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传播活动之研究
2014/9/8   热度:796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传播活动之研究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国立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2004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文章标题】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传播活动之研究 【文章作者】粘凯蒂 【指导教师】万金川 【文章页数】164页 -------------------------------------------------------------------------------- 【中文关键词】魏晋南北朝|佛教|传播|寺院|在地化 【中文摘要】本文在大量的一、二手研究的基础上,借助了传播理论,对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传播活动进行了分析,研究成果酌分为上、下两编。在传播理论中,一个被视为有效的传播行为,包括了几个要件:一、传播背景的了解;二、传播媒介及受众;三、传播活动的实际内容及活动。在上编里,我们主要讨论了佛教在六朝时期得以传播的社会背景,并且进一步讨论了佛教传播所利用的媒介及所面对的受众。对于地方佛教的发展情形,我们利用了藏内史料加以论证,藉由考察地方寺院的成立及活动,侧面反映出佛教在六朝时期地方上的流布情形。 在下编里,我们选择了两个课题,对于佛教传播的实际内容作了扼要的讨论。一、寺院教育及其内容:为了令正法得以流传,首先必须对于肩负传教任务的僧侣进行一定的教育。经由考察后发现,汉地寺院中所施行的教育,其内容兼有内外两学。因此我们认为汉地的寺院教育,并没有走向将中国传统之学完全摒除于外的极端,而是向中国传统作了一定的妥协;二、译经活动的形成与发展:翻译活动被视为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好的译本对于正法的流传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从译经史来观察,我们发现译经事业虽在中国有长达千年的传承,但是中国译师在其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极小,而外来译师所担任的角色可能远比我们想象中来得重要。在进行了一定的翻译活动后,逐渐形成有系统的译经理论,然而提出这些理论的却非那些在译经工作中担任举足轻重角色的外来译师,这个有趣的现象似乎暗示了外来译师的汉语能力或有所不足。因而,外来译师的语言能力,是否能够对自己所进行的译经工作进行反省,并且在两种异质语言中通达无碍,这些都是值得再进一步商榷的问题。 本文利用了传播理论,将六朝佛教的传播情形较有系统的收纳进来。透过达到这个初步目标,我们希望可以进一步思索佛教在地化的问题,并且能够进一步探讨佛学大盛于隋唐的原因,以及中国佛教宗派的成立与判教原则。 -------------------------------------------------------------------------------- 【论文目次】 第一章 绪论╱1 1.1 研究缘起╱1 1.2 题目定义╱5 1.3 理解模式╱9 1.4 研究方法与章节安排╱16 1.5 资料来源╱18 上编 基础篇:六朝时期的佛教传播 第二章 佛教传播的社会背景╱23 2.1 新型聚落的兴起╱23 2.2 时人的宗教心态╱28 2.3 贵族对仕宦权与教育权的垄断╱30 2.4 受限于经济状况的平民╱35 第三章 佛教传播的媒介与受众╱39 3.1 书面媒介与受众╱40 3.2 口语媒介与受众╱46 3.3 非语文的传播╱51 第四章 佛教传播的地域性情形╱57 4.1 佛教在汉地的传播路线╱57 4.2 寺院的成立与发展╱61 4.2.1 印度寺院的建立╱61 4.2.2 汉地寺院的发展╱62 4.3 北方寺院的情形╱65 4.3.1 长安中寺╱66 4.3.2 长安大寺╱67 4.3.3 长安石羊寺╱68 4.3.4 仓垣水南寺╱68 4.3.5 襄阳檀溪寺╱69 4.3.6 小结╱69 4.4 南方寺院的情形╱70 4.4.1 建业建初寺╱70 4.4.2 建业青园寺(龙光寺)╱71 4.4.3 建业安乐寺╱73 4.4.4 江陵辛寺(新寺)╱73 4.4.5 江陵长沙寺╱74 4.4.6 小结╱75 4.5 西域寺院的情形╱76 4.5.1 敦煌的寺院╱76 4.5.2 高昌的寺院╱78 4.5.3 其它地区的佛教╱78 下编 立论篇:六朝时期佛教传播的实际内容 第五章 寺院教育及其内容╱81 5.1 汉地僧侣与僧团╱81 5.1.1 汉地戒律与比丘╱81 5.1.2 汉地僧团与僧制╱85 5.2 印度的寺学╱88 5.2.1 教学方法╱89 5.2.2 学习内容╱90 5.2.3 学生的来源╱91 5.3 汉地的寺院教育╱93 5.3.1 教学内容╱94 5.3.1.1 内学教育╱94 5.3.1.2 外学教育╱96 5.3.2 教学方法╱100 5.4 对寺院教育的评估╱101 第六章 译经活动的形成与发展╱103 6.1 汉译佛典的本质╱104 6.2 佛经汉译的初创╱107 6.3 译经理论的形成╱111 6.4 对译经活动的评估╱115 第七章 结论╱117 7.1 佛教传播的背景与媒介╱117 7.2 地方佛教的传播情形╱119 7.3 僧团与寺院教育对佛教传播的影响╱120 7.4 译经活动的开展与影响╱122 参考文献╱125 壹、中文文献╱125 一、翻译文献╱125 二、专书及单篇论文╱128 贰、日文文献╱141 英文文献╱143 附录: 感应记和神变情节──以《大方广佛华严经感应传》为中心的讨论╱145 -------------------------------------------------------------------------------- 【参考文献】 壹、中文文献 一、翻译文献 *四画 1. 王邦维、荣新江、钱文忠译,Victor H. Mair(梅维 琚^原著《绘画与表演──中国的看图讲故事和它的印度起源》,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六画 1. 朱越利译,R. A. Stein(石泰安)原著〈公元2世纪政治的宗教的道教运动〉,任继愈主编《国际汉学》第八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页371-435。 *七画 1. 何道宽译,Marshall McLuhan原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10月第1版,2004年5月北京第4次印刷。 2. 何道宽译,Harold Innis原著《帝国与传播》,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 3. 何高济、王遵仲、李申译,Mathew Ricci(利玛窦)原著《利玛窦中国札记》,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3月第1版,2001年8月北京第4次印刷。 