首。在这一役中,妄图称霸远东、横行海上的荷兰侵略者受到致命打击。从此不敢觑觎东山岛了。

  清初,靖海侯、水师提督施琅率领庞大的船队,自宫前湾扬帆启航,直捣澎湖,一举收复台湾。统一台湾后,为答谢海神妈祖的庇佑,施琅于康熙二十四处(1686年)向朝廷奏报妈祖神迹。康熙帝派礼部朗中雅虎专程来到宫前湾举行隆重的册封祀典。现在悬挂在天后宫大殿的康熙帝敕赐天后封号的匾额就记载着这次大典的内容。其中摘录了施琅奏章的主要内容:“前奉旨征剿台湾,师次平海澳。天妃庙之左有一井,往常雨顺,水已不能资百口,遣人淘浚,泉忽水涌,足供四万余众……请乞皇恩崇加。‘因此,康熙帝遣雅虎致祭,称颂神功,女神妈祖由天妃而进封天后,而且敕赐供银,每年在天后宫演十台戏酬神。这口古井至今尚存。至于天后宫,今天也整修一新,与古井同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宫前湾滩平湾阔,礁岸雄伟峻峭,海水湛碧,涨潮时雪涌山立,滚滚而来的千层条浪和上下飞舞的海鸥,出没隐现的帆影,银光闪烁的沙滩,宫前渔地鳞次栉比的村舍,构成绚丽的海滨奇景。海湾的东部,峭岸陡立,礁石嶙峋,如兽、如柱、如笋、如峰,千姿百态,布列于浪涛之中,大风来时,万顷狂涛,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过去,真正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而在风平浪静之时,大海却又如此温驯,那变幻万千的海景令人心醉。

  南靖风景名胜古迹

  南靖土楼

  分布于南靖县书洋、梅林等乡镇的土楼为生土楼,形状以方形的“四角楼”、圆柱形的“圆楼”和形如靠背椅的“交椅楼”居多,尚有雨伞形、扇形、曲尺形等多种形状。建筑时间多在清代中期,距今有200余年,这些土楼已引起国内外专家的注目。

  南靖的生土楼以生土为主要建筑材料,掺以细砂、石灰、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经过反复揉搓、舂压,再用“大墙板”夯筑成厚达1至2米的楼墙,在楼墙内再建木结构的房屋,楼顶覆盖上火烧瓦。一座楼一般要花三五年才能完工,供二三十户人家聚族而居。这种生土楼十分坚固,既可防风防潮,又可防震,还可防盗劫,冬暖夏凉,宜于居住。

  南靖县的圆土楼约有300座,直径多在30~~50米之间,占地在1千平方米左右;一般为3~5层,高约13~20米;内有天井和各类生活设施,每层有30余间房间,可住一至二百人。有的圆楼内部正中央还建有占地二三十平方米的小圆楼,作为族人祭祀或举行其它集体活动的场所。该县保存最为完好的圆土楼是梅林乡坎下的怀远楼,此楼建于清宣统元年(1908年),而最大的则是书洋乡石桥村的顺裕楼,该楼直径74米,高5层,每层有72间房间。

  四角楼就是方楼,占地近一千平方米,楼墙和楼内布局与圆楼大同小异。土墙下厚上薄,底层厚达1米以上,而最上面一层厚度仅80厘米左右。一般为3~5层,高约16米,层高3米左右;每层楼有30~50间房间和1个厅,各楼层在东西南北四面都设有楼梯。全县约有方楼500座,其中有代表性的建筑是梅林乡璞山村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的和贵楼。

  交椅楼一般建在临河陡峭坡地上。其前墙一整排都是稍低的2层或3层楼;左右两边的楼房略高一些,远看象是交椅的扶手;后墙最高,就象交椅的靠背,楼亦以是得名。这种楼视野开阔,光线充足,空气清新,别具一格。其中的代表性建筑是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的书洋乡长源楼,该楼为5层,有50个房间。

