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历代名人对安溪茶业发展与传播的贡献


2014/9/8    热度:371   

  略论历代名人对安溪茶业发展与传播的贡献

  安溪,是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有悠久的产茶历史,丰富的茶树资源,众多的茶树品种,精湛的种茶经验,独特的制茶技艺,优良的茶叶品质,以及多姿多彩的茶文化积淀,是中国茶叶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追溯历史,勤劳勇敢的安溪茶农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于明崇祯年间首先发现和创造了茶树无性繁殖法,在明末清初发明了乌龙茶采制工艺,魏荫、王士让于清初首先发现、培植并传播世界名茶铁观音,从而使安溪屹立于中国茶业之林而长盛不衰。然而历代以来,还有不少安溪历史名人对安溪茶业的发展和茶文化的传播作出积极的贡献。本文撷取数例予以论述,权作抛砖引玉。

  一、小溪场长官廖俨、开先县令詹敦仁为追溯安溪茶叶起源留下宝贵的文字资料

  廖俨,字端庄,原籍为河南光州汝南,生于唐会昌五年(845年)正月初二,乾符二年(875年)榜眼及第,官至银青光禄大夫、检点太子宾客兼国子监祭酒、御史中丞、上柱国。廖俨与唐著名诗人、兵部侍郎、翰林学士韩偓(844—923年)为同朝好友,共为唐昭宗尽忠竭诚。唐天祐末年(907年),廖、韩对四镇节度使梁王朱温弑唐昭宗及哀帝,深为愤慨。慑于朱温权势,两人遂偕同于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共避乱入闽投靠王审知。廖隐于小溪场(今安溪),韩隐于南安丰州,时小溪场隶属南安县。百姓闻知廖俨是前朝忠良,德望夙著,遂奉为首。廖俨自此率民除暴,招集流民,开垦山地,布望教化,颇著功绩,被民尊为长官,故在安溪民间历代传有“未有清溪县,先有廖长官”之说。时有感廖俨功绩,闽王欲赐其土地,廖俨则以“无功于民,轻易受业,天理不显,民心不顺”,而敬谢不受。宋建隆三年(962年),廖俨病卒,葬于永安里埔土寻乡(今城厢镇员宅村)。廖、韩两人年龄相似,一朝为官,俱事昭宗,偕同入闽,同隐南安,一生视为知己。归隐期间,他们经常相互造访。韩偓为此在《信笔》一诗中留有诗句:“石崖觅芝叟,乡俗采茶歌。”由此可见,唐五代期间安溪民间植茶已逐渐发展。