4. 吴虚领译,Erik Zürcher(许理和)原著〈汉代佛教与西域〉,《国际汉学》第二辑,郑州:大象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页291-310。 5. 吴晓黎译,Sherry Simon原著〈翻译理论中的性别〉,许宝强、袁伟选编《语言与翻译的政治》,页309-357。 6. 吴琦幸译,Arthur F. Wright(芮沃寿)原著〈中国历史中的佛教〉,《内明》179期,公元1987年2月1日,页12-17。 7. 吴琦幸译,Arthur F. Wright原著〈中国历史中的佛教(续)〉,《内明》181期,公元1987年4月1日,页15-20。 8. 吴琦幸译,Arthur F. Wright原著〈中国历史中的佛教(续)〉,《内明》182期,公元1987年5月1日,页3-10。 9. 吴琦幸译,Arthur F. Wright原著〈中国历史中的佛教(续)〉,《内明》185期,公元1987年8月1日,页9-14。 10. 吴琦幸译,Arthur F. Wright原著〈中国历史中的佛教(续)〉,《内明》186期,公元1987年9月1日,页21-27。 11. 吴琦幸译,Arthur F. Wright原著〈中国历史中的佛教(续)〉,《内明》190期,公元1988年1月1日,页20-26。 12. 佛光出版社译,鎌田茂雄原著《中国佛教通史》(四),高雄县:佛光出版社,中华民国82年2月初版。 13. 吕鹏志译,R. A. Stein原著〈二至七世纪的道教和民间宗教〉,法国汉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法国汉学》第七辑(宗教史专号),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页39-67。 14. 李四龙、裴勇等译,Erik Zürcher原著《佛教征服中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2次印刷。 15. 李凭译,谷川道雄原著〈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的基本问题总论〉,《国际汉学》第九辑,2003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页209-225。 16. 余万居译,中村元等着《中国佛教发展史》,台北:天华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民国73年5月初版,82年9月2版1刷。 *八画 1. 林太、马小鹤译,中村元原著《东方民族的思维方法》(上册),台北:淑馨出版社,1999年(民国88年)2月初版1刷。 *十画 1. 祝建华、武伟译,Denis McQuail、Sven Windahl原著《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2. 耿升译,Jacques Gernet(谢和耐)原著《中国五 十世纪的寺院经济》,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4年2月15日第1版第1刷。 3. 耿升译,R. A. Stein原著〈观音,从男神变女神一例〉,法国汉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法国汉学》第二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页86-192。 4. 夏应元选编并监译,内藤湖南原著《中国史通论──内藤湖南博士中国史学著作选译》(上、下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十一画 1. 许洋主等译,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七卷:思想宗教),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2. 康乐、简惠美译,Max Weber原著《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Ⅱ》,台北:远流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7月30日初版一刷。 3. 郭忠生译,Richard H. Robinson原著《印度与中国的早期中观学派》,南投县名间乡:正观出版社,中华民国85年12月出版。 4. 连清吉译,兴膳宏原著〈《隋书.经籍志》解说(上)〉,《书目季刊》第33卷第1期,民国88年6月,页1-13。 5. 连清吉译,兴膳宏原著〈《隋书?经籍志》解说(下)〉,《书目季刊》第33卷第2期,民国88年9月,页1-14。 *十二画 1. 冯力译,Valérie LAVOIX(华蕾立)原著〈山林私学──南朝隐士的教学生涯〉,法国汉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法国汉学》第八辑(教育史专号),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页61-86。 2. 彭恩华编译,兴膳宏原著《兴膳宏《文心雕龙》论文集》,济南:齐鲁书社,1984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 3. 黄金山、孔繁敏等译,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三卷:上古秦汉),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十三画 1. 杨继东、陈引驰译,Victor H. Mair原著《唐代变文──佛教对中国白话小说及戏曲产生的贡献之研究》(上)、(下),香港九龙:中国佛教文化,1999年12月第1版。 2. 杨白衣译,小野玄妙原著《佛教经典总论》,台北: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中华民国72年元月初版。 *十五画 1. 蒋绍愚译,Erik Zürcher原著〈最早佛经译文中的东汉口语成分〉,《语言学论丛》第十四辑,1984年11月第1版,1987年2月北京第1次印刷,页197-225。 *十七画 1. 萧平、杨金萍译,伊藤隆寿原著《佛教中国化的批判性研究》,香港:经世文化,2003年9月出版。 *十九画 1. 关世谦译,鎌田茂雄原著《中国佛教通史》(一),高雄市:佛光出版社,中华民国74年9月初版。 2. 关世谦译,鎌田茂雄原著《中国佛教通史》(二),高雄市:佛光出版社,中华民国75年4月初版。 3. 关世谦译,鎌田茂雄原著《中国佛教通史》(三),高雄市:佛光出版社,中华民国75年12月初版。 *二十画 1. 释见憨、钟修三、欧先足、林正昭译,佐藤达玄原著《戒律在中国佛教的发展》,嘉义:香光书乡出版社,1997年5月30日出版。 *二十一画 1. 顾满林译,Erik Zrcher原著〈关于初期汉译佛经的新思考〉,收录于四川大学汉语史研究所编《汉语史研究集刊》(第四辑),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页286-312。 