  书洋乡田螺坑山上还有5座大土楼组成的土楼群。中央是方形,围绕四周的是3座圆形和1座椭圆形土楼,造型奇特,似开放的梅花。

  据考证,在这各种形状的土楼中,南靖县是先有方楼,后有圆楼。在梅林、奎洋、船场、书洋一带共有土楼408座,其中方楼277座,圆楼128座,有43%的方楼为18~19世纪所建;而95%的圆楼为20世纪所建,其中63座圆楼是60年代后建的。从南靖姓氏的研究中发现,南靖县多数闽南人是从东间县份迁来的,闽南人的西迁带去圆档的形式,这是促进客家土楼由方楼转变为圆楼的重要原因。

  乐山雨林自然保护区

  乐山雨林位于南靖县和溪镇乐土村境内的六斗山。总面积307亩,其中有林地302亩。最高海拨394米。60年代这里已被省里定为亚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

  六斗山在南靖县与漳平市的交界处。由于保护区处于峡谷地带,三面重迭的山峰挡住了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而东南向开口处面对海洋,距海仅100公里,地势由东西北逐渐升高形成向南开口的马蹄状,湿润的海风可以长驱直入,这使保护区内具有明显的海洋性气侯特点,年平均温度20度,年降雨量2000毫米左右,湿度达80%。六斗山的林地土壤属于砖红性红壤,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为各种植物的繁衍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这片亚热带雨林是闽南博平岭东南湿热带雨林小区中分布地最北的一块。也是省内目前保留比较完整的一块原始植被。随着地势的升高,这里的原始森林是由热带雨林、季雨林向照叶林过渡的典型的亚热带森林,它具有热带雨林的许多特征,又地处亚热带,故称亚热带雨林。

  这里的植物群落具有六七个层次结构,植物种类繁多,以亚热带、热带性科属的植物为主。在5000平方米面积中,有乔森58种4038株、灌森5704株、草本植物10155株。林分由桃金娘科、番荔枝科、野牡丹科、豆科、芸香科、壳斗科、樟科、茜草科等热带、亚热带性属植物组成。林分上层优势中属于热带树种的主要有红鳞满桃、厚壳桂、观光木、红栲、小红栲、南岭栲、山杜英、阿丁枫、软荚红豆、橄榄、黄杞等。属于热带树种的有山枇杷、翅子树、黄桐、红桂木、白桂木、山龙眼、梭罗树等。这些乔木多树干笔直,高达20米以上。其中不少乔木诸如红栲、杜英等在地面上常具有辐射状的巨大块根。

  林下灌木层中,大致可分为两层。上层以柏柱木、罗伞树、大片紫金牛、狗骨子、九节木、鸡矢树、绿果榕、三桠苦、五月茶、杜茎山等大灌木为主要优势植物;而下层则有砾砂根、福氏紫金牛、草珊瑚、匐地毛紫金牛等小灌木。它们共同组成致密的林下层,在600平方米面积中就有灌木48种5704株。

  雨林的层间植物的种类和数量繁多,藤本植物犹如巨蟒,在几棵乔木间夭矫横架。这里有直径达50厘米、总长150米的密花豆藤,有直径达35厘米的花皮胶藤,有直径15厘米的酸叶胶藤,有宽达18厘米的扁担藤,有直径20厘米的藤黄檀。此外,油藤、锡兰豆、黄藤、瓜馥木等直径皆可达5厘米以上。保护区内有藤本植物184种,直径在5厘米以上的有18种之多,在100平方米内最多有17种120株。密度这样大的藤本植物是亚热带的照叶林所见不到的。雨林中还有许多附生植物,如葡萄九节木、络石、寄生藤、斑兰、鹌顶兰、球兰、隔距兰、石豆兰、石仙桃及巨型的天南星科植物附生于树干上。一些榕属半附生性的绞杀植物在林中也很常见。林下还有许多巨型草本植物,诸如海芋、芭蕉、观音座莲、金毛狗和桫椤、刺桫椤等。

