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寺与千佛崖石窟
2014/9/8   热度:496
栖霞寺与千佛崖石窟 栖霞寺坐落在南京市栖霞山主峰──凤翔峰的西麓,始建于南齐永明七年(489年),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栖霞山在六朝时就很有名,因盛产摄生草药又称“摄山”,又因虎狼横行而称为“虎窟山”。据史料记载,南朝刘宋泰始(465-471年)年间,山东平原鬲县(今山东德州市东南)居士明僧绍在栖霞山结庐隐居,“抗迹人外”、“不事人世”20余年。刘宋末年,名僧法度禅师来到南朝都城建康,并于栖霞山讲授《无量寿经》。法度禅师深通佛理,持律精严,“备综众经,而专以苦节成务”,明僧绍待之以师礼,两人过从甚密。在法度禅师的影响下,南齐永明七年(489年)正月三日,明僧绍舍宅为寺,供法度禅师居住,称为“栖霞精舍”,此为栖霞寺创立之始。 旧志记载,栖霞寺的创建,还有一段有趣的神话故事:相传,楚国大夫靳尚在楚怀王面前进献谗言,致使屈原投汨罗江自杀。靳尚死后,化作蟒蛇,盘踞栖霞山,至法度来到栖霞山时,已统治该山700余年。在此期间,屡有道士欲居住此山,建立道观。靳尚以其心意不诚,运用魔法,使道士非病即死,所以再也人敢来定居。然而,自法度进驻栖霞山一年多,靳尚感到。法师道德所归”,自愿奉献出盘踞多年的栖霞山,并请求皈依佛门,永结来缘。法度禅师提出靳尚只有戒杀方可皈依佛门,靳尚应允,受戒而归。从此栖霞山“群妖皆息”。遂成佛门圣地。 南朝时期,王公贵族大多崇佛。对栖霞寺大加营构。并开凿了千佛崖石窟。栖霞寺成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中的著名寺庙。粱元帝萧绎(552-555年在位)为湘东王时。撰《摄山栖曩寺碑铭》,文辞典雅,对仗工整,将栖霞寺描摹得仿佛化外仙境。梁时,辽东名僧僧朗善“三论”和《华严经》,前来师事法度,盛弘“三论”,后被尊称为三论宗初祖。僧朗深受粱武帝器重。他死后。弟子僧诠、僧诠弟子慧布继续住持栖霞寺,弘扬“三论”,栖霞寺因而被视作“三论宗”祖忘。陈时,陈后主曾与宠臣江总同游摄山栖霞寺并赋诗记游。江总还撰有《摄山栖曩寺碑》碑文。 隋朝建立后,隋文帝杨坚于仁寿元年(601年)六月颁布《立舍利诏》.将得自婆罗门沙门的佛舍利分送天下八十三州,命各州分别建塔保存。史载:“分道送舍利.先往蒋州栖霞寺,及三十州次五十三州等寺起塔”,栖霞寺为当时全国立舍利塔之首。 唐代,唐高祖李渊改栖霞寺为功德寺,增建刹宇梵宫49所。唐高宗李治为表彰明僧绍舍宅建寺之功,于上元三年(676年)在栖霞寺门前立御制“明征君碑”,同时改功德寺为“隐君栖霞寺”。唐会昌五年(845年),隐君栖霞寺毁于唐武宗“毁法灭佛”事件。到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又在原址重兴栖霞寺。 南唐中改名“妙因寺”,重修舍利塔。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更名“普云寺”。宋真宗景德(1004~1007年)年间,改称“栖霞禅寺”。后来又曾更名为“严因崇报禅院”、“景德栖霞寺”、“虎穴寺”等。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明太祖朱元璋敕赐“栖霞寺”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明代的栖霞寺是灵谷寺统辖下的次大刹,规模很大。