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艺术概论——第四章佛教书法


2014/9/8    热度:563   

  佛教艺术概论——第四章佛教书法

  王惕

  第四章佛教书法

  第一节 概 论

  一、文字的产生

  文字,是语言的延伸,是声音的符号。世界上多数文字都是用拼音的方法来记录语言,使之成为相对的永久,而中国的文字则有其特殊性,它并不是仅仅源于声音,而是基于中国人的形象思维能力,使这一特殊的文字,既能听,也好看。(一)结绳记事法和八卦推理

  文字,是人们用来记录历史和事件的符号。在远古,没有文字之先,我们的祖先采用过两种方法来记事。一是:用绳子打结,以其结的大小、形状来记录不同的事件,称为结绳记事法,《易·系辞力下曰:“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至今,锡伯族仍保存有这一记事法的遗留物——喜利妈妈。二是用石头划道,或用草棍记数、排列,这就是易经用“卦”推理、占卜的来源。所谓卦,是用长、短两种不同的符号相加,一个长道代表阳,两个短道代表阴,上下排列三道(称为三爻)为一个基本符号,由基本符号再组成六十四卦,各代表一定属性,比如,坎卦代表水,上下各为两个短道,中间一长道?如果把它竖起来看,就是古代的象形字“水”;而火性中空;和水的形象正好相反。传说伏羲氏发明“八卦”,周文王、孔子及后世很多学者对此都有所论述和解释?由此奠定了中华民族哲学、医学、军事科学、建筑学等各学科的理论基础。(二)中国文字的产生与发展

  世界上原本存在着几种古老的文字,如非洲尼罗河流域埃及人的象形文字,中美洲玛雅人的玛雅文字都先后消亡了,只有中国人,以其特有的形象思维创造的像画一样的象形文字不但保留了下来,而且逐步发展成为一门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汉字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拼音文字,汉字主要需要用视觉来识别,它在最初的形态几乎是看图识字,即是我们经常提起的象形文字,不过住当时虽然文字像画一样,却只是记事工具,不是书法艺术。而其他民族和其他国家的拼音文字则可以凭听觉直接进入记忆。

  往后发展,人们开始注意到在龟甲上可以产生神奇的裂纹,并相信它们具有不可思议的内涵,再进一步?便在龟甲上刻辞,祈祷吉祥和记录历史;这就是最早出现的文字——甲骨文;随着青铜铸造业的发展,人们便在青铜器上铸造文字,称为“金文”或“钟鼎文”;秦代大将蒙恬发明毛笔,使汉字进入书写阶段,村脑、手、腕、臂乃至全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除了熟练还有很多技巧;到了汉代,盛行在竹简或木简(宽一点的称“牍”)上书写,然后用皮条或绳子穿起来,称为“竹木简”;将文字书写在丝织物(纤帛)上,称为“帛书”;还有将文字镌刻在石鼓上的,称为“石鼓文”。东汉蔡伦发明造纸,中国的汉字从此得到迅速发展;东晋时,国家明令以纸取代竹木简,使知识和书法走向普及。

  二、书法分类和书法界的争论

  (一)书法的分类

  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每个字都像绘画一样具有美感。

  大篆:相传周宣工时史籀所造,共十五篇,是当时教学童识字的课本,又称籀文或籀书。亦包括金文等秦代以前的文字。

  小篆:秦代李斯统一文字时将古籀简化,制定全国统一的文字。在书法界,篆书是一个令大家神往的领域,包括古籀和小篆。

  隶书:亦称“隶字”、“佐书”。相传为秦始皇时程邈在云阳狱中将小篆简化而成。秦代本用小篆,后政务繁多,小篆复杂且书写要求较高,官员们遂将小篆简化,结构与小篆相似,而工整逊之,称为秦隶,亦称古隶;至汉代时隶书成为通行文字,称为汉隶。