  进入保护区内,但见乔木参天,遮天蔽日,苍藤攀附其上,夭矫穿行于林间,有的连续攀越几棵大树。林下是灌木和草本植物,山花异卉点缀其间。林中湿度极大,草叶上常挂着水珠,在树身的很高部位还长着青苔。地面长满蕨类植物。尽管是在三伏天气,穿行林中,呼吸着那带幽香的湿润空气,听着那禽鸟上下、远近和鸣,时见穿山甲缓缓蠕动,山猫敏捷跳跃于枝桠间,蟒蛇、眼镜蛇往来于草丛中,你会觉得这里热带雨林风光具有一种原始的美,无怪乎有人称之为“小西双版纳”。

  平和县风景名胜古迹

  三平寺

  三平寺在平和县文峰乡三坪村。处于九层岩山峡谷中,距漳州市区55公里。《漳州府志·古迹》载:“三平寺,在平和山,极山水佳致,唐僧义中建。”

  义中禅师(781~872年),俗姓杨,名义中,唐代僧人,祖籍陕西咸阳,唐建中二年(781年)出生在福建福清一个县吏之家,14岁时投玄用禅师出家。27岁削发受戒后,遍游名山古刹,拜访名师高僧,深研佛学禅理,精通医术、武术和天文。他以高超的医术为民治病、传授武术,还预测天气、指导农业生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德高望重,成为一代名僧。唐宝历二年(826年),义中禅师创建漳州芝山开元寺。会昌五年(845年),武宗废佛汰僧,寺院被毁。义中遂避居于三平山中。唐宣宗李忱复兴禅教,大中三年(849年),义中复住持重建芝山开元寺,刺史郑熏将义中事迹上奏朝廷,宣宗赐给义中“广济大师”称号。咸通七年(866年),义中回到平和九层岩山创建“三平真院”。被尊为三平寺的开山祖师,俗称“三平祖师公”。咸通十三年(872年)十一月初六日,九十二高龄的义中禅师圆寂。次年,人们在三平寺后修建广济大师神殿,塑像奉祀他。三平寺遂成闽面佛教圣地,影响遍及闽南、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等地。

  唐以后,三平寺曾多次废圮,又多次重修。现存三平寺是清末重建的。全寺前低后高,建筑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从山门入寺,便是庭院,庭中老树离披,浓荫匝地。寺宇座北朝南,有三进殿堂,建筑群体以一条中轴线依山而建,主次分明,结构严密。山门门额上悬挂着赵朴初题写的“三平寺”金字横匾,屋脊上安着两条彩瓷塑就的青龙和一幢小宝塔,主体建筑有大雄宝殿、祖殿、塔殿、斋堂、僧房等。

  大雄宝殿在第一进,为重檐建筑,面阔3间,其地势比山门高出1米多。殿前是莲花池,两侧分立钟楼和鼓楼,殿中供奉三宝佛,法相尊严,具唐宋雕塑的艺术风格,殿堂22根石柱上刻有11幅楹联,刻工精致,笔法遒劲。第二进是祖殿,为单檐建筑,面阔3间,始建于唐咸通十四年(873年),地势又高于大雄宝殿;中间供奉广济禅师,两旁是四尊青面獠牙的“毛侍者”。第三殿是塔殿,呈正方形,重檐建筑,面宽3间,面积200余平方米,基高2米许,两侧有石彻台阶,可由边门进入殿堂,殿中供奉广济禅师,塑像趺坐于光滑的水磨石龛中,僧帽袈裟,逼肖生人,龛旁侍立着蛇、虎二侍者。佛龛下有一口古井,其中珍藏着义中禅师的遗骨及舍利子。民间传说井中囚禁着义中禅师当年收伏的鬼怪。1000余年前,九层岩山深林密,荒无人烟,魑魅群居蛇虫横行。义中避居三平,只身深入其中,以禅杖植地,盘膝跏趺,闭目合什参禅。群魅惊惧,诡计百出,义中道行宏深,佛法无边,群魅技穷,拜伏于地,乞求宽恕,并且发愿创建寺宇赎罪,但要义中闭目七天。义中闭目坐禅等到五天,睁眼观看,三座殿宇已耸立其前。鬼魅则一哄而散,有的皈依义中,是为毛侍者;有的躲入古井;那些未逃脱者,都变成蛇虫,那植地的禅杖也化成“锡杖树”。据说因此三平寺左边蟒蛇甚多。当地乡民多有饲蛇看家守户,如饲猫犬。旧《平和县志》亦有类似记载。而今祖殿香火最旺,常常是人头攒动,挤得水泄不通。殿壁两侧镶有7通碑碣,都是明清时期重修庙宇的碑记。