《金陵梵刹志》对此有详细记载:当时进入山门,天王殿内新列四天王;再进为大雄殿,正面为释迦三身像,其背后为观音三身像,两侧回廊为16尊佛像,皆庄严壮丽。寺庙庭院中有两棵高大而又古老的银杏树,浓荫敝日。在寺内还有居士吴彬绘的五百阿罗汉画像。 清世祖顺治五年(1648年),又对栖霞寺进行了修葺。清高宗乾隆皇帝六次南巡,五度驻跸栖霞行宫,留下了众多的人文掌故。至清文宗咸丰(185l─1861年)年间,太平军与清军在栖霞一带血战经年,栖霞寺惨遭战火破坏,从此衰败不堪。 民国8年(1919年),在镇江金山寺出家为僧的宗仰法师(1861─1921)朝礼九华山。途经栖霞寺,见其凋敝,于是应寺僧之请住持栖霞,致力振兴。宗仰法师圆寂后,若舜(1880─1943)住持栖曩寺,多方募费,进一步修缮庙宇,重塑佛身,使千年古刹重获生机。今天的栖霞寺,便是在民国年间基础上修复的。 栖曩寺历经千年风雨沧桑,至“文化大革命”期间又遭严重毁坏。自1980年起,人民政府对这一千年古刹进行了大规模重新修缮。栖霞寺规模空前,名播遐迩。堪称庄严净土,被称为“江南第一丛林”。 如今,当你沿着栖霞街向东漫步的时候,首先映人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三开间仿古牌坊,额书“栖霞禅寺”四字,是由中国佛教协会原主席赵朴初亲笔题写的。中间的两根楹柱上,刻有茗山法师于1992年春题写的楹联一副:“千佛名蓝朗公说法宗三论,六朝胜迹仰祖印心属二伽”;两旁的楹柱上刻有雪烦法师撰文、圆霖法师书写的对联一副:“隋塔唐碑留胜迹,龙蟠虎踞护名蓝”。 过了牌坊,繁荫覆路,列秀青青,不远便是栖霞胜景“彩虹明镜”。明镜湖湖水清澈,彩虹亭亭亭玉立,相映成趣。在明镜湖旁,有一小池,即白莲池,因形似月牙,又名“月牙池”,又因专供善男信女放生之用,所以又名“放生池”。 再往前行,有一小亭,俗称御碑亭,亭内矗立着一通著名的唐碑──“明征君碑”。从御碑亭往右前方走,登上石级,便来到栖霞寺山门前。山门三门并立,中间是一大门,两旁各一小门,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中间大门额上书写着“栖霞古寺”四个鎏金大字,两侧门额上分别书写着“六朝胜迹”、“千佛名蓝”共八个鎏金大字。步入山门,是弥勒殿。迎面箕踞而坐着一尊袒胸露腹、开怀畅笑的胖大弥勒佛。弥勒佛的背后,是一尊韦驮天将雕像,专司降魔护法之职。他是南方增长天王手下的八员大将之一,以疾走如飞著称,专门负责佛寺卫戍工作。韦驮巍然挺立,双手合十,身着古将军服,降魔杵横于腕上,从其造型姿势上,行脚僧可以知道栖霞寺是广结佛缘的十方丛林。对来客表示欢迎,可以投宿。在弥勒殿的两侧,侍立着佛国名声显赫的护法神将四大天王。四大天王俗称四大金刚,据佛经上讲,四大天王的任务是各自护持着一方世界,即居于须弥山四方的东胜神洲、南赡部洲(中国在此洲)、西牛贺洲和北俱罗洲。其形象是:南方增长天王,名叫毗琉璃,身青色,穿甲胄,手握宝剑;东方持国天王,名叫多罗吒,身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北方多闻天王,名叫毗沙门,身绿色,穿甲胄,右手持宝伞(宝幡),左手握银鼠;西方广目天王,名叫毗留博叉。身白色,穿甲胄,手上缠绕一龙。他们全是一副中国式的武将打扮,威风凛凛,饱含煞气。他们分别司风、司调、司雨、司顺,合起来就是主管“风调雨顺”,寓示五谷丰登、天下太平。在弥勒殿内,还嵌有赵朴初撰文书写的《重修摄山栖霞寺记》碑文,叙述了自栖曩寺创建至“文革”之间的沧桑史。 