  楷书:又称“正书”、“真书”,由隶书进一步简化而来。字体方正,笔画乎直,是最典型的方块字,也是目前通行的印刷用字的基础。依书法家各人不同的风格,称“某”体,如柳公权的书法称为“柳体”,欧阳询的书法称为“欧体”等。

  行书:笔势流畅,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书写比较快捷。自汉末开始流行。

  草书:起于汉初,开始用于文章的草稿,笔画简练,笔势相连,发展成独立的书体。草书非为潦草的楷书,而是有其特殊的规律。

  (二)书法界的争论和另一种分类法

  长期以来,书法界存在着一个难以平复的争论:写字需不需要让别人看懂。乍看起来这个问题极为简单,写字吗,当然是要让别人看的。但也有一部分人反对,认为写字是自己的事,愿意怎么写就怎么写,看不懂是你的学问修养不行。这种争论延续了多长时间,没人统计,但至今仍在争沦。

  笔者将书法分为两大类——实用书法和艺术书法,这样分类之后,以上争论即可化解。

  实用书法:有宣传、昭示、传播、通告等功能的文字,应归人此类。如:报纸、书籍、刊物、通知(包括约请等)、告示、书信、价目表、过去的“水牌”、广告等,目的就是要让人看懂,必须用规范工整的文字传播。如果用草书去写通知,其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目前有的广告就用了草书,也可能是出自某位名人之手,但失去了广告的功能。

  艺术书法:不必顾及实用功能,作者可以任意发挥,甚至写出非文字、似文字之类,都是文字游戏,只要能传达美感,就是好作品,只求观赏价值,不求别人读懂。

  这种分类法,应该是皆大欢喜的

  三、书法中的美学

  (一)心境之美——养生与入禅

  上面谈到,秦代蒙恬发明了毛笔,这对中国汉字的发展是一大贡献,加之写字用的纸张是特制的,墨色在纸上可以干变万化,故书法乃至中国画的用笔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特殊技巧。写字的纸多用生宣纸,墨色不易掌握,容易湮开;还有半湮的元书纸和毛边纸等。毛笔有软毛和硬毛两大类,依各人的习惯不同而选择之。一般书写较熟练的人喜欢用软毛笔,这样对写字的技巧也要求更高。因为在书写的全过程中,均要求“如刀刻纸”、“力透纸背”。传说王羲之曾书写祭祀用的木版,后来工人在整理时,发现他的笔墨深入木版三分,故有“人木三分”的成语。这说明书写时必须全身用力,但又不能用拙劲,手腕还要有提、拿的功夫,故练习书法可以说是一种气功,方法科学了,可以达到养生的目的;同时,由于书写寸需要全神贯注,从较浅层次上讲,和进入禅定的境界相似,有的文人将此称为“人静”。所谓“神融笔畅,畅无不适”,是一种心境之美。在唐代书法家孙过庭《书谱》中,提倡“五合”,力戒“五乖”。“五合”是:“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②,二合也;时和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五乖”是:“心遽体留,一乖也;意违势屈,二乖也;风燥日炎,三乖也;纸墨不称,四乖也;情怠手阑,五乖也。”其中“神怡务闲”、“心遽体留”都和心境紧密相关,“时和气润”时易于行笔,“纸墨相发”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这些同时也都反过来影响心境;“偶然欲书”说明来了灵感,找到了感觉,是书写的最佳时刻。

  (二)古今艺术风格的思考

  在唐代初期,书法家孙过庭就对当时书法界艺术风格作过评价:“古质而今妍”,质即质朴、古拙,妍指美丽、漂亮。唐代的书法界已显示了这种审美趋势。随着时代的发展,无论书法、绘画,均越来越远离质朴而追求豪华,所谓金玉其表、败絮其中的作品越来越多。寸至今日,青年人关心书法的少了,很多大学生对于书法知识毫无了解,加之电脑的广泛应用,写字本身已成为问题,更谈不上艺术了。