  据《漳州府志》载,漳州地区有两个著名古碑:一是芝山开元寺的咸通塔碑(今存留于漳州市图书馆);一是唐咸通年间(860~873年)贬谪为漳州郡守的原史部侍郎王讽为三平寺撰写的木碑《漳州三平大师碑铭》。此碑系用樟木雕刻,长约丈许,宽七八尺,厚六寸有奇,原文918字。历世既久,木蛀碑废。今在《唐文粹》卷六十四·碑十六中载有原文。现存的上述石碑《漳州三平山广济大师行录碑铭》是万历三十五年(1609年)九月由大书法家李宓重刊的,内容更为详细。殿壁还有清代刘勃、王材等人的碑刻。

  三平寺,以登山须经历三险三平而得名。当地人又称三坪,又名九层岩,向为闽南名山。这里风景优美,环境清幽,古松繁茂,绿竹遍山。清代太师蔡新告老返乡后,每年炎夏都到三平寺避署。寺中尚留有他发起重修三平寺的石碑及手书木刻题联。寺周原有八大胜景:侍郎亭,据载唐代郡守王讽曾到寺中拜访义中禅师,因王讽曾任吏部侍郎,后人将他住过的房间称为“侍郎山房”,后改建为“侍郎亭”;龙瑞瀑布,在离九层岩半公里入,一道飞泉悬空冲泻而下,迸珠跳玉,银光闪耀,在阳光下交织成绮丽的图案,仰望不见泉水之源,俯察不知水落之处,而声若轰雷,景观雄浑壮丽;附近还有“虎跳泉”,泉水清澈甘醇。旧时此处设有观鱼台,饮茶室,供游客品芳茗,暂为憩息。距三平寺1公里处有“九层岩”碑刻。岩上有李培题写的“毛氏洞”三字和一个小石塔。传说毛氏洞原为土著毛人的住所。毛人酋长(即毛侍者}为义中禅师所化,学会垦田筑室,因而开发了三平山。故而三平祖师公像旁侍立着毛侍者。此外还有虎林、龟蛇峰、和尚潭、仙人潭诸胜,明代漳州人陈翼飞有诗云:“路入寒山霜正繁,沙头落日暗平村。萧条古寺荒苔里,不见山僧只见猿。”“千山缭绕一山开,昔日中公杖锡来。满树昙花供石塔,半天明月下香台。”

  灵通山

  灵通山又名大峰山或狮子尖,在平和县西南部大溪乡境内,距漳州市区116公里。主要山峰有狮子、紫石、石屏、攀天、大帽等5峰,最高海拨1282米,面积约15平方公里,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此山石峰峻拨,雄峙南海之滨,素称闽南名山。平和县志载:“番舶之商在大海中望见此山,则喜谓渐近闽境矣。”有诗云:“回帆天外觇唐表,旧燕春前认汉标。”可知外商和华侨航行海上时把它看成是唐山的标志。

  灵通山东南坡为土质,因而较为和缓;西北坡则悬崖削壁,石峰矗立,峻峭巍峨,且常年云雾缭绕,气象万千。石峰之中多岩洞胜景,传说有十八岩洞和怪石奇景,如巨柱擎天、狮峰眺海、三童弄狮、登梯取月、珠帘化雨、玉洞回风、石蝉饮露、击鼓惊天、七星排井以及灵通岩、青云岩、流云岩、紫竹亭诸胜。

  灵通佛寺建在最大石峰半腰的狭长石廊上。明武英殿大学士黄道周、明东阁大学士林纡年轻时都曾在寺中苦读。灵通寺虽说貌不惊人,而香火很盛。佛寺背负摩天石崖,石崖覆盖寺庙,犹如瓦顶。寺前筑有石栏,下临深谷,清代隐士黄道炯有诗曰:“行行衫袖白云沾,一人灵通气不炎。万仞摩天开石壁,半空喷雪挂珠帘。层梯雨过苔痕滑,幽谷烟深鸟语潜。惆怅崖头遗旧址,犹存古佛独庄严。”

