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叶红时到八大处访古刹


2014/9/8    热度:259   

  霜叶红时到八大处访古刹

  每到观赏红叶的季节,香山总是人满为患,其实,与香山毗邻的八大处,也是观赏红叶的好去处。据媒体报道,八大处红叶的品种也比较多了,主要是黄栌、橡树,还有黄连木、元宝枫、火炬树。所以在八大处看红叶,颜色更为丰富、色彩斑斓。现在正好是观红叶的好时候,边欣赏红叶边寻访古刹,不失为一件美事。

  ■八大处与“三山”

  在北京西郊,绵延着太行山的余脉——西山。在西山南麓,有一地被三座小山从西、北、东三面环抱,呈座椅之势,背风向阳,冬暖夏凉,加之草木葱翠,环境清幽,自古就颇受僧侣隐士青睐,成为修行之地。

  从隋唐至明清,这里陆续建起几十座寺庙。其中,名气最大的当属长安寺(一处)、灵光寺(二处)、三山庵(三处)、大悲寺(四处)、龙泉庵(五处)、香界寺(六处)、宝珠洞(七处)、证果寺(八处)这八座古刹,合称为“八大处”,又有“三山八刹”之谓。

  但是,“三山”的名称一直都存在争议。最常见的是两种说法:一是西为虎头山(一处、二处在此)、北为翠微山(三处至七处在此)、东为青龙山(八处在此);二是西为翠微山、北为平坡山、东为卢师山。究竟哪种说法更合理呢?

  让我们从古籍中寻找答案吧。明朝《顺天府志》有云:“觉山与北之平坡、东之卢师三山相咫尺,鼎足然。”显然,明初三山,西为觉山,北为平坡山,东为卢师山。据《御制大圆通寺碑》,洪熙元年(1425年)明仁宗朱高炽敕令重修平坡山平坡寺,赐名“大圆通寺”(今香界寺),并且改平坡山为“翠微山”。清代《日下旧闻考》亦有记载。龚自珍《说京师翠微山》有云:“最高处曰宝珠洞,山址曰三山庵。”无疑,三处和七处都属于翠微山。如今,在四处、六处游览时,还能看见刻有“翠微山”字样的碑文。可见,平坡、翠微实为一山,而又以“翠微”为正名。换言之,分布着三处至七处五座古刹的山,应该称为“翠微山”。

  我们再看西、东两座山。诚如《顺天府志》所载,西边的山原名“觉山”;民国时期田树藩先生在《西山名胜记》中,提到觉山俗称“虎头山”——这正是现在民间通行的叫法。

  东边的山无论称为“卢师”还是“青龙”,都与一个传说有关:大概在隋唐时期,浙江有位卢姓居士,清心寡欲,闭门修禅。他造一小舟,不用篙橹,顺流而下,“舟止吾止”,在桑干河(今永定河)上岸,遥望西山,云雾缭绕,必是修行佳处,于是来到尸陀林(今证果寺)定居。而在这附近的青龙潭中,有大青、小青两条恶龙,它们曾在黄河兴风作浪,为害百姓,终被大禹逐出,潜伏到这里。卢师收服了这两条龙,使它们在旱季兴云降雨,造福百姓。可见,后代对此山有“青龙”、“卢师”两种称谓并不奇怪。

  笔者听到过一种折中的说法:卢师山是青龙山的南麓。此外,据《明实录》记载,明代封大小青龙为神,曾将此山也改称“翠微山”。这样一来,“翠微山”成为广义的称呼,虎头、青龙二山有时也被称作翠微山。现在有人把虎头山叫作“翠微山”,正是受此影响。不过,笔者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还是赞同西虎头、北翠微、东青龙的叫法。《礼记·曲礼》有云:“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这里的“左右”是按坐北朝南的方位说的,左为西,右为东。八大处西为虎头山,东为青龙山,加上北边的翠微山,正好形成了“青龙白虎保翠微”的格局,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习惯。

  ■为什么一进公园就是二处?

