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
2014/9/8   热度:1141
评《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 作者:杨勇 自释迦牟尼开始至今,佛教的发展已逾两千多年。随着历代佛教大师们对释迦所提问题的解决,兼与印度其他哲学流派的争锋,佛教的思想在诠释和创造得到持续绵延的充实,并逐渐形成品类繁多、性格鲜明的思想体系和派别。后世无论是研究者还是向往者,在享受丰富的思想资源时候,亦得同时为开凿进入其妙境的山门付出艰辛的努力。怎样进入佛教的思想宝藏,如何建立对佛教的总体理解,以何种方式将佛学有益的资源运用到当下的精神需求中?无疑成为任何一位研究者和向往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2006 年2月由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五蕴心理学》便是这样一本既吸收着传统佛学思想营养,又着眼于开发佛学现代价值的研究著作。该书的作者是普陀山的惟海法师,据笔者了解,《五蕴心理学》不单是以纯粹的学理方式进行探究,其中不少内容还是建立在作者十余年来闭关,禅定、阅览、功课等工夫的基础上写作出来的,因此本书不但具有通行学术作品的理论特质,又蕴含着实践佛教的生命体验。 就宏观的角度而言,该书力图将佛教的问题集中在“五蕴心理学”的范式中进行阐释和论证。所谓“五蕴”是从佛教的色、受、想、行、识的传统概念进行定义的;而“心理学”则是以从感觉开始的对人的心理研究的现代心理学来构架的。“五蕴心理学”所要实现的目标是通过哲学和心理学的方式追问“五蕴”的性质,在以“五蕴”为基础的背景下,借助心理学研究的内容、结构和方法,最终构建起一套具备实用性、可操作性的佛教心理学体系。 基于这样的理论预期,作者将“五蕴心理学”的内容分成八个章节,分别从五蕴的心理的系统结构、在佛学心理学的方法特征、横向及纵向系统、生成(“缘起”)过程,以及“内明与心悟”、“五蕴”范式的运用、理论前景等方面展开讨论。就作者的结构安排而言,可以大概划分为三大部分:首先定义“五蕴”的哲学意义,及方法论意义;其次,是本书的主要内容,分析了“五蕴心理学”的三重理论向度,即静态的五蕴心理特征(横向、纵向),动态的五蕴生成特点(“缘起”),佛教“五蕴”说的宗教指向和价值;最后,“五蕴心理学”的现代理论和实践价值。 就第一大部分而言,作者着力于以系统的角度,规划佛教心理资源的结构,并将相关内容放入一个以“五蕴”为哲学基础的构架之中。书中的四条理论原则是:“身心不二”、“人的全体称为五蕴身”、“脑称为根本识或异熟识”、“心理生理思想的潜流”。 [ ① ] 它们的基本精神旨在说明,五蕴心理学是在一个生理、心理互动的关系中进行的研究,而心理,尤其是脑或者“根本识”又是直接契入问题的关键。于是,“五蕴”便不只是浅层、单一的感知现象,而是被设计成为涵盖整个心理特征的五大系统,并开显和引导出第二部分的内涵和特质。 而关于如何实现系统的研究,作者除了借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之外,还注意到佛教本身的特征,也就是说从作为心理实践的佛教看心理学,它仅仅在我们意识的层面,还没有进入到深层的非意识界面,所以引入 “内省”(禅定)的实践结果成为研究内容的必要一环。为此,书中描述了三个基本的研究方法:“观察方法”、“理论方法”、“修心方法”。 [ ② ] 具体展开后,亦成为了一套丰富的方法论理论。其中“观察方法”是以禅观为主线的方法,涉及到如闻思修、观门(禅观的契入点)、所观(禅观的内容)等佛教的内省方法,几乎涵盖了从古毗昙到《瑜伽师地论》为止所提及的“五位百法”。 [ ③ ] 在“理论方法”上,作者则将理性意识和佛教的批判意识结合起来,强调运用正确、健全的思维进行问题分析。最后,“修行方法”上,其思路主要是结合佛教解脱、证悟的阶段标志来阐述五蕴心理学作为指导现代心理实践的价值性。 第二部分,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五蕴”系统哲学意义的延伸和细化,即对五蕴心理系统的分类说明。作者按照人的认识阶段,以为色蕴到识蕴是一个逐级递增的认识发展序列,最后甚至还加入了一个非“五蕴”系统的“出蕴”的分析,这是从佛教讲求解脱而必须增入的一个方面。作者根据心理的步骤,将色蕴标示为人的纯粹的接受外部刺激,没有任何经验在内,却是获得经验材料第一步的感觉系统,或者也可称为直观系统,其中包括了色觉等直觉因子。