  游灵通山最好是在每年的仲秋佳日,斯时金风送爽,丹桂飘香,从大溪下村正面登山,或从后嗣、安原两侧登山,都可作竟日之游。离开下村,攀登灵通山径,在长约数里的路旁,野菊花迎人怒放,清香扑鼻。前人游此曾留下“诗欲留题吟向佛,菊能引路景如仙”之句。菊径尽处,就是在陡崖上凿出的石级。径极狭窄,旁无遮拦,人登其上,只能顾上不可瞻下。中间一段,岩石壁立,则以数丈高的铁梯相接,栗栗危惧之感油然而生。这就是灵通十八景的“云梯取月”。登上崖头,总算松了一口气,擦去冷汗,秋风拂面,神清气爽,纵目远眺,山则逶迤,水则回环,丘陵景观,一览无遗。

  灵通岩左侧石壁有一小穴,清泉汩汩而出,时有云雾蒸腾,这就是灵通十八景之一的“龙涎吐雾”。灵通岩右侧,有一巨石兀立,酷似张口向天,承接露水的蟾蜍,这是灵通十八景之一的“石蟾饮露”。石峰之间有一巨洞,深邃幽暗,山风回旋于洞中,呼呼作响,天阴则风声尤烈,这是十八景之一的“玉洞回风”。灵通寺上有摩天石壁凌空斜出,覆盖寺庙,使寺庙免受风吹雨淋,燕子筑巢岩下,其间燕窝累累,燕语呢喃,燕子掠雾穿云,来去穿梭,满天飞剪,为古老幽寂的石岩山寺增添了无限生机,这是十八景之一的“秋燕栖烟”。灵通寺岩顶,有股穿流于崎岖突兀石崖间的清泉,几经激溅,散作无数水珠,从空际洒落,如珠帘垂挂,双如飞雨飘落,这是十八景之一的“珠帘化雨”。灵通寺旁岩隙有清泉涌出,其下依次凿石为井贮水,井共七口,水极甘冽,寺僧和游客都靠这泉水饮用,据说,不论游人多少,此水都是足供不缺。黄道周读书寺中时,饮用的就是这井内的水,这就是十八景之一的“七井排星”。

  山上最高峰狮子岩,又名吼岩,山上有巨石如狮,张口腾跃,旁有三石,状如顽童执杖戏狮,故称“三童戏狮”。山巅石壁摩崖镌“擎天”二字,字径2米许。半山有石寨岩,岩顶有朝天寺,岩下有白华寺,都已废圮,仅余遗址。在寺后山路上俯瞰,远处山势如出谷巨蟒,蟒头为一巨石,如蛇首朝天,跃跃欲动,旧朝天寺就建于蟒首巨石上,而白华寺则建于其下的青蛙石上。

  景区内尚有石鼓、流云洞、修竹亭、紫石峰、玉屏峰、栖云岩、林语堂故居和号称“台湾阿里山之神”的吴凤故居等景点。山间有石耳、返魂草等名贵药材和色纯味佳的岩茶。

  华安县风景名胜古迹

  华安土楼

  华安县最著名的土楼有二宜楼、齐云楼和雨伞楼等。

  二宜楼,在华安县仙都镇大地村,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历时12年建成,是第一座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圆形土楼。该楼楼门朝西,门额镌刻着40厘米见方的“二宜楼”三字。“二宜”寓意甚多:有宜山宜水,宜室宜家,宜兄宜弟,宜子宜孙,宜文家武之意。此楼的平面直径为73.4米,外环楼4层,通高18米,底墙厚2.5米;一至三层不开窗户,作为卧室、仓库;四层作为祖堂,只开小窗户,且密布枪眼。在泥墙和板壁之间还设贯通全楼的“隐通廊”,并开小门与各户相连通。内环为平屋,设厨房、餐厅和客厅。全楼均匀地分为12个单元,有192个房间,中心是公用的大内院,占地600平方米。其空间结构十分合理,兼有内通廊式和单元式两种圆楼的特点。