二、专书及单篇论文 *二画 1. 丁钢〈儒佛教学制度之比较研究〉,《内明》204期,公元1989年3月1日,页3-9。 2. 丁钢《中国佛教教育──儒佛道教育比较研究》,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 3. 丁钢、刘琪《书院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四画 1. 孔慧怡〈中国翻译传统的几个特征〉,孔慧怡、杨承淑编《亚洲翻译传统与现代动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2月第1版第1次印刷,页15-37。 2. 方元珍《文心雕龙与佛教关系之考辨》,台北:文史哲出版社,中华民国76年3月初版。 3. 方广锠〈敦煌遗书中的《妙法莲华经》及有关文献〉,氏着《敦煌学佛教学论丛》(下),香港九龙:中国佛教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8月第1版,页65-103。 4. 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5. 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6. 毛汉光《两晋南北朝士族政治之研究》(上),台北: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中华民国55年7月初版。 7. 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二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版,1995年7月第2次印刷。 8. 王小莘〈《高僧传》词汇研究〉,《语言学论丛》第22辑,1999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页126-152。 9. 王元化《文心雕龙讲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1995年12月第2次印刷。 10. 王文颜《佛典重译经研究与考录》,台北:文史哲出版社,中华民国82年10月初版。 11. 王文颜《佛典汉译之研究》,台北:天华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华民国73年12月1日初版。 12. 王永会《中国佛教僧团发展及其管理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3. 王伊同《五朝门第附高门权门世系婚姻表》(全二册),香港新界:中文大学出版社,1978年重刊第1版。 14. 王仲尧〈都市寺院与文化中心──以东晋南北朝隋唐时期都市佛寺为例〉,收录于觉醒主编《都市中的佛教》,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第1次印刷,页266-279。 15.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6. 王仲荦遗着,郑宜秀整理《金泥玉屑丛考》,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7. 王志刚〈四至六世纪北中国的佛教史学──以《佛国记》、《洛阳伽蓝记》、《魏书?释老志》为主线〉,华林编辑委员会编《华林》(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页95-106。 18. 王昆吾、何剑平《汉文佛经中的音乐史料》,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9. 王松溪《释迦牟尼的教育思想》,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中华民国71年7月初版。 20. 王青《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信仰与神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21. 王炳照主编《中国私学?私立学校?民办教育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22. 王绍峰《初唐佛典词汇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23. 王景琳《中国古代寺院生活》,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第2版第1次印刷。 24.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北京:中国书店,1987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25. 王鸿宾、胡春英〈『风峪石经』初探──兼谈武则天时期佛典翻译中的译场组织〉,《文物季刊》1999年第2期,页66-77。 *五画 1. 玄奘、辩机原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 2. 白化文《寺院与僧人》,郑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3. 石方《中国人口迁移史稿》,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六画 1. 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6月第1版,1997年12月第3次印刷。 2. 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二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11月第1版,1997年12月第2次印刷。 3. 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三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5月第1版,1997年12月第2次印刷。 4. 朱大渭、张文强《中国军事通史 第八卷:两晋南北朝军事史》,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10月首次出版。 5. 朱大渭等着《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6. 朱庆之《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7月1刷,1996年12月2刷。 7. 牟润孙《注史斋丛稿》,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79年6月台湾初版。 *七画 1. 何兹全主编《五十年来汉唐佛教寺院经济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2. 