  (三)书法的形式之美

  书法和绘画一样,也属于视觉艺术范畴。主要是满足眼睛的审美需求,故形式美成为其制胜根本,当然,心手相应可以创造更高的境界。唐代孙过庭《书谱》对观赏书法的审美情趣定位在:

  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搞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崖,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信可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必有由。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抄;一点之内,殊衄挫于豪芒。此文所说书家“智巧兼优,心手双畅”,是非常关键的,智及心为思想、心境;巧与手形容技法,心与手相应,故能产生美妙的作品。从上文也可以看出,书法与绘画一样,也是视觉艺术,有着形式美的法则,讲力度(悬针垂露)、讲奇绝(鸿飞兽骇)、讲动势(鸾舞蛇惊)、讲动静、讲重轻……郭沫若先生在《青铜时代·周代彝铭进化观》一书中说:“东周而后,书史之性质变而为文饰,如钟傅之铭多韵语,以规整之款式镂刻于器表,其字体亦多作波磔而有意求工。……凡此均于审美意识之下所施之文饰也,其效用与花纹同。中国以文字为艺术品之习尚当自此始。”当代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说:

  汉字在历史上,立下了不可替代的功劳。我们的祖先太了不起了,要描摩一个形象,多难呐。画一个马它就有四条腿,马和牛都是四条腿,不能全用四条腿来说,我们的祖先想了个办法,马横过来看,牛竖过来看,牛脑袋上朝上长两个角,这是它的特点。那羊呢?羊的角向下了,这一上一下,区分了牛和羊。

  有许多抽象概念如何表现呢?也有办法。比如走路的“走”字,我们祖先将其形象化为两只脚一前一后,这种不稳定的构图,把“走”的概念表现出来。汉字是注重形式美的典莅,并且字数繁多,为了便于查找和记忆,我们的祖先便列出来200多个“部首”,把汉字分类排队。分类,是从形象和意义上将其整合,如:凡树木类,归于“木”字旁,桃、李、杏、桑、楠、旃檀、柳、松、柏、槐等;凡草类归于“草宇头”,蓼、艾、芳、芷等,兰花的兰字本来也是草字头,现在简化了,失去了原来的形象。其他依次类推。有了汉字的基本结构,下面的关键就是如何令汉字艺术化,使其不仅具有实用价值,同时也具有审美价值,这就是书法之法了。

  总之,汉字书法,不仅仅是把字写得工整,而是在“写字”的实用价值之外加以美化,是将文字符号艺术化,一是在结构上注重本身的形象。二是在书写的过程中,讲究在节奏、张力、韵味、排列中驰骋,甚至有气场,写将起来,讲究笔断意不断,通篇一气呵成。书法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气功,一篇骨架紧凑、章法讲究、行笔有度的书法能使视觉感到愉悦。因其一气呵成,故气在其中也,否则,则气场散乱,没有美感。三是讲究墨色的运用和对笔法的驾御能力,这种能力不仅依赖于技法,也更依赖于书者的多方面的内在修养。

  第二节 专 论

  一、佛教书法的分类

  (一)写经与刻经

  书写佛经和绘画佛像一样,是佛教信众热心奉行的一大功德。《妙法莲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云:“若有受持读诵,正忆念,修习书写是《法华经》者,当知是人则见释迦牟尼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是故汝等闻此愿王,莫生疑念,应当谛受,受已能读,读已能诵,诵已能持,乃至书写为人说。是诸人等,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所获福聚,无量无边。”《放光般若经·不和合品》云:“若有是善男子善女人,书持讽诵般若波罗蜜者,便具足五波罗蜜及萨云若已,当知是为佛事。”此处言虽简而意甚深,包括:书(书写)、持(牢记不忘)、讽诵(背诵)等,而书写的功德最大,其原因,一是可以广为流传,二是凡上过学的人都知道,写一遍胜过念十遍,故书写可以帮助记忆,促进持和讽诵。在佛教徒奉行的“十法行”中,书写佛经为首要之举。