出弥勒殿,是一方形的天井,天井的两厢有客堂、祖堂、斋堂(千佛斋素菜馆)及补助堂(佛教经像法物流通处)。在补助堂的楼上,依次为“玉佛楼”、“过海大师堂”、“宗仰上人纪念堂”、“多宝阁”。 “玉佛楼”于1987年复建。楼内正中为结伽趺坐的玉佛,高60英寸(1.524米),供奉在玻璃框中,它是由佛光山星云大师敬献的。玉佛左右分别为药师如来佛和阿弥陀佛。进门的左侧墙壁上悬挂着“佛成道在鹿野苑说法度生图──从度五比丘至涅般相”等共计19幅图,另有一幅“四处纪念之地(即佛祖诞生之地、领悟四圣谛之道地、初次布道之地、涅般之地)图”;进门右侧墙壁上悬挂着“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圈”共19幅。这些彩图均镶嵌在镜框中,是美国洛杉矶西来寺捐赠的。 “过海大师堂”是为纪念唐代鉴真和尚(688─763)而于1963年设立的。据史料记载,唐代高僧鉴真于天宝七年(748年)第五次东渡日本时,由于迷失航向,漂流到海南岛。他在登陆北返途中,于天宝十年(751年)途经江宁(今南京),由其弟子灵祜迎至栖霞寺,逗留三日后,返回扬州大明寺。现在纪念堂正中佛龛内供奉着一尊鉴真和尚脱纱塑像,它是由日本奈良招提寺八十一代传人森木孝顺亲自塑造,1963年鉴真和尚圆寂1200周年之际,由日本文化界、佛教界联合署名赠送给栖霞寺的。鉴真和尚端坐的佛龛,在设计上别具一格,它采用扬州大明寺为模型,背景是惊涛骇浪,表现出鉴真和尚为弘扬佛法促进中日文化交流而舍生忘死的大无畏气概。在纪念堂内,还陈列有鉴真和尚生平事迹资料。 “宗仰上人纪念堂”紧邻“过海大师堂”,堂内正中为宗仰画像。在堂内左右两壁悬挂有若舜、寂然、方廉、青权四位栖霞寺高僧的画像。堂内还陈列有翁同稣、章太炎等给宗仰的题字以及其它有关史料。 “多宝阁”匾额为赵朴初题写,阁内陈列有栖霞寺历代收藏的文物、字画、工艺美术品、书籍等。 由天井正中拾级而上,便是宽敞的毗卢宝殿。殿内迎面正中供奉着一尊毗卢遮那佛,高约5米,连须弥座在内高达8.6米,金箔贴身,庄严肃穆。在其左右,侍立着梵天、帝释两天王,他们是“天龙八部”的成员,是佛教中的护法神。大殿两庑,分列着,二十诸天木雕像,均高2米以上,他们也是“天龙八部”的成员,造型生动,神态各异。毗卢遮那佛背后,是海岛观音群塑,表现的是观音普渡众生的三十二应身,形态各异,从容自若。这是寺庙中一组最热闹的群像,海岛中塑造有数十个人物,中央是巨大的南海观世音菩萨,她脚踏鳌鱼头,手执净瓶,其左右胁侍着瞢财童子与龙女。 大殿前侧左右各有大钟、法鼓一面,鸣大钟是号令僧众集合,击法鼓是表示说法是为了劝戒僧众渐趋于善。大殿后侧有两座雕刻精细、妆金涂彩的大型豪华佛龛,原系北京紫禁城的清朝遗物,1979年运至栖霞寺。佛龛内分别安放着石刻观音像和阿弥陀佛像。石刻阿弥陀佛像头部为寺内收藏的旧物,很可能是梁朝临川靖惠王萧宏所造的无量寿佛石像遗物;石刻观音像头部较小,可能为唐代遗物。 毗卢宝殿后面为方丈室,“方丈”门额为当代著名书法家萧娴题写。大门两侧有一副篆书对联:“狮子窟中无异兽,象王行处绝狐踪”,指文殊、普贤两菩萨普渡众生的大功德。入门后。东侧为念佛堂、贵宾接待室,西侧为僧人宿舍,再上台阶,便是国内著名的藏经楼。藏经楼为全寺最高处,楼下为住持和尚起居办事的法堂,也是宣讲佛法皈戒集会的场所。法堂中设有法座,也称狮子座。法座后挂有象征释迦牟尼说法传道的画像,画像两旁悬挂着1979年重修栖霞寺时赵朴初题写的对联一副:“创业溯南朝,想当年花雨六朝,朗公讲席弘三论;分身还故国,喜此日海天一色,鉴师行踪重千秋”。法座前面设有讲台,台下设香案,两侧置听法席。楼上为藏经之处。