  一处长安寺在什么位置

  去过八大处的朋友,可能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一进公园就是二处了?真正的一处又在哪里?

  从公园门外沿着小路向南,走到389、622、347等公交线路的上车站——车站西边那丹墙灰瓦的院落,就是古老的长安寺。长安寺始建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初名善应寺。据万历年间大学士余有丁记载:“寺中四松最奇。门列天兵十,状极诡异。庑下有五百罗汉。”后经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康熙十年(1671年)两度重修,规模扩大,改称今名。当年的长安寺,曾是西山名刹,布局精密,建筑宏丽。但可惜的是,原建筑在“文革”中被毁,佛像和法器荡然无存。目前,长安寺的原貌还没有恢复,因此暂时不向游人开放。

  ■始建于唐朝的二处灵光寺

  进入八大处公园,走一段路,便到了二处灵光寺。

  灵光寺始建于唐大历年间(766年-779年),初称龙泉寺。金世宗大定二年(1162年)易名为觉山寺。明代以后多次重修,宣德三年(1428年)恢复旧名“龙泉寺”;正统年间(1436年-1449年),征调全国木材扩建此寺,建成后改为现名。

  灵光寺坐西朝东,山门殿中供奉着释迦牟尼佛铜胎贴金像,重3300公斤,是泰国僧王赠送的礼物。出山门殿,进入塔院,佛牙舍利塔巍然矗立。此塔并非古迹,原塔被八国联军焚毁。1958年夏至1964年春,在残留塔基以北约100米处建起了新塔,高51米,塔基用汉白玉石铺砌,中部为青白石雕花门窗,上部为八角红砖塔身和十三层碧瓦密檐,顶部为鎏金宝瓶状塔刹。塔内分七层,第二层为佛牙舍利堂,供奉释迦牟尼佛灵牙舍利一颗。

  这颗佛牙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当年释迦牟尼涅槃后,有两颗佛牙留在人间,一颗传到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另一颗经乌苌国(今巴基斯坦印度河上游及其支流斯瓦特河一带)传至于阗(今新疆和田)。南朝时期,高僧法献(424年-498年)西行求法,至于阗见佛牙,请回南齐都城建康(今南京)。隋统一后,佛牙被供奉在大兴(今西安);唐末五代,中原战乱,又被送到辽国的南京城(今北京)。辽道宗耶律洪基咸雍七年(1071年),宰相耶律仁先之母在当时的龙泉寺修建招仙塔,将佛牙安置在此,历经800多年,平安无事。不料,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招仙塔毁于炮火。僧人们清理瓦砾时,在塔基发现一个石函,函内有一沉香木盒,上书:“释迦牟尼佛灵牙舍利,天会七年四月二十三日记,善慧书”(天会七年即公元963年)住持打开木盒,只见灵牙一颗,完好无损,于是将其供奉于禅堂。1955年,供奉于广济寺舍利阁。1964年,灵光寺佛牙舍利塔落成后,举行了隆重的开光典礼,佛牙终于回到了八大处。

  灵光寺南院有金鱼池,池畔有座四角攒尖顶敞亭,亭上有匾写着“水心亭”。这个池子原是放生池,初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咸丰年间扩建。传说慈禧太后曾在水心亭观鱼,命太监捉起最大的金鱼,摘下金耳环戴在鱼鳃上面,封其为“领头”。池畔,有辽代“招仙塔”塔基。

  今年,灵光寺外新增了一处景观——由镂空砖雕组成的二十四孝图。

  ■地处三山间的金代古刹三处三山庵

  从灵光寺向前行进,不多会儿便到了三山庵。

  顾名思义,三山庵因地处虎头、翠微、青龙(一说翠微、平坡、卢师)三山之间而得名。此庵创建于金天德三年(1151年),清乾隆年间重修。山门殿为三开间,悬额“三山庵”,垂联“翰墨因缘旧 烟云供养宜”;正对山门是大殿五间,悬额“是大世界”,联题“慈目静心法相 和风甘雨祥云”,内供释迦牟尼塑像。清乾隆年间,尊号“阐教禅师”的高僧达天通理禅师在此隐居,注疏《法华经》和《楞严经指掌疏》。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夏,大钟寺住持海峰源亮法师亦曾在居住。可见,三山庵虽小,但却是“大世界”。