  十法行是大乘关于佛经的十种学习修行方法,包括:书写、供养、施他、若他读诵专心谛听、自披读、受持(接受教法,记持不忘)、正确地为他人开演文义(讲经)、讽诵、思维、修习(依法修行)。为此,历史上书写佛经者不计其数,仅敦煌所藏经卷文书中,写本佛经占95%以上(少数为刻本)。这些写本佛经对考据、校勘、声韵、文字、语言、社会乃至书法艺术等各学科的研究,都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据《佛教与书法》一书言:“敦煌写本佛经,多数是佛教徒发愿写的。有的自写,有的请人写,有的是为父母或其他亲属写。他们的书体,谓之‘经生书’。书法大都精美,不受当时书家影响,自成一体,反映一种宗教信仰的虔诚,可以和西方中世纪的圣经抄本相媲美。”佛教书法,尤其是书写佛经,其本意即为流通,故字体工整为多,因为是修行的一部分故其虔诚而恭谨的态度可想而知。

  历代书法名家不乏写经高手。列举如下:

  王羲之(321—379或303—361),相传他书写了《佛遗教经》,但无定论。据载,书写《佛遗教经》不止一人,唐初欧阳询跋《佛遗教经》云:

  近有得唐人所书经题,其一曰薛稷,一云僧行敦者,皆与二人所书不类,而与此(指《佛遗教经》)颇同,即知写经手所书也。然其字亦可爱,故录之。

  北朝北齐 王子椿,工楷书,尤善大字,曾书《金刚经》。

  唐 张旭,苏州人,官至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善草书,写《心经力。

  唐 释道秀,书仑观无量寿佛经力。

  唐 释法昭?书《观无量寿经》。

  后唐 李煜(李后主),手书金字《心经力一卷。

  宋 苏轼,眉州眉山(今四川)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土。与父苏洵、弟苏辙,号称“三苏”,无沦在文学、诗歌和书法上均有很大成就。苏轼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得禅趣,在天真中见古拙。他是著名的大居土,写有:《心经力、《金刚经》、《华严经》、《圆觉经》、《愣伽经》等。

  宋末 赵孟频,湖州人,赵孟俯之兄,字景鲁。书《华严经》、《法华经》等。

  宋末 赵孟俯,宇子昂,宋代著名书法家,文章经济冠绝时流?兼通佛、道,诗歌、书法尤为所长。创立“赵体”,肥硕雍容,传有所书久佛说四十二章经》、《妙法莲华经》等。

  元 管道升,女,赵孟俯妻,有才略,聪明过人,《松雪斋集》云:“夫人翰墨辞章不学而能。心信佛法,手书《金刚经》至数十卷,以施名山名僧。”

  明万历 严济,南京常熟人,“好写佛经,乞者如市”。

  清 邓石如,安徽怀宁人,名琰,字石如,篆、隶,八分、楷、狂草皆能。存世之作篆书《心经》。

  清 林则徐,福建侯官人,字少穆-林则徐是维新运动的先驱者,一生政绩卓著,是著名的禁烟英雄,又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在日理万机、戎马倥偬之中,仍不忘诵经持咒。写有楷书《佛说阿弥陀经》,《金刚经》、《心经》、《大悲咒》、《往生咒》等五种。

  近代 欧阳渐(1871—1943),字竟无。佛学大师。1922年创建支那内学院,法相大学。一时有志学人都毕集座下,如梁漱溟、吕潋,熊十力、汤用彤、王恩洋等,“识与不识,咸称大师,尊之若圣”山,书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等。

  近代 释弘一(1880—1942),天津人。书《华严经》、《心经》等,详见“释门书法家”部分。

  (见彩色插页第28页4—1)