楼上室内正中佛龛内供奉着一尊释迦玉佛,是用整块白玉精雕细琢而成,形象颇异,为缅甸僧人赠送的物品。室内两侧放置着整齐的经柜,按《千字文》字序,存放着经、律、论三大类佛教经典著作,多达8000余册,其中最名贵的为《贝叶经》,是在多罗树叶上烙印梵文。相传是唐僧西天取经带回,因其时代久远,弥足珍贵。此外还有一本“血书”,是清末一位女信徒滴血抄写而成。 栖霞山石刻主要包括“明征君碑”、“舍利塔”和“千佛崖”三处,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摄山栖霞寺明征君之碑”位于栖霞寺门前广场的西北角。该碑高2.74米。宽1.31米.厚0.36米,碑文系由唐高宗李治于上元三年(676年)亲自撰就,著名书法家、卫尉少卿高正臣书写,碑额篆书则出自著名书法家、唐太子家令、朝散大夫王知敬之手,碑阴“栖霞”二字传为唐高宗御笔。 明征君,即栖霞寺创建人明僧绍。他是南朝刘宋至萧齐时的著名隐士,皇帝曾多次下诏书征他任官,但他始终坚辞不就,于是遂有“征君”之誉。南齐永明七年(489年),明僧绍捐出了自己在摄山的住宅,建成寺庙,称“栖霞精舍”,亦即后来的栖霞寺。明僧绍去世200年后,到唐高宗李治当政时期,明僧绍的五代孙明崇俨以擅长“方外之术”而受到李治和皇后武则天的重用,他为光宗耀祖,抬高门户,特意向李治提出要为五世祖明僧绍树碑立传,唐高宗慨然应允,亲自撰写了一篇碑文。 “明征君碑”行书33行,满行74字,全文共2376字,通篇是四六韵文,后用十首铭词结束。碑文追述了明僧绍当年信奉佛教,隐居栖霞,婉谢皇帝征召的过翟,同时也讲到齐、梁二代摄山营造佛像等史事,褒扬了明征君的高行洁操。该碑不仅碑文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而且由于书写出自高正臣、王知敬及高宗本人之手,更有极高的书法价值。此碑背面有“栖霞”二字,传为高宗李治手笔,气势开阔,确有大家风范。此碑历1300多年而完善保存至今.实属难得。 更令人称奇的是,该碑碑面上有许多豆粒状白色斑纹,恰如朵朵含苞欲放的梅花,故有“梅花石”之称。经地质学家研究确认,这种斑纹是2.8亿年前浅海中的动物海百合茎化石和中国孔珊瑚化石,全碑约有海百合茎化石22000多个。碑下龟趺头部又有球斯瓦格蜒化石,证明它是用2.9亿年前的目石炭统船山组灰岩雕刻而成,这些内 含物更加提高了全碑的研究观赏价值。 舍利塔在栖霞寺千佛崖前,据说它原系木构,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建成,到了南唐(937─975年)时代才改建成石塔。该塔现高18.04米,八面五级密檐式,最下是须弥座式台座,平面八角,每边长5.40米,直径13米。台座中部砌塔,塔基仍为八角形须弥座,束腰部浮雕护法力士像,座顶施仰莲两层,以承塔身。塔身第一级八面上,刻有释迦牟尼“八相成道”图,即:一、下天。释尊在经历了轮回转生“无量囊劫”以后,在兜率天乘白象降下人间;二、入胎。乘白象从摩耶夫人右肋入胎;三、诞生。于蓝毗尼花园从摩耶夫人右肋出胎,九龙为之洒水沐浴,号称九龙吐香水;四、出家。悉达多王子游四门,见到种种苦难,决定出家以追求最高真理,求得彻底的大奠大悟。于是乘白马逾城出走;五、降魔。悉达多在尼连禅河西岸的一株毕钵罗树(菩提树)下打坐,魔王率魔女、魔军前来诱惑扰乱;六、成道。悉达多降魔得道,获得成佛正果;七、转法轮。佛成道后50年间说法讲经,普渡众生脱离苦海;八、人灭。释尊80岁时于拘尸那迦两株莎罗树下人大般涅檠。 