受蕴则主要从对直观材料的经验觉知上分析,即感受、情感等方面的心理说明,此处值得注意的是:佛学对“受”的分析更多的是一种平行的诠释,而作者借用心理学的成果,发现了佛学中的“受”具备着从前入深,从外到里的层阶特点,具体内容可在“受蕴系统的层级结构”中获得一观。 [ ④ ] 第三个系统,是想蕴系统或者认知系统,其特征是对客观进行个体化的“分别”,因而“分别”是此系统的关键。“分别”产生的概念,则赋予了客体不同的意义,这些意义又成为人们借用范畴进行分析判断的根据,即不论正确或错误的推理都源于意义的被给与,最终在想蕴中形成了人的知识体系。行蕴系统,是解决生理或心理行为的动力问题。结合现代成果,作者认为“行”即指示心理能量的因素,具体表现为“强度、速度、专注力、稳定性与智慧控制力” [ ⑤ ] 等内容,它们聚合后的强弱状况,影响着如动机、意志等心理的实践程度。最后是识蕴系统或理解系统,作者以为它涵盖了人类的所有精神性活动的特征,是一个包括直觉与理性、经验与超验,有限与无限、个体与整体的心理能力与心理活动。如果说横向分析展示出“五蕴”的个性,那么纵向的阐释则是“五蕴”各个性质的具体运用。 从书中的逻辑来看,“五蕴”横向或纵向的说明,主要采取了依类解析的方法,接下来面临的是对有机的“五蕴”统一体和各系统彼此关系的总体分析,为此,作者提出了“缘起论”以期做出解答。 本书对“缘起论”的理解主要是在心理发生、运作和实际效果等层面上,或者说是“内缘起” [ ⑥ ] 的层面内来说明的,其中尤为突出的是记忆规律与心理学之间关系。作者认为缘起的基本理念——“四缘说”,其实就是大脑和神经系统与外界发生反应的心理表现形式,即“因缘”揭示了大脑和神经系统通过记忆来产生延续的心理过程、“等无间缘”则是神经系统处理信息时正常或非正常状态、“所缘缘”是心理所对之境界、“增上缘”是积极和消极的心理反应。在此心理过程中,“记忆”具有统摄和牵导心理程序的核心功能。作者借用唯识学的“种子说”,将“记忆”定义为能够持续保持、发挥作用的功能性心理元素,“记忆”的规律就是它在心理过程中的展现的机能。“记忆”元素具备从感知到意识,从显意识到潜意识,从潜意识到“内明”的三层结构,并表现出从低到高,从浅到深的,从烦恼到解脱的层级特征,而这样的深化,本身体现的恰恰是“五蕴”心理系统的作用方式。“记忆”的持续作用,证明的是十二因缘的心理运作模式,而它的功能性因素,则力图说明不同性质和阶段的“记忆”是如何影响人的经验—理性—道德—宗教发展链条的心理行为。 作者将“内明和心悟”设定在本节的末尾部分,显示了解决“五蕴”问题对于佛教和世俗积极的价值意义。书中将“内明”或“心悟”定义为具有灵明性、圣洁性、觉悟性特征的心理状态,并力图将此状态放在精神意识或人格意识的层次上,证明其基本实质是为了达到高尚的道德精神境界。其间,大量的篇幅讨论了阻碍达到“内明”状态的各种负面心理表象,比如以烦恼为中心的佛教理论。总的看,心理学的内容没有太多的渗透到佛教思想中,书中的烦恼论和佛果论基本是按照佛教本来面貌论述的,这是该一小节的写作特点。不过作者仍然努力在“宗门(禅学)理论”一节中,通过对禅修的原理(三关)、步骤(如参、疑、绝),以及“意识”在禅修中地位的探讨等方面,揭示出对于现代人道德提高和精神健康的积极意义。 本书第三部分旨在说明“五蕴心理学”的现实和实践价值,其基本态度是怎样将“五蕴心理学”中涉及到的生理学、心理学、病理学、保健学、养生学、道德学等内容运用到现代的科学中去。因而,作者将个性层次分析与佛教对于“根” [ ⑦ ] 的理论结合,而形成五蕴理论在个性心理学的运用;将人格,特别是对道德的分析和佛教人性论结合,形成了在教育心理学上的融合;通过研究学习的内在机制与佛教的种子论(“记忆”)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展示了在学习心理学的尝试;把佛教中关于烦恼、障碍等负面心理分析与中医和心理治疗等学科结合,呈现出对医学的裨益;最后,作者试图以身心健康和道德高尚为目标,综合性、总结性的把本书中心理学和佛学相通之处剥离出来,构建了基于“五蕴心理学”上的养生论。 通过对《五蕴心理学》的一个简单概观和描述,笔者以为全书主要表现出了如下几个特点: 首先,传统性和现代性的对比。如何发掘古典学科的现代意义,几乎是任何一个学者都要面对的问题,并且是古而不夭,时而不浮的学术精神和价值的基本前提。虽然佛学的心理思想并非鲜为人知的研究窗口,但是作者创建性的将“五蕴”作为支撑起心理的哲学基础,这是现代学术界尚未得到足够开垦的荒原。这样,佛学的相关内涵都能够统一的朝向“五蕴”,而成为一个体系,并进一步与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模式和进路的比较提供了对话平台。