  刻经:包括两部分,一是木刻雕板,经印刷而成;二是直接将佛经镌刻在石板上,称石经,同类有石窟、石幢、摩崖刻经等。木版印经在上文已简单介绍过。石经则是虔诚的信众用艰苦的劳动和深邃的智慧创造的奇迹。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云:“北齐慧思大师虑东土藏教有毁灭时,发愿刻藏,阅封岩壑中,座下静琬法师承法嘱咐,自隋大业迄唐贞观《大涅盘经》成。”由此可知,著名的北京房山云居寺石经,是由慧思和静琬大师始创,历经唐、辽、金、元、明,镌刻石经达l 000余年,传说有经石15 000余方,其中完好经石14 640方,残缺420方,刻佛经共约l 025种,堪称世界文化史上的瑰宝。对书法、雕刻、历史学、文化人类学、佛教文化研究等学科,都有巨大的贡献。另如唐刻《华严石经》(现存太原市“晋祠”),唐石刻、僧睿川撰序、无可正书《尊胜经幢》,北齐刻《文殊般若经分(位于山东宁阳水牛山),北周摩崖刻经《金刚般若经》(位于山东邹县小铁山)等。

  (二)碑铭

  碑指石碑。在石碑上刻以碑文和铭文,统称碑铭。石碑是中国古代石崇拜的遗俗,从最初崇拜天然的石头,到崇拜石柱,再发展为在石柱或方石上刻字,石碑便逐渐取代了原始的石崇拜。由此可知,刻碑镌铭的目的,在于永久的汜载与纪念。在中国,无论城市或乡村,无论寺庙之大小,一般均有碑铭可考,碑文是文章。铭文为韵文,除书法绝佳外,还是很好的文学读物。无疑,石碑已成为研究历史、书法史、宗教史、文学史等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和佐证。

  碑铭的种类有许多。有的将佛经原文刻碑,有的记录高僧大德的事迹,有的记录盛事,有的记录历史或寺庙缘起,更有将修建寺庙的功德主们的姓名和功德事迹刻碑以志……唐初李世民撰文,褚遂良书《大唐圣教序》;唐咸亨三年刻立《金刚经碑》(立于河南登封少林寺);唐僧智秀书刻石《尊胜幢记》;北齐书《文殊般若经碑》;唐裴休撰,北宋碑刻《十善业道经要略碑》等,碑铭在北方十分兴盛,在书法界一直有“北碑南帖”之说。这些经典之作,成为后人仿效的楷模,

  附录:董其昌\修妙庄严路碑记夕(全文)

  普陀在大海中,开辟之始,即有灵山奇奥之区,未成坦道。彼负好奇之癖,挟跻胜之具者,故自忘其跋涉之艰也。其如赉香而皈命,兼膜拜而奔趋者。何哉?嗟呼!惊魂甫定,茧足为虞;彼岸方跻,故步恐失。高高下下,无平不陂,两两三三。欲前且却。即不至青柯坪昌黎漫试之悔,亦足灰桃花源渔夫再访之心。白花庵主朗公,于是有修路之议。虽然破混沌之大荒,布平治之月令。补名山之缺陷。振积劫之因循,谈何容易也。乃朗公兴无缘慈谋,不请友。虽口不名一钱,袖不怀一剌,而直以戒行胜(膻行)。以真心感(信心)。备锸繁兴,众缘辐辏。为石之工十有七,为土之工十有三。绵亘五里,星霜四周。昔之荦确交加,荆榛翳塞者,皆已变为周行,夷然鲁荡。竟不知布金之长者遇在何方,撤石之愚公劝者谁氏。犹之阳春雪曲,属和更多。优昙钵花,开敷甚速。朗公曰:“大士加被之力也,子何有焉。”佛士门中,此为最胜矣。昔佛沙伏国,既建宝塔,即埋珠网。立石于旁,刻铭诏后。将使异时修塔,不烦大众捐资。夫财施仰法施而就,前事为后事之师。顾予芜词,有惭珠网耳。朗公名性珠。参学师承之详,别有侍者。不具书。铭曰:

