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宗教建筑
2014/9/8   热度:239
南北朝宗教建筑 1)南北朝佛窟 除建佛寺外,南北朝都在石壁上开凿佛窟。南朝较少,只有南京栖霞山石窟和浙江新昌大佛等;北朝石窟大盛,有凉州石窟、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邯郸响堂山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等。开凿石窟源于印度,自西域传入中国,经敦煌、武威传至北魏首都平城,再传到洛阳、邯郸等地。云冈石窟主要为北魏皇家所建,大体分三期:第一期建于公元460~466年间,有五大窟,仿草庐内部形式,作穹顶,内凿大佛,最高者近17米;第二期多仿佛殿,前有三间面阔的敞廊,廊后壁正中开门,通入矩形后室,室内修佛像,廊及后室顶上雕天花藻井,表现的是一座有前廊的佛殿的形象;第三期为矩形平面,中心雕一塔形中柱,四壁雕佛龛、佛殿,表现的是以塔为中心的佛寺庭院内的景观。到北齐、北周时,所雕响堂山石窟、麦积山石窟有的外形也雕作佛殿。这些变化也反映出石窟中国化的进程。南北朝的佛寺、塔殿都已不存,但从这些石窟形象中还可以大致看到它的概貌。 2)南北朝后期佛寺 到南北朝后期,北魏和梁崇佛达到极点。北魏末年仅洛阳一地即有寺一千三百六十一所,全国有寺一万三千七百二十七所。梁都建康有寺近五百所,全国有寺二千八百四十六所。寺的发展过程是:先把外来形式的天竺窣堵波变为中国楼阁式塔,再由寺庙以塔为中心变为中轴线上前塔后殿,最后变到以殿为主采取中国宫殿的布局,这个过程大约到北朝末和隋初完成。 这个时期所建的佛寺后来已全部毁灭,只保存下一座北魏正光四年(523年)建的嵩岳寺塔。塔在河南登封,为十五层密檐砖塔,用泥浆砌成,底层十二面,每面砌出角柱和塔形佛龛,尚有天竺风格残余,上层每层各面砌出一门二窗,则是中国传统形式,塔身外轮廓作炮弹形,体型秀美。 3)景明寺和永宁寺 北朝佛寺宫殿化最典型的例子是公元500年左右建的洛阳景明寺和公元516年建的永宁寺。景明寺有七层塔,永宁寺有九层木塔,是北魏皇家在洛阳所建最大的寺院。史载永宁寺平面矩形,四面开门,南门三层,高20丈,形制似魏宫端门,东西门形式与南门极近,但高只二层。寺内中间有方14丈的台基,上建九层木塔。塔面阔九间,各开三门六窗,门皆朱漆金钉,塔各层四角悬铃,是此期间北魏所建最高大豪华的木塔。塔北建有大佛殿,形式似魏宫正殿太极殿,殿内供奉高一丈八尺的金佛。此外,寺中还建有僧房楼观一千余间。从该寺设南门似魏宫端门、建佛殿如太极殿看,它是典型的宫殿化寺庙。 公元1979年发掘此寺遗址时得知,围墙东西各长260米,南北各长306米,厚3.3米,为夯土墙;南门基址东西宽44米,南北长19米,是面阔七间的门楼;塔在寺中部稍偏南处,下有方38.2米、高2.2米的夯土台基,四周加石栏杆;台基中心为塔,从柱础仍可辨别出它的底层面阔九间,内部逐间立柱,为满堂柱网,最中心一间每柱由四个柱础聚合而成;塔外檐槛墙为红色,中心方五间部分用土坯砌筑成实体塔心,东、南、西三面各开五个佛龛,北面素平,是装楼梯之处;从柱网布置和塔心土坯砌体看,此塔虽属木构架,却要藉助土坯砌塔心来保持稳定,表现出木构架尚不成熟的特点。 佛寺中国化也和信徒为积功德大量舍宅为寺有关。这种寺受原有住宅布局的限制,大多不能很规范。有的第宅小,无地建塔,只能以前厅为佛殿,后堂为讲堂;有些有宅园的住宅,舍为寺后,寺中也出现了园林,这就大大促进了寺庙中国化的进程。很多舍出之寺在都城或大城市中,也为佛教在都城及大城市中日渐广布创造了条件。 南朝佛寺宫殿化的典型例子,是公元471年宋明帝所建的湘宫寺和公元507年梁武帝所建的光宅寺,两寺都是以他们为帝以前的旧宅改建的。 4)南北朝佛殿 到南北朝时,北朝一些僧徒谄称皇帝为“当今如来”,铸造巨大的金铜佛像以象征帝王。这些大像,塔中不能容纳,更需要建殿安置,以与其兼有的帝王身分相适应。因此,佛殿在寺中逐渐取得和佛塔并重的地位。重要佛寺的大殿宛如宫殿,一些由国家建的大型佛寺就逐渐宫殿化了。 5)东汉佛寺 东汉初在洛阳创建的白马寺是印度形式,以塔为主体。到西晋时,洛阳已建有寺庙四十二所。佛寺最初以塔为中心,佛像设在塔中。但佛塔狭小,中间又有刹柱,佛像只能四面安设,不能居中,不够威严庄重,像的大小和数量也受限制,遂逐渐产生另建佛殿以安置佛像的需要。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