一方面,实现了佛教,诸如心法、心所、烦恼等众多理论对现代心理学具有的启发意义,另一方面,心理学的思维模式则促成了佛学表达、形式、结构的现代化。 其次,哲学思考与实证分析结合。由于“佛教心理学”中的思想不少来源于历代高僧大德的禅定体验,然后进一步以哲学的方式理论化,所以在理解时必然面对如何对每一个佛教概念进行解析的课题,比如核心的“五蕴”就是首先要用现代语言和哲学思想说明的观念,所以重视分析和思辨的哲学思路是必要。另外,心理学则是建立在西方科学实验基础上的,其研究过程有严密的可操作性,其结果有严格的可重复性。为此,作者通过哲学思考,梳理出每一概念背后的心理因子,再以心理学的科学方法加以解释和运用,展现出大量全新的观点,比如作者从人的认识过程把“五蕴”理论理解成一个递进式的认识系统之总合。 第三,宗教体验和科学研究并重。不论怎样,佛教作为生命实践的宗教本质是不会改变的,其中包含的大量心理描述都出自禅定直观,于是在面对此一类对象时,经验的学术语言必然会义尤幽幽,词已绝绝,因此作者虽然对如“涅槃”等一类的理念,除了进行必要的符合心理研究的解释之外,仍然保留了不可言说之处,这是对佛教本身抱有应该的尊重态度。同样的,书中的科学精神也是非常突出的,主要表现在对佛学一些理论的科学性尝试,比如三界、六道等一般认为是宗教神话的内容,作者以对其心理状态的分析,定义为不同心理层次的个性特征。可说视角独特,论证新颖。 第四,心理健康与道德修养双重圭臬。作者从现实原则出发,始终没有把其内容变为纯粹的佛教心理学之哲学,而是力图挖掘和呈现佛教心理学可操作的成分,以此指导心理的锻炼,以及提供心理健康的诸多标准,比如书中对烦恼论的解析,在从负面指出病态的各种心理状态之时,亦提供了健康心理的镜鉴。而把佛教各种修行的圆满境界与现实道德高尚的标准直接关联,则反映了作者对当前个人和社会道德水平的关注与切望。 虽然惟海法师立志高远、胸怀广阔、宏论惊人,但是所面临的课题庞大精奥、资料浩荡,故而纵有机语警策开发人心,仍存斑瑕遗留其间。其中最大的缺憾是,不少论述没有准确的表达出心理学和佛学概念实质,而是生硬的进行对应和附和,从而使两边的研究者无法准确的理解自己不熟悉学科的语境特征。于是,这一问题又进一步导致作者没有用统一规范的术语,而是自造了很多陌生的用语来说明问题,致使部分章节概念混乱、解释隐晦。比如“记忆”一节的分析,虽然书中新颖的用“记忆”元素来说明“种子”的特质,但是在解释带有某种超验性的生、死问题时,勉强的用“记忆”的性质说明生之前、死之后的状态,并将之归于心理的问题,就让人不得所指了。带着如此不明的结论去诠释其他的内容,自然无法达到明晰的目的。再如分析“五蕴”的相关内容时,本来作为心理的论证和认识发生论上的秩序是理解“五蕴”的基本线索,但是由于之前没有把“五蕴”与对应的现代心理学概念解释清楚,故而几乎只要遇到“五蕴”的时候,就要对之在上下文语境中的含义,重复的论证,致使文章变得冗长反复。 当然,笔者之晦见,非欲以此否定本书的价值,反而甚至认为一个横跨两大学术学科,超越传统与现代,洋洋七十余万字的大型论著,存在着一些问题是必然,而对这些问题的再研究和完善,或者又将成为相关学术研究的“新一期增长点”。 (作者单位为云南大学哲学系) -------------------------------------------------------------------------------- [ ① ] 惟海:《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第一章,第 4 页,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6 年第一版 [ ② ] 同上,“导言”第 7 页。 [ ③ ] 世亲造:《大乘百法明门论》,安慧造:《大乘广五蕴论》,《大正藏》卷三十一。 [ ④ ] 《五蕴心理学》,第 143 页。 [ ⑤ ] 同上,第 199 页。 [ ⑥ ] 事实上,佛教的缘起包含着两个层面的意思:“论曰:缘起有二,谓内及外。内缘起者,谓无明等十二有支;外缘起者,谓种芽等一切外物。”一、是内缘起,即有主体参与的缘起;二、外缘起,即不存在主体的客观的条件关系。天亲造:《佛地经论》第 6 卷,第 314 上《大正藏》卷二十六。 [ ⑦ ] 所谓“根”,简单的说就是某种事物的依据。佛教非常重视“根”的理论,如有部、唯识经典就详细论述了各种“根”的性质与相互关系,而一般佛教所说的“根”,主要是从身心、道德等方面定义的“眼等六根”“未知、已知等二十二根”。具体内容,可参看《俱舍论》第 1 卷,第 3 卷,《大正藏》卷二十九。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