  吾闻善逝语,想澄成国土。心如路亦如;因果无乖误。一坠入我坑,千载永不寤。人劳我佚居,人驰我偃卧。各各不相关,各各不相护。纵得空行仙,脚胫亦可锉,伟哉龙象侣。度人如自度。瞠目云霄宽,涤肠冰雪吐。以我戒德香。薰彼信心固。一行坞口功,七宝阶可数。犹如狮子儿,全力以捉兔。众檀响应声,大士随缘赴。覆以光明云,洒以杨枝露。当来踵修者,认此菩提路。

  (三)造像题记

  从宏观角度讲,造像题记属于刻碑范畴,因为也是将文章书于石上,刻制而成,这些题记有些以石碑的方式出现,有些则是刻在石壁上,与摩崖佛像为一体,所以单独列出一题,是因为造像题记有其特殊的艺术价值,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有关造像的功德,笔者在《佛教造像法》一书中,已有论述。这里要说的是,在佛事中,不但造佛形象功德无量,而且观瞻佛像崇拜、赞叹、欢喜者也有同样的功德,这属于“随喜功德”之一种(随喜对治嫉妒,是佛教修行的重要内容之一)。故古代凡造佛像必有铭文题汜,且形成了书法艺术中一种关系至深、影响极大的艺术门类。清代阮元著《北碑南帖论》曰:“短笺长卷,意态挥洒,则帖擅其长;界格方严,法书深刻,则碑据其胜。”康有为云:“吾见六朝造像数百种,中间虽野人之所书,笔法亦浑朴奇丽有异态。”所谓浑朴奇丽,应该是既有古拙、朴实、厚重、方严的特点,又有秀美、潇洒、流畅之功力;用笔有中锋也用侧锋。大约是所谓“野人”所书没有文人的既定法度,反而挥洒自如,加之镌刻刀功之衬托,使之有着特殊的刚阳之气,洞达痛快,雄强厚密,“较正统书法的和谐、婷匀、精致、纯熟的书风更为动人”。

  根据田光烈先生的搜集,从北凉神玺元年(公元397年)至唐咸通二年(公元861年)的464年间,共录得造像题记426品(伪刻者与少数道教造像不录)。其中,六朝造像4品,北凉l品,刘宋、南齐各2品,南梁4品,北魏124品,东魏74晶,西魏28品,北齐98品,北周“品,隋47品,唐28品。分布于河南、山西、山东、河北、陕西、四川、江苏、浙江等地,由于北魏的数量最多,一般统称为“魏碑”。

  (四)楹联与匾额

  楹联和匾额是两种文学形式。其功能为:1.说明,命名;2.言志;3.表彰;…1.祝福;5.意境;6.赞叹等。

  楹联又称“对联”、“楹帖”,俗称”对子”。据传始于五代后蜀主孟旭,曾于除夕书写“新年纳余庆,佳节贺长春”桃符板悬于寝门,自始楹联兴起。另说起于开元薛珍题写墅门曰“安贫乐道,闭门著书”。从是可知,楹联始于唐代前后,并与诗歌等文学形式相辅相成。楹联讲究“对仗”,也称对偶,即字面和音节都要和谐对称,发展到后世,更有专门著作言其技法,主要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虚词对虚词等,同时要照顾音节的平声和仄声,以使其朗朗上口。在中国的寺庙中沿用了悬挂楹联的习俗,形式多以有些弧度的“抱柱匾”形式出现。其原因大概是因为古建筑多木柱,一来用以装饰,二来用于警世,三来加强文化氛围,真是一举数得。如:

  云南通海秀山涌金寺天王殿:

  秀山轻雨青山秀

  香柏鼓风古柏香

  (如果上联有两个重复的字,下联也必须对应有两个相同的字?而且在音韵上必须一平一仄。上联的“山”字为平声,下联的“柏”字为仄声)

