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犍陀罗式雕刻艺术
2014/9/8   热度:466
浅谈犍陀罗式雕刻艺术 金培锟none 一、犍陀罗艺术的由来 犍陀罗式雕刻艺术是产生并发展于印度西北的犍陀罗地方(相当于现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及其毗连的阿富汗东部一带)。它是印度佛教艺术同希腊系艺术结合而成的一种希腊化的佛教艺术,亦即印度希腊式的艺术。 公元前六世纪末叶,这个地区就被侵略希腊的波斯大流士一世所占领。公元前327前(东周显王42年)希腊马其顿国亚历山大大王东征破波斯后,指挥大军侵入印度西北部,当时凡被亚历山大大王征服的重要地方,曾经开辟了不少希腊式的城市,迁希腊人到此地居住,并实行殖民统治。在这种情况下,使希腊文化源源不断地流入印度,经过相当时期的融会贯通,相互交流到大月氏(肉支)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王时候(约公元二世纪初叶)便形成了世界著名的犍陀罗式雕刻。 在历史上大月氏人是从我国西部迁入中亚细亚,于公元前一世纪左右,灭了大夏(叶火罗----今阿富汗北部)打败安息(今伊朗高原东北部),入侵了印度西北部而逐渐强大起来。到迦腻色迦王时代,其疆土又不断扩大,最盛时其版图除印度西北部和大夏平原大部及波斯的西境外,还领有中印度西部恒河上流地区,南至今印度的马德拉斯(在阎牟河右岸),东越葱岑(帕米尔)直达于阗(和阗)及西藏北部边陲,致使吸收希腊文化而形成的犍陀罗式雕刻艺术的影响波及到印度全境和西藏并通过葱岑经天山南北二路进入玉门关、阳关而东渐中国内地,因而影响了这些地方修造了无数的石窟,刻造了众多的佛、菩萨的偶像,作为教徒们宣扬佛教教义的道场。原来印度的原始宗教,其教徒只是崇拜自然而不实行偶像崇拜,只是因为佛教在西北印度吸收希腊艺术之后才有了偶像崇拜。因此,可以说偶像崇拜是从希腊传到印度,又从印度传到中国来的。 我们从印度古代时期的雕刻(小乘教派的艺术)中可以看出,他们在建筑物上所刻的礼佛图往往只作菩提树及供养人等,中央留着虚席(空着)不刻佛像。他们雕造佛菩萨的偶像是在公元一世纪左右,受犍陀罗艺术的影响才逐渐兴盛起来的。也可能说,这种佛、菩萨的偶像在大月氏迦腻色迦王以前是没有的。 犍陀罗式雕刻艺术随着佛教东传来到中国是以大月氏为纽带传播而来的。自公元一世纪中叶,即我国东汉以来,印度犍陀罗僧侣从大月氏来我国巡礼,我国僧侣也到印度巡礼,彼此往来频繁。因此,中国的佛教雕刻艺术,从南北朝时代便空前的兴盛起来。山西大同云岗——开创于北魏和平元年以前(公元460年),唐、辽、金俱有增补。河南洛阳龙门——开创于北魏太和七年(公元483年),隋唐继有开凿。甘肃的麦积山——开创于北魏景明三年(公元502年)历北魏、隋、唐、五代、宋、明俱有开凿和增补。还有敦煌千佛洞——开创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06年)由晋、魏、隋、唐到宋、元各代都有开凿。 从上述我国的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中就可以充分看出,我国固有的民族雕塑手法在印度犍陀罗雕刻艺术影响下所产生的诸多伟大艺术杰作的风格与特点; 例如:大同云岗七、八窟,十七——二十窟之造像(高13.44米的大佛),洛阳龙门奉先寺卢舍那大佛(报身佛像),该佛像为唐高宗李治发愿而造,皇后武则天献纳化装料钱二万贯协助,历时三年九个月才告完成。它顶着螺形发髻的巨大头颅,根专家考证,它的那只鼻子是典型的古希腊雕法。有的专家认为,这尊卢舍那佛是“中国古代雕塑作品中的最高代表”。它以君临一切的气度端坐在那里,几乎成为中国佛教艺术乃至东方文明的象征。 伟大艺术宝库的莫高窟二五九、二五七窟(北魏)的佛坐像,甘肃麦积山一00窟一一四窟的菩萨像等。