  无独有偶,在安溪,将茶作为礼品赠送的文字记载,则最早出自于开先县令詹敦仁的茶诗。詹敦仁,字君泽,生于后梁乾化四年(914年),先世河南光州固始人。祖父詹儹随王审知入闽,任前锋兵马使;父詹世隆,兵曹录事参军,后隐居安溪。詹敦仁幼受家学,自幼颖悟,勤奋好学,早年曾上书劝闽王王昶入贡朝廷,其文才受王昶赏识。因鄙王昶弑父夺位,他坚辞不愿为王参决军机大事,后避居泉州清源山。南唐灭闽(945年),詹敦仁与拥漳、泉两郡的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过往甚密,留从效邀他当属官,敦仁力辞不获,于是求监小溪场。上任后,敦仁历览山川,体察民情,看到这里山川雄壮,物产丰富,人口众多,认为“土沃人稠,舟航可通,若益以邻界,因今之地,可以置县。”申文得批准,并增割南安近地,于后周显德二年(955年)正式置县,取名清溪〔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称安溪〕,詹敦仁即为首任县令,并以小溪场场址(今安溪县城)“三峰玉峙,一水环回,黄龙内顾以骧腾,朱凤后翔而飞翥”的形胜,选为县治。敦仁为政,德惠居多,然他不愿长期为官,在任一年多,便举荐闽王王审知之孙王直道继任县令。卸任后的敦仁因爱西部山区佛耳山“峭绝高大,远跨三乡。有田可耕而食,有水可居而安。若夫烟收云霁,云卷天高,山耸髻以轩腾,风梳木而微动。殆若晓妆睹镜,夜籁沉声,寒泉聒耳,戛玉鸣琴。非宫非羽,五音不调而自协;不丝不桐,五弦不抚而自鸣。”加上清静僻远,即选取其山麓胜地卜筑定居,取其宅名为“清隐”。其间,安溪县南部归善乡张仁里贵湖山(今属安溪县龙门镇溪瑶村)有一寺院,名为龙安岩(后称青林岩),是安溪历史名岩。清康熙《安溪县志》载:“邑岩之最大者,清水为上,青林次之,前有石笋卓立溪心。”龙安岩的主持号清豁禅师,为时名僧。清豁禅师俗姓张名玄应,早年参拜神晏国师为师,聆受佛教妙谛,深有领悟;南唐保大末年(957年),曾募款兴建泉州开元寺上方院,后应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之邀出任漳州保福寺主持。宋建隆三年(962年),全国局势动荡不安,漳、泉两州掀起权力之争,清豁禅师辞众归山,寻访至贵湖山,爱其景色优美,便择龙安岩定居下来,率门人开山种植丹杏、茗茶、竹木,为民施医济药,广播佛理,广行善事,深受百姓爱戴。 詹敦仁与清豁禅师均与留从效交往甚密,并同为留从效参谒军机大事,故亦交情甚厚,卸任后的詹敦仁曾特往龙安岩,专访清豁禅师,并接受了馈赠的茶叶。为此,敦仁受“龙安岩悟长老惠茶,作此代简”作有一诗,诗曰:

  泼乳浮花满盏倾,余香绕齿袭人清。宿酲未解惊窗午,战退降魔不用兵。

  主人盛情,茶香绕齿,又解酒魔,莫怪诗人要诗兴大发了。

  詹敦仁善诗文,与五代名僧释宏道(号介庵)亦素有交往。清乾隆《安溪县志》载:“释宏道邓姓,初为宁化诸生,负气不偶。入清溪,爱湖山之胜,闭关成云洞三年。尤能诗文。晚游佛耳山。”詹敦仁“与道人介庵游历佛耳,煮茶待月而归”后,曾留下诗曰:

  活火新烹涧底泉,与君竟日款谈玄。酒须迳醉方成饮,茶不容烹却是禅。

  闲扫白云眠石上,待随明月过山前。夜深归去衣衫冷,道服纶巾羽扇便。

  可见,安溪县域西部山区佛耳山一带五代时已产有茶叶。从詹敦仁撰《清隐堂集》一书中我们还可看到,有一次,詹敦仁自泉州返回安溪途中与介庵相遇,于野店中啜茶,因天色已晚,曾寻旅馆同宿,并为此作诗二绝赠介庵。由此说明,五代时泉州邻近安溪一带官道中已有出售茶水的茶亭了。

  安溪产茶历史悠久,考古出土的宋代茶具已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例证,韩、詹两人的诗文又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字资料。鉴于世间任何物种的起源,事物的发展轨迹,均有人类的发现、认识、利用、传播的漫长历程。安溪茶叶的起源和传播,必然也不例外。综上所述,使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安溪茶叶的起源最迟应上溯至唐末,饮茶及人工植茶已有1000年以上的历史。

  二、清水祖师与僧院植茶对安溪早期茶业发展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古代中华大地饮茶之风的盛行,与佛教的推动是密不可分的。僧众坐禅修行,枯燥、孤寂,要在半夜学禅又不困,只能通过饮茶来提神,因而不少高僧均有嗜茶的喜好,且以饮茶为长寿之方,故一时相仿成俗。唐宋时期,在我国南方几乎每个寺庙都有自己的茶园。据此,有“名山有名寺,名寺出名僧,名僧植名茶”、“寺僧人人善品茶”之说。安溪古代僧院植茶除龙安岩外,史记在安溪县城所在地西部阆山(今为城厢镇同美村新岩山)的名刹阆苑岩、官桥镇驷马山左的圣泉岩等均有种植。但为当代留下较多史实依据和实物例证的要数蓬莱山上的清水岩寺了。