何德章〈评侯旭东《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2期,页172-176。 3. 何德章《中国经济通史 第三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4. 余大吉《中国军事通史 第七卷:三国军事史》,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10月首次出版。 5. 吴季霏〈《比丘尼传》研究〉,《法光学坛》第4期,2000年,页105-123。 6. 吕叔湘〈南北朝人名与佛教〉,收录于邵敬敏主编《文化语言学中国潮》,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页183-193。 7. 吕澄《吕澄佛学论著选集》,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7月第1版,1996年12月第2次印刷。 8. 宋大川、王建军《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二卷:魏晋南北朝 隋唐),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 9. 李四龙〈佛教征服了什么?〉,《法音》1998年9期,页35-39。 10. 李幸玲〈格义新探〉,《中国学术年刊》第18期,民国86年3月,页127-157&435-436。 11. 李玉珍〈John Kieschnick(柯嘉豪), The Eminent Monk: Buddhist Ideals in Medieval Chinese Hagiography. Kuroda Institute Studies in East Asian Buddhism 10. Hawai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7. 186pp.〉,《新史学》9卷2期,1998年6月,页187-192。 12. 李军《玄儒佛道教育理论比较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中华民国83年11月初版。 13. 李国钧、王炳照总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二卷:魏晋南北朝 隋唐),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4. 李富华、何梅《汉文佛教大藏经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5. 李富华《中国古代僧人生活》,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8年12月初版1刷。 16. 李新魁《李新魁音韵学论集》,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版,1999年11月第2次印刷。 17. 李丰楙〈慧皎高僧传及其神异性格〉,《中华学苑》第26期,中华民国71年12月20日刊行,页123-137。 18. 沙莲香主编《传播学──以人为主体的图象世界之谜》,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1995年2月第4次印刷。 19. 汪征鲁《魏晋南北朝选官体制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八画 1. 周一良《周一良集 第壹卷:魏晋南北朝史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2. 周一良《周一良集 第贰卷:魏晋南北朝史札记》,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3. 周庆山《文献传播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 4. 周伯戡〈早期中国佛教的小乘观──兼论道安长安译经在中国佛教史上的意义〉,《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学报》16期,民国80年8月,页63-79。 5. 周伯戡〈读僧叡〈小品经序〉〉,《台大历史学报》第23期,1999年6月,页157-198。 6. 周叔迦《法苑谈丛》(插图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2000年10月第2次印刷。 7. 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台北:南天书局有限公司,中华民国77年10月台1版。 8. 周绍 琚m《文心雕龙》散论及其它》,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年5月北京第1版,2004年1月北京第2版,2004年1月北京第3次印刷。 9. 周润年、刘洪记编着《中国藏族寺院教育》,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0. 季琴〈《高僧传》词语拾零〉,《语言研究》第23卷第4期,2003年12月,页51-52。 11. 季羡林〈中国纸和造纸法输入印度的时间和地点问题〉,氏着《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5月北京第1次印刷,页99-129。 12. 季羡林《季羡林佛教学术论文集》,台北:东初出版社,中华民国84年4月初版,中华民国84年12月初版2刷。 13. 林传芳〈格义佛教思想之史的开展〉,《华冈佛学学报》第2期,中华民国61年8月15日,页45-96。 14. 林梅村《西域文明──考古、民族、语言和宗教新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5. 金克木《梵竺庐集(甲):梵语文学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6. 金观涛、刘青峰《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香港新界: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九画 1. 侯旭东《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以造像记为中心的考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2. 段玉明《中国寺庙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1997年1月第2次印刷。 3. 胡美琦《中国教育史》,台北:三民书局,中华民国67年9月初版,中华民国79年9月3版。 4. 俞理明《佛经文献语言》,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5. 帅志嵩《双重因素影响下的僧传语言──《续高僧传》语言研究》,四川大学2002年中文系硕士学位论文。 *十画 1. 