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民居及宗教建筑
2014/9/8   热度:312
傣族民居及宗教建筑 傣族自古居住在气候炎热、潮湿,水流纵横的平坝地区,经过长期的选择、适应。竹林、木材料搭建的干栏式建筑,成为里西双版纳最引人注目的韵味十足的傣族民居。这些干栏式建筑与佛寺建筑和村落布局一道,成为西双版纳和西双版纳传统民族文化的象征。 傣族竹楼,源于新石器时期的河姆渡人,定型规范于清代。干栏式住宅具有七千多年历史,有着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它的创造和建设是傣族人民对热带森林环境的适应,具有其科学与文化意义。在傣族的影响下,这个地区的其他民族,如哈尼族、布朗族和基诺族等,也仿效傣族的干栏式建筑方法和村落布局建起了相似的竹楼和村落。因此,竹楼是西双版纳村落文化的精品,是一道绚丽多彩的风景线。 傣族村落一般分布在海拔较低的盆地以及澜沧江及其支流的两岸。傣族的干栏式房舍,由各种材料穿接在一起,相互拉引,连成一个整体,屋顶呈“人”字形,履以茅草或蒲葵的叶片。过去,由于它的建筑材料中有很多竹材,因而称为“竹楼”。竹楼傣语称为“很”,是由“哄很”(凤凰展翅)一语演变而来的。传说是天王帕雅英变成一只美丽的凤凰启发了桑木底,发明了傣族的竹楼。相传桑木底一共盖了三种住房。首先他从“人们站在树下躲雨”中得到启发,用树叶、茅草盖了一种平顶的平房,但会漏雨。后来他观察到,雨水打在猎犬身上时,水会顺着狗身只往下淌,于是从中得到启示,盖了一种前高后低的“杜马掀”(意为狗头窝棚)。这样房顶的排水问题虽然解决了,但潮湿问题仍未解决。正当桑木底为改进“杜马掀”而苦苦思索时,凤凰冒者风雨飞到他面前,扬扬双翅,暗示屋脊应是“人”字形,凤凰又低头拖尾暗示要蒙住人字架的两侧,以挡风雨,最后凤凰将脚立在地上拖住身子暗示住房要分上下两层。聪明的桑木底就按凤凰在雨中的舞姿,设计了这种既能遮风挡雨,又能防潮、防野兽的高脚竹楼,并一直沿袭至今。 传说在桑木底建造竹楼恶毒过程中,遇到了山洪暴发,桑木底救了很多动物,在重建竹楼时,便得到了动物们的帮助。如屋子结构中被称为“琅玛”的部分是狗献出的它的“背”,即架在房梁上的横木;“必养”是白鹭献出了它的“翅膀”,即屋檐。 这些传说反映了傣族先民在住房的设计与改进过程中不断向生物学习的过程,具有朴素的仿生意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傣族先民的动物崇拜意识。 竹楼占地面积一般为100平方米,以数十根木柱为桩,墙和楼板多以粗竹直剖压平而成,墙壁大多无窗,分为上下两层,上下层有7级~9级楼梯相连,楼上一般用竹片或木版做墙,住人和起居。外为堂屋,还有楼廊及露台,前者既作过道又作仓库,有时兼做客厅,后者摆放水缸、竹筒并供洗刷、晒衣物等用。楼下无墙,主要饲养牲畜和堆放杂务。屋顶为双斜面,盖以编制的草排。这种建筑具有结构紧凑、布局合理、造价低廉、防震、防蚊的特点,十分适合热带高温度多湿的气候。形成群体的一个村寨,几十幢竹楼排列整齐、方向一致,庭院内果树花木繁盛,绿树成阴,竹影婆娑,曲径通幽,是建筑美与自然美和谐交融的产物,极具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 在傣族民间流传着有关竹楼建造的各种传说,还有叙事的歌谣《造房歌》、《抬木头歌》、《洗房柱歌》和《斗楼梯歌》等。远古时期,傣族先民们多穴居或栖于树上,这适于游居采撷植物和渔猎。随着动植物的家养和农耕的普及,人们便有建造住房的需求。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傣族人民以他们的聪明才智,不断完善房屋结构、优选建材。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在每根接触地面的柱子下面均垫上一块大的鹅卵石,使柱子不直接接触地面,阻断了热带潮湿地面水分上升与白蚁向上筑蚁穴的道路,保护了竹木结构的房子。