这些雕刻用艺术的手法,展现了释迦牟尼佛富有传奇的一生,画面生动,刻工精致,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这一层也最能体现舍利塔的宗教功能。塔在印度最初用于埋葬人的尸骨,与佛教并无关系。尸骨,梵文中写作sarira,即舍利,但佛祖逝世后,佛教徒们根据佛祖的譬喻,赋予塔以特殊的含义:埋葬佛骨即佛舍利的塔成了佛的象征,也成了佛弟子顶礼膜拜的对象。传说隋文帝杨坚曾获得尼智仙送给他的数百颗佛舍利,他深信自己能当上皇帝是靠佛的保佑,于是下令将舍利分授各州,在全国营造了83座舍利塔,栖霞寺舍利塔就是其中之一。南唐改制石塔时,在塔身上雕刻“佛八相图”,正是体现了塔即佛之象征的深刻含义。 舍利塔的第二层八面亦刻佛教造像,内容有文殊(已残毁)、普贤骑象、四大天王和两扇版门,门作紧闭状,门上有铺首及门钉,天王则披甲执兵,形象威严。第二层以上的四层八面,均雕两石龛,龛内刻小佛像一尊,总计64尊,象征着千佛世界。塔顶叠石六重.饰以莲瓣、柬缨、云纹等,意为覆钵、相轮和火珠。这座塔体量虽不大,但造工,于千佛崖石壁镌造无量寿佛,坐身高三丈一尺五寸,通座四丈。同时,又建造观音、势至两尊侍奉的菩萨像,高三丈三寸,这就是今日无量殿(又称三圣殿、大佛阁)的起源。大佛的造像设计人为齐粱时期建康著名的高僧僧祜(4455─518),史书上称他不仅精通律宗。而且“为性巧思,能自准心计,及匠人依标,尺寸无爽,故光宅、摄山大像,剡县(今浙江新昌县)石佛等,并请枯经始,准画仪则”。此后,齐文惠太子萧长悉豫章文献王萧嶷、竞陵文宣王萧子良、始安王萧遥光,及齐江夏王萧宝玄、齐雍州刺史王奂等王公贵族,相继前来凿石造像。粱天监十年(511年)八月,临川靖惠王萧宏又“复加莹饰,绘以丹青”,至此,千佛崖初具规模。 千佛崖石窟自齐永明七年(489年)栖霞寺创立,至梁天监十年(511年)规模初具,历时凡22年,其建造年代早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而晚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因此可以看作是同时代的作品。千佛崖石窟自齐粱以后至隋唐年间,其间是否增饰,史无记载。然而,从宋朝开始,至明清时期,代有增修雕饰,并且遗留下了大量的题刻。其中以南唐徐铉、徐锴的篆文题名年代最早,以宋人游九言“千佛岩”、“栖霞山”六个长宽约50厘米的巨楷大字最为引人注目。千佛崖石窟经过1500余年的陆续修饰增筑,石窟佛龛大小错落,点缀在石壁上,形若蜂房鸽舍,景象蔚为壮观。1925年12月,著名考古学家向达先生通过对栖霞山千佛崖石窟的实地调查,共统计出石窟佛龛294个,造像5 15尊。1994年l0月至12月间,南京市博物馆又派人对千佛崖石窟进行了重新调查研究,共发现大小石窟佛龛250个,造像520余尊。 这些石窟佛龛平面多呈马蹄形,题材以阿弥陀佛、弥勒佛、千佛为主,以及释迦多宝、七佛等。每一个窟龛内造像数目不等,或立或坐,神态各异。在千佛崖石窟中,以“三圣殿”内的无量寿佛、观音菩萨、势至菩萨最负盛名。据1998年栖霞寺僧人的测量结果,其实际高度分别是:无量寿佛坐高7.49米,连底座在内通高9.31米;两侧侍立的观音、大势至菩萨高度相等,均为6.8l米,这三尊大佛和菩萨,体形巨硕,体现了一种崇高庄严之美。在“三圣殿”门口,还有两尊接引佛,是隋代的遗物,原来是放置在舍利塔前面的,造型生动,神气十足,表现了江南艺术秀美典雅的作风。 千佛崖石窟开凿在侏罗纪的砂岩上,经千百年来风吹雨淋,损坏严重。室内造型屡经后世装点。面目渐非。