  四川新都宝光寺:

  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南京灵谷寺新建玄奘院:

  不取真经誓不东归精诚铸就法门领袖

  志升兜率矢志译著定力圆成民族脊梁

  匾额又称“扁额”?简称“匾”,由形态而得“扁”,由悬挂地位而称“额”,以大字题写,悬挂在门头、檐下等高处,旧时多为以木刻成,进行涂漆、装金。在各类匾额中,大约以命名匾额和表彰匾额出现较早。汉代时“凡有孝子顺孙、贞女义妇、让财救患及学士为民法式者,皆扁表其门,以光善行”(《后汉书·百宫志》)。南北朝时,实行寺院赐额制度。“敕赐(建)XX寺”十分兴盛,成为国家与寺庙双方都乐于接受的寺庙标志。这种制式延续下来,并得到进一步发展。到隋文帝时,因迁都,令人在殿前陈列100块写有寺名的匾,任由有能力善建寺庙的僧人领取。南宋时期,几乎每代帝王都曾为寺庙题匾书额。发展到后来,匾额的功能不但是“扁表其门”,也成了“匾表其人”—一达官、贵族、富商、书法巨匠,皆以书匾、献匾而借机流芳千占,寺庙虽因有无数信众磕头礼拜而不得在佛教造像上留名,却为无数募捐者提供了另——留名的形式,以致现代的一些寺主对匾额已经滥用发出哀叹:用词千篇一律,形式层出不穷,以致寺庙各大殿檐下匾满为患。

  (五)卷轴与条幅

  卷轴和条幅都是书写在纸上经装裱而成,抄经、写经和书写禅诗者多以这种形式保存。二、书法家及其作品赏析

  中国是书画之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佛门中,出现过无数闻名遐迩的大书法家,他们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浩瀚的书法墨宝。

  (一)释门书法家

  智永禅师:据传生活在梁武帝年间,卒于隋帝即位初年,会稽人;为王羲之七世孙。善书,笔力纵横,真草兼备。初,立志攻书法,于所居起楼,誓曰”书不成不下此楼”,果大长进,求书法者甚众,将门限踏穿。不得不用铁加固,人号为铁门限。用废之笔以瓮贮之,集之数瓮,作铭埋人土内,人称“退笔冢”。与其兄惠欣和尚栖心禅悦,续佛慧命,梁武帝深敬之,为立永欣寺。各取兄弟法名一字。智永禅师是传王羲之“家法”的唯一远代子孙,同时他又是萧子云(亦为王门传人)的学生。据记载:“蔡邕受于神人而传之崔瑗及女文姬,文姬传之钟鲧,钟鲧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王羲之传之献之,王献之传之外甥羊欣,羊欣传之王僧虔。王僧虔传之萧子云,萧子云传之僧智永,智水传之虞世南……”可以说,智水禅师所得之传承是中国书法最正统的一支。最著名的有、智水书真草干字文》传世,他在这本干字文中,把楷书和草书并列对照书写。为人们识字和学习提供了方便;同时还将草书规范化,使其清楚、规矩。易懂、易学。据说他是规范草书的第一人。

  怀素和尚(737—800,另说725一—788):俗姓钱,字藏真。湖南零陵人。是诗人钱起的侄子,自幼即出家为僧,其性好书,因为贫穷无纸,便在山寺旁遍种邑蕉,自名所居为”绿天庵”,蕉叶细滑如碧玉,满苑清荫,绿大接山,别有一番情致。蕉叶长大,可以代纸练字,这可能就是他练就一手流利的草书的原因之一。其伯祖惠融禅师,也好书法,人称大钱师,而称怀素和尚为小钱师。据久中国书法概述》言:“惟性疏放不拘,饮酒食肉,醉后兴狂,遇寺壁里墙自带器皿,靡不书之。又尝漆盘漆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其勤苦如此,自然能够到了,回旋进退,莫不中节’的境界了。”自言得草书三昧,当时名流如李白、戴叔伦、钱起、颜真卿等,皆有诗赞之,以惊蛇旋风为比。怀素和尚传世法帖有多种,以听书《清净经》、《佛说四十二章经》最能代表他“狂草”的风格。