唐长孺〈南朝寒人的兴起〉,氏着《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外一种),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2002年1月第2次印刷,页543-577。 2.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管理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2001年5月第4次印刷。 3. 徐吉军《中国丧葬史》,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4. 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2月第1版,2001年8月北京第7次印刷。 5. 郝春文〈东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结社〉,《历史研究》1992年第1期,页90-105。 6. 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7.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 8. 高明士〈唐代敦煌的教育〉,《汉学研究》第4卷第2期,民国75年12月,页231-270。 9. 高明士《中国教育制度史论》,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9年9月初版。 10. 高明士《中国传统政治与教育》,台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3月初版1刷,4月订正2刷。 11. 高明士《东亚教育圈形成史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2. 高时良《中国教育史纲》(古代之部),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10月第2版,1993年10月第1次印刷。 13. 高敏《南北史掇琐》,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4. 高敏主编《魏晋南北朝经济史》(上、下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十一画 1. 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2. 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3. 张少康编《文心雕龙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4. 张伟然〈评《汉唐佛寺文化史》──从历史文化地理学的角度观察〉,《学术界》总第81期,2000年3月,页131-142。 5. 张曼涛主编《佛教经济研究论集》,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中华民国66年7月初版。 6. 张国良主编《传播学原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7. 张惠芬、金忠明编着《中国教育简史》(修订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第2版,2002年7月第2次印刷。 8. 张运华《中国传统佛教仪轨》,台北县新店市: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中华民国87年2月初版1刷。 9. 张泽咸、朱大渭编《魏晋南北朝农民战争史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6月第1版,1980年6月北京第1次印刷。 10. 曹仕邦《中国佛教史学史──东晋至五代》,台北:法鼓文化,1999年10月初版。 11. 曹仕邦《中国佛教译经史论集》,台北:东初出版社,中华民国79年6月初版,中华民国81年1月1版2刷。 12. 曹仕邦《中国沙门外学的研究──汉末至五代》,台北:东初出版社,中华民国83年11月初版,中华民国84年5月初版2刷。 13. 许明编着《中国佛教经论序跋记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4. 许辉、邱敏、胡阿祥主编《六朝文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5. 郭朋《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6. 郭建中编着《文化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7. 郭齐家《中国古代学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8.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2001年8月第3次印刷。 19.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2002年1月第2次印刷。 20. 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21. 陈昭郎《传播社会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华民国81年3月初版。 22. 陈柏达《佛陀与孔子教育思想的比较》,台北: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12月1版3刷。 23. 陈寅恪〈四声三问〉,陈美延编《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6月北京第1版第1次印刷。 24. 陈美延编《陈寅恪集?读书札记二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9月北京第1版第1次印刷。 25. 陈美延编《陈寅恪集?读书札记三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9月北京第1版第1次印刷。 26. 陈寒〈略论六世纪前佛教入华的源头、路线和语言〉,《唐都学刊》2002年第2期,页66-69。 *十二画 1. 傅筑夫〈古代重大历史变革的地理因素和经济因素〉,氏着《中国经济史论丛》(续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2月第1版第1次印刷,页87-129。 2. 劳政武《佛教戒律学》,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2001年4月第2次印刷。 3.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4. 程舜英《魏晋南北朝教育制度史资料》,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5. 黄敏枝《唐代寺院经济的研究》,台北:国立台湾大学文学院,中华民国60年12月初版。 