  齐云楼,在沙建镇岱山村,始建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楼呈椭圆形,在同一圆心上两环相套,外环2层,内环平房。楼中天井为两头尖的橄榄形,围绕天井有26个房门,每个房门通一个单元,也就是其中房间分为26个单元。进房门首先是门厅,接着是小天井和主楼中厅,每家都有一个楼梯可从一楼登上二楼。一般土楼内的房间大小相同,齐云楼内的房间大小相差竟达一二倍,最大的一套近200平方米,相当于现在单家独屋2层三合式小土楼,小的则不足100平方米,房间是按家族辈份高低和地位尊卑来安排的。

  洋竹泾蔡家的雨伞楼别具一格,通常的圆楼如果有内外两圈,一般都是外高内低呈碗状,而雨伞楼内圈却比外圈还高一层,形似雨伞,因而得名。

  从华安土楼的情况来看,当以圆形土楼居多,而方形土楼则较少。而这种雨伞缕则是土楼中的特例。由于内圈较高,它即具有凭高俯视、了若指掌的特点,又具有与外圈相辅相成,易守难攻的好处,这也应当说是群众在建造土楼中的创造。

  华安龙潭

  龙潭,也称九龙潭、漫潭,在华安县丰山乡银塘村边,潭口火车站附近。九龙江北溪发源于漳平、龙岩,自漳平岭头流经华安的百余里间,滩濑错落,水势湍急。到此则水流渐缓,滞蓄为潭。

  潭口高峰耸峙,古木参天,其左为梅岭,岭下有漳州平原的金沙、后林、吉祥等村庄。附近有唐代营垒遗址,人道是陈元光将军屯兵处,俗称“揭鸿寨”;其右为良岗、白石山,山下有银塘、芹霞等村庄。南宋末年,流亡皇帝宋少帝南奔,曾在此设行在。现在银塘村民间所藏的赵氏玉牒(皇室宗谱)就记有驻跸龙潭的旧事。

  游客至此,可乘舟顺流入潭。这里两山夹峙,船只如进入长长的小巷之中,迂回近二十里。清诗人王有嘉至此有句云:“山合千林黑,江空一水澄”。沿途水道曲折,山峰连绵,景物瞬息万变,人立船头,凉风习习,纵声一呼,山鸣谷应,余音袅袅,不绝于耳。若从峡谷之口逆流而上,可见到左边断崖上有四个大字:“中流砥柱”,笔力苍劲。入潭里许,一巨岩兀立潭际,宋人赵玳农在此石刻八字:“断石渔灯,引人入胜”。传说此石原在岩顶,后滚落于此。刻字半为沙土掩没,仅余“断石渔灯”四字,仍为潭中一胜。每当渔舟夜钓,断石之畔,星星渔火,明灭闪烁,点缀潭中,幽绝深邈,疑非人境。舟向左行,有一岩如佛像,形状毕肖,人称“观音石”。岩面镌有明代“龙江正人赵怀玉书”的“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大字。赵怀玉,华安人,明天启壬戌年(1622年)进士,官至御史,这是他回乡时书写的。“观音石”左下方,有一石露出水面,高达一丈,宽广倍之,状如纱帽,俗称“石纱帽”,左岸石壁上有许多石刻,因年代久远,字迹不清,唯“风到月来”四字尚颇为清晰。

  船只绕过犬牙交错的乱石滩,在峭立的崖壁上镌有“九龙戏江处”五字,笔力雄健,大有力透崖壁之势,系明代邑人赵德懋所书。旧县志载:“梁大同六年,有九龙昼戏于此。盖龙溪之所由名。” 赵德懋,明隆庆庚午年)举人,曾任广东新会知县,颇有政、绩。告老还乡后,喜发扬地方名胜,题字落款多署“云溪山人”。民间称其为赵大夫。左近岩石上还可见到“潭影宜人心”、“江风山月”等石刻,溪潭两岸布满各种奇形怪状岩石,如石蟾蜍、石棺材、龙舌等,俱属因形得名。