  ■香气犹存的四处大悲寺

  从三山庵向西北行进,大约一里,可到大悲寺。

  大悲寺原名隐寂寺,相传建于北宋、辽金时代,距今有八九百年的历史。明清重修此寺,改为今名。该寺坐西朝东,为三进四合院落。山门殿正檐有康熙帝御笔“敕建大悲寺”。山门殿后为大雄宝殿,殿内供奉三世佛像;又有十八罗汉像,雕塑精妙,栩栩如生,系檀香木粉和精砂为胎精雕而成,至今香气犹存。据说罗汉像出自元代雕塑家刘元之手。刘元(约1240年-1324年),字秉元,宝坻(今天津宝坻)人。官至昭文馆大学士、正奉大夫、秘书监卿。他学识广博,绘画、雕塑兼擅。至元七年(1270年),元世祖忽必烈命尼泊尔建筑师阿尼哥(1244年-1306年,北京白塔寺的设计者)监修护国仁王寺,刘元参加了这项工作,虚心向阿尼哥学习造像技艺。到后来,京都名刹佛像几乎均出自刘元之手。大悲寺内还有两株古老的银杏树,树龄高达800余年,为古刹增色不少。

  漫步于大悲寺,不能不想起老舍先生的短篇小说《大悲寺外》。1933年,老舍在《文艺月刊》上发表此文,通过学监黄先生(死后葬在大悲寺外)、学生丁庚的命运,表达了他对于人性、对于生命的深沉思考。为了避免给大家“先入为主”的印象,笔者不想透露小说的情节;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一看,网上很容易搜到全文。读罢此文,再游大悲古寺,您定会有别样的心境,别样的思考。

  ■五处龙泉庵

  以泉水闻名

  从大悲寺向西北行进,可到龙泉庵。

  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年),始建慧云禅林;清顺治二年(1645年)在该地发现清泉,修建了龙王堂。道光年间两寺合一,为龙泉庵。进入山门,便是著名的“龙泉”方池,泉水从池中龙口处流出,潜流注入池内,经年不息,堪称一绝。清代隐士“锄月老人”曾作七言古风《甜水歌》:“……笑我饮此嗜而贪,自夏徂秋常流连。隆冬畏冷返庐舍,忽思此水口流涎。”此歌传唱开来,更使龙泉庵名噪一时。

  池左有听泉小榭。上方为龙王堂。堂外有一对联:“圣德施恩涤雨露 神威乘泽仰云霓”;堂内供奉泥塑彩绘龙王雕像,旁列雷公、电母、风伯、雨师诸像。乾隆帝曾有《御制龙王堂》诗:“古庙山坳里,披榛磴道赊。树生刹竿石,鸟啄净橱沙。水府石林秘,香台花雨斜。所希惠时若,霈泽始京华。”

  ■唐代古刹六处香界寺

  与李四光发现的“冰川漂砾”

  从五处向上,要走比较长的一段路,才能到达六处香界寺。

  在这段路上,还有个值得一看的地方——八大处冰川漂砾。它形成于距今100万至20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期。巨石在移动中相互摩擦,形成擦痕;后来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显露出来大小不一的砾石,即“冰川漂砾”。这块漂砾,长、宽、厚均在两米左右,多面均有擦痕。1962年,地质学家李四光(1889年-1971年)发现了它,亲自鉴定为四纪冰川漂砾,并题字纪念。1964年建亭加以保护。1986年列为石景山区保护文物。这一景点,带来了远古气息的冲击,让人们感悟物换星移、沧海桑田的哲理。