它们的面相,衣饰还大多走印度犍陀罗的形式,在雕像技法上还可以看出许多是犍陀罗的作风。 然而,我国北魏早期的佛菩萨造像还不具有犍陀罗式雕刻的特征,如佛像发髻光平,衣服多穿敝胸外表,裙摆作对称的正反转折翻动飘垂于台座的边缘。菩萨像多作高髻,四下直直落落刻划着发纹,服装则宽衣大袖,上衣下裳,甚至还有穿圆头□的,具有中国民族气魄和格调。 在我国借鉴犍陀罗式和芨多式雕刻,有选择地吸收外来的东西,结合本国传统的手法巧妙地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雕刻艺术,基本上是从北魏后期开始的。那么,印度希腊式的犍陀罗雕刻艺术的主要特征又是什么呢? 犍陀罗式雕刻一般地可以分为浮雕和圆雕两种类型。浮雕多为佛传图与本生图;圆雕则以佛像为主。从佛、菩萨像来看,在造型上已相当注意到全身的比例匀称以及骨骼肌肉等结构组织的生理解剖和内在的表情与姿态的变化。在技术上有惊人的成就而又富于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当时犍陀罗刻造像的用料大都是就地取材,开采当地生产的一种坚细的黑青色石料刻造(犍陀罗石)刻成后一般地都在表面上涂上一层胡粉再加以彩绘而成。可惜的是现存的遗物由于年代久远基本上都已脱落了。 从造像的品种和分类来看,犍陀罗式圆雕中菩萨像多于佛像。因为大乘教派没有僧俗界限,多以达到菩萨界(追求做未来的佛)为目标,而菩萨又多为立像,从装束来看多作豪华奢侈的王公贵族的模样。一般从左肩披下复腋衣(梵名脚歌迦)右肩袒露,下垂裙裾,(梵名泥散那)头戴宝冠或缠包巾,束高髻及其他首饰,身上佩戴华丽,如:颈悬璎珞,胸挂胸饰,足穿珠履,还饰有臂镯、腕轮、脚环、珥珰等。其左手叉腰或下垂,张掌施“愿心印”右手向前举施“无畏印”目睑张大、身躯伫立,神态威严。 佛像则造型朴素,不穿着俗服,也不佩戴装饰,天衣通肩缠着(也有袒露右肩者)头顶有肉髻,发作波浪形,跣足(光着脚)大多采取端坐姿式(结跏趺坐或半结跏趺坐)手作“禅定印”或其他印相,双眼半启下视,表情慈祥亲切或者沉郁严肃。 我们再仔细体察犍陀罗石雕造像,看那轻罗透体的衣着,连遮盖的部分也都显示出人体的美感来(也有些造像着比较厚重的类似毛质的衣着),那种波浪形的头发,在希腊雕刻中是经常见到的。再从面部的轮廓来看,宽阔的额际,高隆的鼻梁和前庭相连,侧看则成一直线,眼大唇薄,颐部突出,这是典型欧罗巴人的脸型,有的菩萨造像,形态宛如阿波罗像(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 从上述犍陀罗式佛,菩萨造像的种种特征就很容易看出它受希腊雕刻影响之深了。不过从犍陀罗式雕刻艺术的形式上看接近于希腊系艺术,然而就其内容和精神实质来看,又不能脱离佛教教义所要求达到的艺术表现,即这种佛菩萨像,都必须具有特定的神化征像。如:头上或身后有“头光”、“背光”、“身光”,眉间有右旋的“白毫”(通常作一小圆点代之),手掌上刻有缦纲或法轮纹样,两耳下垂,胸表万字等特相——三十二好相中的部分表现(这是古印度所生产的一种迷信星相学的名相)。下面就我馆收藏的数十件中比较突出的几种造像艺术作一简要叙述: 二、馆藏犍陀罗石雕概述 我馆收藏的犍陀罗雕刻艺术作品是日本西本愿寺门主大谷光瑞(法号镜如,京都人,大谷光尊之庶子,生于1876年卒于1948年)从1902——1914年的十二年间,指挥其属下的中亚探险队中的主要成员桔瑞超、本多惠隆、井上弘圆、野村荣三郎等,从古印度西北部的犍陀罗地区搜运而来的,当时大部分存放在旅顺博物馆,后来于1929年(昭和四年)为该馆收购保藏。 这部分文化遗物是极其珍贵的历史艺术遗产,它不仅在我国,在当今世界也是稀有的珍品。犍陀石雕艺术,不仅是研究佛教艺术的重要对象,而且是研究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珍贵资料,受到当今的艺术界和世界各国文史专家和学术界的普遍重视。 