  溪潭左岸有条龙潭岭路,路旁旧有石亭,亭柱镌一对联,上联为赵德懋所撰:“仰首高山留趾迹”,下联为赵怀玉所续:“问流活水到源头”。亭壁嵌赵德懋作的《修路记》,盛称龙潭岭路为“四省通衢,万人过迹。”由于修建鹰厦铁路,此亭今已拆除。距石亭遗址不远,有《贰守——我罗公喜雨碑》,碑文详述明万历壬寅年(1602年),大旱时,府官在龙潭祈雨有应的情况。可见当时龙潭在九龙江流域已是一大名胜。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地理学家徐霞客入闽游此,将其载入《徐霞客游记》。陈天定在其著作《北溪记胜》中,同样以浓墨重彩描绘此地的水石之胜和前人的游足迹。

  确实,夏秋之际,天朗气清,潦水尽而寒潭清;微波荡漾,烟光凝而暮山紫。峰峦倒映潭中,凉气砭人肌骨。轻舟穿峡,领略这佳景妙趣,其乐何以言说。

  仙字潭

  仙字潭在华安县沙建镇许田村,九龙江支流的汰溪下游,距漳州市区34公里。这里两山夹峙,溪流弯曲成潭。北岸峭壁林立,岩壁上有古代土著民族遗存的摩崖石刻,由于年代久远,深奥难辨,民间传不神仙笔迹,潭高精尖以此被称为“仙字潭”。

  仙字潭附近四季如春,草木丛茂,绿竹苍松遍布潭畔,汰溪之水长年不息地奔流,汇成水潭。流水激石,声如琴瑟和鸣,潭水清可见底,溪鱼,卵石历历可数。潭边怪石嶙峋,危崖高耸。沿小径攀上崖顶,笔架山犹如披着轻纱的少女,亭亭玉立;而九龙岭却似出水蛟龙,连亘数里,奔腾而去远眺则田园、楼房、公路、河流组成诗一般的画面,令人心旷神怡。

  但仙字潭最吸引人的不是那美如图画的景致,而是摩崖石刻。仙字潭的摩崖石刻有6处,自西往东长约30余米。其中一处为汉字:“营头至九龙山南安县界”。其它5处共有36个符号,最大的长74厘米,宽35厘米,最小的长13厘米,宽10厘米。这些符号既象图画,又象文安,有的如王者坐地,有的如武士争斗,有的似舞女蹁跹,有的若兽面狰狞,有的类俘虏被执,有的象人头落地,还有的象剑戟刀枪,至于字的意义,则难以索解。

  清乾隆《福建通志》载:“石铭里雷篆,在长泰县治。唐开元中,漳泉争界未平,忽一夕迅雷暴雨,岩壁劈为一径,去址丈余,有古篆六行,字广数尺。李协辨为:‘泉漳两州,分址太平。永安龙溪,山高水清。千年不惑,万古作程’二十四字。永安、龙溪乃二州首乡也。“这段记载显然是从当时需要出发,牵强附会加以解释的,并不是这些字的本义。

  据初步考证,对这些摩崖石刻有不同解释。一种意见认为,这是类似商周甲骨文或青铜器的铭文,并试释读其中一些文字,认为第一段象是描写部落酋长宴乐生活的情况,经夸耀其庄严与伟大;二、三、四、五段大致是吴部落酋长战胜了夷、越、番三族称王记功内容。另一种意见认为,这是古代土著民族活动的记事岩画,内容大致是描写部落酋长庆功宴乐的场面,记录战绩,以颂武勇。至于这些石刻是属于哪个民族的也有争论。一种认为是古代“七闽部落的遗迹,一种认为是古代畲族先民遗下的文字。这个石刻吸引了古今的许多名人学者,在唐朝就有人特此到洛阳求教于韩愈。此外,华安境内还散布着蛇形、动物蹄印、星宿等多种岩画。

  仙字潭摩崖刻石是福建省首批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旅游胜地。

  注:各县(市、区)风景名胜古迹摘自海风出版社出版的《福建风光名胜》

 

五明学佛网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