  从冰川漂砾走回石桥,继续向上攀登,便到了香界寺。它占地近二十亩,是八大处面积最大的一座寺庙,始建于唐乾元年间(758年-760年)。寺名多次更改,唐为“平坡大觉寺”,明为“大圆通寺”,清康熙为“圣感寺”,乾隆年间方改今名。香界寺坐北朝南,依山取势,是帝王游山驻跸之所。全寺分左中右三路,为五进院落。沿中路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殿、大乘门、天王殿、大雄殿、西方三圣殿、藏经楼。其中,大雄宝殿前有两座精美石碑。东侧石碑为乾隆十四年(1749年)重修圣感寺后所立,龟座螭首,碑阳(正面)刻康熙十七年(1678年)《御制圣感寺碑文》,碑阴刻有《御制香界寺碑文》。西侧石碑,碑阳为“大悲菩萨自传真像”;碑阴为康熙帝御笔“敬佛”二字。而左路的行宫院,则是乾隆帝的避暑行宫,他在乾隆十二年(1747年)至十八年(1753年)之间,曾四度临幸此地,流连光景,吟诗作赋,自有一番情趣。

  ■最高位置的七处宝珠洞

  内为“坚固林”,外为“欢喜地”

  从香界寺向上攀登,石阶有些陡峭。此时,已经接近山顶的宝珠洞了。

  山路忽转处,有一老爷庙,供奉关圣帝君坐像。庙前明柱上有副对联:“日

  ■晶

  ■安天下,月朋

  ■朤定乾坤”,字型险怪奇特,读法众说纷纭。其中有一种读法为:“日暖晶华安天下,月朋娑罗定乾坤。”而老爷庙前的牌子也列出了多种读音。笔者查了一些古代辞书,未见这几个怪字。其实,汉字也是一种象形艺术,此联作者可能意在“看”,而不在“读”——只要看上去觉得奇奇怪怪,叹为观止,便达到了他的目的,并不一定要读出来。

  宝珠洞是八大处最高的一处,创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0年)。寺前有一座木制牌坊,其匾额为乾隆帝御笔,内为“坚固林”,外为“欢喜地”。过牌楼向前,路边有一巨石,上刻乾隆帝三首七言绝句。宝珠洞临崖而建,规模不大。其观音殿后有个看上去颇为神秘的石洞,洞壁卵石粒粒,晶莹闪烁,好似宝珠一般,该洞正由此得名。原来,洞内曾供奉着清代海岫禅师的肉身贴金法像,但早已毁坏,现为汉白玉石坐像。海岫禅师生前七次受到皇帝召见,传说他正是在宝珠洞中坐化的,享年140岁,死后又有“鬼王菩萨”的封号,颇受乾隆帝敬仰。

  七处有个“眺望亭”,天朗气清、云淡风和之日,于此地观日出,远眺京华美景,颇有诗意。“小泰山”之谓,名不虚传。

  ■最迟被发现的摩崖谷

  与最久远的古刹八处证果寺

  游八大处的朋友最“郁闷”的一点,就在于好不容易爬上了山顶,却只能到七处;如果想游览八处证果寺,必须从七处下到二处,再从另一条路上卢师山(青龙山),行至山腰,才能到达。

  去证果寺的路上,可以拐上小路,先去探访有“九处”之称的摩崖谷。这里有数尊明代石佛造像,因草木掩映,地势险峻,游人罕至,竟然沉睡了500年之久,直到2001年4月才被发现。同年6月开辟为新景区。

  离开了摩崖谷,回到大路,向上攀登,便到证果寺。在八大处中,此寺历史最为悠久,始建于隋仁寿年间(一说唐天宝年间),距今已有1300年左右的历史。山门左侧有一深池,名叫“青龙潭”——这正是传说中大小青龙出没之处;池上的青石券顶刻着四个大字“阿耨达流”,颇为神秘。山门“古刹证果寺”字样为明英宗御笔。山门以北为大雄宝殿,现供新塑的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像。证果寺以西为秘摩崖。崖下是一天然石室,崖壁间刻有“天然幽谷”、“别有洞天”等字。相传卢师曾在此修行。

  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八处常常显得有些冷清;但是,最奇绝的风景,不正在奇险的山林吗?

 

五明学佛网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