  明万历《安溪县志》载,“茶名于清水,又名于圣泉”。清水、圣泉为安溪两大历史名岩。清水岩位于安溪蓬莱山上,岩宇始建于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依山面壑,重楼复阁,天造地设,外观呈“帝”字形,在闽南一带寺岩中别具一格,寺中供奉清水祖师,代有住僧。清水岩风景幽美,景色宜人,加上历史上流传着诸多有关清水祖师的美丽传说,自建以来一直香火鼎盛,深为闽海各处群众所信仰,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福建省十大名胜风景区之一。自古名山名景出名茶。《清水岩志》载:“清水峰高,出云吐雾,寺僧植茶,饱山岚之气,沐日月之精,得烟霞之霭,食之能疗百病。老寮等属人家,清香之味不及也。鬼崆口有宋植二、三株,其味尤香,其功益大,饮之不觉两腋风生,倘遇陆羽,将以补茶经焉。”在此,岩志把清水岩所产茶叶称之为岩茶。《清水岩志》始修于明崇祯六年(1633年),清乾隆廿六年(1761年)重修。志又载:“杏仁茶产岩前及林中,嫩叶赤碧色,形比黄栀较大,若似山茶叶,其质脆。采而揉之,汁沾手掌,绝似杏仁气味,蚁喜食之。岩僧采制为茶,泡时一杯止用一叶,或一叶杂他茶泡之亦可,多则味太浓。”在清水岩,还有一种“甜茶”,是由灌木似荆的嫩芽制成茶的,味甘甜,饮之清暑解渴,相传为清水祖师手植。清水岩景区四周,辟园种茶,高山深谷,茶生其间。名人墨客在观光之余,品茗闲谈,咏诗作赋,名山胜景得以大力渲染,更使游人如织,登临不绝。史载,曾受诸多题咏的清水岩著名景观“觉亭”,宋时原为小茶棚,是供游人憩息的饮茶之所,后因游人渐增多而扩建为茶亭,又因倾圮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才由县令廖同春偕邑绅李椿、詹仰宪捐俸改建并改名为觉亭的。民国《绿荫深处是蓬莱》一文称:“安溪县是著名的‘铁观音’茶的发祥地,清水岩出产另一种名茶,色香味醇,号称清水岩茶,名重于时。”

  《安溪县志》又载:“圣泉岩在驷马山左(今官桥镇)。岩最高,登巅远眺,可望郡中清源山。岩产茶甚佳……岩后有泉出石中,清甘不竭……”唐天祐中(905年左右),驷马山建有安常院。宋时有一俗姓裴的高僧,在圣泉岩居住。相传圣泉岩的茶最早为裴所植,后传授植茶技艺与乡人。

  三、著名诗人、茶商林鹤年为博大精深的安溪茶文化增辉添彩

  历史上,安溪历代名人留下诸多咏茶诗或涉及茶的诗词,但要数清末著名诗人和茶商、安溪芦田人林鹤年写得最多,也写得最美。林鹤年,字氅云,出身于茶业世家。其父林远芳,以海防出力,累官至道员,晚年经营茶业,于厦门、广东和台北设分店,家资巨万。鹤年于清光绪八年(1894年)中举,翌年考取誊录。甲午(1894年)之役,献款助军需,授工部虞衡司郎中。旋任广东道员,加按察使衔。告退后,先后在龙岩的宁洋和台湾的苗栗发展垦殖业,多有义举。其四子林辂存,清光绪年间从南洋转日本、美国等国游历期间,到处宣传革命,激发侨胞爱国热情,资助孙中山。辛亥革命后,辂存回国,被选为福建谘议局议员和谘政院议员,任福建暨南局局长,后又任多职,并荣获国民政府四级、三级嘉禾章,兼佩开国纪念章。

  清末,林鹤年在台湾开垦业成后,曾返回家乡兴建一精致的山园。落成后,他返家长住,有感家乡纯朴的民风民俗 ,目睹故乡秀丽山川和安溪山村茶业的发展,曾以“芦田八景”为题赋诗,并创作了大量的茶诗,收录在《福雅堂诗钞》中。其中,在《山居杂咏·山茶》一诗中写道:

  千里贱栽花,千村学种茶。根难除蔓草,地本厚桑麻。

  谷雨抽香菽,花风绽玉芽。如何龙凤碾,出自相公家?