这部分文化遗物之所以那么珍贵,还因为:在历史上犍陀罗地区曾屡遭洗动。公元472年(南北朝宋泰豫元年)迦湿弥罗大族王在犍陀罗大行灭法,破坏了不少佛教的建筑物及造像。后来于公元712年,(唐玄宗先天元年)大食(阿拉伯)回教军开始入侵西北印度,接着于公919——1024年(五代末帝贞明5年——宋仁宗天圣2年)百年之间又先后受到阿富汗回教军的多次进攻。就在我国唐代玄奘大法师于公元629-645年(唐太宗贞观3年-贞观19年)到达此地时就已经荒无不堪了。 所以,后来在犍陀罗的废虚中发现完整的雕刻就非常稀少,因此,这部分文物一般地并不完整,不是肢体残缺,就是身首分离,到公元十九世纪前后,各国的探险队,“考古家”又争相 掠了千余件之多,至今原址上的遗物已几乎绝迹,只是在印度,巴基斯坦以及欧美洲各国著名的博物馆中才有部分的收藏。 我馆的收藏就是其中之一,虽同样不甚完整,但并不因此而失其珍贵,正如古希腊美神米洛的维纳斯,虽缺肢断臂并不失其美妙一样,现就我馆睡藏的几件犍陀罗石雕佛像的造型艺术特征简要叙述如下: 1、犍陀罗石雕佛头颜面部 公元1世纪——4世纪,高13、3 宽8、5 厚4、6厘米 这是一件石雕佛像的佛头颜面部,耳部以后残缺,用深兰灰色石岩雕成,佛头较长上宽下窄,下巴圆润而丰满,波状的发型,缕发向上梳理,发际线中部突出一个尖儿,(花尖儿)头顶上有肉髻靠前,前低后高。眉间有一凸起的白毫(智慧之光)。椭圆的脸型笔挺的鼻梁,弯长的新月细眉以及深深的眼窝薄薄的嘴唇,他双眼微睁,视前下方,嘴角深陷,似带笑意,同时又有表情冷漠,沉郁内省的神态。给人以既具有典型的希腊人的面容,又含有印度佛陀的身分的感受,此件发现于印度河上游的迦玛尔噶里[Jamar-garhi]地方,是犍陀罗早期造像艺术的代作品。 2、石雕释迦说法像 公元1世纪——4世纪,高38、1 宽31 厚13厘米 此像发现于印度河上游的斯瓦特地方,下身残缺,佛着袒右肩袈裟,内着僧祗支,衣纹密集,下垂呈双线式有微荡漾轻盈透体之感。佛陀手施转法轮印相,象在那里讲经说法的样子。佛头长圆,面颊饱满,前额与鼻连为一体,鼻下有八字平分胡须,雕工精细,表情慈祥、可惜的是鼻额及手表面有部分残损。 3、石雕坐佛像(局部残缺) 公元1世纪——4世纪,高35.8 宽9.8 厚8厘米 此像发现于印度河上游的斯瓦特地方,这件作品作风简补,佛着通肩袈裟,左肩部衣纹密集,通体衣纹为阶梯式,一缕衣角下垂到台座边缘。呈结跏趺禅坐、双手置于腹前腿上,掌心朝上右手压在左手做“禅定印”这是佛像的基本定型。头上有圆形平版背光,垂目静思,表情沉静安祥。 4、石雕菩萨像(局部有残缺) 公元1世纪——4世纪,高19.3 宽11.9 厚4.9厘米 这尊雕像也发现于印度河上游的斯瓦特。此像呈善跏趺坐式(双腿下垂),上身挺直靠椅背、头正面、脸长圆、额与鼻连为一体。衣着华丽,佩有胸饰,发中分侧梳,从两鬓向下发外翻后梳,两根小辫从耳根部垂至上胸部,头戴冠,颈下饰项圈,体态丰腴,表情自然,有大家闺秀的风度,头上有圆型背光,右手残缺,左手握花绳,腕处戴镯,整体形象逼真动人。 5、释迦说法浮雕像(局部有残缺) 公元1世纪——4世纪,高37.8 宽50.5 厚11.7厘米 此浮雕系故事长方嵌板发现于印度河上游的迦巴慈加里。画幅两边为早期科林斯柱,柱头饰科林斯式侧开大叶纹,画面为佛说法图、正中为佛,左侧为听法僧、右侧为听法供养人。释加牟尼着通肩袈裟结跏趺坐于伞盖式毕钵罗树叶(菩提)下手施“说法式”神情安祥坚毅。浮雕两边有早期雕花柱头的科林斯方柱,正立面和外侧面正中都刻有竖长条状凹槽,这幅浮雕的布局特点是人物分布稀疏,人物大小等同,饰有早期的科林斯柱式(希腊柱式之一)它的时代较早可能在公元二世纪左右。整体作品刻工精致构图紧凑概括,富有一定的装饰趣味。 上述五件作品是极其粗浅的描述,很可能有些地方不够完整和准确,请学者、专家不吝指正。 1988年8月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