  弘一大师(1880—1942):浙江平湖人,生于天津,俗姓李,幼名文涛。名与字更迭甚多,名最为世人所知者为“息”,字叔同,又字息霜。少寸人南洋公学,26岁丧母后,东渡日本,攻西洋油画和音乐,同时加入同盟会,课外习演话剧。回国后,美术、音乐、书法,诗文,戏剧,篆刻无所不能,皆有成就。才华横溢。名声大噪。于1918年39岁时出家,法名演音。号弘一;立誓学戒弘律,芒鞋草履,随缘度化,成为佛教文化史上一大奇闻,同时也成为佛教律宗一代宗师。出家后,诸艺俱疏,唯以书法“广结善缘,普传佛法”,众多的手写佛经成为他后期书法的代表作,如:么华严经净行品》,《普贤行愿晶》、《佛说八种长养功德经》、《地藏经见闻利益品》、《梵网经》、《金刚经》、《药师经》、《阿弥陀经》、《心经》、《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阿含经》、《比丘戒相表》、《大悲咒》等二十几部。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偈语、跋文、佛号、书信、歌词等。大师的书法风格在出家前后有较大变化,少年开始习书,初学篆书,再写隶书,后人楷,行、草诸体,尤对六朝碑版精心揣摩,认真临写,形成了劲健厚重的书风;而出家后的书法如人,脱去俗衣,现出一身俊骨,两袖清风,在洒脱、自在中,流露着返朴归真的童稚和古拙。别人学得了骨架,却难以学得内在的精神,那是多年净化身心后的升华和凝练,没有清净梵行和梵心,是达不到那种境界的。

  (二)佛缘书法家

  欧阳询(557—641):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幼孤,为陈中枢令并总收养,教以书记,聪悟绝人,博览经史。隋代时任太常博士,与李渊友善。人唐,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书法初学王羲之父子,后自成一体,长于楷书,方圆兼备,峭拔刚劲,世人称其为“欧体”。有《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碑》、《皇甫诞碑》等,以《九成宫醴泉铭》最为著称,至今仍为学书范本。

  褚遂良(596—658或659):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官至左仆射、知政事,封河南郡公,人称“褚河南”。工书法,精鉴定。书法初学虞世南,后法王羲之,采集众长,别开生面,风格婉丽多姿,韵致雅逸。常为僧人及寺院书写碑铭,传世有《孟法师碑》、《伊阙佛龛碑》等。李世民为玄奘大师撰写《大唐圣教序》请其书写,碑存西安大慈恩寺,亦有拓片及出版物传世。

  柳公权(778—865):唐代书法家。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初至进土,后官至太子太保,封河南郡公。善书法,尤善楷书,汲取颜真卿、欧阳询诸家之长,自创“柳体”,用笔遒健,结构劲紧,骨力内蕴,传世有《玄秘塔碑》、《金刚经碑》等。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人。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官至翰林承旨。曾因“乌台诗案”遭贬,学识渊博,诗文俱佳,触处生春。书法攻行书。丰茂遒劲,自成一体,素有“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宋四家”之称。书有多部佛经。

  黄庭坚(1045—1105):北宋文学家、书法家。字鲁直。常与禅僧祖心等交往,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尝为诗称自己:“似僧有发,似俗无尘,作梦中梦?见身外身。”传世书迹有《华严疏》、《松风阁诗》、《诸上座》等。思考题:

  1.请试说书法与弘法的关系。

  2.请阐述书写佛经的功德。

  3.试写《心经》一幅。

 

五明学佛网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 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