6. 黄志洲《出三藏记集研究》,国立高雄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华民国八十年六月作者自印。 7.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9月第1版,1998年5月北京第4次印刷。 8. 曾美云《魏晋玄佛二家对传统儒家教育之批评及影响》,国立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华民国八十四年六月作者自印。 *十三画 1. 杨吉仁《三国两晋学校教育与选士制度》,台北,正中书局,中华民国57年7站台初版。 2. 杨承彬《秦汉魏晋南北朝教育制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民国67年6月初版。 3. 杨衒之撰,周祖谟校释《洛阳伽蓝记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5月第1版,1987年10月北京第2次印刷。 4. 杨孝容《中国历史上的比丘尼》,佛光山文教基金会总编辑《法藏文库?中国佛教学术论典》(45),2001年8月初版1刷,页391-439。 5. 万金川〈宗教传播与语文变迁──汉译佛典研究的语言学转向所显示的意义〉(1),《正观杂志》第19期,民国90年12月,页5-52。 6. 万金川〈宗教传播与语文变迁──汉译佛典研究的语言学转向所显示的意义〉(2),《正观杂志》第20期,民国91年3月,页5-82。 7. 万绳楠《魏晋南北朝史论稿》,台北:云龙出版社,1994年初版,2002年3月初版第2刷。 8. 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史讲演录》,合肥:黄山书社,1987年4月第1版,2000年12月第3次印刷。 9. 义净原著,王邦维校注《南海寄归内法传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4月第1版,2000年4月北京第2次印刷。 10. 叶骁军《中国墓葬发展史》,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4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1. 葛兆光《中国宗教与文学论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2.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第一卷: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2001年10月第3次印刷。 13. 董志翘〈《高僧传》词语通释──兼谈佛教典籍口语词向中土文献的扩散〉,氏着《中古文献语言论集》,成都:巴蜀书社,2000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4. 宁可、郝春文辑校《敦煌社邑文书辑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1999年10月第2次印刷。 15. 宁稼雨《魏晋士人人格精神:《世说新语》的士人精神史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十四画 1. 荣新江〈西域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历史研究》1998年2期,页132-146。 2. 蒲慕州〈神仙与高僧──魏晋南北朝宗教心态试探〉,《汉学研究》第8卷第2期,民国79年12月,页149-176。 3. 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1992年6月第1次印刷。 4. 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鼎文书局印行,发行地与时间不详。 5. 赵翼着,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订补本),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1月第1版,2001年11月北京第2次印刷。 6. 赵翼着,栾保群、吕宗力点校《陔余丛考》,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11月第1版,2003年12月第2次印刷。 *十五画 1. 刘立夫《弘道与明教:《弘明集》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2004年5月第1次印刷。 2. 刘淑芬〈五至六世纪华北乡村的佛教信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3本第3分,民国82年7月,页497-544。 3. 慧立、彦悰着,孙毓棠、谢方点校《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 4. 蔡振丰〈道安经序思想的转折及在格义问题上的意义〉,《文史哲学报》48期,民国87年6月,页251-292。 5. 蔡振丰〈《阴持入》经注序中格义问题的考察〉,《中国文学研究》第13期,1999年5月,页1-38。 6. 郑如斯、肖东发编着《中国书史》,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6月北京第1版第1次印刷。 7. 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8. 郑学檬主编《中国赋役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9. 郑阿财〈敦煌佛教灵验故事综论〉,收录于丁敏等着《佛学与文学:佛教文学与艺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学部份)》,1998年12月初版,页121-152。 10.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11月第1版,2002年4月第2次印刷。 11. 鲁迅校录《古小说钩沉》,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十六画 1. 钱大昕着,方诗铭、周殿杰校点《廿二史考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 2. 钱存训《中国古代书籍纸墨及印刷术》,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12月修订版。 3. 钱存训着,郑如斯编订《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十七画 1. 谢重光〈新书介绍:张弓着《汉唐佛寺文化史》〉,《历史研究》1998年5期,页182-185。 2. 谢重光《汉唐佛教社会史论》,台北:国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公元1990年5月初版。 *十八画 1. 颜尚文〈后汉三国西晋时代佛教寺院之分布〉,国立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历史学系合编《历史学报》第13期,中华民国74年6月,页1-44。 2. 颜洽茂《魏晋南北朝佛经词汇研究》,佛光山文教基金会总编辑《法藏文库?中国佛教学术论典》(64),2002年8月初版1刷,页1-326。 *十九画 1. 罗宗真《六朝考古》,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1996年4月第2次印刷。 2. 罗宗真《魏晋南北朝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 3. 罗维明《中古墓志词语研究》,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2003年5月第2次印刷。 4. 谭世保《汉唐佛史探真》,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 *二十画 1. 严耕望〈唐人习业山林寺院之风尚〉,氏着《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台北:联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中华民国80年5月初版,页271-316。 2. 苏晋仁《佛学文史论丛》,香港九龙:中国佛教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7月第1版。 3. 释僧佑撰,苏晋仁、萧链子点校《出三藏记集》,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4. 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汤一玄整理《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10月第1版,1997年10月第3次印刷。 5. 释宝唱、释明河撰《名僧传抄?补续高僧传》,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中华民国64年7月1版,中华民国84年4月1版2刷。 6. 饶宗颐《梵学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 7. 饶宗颐《中国宗教思想史新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6. 林屋友次郎《経録研究》,东京:岩波书店,昭和16年(1941年1月)初版。 17. 林传芳《中国佛教史籍要说 上卷》,京都:永田文昌堂,昭和54年10月10日发行。 18. 牧田谛亮《中国仏教史研究 第一》,东京:大东出版社,昭和56年5月11日初版印刷,昭和56年5月20日初版发行。 19. 牧田谛亮《中国仏教史研究 第三》,东京:大东出版社,平成元年10月11日初版印刷,平成元年10月20日初版发行。 20. 牧田谛亮编《弘明集研究》卷上(遗文篇)、卷中(译注篇上)、卷下(译注篇下),京都: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昭和48-50年。 叁、英文文献 1. Link, Arthur E., "Biography of Shih Tao-an," T’oung Pao, XLVI (1958), pp.1-48. 2. Link, Arthur E., "Shyh Daw-An's Preface to Sangharaksa's Yogacarabhumi- Sutra and the Problem of Buddho-Taoist Terminology in Early Chinese Buddhism,"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77 No.1 (Jan.-Mar., 1957), pp.1-14. 3. Link, Arthur E., "Shih Seng-Yu and His Writing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80 No.1 (Jan.-Mar., 1960), pp.17-43. 4. Wright, Arthur F., Buddhism in Chinese History,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9. 5. Zürcher, Erik, The Buddhist Conquest of China: The Spread and Adaptation of Buddhism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Leiden, E. J. Brill: 1972. 6. Zürcher, Erik, "Buddhism and Education in T'ang Times," Neo-Confucian Education: The Formative Stag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pp.19-56. 7. Nattier, Jan, "The Ten Epithets of the Buddha in the Translations of Zhi Qian支谦," 创価大学国际仏教学高等研究所年报, Vol.Ⅵ March 2003, pp.207-250. 8. Kieschnick, John, The Eminent Monk: Buddhist Ideals in Medieval Chinese Hagiography,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7. 9. Ch'en, Kenneth K. S., Buddhism in China,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ess: 1972. 10. Shinohara, Koichi, "Biographies of Eminent Monks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The Function of the Holy in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m," 中华佛学学报, Vol.7(1994), pp.477-500. 11. Wagner, R. G., "The Original Structure of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Shih Hui-Yuan and Kumarajiva,"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31 (1971), pp.28-48.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