  此外,在《山妇》一诗中有“不栽陌上桑,只采山中茶。”诗句;在《山僮》中描述道:“睡听秋声赋,慵煎雪里茶。”在《山楼雨望酬文田叔》一诗中也有“生意动林际,杉茶遍户栽”的记述。在鹤年诸多茶诗中,最长的要数《田家述》一诗,全诗计64句320字,诗中写道:“酒不向妇谋,茗或呼童焙。种梅三万株,终老吾何悔。”(在这里,句中的“梅”,特指发源于安溪芦田的茶树良种“梅占”)同时,鹤年还在其它诸多茶诗中对安溪的茶俗有了许多生动的描述,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林鹤年的诗,描绘了清末安溪,特别是西部山区芦田一带那“千村学种茶、杉茶遍户栽”的繁荣景象,以及茶业与人民生活的密切联系。家乡的秀美山川、特产名茶和淳朴的民间风情,在诗人鹤年笔下尽显风采。同时,也为我们研究清末安溪茶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更为安溪茶文化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四、著名茶师张张迺妙对铁观音在台湾的传播功不可没

  台湾的乌龙茶及其制作技术也源自安溪。台湾茶叶生产的创始者是安溪移居台湾的先民。据史料记载,清嘉庆三年(1798年),安溪西坪人王义程在台湾把乌龙茶制作技术进一步改进、完善,创制出台湾包种茶,并在台北县茶区大力倡导和传授。清咸丰五年(1855年),林凤池率先引青心乌龙经建瓯入台湾,种植于冻顶山,相传为冻顶乌龙茶之起源。几经发展,成为台湾茶树种植面积最大的当家良种。清光绪八年(1882年),安溪茶商王安定、张占魁在台湾合伙设立了“建成号”茶厂,专门从事茶叶的栽培和制茶的研究。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安溪西坪人王水锦、魏静两人相继入台,在台北七星区南港大坑(今台北市南港区)从事包种茶的栽培和制作研究工作,专事改进包种茶的品质和栽培的技术工作。而略论安溪铁观音在台湾的广泛传播,则要主要归功于台湾著名茶商、茶师张迺妙。

  张迺妙(1875—1954年),台湾著名茶商、茶师,祖籍安溪县大坪乡萍州村。大约在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旅居台湾木栅的张迺妙回福建安溪老家探亲,尝到“一啜三日夸”的铁观音茶,十分赞赏,遂向亲友索求了12株铁观音纯正茶苗,携回台湾的居住地台北木栅,在屋后石崖缝间的土台上种植,并取得成功。第二次大约在20世纪初,张迺妙以当时台湾茶师身份接受委派,又到安溪正式购买铁观音茶苗1000株,种植于木栅樟湖山(即今台湾省的指南山)。经张氏多年的推广和鼓励,木栅逐步发展成为台湾正宗的铁观音产区。1916年,张迺妙参加台湾劝业共进会包种茶评比获“金牌赏”,并由此声名鹊起,而为台湾当局聘请为巡回茶师。为纪念张迺妙引进福建安溪铁观音茶种及制茶技术,开创台湾木栅铁观音,促进台湾茶业发展所作的贡献,木栅还专门建立了张迺妙茶师纪念馆。1935年,台湾茶叶宣传协会特别颁赠青铜花瓶予张迺妙,对其功在台湾茶业进行表彰。对此,中华茶文化研究中心董事长、浙江大学茶学系兼职教授陈文怀在《港台茶事》一书中曾作记述。

  (原载《安溪方志》第十五期  凌文斌 文)

 

五明学佛网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