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绣:针线呈现的浮雕艺术
2014/9/8   热度:320
在卷轴(绘画)唐卡、刺绣唐卡、提花唐卡、贴花唐卡(剪堆、堆绣)和宝石唐卡中,惟有贴花唐卡(堆绣)的制作工艺最为奇妙。 在塔尔寺艺僧日复一日的剪、贴、堆、绣中,一幅幅远看似刺绣、近观如浮雕的工艺美术品诞生了。 飞针引线的绝活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塔尔寺一年一度的酥油花灯会。届时,塔尔寺三绝酥油花、壁画、堆绣都会一并展出,供成千上万的人观赏。我们去塔尔寺的时候正好是正月十五,僧人们正在为盛大的酥油花灯会忙碌着,当你看到一群五大三粗的男人在那儿耐着性子穿针引线,剪裁贴缝,可千万别觉得好笑。论起手艺,他们一点也不比女人差。 我们很快从一群忙着针线活的僧人里找到了今天的主角:曲吉。 曲吉师傅是塔尔寺里制作堆绣的高手。他性格开朗,十分健谈,因为经常和广东游客接触,还会说得一口非常有趣的广东话,给我们留下了颇为深刻的印象。在塔尔寺,像曲吉师傅这样的僧人被称为艺僧。在寺院里,他们的主要功课、职责就是学习技艺、创作作品。曲吉8岁那年进入寺院,就一直跟着他的师傅(一位老艺僧)学习堆绣、酥油花等制作工艺。除此以外,藏传佛教工巧明中的《造像度量经》,还有《比例学》、《色彩学》、《轴化法》、《智者绘画法》、《物图与比例》等都是他们要认真学习的课程。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今的曲吉已经练就了一套堆绣绝活。看他灵活地飞针走线,还不忘和我们谈笑风生,只觉得那针仿佛是他身体一部分,每一次下针,都是将胸中的千壑,“画”在布上。 堆与绣的浮雕艺术 堆绣,有堆才有绣。曲吉说:“飞针引线不过是这个过程中的一部分,在这之前,还要进行大量的工作。” 首先是堆绣的内容。“无非就是与佛相关的东西:单幅多为各种佛、菩萨、护法神、密宗金刚、八瑞相、宝马、白象、喷焰摩尼等图案,联幅画面多为佛教故事和神话故事。其次就是山山水水、花鸟人物等。” 说话间,他引我们到了塔尔寺大经堂中,这里悬挂着“十六尊者(罗汉)显神通”和“八仙过海”两幅大型堆绣佳作。堆绣艺僧依照藏传佛教十六罗汉和八仙各自的神通,根据自己的丰富想象和审美经验,堆绣出个性鲜明、形态表情各异的十六罗汉及八仙形象。他们或降龙、或伏虎、或镇魔、或返老还童,其造型皆静中有动、生动传神、惟妙惟肖。 在艺僧工作的地方,我们很幸运地遇见两位正在描绘堆绣“蓝图”的艺僧。他们正在进行堆绣的第一步:图案设计。除了山水鱼鸟,佛像的有关东西可不是凭空想象,必须参照一定的范本仔细描摹。这可是个细致活。 曲吉继续说:“画好底本,选好各色绸缎以后,僧人会将已画好的模板挨个剪下来,再分别贴在绸缎上。然后再按照此轮廓将其剪下来。剪成的各类人物、鸟兽、山水、花草、虫鱼的图案后,会在底部填上厚薄不等的羊毛或棉花,将各色布料图案堆贴在设计好的大幅布幔上,并用彩色丝线刺绣缝边,再经绘染加工而成。整个图案是一块块、一件件拼合而成,由于中间垫物而形成高低起伏,便自然产生了强烈的立体感、真实感。” “除了传统的‘棱堆’以外,现在还流行一种“平堆”方法。这只是把剪好的彩色绸缎块块,按要绣的物体,平贴拼合在刺绣的布料上,底部不填羊毛和棉花,刺绣出来的东西也同样有一定的立体感。” 复杂的堆绣制作工艺,在曲吉师傅时不时冒出的一两句广东话介绍里,顿时变得生动有趣起来。我们一群从未沾过针线的大男人围着一堆飞针走线的大男人,默默地欣赏着,不由得暗暗赞叹。 堆绣技艺的传承 一幅堆绣的制作,少则半月,多则半年甚至一年。塔尔寺每年农历四月和六月的两次大法会上所晒的“大佛”,长十余丈,宽六七丈,从山顶一直伸展到山腰,像这样的巨幅堆绣佛像,则需要几十人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作为如今塔尔寺挑大梁的曲吉师傅也早已带了自己的徒弟,在寺院里,堆绣工艺就是这样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着。 传统的堆绣艺术主要在藏传佛教寺院内部创作、传承,并为藏传佛教服务。后来,堆绣艺术开始流向民间。像青海黄南州同仁县的五屯村,年年都会涌现出优秀的堆绣艺人。堆绣以前只有男性才能做,但现在已经有许多女性参与了进来。女性特有的细腻使堆绣技艺更加成熟。 TIPS 堆绣为何物? 堆绣是唐卡的一种。又叫剪贴、补花。堆绣制作精细,图案别致,形象生动,繁复奇绝,是塔尔寺独特的传统艺术,是僧侣艺术之佳作。其工序有图案设计、剪裁、堆贴、绣制、个别图案部分上色等。堆绣大都以佛经故事为题材,以人物为主。作为塔尔寺三绝之一的堆绣,和壁画、酥油花不同,一般不表现大场面。它着重于人物形态(神态)的塑造,讲究各色绸缎的选用配置。其粗犷中显细腻,点滴中见绝妙,技艺精湛,巧夺天工。 堆绣VS传统刺绣 堆绣其实就是用布做的画,是我国古代流传的一种传统民间工艺。据《中国美术史》记载,堆绣最初是由刺绣艺术发展而来的,它起源于唐朝,前身是丝绫堆绣,到了清朝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据说乾隆的母亲就曾亲自带领宫女们用这种工艺做出了很多花鸟、人物作品。 这种工艺传入藏区后,被用于唐卡的制作,发展成一种新的唐卡门类。尤其在青海、甘肃、西藏、四川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 堆锈是藏族地区特有的一种艺术,但是,细心的人们发现,它和江南苏杭的刺绣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在“热贡艺术之乡”青海同仁地区工作了三十多年的文史专家赵清阳也曾表示:根据考察和研究,虽然找不到具体的文字根据,但是从艺术的类型、特点上来说,堆绣肯定有苏杭苏绣的特征。 上世纪80年代,赵清阳在当地一个老百姓的牛圈里发现了一块明代石碑,碑上刻有当时西北军政要员的名字,还有铁匠,石匠,木匠等匠人的名字。 专家们结合地方志和分析,吾屯四寨子最早的居民是明初从江南派遣到此屯垦戍边的军人。后来他们逐渐融入了当地,同时将他们的技艺也留在了当地。 虽然仅凭一块石碑,我们还无法断定堆绣和江南刺绣是否有着必然的联系,但至少从堆绣上,我们看到了一段汉藏文化曾经交融的历史。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