特别是1925年,栖霞寺住持若舜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用水泥涂缮造像,致使石刻几乎完全丧失了原有的风采神韵。此后,迭经战乱和“文革”浩劫,石刻残破不堪。尽管目前准确判断每一个石窟佛龛的开凿年代仍相当困难,但多数造像的姿态、服饰仍可循旧迹,个别造像水泥剥落,石质部分衣纹犹清晰可辨,千佛崖石窟不失为现存最优美的南朝造像艺术品之一。 此外,栖霞山还有一些题刻,主要有中峰畅观亭下的“白鹿泉”题刻、试茶亭东侧的“白乳泉”题刻和中峰“玲峰池”崖刻等。 “白鹿泉”题刻,在栖霞山中峰畅观亭下。相传,村民逐白鹿至此而得名。现泉眼上方有三个佛龛,佛像无存。旁有题刻:“白鹿泉供观音大(士)像记”,长0.38米,高0.85米。阴刻竖书约400字。为明万历时镌。 “白乳泉”题刻,在试茶亭东侧。石岩上有阴刻篆书“白乳泉试茶亭”六字,刚劲有力,分为两竖行,每字长0.6米,宽0.7米。题刻南侧有乾隆御题横碑一方嵌入山石内。碑石长l.4米,宽1.03米,厚0.15米,楷体竖书,满行8字,8行,共67字,另有印章二。现碑掉落在岩石旁,保存完整。 “玲峰池”崖刻,在中峰畅观亭之上。池水面积约24平方米。旁岩壁上原有乾隆年(1762年)、甲辰年(1784年)御题碑三块和崖刻一处。现仅存崖刻,为阴刻草书,有30余字。内容时代不清。长l米,宽0.5米。 “天开崖”碑刻、崖刻,在凤翔峰西。这里怪石凌云,有两岩陡立如平二年(1065年)四月、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八月、光绪十五年(1889年)十月、民国19年(1930年)12月等刻的近十处。 在千佛崖之巅,有一方形巨石,这就是纱帽峰。据明朝盛时泰<栖霞小志>记载:“山势自中峰而下,乱石晗岈,其色苍黑,人称为叠浪岩。岩尽处,一方龛,四面皆可上,上复有一小洞,内凿以佛,远望之如纱帽。”纱帽峰一名由此而来。清朝乾隆皇帝游历至此,嫌其名称鄙俚,改名为“玉冠峰”。他在《玉冠峰》一诗中对更名缘由作了诠释:“徐铉曾有言,古者冠无帽。江左始著称,燕居便私好。题峰殊不称,有似缘木钓。我为易玉冠,俗名一以扫。老沈屡有咏,精神乃毕肖。何必定乌纱,吓彼宦途耀。”但今天人们仍习惯称之为纱帽峰。 纱帽峰旁岩龛中,明朝时曾有一道人默坐修行,时人殷迈怜其露处野外,乃捐资建造一屋,何迁题名为“默坐轩”,供其居住。道人离去后,这里成为僧人海舟的居所,现已荡然无存。纱帽峰前有一平台,面积约l0平方米,称为瞄台(又称待月台)。清风明月之夜,于此眺江,烟波浩淼,水光山色,水乳交融,其情其景令人心驰神荡。明朝张怡<明月台铭>写道:“即此山中,月无不照,离此山中,月无不到,胡独斯台,而膺期号,既以命之,便堪登眺。高天寥廓,万家萧疏,纤云不起,寒光皎如,我竞忘眠,月如欲语,划然长啸,翩翩曩举。” 在纱帽峰前明月台之上,现筑有六角形的水泥亭一座,名“待月亭”,系今人明子(章炳文)题,红楹黑瓦,供游人休憩。在纱帽峰一带,石窟罗列,犹如蜂房燕窝,颇为壮观。深秋时节,三五佳朋结伴来游,品酒赏月,其乐融融。若兴致所至,不妨攀石而上,至畅观亭,则别有妙趣。 千年古刹栖霞寺历尽沧桑,传承至今,成为金陵古都佛教文化的典型代表。如今的栖霞寺梵音不绝,香烟缭绕,游人如织。设于栖霞寺内的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问僧奔赴四方,弘扬佛法。栖霞寺在雪公上人、茗山法师、圆湛法师、真慈法师等人的住持下,声誉日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