据说,这个方法是勐罕的第一个土司雅版纳发明的。而对于非接触地面不可的支架柱子和埋入土壤的冲米臼,他们则选用耐腐蚀和白蚁不同意啃食的木料,如重阳木、思茅豆腐柴和帽柱木。对于房子各部分木料的选用,傣家人均有丰富的经验,最重要的两根称为“梢岩”——男柱、“梢喃”——女柱。中柱要选用粗大、挺直的红毛树、山白兰等,既能承受重力,又不易受虫蛀,经久耐用。这反映了西双版纳多样的树木资源和傣族人民丰富的木材知识。为了使竹楼经久耐用,他们还创造了一些实用的、行之有效的竹木料简单处理方法。有些竹木材料在砍伐之后要放在河里或水塘里浸泡数月,溶去一些可溶物质,如木糖,使淀粉经发酵后变质,而不招惹蛀虫并减少微生物的寄生。那些需要直接埋进土壤的木材则用火烧,使其入土部分炭化,耐腐蚀。此外,在竹楼上设有不封闭的火塘,烧火时烟雾弥漫,起到防冲、抗腐的作用。现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傣族人民建房技术的提高,传统的竹木式傣楼已被木楼或干栏式的砖混楼房所替代,盖顶茅草已被挂瓦取代,楼板和围墙多用木板,有的也把木柱换成了砖柱或水泥柱,但干栏式建筑风格依然变化不大,人们仍称房屋为“竹楼”。这不仅是习惯的问题,也包含着傣家人对竹楼,尤其是对教会他们盖竹楼的祖先的无限眷恋之情。 佛寺和佛塔同样是傣族村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建筑历史悠久,而且多属精美的文物古迹,是傣族建筑技艺的精品和代表作。西双版纳的佛寺一般由佛殿、藏经室、僧舍、佛亭组成。 佛殿是佛寺的中心建筑,平面均为矩形,一般为东西纵向布局。佛像坐西朝东,据说是释迦牟尼成佛时面向东方之故。佛殿结构多为抬梁式木构架,两圈柱林将佛殿内空间划分为高低、宽窄不同的内外两部分。内圈柱林高耸挺立,上面覆盖着陡峭而呈曲面的歇山式屋顶;外圈柱林低矮且多以墙代柱,上面覆盖着四面坡坡厦屋顶,创造了内容丰富而主次分明的空间,达到了突出佛教至高无上的目的。殿内高大的佛祖塑像、各式仪仗佛幡、殿柱上的金粉画、殿墙上的长卷壁画以及透入的暗淡光线,无不烘托出神秘威严的佛国氛围。佛殿屋顶造型巍峨,外表微翘的歇山式屋顶陡峭,分段多垂檐结构层次丰富,蔚为壮观。这种简单手法即取得刚柔相济、雄秀兼容奇特效果的屋顶造型,得到建筑专家们的高度评价。 佛亭有称戒堂,是佛寺等级高低的标志,其建筑形式多样。一般下部须弥座台基的平面呈方形、矩形、六边形、八角形等。上部屋顶类似佛殿,也有多层重叠的宝塔状阁楼,入口处多有彩塑卧龙或神兽守护。勐遮景真的八角厅是其中的代表作。 佛塔多为砖石砌建的实心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四方塑有龙蛇怪兽守护。塔身多由锥状体的多层须弥座垒叠而成,线条变化多端,轮廓分明。塔刹由莲座柏轮刹组成,造型大同小异,顶端装置黄铜镂成的缨络。佛塔有单塔、群塔两中形式。单塔即只有一座塔的塔。群须弥座塔则由处于中央的主塔与周边若干小塔组成,主塔与小塔造型相似,但尺寸悬殊较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勐龙曼飞龙笋塔,就是具有代表性的群塔。 虽然傣族濒水而居,但并不从取水,而是挖掘水井取水饮用。在傣族村落,水井既是人们取水只处,也是必不可少的小品建筑。水井一般在村寨入口处或寨边道路旁,为保证水源的洁净,人们还会在井上方建井塔。井塔形貌各异、精美华丽,堪称傣族建筑艺术中最人性化的作品。井塔建筑下部类似塔身、塔刹,但没有佛塔那样高大,四周彩绘鲜丽,且镶嵌大小不一的圆镜若干,有的塑有白象、神兽守护,有的建在村口、路边,内置有板凳、盛水陶罐,供路人休息之用,具有浓郁的傣族文化气息,也是体现傣族建筑艺术水准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