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真与梁思成 日本建筑文化的两位恩人
2014/9/8   热度:286
鉴真与梁思成 日本建筑文化的两位恩人 提要 鉴真和梁思成,同样沐浴着盛唐的光辉;两位相隔了一千两百年的大师,在神奇的斗拱和榫卯间心仪对话;他们将在今年回家相见,这个家,就是古城扬州与古都奈良 2010年4月24日,“为梁思成在日本奈良树立铜像启动仪式”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隆重举行,扬州作为联合主办单位之一,向清华大学设计的梁思成铜像表达了敬意。按照计划,梁思成先生纪念铜像还将在扬州树立,扬州城市建设和古城保护理念同时走进国家博物馆,走进东京和奈良—— 2010年,对于日本奈良和中国扬州,都将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两位相隔一千多年的大师,将分别在两地相遇,他们一位是被日本人民奉为“建筑之父、文化恩人”的鉴真大师,一位是被日本人民奉为“古都恩人”的梁思成。 1200多年前,日本遣唐使来扬邀请鉴真大师去弘法,大师六次东渡终获成功,他和他的弟子,在日本奈良营建了历代日本人民引为国宝的唐招提寺,传播佛法,开启了扬州与日本友好交往的历史,扬州成为中日友好交往的原点。 1200多年后的1944年,盟军对日本本土实施了大规模地毯式轰炸,时任“战区文物保护委员会”副主任的梁思成呼吁盟军不要轰炸京都和奈良,千年古都得以保全。 两位相隔千年的大师,分别为日本留下和保全了珍贵的文化遗产,后来,他们又在扬州相遇——1963年,恰逢鉴真圆寂1200周年,中日两国都把纪念鉴真当作解冻两国外交的突破口。中国高层领导人决定,在鉴真担任过住持的扬州大明寺内,建造一座纪念堂。这个不同寻常的设计任务,众望所归落在建筑大师梁思成身上。 从设计到竣工,以奈良唐招提寺金堂为蓝本的鉴真纪念堂整整建造了十年,现在看来,这个建筑的建设周期似乎长了点,但那是一个物质匮乏、社会动荡的特殊年代,纪念堂能有条不紊地建设,已经是一个奇迹了。不幸的是,就在落成的前一年,梁思成已驾鹤西去,纪念堂成为先生的最后作品。 2010年,日本奈良将迎来迁都1300年纪念,在日中友好协会和中华文化发展基金会共同努力下,为“古都恩人”梁思成在奈良树立铜像列为主要庆典活动之一。因为梁先生与扬州的特殊渊源,组委会宣布还将在扬州鉴真纪念堂树立梁思成纪念铜像。 在扬州与奈良正式缔结友好城市的2010年,鉴真坐像30年后再次回扬探亲的2010年,梁先生“来到”扬州,我们相信,他是为见证扬州与奈良绵延千年友好交往长远流传。 对奈良来说:一城两恩人 奈良是日本著名的历史古都,被日本人称为“精神故乡”,是日本文化的摇篮。如果你从中国来,他们会很热情地接待你,因为对于奈良这座城市来说,她有两位来自中国的恩人,一位是文化恩人鉴真大师,一位是城市恩人梁思成。 “在奈良人的心目中,扬州与奈良有着割舍不断的深厚情谊和渊源。”鉴真研究学者许凤仪先生介绍说,大师生活的年代,是盛唐天宝年间,正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发达的盛世,是李白醉卧长安、王维夔州行吟、吴道子入蜀画景、杨惠之佛堂塑壁的时代。中国的建筑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已经成熟,成为唐代文化的一个构成部分。就在这个时代,大师东渡弘法,和一众弟子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冲破重重障碍,六次东渡终抵日本,为中日两国人民结下千年善缘,积下无量功德。在建筑和造像方面,他和他的弟子们营造的唐招提寺不仅是日本建筑遗产中的重要文物,也是研究唐代中国建筑的重要参考实例。 研究中国建筑史的学子,没有一个不知道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和鉴真大和尚的。“在营造学社对古建筑的调查中,先生十之八九选择佛寺、石窟寺、佛塔进行勘访,而先生的最后一件作品鉴真纪念堂也以纪念佛教文化名人为功能,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缘分。”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对记者说。这位大运河申遗的首倡者曾多次来扬,他是梁思成先生的弟子,师从梁先生多年。 罗哲文回忆说:“1985年,我和郑孝燮先生应奈良县知事的邀请,参加奈良古都保护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时,日本方面的专家学者们正在寻求在二战中谁提出建议让盟军不要轰炸古都奈良和京都,因为东京、横滨以至附近不远的大阪都成为一片焦土,而奈良、京都却安然无恙。起初他们以为是美国东方学家沃纳博士,但沃纳博士本人否定了这件事。正在不解的时候,中国考古学家宿白先生访问日本时谈到,他在1947年曾亲自听到梁思成先生说,梁先生如何在二战中建议盟军轰炸日本时要保护奈良和京都。《朝日新闻》立即以‘古都的恩人,中国的学者’为大标题报道了此事。” 罗哲文先生说,今天,日本人民要在古都奈良为梁先生树立铜像,不仅为中日友好史上增添了光辉的一页,而且对于当今保护人类的共同遗产,保卫世界和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